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96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著淺薄,低階,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己總是與現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麼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為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裡算哪裡,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為什麼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係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著聽著,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己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裡,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麼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著期待,希望我帶他們到處神遊,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飽飽的,並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後,“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為美文的`文章,而對自己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己認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一定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為什麼不可以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 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後,還真想不出來上後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國小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大量閱讀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麼呢?

語文一節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衝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裡不斷的滲透,而後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為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麼?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後,其餘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 我認為這才算語文課。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瞭解課文借物喻人、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準備: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複習生字

2、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什麼事?(種花生,過收穫節) 理解詳寫和略寫。

聯絡舊知,本節課的口語交際和下一環節的引入做好鋪墊。以課文為例,向學生滲透寫作方法。

二、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一)默讀 “過收穫節”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穫節?這個收穫節是怎麼過的?

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抓重點詞語談體會。

②這個收穫節是怎麼過的?

(吃花生,談花生)

哪個是重點寫?

(談花生)

(二)抓住重點,精讀領悟

1、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談花生”段落

2、三個孩子認為花生有哪些好處?

3、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是什麼?父親將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讚美了花生的什麼品質?

①出示父親說的話,齊讀。

②桃子、蘋果有什麼特點?(高高掛在指頭 鮮紅嫩綠)

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長在地上!你覺得落花生怎樣?(默默奉獻)

4、指導朗讀

5、深入領會: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什麼?(點出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6、讀父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說說對父親的話的理解

過渡:這次“收穫節”作者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將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齊讀。

②談談你從中又體會到什麼?

8、聯絡生活實際,體會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

三、總結深化

1、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齊讀最後一節。(我們談到深夜才散……)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才!

四、拓展閱讀

p162-----165(必讀)

v 閱讀天地一:《玫瑰花》《虛榮的孔雀》

v 閱讀天地二:《平凡》 《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v 閱讀天地三: 《吃桔子》總體點評:

總體點評

衡量一個教學設計是否成功,不僅要看教案的設計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夠指導實踐,在具體操作中“行得通”。本次課教學目標完成的較好,處理課文詳略得當,對於課文的重點進行深入地講解,並通過朗讀指導和課件的運用,深化了課文情感目標的落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在教室啟發引導下積極參與,湧現出很多奇思妙想,鍛鍊了學生的思維。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4、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難點:

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板書:扁鵲。)同學們,知道扁鵲是誰嗎?生答。(預設:是我國古代的名醫,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被人們成為神醫。)

2、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扁鵲的故事。

有一次,扁鵲和他的弟子路過虢(guò)國,虢國的太子正好生了大病,人們都以為他要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只是休克,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故事。(板書:治病)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這個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2、同學們這篇課文里人物的語言特別多,和你的學習小夥伴一起,把這篇再讀讀。

3、出示詞語,這課裡出現了一些生字詞語,誰來帶領大家讀一讀?

扁鵲、蔡桓(huán)公、理睬、腸胃、湯藥、幾劑敷(fū)燙、骨髓(suǐ)。

4、(指導寫字:蔡)

5、請幾位同學把這這則寓言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拿出鉛筆把他們讀得好的或者不好的地方做出標記,等讀完後告訴他們。

6、現在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則寓言講了什麼嗎?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7、讀了剛才這則寓言,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三、潛心閱讀,品讀明意。

1、你提出了哪些問題與同學們討論?

預設:

1、扁鵲是神醫,蔡桓公為什麼不相信他?

2、明知道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勸說?

3、扁鵲為什麼跑到秦國去了?

4、扁鵲明明是名醫,他在蔡桓公的國家裡,蔡桓公居然死了。

2、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孩子,提出了這麼多問題,我們先看這個問題。扁鵲明明是名醫,他在蔡桓公的國家裡,蔡桓公居然死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再來讀讀這則寓言想一想原因是什麼。畫出有關句子,和學習小夥伴討論討論。

一起來看一看他說的四次話吧。PPT出示:

“大王,據我看來,您面板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面板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想想扁鵲對蔡桓公說話的態度是怎樣的?誰來讀讀他說的第一次話?指名讀。第二次他又是怎麼說的?指名讀。第三次呢?指名讀。一次比一次嚴重,再來看最後一次,誰來讀?指名讀。

從這四段話中,你感受到扁鵲是一位怎樣的人?(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為病人著想,誠懇耐心)再讀體會。

3、面對名醫的勸說,蔡桓公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畫出相關語句。

預設:

A、當蔡桓公第一次聽扁鵲說,他(覺得扁鵲是在顯示自己的醫術高明)。

B、當蔡桓公第二次聽扁鵲說(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他(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會想些什麼?

C、當蔡桓公第三次聽扁鵲說(),他(),他會做什麼動作?生答。看來他是真的生氣了。

D、當蔡桓公看到扁鵲老遠就掉頭跑了,他()。左右的人會怎樣轉述扁鵲的話呢?

