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端午節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5W

很小的時候,端午節是令人神往的。一可吃粽子,二可穿新衣,三可觀看龍舟賽。後來長大了,上學了,聽老師介紹端午節的來歷,講屈原的故事。聽得覺悟,聽得崇敬,聽得憤慨。

記憶中的端午節

但畢竟年幼不更事,這些覺悟、崇敬和憤慨,又都是短暫的,膚淺的,縹緲的,引起不了心靈深刻而長久的震撼,而端午節所帶來的種種實實在在的好處,依然有著巨大的誘惑力,以至於每年春節過後的不久,便開始期待端午節的早日來臨。

隨著年齡的增長,歷事的增多,對端午節的情感漸漸發生著變化,直至許多年後的迥然相異,面目全非。很長一段時期,只要一提及端午節,便禁不住聯想到饑荒、洪災、仇恨和死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缺吃少穿現象依然存在,而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則是最難熬的日子。漸漸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每年吃的.粽子,穿的新衣,都是父母對子女的一份特別的愛。這些讓今天的孩子們不屑一顧的東西,在當時卻是十分的稀罕,十分的來之不易,是父母花了很大的努力才辦到的事情。回想那些讓人一個個飢腸轆轆、面黃肌瘦的饑饉歲月,便深深的感嘆人類生存於天地之間的卑微與孱弱。而自己所經歷的時代,相比於歷史長河中許許多多更為艱難的歲月,其實不知要強多少倍。

每年端午節前後,往往是洪澇災害肆虐的季節,而每年端午節的龍舟賽,又常常容易引發群體性械鬥事件,甚至導致流血死亡之悲劇。

至今依仍未能明白:即使如此艱難的歲月,鄉親們為何還要興師動眾,耗財費力,堅持端午節賽龍舟呢?其實,他們絕大多數並不知曉端午節的來歷,更不明白屈原為何人,《離騷》為何物。

那麼,是祖先,祖先的祖先,親歷了屈原時代,為屈原而感動,而悲憤,於是叮囑子孫:一定要裹粽子,賽龍舟,紀念死者,慰藉亡靈?而這種叮囑一代接著一代,代代相傳,千遍萬遍,以至刻骨銘心,滲入血液,最終物化成了遺傳基因?既然如此,那麼,端午節該是多麼沉重的日子啊!

遙想當年,汨羅江中,無數條搜救的船隻神情緊張,急速穿梭,將一線渺茫的希望寄託於千分萬分的努力之中。直至五月十三日,所有的努力均無結果之後,大家終於精疲力竭、灰心喪氣地無功而返。

就在這時,一細心長者依然於心不甘,對著眾人說:撈不上岸來也罷,可我們不能眼睜睜讓屈大夫給魚蝦吃了啊!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個設想陸續提出,又一個個被否定。最後,裹粽子餵魚蝦的辦法被一致通過。

於是,眾人紛紛回家裹粽子去了。再後來,汨羅江中,無數的船隻緩緩而行,鄉親們一個個懷著沉重的心情,一邊向江中投下米粽,一邊輕輕呼喚著屈原的名字,乞求江中的魚兒蝦兒,不要傷害他們的三閭大夫……

可是,到了後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為何又成了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象徵呢?是人為的刻意渲染,還是時間老人佛法無邊,將沉痛演化成了歡快,將悲劇轉換成了喜劇?那麼,許多時候,我們的鄉親們為何既不去追念故人,又不去演繹歡快,而是節外生枝,製造另一種悲劇呢?

其實,每到端午節便想起屈原,恨起楚懷王的事,在經歷了無數的時空穿越和心靈陣痛之後,已經淡化了許多。因為放眼望去,歷朝歷代,類似的悲劇遠不只屈原一個。倒是屈老夫子常因此而遭晚生怨責,總認為他老人家是剛正有餘而忍辱不足。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聰慧如斯,卻為何不能隱忍苟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牽制腐敗的朝野,牽引歷史的車輪呢?退一萬步講,至少可以使本已不堪負重的人民,免遭一次痛失親人的心靈重創。

筆者感慨如斯,屈老夫子,您不會怪罪晚生輕狂不恭吧?晚生這是在為您痛惜,痛極而生怨責——怨您聰明一生,糊塗一時,千不該萬不該走上不歸路,做出那種“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是啊,千萬般痛,千萬般恨,終將於事無補。好在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文明在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