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學設計彙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86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個人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個人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個人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能夠在普通人中,發現可敬佩的人物,並從中選擇一個寫下來。

2、學會描寫手段,把事物寫具體,突出表現人物的品格。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在討論中認識可敬佩的品質。

2、通過習作,表達對人物的敬佩之情。

3、通過修改習作,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做一個值得別人敬佩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選擇具體事例,通過具體的描寫,表達敬佩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緩和氣氛,激發興趣。

很高興能和同學們在一起上這一節課,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董。

(板書:董)大家能夠和董老師認識,高興嗎?

誰願意來和老師打個招呼?(指名)不想對老師說點什麼嗎?好,這個同學真勇敢,就憑你的'勇氣,我想大家都很敬佩你。初次見面,我給同學們帶來個禮物,大家猜猜是什麼?

(二)講故事,讀故事,明確重點學習方法。

1、師:呵呵,大家都猜錯了,先給大家講個有關我自己的故事,想聽嗎?

2、師講故事。

(內容:新年中,冰洞中救孩子的故事。)

3、師:講完故事,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點兒什麼呢?(指名說,板書:敬佩)大家如果不用嘴說,怎麼表達對老師的敬佩呢?

4、師:謝謝同學們的掌聲,還想聽故事嗎?請看大螢幕(出示例文一)

①生默讀。

②指名有感情朗讀,其他同學認真體會。

③指名說說自己的感受。

④讓學生討論:作者是用什麼方法表現人物的?

5、讓我們再欣賞一個故事。

①學生自由默讀,思考感受,思考表達方法。

②師生簡單討論交流。

(三)總結故事,學寫作文。

1、師:通過前面的故事使我們懂得了怎樣才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大家再想一想,還有哪些行為是值得我們敬佩的行為。舉例也可以。

2、自由討論。

3、指名發言。

4、師:大家說得都很好,今天,我想讓大家把這些人寫出來,好嗎?

5、提出要求:

內容:寫清是什麼人?做了什麼事?你為什麼敬佩他?

形式:①運用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手法或心理描寫手法。

②注意運用恰當的詞語和修辭手法。

(四)學生習作,教師指導。

1、師:現在同學們可以動筆寫,但要注意在寫作過程中,不要互相交談,以免影響到其他同學的思路。(開始)

2、生習作,師巡視,發現好作文。

(五)指名範讀,共同修改。

1、師:我剛才看到這位同學寫得又快又好,咱們讓他來讀一讀好嗎?其他同學要認真聽,並提出修改意見。

2、師生討論,進行修改。

3、同桌互讀,互提修改意見。

4、再找一位學生朗讀,評一評。

(六)拓展

大家知道教師送你的禮物是什麼了嗎?指名說說。

(七)作業。

1、完成自己的習作。

2、學習做一個值得別人敬佩的人。

四、板書設計:

敬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

詞語,修辭

個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寫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提高學生寫人的能力。

2、學會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品質。

3、繼續鍛鍊、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寫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提高學生寫人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會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品質。

教具準備:

小黑板學生蒐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語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過許多人:父母、同學、老師……通過書刊、電視等也瞭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輩、英雄模範、時代精英…在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一個人,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他(她)吧。

2、指名若干學生彙報。

3、教師小結:聽得出來,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人。

二、說說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人

(一)導語:

前兩天,就讓同學們預習了本次習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應的準備。下面就把你喜歡或崇拜的人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二)提出說的要求:

1、想好要介紹的人有什麼特點,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現出了這些特點,他(她)長什麼樣?說話有趣嗎?有沒有在說話、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樣的地方等等。

2、重點講清你為什麼喜歡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歡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麼?

3、誰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歡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練習說。

三、根據所說,打草成文。

(一)、師相機點撥。

a)導語:把我們喜歡或崇拜的人介紹給大家是一件多麼讓人愉悅和滿足的事情啊!大家拿起筆來,把你心中最喜歡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寫下來吧!

b)請大家對照評分標準寫好本文。

(二)、生列提綱,師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四、佈置作業

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表達寫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人

外貌描寫要形象

事例描寫要具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仔細閱讀自己的“寫我最感興趣的一個人”一文,看是否體現了本次習作的主題。

2、繼續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的品質。

3、在與同學的交流修改習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

仔細閱讀自己的“寫我最感興趣的一個人”一文,看是否體現了本次習作的主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的習慣。

教學準備:

小黑板優秀習作和不成功的習作各準備一篇

教學過程:

一、反覆朗讀細心修改

1、自主修改。

有一句話叫:“文不厭改。”這就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這篇作文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內容加上去,需要刪除的地方劃掉。

2、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文讀給同桌聽,徵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二、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1、朗讀習作。

請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們聽的學生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2、學生自評。

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師生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習作的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

三、佈置作業,完成習作

自己再次修改習作,抄在本子上。

板書設計:

表達——寫我最感興趣的一個人

個人教學設計3

習作目標:

1、瞭解生活中值得敬佩的人和他們的好思想、好品質。

2、學會通過具體事例,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3、注意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反映人物某一個品質。

4、感受所寫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使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情.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人物圖)師:看到這些人物圖,讓我們想到了哪個詞?(敬佩)今天我們就來寫我敬佩的一個人

2、板書題目:我敬佩的一個人

師:同學們,在我們身邊,肯定有許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是見義勇為的英雄,是熱愛學生、循循善誘的老師,是苦練書法的小夥伴、助人為樂的同學,也可能是不畏嚴寒、默默工作的清潔工人……他們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令人敬佩。今天,我們從中選擇一位,寫一篇習作,把自己所寫的人的精神風貌表現出來。

二、拓寬習作思路,確定習作物件。

1、回憶敬佩過的一些人。

⑴開啟記憶的閘門,靜靜地回憶一下,從你呱呱墜地到現在,這十年的成長曆程中,你都敬佩過哪些人?請把他們認真地寫在本子上。

⑵指名交流,你敬佩哪些人?敬佩他什麼?

2、確定一個習作物件。

同學們敬佩的人可真多啊!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敬佩其品質,這本來就是一種謙遜的表現。老師為你們高興。不過,今天,我們只能誇誇其中的一位。(在板書的課題上標註)

請靜靜地想想,在這些人中,你最敬佩誰,然後鄭重地把他標註出來,簡潔地寫上敬佩他什麼。

3、同桌交流

給同桌說說,你最敬佩誰,敬佩他什麼,哪件事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4、指名全班交流。

三、指導習作

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不光口頭誇誇他們,還要把他們的優秀事蹟寫成文章,讓更多的人敬佩他,學習他。

1、出示課件,齊讀習作要求。首先請同學們看習作要求。習作要求: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人值得你尊敬佩服,為什麼?是因為這些人的高尚品質?這些人的特長或本領?還是因為這些人對你有過幫助或教導……從中選擇一個人寫下來。寫之前,要想清楚你為什麼尊敬或佩服他?用一件事寫出你尊敬或佩服的原因,注意把內容寫具體。寫完後,讀幾遍,有不妥之處,認真修改。

2、誰來說一說這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我敬佩的一個人是在我們“身邊”(板書)人的精神風貌也就是他的——(板書:好品質)那,怎樣表現敬佩人的.好品質呢?(板書:寫具體事例)真不錯,我們回憶一下,平常寫人,要把事例寫具體,一般應抓住人物哪些方面來寫?(板書: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當然,在一篇文章當中,只要抓住其中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把事例寫具體,突出敬佩人的好品質。

四、理清寫作思路。

1、課件出示建議。

建議:(1)、確定寫作物件。(2)、明確敬佩原因。(3)、選擇典型事件。

2、確定中心完成填空。(出示課件)我敬佩(),因為他(她)具有()的優秀品質(高尚品德,特長本領……)。

3、理清思路。(板書題目)我敬佩的一個人。

開頭:開篇點題。

經過: a、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b、細節描寫: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刻畫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寫好人物的動作、外貌、神態、心理、語言。)

c、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誇張

結尾:照應開頭

五、資料連結

1、回憶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說一說伽利略有什麼品質?

2、回憶課文《全神貫注》,議一議,羅丹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其中,是怎樣寫羅丹的動作、神態的?找出來讀一讀。

3、回憶課文《魚游到了紙上》,青年是怎樣專心致志作畫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4、回憶課文《父親的菜園》,父親是怎樣鍥而不捨地開墾、管理菜園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六、眷寫作文,寫出內心感受

1.師:同學們,沒有人希望自己落後,沒有人不渴求進步,趕快動手寫出自己的敬佩的人的事蹟吧,老師等候你們的佳作呢!