(多媒體顯示蔡桓公對扁鵲3次勸告不屑一顧的表情。)

4、請看第三、四、五、六段的開頭,自己讀一讀,看看發現了什麼?時間。一個多月。是啊,這前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蔡桓公的病就由輕到重,最後甚至是無藥可救。

5、課上到這裡,大家對課本中的人物都有了一定的瞭解,你能評價一下蔡桓公這個人嗎?(理解諱疾忌醫:,諱就是忌諱的意思,疾是指疾病。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隱瞞疾病,不願醫治。蔡桓公就是這樣的人。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6、現在我們把扁鵲說的話以及蔡桓公的迴應對應起來讀一讀。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誠懇耐心,蔡桓公的態度不斷變化“對左右人說、很不高興、非常不高興、覺得奇怪、派人請扁鵲”。

面對這樣的大王扁鵲深知怎麼規勸都沒有用了,所以他趕快逃跑了。

四、揭示寓意,總結。

1、同學們,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麼呢?

(在錯誤或者還是剛剛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及時的制止這叫做防微杜漸。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定要聽從別人的勸告,要防微杜漸,千萬不要諱疾忌醫,關鍵在於要學會正確地分析、判斷遇到的各種情況,否則小事變成大事。)

2、同學們知道嗎?《扁鵲治病》這則寓言選自於《韓非子·喻老》,它的作者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韓非(出示圖片),他經常運用歷史知識和寓言故事來說明道理。在他的書中還有《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等寓言故事,同學們下來以後可以選這本書來讀一讀,瞭解更多的寓言故事。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豔、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甦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匯入。

1、 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麼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蒐集的資訊多。(板書:花)

2、 問:你知道些什麼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麼時間開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裡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字。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 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 請學生讀1、2兩段。

4、 評議。

5、 餘下一段同桌讀。(幫助夥伴糾正錯誤)

6、 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麼嗎?(補充課題:鍾)

7、 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麼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 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麼?(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3、 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4、 交流自己的收穫。

5、 帶著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為什麼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為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找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等有什麼關係。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係。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蒐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板書設計:

13 花鐘

溼度

溫度 花鐘 光照

昆蟲活動

教學反思:該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著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充套件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說明紛繁複雜事物的方法。

2.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吆喝是“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在老北京城的衚衕小巷經常可以聽到小販們的各種吆喝聲。今天,我們跟著蕭乾先生一起去品位老北京城那起伏有致的吆喝聲。

二.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文中介紹到的吆喝聲有哪些?介紹吆喝聲時按照什麼順序?

研讀賞析

提問:

1、文中介紹了多種吆喝,哪個片段你最喜歡?為什麼?請找出來細細品讀。

2、作者多老北京街頭的吆喝聲懷著怎樣的情感?

(讓學生深入文字,反覆朗讀品位出京味文化的內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整節課的重要點所在。)

3、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你來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複多樣的吆喝聲的?

(2)為什麼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麼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麼樣的啟示?

(3)為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誇張嗎?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

(1)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構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如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再一次把學生帶回兒時傾聽大人們講故事的快樂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麼豐富。《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並且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

語文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創新思想。而古詩教學中把學生帶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讀、思、議、想、說、寫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進入古詩境界。教師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全程參與,在探究活動中達到自悟自得。

學習目標:

1、認識“乞、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情感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並願意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活動匯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而古詩更是文化寶庫裡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年來,老師與你們共同誦讀了許多經典的古詩名句。那在你的“古詩積累本”中,積累了哪些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呢?找出來,讀給大家聽。(學生誦讀《清明》、《元日》、《寒食》、《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

2、那同學們在平時學習古詩時,有什麼好的方法嗎?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吧!你可以先說說嗎?(學生回答: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會多讀幾遍來理解詩的意思;我會看註釋,查字典來理解;我會把詩背下來,或者記在古詩積累本中;我會上網查資料或者看課外書;我會想去了解詩人和朝代;我會向同學、老師、爸爸媽媽請教。)

3、過渡:原來學習古詩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讀、多背、多記,也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看註釋,還可以想別人請教。那就帶著這些好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吧!

二、初讀自悟,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讀出課題。(學生讀題)看看這個“乞”字,你想提醒同學們在書寫時注意什麼呢?(板書:乞——氣。乞字中間少一橫,乞字是“”,氣字是“”)同學們在書寫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哦!再讀讀課題。(學生讀題)

2、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林傑所寫的。這是一位精通書法棋藝的詩人,而且非常的聰明,六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他的一首詩。請大家開啟課本,自由讀一讀,請記住,讀書有三到,(生:謂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讀的時候,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學生練讀)大家仔細聽聽,他讀準了字音了嗎?誰能把字音全部讀準?(指名讀)

3、正音:大家發現了詩的第一行有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嗎?(宵——霄,用點標出來)那你怎麼來記住這兩個字呢?(“宵”字是寶蓋頭,“霄”字是雨字頭)那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快想字典請教吧!(“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字典真是我們學習上不可缺少的好夥伴啊!來,我們再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學生齊讀古詩)

4、古人云:獨而無學友。(生:則孤陋而寡聞)這句名言是什麼意思呢?(生: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一起學習的朋友,就會見聞少,知識淺薄)對,那就找到你身邊的同學,用上你們的好方法,結合課文的註釋和課後資料袋裡的內容,想一想,議一議,沒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等全班交流的時候提出來解決!五分鐘夠嗎?開始吧!(學生討論)

5、時間到!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說)通過你們的合作學習,我們瞭解了古詩的大概意思,也正應驗了孔子的話:三人行(生:必有我師焉),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要學會與他人交流,向他人請教!

