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精選[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41K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精選[14篇]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係國民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而解決“三農”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解決“三農”問題上有其獨特的優勢。良好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對加快農村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龍江省“三農”問題的表現

目前,黑龍江省的“三農”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農民收入問題。農民收入低、增收難、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導致農民的經濟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農民的平等權利得不到保障。這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二是農業產業化問題。農業發展缺乏有效的企業拉動力,缺少較強的龍頭企業,現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三是農村建設問題。主要是三個落後:基礎設施落後、科技文化落後、鄉村面貌落後。這三方面的問題實質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是城鄉二元結構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盡快解決上述問題,從長期來看,不利於社會穩定,從短期來看,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這將大大影響黑龍江經濟的發展,阻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龍江省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體系在解三農問題,支援農村經濟發展諸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還是及其有限,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1.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經濟方面發揮了主渠道作用,但農信社自身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目前,黑龍江省市(縣)的農業銀行在農村的機構網點已全面收縮,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經營業務伴隨著國有糧食企業改制、糧食流通市場化已逐步萎縮,郵政儲蓄不斷從農村抽吸資金,已經造成了農村金融供給不足和“一社難支‘三農’”的局面。

(2)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政策性與其商業化經營模式之間存在矛盾。黑龍江省農信社的發展歷史證明,在經過多次的重組和長期的行政計劃管理之後,農村信用社從內容到實質都不再具備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經變為按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運作,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金融組織。另一方面農信社又承擔著部分政策性的支農任務,併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農村信用社成了一個矛盾綜合體,多元目標衝突。農民對農信社既沒有控制權,也沒有管理權和收益權,導致農信社產權關係模糊、所有者缺位、尋租現象嚴重,最終發展偏離了設立時的初衷。

(3)農村信用社農貸業務以糧食生產貸款為主,規模化養殖及農產品加工營銷難以得到貸款,農村中小企業基本得不到貸款。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主要用於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以種植業小額貸款為主“春放秋收冬不貸”,貸款方式為3—5戶聯保,額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間。養殖業貸款佔農業貸款額的比重在10%~30%之間,主要用於支援當地發展禽蛋業、奶牛養殖業,最高額度在1—3萬元之間,採取抵押聯保方式,多為一年期。農村中小企業貸款、籌資更為困難。

2.農村消費型貸款處在起步階段,民間借貸比較普遍。除農業擴大再生產外,農戶迫切需要的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助學貸款等分期償付的中長期貸款,目前仍然很難從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貸出。民間借貸(當地稱“抬款”)現象比較普遍,一般由親屬、朋友擔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財政轉移支付專案少,地方財政基本上為“吃飯財政”,對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發展的支援力量微弱。目前,中央與省級財政對市(縣)支援主要是轉移支付專案,包括糧食補貼、退耕還林補貼、人畜引水補貼等,而農田水利設施、村莊道路硬化、農村社群環境治理、農村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援渠道缺乏,已嚴重製約了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

總之,黑龍江省的農村金融支援作用,僅處在維持農業簡單再生產的推進階段,與廣大農戶、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規模化生產的強烈需求極其不相稱,由此形成了三個不銜接,即“零風險貸款”供給與風險和收益並存的農業產業化資金強勁需求不銜接,農村金融機構的“恐貸”、“懼貸”行為與農戶、企業強烈的貸款作為不銜接,農村金融自身發展壯大與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社會進步的不銜接。這種由於金融供給方式不合理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格局,必須要採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銜接、優勢互補、良性迴圈的經濟增長方式。

三、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效新型農村金融體制的建議

充足到位的資金供給、高效便捷的信貸經營模式和基地企業規模帶動是黑龍江省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為此,如何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效新型農村金融體系是解決黑龍江省“三農”問題的關鍵。構建一種以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發行為主體,以其他金融組織為補充,以擔保、保險企業為保障的新型農村金融體系,必將促進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

1.明確全省各金融機構為“三農”服務的義務,理順相互間的資金關係,形成農村資金的良性迴圈機制。落實各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義務,按其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發放支農貸款,對投向龍頭企業的貸款比照農信社貸款利率的辦法實行一定幅度的浮動。進一步發揮農發行的政策性信貸支援作用,調整職能,擴大對農業、農村的服務範圍,開辦“三農”貸款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信貸業務,做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扶持貧困地區發展,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工作;農業銀行要繼續堅守農村陣地,按商業化原則做好農業信貸工作,轉變觀念,講求效益,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尋找機遇,創新思路,辦好信貸扶貧業務,大力支援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支援鄉鎮企業和農村中小企業等等;人民銀行要繼續運用支農再貸款提升農信社支農後勁;農信社要結合雙流農村居民非農化、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新情況,把服務“三農”作為業務經營的第一要務,把農民增收作為業務經營的根本出發點,把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業務經營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貸資金,結合優惠政策,積極調整信貸結構,不斷增加貸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務,實現支農社會效益與自身經濟效益的“雙贏”。