2.學生動筆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邊寫邊修改。

七、修改作文

八、課堂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交流,我們都被這些品質高尚的人所感動了。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他們都在默默為社會做著貢獻,他們身上那些閃光的精神並不會因為他們的平凡而被掩飾,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一定會發現更多

九、結束語:

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敬佩的人,他們的事蹟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今天請大家把自已所敬佩的人寫下來,讓更多的人尊敬他,學習他。

個人教學設計4

一、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生字、生詞的掌握。

二、教師指導學生賞析課文,並討論下列文題:

1、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歸納小說的主題。

(1)小組討論:

(2)全班討論:

(3)教師總結:小說通過對帕霍姆為擁有更多土地而累死的敘述,評判了貪得無厭的人,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現象。文章先寫帕霍姆的貧窮狀況,又敘述她的貪得無厭的事情,最後對這種人進行了評判和嘲諷。

2、為什麼我們對文章所敘述的人物的貪得無厭不感到厭煩?

(1)小組討論:

(2)全班討論:

(3)教師總結:文章兩次寫到帕霍姆買地,一次寫他用腳“圈地”,均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的貪婪,但我們不覺其煩。這是因為作者總是採取不同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對主人公的貪婪進行刻畫。

3、你有沒有想到主人公帕霍姆最後的結局?這樣的結局你認為是不是最好的?為什麼要特地點名“劉英尺’?

(1)小組討論:

(2)全班討論:

(3)教師總結:(開放性題目,學生可以自由發揮。)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合乎情理。因為他想追求最大值(得到了),結果超越了身體極限(人死了)。這樣的結局當然是最好的,因為它把許多相反的東西,尖銳的矛盾集中到了一起,引起讀者更多的思考。如果換成算計得恰好,即獲得了可能限度內的最多土地,人又完好無損的`喜劇結果,或者眼看無望,乾脆放棄,至多就損失一千盧布的結局,則寓意、主題就很欠缺。

4、討論小說的主題。

(1)小組討論:

(2)全班討論:

(3)教師總結:主要是批判和嘲諷貪得無厭,但也客觀表現了一個受人讚賞的個性。

5、開頭部分帕霍姆兩次買地的故事,有沒有必要寫?為什麼?

(1)小組討論:

(2)全班討論:

(3)教師總結:有必要。因為前兩次買地為最後一次得到土地卻喪了命作鋪墊。帕霍姆過分的的貪心是逐步發展來的,也是前面過於順利造成的。第一次買地可說是為了擺脫貧困,但進展順利造成了他後面慾望膨脹的基礎。第二次自稱是為了不受窮,其實至少應是為了日子越過越好,結果更為順利,生活強了十倍,這就大大激發了他的慾望,他希望眼前所有的土地都屬於他,他的貪慾大大膨脹了。這才有後面買大批土地的決定和表現出的過分貪心。這樣的情節才是故事不顯得生硬和突然。直接從巴什基爾人的買地遊戲說起,雖一樣可以揭示主題、寓意,但可能較為離奇,教化味較重,而採用民間寓言故事或傳統小說的敘事風格,生活味較濃,且娓娓道來,似拉家常,效果當然好。

三、課文結構

開端:帕霍姆為改善生活而欲買地

發展:兩次買地

高潮:帕霍姆用腳盡力丈量大片土地貪得無厭

結局:帕霍姆悲慘死去

尾聲:僅得埋葬之地

四、寫作特色

1、成功的運用了心理描寫,刻畫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2、內容環環相扣,結構層層遞進。

個人教學設計5

最近聆聽了x教科所王緯光所長的講座,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受益匪淺。一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要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有效的課堂教學一直是我的“教學追求”。我想課堂教學的設計,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好的課堂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我認為有效地課堂教學設計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4.目標要有效:學生為行為主體;行為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範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教師再經過對學生原有認知條件、情感態度以及對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意圖和學生需要意圖的深入研究之後,確定的教學目標應該對教學過程任務具有導向作用。課堂的有效組織。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語言組織準確、簡練;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課後的有效練習。量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於教學各方面持之以恆的鍛練。

個人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賞析作者描寫音樂的高超技巧;

2、重點體會音樂中所蘊涵的感情,領悟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點,從而領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具體內涵。

教學重點:

1、體會詩中的音樂描寫。

2、領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如何引領學生感知詩中音樂與人生之間的情感紐帶?

教學設想:

1、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情境;

2、讓學生朗讀體會,討論理解;

3、播放琵琶曲,渲染氣氛,加深學生對琵琶音樂的理解;

4、聯絡全篇深入挖掘詩人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之感的原由。

5、大膽地從音樂描寫段落切入,並把音樂描寫作為研讀主體。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匯入:(展示PPT)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打柴樵夫,是音樂把他們聯絡了起來,共同演繹了高山流水的知音傳奇;一千多年後的唐朝,一個秋風蕭瑟的夜晚,潯陽江畔,因得罪權貴而被貶謫到潯陽城的白居易,在送別好友時,偶遇了一位身世悽苦的長安歌女,又是因為音樂,讓他們共同寫就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悠悠的江水、清冷的月光銘記了他們。讓我們走進《琵琶行》,與白居易一起聆聽。(板書課題、作者、音樂,豎寫)一、匯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引入。(2分鐘)

二、初步感知:

1、本堂課我們重點鑑賞《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

在此之前,先請同學們聽一段琵琶曲。(播放琵琶曲)

你能用語言把這段音樂描繪給沒有聽過的人嗎?(請學生們回答)

我們知道,音樂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可意會而難以言傳(不可言傳),可是詩人白居易就用文字將他所聽到的琵琶音樂描述了出來,而且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讀到這段文字仍然如同親耳聽到了琵琶女的演奏,廣為傳播,吟誦不絕。(PPT)

讓我們齊聲朗讀這段描寫琵琶音樂的經典文字。

2、七嘴八舌:你比較喜歡這段音樂描寫中的哪些句子?試與旁邊的同學交流你讀後的聯想與感受。

二、初步感知:

1、你能用語言把這段音樂描繪給沒有聽過的人嗎?

(聽音樂1分鐘,過渡1分鐘)

(朗讀1分鐘)

2、你比較喜歡這段音樂描寫中的哪些句子?(2分鐘)

三、賞析:

1、與大家分享你們討論後的收穫。

旋律怎麼變化?

運用了什麼修辭?(比喻)

除了剛才同學說過的句子以外,還把琵琶音樂比喻成哪些事物?(以聲喻聲)

點出比喻與襯托即可。(3—4個就過)

(板書:技巧:比喻、襯托)

如果學生在之前點到了情感,就直接匯入情感部分:

1)有聲的是音樂,無聲的是什麼?聲情並茂,除了寫音樂本身,還有寫琵琶女感情的句子。

2)剛才有同學提到“聽出了什麼感情”,引我們深思:琵琶女的彈奏能引起聽眾共鳴僅僅是因為她高超的演奏技巧嗎?找出有關感情的詩句。(因為她是帶著情感來彈奏的,情感是音樂的靈魂)

2、心絃一動,琵琶聲就不再是琵琶聲,而是心聲了。琵琶女借琵琶曲抒發了什麼心聲?(PPT)

還是得聯絡她的人生經歷來求解,(板書:人生)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到文中寫琵琶女身世的第三段尋求答案。請女生齊讀。

當年: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技藝高超

妝成每被秋娘妒。——豔冠群芳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眾星捧月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歡笑紅顏

如今: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年老色衰

門前冷落鞍馬稀,——門庭冷落

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遠嫁商人,獨守空船

舟中夜彈琵琶——無人知音

一位過去粉絲如雲、過著眾星捧月一般生活的女子,如今是人老珠黃,“門前冷落鞍馬稀”,無人問津,心裡會是多麼的憤懣不平啊。弟弟從軍,阿姨逝世,身邊再沒有一個親人,想要找一份感情的寄託,偏偏“商人重利輕別離”,只留下自己一人在這清冷的潯陽江上獨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內心是多麼的孤寂啊。夢裡想到過去風光顯赫的時光,都會忍不住哭醒來。

大概也正因為此,她才會一個人在孤舟中獨自彈奏琵琶,藉此排遣抑鬱與孤寂,才會她才會拋卻女子的羞怯,為一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傾情演奏。2、琵琶女借琵琶曲抒發了什麼情感?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別有幽愁暗恨生”

(板書:情感)

如果學生結合音樂描寫談到了琵琶女的身世有相似之處,就直接將寫音樂的詩句與寫身世的`詩句結合來談。

3、我們能否從琵琶曲的起伏變化中,看出琵琶女生活和情感的起伏變化?