6、那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嗎?(1、“碧霄”是什麼樣的呢?2、詩句中的“乞巧”是什麼意思?3、不理解“穿盡紅絲幾萬條”)問的好!古人云:敏而好學,(生:不恥下問)我們在讀書學習時,就應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品讀鑑賞,積累內化。

1、要理解《乞巧》這首古詩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國四大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們知道嗎?(知道)

誰來說一說。(指一個學生說)牛郎織女在什麼時候才能相聚一次呢?(每年的七月初七)

2、(指詩第一行)在七月七日這天晚上,人們看著“碧霄”,什麼是“碧霄”?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樣子嗎?(學生說)

出示課件:夜空圖。看到這樣的夜空,你能描述一下嗎?(學生說)

在點點繁星中,有兩顆星星尤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嗎?(牽牛星和織女星)

還記得老師曾經教你們積累的杜甫的《牛郎織女》嗎?請你們背一背!(學生齊背)

根據這首詩,讓我們到宇宙中去找找這兩顆星星吧!(課件天文圖)

找到了嗎?(引導學生找,辨別方位)

原來古詩還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呢!再來讀讀這首詩吧!(學生齊讀)

它們在銀河的兩邊,遙遙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橋”來相聚啊!在星空下,詩人林傑忍不住吟誦著:(教師示範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你能讀好這兩行詩嗎?(指名讀、男女賽讀)

3、是啊,在這樣一個新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又在做什麼呢?讀讀三、四行。(學生讀)(學生自由說)

可以看看課後資料袋裡是怎麼說的?(學生再次回答)

原來她們是在向織女乞巧啊!同學們,你們對織女瞭解多少啊?(學生自由回答)

織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聰明、善良、美麗無比,更重要的`是她心靈手巧,她織得錦緞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閃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雲霞還亮。人們給她織的錦緞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雲錦。織女在雲錦上織的圖案更是美不勝收啊!她織的花,紅似火,白似雪,嬌豔欲滴,引來蝴蝶翩翩起舞。她織的鳥,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樣,孩子們看見了,都想去捉呢!人們都對織女織的雲錦嘖嘖稱奇啊!^少。女們個個都羨慕,羨慕的不得了,它們羨慕什麼呢?(織女的巧手)

你們羨慕嗎?(羨慕)你們羨慕什麼啊?(織女的巧手)所以古時候的^少。女們便在牛郎織女相聚的這一天,向織女乞巧。漸漸地便有了這樣一個節日————乞巧節。

4、乞巧節是古時候人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是什麼節日啊?(六一兒童節)

想想你們在過六一兒童節時,周圍是怎麼樣的節日景象呢?(學生自由說)

那古人在過乞巧節又會是怎麼樣的節日景象呢?再讀讀三、四行。(學生再次讀)

閉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說說,爭取說得更好!(交流指名回答)

5、反饋。

a、你怎麼知道人很多?讀出詩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們都在望著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裡,在家門口,在……(指學生說,在田野,在山坡,在河邊,在花園……)課件在所有能夠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們都在穿紅絲線,哪怕夜深了,她們還在不停地穿,為什麼啊?(他們想象織女一樣心靈手巧)

b、她們穿了多少條呢?(幾萬條)真的有幾萬條嗎?(沒有)那是多少條?(很多很多)什麼多?(紅絲多)在第四行裡,還有哪個字可以看出^少。女們穿的紅絲很多呢?(穿盡)

c、數不清的紅絲都穿完了,可見^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願望是多麼強烈而美好啊!詩人林傑發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你能像老師這樣讀嗎?(指名讀,齊讀)

四、體驗昇華,熟讀成誦。

1、詩人林傑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同學們,詩中的疑問,你們都解決了嗎?那你們能讀好這首詩嗎?(指名讀、齊讀、合作讀)

2、看見有的同學都已經閉上眼睛,彷彿沉醉於詩中。我想,他一定是背出來了?你們能背嗎?一起背吧!(學生齊背)

3、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生: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光背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積累下來,和往常一樣,開啟“古詩積累本”把它記下來吧!(學生記古詩)

五、拓展延伸,日積月累。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乞巧節有關的古詩,其實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都留下了許多詩篇。老師這裡還收集了一些和七夕有關的古詩,讀讀看,你對哪首感興趣?讀給大家聽!(指名讀)有興趣的同學在課後把它記在你的古詩積累本中吧!

