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的中秋隨筆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W

在學習和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中的中秋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的中秋隨筆

國中的中秋隨筆1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之夜無疑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有多少在外漂泊的遊子在這一天都斂起心神,就算他們不能回家也會凝望月光以寄哀思,的確,月亮就像黑夜的太陽為迷惘的心靈照亮回家的路。是他,用他的魔法喚醒了沉迷於塵世的一顆顆的心,喚醒了對‘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愧疚,喚醒了人們出生般的單純無暇;是他,用他無私的愛洗滌了這被雜欲所覆蓋的世界,用他的銀色光束為遊子與家人搭起了相思的鵲橋。

圓圓的月亮,單純的顏色,在這漆黑的天空縱然沒有星星的陪伴也不會孤單,因為有一顆顆遊子的心再陪他在這浩瀚的宇宙穿梭著,然而,調皮的小星星也不會拋棄他獨自過這個佳節,他們調皮的在他的周圍跳動著就連小孩也以為這是他們在眨眼睛,小星星的舉動其實是怕他孤單罷了,誰都只欣賞月圓但月圓的時候怕是很少,誰又會靜下心來看一看殘月,悲傷的思緒在腦海徘徊,苦笑一聲誰會在你失敗時在你身邊,不計利益的在你身邊安慰你,鼓勵你,怕是隻有與你血脈相連的父母,然而,你在父母身邊的時候寥寥無幾,你在求學的路上埋葬了青春,在職場上埋葬了單純,在自己的固執上埋葬了本該屬於父母的溫順。驀然回首,你看見了“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付出,你看見了本該不屬於父母的那一頭白髮,絲絲白髮似皎潔的月光將你的心狠狠的凌遲著,中秋之夜,月亮他給了你一個救贖的機會。用心回報,用心體味這得來不易的團圓。

中秋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無外乎噓寒問暖顯然這對於我們會感到反感,但仔細想想這些話又會有那些人對我們說呢?仔細聽,關懷之情盡在字裡行間流露,回首已走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成長的道路上當然少不了坎坷,但有了家人的安慰和幫助,就都就變成了浮雲,就如魯迅所說“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世間的愛也是用心體會才會有的…

曾經會問自己為什莫父母不能伴自己終身,伴自己一起走本該屬於家人的‘和諧路’,為什莫不能和自己執手到最後,最後才發現這是不可能,才發現唯有心傷在怎摸掩飾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浮出腦海,也許陪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會越來越少但心卻是在不知不覺間緊緊相依。

中秋之夜雖短,但卻無法割斷心心相連;中秋之夜雖長,但卻濃不過心中的愛;中秋之夜,用心相擁。

國中的中秋隨筆2

這個中秋節,月亮還是那麼亮16歲時,我的家人回到我祖母家慶祝中秋節,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我們坐火車回家了。我一路上都很興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到達車站時,我的祖父母早早地在車站等候。

我撲進祖母的懷裡,要求她溫暖而寒冷。當我到家時,食物已經準備好了。有玉米果凍、豆腐、豆腐花和肉末……這些都是我家鄉的特色菜。豆腐和涼粉都是用石磨磨成的。它們是自己製造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它,它的味道比我買的要好。第二天是中秋節。我起得很早,大人已經很忙了。米飯和水在一個大鐵鍋裡煮。奶奶一直用鏟子鏟東西。母親把火燒得很旺。過了一會兒,水燒開了,然後水和米飯被過濾,米飯被倒進一個木蒸籠裡蒸。外面更熱鬧了,二叔圍著石窩,一手拿著棍子,一上一下不停地在石窩裡打飯糰玩了一會兒後,他們被配以木棍把飯糰翻過來,然後繼續玩,嘴裡有節奏地喊著:“嘿!嗨!”這確實是一項體力工作。一群孩子興高采烈,眼睛直盯著石窩。不一會兒,米飯就變成了粘糊糊的麵糰。兩個叔叔從石窩裡拿出一個"大球",把它放進奶奶的盆子裡。“好吧!你可以吃!”我聞到一股強烈的香味。我的母親和祖母端著一個熱氣騰騰的木蒸籠,揭開蓋子,把裡面的東西一起倒進石窩,看到了我困惑的表情。奶奶說:“這叫大紫吧,是用糯米做的。我們每年中秋節都吃糯米飯,這是這裡的傳統。”一年中的這一天從早上5點到中午,因為有很多家庭。“那兩個‘大力士’重複了剛才的動作,和我奶奶說笑,不一會兒我們一家人就準備好了。奶奶給了這兩個人兩大組作為感謝。