“歡樂曲”:歡快明朗、清脆悅耳,起伏生動的樂章,往日盈盈笑語。“沉思曲”,心情沉痛,低沉停頓。“悲憤曲”,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高亢激越,憤怒控訴。帛裂心碎。

4、“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面對夜半琵琶聲,有多少人能真正聽懂琵琶聲背後的辛酸和滄桑,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聽懂彈奏者的一腔幽愁暗恨?(PPT)與琵琶女素不相識的“江州司馬”為什麼會被琵琶女的彈奏感動?“同是天涯淪落人”

兩人身份不同,地位也不同,素未謀面,萍水相逢,為什麼會生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請男生讀第四段。

我從去年辭帝京——(結合材料)名噪京城,才華橫溢(與琵琶女的色藝雙絕,名動京城相似)

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可見當年過的是“詩酒管絃,春風得意”的愜意生活(這與琵琶女“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相似)

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受讒見疏,遠貶潯陽(與琵琶女年老色衰,遠嫁商人相似。美人自比忠臣,以女子被冷落比被君王疏遠)

白居易與陶淵明不同,本是抱著強烈的濟世思想走上仕途的,任諫官直言進諫,所作詩歌大都反映民生疾苦,他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樹,但他卻遭到了政敵的誹謗,被貶為江州司馬,連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此時現實與理想發生了劇烈的矛盾。他仍想“兼濟天下”,但又苦於報國無門;他何嘗不想從此只“獨善其身”,但又感到於心不安。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時候。這次被琵琶女的演奏觸到了內心最柔軟的那個角落,再聽到琵琶女的身世,生出強烈的共鳴。感情的閘門再也控制不住這積蓄已久的洪濤,終於激動得“江州司馬青衫溼”了。飽蘸辛酸之淚,寫此篇。

四、小結:

回到我們上課開始時的問題:詩人是怎樣用文字把“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音樂描繪出來的呢?從表面來看,這是在寫音樂,運用了比喻、襯托種種高超的寫作技巧;挖深些看,這是琵琶女在借音樂來抒情,曲中含情;再挖深些,卻是白居易在借琵琶女的演奏與身世在抒發自己的人生感受——音樂只是載體,只是為詩人傳達自己由人生際遇而生出的真實情感搭建了一座橋樑,音樂即人生。(板書)

讓我們再次飽含感情地來朗讀這一段音樂描寫,讀出琵琶女弦上的真情,讀出白居易筆下的幽情,讀出琵琶女與詩人人生的起伏與不平!(PPT,配樂)

一曲《琵琶行》,唱出了琵琶女的淒涼,唱出了白居易的失落,唱出了世態炎涼,唱出了命運的不公,也唱出了以音樂傳遞情感的千古絕唱。詩人白居易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被淚水浸得溼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進了經典。江州司馬臉上那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溼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五、活動:

(PPT)讓我們就在此刻,銘記這一永恆的經典!試在課堂上背誦這一音樂描寫片段。(請男生背、女生背或全班背,根據時間來決定)

六、拓展作業:

通過學習《琵琶行》,我們知道:運用運用比喻、烘托等寫作技巧來描寫音樂,可以將音樂寫得生動形象,而在描寫中融入真情實感,才能將音樂寫得打動人心。選擇一段你喜愛的音樂,試著寫一小段描述文字。

個人教學設計7

習作要求

生活中有給你留下美好印象的陌生人,有你非常尊敬的親人,也有和你十分要好的小夥伴……選擇你喜歡的一個人的一件事,寫成一個片段,要把這件事的經過寫清楚。

習作指導

寫自己喜歡的一個人的一件事,是寫人寫事的基本功,有些小朋友認為寫一個人的一件事太簡單,其實,要真正寫好一件事,並且這件事把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出來,是很不容易的。學會了通過一件事寫一個人的寫作方法,再學習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寫幾個人就比較容易了。

通過一件事寫一個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一件最能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的事。這件事必須是自己感受最深的,如生活中自己被一個人的好思想好品德的行動所感動,覺得非要寫出來不可。如《老師》,寫的是老師愛護學生的事。而這一類的事學校裡是比較多的,寫哪一位老師的哪一件事最能突出這個中心呢?這就要進行選擇。《老師》選擇了一位女教師在天色漸暗下來時,頂風冒雨送“我”回家的一件事,通過這件事的具體記敘,寫出了老師慈母般的善良心地和辛勤培育幼苗的高尚品質。從選擇材料的角度講,這就比較典型。

2、選擇的一件事,一定要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寫清楚。要有頭有尾,有具體過程,才能使讀者通過這件事看出這個人具有哪些特徵。

3、以一件事寫人,整個記敘的過程,從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都要圍繞所寫的人來寫。有時候,一件事往往牽涉到幾個人,但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4、記事寫人都要求真實。記事要注意通過具體的事情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要寫出人物的'語言、行動、外貌神態,不要以空洞的議論代替具體的記敘。

我喜歡的一個人

大年八年級那天下午1點多鐘,我帶著“禮物”去給我的老師拜年。

一進老師家的院門,我覺得這裡的氣氛與別處截然不同,這裡既沒有孩子們放鞭炮,也沒有客人的喧笑,真是靜極了。

“大姐姐,你也是來給我媽媽送‘禮物’的吧?”可愛的小毛毛輕聲問我。“是呀,你媽媽在家嗎?”聽我這麼一問,小毛毛趴在我的耳邊,悄悄地告訴我:“媽媽在裡屋呢。你悄悄地進去,排在最後。我爸爸帶著弟弟出去玩了,把我留在家裡給媽媽站崗,要是有大人來串門,我就把她帶到媽媽屋裡。”我聽了連忙伸出大拇指,誇獎了這個小“哨兵”。

我走進裡屋,只見老師正在給劉明面批作文。旁邊還有五六個同學像候診似的,坐在一旁的長沙發上等著。我走到老師的跟前,說了聲:“老師,我代表我們全家給您拜個年。”老師聽了,抬起頭來,微笑著說:“謝謝你。不過,拜年‘禮物’帶來了嗎?”我一聽,連忙將手中的作文字一舉。老師滿意地點點頭,用手一指說:“好,好,你先坐在那兒,一個一個地來。”王小紅一把把我拉到她的身邊坐下,其餘的同學也都像聾啞人一樣,向我比畫著,表示多日不見的親暱。

我坐在那裡,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老師。她中等身材,稍微有些發胖,眼睛總是那麼炯炯有神,也許是過於操勞的緣故吧,使得她本來就有些發黃的頭髮上增添了幾根銀絲。再看看老師家床上的被褥,過年也沒來得及拆洗;紙頂棚都發黃了,過年也沒糊上新的大白紙;給小毛毛做的新衣服剛做到一半,放在開啟的縫紉機上;兩張大會堂春節聯歡會的票,還完整地壓在茶几的玻璃板底下;中午的飯菜放在老師身旁的桌子上,已經涼了……看到這一切,我想,我們真是不懂事,一定天天都有同學來打擾老師,還不如……我正想著,突然,老師那爽朗的笑聲打斷了我的思路。老師興奮地說:“劉明,你這篇作文寫得真不錯。看來你的假期生活很豐富,寫作水平也有提高。”老師說完,我忍不住問:“老師,您還沒吃午飯吧?”“你們送來的‘禮物’這麼好,可比我家的飯菜香多了!”老師風趣地說。聽老師這麼一說,我們全笑了。

這時我想:老師,你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雖然廣播裡聽不到你的名字,報紙上看不到你的照片,但是我喜歡您,喜歡您那風趣的話語,喜歡您那美好的心靈。

【點評】

大年八年級,在老師家裡,五六個學生拿著拜年“禮物”“候診”。在這個特定的時間裡,通過對老師特殊過年方式的描寫,體現了老師對工作和沉重的責任心。對老師的肖像描寫和過節時老師家裡環境描寫,具體、生動地刻畫了為學生操勞一生,無暇顧及自己的一位辛勤園丁的形象。

【習作提示】

《我們的班主任》

提示:班主任接近學生最多,最為學生了解。可以選一件事來表現他對學生學習或生活或健康等方面的關懷,表現他熱愛學生的品質。

《不知疲勞的人》

提示:這個題目的中心詞是“疲勞”,不知“疲勞”,就是辛勤工作,不計休息,明確了文章中心,就應圍繞這個中心選材,通過一件事來表現他的勤勞精神。

個人教學設計8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性目標中指出:“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因此,鼓勵學生寫自己的獨特感受是發展個性、培養創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前提。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S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寫一個人物群體》。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學會如何介紹一個群體。

2.能通過描寫具體的人和事,來突出人物群體的特色、風格。 過程與方法:通過啟發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人物群體及寫作素材,以學生最熟悉的群體(比如班集體)為題材,指導學生學習人物群體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這個群體的與眾不同,體會人物群體的特色、風格。

2.通過群體中人物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合作、互相愛護等友情、親情,增進與群體之間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寫作人物群體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描寫表現突出人物的言行舉止,來體現群體的特色、風格。

教具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同學們,我們以前都學過哪些描寫人物的課文呢?(學生交流)對,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四單元習作去學習一個新的習作內容。

(教師板書):寫一個人物群體。

二、明確寫作主題

1、那麼同學們,什麼是人物群體呢?

2、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圖片,你看到了什麼?(播放課件)。

3、同學們,我們現在瞭解了什麼是人物群體了,那麼在我們的身邊都有哪些人物群體呢?