總結:

短短的四十分鐘,我們收穫很大,不但複習了以往積累的古詩,還學習了一首新詩,同時還誦讀了很多很七夕有關的古詩,真了不起!大家陶醉在詩海中。充分地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其實不光在課內,在課外我們還應自發地去了解、去學習、去積累,去發自內心地熱愛古詩,你們能做到嗎?(能)

下課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重視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努力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寬語文的學習空間。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取向,“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我比較關注學生的切身感受和自我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充分體現了傳統“詩教”的薰陶、感染功能,也體現了語文課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

當然,這堂課既有亮點,也有不足之處。例如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生的誦讀還不夠到位,我想,怎樣挖掘詩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真正讀出詩的神韻,還需要我再度去思索吧!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7

活動目標:

1.用找反義詞的方法學習漢字。

2.培養學生積累反義詞和運用反義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積累生活中的反義詞。

活動過程:

一、遊戲激趣。

1.“反話”遊戲。(教師說或模擬前邊的詞語,學生答出它的反義詞並做動作)

大西瓜——小西瓜 上——下 左——右 前——後 蹲——站 出——入

2.揭題。

(1)在剛才做的遊戲中你發現了什麼?(投影“反義詞”)

(2)揭題:小朋友們,聽說今天反義詞樂園裡將要舉辦很多趣味比賽,這節課我們一起到反義詞樂園參賽吧!(投影“反義詞樂園”)

二、看圖說反義詞。

1.看圖猜反義詞。

(1)這是看圖猜反義詞賽場,凡是愛動腦筋的小朋友都可以獲得入場券。

(2)根據投影圖說反義詞。

2.看圖辨方向。

(1)小朋友,當你在野外迷了路,千萬別慌張,我們可以看圖辨別方向。(投影出示方點陣圖)

(2)小朋友能找出圖中的反義詞嗎?同桌互相找一找。

(3)指名找。

3.看圖找反義詞。

(1)今天的比賽精彩極了,小動物們也趕來參加比賽了,你敢跟小動物們比一比誰最棒嗎?請在四人小組內看圖互相找出圖中的反義詞。(投影出示圖)

(2)各小組推選代表在班內交流。

三、你說我對。(先投影出示前邊的詞語,答對後相機點選後面的反義詞。)

“你說我對”賽場的兩名小主持人邀請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對反義詞。請男生說,女生對。

四、我有一雙慧眼。

過渡:接下來小朋友們要用充滿智慧的小眼睛來找反義詞了。

1.你準能認出我們。(投影出示)

例: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前)——(後)

(1)你開門,我關門。( )——( )

(2)小明出來,我進去。( )——( )

(3)小兔的`耳朵長,尾巴短。( )——( )

2.投影出示《龜兔賽跑》的動畫和一段話。師:小白兔和小烏龜正在進行比賽跑步呢,請小朋友先看動畫片再讀故事,找出文中的反義詞。

龜兔賽跑

一天,小白兔和烏龜比賽跑步。第一次小白兔跑得快,烏龜跑得慢,小白兔勝利了。第二次比賽,由於小白兔不謙虛,結果失敗了。

3.投影出示古詩《畫》。師:古代詩人王維也來到了我們的反義詞王國,他要請小朋友們找一找詩中的反義詞。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五、我會說。

過渡:“能說會道”賽場正等著小朋友們來參賽呢!

1.說句練習。在括號裡填上反義詞:

(1)駱駝長得( ),羊長得( )。

(2)馬路( ),山路( )。

(3)冬天( ),夏天( )。

(4)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

2.我也能用反義詞編一句話。

(1)自己找合作伙伴編。

(2)推選說得好的同學說。

六、搶答賽,看誰說的反義詞多。(投影出示)

反義詞(我會填)勝—( ) 好—( ) 天—( ) 早—( ) 方—( ) 頭—( ) 快—( ) 冷—( ) 愛—( ) 來—( )

七、找對手。

能幹的小朋友,你想找到自己的對手嗎?現在我們請表現最好的8名同學上來玩找對手的遊戲。比如:舉黃色卡片的同學問:“我是‘緊’,我的對手在哪裡?”舉紅色卡片的同學回答:“你的對手在這裡,我是‘鬆’。”

正——反 冷——熱

容易——困難

冷淡——熱情

虛偽——誠實

八、找一找生活中的反義詞。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反義詞,把你找到的反義詞告訴大家。

(1)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課前找到的反義詞。

(2)比一比誰是棒小孩,請舉手說。

九、操練場。

比賽已經進入尾聲,最後一站是操練場。請你寫出教室裡的反義詞。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8

內容摘要:

有效的教學設計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有效的落實到課堂中才是關鍵,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方式是實現這教學設計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式學習既是“課改”新教學理念,也是實施新課程的新教學行為,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方式。

關鍵詞:

語文教學設計有效合作探究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大的改觀。審視我們當今的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課堂操作,從表面上看,佔滿了課堂教學的所有時間,教師也感到盡心盡力了,但從學生學習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教學往往同樣是一種低效教學。那麼怎樣才能使語文教學設計有效呢?