當回到家,奶奶很快在每個碗裡擠了三個麵糰球,倒了紅糖、花生和奶奶自己做的黑芝麻。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開心地笑著。我甚至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在城裡吃的月餅。我很難和這個蛋糕相比。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也是我吃過的最有意義的中秋節!今天是中秋節,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我父親從小就告訴我,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個傳統的中秋節。那天的月亮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圓更亮。那天晚上,人們會像明月一樣仰望天空,希望家庭團聚與和平。

國中的中秋隨筆3

從一把小小的鐮刀,慢慢地長啊長,今晚的月亮又圓了起來,在茫茫的夜色中,這個美麗的銀盤散發著銀白色的光芒,好似黑布上的一顆珍珠,等待著有人把它摘下來。說得沒錯,中秋節又到了,這天也正好是望子哥哥的生日,開開心心的吃完晚飯,大家便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地聊天,加加姐姐告訴我有關中秋的由來:“相傳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王母娘娘呢,為了感謝后羿幫助人們去射九日,便賞了他兩顆仙丹,這一切,被后羿的朋友看見了??????”聽著聽著,我就陷入了幻想中――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這是一個小涼亭,上面的檀木雕刻得異常精細,亭子外是一棵粗壯的桂樹,桂樹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圍繞著亭子四周的是各色各樣的鮮花,我被香味深深的吸引住了,不知不覺的走到了涼亭,只見涼亭內一位美麗的女子在翩翩起舞,身旁還有一隻雪白的兔子,我定睛一看,這不是嫦娥嗎?

見到我,嫦娥笑著對我說:“歡迎來到美麗的月宮,”拉著我趕緊坐下,玉兔圍著我打著轉轉,仔細的打量著我這不速之客,嫦娥為我端來美味的月餅,甘甜的美酒,我們一起唱著歌,跳著舞,賞著月,開心極了!

正當我們玩得盡興時,一股濃濃的蛋黃味撲鼻而來,隨著一聲叫喊,“吃月餅咯,你還賞不賞月呀!”我猛地回過神來,原來,是彭理哥哥把一塊月餅放到我鼻子下呀!我拿著月餅,和哥哥一起來到陽臺,哇!今天的月亮好美啊!

圓滾滾的月亮高高地貼在空中,銀灰色間帶著一點淡淡的鵝黃,上面有一些坑坑窪窪的小洞似的東西若隱若現,好似玉盤上的花紋,簡單而美觀,“玉盤”的周圍閃著一圈光圈,是亮麗的銀白色,閃著金屬的光芒,就好像為玉盤加了一圈花邊,閃亮而高潔,圓月在黑暗的夜空中顯得格外的明亮,它托起了遠在異鄉的人的思念,它代表著一個圓滿的結束,又寓意著另一個完美的開始,月光在陽臺上散發出迷人的氣息。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我在這落滿銀光的陽臺上睡去,月光投影在我身上,也許,有月亮的祝福,我的夢也會是格外的香甜、圓滿吧!

國中的中秋隨筆4

今天,我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於來到了,夜晚,萬家燈火通明,天上的明月圓,家裡的人兒團圓,想到一家人邊吃月餅邊賞月的情景,甭提有多高興了!

