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文化到中華之精髓散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93K

我一直堅信,文字不但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更與一個國家的發展密切相關,在世界歷史上,有四個國家被賦予了文明的稱號。他們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及中國。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就是因為他們擁有自己所創造的文字。相較於其他國家,在文化的傳承方面,有了更高效的途徑。

從漢字文化到中華之精髓散文

漢字在我們的這片土地上,變化了多少次。從原始社會的部落圖騰,到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從秦漢時期的小篆,隸書,再到魏晉南北朝的楷書.......再到後來的行書,草書;漢字走過了近萬年的道路。這萬年間,朝代在變,漢字的字形,書寫方式也在改變,可是唯一不變的是漢字無與倫比的'美麗

漢字形態之美

如今,漢字的書寫方式主要是楷書,行書,草書及其結合衍生出來的多種書寫方式。書寫方式不同,美的形式也不同。楷書,橫平豎直,正氣凌然,好比人正立於天地之間,是一種磅礴之美。行書,筆畫多了些曲折,並有遊絲相連,清新秀麗,宛若少女翩翩起舞,是一種高雅之美。草書,徹底脫離橫平豎直的束縛,筆尖隨心而動,筆畫流暢自然,卻蒼勁有力,恰似暮年老人笑傲秋風,是一種灑脫的美。

漢字哲學之美

從小父母教導我們,寫字要橫平豎直,這樣的字才會有美感。終於我們有一天,我們接觸到了清新秀麗的行書,流暢自然的草書。這時,我們發現橫平豎直的字並不一定漂亮。可是為什麼還要要求橫平豎直呢?原來橫平豎直還有另外一個寓意——正直。

古人認為寫字是做人的開始,因此把練字作為教育的開始。常說字如其人,根據人的字,可以得知一個性格。書聖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曾說——點,當如高空墜石;橫,當如萬里行雲;豎,當如萬歲枯藤。這裡,高空墜石是一種力度,萬里行雲是一種開闊心胸,萬歲枯藤是一種堅韌。而王羲之的為人卻也是如此,一句“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將他的力度,胸襟,堅韌體現的淋漓盡致。

漢字的靈動之美

你說你愛雨,但當細雨飄灑時你卻撐開了傘;

你說你愛太陽,但當它當空時你卻看見了陽光下的暗影;

你說你愛風,但當它輕拂時你卻緊緊地關上了自己的窗;

你說你也愛我,而我卻為此煩憂。

這是一首翻譯成中文的外國詩,後來一些唯美派的文學愛好者就把它改成了下面樣子。

你說煙雨微芒,蘭亭凝望;

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

你說春光爛漫,綠袖紅香;

後來內掩西樓,靜立卿旁。

你說軟風輕拂,醉臥思量;

後來緊掩門窗,漫帳成殤。

你說情絲柔腸,如何相望;

我卻眼波微轉,兀自成傷。

這便是屬於漢字的靈動之美,如水一般,可以以任何的形式表現出來。或磅礴,或婉轉,或清新,或唯美。

這便是漢字文化的精髓所在,亦是我中華文化精髓所在。中國古典哲學認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順其自然才是發展之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