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記憶端午節議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47K

過了芒種,就是端午。

文化的記憶端午節議論文

天氣一天天熱起來,掐指算算,夏季已過了三分之一。雖然還不到最熱時候,然而南寧已暑熱難耐,尤其是白天強烈刺眼的陽光,讓人只想宅在家裡,不願出去。好在夏天總有節過。

端午有幾點很像中秋,不是大節,但在漫長的一年中,倒是我們娛樂遊玩,放鬆心情不可或缺的驛站;都有特色食品,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兩個節都在收穫之後,端午前收麥子,中秋前則是收玉米、高粱等作物。中秋望月懷遠、閤家團圓的意味或許要深過端午,然而端午似乎有著更多的名目與講究,比如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帶香包等等,都是中秋所沒有的。

周作人在《兒童雜事詩·端午》其一中寫道:“端午須當吃五黃,枇杷石首得新嘗。黃瓜好配黃梅子,更有雄黃燒酒香。”點出端午要吃的五種食物來。其二曰:“蒲劍艾旗忙半日,分來香袋與香球。雄黃額上書王字,喜聽人稱老虎頭。”點出的節目就更多了,掛菖蒲艾草,配香袋香球,還有畫額,即是用雄黃在小孩的額頭上畫“王”字,據說可以驅避毒蟲。記得以前看過一幅民俗畫,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手裡握著桃木大刀,腰裡掛著香袋,媽媽蹲在他面前,正在他額頭上寫“王”字。想來這個小男孩如果出去,應該有好多人用“虎頭虎腦”這個詞形容他吧?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視連續劇《新白娘子傳奇》,白娘子就是因為在端午節喝了幾杯雄黃酒,現出原形,嚇死許仙,著實讓我唏噓了好久。這也是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對南方人過端午節的最初認知。

端午節起源於南方,在北方就沒有那麼多名目和講究了。那些時鮮果蔬和雄黃酒在北方自然是沒有的,就是賽龍舟也因北方夏季乾旱少雨,少有地方可賽。可是在我的記憶裡,端午是那樣的溫馨,讓人懷念。

按照我們那兒的.風俗,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大門兩旁都要插上艾草。這項工作自然由小孩們自告奮勇承擔。艾草並不難找,田野裡一片一片的,隨便折幾棵回家插上即可。只是這種草的味道留在手上很不好聞,然而這種氣味卻對驅蚊蟲很有效果。小孩在這一天手腕上還要系綵線。大人事先選五種顏色的綵線搓成一條,系成環狀,戴在小孩的手腕上,有的還加個小鈴鐺,一直要戴到節後下第一場雨,方可解下來扔在雨水裡。只是雨水並沒有那麼及時,節日已過,孩子們就把這條禁忌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我小時候聽大人講,綵線扔到雨水裡會變成蛇,心裡很害怕,可從來沒有見它變過。其實系綵線的風俗很早就有了,南朝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說:“以五彩絲係臂,名曰闢兵,令人不病瘟。”可見也是大有講究的。

我對端午節最深的記憶是吃雞蛋。那時候麥子已經割了,脫粒後在麥場裡晒著。早上起來,見桌上放著一籃熟雞蛋,老媽已經早起煮好了。這些蛋都是家裡養的雞下的,平時捨不得吃,攢起來,到端午便都煮了,一人吃上十來個,彷彿是要等著這一天來揮霍似的。記得我七八歲時,家裡養了三十多隻雞,老媽鹹雞蛋、淡雞蛋煮了兩個籮筐、上百個,連吃了幾天,吃傷了,一年多看到雞蛋就反胃。自家養的雞下蛋很小,白皮,味道清而香,嫩而滑,很好吃。若是用一種土語叫“天補棵” (學名不瞭解) 的草來煮,雞蛋皮發黃,吃起來便有一種淡淡的中草藥的香味,不僅改善了味道,還有一定的藥用。有時老媽會煮上幾個鴨蛋和鵝蛋,只是鵝蛋太大,味道木木的,並不比雞蛋好吃。吃過雞蛋,兜裡再揣上兩個,我便去麥場看麥子。麥場一片片的,家家都在晒麥子,聞著新鮮的麥秸的清香,吃著用“天補棵”煮過的雞蛋,構成了我童年最好的記憶。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一直以來都以為是為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投汨羅江而死。後人在五月五日這一天為紀念他,便划龍舟,並用五彩絲纏粽子投之江中,以防屈原被蛟龍所食。後來看到聞一多的《端午考》,才知道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風俗,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至於拯救屈原的故事,最早的記載也只是見於六朝。聞一多先生的考證很有道理,儘管如此,經過千年演變,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意義早已覆蓋了它的本來意義。端午節來了,我們也慎終追遠,對傳統文化來一次認祖歸宗。畢竟節日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也是文化記憶。泱泱中華,有著幾千年的文明,過好傳統節日,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念及此, 翻出司馬遷所著《史記》,重溫《屈原賈生列傳》,既悲其所遇,也為屈原能遇到司馬遷這樣的知己而感欣慰。屈原“被髮行吟江畔”,其瘦長的身影,勾勒出一個真正的詩人站在人生邊上的決絕姿態,“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念著《楚辭·招魂》的末句“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去歸來兮哀江南”,心生敬慕,不覺默默為屈子燃上一炷心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