一、制定有效目標

良好的目標意識是教師制定好目標的前提。目標的制定要以吃透教材為基礎,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師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度、全面、系統的解讀。

首先,理清教材中各個內容領域的編排意圖,善於將某一知識點放置於這一單元、這一學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這樣,才能進一步明確該知識點在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即這一知識點是在怎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怎樣為後面知識的學習作準備。

其次,細節上應學會推敲。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對教學活動所蘊含的啟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圖、每一句提示語言。我們一直倡導“深入淺出”,“深入”是“淺出”的前提,把教材鑽研得越深,課上起來就越簡單、越得心應手.名師常把複雜的內容教得很簡單。反之,會把簡單的課越上越複雜,原因就在這裡。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吃透教材,也才能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第三,對於每課的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的目標才是有效的。如:

二、確立學生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中,教師不妨運用多種策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1、鼓勵自主學習。

魏書生說得好:“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儘可能讓學生講。”只有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如:《生命的壯歌》一文通過動物界的兩則故事,告訴人們螞蟻和羚羊逃生的不同方法,其中都蘊含著團結合作、勇於獻身的精神。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嘗試請學生自主學習,列出問題。全班交流時,我請學生提出問題,再請已經能夠回答問題的同學來回答問題。這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學生已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知道了螞蟻和羚羊的逃生方法。接著,我就教學重點加以梳理,與學生一起感悟其中蘊含的團結合作、勇於獻身的精神。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過程

一、課件激趣,匯入新課。

1、出示課件:逃難人日夜奔波、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片段。

2、請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假如你就是這群逃難人中的一員,請描述一下你當時的感受,如果有人將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會怎麼做?

3、學生各抒己見、互相補充。

4、是啊,同學們真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老師相信,學了新課《尊嚴》以後,同學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穫,新的啟發。

二、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讀幾遍,並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讀給小夥伴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3、當小老師到講臺上讀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4、全班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小組合作,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看看從年輕人的這些表現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2、組內交流,教師深入小組,相機點撥指導。

四、集體交流,深入內容。

1、小組從下列彙報方式中選擇一種作好交流準備:《出示課件》

A、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讀。

B、排練課本劇,並演一演。

C、進行模擬採訪。(提示:可採訪“哈默”,也可採訪“傑克遜大叔”。)

D、說說你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感受。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板書課題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一起看大螢幕。

視訊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 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 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遊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遊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構。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螢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麼什麼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自學指導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麼特點。

學生讀書。

3、彙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第三自然段 佛香閣 排雲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雲殿” 讀讀句子,說說有什麼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這句話把什麼比著什麼?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 “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麼特點。從哪裡看出。

獅子多 橋洞多 柱子多

沒有哪兩隻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

我們隨著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麼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後一段。

課後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後查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教學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裡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模擬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我引導學生多讀,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區域性的重點朗讀。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1

評課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還是專家引領的重要陣地。評課既要反對只講好話,相互奉承,也要反對只說缺點,相互詆譭。評課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既要看到成績,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授課人共同進步。

評課前要充分準備,理清思路,抓住要點。切忌面面俱到、輕重不分、條理不清。重點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進意見。

(一)教學目標設定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

1、教學目標設定,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是指教學目標的設定,不能只設定單一的知識能力目標,還應在感情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設計明確的目標;具體是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是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標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難易適度。

2、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一節課下來,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是評價這節課效果的重要指標。

(二)教學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的整合,即我們通常說的教材處理。但教學資源整合較之教材處理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對教材、教學輔助材料和其他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是檢驗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把尺子。評課時要從教師對現有教學資源的取捨、整合等方面進行分析,特別是教學內容的前後銜接、教學重難點的準確把握、教學資源的合理取捨、學生現有經驗的有效利用、課內外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是評價一節課成敗得失的重要依據。

(三)教學程式展開

教學過程的評價要點,既要看教學過程的預設,還要關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調整、應變、生成與發展。

1、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教學思路,一要看教學思路設計是否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二看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是否符合學生實際;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獨創性,能否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五看預設的.教學思路是否根據教學實際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整和發揮。

2、教學結構

課堂結構主要指教學環節或步驟。教學指導思想的科學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和時間安排的合理性是評價教學結構的主要內容。

教學指導思想,是否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問題為核心”。

教學環節是否完整?以講授新課為例,通常應有複習鞏固、新課匯入、教師啟發、師生互動、學生思考、教學小節、課堂訓練(練習)等環節。

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應十分注重給學生的參與、思考、討論、練習安排較多的時間。如江蘇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整節課教師的講授控制在10-15分鐘,學生的自學、自悟、討論時間安排15—20分鐘,學生的課堂練習時間安排5—10分鐘。也有學校規定,課堂練習必須完成課本上的所有習題,並完成配套教輔上的部分練習。