我知道中秋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吃月餅和賞月了。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月餅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晚上,奶奶和媽媽把各種各樣的月餅都端上了陽臺的餐桌上,大家都坐了下來,皎潔的月亮彷彿早已猜透了我們的心思,她拉開了夜幕,張開了笑臉。這時,月是那麼溫柔,她將黃色的光亮輕輕地灑向大地,瀉進每個角落。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看,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綹一綹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剎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它高傲地升起來了。它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我透過望遠鏡,看到了一個龐大的月球,它明亮亮、白晃晃的,月球的左下角還有一些像煙花散開的時候一樣,好美呀!我們一邊賞著明月,一邊品嚐著可口的月餅,好不愜意!

我們全家都沉醉在這月色中,突然,爸爸提議:“這麼美的夜色,不如我門每人說一句有關中秋的詩句”。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

爸爸喝了一口茶,領先說:“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

說罷,愛讀詩文的奶奶接著說:“花在此時落,月在此時圓。”

媽媽胸有成足地說:“喜迎中秋節團圓,歡樂笑語萬里傳”。

輪到爺爺了,只見他捋捋鬍子,抑揚頓挫地吟誦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說完,我們拍起了熱烈的掌聲。

該我說了,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幼兒園時,背得滾瓜爛熟的詩繪聲繪色地吟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舉頭望明月,好一輪大玉盤似的圓月高高地鑲嵌在墨藍色的夜空中,吐露著柔柔的清輝。“多麼美好的中秋之夜啊!”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讓我門共同歡度這個難忘的中秋節吧!

國中的中秋隨筆5

今天,是陰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我陪媽媽去單位值班過中秋節。

早晨,來到單位後我寫作業,媽媽組織叔叔阿姨們開中秋節前工作會議,隨後媽媽又組織志願者叔叔阿姨們去慰問幫扶物件老爺爺、老奶奶,為過往司乘送月餅,我也跟著媽媽一起去當小小志願者,幫助他們打掃房間和院落衛生,做簡單家務,還為過往司機叔叔送月餅,老爺爺老奶奶直誇我是個好孩子,看到司機叔叔為我豎起大拇指點贊,我心裡說不出有多麼的激動。中秋節本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的一天,可對於媽媽來說中秋節只是365天中普通的一天,以站為家、堅守崗位是媽媽的工作常態,我經常埋怨媽媽工作忙,照顧我少。通過今天自己親身體驗小小志願者後,今後我再也不會埋怨媽媽,而是要向媽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好孩子!我因我有這樣一位交通人媽媽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中午,我和同學們一起去二十里鋪希望幼兒園科普基地拍攝《孟母三遷》微電影,故事主要講了,孟子母親為孟子的學習環境而三次遷家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鄒國。通過拍攝《孟母三遷》微電影,使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生活中我也有很多讓媽媽操心的事情,特別是寫作業,每晚都是爸爸媽媽等我寫完作業才睡覺。最晚的一次寫到夜裡十一點多。我以後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少讓爸爸媽媽操心。

到了晚上,媽媽為了能讓我看到八月十五完整的月亮,我、媽媽、叔叔、阿姨還有我的好朋友王子元一起來到二十里鋪廣場看月亮,可是今天是陰天,等了一個小時還沒有見月亮出來,我很難過。媽媽安慰我:”別難過,讓這個叔叔給你講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叔叔講,古時候后羿射死了九個太陽,天帝很生氣,把后羿和嫦娥放到了人間,走前又給了他們一顆仙丹。一個人把仙丹吐下可以稱仙,兩個人一塊吃可以長生不老,不過被一個心術不正的人給聽到了。有一天後羿不在家,那個人拿著刀讓嫦娥把仙丹交出來,可是嫦娥把仙丹放到嘴裡,一不小心吐了下去,嫦娥飛到了月宮上,所以每到中秋節就能看到月亮上有東西。中秋也代表著秋天的中間。聽完叔叔講的故事,彷彿我真的看到了嫦娥。