4、請同學們思考並交流。

5、小結:人物群體即一群人的表現。那麼寫人物群體,不是寫一個人,而是寫多個的人,而且這些人之間是發生聯絡的。

三、寫法指導

既然同學們認識了許多人物群體,那你最想寫哪個人物群體?想一想這個人物群體有何特點?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寫群體中人物的特點呢?

1、指導寫法:

(1)、引導學生圍繞自己身邊的'人確定一個人物群體。(我們一家人、我們的班集體、我的小夥伴等)板書(群體)

(2)、引導學生探討: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寫人物群體呢?

(3)引導學生確定人物群體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的描寫突出人物群體的特點。(板書:人物)

(4)這些人物中哪些事給你的印象最深?可以用具體事例來展現人物;(板書:事例 )

(4)想一想這個人物群體有何特點。板書:特點(如:團結友愛、幽默風趣等)

(5)文章結構要有詳有略,主要人物要集中筆力詳細刻畫,陪襯人物寥寥數筆順帶而過。

2、教師小結:(並歸納板書)

四、妙筆生輝:

1、教師出示習作要求:

2、播放音樂,學生創作。

五、作品展示及評價

(1)(投影)學生作品,並邀請學生朗讀習作。

(2)師生互評。共同修改作品。

(3)教師習作展示

六、總結提升:

同學們,寫作文其實不難,只要你們對身邊的人和事有了細緻地觀察與發現,通過你們對語言的文字組織與推敲,珍視自己對身邊事物的認識和獨特感受。相信你們一定能把這篇習作寫好的。加油吧,同學們!

個人教學設計9

11月19日,我參加辦事處教委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學大賽活動,聆聽了來自各校的7位語文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著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創設文字中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文字世界,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郭豔豔老師在教學口語交際《學會感謝,學會安慰》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視訊資料,一邊聽老師的介紹,並伴以深具感染力的音樂,聲情並茂的語言激起了學生感謝、安慰的情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九小的張倩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小錢患病時急需骨髓移植緊張的氣氛,把學生帶進了醫院,帶進了。

病房,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兩岸同胞,血肉相連的深入體會,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八小薛巖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著學生欣賞作者故鄉的搭石,感受家鄉人的情感之美,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激起了學生內心深處的善良。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張倩老師所執教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區域性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如在第一階段自讀感悟時,張倩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想象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師生一起半數,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深入品讀文章打下基礎。第三個階段的自讀感悟,王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同一個時間的兩個不同場景,那些句子是做讓你感動的,為什麼?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張倩老師採用了“聯想想象”的辦法:一年以後,康復的小錢與捐獻骨髓的青年相遇了,他們會說什麼?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讀、練”環節中,培養創新精神。“讀、練”的本身就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敢於求異創新,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生“讀、練”的過程中,教師不光要求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還要求學生注意課題與課文內容的關係,鼓勵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發表自己意見的學生,教師給予表揚,並抓住帶有普遍意義的見解、疑問引導全班學生思考,給予正確解答。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7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十小王迎春老師在處理課文中的四個主要景點時分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彙報。最精彩的是學生上講臺提問大家反而被抬下的同學“反將一軍”的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甚至是爭論明白了景物的特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頤和園可以探索的'地方遠不至於課文的描寫。

劉秀雲老師則找準了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從而也給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極大空間,學生的討論有理有據、精彩紛呈;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對“不是獲得而是給予,不是炫耀而是關愛”感受得很深。

當然,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產生了不斷的疑問與思考,不吐不快,還是寫了出來:我們的教師怎麼了,上課的語言怎麼會如此驚人地相似,總算是開了眼界。“你覺得他(她)讀得怎麼樣”“你讀得真棒”“你讀得最棒”“照(學)他(她)的樣子讀一讀”“誰願意向他挑戰(超過他)”等等。這此言語在每一節課裡都有出現,頻率之高,雖不是百分之百,但至少可以說是百分之八十。我不知道教師們是否瞭解這些話在表揚一人時,卻打擊了其他的人,“你是最棒的”,那其他的人都不如你嗎,教師是否在批評其他同學呢?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會上奉化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特級教師張晨瑛老師說,如果在美國,老師在班級裡說“你是最棒的”或“我們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這老師將會被學生家長告上法庭。

“你自己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這是不是廢話,哪有學生按不喜歡讀的方式來讀,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喜歡的就是好的嗎?如果是這樣的,那“你讀真棒”“你讀得不好”“你讀得……”表揚與批評有什麼意義?“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你喜歡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美名曰:“自主學習”,體現平等意識和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試問,自主學習是這樣理解的嗎?這樣說就能體現平等和尊重嗎?如果這樣,那你教師在幹什麼,你教師有什麼作用,家長能放心嗎?再說,這樣能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規律嗎?就閱讀來說,有朗讀和默讀之分,《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朱作仁先生在《語文教學心理學》一書講得很清楚,對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如時間,速度,數量等,既然對閱讀有不同的要求,怎麼能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呢。同樣,學習當然有不同的層次和目標,怎麼能愛怎麼學就怎麼學呢。當然,閱讀確實是個性化的,每個人根據自己對文字的理解來閱讀,通過閱讀也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但個性化的閱讀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愛怎麼讀就怎麼讀。

新課程改革中,學習方式不是強調合作學習嗎,於是上課也來合作學習,殊不知為什麼要合作,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為了解決問題,討論問題,各人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不同看法,達到個人獨自學習難以達到的,從別人的看法中得到啟發,從而解決問題,同時理解在合作基礎上,建立友誼,互相尊重、信任等。我們的合作是怎麼的合作呢,大家合作讀,四人合作,選擇你所喜歡的一段或一處說給大家聽,這也叫合作,合作讀有必要嗎?選擇一段說給大家聽有必要嗎,說什麼?沒有問題的合作,流於形式。

語文教師在語言方面是很有個性的,很有魅力的,很有文采的,……,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卻是……

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一日聽課所得又豈止以上幾點,但我想,光是這幾點,是我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深刻領悟的。

教學大賽心得體會3我有幸觀摩了市國小英語教學大賽,本次比賽活動分為五部分,分別是簡筆畫、才藝展示、口語、教學設計以及板書設計。共有來自各縣區的37名教師參加了本次基本功比賽。通過觀摩可以看出所有參賽選手都是花了很大心思,努力把自己最好一面展現出來。通過這次觀摩,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與參賽教師之間的差距。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首先是口語表達。對於限時命題性口語表達,各參賽選手們在拿到題目後只有十分鐘的準備時間,雖然時間很緊,卻沒難倒各位參賽選手,他們的表達,內容切題,思路清晰,而且注意了開場白和結束語,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表達的過程中,注意了語音、語調,表情豐富,就想是在演講一樣,個別教師還加上動作,聲情並茂,這一點令我佩服不已,很值得我去學習。

其次是才藝展示。在才藝展示環節中,各位參賽選手的表現更是令我折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以為才藝展示就是唱幾首課本上簡單的兒歌,觀摩了他們的表演之後我才知道自己對才藝展示的理解是那麼的狹隘。“國小老師都是多才多藝的,都是全能的”參賽教師們把這句話演繹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他們中有的給動畫片上的人物配音,有的表演短劇,有的配樂講故事,還有一位年輕的教師竟然可以變魔術,且不說他們的表演是不是和教學有關,就單從才藝這一方面,就令我自愧不如。即使是唱歌的教師,他們所選擇的歌曲也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唱一些簡單的兒歌,而是貼近教材,改編歌詞,形式多樣,內容新穎、技藝精湛。

接下來是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參賽教師們的教學設計各具特色,在設計上緊扣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學策略。她們在展示過程中,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具準備到教學步驟各環節都展示得非常清晰,語言乾淨利索,各環節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層次分明。而且在教學設計上,幾乎每個老師都藉助於多媒體,藉助於圖片、視訊進行教學,很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融學習於娛樂之中,提高了教學效率,相信課堂達成度也會更高。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10號選手,她不但很好的實現了知識能力目標,而且將情感教育滲透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在學會主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的同時,還讓學生知道生日也是母難日這一道理,教育學生要學會孝順父母、尊重長輩。使德育和智育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板書設計也是本次技能大賽的一個環節,多數教師的板書設計新穎,體現出了教學的重難點,藉助於簡筆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

這次觀摩給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經過這次觀摩,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和奮鬥方向,我要以這些教師為榜樣,刻苦鑽研,積極向優秀教師學習,紮紮實實的工作,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越來越紮實。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縮短差距,不斷進步。

個人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突出表現人物的優秀品質、特長或本領。

2、能夠把事件寫具體,突出人物的個性形象。

3、使用個性化語言,抒發自己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

選擇具體事例,通過具體的描寫,表達敬佩之情。

教學難點:

語言、動作和神態的具體描寫。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以板書引導審題。

(1)用紅色粉筆板書:敬佩

師:請你讀讀這個詞(生讀)說說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指名生說)敬重佩服。

(2)用黃色粉筆板書:一個人

師:請你連起來讀(敬佩一個人)

(3)用白色粉筆完成板書:我敬佩的一個人

師:請你再讀

師:這是個作文題目,假如讓你從這個題目中選詞填空,你怎麼填?