同時,還要觀察和評價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難點,是否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是否有效的前後轉換與連線,是否根據課堂突發情況合理調整教學時間與環節等。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條件和手段校際差異大。因此,評價教學方法與手段應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的適切性。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物件,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即使同一節課,也要根結不同的教學環節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任何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探索階段總會有許多瑕疵和不足,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嘗試,評課人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而不要囿於慣性思維橫加指責。

4、教學手段與工具的運用。既要積極鼓勵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與手段,同時也要肯定不具備條件的教師使用傳統的有效的教學工具和技術。要客服片面強調使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傾向,不能“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為裝潢門面而濫用。教學條件和工具的運用,關鍵要看是否適時、適當、有效。

(五)教師基本功

“臺上10分鐘,臺下10年功”。課堂教學的好壞,歸根結底取決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師評課,要透過教學過程,看到授課人內在的教學基本功。

1、板書:一是看板書設計的合理性,是否言簡意賅,條理清晰,畫龍點睛;二是看板書字跡,是否工整美觀,特別是國小語文教師,更要強調書寫的規範、美觀;三是看簡筆畫,是否具備必要的簡筆畫技能。

2、教態: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態的基本要求。對教態的較高要求,教師還應該儀態優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語言:準確清晰、精當簡練、語調適宜、快慢適度,是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較高要求:語言優美、富有詩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看課堂教學效率,即單位時間取得績效,達成同樣的教學目標,使用的時間越少越好、學生學得越輕鬆越好、學習過程越快樂越好、學習負擔越輕越好。

二是看目標達成度,主要看是否實現既定教學目標。這裡要強調多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不僅看學了多少知識,提高了哪些能力,還要看學生在思想教育、情感體驗、實際操作等方面收穫。

三是看學生受益面,要關注全體學生的收益狀態,從不單要看優秀學生的發展,還要看中等生和學困生的進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各上層樓。

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評價,可結合聽課時當堂測試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確保評課有理有據、客觀公正。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2、瞭解課文內容,以問題為線索,理解為什麼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全班認讀詞語卡片。

2、開火車個別認讀。

3、師問:孩子們,喜歡青蛙嗎?今天我們一起學一則關於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觀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讓學生標出自然段。

2、聽完範讀之後,教師再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要求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天有多大?)

三、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1、師:青蛙和小鳥是怎麼爭論的?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看看吧!請同學們三人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7自然段。學習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小鳥和青蛙說的話;找出小鳥和小青蛙的三次對話,想想它們為什麼對天的看法不一樣?

2、教師先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然後和學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對話。

第一次對話:⑴指名讀第一次對話。⑵交流讀懂了什麼。⑶指導孩子讀出小鳥又渴又累的語氣,可加上適當的動作加以理解。

第二次對話:

⑴自讀第二次對話,畫出青蛙小鳥各自的觀點。

⑵理解“大話”,聯絡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

⑶實驗:用課本裹成圓柱形看天花板,並交流發現了什麼?

⑷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用“無邊無際”說話。

⑸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邊讀邊評價指導。

第三次對話:

⑴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

⑵用“一……就……”說話。

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第三次對話。

四、教師小結

1、師:從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麼錯了,就因為它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青蛙將永遠成為一隻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學幫老師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生自由回答)

2、師: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啊!

五、拓展學習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能說說“坐井觀天”的含義嗎?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2、你覺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嗎?想一想。

3、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呢?

板書設計

20寓言兩則之《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見多識廣

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麼大目光短淺

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是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學生通過讀課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裡看天。可是,“坐井觀天”是個成語,它有一定的寓意,而體會它的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還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體會到這則成語的寓意,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支持者和幫助者。也就是說,教師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和諧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於是,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特別設定了這樣一個環節,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3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讓他們通過朗讀來感悟這一成語的寓意。剛開始,大部分學生聲音很小,而且讀不出青蛙和小鳥對話時爭論的語氣。後來,我在旁引導,並鼓勵他們。為了更進一步體會“坐井觀天”的.寓意,我讓學生親自動手看一看,這使學生情緒高漲,因為他們嚐到了動手的樂趣,學習的樂趣。由於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表現的平臺,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觀察時所看到的。此時,教師再適時引導:書卷起來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樣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事物呢?學生便從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語的寓意: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後我又補充歸納“坐井觀天”的寓意:我們看問題或者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樣一來,又加深了學生的體會。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由此突破。我不難感受到:學生的潛力有多大,真的難以想象呀!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3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的言語發展水平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言語過渡,並且書面言語水平逐漸超過口頭語言水平,四年級的學生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作文的起步階段。抓住這個關鍵期,重點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怎樣抓好這個關鍵期呢?從作文的結構入手,從細節入手,在閱讀了學生很多寫人的作文後,發現了他們在利用對話刻畫人物上寫不生動,不得法。因此將對話中的提示語作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突破點,寫好提示語,對話就能更精彩。