這個中秋節,我過得既開心又難忘。希望明年可以再這樣度過一個美好的中秋節,月亮姐姐可不要再感冒了哦。

國中的中秋隨筆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就算相隔天涯也能共同賞月。中秋節,一個幸福、快樂的節日,它使我與兩地的親人在一天裡團聚了。

太姥姥家在銅川鎮。剛到十一點,我就迫不及待地出發了,一想到能見小姨,我興奮得不得了。下車卻不見小姨身影,詢問才知,學校只放一天假,不準出校園,心裡莫名的有些失落。房子裡傳出一陣陣香味,老姨正在那裡嫻熟地撒料、燉肉。炕上坐著許多的親人,吃著香甜可口的水果,聊著天。這其樂融融的氣氛真令人歡喜。太姥姥已年過八十,身體有不舒適是常有的,可今天看起來卻神清氣爽,神氣十足,她一定是在為子女們的到來而感到高興吧!就連喝的水也感覺比往日裡甜了許多,飯菜也比平日裡香了幾倍不止,我想這應該就是生活的甜蜜吧!

下一站達旗――奶奶家。傍晚,我與爸爸把切好的西瓜與水果盤擺上桌。被切成花形的西瓜,一個個綠色的小角向上頑皮地翹起,各式各樣的水果,整整齊齊地坐落盤中,再加上最前面小鼎中點上的三炷香,一切都是那麼的適宜,看著這些為今晚的明月準備的美食,我的思緒早已飛向那個古老的神話,“爸爸,為什麼要獻月?月亮真的能遲到嗎?……”,一個個疑問充斥著我的大腦。正當我們說的起勁時,一輛黑色轎車駛入,“嘭”的一聲,炮竹響了,只見爺爺正在門口招呼著姐姐。看到姐姐,我激動地衝出小院抱住了她,我們緊緊地相擁著,彷彿這一抱要抱盡這幾個月的相思。

晚上我們吃了團圓飯,妹妹淼淼也帶給了我們不少歡樂,她蹦蹦跳跳的為我們表演,活躍了氣氛。

飯後我們一起在小院裡賞月,十五的月亮果真又圓又大又亮。天還不怎麼黑時,只見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羞澀地半掩者微紅的面孔,散發著微乎其微的光。就在我們伴著妹妹的表演聊天敘舊時,它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大玉盤”似的慢慢向正空移去,那微光變強了不少,幾近灑滿大地,漂亮極了!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身居月宮的嫦娥仙子是否正在想念丈夫?吳剛是否還在伐木……

就這樣我們在幸福中度過了美好的團圓節。

國中的中秋隨筆7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確,中秋節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

天還沒黑,媽媽就把飯菜準備好了,有一隻只大紅色的龍蝦,一塊塊烤熟的豬肉,綠油油的青菜,黃燦燦的`玉米餅,還有白切雞肉、紅燒鯽魚、番茄炒蛋和排骨??????

這些都是我平時最愛吃的菜,桌上的菜飛來飛去,這是在幹什麼呢?原來是在夾菜啊!不過,這可不是為自己夾菜,而是在為別人夾菜,家裡頓時充滿了快樂的氣氛,不一會兒,桌上的飯菜就被搶購一空,這頓中秋晚餐我們吃的特別香,大家都非常開心。

飯後,我和妹妹一個勁兒的催促爸爸和我們出去玩燈籠,熱鬧的街上燈火闌珊,人流如潮。我提議到僻靜的地方,因為這樣才可以發揮燈籠的威力,前面一片漆黑,爸爸提著燈籠打頭陣,燈籠的火光將我們的路途照亮了。我們邊走邊說說笑笑,好不開心!突然一陣大風吹過,妹妹的燈籠燃燒了起來,可她還沒發覺,爸爸連忙趕上去將火撲滅,我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這時,只見爸爸的燈籠也燒了起來,我笑得更大聲了,忽然,妹妹大叫起來起來,不好,我的燈籠也燒起來了,我們忙活了好一陣,才將這三團頑皮的小火球撲滅,幸好爸爸帶了電燈籠,我和妹妹又可以提著燈籠到處遊玩了。但就在這時,我們發現迷了路,最後只好坐的士回家了。

回到家我就想賞月,於是來到屋外,月亮又圓又亮,好像還在對著我們笑呢!他把銀光灑下大地,把黑夜照得如同白天一樣明亮,定睛一看,月亮上好像真有傳說中的嫦娥和玉兔呢!真有意思!