2、以練習推進審題。

出示填空:寫作物件是(),寫作的範圍是(),寫作的重點是()。師過渡: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人。請你開啟書本135頁,讀一讀習作要求,看看在這段文字中,你又捕捉到了什麼重要的資訊。

生讀,然後交流。

二、深入解題

1.敬佩就是敬重佩服,什麼樣的人值得我們敬佩呢?

課件展示:(認真負責,無私奉獻,專心致志、勤奮好學,拾金不昧,見義勇為,身殘志堅,堅強樂觀、寬容善良,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自控能力強,不妨礙他人,體諒謙讓,)具有這些優秀精神品質的人都讓我們油然而生敬意。

2、“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如果你真正用心去觀察,你一定會發現,在我們身邊,你熟悉的人身上肯定有令你敬佩的地方。想一想,你敬佩誰?你敬佩他的什麼?

根據學生交流,師適時板書

人物事例品質

媽媽刻苦學習

小夥伴苦練書法

清潔工人不畏寒暑、默默工作

叔叔阿姨自強不息努力拼搏

(設計意圖: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為避免學生“揮筆千言萬語,離題千山萬水”,先教會學生審題,授之以習作最基本的“漁”。)

二、確定物件,抓住品質

1、“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敬佩的人是誰呢?請在紙上寫出來。

2、他(她)長什麼樣子呢?真想見識一下呀,誰想介紹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請大家介紹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帥,長相也帥。圓圓的臉龐上嵌著一對虎裡虎氣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樣有神,他那烏黑的眼珠在眼眶裡骨碌碌地轉著,是那樣的機靈。高高的鼻樑下面長著一張肉嘟嘟的小嘴,兩個深深的小酒窩,印在那活潑可愛的小面孔上。

指名讀,你從這段話讀明白了什麼嗎?

(運用外貌描寫表現了小虎子帥氣可愛的形象,我們作文的時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徵進行描寫,也能突出表現物的形象。)

3、在寫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寫必不可少,現在就請你們像這樣介紹一下你敬佩的這個人吧。生介紹,師適當指導。

4、你為什麼敬佩他呢?請你接著名字在紙上繼續往後寫,用一句話寫出他(她)的高尚的品質或特長本領。

三、文段導航,把事情寫具體

師:同學們,你們寫出的這句話就是你今天作文的中心句,你的作文就要圍繞這個句子展開。怎樣才能證明他(她)的精神品質或特長本領值得你敬佩呢?那就要用到具體事例。

1、以文段為例,討論怎樣才能把事寫具體?

ppt出示文段2:我佩服他最愛畫畫。備好顏料,拿起毛筆,揮筆作畫,還真有小畫家的氣派呀!小虎子一筆一畫地畫完一隻小鹿,興致勃勃地拿給我看。“哈哈,這哪兒像鹿,簡直是一頭驢。”被我這一取笑,小虎子的臉刷的一下子紅了,我本以為他會扔掉毛筆,跑到一邊去。可是沒想到小虎子又換了一張紙,重新作畫,我趕忙湊過去,像老師一樣指導他,看他那酷愛學習的樣子,真像個國小生。

教師讀,你又讀懂了什麼嗎?

a 、運用多種描寫方法b 、好詞佳句c 、總分的寫法

(板書: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

2、請你像這樣圍繞你寫的中心句,抓住你敬佩的人的品質,說件最能體現他的品質或本領的事給同桌聽。

3、口述所取的事件,然後全班共議,教師點撥。拓寬選材範圍,豐富寫作素材。

4、小結:“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要想把人物特點寫得鮮活,就要將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寫具體。

那在一篇作文中,是不是每一種描寫都要運用到呢?選擇適合這件事的,選擇自己擅長的。

指導:如果寫兩件事最好用到過渡句,這樣文章的結構就會清晰。

出示提示:過渡句(關聯詞的運用)

1、爸爸不僅待人寬厚,還很關心我的學習。

2、我的朋友不僅自行車技術好,還很幽默。

3、李伯伯不僅講信用,還很樂於助人。

4、老師不但講課有趣,而且很有愛心。

5、爺爺不僅生活節儉,還喜歡關心國家大事。

(設計意圖:抓住三個焦點,引導學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總是通過對具體事件的記敘,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等來展示和表現出來的。只有寫好人物的語言和行動,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質,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回顧板書過渡到習作:要把金針度與人

過渡:剛才咱們都在說假設的人,現在咱們來說說你敬佩的身邊的人,他們都具有什麼樣的品質?什麼事能表現人物的品質。為了更好地整理你們的思緒,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個填空題,請你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填空:

(課件出示)我敬佩的人是(),因為他(她)具有的優秀品質(高尚品德,特長本領????)。如這件事()。

指著板書小結:同學們,現在咱們再來回顧一下,寫我敬佩的一個人,要描述他的外貌特徵,讓我們知道他是什麼樣子,還要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內在的優秀品質,然後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其中,要把事例寫具體,就要通過我們觀察到的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即“抓品質,具體寫”。現在動筆寫有困難嗎?寫之前老師有四點建議:

1、題好一半文,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直接點題,如《讓我敬佩的人》《令人尊敬的老師》等。也可以用“特點+人名”的方式,如《永不言棄的爸爸》《要強的同桌》《能歌善舞的小琴》等。

2、開頭結尾舉例

開頭:

a、在我的腦海裡,有許許多多的人。有我討厭的,有我喜歡的,也有我敬佩的。其中有許多人都已經被我淡忘了,但有一個人卻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中。

b 、要是說起讓我敬佩的一個人,那這個位置就非他莫屬了——一個和藹可親的清潔工

c 、設問

d 、排比

結尾:

a 、xxx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樂於助人,正值、誠實,付出代價不圖回報。 b 、她真是一位好老師啊!真值得我敬佩的啊!

c 、我要學習……

3、要一氣呵成,不要因為一個字不會寫就停下來翻字典或問別人,這樣就把思路打斷了,先用拼音代替,最後集中解決。

4、如果認為時間夠用可以寫全文,覺得時間不夠的話可以寫片斷,寫完後要自己認真修改。

五、動手習作:

板書設計:

我敬佩的一個人

開頭:外貌

抓品質動作

典型事例語言

具體寫心理

結尾:

個人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學生在自己關心、熟悉的情境中,掌握建立複雜不規則表格(編輯與調整表格、格式化表格的綜合應用。)

2、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同學及課本的幫助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課堂知識完成個人簡歷的製作;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能力。讓學生通過個人簡歷表的製作,瞭解現實社會競聘上崗的趨勢,對未來走入社會提前奠定心理基礎。

(二)課題分析

重點:複雜不規則表格的製作;

難點:編輯與調整表格,表格調整為無邊框。

(三)學習者分析

1、在學習本課以前學生已係統地學習了在word的操作、編輯等基本知識,對常用工具欄、格式工具欄使用也比較熟悉,已掌握了簡單表格的建立與編輯。

2、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從學生的自身出發,創設有效的教學情景,提出設計“個人簡歷”為任務,與學生密切相關。

(四)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觀察分析,通過實踐掌握,發現問題,協作學習

(五)教學素材準備

環境:多媒體機房(帶電子教室)

素材:word製作的個人簡歷;彩色線條圖片,頭像圖片。

(六)教學內容和過程

1、情景引入:

1)、展示一個小動畫《“小強”求職》,雖然這是一個帶點搞笑的flash動畫,但卻真實的反映了當前社會的競爭,優勝劣汰,以後我們大部分同學大學一畢業也要應聘上崗,都要去求職,那怎樣在激烈的競爭中爭取到自己的崗位呢?我們要有紮實的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有特長。同時我們要帶著自己的簡歷去面試,我想一份精美的個人簡歷也可以增加你面試時印象分。今天的課堂上我們就要用我們學習的知識word表格製作來完成一份自己的個人簡歷,讓別人更快更準確地瞭解你。

2)、效果展示

這是老師大學畢業時製作的個人簡歷,學會這節課你們也能製作出這樣甚至更好的簡歷。

個人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理解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

能力目標:用正確的方法維護集體的團結,在集體活動中,能與同學積極配合,團結協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自覺把個人融入到集體中去,珍視集體的團結。

二、學情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傳統的集體主義價值觀、道德觀受到衝擊,國家民族觀念、全域性觀念逐漸淡薄,個人利己主義開始氾濫,青少年容易受到腐蝕,影響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所以,必須高揚集體主義的旗幟,堅決反對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熱愛國家、熱愛集體的、關心他人的良好風氣,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培養良好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精神也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

三、教材分析:

