【熱門】讀後感的作文彙編九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9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讀後感的作文彙編九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在幼兒園中總免不了聽到孩子的哭聲和吵鬧聲,這個時候我們老師經常以厭煩的心理去面對,採取一些簡單的阻止方法,來制約孩子們的不良行為,並藉機發揮,進行正面的說教,以為抓住了契機而暗喜!可是,你是否去嘗試過新的方法?是否嘗試著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這樣的現象?又是否有新的收穫呢?

前兩天看了一篇關於“正確看待幼兒之間的爭吵”的文章,受到了很多啟迪。文中說:對於幼兒來說,爭吵、鬧糾紛並非都是壞事,而且往往有著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義。教師應該通過孩子們的爭吵和糾紛,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瞭解他們對於事物的看法,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章還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指出了幼兒之間爭吵的4種意義:

(一)爭吵和鬧糾紛,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可能得到鍛鍊。

(二) 在爭吵和鬧糾紛中,幼兒明辯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

(三) 在爭吵和鬧糾紛中,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養 。

(四) 在爭吵和鬧糾紛中,幼兒可以學習自我控制和謙讓 。

以上關於爭吵和鬧糾紛的四種意義不需解釋,我想每個人都能明白,我想學習的也並非僅僅這四種意義。因為這僅僅是這位老師對這種現象的個人分析,既然已經有先驅分析到位,我們需要的可能只是借鑑或應用。但是這位老師的處事態度是值得學習和反思的。為什麼她遇到同樣一件工作中平凡的小事,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考,而我們卻雍懶地安於現狀?

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孩子的爭吵和鬧糾紛,如果事先有了這樣的反思,那麼我們可能就會想辦法靜靜地觀察,孩子在爭吵中是否有了新的詞語出現?是否言語更加通順?亦或者有了新的借鑑?孩子在爭吵中是否能用正確的是非觀念進行判斷?孩子在爭吵中是否學會了謙讓和自我控制?……我想,我們要考慮的將會很多很多,或引導、或參與、或觀察,按照孩子和事情的不同情況,將會有與之想匹配的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產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無論孩子和老師都將從每一次爭吵和鬧糾紛中有新的收穫!而與之前的簡單的阻止相比較又如何?如此渺小而又簡單的一件小事,因為有了先前的反思,卻有了如此巨大的反差!簡單概括,只差一個“心”字!

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凡的小事,如果沒有心,它渺小的眨眼就消失,但要是有心,其中將可以挖掘很多的學問。只要有心,世界將更精彩!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在我們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怎樣面對困難。

我讀過一篇文章,是關於百合花,題目叫做《心田上的百合花》。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在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懸崖,崖邊長滿了野草。不知道什麼時候長了一株小百合。這株小百合跟野草長得差不多。但是,在百合的內心深處,它有一個堅定的念頭:“我不是一棵野草,而是一株百合。能證明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於是,百合花努力開花。終於有一天,百合長出了第一個花苞。但是野草就嘲笑百合,說百合不是結的花,而是長瘤了。還說,就算你開出花,也不會有人欣賞你。偶爾蜜蜂蝴蝶也勸百合不要這麼努力地開花,這樣沒有一丁點兒價值。而百合總是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野草,而是一株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因為我喜歡用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我都要開花!”受盡動物和植物的譏諷後,百合拼命開花,終於它開花了,多麼潔白!這是斷崖邊上最美的風景,它們再也不敢嘲笑百合了。就這樣,百合陸續盛開,成為了“百合谷地”。

但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別人看你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對於別人的嘲笑不要理會太多,要用事實說話,讓他們閉上自己的嘴巴。比如你要實現一個理想,而別人又是對你說這個,對你說那個,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那些話所擊倒,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只要我們樹立好目標,努力奮鬥,就一定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分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的描寫了中國現代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他描寫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國中國現代城鄉生活,刻畫了以孫少平等為代表的普通人的形象作品,反映了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交織,整個作品讀來令人迴腸蕩氣。

曾經讀過很多小說,也有一些小說,情節個性引人入勝的,讀之不願意放下的,但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這麼深入人心的作品。看到書中平凡的世界中,一個個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活在我們的身邊一樣。

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怎麼對待生活的態度,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讓我們忍受痛苦,那你一定要咬緊牙關挺下去,正是這些苦難與痛苦,才會讓人偉大,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我們每個人心理上總不希望悲劇發生,然而生活中並不是如此,我想這也是作者想要給我們揭示的東西。

故事的結局,少安的妻子被查出了重症,少平深愛著的田曉霞,死於一場洪水中,我們想象中的那些美好結局並沒有發生,也許這正是作者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苦,對生活體驗的深刻,感受到生活帶給人們的這種不完美,而正是這種不完美,才是更加打動人的一種美,正如維納斯的斷臂一樣,是一種殘缺的美,我們由此也理解了作者路遙,把這種美刻畫出來,那麼我們也就理解他對作品中人物結局的安排了,正是如此安排,讓生活的真善美達到了統一。