我們拿出月餅準備對月品嚐。這時,這時,媽媽提議大家輪流說出帶有月字的詩句,說出來才有月餅吃,我們一致同意了。我先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妹妹搶著說,“哦~我吃月餅了!”“不行,這分明是我要說的嘛~”我說。妹妹又說:“誰叫你不說呢!”我們兩吵來吵去,最後爸爸說:“你們都切吵了,芳芳,你不會讓著你妹妹啊,我們繼續說,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媽媽說:“可憐九月九年級月,月似珍珠露似弓。”我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妹妹說不下去了。之後,我們又說了很多,妹妹只得眼巴巴的望著我們吃月餅,於是,妹妹也吃了一塊。

中秋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國中的中秋隨筆8

中秋的下午,去了禪寺。抽了三支香,輕輕放在燭火上;將香舉過頭頂,香灰的黯白下透露出的一點紅光;炎熱雜麻的心緒隨著縷縷遊絲般的煙繚繞而上;又像菩提樹下的層層落葉;因風徐徐落下。像厚厚的菸灰鋪在銅爐上,寂寞無聲——在這不合常理的烈日下,心竟能消沉於靜謐的寺院中。

可能是打更的古鐘敲響了吧,或許是寒樹老鴉了兩三聲幽啼才提醒起我:今已中秋。驀然回首,才發現寺廟被落葉悽黃與煙香灰白渲染的如此美麗——靜謐、澄清、安寧。

跨過高闊的門檻,廟前一片空地上斑駁的影子透過落葉灑落著靜謐與安然;漫過不知覺的黃昏,返回的路上瀰漫著感懷的恬靜與交雜著夏熱秋涼的久遠。

躺在陽臺的竹椅上,恍然才發現黃昏只剩下一點餘光;遺憾中又生怕錯過夜晚的秋月,只好再次抬起頭——那夕陽,焚燒著最後一點夢憶——悠絮的菸絲,枯黃的落葉,剝落的白牆。

好像夜來得很快——一頓飯的功夫,一輪中秋明月就悠然地嵌在黑藍的夜空,直擊你的心扉。少了古有的蟋蟀聲;幾聲悲涼痛絕的蟬鳴也是足以給這一潭秋的死水濺起漣漪。

中秋,本一個平凡無奇的初秋,再加上個月圓十五,就可以大有寓意:從嫦娥奔月到吳剛伐桂,大大小小的老故事給這個日子縫上了另一層感懷——促使遊子之情更為強烈,只能向遙遠的明月彷徨而去。

千萬家亮著的暗著的燈,給月夜重重地塗抹上一筆溫橘色與墨靛色;也許是誰家香爐裡溜出的一縷好煙,抑或是不知名的幽笛好曲——中秋,正如豐島與志雄筆下的一種赤裸著的震撼、憧憬,再潤色上一點中國人自獨有的浪漫色彩,就恰到好處。

夜,沉著更深;月,又照亮的是誰的淚?靜謐的籠罩下,一場曾經的故事才能流出;過去的悲劇像一陣陣的潮水,留下的是一片輕微的苦澀與成熟後的安坦與懷念。

月,輕柔地照著;微風挾帶的一絲涼意卻讓心更暖。新聞上轟轟烈烈的中秋就平緩地、如流水般過去了;就自然地讓這場秋輕得別太沉重:蘊藏於手心不及不過——不再有始無終。

中秋的月。容易受傷的夢/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又落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