本專案《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屬於第二單元“熱愛集體,融入社會”生活主題中的第四課《我與集體共發展》,主要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引導他們認識個人與集體的辯證關係,體會在集體中團結的重要性,落實的是課標中的“三1.4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教材共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個人與集體不可分”引導學生認識集體的特徵,理解個人與集體的辯證關係。”第二個層次“團結就是力量”主要引導學生在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團結對一個班集體的重要性,教育學生珍視集體的團結,自覺維護集體的團結。教材內容體現了開放性和實踐性,創設了問題情境和引領教學的操作性活動,給課堂教學創設了豐富的空間,真正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在活動中思考體驗和感悟。但是,根據學生實際、國家社會一年來發生的大事,教學事例、活動內容有必要做一些新的安排。

四、重點分析:

團結就是力量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從集體的角度,集體的力量來自團結,集體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強調團結,沒有集體成員的團結一致也就沒有集體的發展和利益,從個人的角度來說,講團結、會合作是一個人適應集體生活的重要品質。

五、教學準備:

1、課前與美術老師聯絡,組織班級標誌設計

2、蒐集同學們成長曆程中難忘的集體生活照片,辦一次以《我生活過的集體》為主題的影展。

3、實物準備:八塊紅磚

六、教學過程:

(一)班徽賞析,匯入新課

師:上週美術課同學們設計了班徽,有一枚經過同學們的一致同意,被選為我們8.1班的班徽,請它的設計者李立同學為我們做一下解讀

出示製作好的班徽,請同學解讀:

正三角形從每一個角度看都是大寫的八·一,組成一個溫暖的家,四十七名同學在這個大家庭裡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在同學們的掌聲裡把班徽貼到門上,師作總結:我們47名同學組成了8.1班集體,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我們與集體同呼吸共命運,今天,我們共同學習《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二)美好回憶,形成認識

1、師: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可能經歷過無數次不同的集體生活,我班辦的影展可能已經勾起了你美好的回憶吧,說說自己生活過的集體有哪些?在集體裡生活有什麼感受?

樂隊、籃球隊、校體隊、合唱隊等同學們暢談自己曾經生活過的集體,以及在其中的感受。

師總結:集體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我們的班級、學校是集體,生活的社群是集體,將來工作的工廠、企事業單位是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一個大集團。一個人的一生就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集體中度過的。

2、師:下列詞語哪些表達的是集體

侯車室等車的人們教室裡學習的同學們為奧運會服務的志願者們中國女子舉重隊員們

學生討論並總結集體的特徵:集體中的成員有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援,心裡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融辱一共,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3、欣賞配樂散文《小水珠的遭遇》

有一滴小水珠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的懷抱,他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一次偶然的機會它被拋到了高處,剛被拋到高處時還有些害怕,但漸漸的,它就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炫目的陽光,亮麗的彩虹,湛藍的大海,它陶醉了,沒想到空中的景色這麼美!小水珠在微風的吹拂下飄呀飄,忘卻了一切。這時傳來媽媽焦急的聲音:“小水珠,快回來,太陽會把你晒乾的!”小水珠滿不在乎地回答:“媽媽,我再玩會兒,這兒太美了!”

可還沒等它說完,一束強烈的陽光照過來,小水珠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說說感悟:小水珠為什麼會消失?不想消失應該怎麼辦?小水珠的遭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總結: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只有融入大海融入集體中才能生存下去。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集體。集體給予我們的太多,每個人都應該感謝集體。根據自己的體驗,補充下列句子:

感謝集體在我困難時給我幫助,讓我感到了集體的溫暖與力量。

感謝集體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給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我感到了集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集體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給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我感到了集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畫面欣賞:龍舟競渡、交響樂演奏、儀仗隊表演、拔河比賽

講解:每一個划船著竭盡全力的擊水才推動了龍舟箭一樣的前進,所有樂手精心地演奏才匯成了華彩的樂章,全體隊員無數次的訓練和配合才有了儀仗隊整齊如一的步調,繩子的每一次拉近,都凝聚著拔河隊員的力量。這對我們建立優秀班集體有什麼啟發?

同學發言,達成共識:優秀的班集體建立也要靠每個成員的努力,每個人都要發揮特長,為班集體爭光,克服缺點,不給班集體抹黑,為把我們班建立成優秀班集體貢獻力量!

總結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進行板書:個人與集體不可分: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三)抗震救災,眾志成城

1、材料分析:自從四川大地震發生後,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風雨同舟,患難與共,都體會到了一種精神的力量,那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黨和政府,各級領導幹部與人民群眾奮戰在一起,志願者從祖國各地奔向抗震前線,人民軍隊是救援主力,工人加班加點生產急需用品,全國人民把一車車捐贈物資,一筆筆捐贈款項運向災區,文藝工作者熱情謳歌抗震英雄,深情撫慰災區人民受傷的心靈。危難中,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共同戰勝了災難,。

說一說:通過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抗震救災的過程,你對“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總結: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在思想上高度統一,在行動上目標一致,在情感上共鳴,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形成強大的合力,達到預期的目標。

板書:團結就是力量

2、模擬演習:方寸之地來逃生

演習方法:地震來臨,假設同學們從教室逃離,現在只有站在這塊紅磚代表的高地上才安全,每組8人,在一分鐘之內要全部在紅磚上站穩。

在歌曲:《眾人划槳開大船》的伴奏下,開始活動。

活動後,請完成任務的小組談感悟,請失敗的小組找出原因。

談活動感言:團結產生力量。聯絡實際:生活中,有沒有因集體的團結而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經歷?有沒有因集體成員的不團結導致失敗的`經歷?

連線分析課本事例:年級籃球賽開始了,八年級五班是奪冠聲最高的班級,因為這個班在身高、技術上佔明顯優勢,。賽場上,八年級五班的隊員們都想給大家露一手,卻把賽前制定的比賽方案拋在了腦後。特別是參加過全市中學生籃球比賽的隊長高志,一搶到球就急著突破上藍,由於缺乏其他隊員的配合,幾次都被對手攔截了,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場上隊員情緒急躁,相互職責和埋怨,出人意料地輸掉了第一場比賽

他們輸掉比賽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在後面的比賽中要想取得勝利,應該做些什麼?

討論總結:集體的團結能給每個成員以鼓舞和信心,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這種力量不是簡單的個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種聚變和昇華。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戰勝的困難。

3、佳片賞析:

師:四川安縣桑棗中學兩千三百多名學生在地震安全逃生,無一傷亡,這個中學的部分學生參加了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的拍攝,請同學們看看他們的現場表現。

多媒體播放:《開學第一課》中的一個片段:

同學談認識:這與他們的防範意識強,日常訓練有素密切相關外,也體現了桑棗中學是一個團結的集體,正是集體成員的團結產生了強大的合力,才戰勝了巨大的困難。

4、回顧歷史,為祖國祝福

師:這次震災給中國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但是堅強的無畏的中國人民沒有被擊倒,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終於戰勝了巨大的天災,如今災區重建工作已經深入開展,災區孩子們也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同奮鬥,戰勝了無數困難,創造出一個繁榮昌盛的新局面。展望未來,沒有國家的統一,沒有各族人民的大團結,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天,為了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繁榮,我們高唱《團結就是力量》讓我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來珍視集體的團結,自覺維護集體的團結。

(四)齊唱歌曲,情感昇華

多媒體播放歌曲《團結就是力量》。背景畫面為抗震救災的場景,全班同學起立齊唱。

個人教學設計13

《我敬佩的一個人》教學設想和目標

1.拜訪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的細節、抓住人物活動的語言、神態、動作,並學會傾聽與記錄。培養蒐集和儲存素材的能力。

2.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態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內容清楚具體。

3.學習敬佩的人的可敬之處,關注學生的獨到感受,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格品質和精神,讓心靈得到淨化,享受一次高尚的成長體驗。

4.促進學生思維活躍,勇於創新。

5.培養自主、民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6.能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風貌,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7.能修改自己的習作,並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書寫規範、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我敬佩的一個人》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在本單元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敢於追求真理,有獨立人格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執著追求藝術的羅丹,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聾啞青年,執著、勤勞在荒涼貧瘠的山坡上開闢菜園的父親。他們讓我們敬佩,他們堅持不懈的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他們的音容笑貌也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我們身邊的,或者你瞭解的值得敬佩的人。

二、交流激趣

1.組內交流:

①要求把事情說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②輪流說出自己敬佩的人。

③組內評價並評選出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幫助完善。

2.全班交流:介紹人物的品質、事例是否具體,是否表達了敬佩之情;表達時是否態度大方,語句連貫,情感真摯。

3.互動互助:學生可以為交流的同學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議。

《我敬佩的一個人》第二課時

一、回憶再現

師:上一節課的口語交際中,同學們講了那麼多可敬可佩的人,有嚴寒酷暑中默默奉獻的清潔工,有下崗再創業取得成功的阿姨,有身殘志不殘刻苦學習的同學,有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的爸爸媽媽……請同學們再回憶一下:

1.誰說的人物令你肅然起敬,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他是怎麼說的?