教學目標:

1、藉助對例文的分析,讓學生知道習作中提示語的位置有不同的變化,知道怎樣把提示語寫具體。

2、在練筆時嘗試運用例文中所習得的方法,讓對話描寫更加精彩。

教學重點:

藉助對例文的分析,讓學生知道習作中提示語的位置有不同的變化,知道怎樣把提示語寫具體。

教學難點:

在練筆時嘗試運用例文中所習得的方法,讓對話描寫更加精彩。

教學過程:

一、精心選材,激情匯入(2分鐘)

1、今天這堂課,老師要送你們一份神祕的禮物,想看嗎?(播放無聲電視劇《家有兒女》第二部第23集《神祕的禮物》)(32秒)

2、有什麼話想對老師說?

3、人物不說話了,這麼好看的電視劇就沒什麼看頭了吧?你看很多同學在習作的時候,愛把習作裡面的人物當成了啞吧。人物忙這忙那,就是不說話。所以,孩子們一定要記住讓習作裡的人物開口——說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對話。(板書:對話)。

過渡:寫對話首先得知道什麼呀?你們聽(播放有聲電視劇)

設計意圖:用有聲和無聲的電視劇片段進行比較,學生從感興趣的話題中悟到在作文中我們也得讓人物說話。

二、學寫提示語“悟方法”

1、悟“讓提示語內容生動具體之法”6分鐘

a.他們說的話老師已經寫下來了,一起來快速地讀讀。(出示劇中對話1,生讀)

b:讀起來有趣還是看電視劇有趣

c:我也這麼覺得,可是他們說的.話我已經寫下來了,可怎麼讀起來聽起來沒電視劇有趣呢?

d:我明白了,原來是我沒把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這些說話的樣子寫出來啊,吸取教訓,看看老師改後的對話,你們班誰的朗讀水平最高,請他為大家讀讀,其他同學聽,思考這段對話寫得怎麼樣?(出示劇中對話2,生讀)

e:老師改後的對話好些了嗎?說說你認為改得好的地方。

總結:你們真會欣賞,我們寫對話時不能光寫你說,他說,我說,要寫進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板書:動作,神態,語氣)我們把像這樣的誰說的,怎麼說的,這樣的語句叫做——提示語(板書:提示語),把提示語內容寫具體,對話中的人物就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樣子的對話,才是精彩的對話。(板書:精彩)

2、悟“提示語位置擺放之法”5分鐘

a:同學們再看大螢幕,迅速的瀏覽,同樣是這段文字,相同的人物,相同的對話,但是什麼不一樣了?(出示劇中對話3,瀏覽)

b:有什麼不同?板書:提示語的拉車式,推車式,挑擔式。

C:觀察得真仔細,會發現還會歸納,誰來說說這位置變化有什麼好處?所以,請你記住提示語的位置由你自己做主。(板書:提示語的位置)

過渡:提示語位置變了,跟在他後面的什麼也在發生變化。

3、悟“提示語標點使用之法”4分鐘

你們看出示PPT4,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總結:同學們,會寫提示語了嗎?說說怎麼寫?你們真不簡單,看似簡單的提示語裡面原來藏著這麼多奧妙呀!它就像漂亮的花朵那樣,只要寫好了提示語,(板書:寫好)就能把我們的對話裝點得更加精彩(畫花圖形板書精彩)。我相信在下面的小練筆中,你們一定會“妙筆生花”。

設計意圖:通過四次ppt對話展示,將寫好提示語的方法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直觀易懂,學生很容易領悟。

三、修改練筆,活用方法

1、師:孩子們,拿出我們第一次見面寫的對話小片段,讀讀你的習作,你覺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嗎?3分鐘

2、很好,能發現問題就能解決問題,相信在你的修改下和老師的溫馨提示下,你的對話會寫得更加精彩,好,開始動筆。時間7分鐘。

3、時間到,寫完的請舉手,沒寫完的也請停筆,老師再教大家一招把對話寫精彩的方法,那就是認真學習別人的優點,請標了123的同學把稿子拿到臺上,新舊稿子進行對比展示。7分鐘

4、同桌交換習作,為每一處用心的修改像老師這樣打上一個星星。5分鐘

總結:同學們,你們看當通過人物的對話,通過描寫他們說話的樣子,你們筆下的有個性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了,其實我們在寫人物時除了外貌,心理描寫以外,還可以用對話來刻畫人物,這就是對話的妙處了。

四、總結提升1分鐘

其實,寫好人物對話並不難。只要我們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有一對會聆聽的耳朵,隨著積累的不斷增加,一定會寫出更精彩的作品!

板書設計:

寫好提示語,對話更精彩

動作,

神提語

態示氣

位置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瞭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儘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每天能給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我感到真幸福!你認為什麼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達的方式,有位作家說,幸福是一個謎,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我們能從故事中找到什麼樣的答案。

二、自讀自悟

1.自由讀閱讀導航。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後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朗讀,交流彙報。

(1)認讀詞語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詫異強健痕跡耕地

(2)課文寫十年前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三、閱讀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麼?(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麼幹的?指名幾個學生讀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麼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說說他們為什麼這麼快樂?