生活沒有如果,平凡的世界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於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就是怎樣讓我們能生活的更幸福,無論我們胸懷遠大理想,還是想要平凡的生活,他們都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要學會生活,懂得珍惜,感謝生活賜予我們的一切,任何時候都要用一種生生不息的虔誠和熱情去對待這個平凡的世界。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我覺得這是一本有趣的書,因為學校推薦,我才能讀到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上帝給夏娃和亞當了一根神棒,只要用它敲一下大海,就會出現食物,可是,夏娃不能敲,有一天,夏娃實在太好奇了,就從亞當手裡奪走神棍,敲了一下大海,海里出現了各種飛禽猛獸。又有一天,夏娃趁亞當不在時偷偷拿走神棍,又敲了一下,結果列那從大海里走了出來,列那就這樣誕生了。

列那有一個妻子、兩隻小狐狸。列那非常狡猾,為了取得食物,坑、蒙、拐、騙、偷他無所不用。他還有許多朋友、親人(親人都不是真正的)

列那也喜歡捉弄別人,比如說有一次,他一家再吃烤魚,他的狼舅舅葉森格倫聞到了也想吃,列那才不想讓他的舅舅吃他家的烤魚,就說我的家裡有修道士吃飯不能開門,我們全家都加入了修道會,我們家已經變成了修道院,除非你先剃頭做修道士。他的舅舅說:好吧列那就把一盆開水潑在舅舅的頭上,不僅把頭髮燙掉了,把頭皮也燙爛了。然後還要舅舅守夜,列那也跟了上去,只能用釣魚打發時間,水已經結冰了,中間被鑿了一個洞,他把狼尾巴伸了進去,然後列那偷偷溜回了家,第二天那個小洞也結冰了,尾巴拔不出來了,最後獵人來了,他為了逃生,尾巴斷了。

從這本書我明白了,狐狸雖然很壞,但是它是為了家人才那樣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這段時間,我認真閱讀了《走進和諧的春天》這本書,知道了“和諧”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被書裡面的一句句警句格言激勵著,被一篇篇美文吸引著,被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感動著。尤其是讀到書的最後一章“和諧社會需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的感受特別深。

“和諧”是我們人類對大自然的珍惜呵護,是沒有被汙染的土地,是鬱鬱蔥蔥的大森林,也是所有自由棲息成長的生命。我們人類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她,關愛她。可是,千萬年來,我們人類只知道無窮無盡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知道去保護她,將越來越多的汙染無情地拋給了她,讓她不堪重負,造成了許多生物瀕臨滅絕,資源不斷消耗,能源緊缺,環境汙染……

昨天,我在小區的草坪上發現了一棵“一枝黃花”,它看上去很漂亮,可我知道它是一種繁殖能力超強的外來物種。前幾年,就是這“一枝黃花”在我們嘉興地區四處蔓延,嚴重破壞了本土植被的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導致綠化地和灌木成片死亡,橘樹的大面積減產。我急忙跑過去仔細觀察了一番,高興地說:“還好花正開得旺,還沒有結出種子。”說完,我就用力把它連根拔起,扔進了垃圾箱,免得小區裡四處長滿它。其實,環保就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只要做個有心人,我們人人都能成為環保小衛士。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彎彎腰隨手把它撿起來,分類投入垃圾箱;當我們跟著爸爸媽媽上商店時,要記得帶上一個環保小布袋;每天早上洗完臉,要把洗臉水儲存好,這樣就可以進行二次利用沖廁所了……

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和大自然永遠和諧相處!從心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棵樹、每一朵花……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從幼年時,我就喜歡看書,不過我最愛看課外書。但是自從我上了五年級後,我語文書上的第一課就是關於書的《竊讀記》,課文中講的是一位小女孩兒林海音,他很愛看書,每天放學後都去書店偷偷去看書,這位小女孩兒的精神很值得我學習,因為別人放學後,都是急匆匆的跑出去玩,而他卻去書店看書,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跑出去玩,而自從我學了這一課後,我整個人都變了,而且我還學會了自嘲,我原來竟然為了玩不吃飯,現在想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現在我學會了自覺,按時起床、睡覺、寫作業……

我愛看書,但只是課外書,不過現在有益的書我差不多都看。現在,我已經定好了自己的理想:清華大學。說到竊讀記,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小區有一個書店,必須辦卡才可以進去看書,而我的家長不同意,所以我只能在書店人多的時候,偷偷溜進去,如果人太少的話就會被發現,這種感覺很不好。但讓人高興的是可以學到知識,我愛讀書!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放學後,我就像一陣風似的飛跑回家,走進客廳,立即開啟電視,但還是晚了,20xx年度開學第一課,“幸福在哪裡”專題節目已經開始。