2.回憶自己在小組和班上交流時,受到別人讚揚的地方。

二、明確要求

同學們讀一讀書本上的習作部分,明確這次習作的要求是什麼。

1.指名讀“習作”要求。

2.說說這次習作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學生交流,老師打出字幕:

(1)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2)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

(3)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三、創設情景

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典型的錄影畫面再現人物,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感知、體驗喚起學生的思維,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老師觀察方式、語言描述、情感傳遞,在無形中起到導察、導思、導情、導行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敏銳地思維,細緻地觀察,正確地感受。

播放錄影:一名清潔工頂著烈日,打掃清潔的情景

1.仔細觀察這位清潔工打掃時的情景,即:動作、神態,發揮想象。

2.學生把觀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和同學說一說,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小組中去交流、引導。

3.班上交流:對照習作要求,師生共同評價、交流,取長補短。

播放錄影:一名下崗的阿姨白天求職,晚上回家後伏案燈下,刻苦學習的情景。引導仔細觀察後,練習說。

師:剛才同學們看了兩段錄影,大家通過仔細觀察,在討論時說的言之有物,語之有情,字字句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們寫作文時寫作思路必須要清晰,你敬佩誰,敬佩他(她)的什麼?為什麼敬佩?都得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四、選擇素材

1.選擇素材。從眾多人物的素材中進行篩選,你選擇寫誰?提示:

(1)你熟悉的,你身邊的人和事,從生活中尋找。

(2)事例典型,能夠突出人物特點,也覺得有話可寫的。

(3)在腦子裡進行搜尋後,迅速確定要寫的人。

2.組織交流。

(1)把所思考的內容簡要的寫出來。

(2)同學交流,聽一聽同學的建議。並相互介紹準備的過程與方法。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我敬佩的一個人》第三課時

一、結合課文啟發引導

1.讀一讀:找出課文中寫人的文章讀一讀,課文是採用什麼表達方法寫人物事例的?

2.想一想:找出文中描寫人物神態、動作、外貌的語言,及“我”的心理活動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對錶現人物思想品質起了什麼作用。

3.組織全班交流。教師讓學生明確:

(1)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的描寫,把人物寫“活”。

(2)通過“我”的心理活動及由衷的歌頌與讚美把情感寫真。

二、作文起草

1.提示激興:要表現人物的品質,一般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及心理活動等去觀察、琢磨、進行描寫,重點寫好語言和行動,以描寫人物的神態和外貌作襯托,在描寫過程中穿插寫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怎麼想的就怎麼寫。

2.擬定初稿。

古人有一種很好的寫作理念,認為寫作應該從寫“放膽文”起步,逐步過渡到寫“小心文”。四年級的學生還屬於寫“放膽文”的階段,鼓勵學生怎麼想的就怎麼寫,“我手寫我心”,不受形式的束縛,不受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

三、正面引導鼓勵修改

1.學生自改習作,對照習作的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一邊修改。

2.共同交流修改。

(1)讓學生以自己的作文為例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修改方法,教師巡視點撥。

(2)和同桌一起交流修改,相互取長補短。

(3)鼓勵學生拿出自己寫的文章在班上朗讀,共同討論,找到最佳修改作文的方案。

(4)教師對學生修改作文的過程、態度、方法進行評價。正面引導,鼓勵學生再次修改。

四、評議賞識

1.把自己寫的作文大聲地朗讀給同學聽,讓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感受快樂,或由學生自己選擇欣賞某同學的作文來讀。

2.好的習作予以肯定,有不足的習作在鼓勵的前提下提出修改的建議。

3.各自再進行修改,評比優秀作品。以小組為單位評議、推薦。

4.教室的文化欄裡,展示學生的優秀習作,組織學生參觀、閱讀。

教學反思

1.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逐漸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鍛鍊他們的觀察、感受、思考、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是要不斷地強化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善於蒐集、儲備習作素材的意識,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身心去體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2.尋找習作與口語交際的銜接點,讓口語交際與習作有機融合。讓習作在口語交際中生成,讓口語交際的對話交流方式成為學生實現輕鬆作文的橋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細緻觀察生活,創造情景,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興趣,同時為學生創造平等、民主的對話平臺。學生暢說見解,放飛思維,開拓創新,思維在反覆的碰撞中成長。

3.《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習作提出了“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要求。因此,習作教學不能死死盯住技術層面的操作,而是要在關注如何擴大搜集寫作素材的範圍,如何提高寫作和修改能力的同時,關注學生寫作的快樂,享受寫作的快樂,也是讓人分享自我感受和體驗的快樂,分享感受生活的快樂。

個人教學設計14

〖學生實態〗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開展,我縣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居住環境也相應改善了。近幾年來,一座座新建的居民樓拔地而起,一幢幢紅磚瓦房井然並列,社群建設正趨於合理化、文明化,社群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日趨豐富,這就為學生認識社群、理解社群的概念奠定了物質基礎。據我在課前調查,我班有55%的學生住在近幾年新建或重建的居民區中;有10%的學生家庭由於商貿活動的需要,隨父母搬遷至此;還有35%的學生仍住在原址。大部分學生只知道自己家所在的村或街的名稱和門牌號。那麼什麼叫“社群”呢?對於這個抽象概念的理解,學生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究其原因,是由於他們的社會閱歷淺,大多數學生又是第一次從概念上接觸“社群”,因此,在上這一課題時,應該幫助學生從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說起,讓學生一步一步來認識和理解“社群”。

〖教科書分析〗

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以社群為中心,從社群的居民、設施入手,加深學生對自己所生活社群的認識,由此拓展到對不同社群的瞭解。這個單元通過三個主題引導學生,從“共同生活―共同需要―共同參與”的角度認識社群。從邏輯的角度來講,學生的思維經歷了一個“認識―提高―昇華”的過程。因此,作為第一個主題《這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一個課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群》,應該幫助學生豐富感性認識,知道什麼叫社群,從而瞭解社群的發展變化。教科書中的底圖反映的是小文和樂樂生活的`社群圖景,上面還配有許多充滿著生活氣息的社群生活圖片,以及相關的文字介紹,旨在結合學生實際,幫助學生從認識自身居住地區的人群開始,逐漸懂得“社群”的兩層含義:

1、社群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2、人口流動是近幾年來社群發展變化的重要特點。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外地人進入本地區從事商貿活動,所有的人都在為社群的變化、家鄉的繁榮、祖國的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作為一名國小生,要有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這是本課題教學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本單元的導讀圖反映的是從空中俯瞰城鄉結合部地區的社群場景。上課時,應該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優勢,由此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引發學生了解和探究社群的興趣。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能夠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故事,以及自己所在的城市或農村社群的圖片。

(二)教師準備

專題片:《今日清水》《清水全貌》。

〖本課題教學目標〗

1、認識社群,初步理解社群的概念。

2、知道社群是由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共同組成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群裡。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情景匯入。

2、討論。

3、播放專題片《今日清水》。

4、昇華主題。

5、佈置作業。

〖實施過程〗

(一)情景匯入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並通過投影儀出示單元導讀圖。

師:一曲優美的音樂把我們帶到了希望的田野――可愛的家鄉。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我們的家鄉在清水,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氣候宜人,享有“塞外小江南”的美稱。這裡的人們勤勞、忠厚、熱情、大方。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們這裡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你們瞧,馬路加寬了、樓房增多了,到處是花壇、綠地,方便人們生活的公用設施隨處可見。請同學們跟隨著鏡頭,一起欣賞一下我們清水的風貌吧!

2、播放專題片《清水全貌》。

(二)討論

1、課題討論。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生活的地方美嗎?請你們告訴老師,你家住在哪兒?

生:我的家在學校後面的窠老村。

生:我的家在東關綜合市場居民樓。

生:我的家現在住在北環路1號樓。

師:請你再告訴老師,你家以前住的地方好嗎?

生:(點頭)可以,我家以前住在鄉下,自從爸爸調到縣城後,我們就在北環路買了一套房子。

師:噢,那這個新家一定很漂亮吧!老師可要到你家去轉轉,你歡迎嗎?