(4).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喝。從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呢?三個牧童為了弄懂這個問題,真是各奔東西。

2、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後,各自都做了些什麼?畫出他們的幸福感悟。

3、學生彙報交流

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麼?

5.體會身邊的幸福

(1).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麼?(有)什麼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那時的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幸福了麼?

(2).那他們是什麼時候意識到的呢?讀有關語句,說自己的理解。

過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去尋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追尋,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就會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對於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師的幸福感悟嗎?我們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起暢遊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覺,

找尋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們,你們的幸福感悟又是什麼呢?

聯絡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詩,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師總結:作家畢淑敏這樣感悟幸福。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五、作業設計

排練課本劇《幸福是什麼》

六、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麼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樂興奮

學做醫生幫助別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對人有用對人有益快樂自己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十年後再次相見暢談幸福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 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間的生字只識不寫。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有感情得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激發學生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背誦課文。

三、教學準備:

1、配套光碟、課件。

2、瞭解美麗的祖國。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家》這首優美的詩歌。

2、多媒體出示配套光盤裡的生字卡。

3、過渡:小朋友們讀得真美,你們也能把課文美美地讀出來嗎?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首優美的兒歌。

4、多媒體圖文並茂地朗讀課文。

5、學習第一句。

(1)出示:藍天是白雲的家。

(2)多媒體動畫演示:藍天白雲圖

(3)描述:一朵朵白雲在藍天上飄蕩,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冰山,你見過什麼樣的白雲呢?

(4)藍天襯著白雲,白雲依偎著藍天,所以說藍天是白雲的家。誰來美美地讀這一句話。

6、學習“樹林是小鳥的家”。

(1)多媒體演示:鳥兒在樹林裡飛行、覓食、築巢的情境。

(2)小鳥在樹林裡生活多麼愉快,讓我們愉快地讀一讀。

7、自學三、四兩行。

(1)播放動畫:魚兒水裡遊、種子鑽出泥土。

( 2 ) 有感情地齊讀課題。

( 3 ) 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卡,口頭擴詞。

( 4 ) 用“天上的白雲可真多呀,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有的像_____,還有的像______,真是千姿百態。”描述自己見過的白雲。

(5)指名讀這句話。

(6)多人挑戰讀,其他同學評價。

(7)想象練說:小鳥會在樹林裡幹什麼呢?(小鳥在歡快地唱歌…..)

(8)指名讀,分組賽讀。

(9)想想:為什麼說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第二課時

1、學習“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1)過渡:我們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我們的家在哪裡呢?

(2)出示這句話。

(3)我們的祖國叫什麼名字呢?

(4)多面體動畫演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形圖,地形輪廓裡依次出現雪山高原圖、草原牧羊圖、平原豐收圖、小橋流水圖,最後空格為開滿鮮花的中國地形圖。看了以後,你想說什麼?

(5)多媒體演示:許多穿著鮮豔服飾的兒童跑到開滿鮮花的中國地形圖裡,兒童和花朵的形象互相幻化、疊印。 生

(6)用“我是一條快樂的小魚,因為……”、“我是一顆種子,我要感謝我的媽媽,因為……”句式練習說話。

(7)自由練讀,指名錶演讀,男女生比賽讀。

2、有感情的齊誦這句話。

(1)指名讀。

(2)齊答:中華人民共和國。

(3)哇!祖國真美呀!祖國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呀!

(4)交流自己的感受:祖國是一個巨大的'花園,我們就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5)小結:祖國大花園裡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我們生活在祖國這塊土地上,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3.過渡:生活在美麗、可愛的家裡,多麼幸福呀!讓我們帶這種感情練習讀課文。

( 1)這首詩寫得多美呀!現在讓我們也試著做個小詩人。

( 2 )出示沙漠圖、南極冰天雪地圖等。

( 3 )多媒體配套光碟出示“我要寫”,學寫“土、子”兩個字。

( 4 )範寫。

( 5 )小朋友們真不簡單,今天不光學了這首詩,還作出了這麼美的詩,課後讓我們把它寫到採蜜本上。

(6)激昂地齊誦這一句。

(7)自由練讀練背。

(8)指名有感情地表演背。

(9)全體起立,加上動作,有感情地齊背。

(10)用“什麼是誰的家”的句式作詩。

(11)擴充套件練說:

沙漠是駱駝的家;

海洋是海豚的家;

南極是企鵝的家;

樹林是老虎的家;

夜空是星星的家;

地球是我們的家;

宇宙是地球的家;

春天是小草的家;

冬天是冰雪的家;

雲兒是雨點的家;

大海是浪花的家……

①指名讀,分析字形。

②描紅。

③練寫。

五、教學結束:

佈置學生回去背誦課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