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來源:果殼範文吧 7.89K

教材分析:《天地人》這篇課文是20xx人教版語文新教材增加的第一篇課文,也是本單元的開篇,本課以國畫為背景,向我們展現了“天、地、人、你、我、他”六個字,引導學生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第一組“天、地、人”,“天”覆蓋萬物,“地”承載萬物,“人”就生活在這廣闊的天地之間,以人為貴。第二組“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人稱代詞,滲透的是人與人之間平等交往的本意。

《天地人》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絡生活、觀察圖片、動作演示、兒歌等方法,認識“天、地、人、”3個生字,理解字義,初步產生識字的興趣。

2、通過兒歌、遊戲等方式將課堂常規落實在教學環節中,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 從字型演變中瞭解“天、地、人”字型的本義,誦讀《詩經》“三才之道”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4、在學習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學會與同學共同學習。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各種學習形式認識“天、地、人”三個字,

2、在識字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滲透始業教育

小朋友們,恭喜你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國小生!(掌聲)那成為了一名國小生,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請學生自由發言,相機出示對應的兒歌)

關於課前準備的兒歌 關於課堂紀律的兒歌 下課文明遊戲的兒歌 關於放學離校的兒歌

上課鈴,叮噹響, 頭擺正,肩放平。 下課了,換書本, 排好隊伍離學校,

我們快步進課堂, 胸前挺,身坐直, 先入廁,再休息, 安全第一要記牢,

不擠不碰不吵鬧, 雙手平平擺的正, 文明遊戲不喊叫, 無益活動不參加,

書本文具擺放好, 雙腳向前不亂晃, 教學樓內不奔跑, 家庭作業按時做,

靜待老師把課上。 上課發言先舉手, 愛護環境不亂扔, 在家做個乖寶寶。

回答問題聲音亮, 互助友愛不爭吵。

別人發言認真聽,

課堂守紀我最棒。

1、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國小生活的常規及要求,並充滿童趣的配上音樂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背誦兒歌,讓枯燥的學習紀律要求在琅琅兒歌聲中落實。

二、匯入新課,滲透中國文化之美。

1、教師出示傅抱石的國畫《一望大江開》,配上中國古典音樂,問學生:“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麼?”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繼續提問:你看到怎樣的天?(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相機出示生字“天”,學生跟讀。相同的方法出示“地”和“人”字。

3、天在上,地在下,我們人就生活在這廣闊的天地之間。今天,我們要學習識字一《天地人》,齊讀課題,教師引導學生齊讀時注意字與字之間的停頓,不唱讀。

三、圖文結合、形義結合,學習“天”“地”“人”。

1、學習漢字“天”

(1)出示甲骨文中的“天”字,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麼字?

(2)根據甲骨文“天”字的造字原理,教師講解“天”字的意思。

(3)開火車朗讀“天”字,教師及時正音。

(4)給“天”字找一找朋友,課件出示學生找到的“天”字的朋友(片語),教師帶領讀,學生齊讀。

(5)教師出示不同的天空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 )的天。如:(藍藍)的天、(廣闊)的天、(無邊無際)的天、(紅彤彤)的天、(白白)的天、(晴朗)的天、(灰濛濛)的天等等。

2、學習漢字”地”

(1)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相機出示生字“地”,教師帶讀,抽讀,組詞讀,教師通過圖片和不同的語境幫助學生理解”地”的意思。如“鋪滿草的是草地”“種上菜的是菜地”“鋪滿沙的是沙地”等等。

(2)觀察田字格中的”地”,說一說像”地”字這樣左邊一部分右邊一部分真樣的的字就是左右結構的字。課件出示其他左右結構的字幫助學生理解。

(3)引導學生關注“地”字的偏旁提土旁。課件動畫演示“土”字變為偏旁時最後的橫變成提。讓學生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提土旁的字,教師副板書。

(4)一起出示“天”和“地”字,問學生,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說出“天”和“地”是一對相反的詞。滲透反義詞的概念並男女分角色讀“天”和“地”。

3、課中操: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4、學習漢字“人”

(1)孩子們,“人”就生活在這這廣闊的天地之間,與天、地和諧共處,共同生長!出示“人”字,教師帶讀正音,強調“人”字的捲舌音,學生個別讀,反覆正音。

(2)出示圖片“人”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

引導學生說一說,古代的“人”字像什麼?(教師可以做一做側面彎腰的動作,便於學生理解),像“人”字一樣,古代的人們描摹事物的形象造出來的字就叫做象形字。後來,人們為了方便書寫,就把人字簡化成現在的'“人”字,齊讀“人”字。(象形字的概念只需滲透理解就可以。)

(3) 你可以為“人”字找到哪些好朋友?(組詞)誰能用人字說一句話?

四、課外拓展延伸,整體感知天”“地”“人”。

在古代,天”“地”“人”被稱為“三才”,只有天”“地”“人”三才合一,世界才開始。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句子:“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帶領學生一起誦讀,並試著背誦。

2、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被稱為萬物之主,於是又有了這樣的句子:“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本為於人”(注重誦讀,不強調意思的理解)

五、作業設計

1、背誦學習常規兒歌兩首(三顆星) 全部背誦(五顆星)

2、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出現了天”“地”“人”三個字。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我在執教的過程中覺得比較滿意的是:1、學習常規以兒歌的形式,讓學生表演讀,既活躍的課堂氣氛,又能在不說教的情況下落實,學生易於接受。2、在識字教學時沒有僅僅侷限於課文,而是將天”“地”“人”三個字與廣深的中國文化相聯絡,不論是文字的演變,還是課的最後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本為於人”的引入,都拓寬了整堂課的視野。

不足的是整堂課內容較多,學生的跟讀還不到位,不能很好的照顧到中下的學生。讓學生說的環節設計的過難,學生說的不理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