生:(興奮)那當然好啦,我非常歡迎老師來我家做客。(全班同學都笑了,氣氛輕鬆活躍)

師:還有誰的家和這位同學一樣,也是從外鄉或者外地搬到縣城來的,請講給大家聽。

生:老師,我家以前住在張川縣,是前年搬來的,我現在住在蔚文村。

生:我家以前住的是平房,去年搬進了原泉街的新樓房。

生:我家也搬進了新樓房。

師:(高興地)很好。看得出,同學們的居住環境都得到了改善,而且每位同學都在所在的居民區幸福地生活著。同學們,近幾年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一些外地人或外鄉人進入縣城從事各種活動,同時,本縣也有一些人到外地去,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社群的進步、家鄉的發展、國家的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那麼,什麼叫社群呢?請你們討論一下。

學生自願組合成小組進行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彙報討論結果。

生:我們清水縣就是一個大的社群。

生:社群就是我的家鄉――清水。

生:我住的蔚文村就是一個小的社群。

生:社群就是一個地方,有許多新房子。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不錯,那麼什麼叫“社群”呢?請你們再閱讀一下教科書,看一看書上又是怎樣說的。請同學們把教科書翻到第2~3頁,請你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並欣賞圖片。

(讀後請學生展示家庭幸福生活的圖片,以及所在村或街的圖片,再次交流彙報成果。)

師:請你們自由發表看法,說說什麼叫社群。

生:老師,我知道社群就是由許多人共同組成、共同生活的地方。

生:我知道了不僅我們這裡有社群,其他地方也有社群。

生:窠老村、蔚文村、原泉街住著許多人,這些地方也是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社群。

師:對了,我們把許多人居住的地方叫社群。社群裡生活著許多人,每個人都按各自的習俗幸福地生活著。同學們,就拿我們清水縣城來說,為了方便居民生活,按區域劃分為四大社群,即東關社群、西關社群、城南社群、城北社群。下面請你們按照方位,說說你所居住的地方屬於哪個社群。

生:我家住在窠老村,屬於城南社群。

生:我家住在蔚文村,屬於西關社群。

生:我家住在東面,屬於東關社群。

生:我家住在北環路,屬於城北社群。

師:你們說得很好。社群裡生活著許多人,我們縣不僅有漢族,還有回、藏、朝鮮、滿、白、土等少數民族。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協作,平等互助,彼此按各自的民族習俗幸福地生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群的文化生活也日趨豐富了。就拿我們清水來說,每年社群都要舉辦多次社群文藝演出和體育運動會等。近兩年,社群擴建了廣場,為方便居民的生活,增設了許多健身娛樂設施。同學們,我們應該為生活在這樣的社群而感到驕傲。

(三)播放專題片

播放專題片《今日清水》。

(四)總結全課

師: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了一個經濟蓬勃發展、國際地位蒸蒸日上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國家在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服務等方面還存在著差距,但是我相信,只要生活在社群中的每個人都努力奮鬥,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五)佈置作業

實踐活動:調查社群的環境。

調查內容:

1、初步瞭解社群環境的基本情況。

2、初步瞭解社群都有哪些主要的生產活動。

3、初步瞭解社群在建設過程中都出現了哪些環境方面的問題。

4、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反思〗

我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藉助了圖片、錄音、錄影等教學手段啟迪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了社群,使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就本地學生而言,由於處在偏遠地區,學生接觸的新事物太少,對社群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現狀,我首先讓學生從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說起,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氣氛,讓學生一步一步地理解“社群”這一概念。通過討論―認識―討論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懂得社群就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群,並且從小小的社群生活中可以透視出祖國的發展變化,進而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積極、交流熱烈,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但是,我同時也感覺到,課前要求學生對社群進行的調查,有些流於形式、過於簡單,不夠充實,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聯絡他們自身的實際情況時顯得浮於表面,不夠紮實。課外的調查材料還應該再生動和豐富一些,以便為下面進一步認識社群打好基礎。

〖評析〗

劉蘭蘭老師設計並執教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群》,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查閱圖片資料、觀看錄影、調查走訪等手段,學生既瞭解了自己生活的社群,又能從小小的社群生活中透視出祖國的變遷和時代的召喚,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課程資源的二次開發使教學空間沒有侷限於課堂,課內活動向課外延伸,也使學生真正融入了社會,體現了品德與社會課開放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但是,課堂中的討論雖然使學生的學習體現了自主探究,但不夠深入。今後不僅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還應該培養學生交流資訊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使討論所反饋的材料更加生動、豐富,更加突出教育的有效性。

個人教學設計15

設計背景:

1、印象主義音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德彪西為主要代表的音樂流派,雖然經歷的時間不長,但它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審美是近代音樂史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

2、印象主義音樂是現代音樂的開端,和印象主義繪畫、象徵主義文學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絡,是抽象、超現實的體現。特別是在旋律、織體、音色等表現方式上與古典、浪漫主義有著顯著的差異。學習印象主義音樂幫助學生了解歐洲音樂發展的歷程、概況。

教學內容:第21節《一個人的流派---德彪西》

教學目標:

1、聆聽印象派代表性音樂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樂章和《亞麻色頭髮的少女》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印象派的風格特徵。

2、知道印象主義音樂的特點和作曲家德彪西。

3、探索印象主義音樂作品和美術作品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賞析《大海》第一樂章《海上—從黎明到中午》,引導學生積極發揮想象思維,把握音樂作品的音樂形象,感受、體驗印象派的音樂風格特徵。

2、著重分辨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節奏音型等的變化,以此來分析理解作品。

教學方法及教學準備:

1、方法:“質探五環”教學法

2、準備視聽、影像、圖片等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誘思匯入

1、對比聆聽兩段音樂片段《愛之夢》和《大海》設問:哪一段是你熟悉的音樂風格,簡述旋律、結構、音色的特徵。(目的:引導學生學會從旋律、結構、音色上分析作品,為分析印象主義音樂特徵鋪墊)

2、出示:印象繪畫作品《日出》。請學生從已聽到的兩個片段中選擇一首為《日出》配樂,你感覺哪一段適合?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絡?

匯入意圖:音樂浸入式對比聆聽、分析為新知鋪墊;畫作欣賞與音樂結合,引導探索印象主義繪畫與印象主義音樂之間的聯絡。能將將設疑、點題和新知有效的融合。

 二、自學與展示

1.()國()主義作曲家()被稱為一個人的流派。

2.《》創作於1905年,取材日本版畫《》的內容,為他一生最大的一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組成,也鞏固了他印象主義大師的地位。

3.如果說:古典主義嚴謹,浪漫主義重情,那麼印象派更強調的是什麼?

意圖: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音樂文化知識,用(3)引導回顧不同流派的特點,利於知識前後連線,也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

 三、聆聽感受

1、播放《海上-從黎明到中午》交響音樂片段,並出示思考題:

你捕捉到那些樂器的的音響?

2、再次聆聽:要求(追隨一中樂器,)聽聽這些樂器旋律、音色、節奏等有那些特點。

3、分段賞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1)匯入部:由加弱音器的低音絃樂和豎琴的持續低音奏出,定音鼓極輕(ppp)的滾奏,描繪了黎明前大海的安祥。

(2)第一主題:從簡單的雙音音型開始,先由長笛和單簧管吹出平行五度的降D大調第一主題:

(3)第二主題:由雙簧管、第一豎琴和中音提琴組成混合音色奏出第二主題:它與第一主題構成對答,逐漸進入發展部分。

4、交流討論(旋律線條模糊,結構自由、變化,音色獨特、新穎)

5、聆聽《亞麻色頭髮的少女》鞏固對印象主義風格特點的認識。

6、歸納過渡:展示法國印象派作家莫奈的美術作品《印象﹒日出》印象主義音樂產生於十九世紀末,它是受象徵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影響而出現的音樂流派。它力求改變浪漫主義的主觀情感表現,採用印象主義的創作手法,渲染神祕朦朧,若隱若現,虛無緣渺的氣氛和色彩,主張捕捉自然界的瞬間印象。

意圖:增強學生體驗、感受、分析、表述音樂的能力,初步掌握印象主義音樂的風格特徵。

四、表現與創造

1、過渡:印象主義主張捕捉自然界的瞬間印象和感受。我們的自然界有很多的音樂,只要善於提煉它就可能成為一首動聽的音樂。

2、請你以生活中的場景給你留下的印象創造一段音響並表現出來。如:春天的山林、清晨的校園……

3、分組創作,集中展示。要求:小組長指導小組成員共同創作完成,面向全班同學說出自己的設計過程,展示活動的成果。

 五、意圖

通過創造和表現展示學生的綜合能力,鞏固對印象主義音樂的'認識。

總結與拓展

1、如果將A浪漫音樂.B古典音樂.C現代音樂.D印象主義這四種音樂流派按照發展的歷程排序應該是怎樣的?

2、你覺得印象主義音樂在世界音樂發展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3、聆聽《亞麻色頭髮的少女》結束新課。

意圖:通過第一個問題有利於增強學生對音樂發展歷程的瞭解;通過第二個問題有利於幫助學生了解印象主義對音樂從傳統走向現代起到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教後反思

1、教材內容深:德彪西的《海上——從黎明到中午》是一部很難駕馭的作品。這不僅僅是因為作品的創作技法複雜、專業程度艱深,也因為我們過去對印象主義音樂瞭解太少、鑽研不深。然而,作為近現代的一個重要音樂流派,特別是這一流派對當代音樂又有著深刻的影響,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去認識瞭解它。

2、學生素養不足: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經驗不足,課前又沒有安排學生的蒐集整理本節相關的知識,感覺到學生學習效果和預期都有很大的差距。

3、教學難度大:基於實際情況我遵循了以聽為主的教學原則,既沒有深入的灌輸理論,也沒有過多的講解創作技法,只想讓高一的學生能在認識、感受和體驗上得到一點點觸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