節目正在講述一個小故事:一個5歲的小女孩,她父母雙亡,在她媽媽臨死前,把這個小女孩託付給了鄰居。可憐的是3年後,養父養母先後患病,養父不久醫治無效死亡,養母患病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這個8歲的小女孩過早的學會生活自力、自理。每天還要給養母洗臉、洗腳,照顧養母:吃飯、睡覺、大小便。小女孩一天天長大,他經常推著養母一起去買菜、逛街,散步。盼望著養母早日恢復健康。

看了這個故事,我只不住落下淚來,我想起自己從小受到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每天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今年我已經11歲了,在家裡什麼也不會做,父母也不讓我動手,媽媽經常給我洗澡,包攬我全部的髒衣服。

想到這裡,我真是羞愧萬分,我決心從現在開始,學會生活,做到自力、自理,學會幫助別人,學會孝敬父母。努力學習,天天向上,考上大學,讓全家人都開心、幸福,成文國家棟梁。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謝爾·希爾弗斯坦就是本書的作者,他是詩人、插畫家、劇作家、作曲家、鄉村歌手,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繪本作家。“他走在紐約的人行道上,挎著一箇舊郵包,鼓鼓囊囊的包裡塞滿了歌譜。

他腳穿破舊的牛仔靴,身上穿的是不知洗過多少遍的牛仔褲。這樣一個身材魁梧、衣著邋遢的光老頭,從未學過繪畫,卻以繪本震驚、感動了全球。”這是億萬讀者發自內心的驚歎與感受。

《失落的一角》講述了一個圓,缺了一角,於是它開始了找尋角的旅程。有時在太陽下暴晒,有時又淋了場冰涼的雨,有時還被冰雪凍僵了,它歷經千辛萬苦。因為缺了一角,滾不了太快,於是會和蟲兒說說話,甚至聞聞花香。

有時它還會和甲蟲賽跑,不分勝負。活著讓蝴蝶停在它身上休息,它感受到了快樂。在翻山越嶺、巧度溪流之後,它終於找到了那失落的一角,但有了那一角後,滾的太快了,它不能與蟲兒說話,不能停下來聞花香,有時還會撞上牆。於是,它放下了那一角,和蟲兒聊天,體會花香。

這本書告訴我們:人也一樣,有時你極力去擁有、尋找某樣東西,當得到後,卻發現失去了一些更寶貴的東西。也讓我明白追求無止境,有得到也就一定會有失去。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美國作家戴維·喬治·哈斯凱爾所著,我不熟悉這個作者,看這本書,完全是被它的題目吸引的,但是當我讀了幾頁之後,就被作者的才識所征服,可以說戴維是個博學多才的人,他本人是個生物學家,他所著的這本書的內容卻涉及了動物,植物,天文,地理,以及神學方面等。

作者在序中提到,他是以在西藏看到喇嘛們的壇城沙畫為借托(這裡我有必要對壇城一詞進行解釋,據佛經記載,印度密教修法時,為防止外道“魔眾”侵入,在修法處劃定界線或修建土壇,並在上面設定諸佛像,表示諸佛聚集或輪圓具足。後來,修法時設定的壇和劃定的界線被稱為壇城或曼荼羅。——查百度而知),以山中某一固定處為觀察點(大概直徑一米見方),進行了為期一年以日記記錄體形式對森林中的微觀世界進行觀察記錄,作者試圖從無限小的事物中尋找整個宇宙,“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作者透過觀察蜥蜴、毛蟲、水波紋、風、光線、真菌、花、地震、地下世界等各種生物以及現象,並悟出各種道理。在此,作者的眼睛已然成為了顯微鏡,作者的心卻無限放大成了整個宇宙。

對於忙於生活,視覺衰退,色感並不敏銳的我來說,這本書無疑給我一種心靈的衝擊,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之外,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森林世界中,在我們肉眼不能看見的地方,有另一個蔚為大觀的世界。僅僅我們平時看到的雪花,就足以讓你驚歎不已,這些從天而降的精靈們,在溫度溼度微妙變化中,無時無刻不在展現著變幻形狀的魔術。

我們作為文明世界的傳承者與享受者,當我們沾沾自喜並陶醉於自我假想的世界主宰者時,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連一隻山雀也不如!書中的作者進行了親身試驗:在祁寒的雪天,作者看到枝頭歡躍的山雀,便退去身上禦寒之物,赤裸站在雪中,不到幾秒便感覺面板灼痛,渾身抽搐。自然這些生理反應都是為了預防熱量流失,但是依然供遠不應求,因為早在千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選擇依賴火和衣物生活時,就放棄了和山雀競爭冬日的山林的主權。

以上我提到了對其中兩篇日記的小小感悟,戴維的微森林呈現給我們的卻是整個無限運轉變化著的宇宙,如果你也讀了這本書,相信也會與我一樣感到不虛此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