2.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發揮農村信用社支農主力軍作用。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農村信用社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產權關係,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把農村信用社真正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社群性地方金融機構。

3.落實國家扶持政策,增強農村信用社主力軍作用。政府要解決農信社的政策性虧損。建議國家對農村信用社開辦保值儲蓄而多付的利息給予補貼,並對農村信用社歷史遺留的和因承擔政府行為所形成的不良資產給予剝離。在稅收政策上建議適當給予一定的扶持。調整信用社的稅收政策,減徵或免徵農業貸款利息收入的營業稅,以減輕其經營包袱,使其輕裝上陣,更好地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地方財政應對支農貸款進行財政貼息。

4.適度放鬆農村金融的市場準入條件,允許農村民間金融組織合法化,重點支援農民自主參與的各種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農村金融的服務供給。在大部分農戶和農村企業普遍缺乏擔保抵押品的情況下,發展民間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間的鄉土信用資源,為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服務。此外,還應探索發展農業保險、大宗農產品期貨、農村存款保險機制,調整財政和金融政策等支農方式。

5.探索建立適應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民間借貸現象普遍存在,證明切實存在民間金融市場,民間借貸有利可圖。這是因為在經濟發展中,一部分農戶、企業先富裕起來、手中握有資金,一部分農戶、企業急需發展資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間借貸。因此,應規範發展民間金融組織,著手建立貼近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培育新型的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主體,解決農村發展資金緊張問題。

6.抓住契機,從根本上緩解農民和農村企業貸款擔保問題。積極促進各級政府和財政落實預算,安排專項貸款擔保基金,儘快成立農村貸款擔保機構。根據農村和農業生產的特點,嘗試推進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多種形式的擔保方式,精簡程式,增強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鎮、信用鄉、信用村、信用企業、信用農戶及信用個人為主線的農村信用資信、信用等級體系,在有效防範信貸風險的條件下,便利農民擔保與受貸。其次,鼓勵支援建立“會員制”、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金融企業,採取“自願入股、滾動發展、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改變過去單純的“資產抵押”為“資產資金雙抵押”,為股東提供股本多倍的貸款擔保額度和其他經濟合同的擔保。

7.建立和創新農村和農業保險產品。探索建立農村和農業保險產品,開發一些費率比例低、農民又急需的養殖業、種植業、抗災、農業運輸等方面的險種,既可使其成為農業保險新的業務增長點,又可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2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我國近幾年的經濟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國民經濟水平也在穩步發展。但是立足於我國的基本國情來說,三農問題仍然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三農問題本身來說,其對於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國內經濟協調發展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國家在新時代下以取得長期有效發展而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藉此,本文立足於當下的四川省三農問題,對區域協調發展與突破三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三農問題;制度創新;協調發展;區域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識碼:ADOI:10.11974/nyyjs.20170333167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在進入21世之後,綜合國力有了全面的提升。經濟與科技等方面的共同發展,無疑為現階段的社會發展與社會當中的各個領域發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動力。就我國經濟發展來說,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經濟發展雖然在不斷地進步,但是其內部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三農問題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對四川三農問題突破與區域協調發展的探討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1三農問題概述

三農並不是一個新詞彙,其基本問題已經由來已久,針對現階段的基本國情來說,三農問題不但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因為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越發嚴重。雖然無論是政府還是相關的學術者都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並且提出了眾多的解決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解決方法大多是治標不治本。並沒有使得三農問題從根本之上得以解決。而由此所形成的三農問題困境,也成了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對於協調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著鮮明的阻礙作用[1]。

1.1三農內容

所謂的三農問題主要包含了關於農業的3個方面內容。即經常所提到的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農民問題。而這3個方面的問題,也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現階段的三農問題,就不能做到協調發展,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就會變成變成一個幻想[2]。

1.2三農問題的基本表現

糧食一直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保證,也是我國農業事業的中心任務。繼20世紀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我國的糧食存量就在不斷增長。很多人認為,糧食問題在20世紀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是在20xx年,糧食價格的飛速爆長,使得物價進一步增長。而糧食不足的問題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眼中。就農業增長問題來說,其主要的表現就是增長緩慢與增長結構不合理。所謂的農業問題其實也就是糧食安全問題與農業增長問題。農村問題則是經濟問題與政府巨集觀調控問題。農民的問題主要就是收入問題[3],一般情況下,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為2個方面: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統計結果顯示,20xx—20xx年3a間,農村家庭的經營性收入由原本的70%下降到了67%,仍然佔據著主導地位[4]。

2四川三農問題的具體表現

2.1典型性

四川是1個人口大省,省內人口近幾年一直停留於全國前3位。而其中的農業人口更是佔據了70%以上。但其省內的可用耕地卻十分少,加之四川的農民經濟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的本地人口都選擇出門務工來增加收入。由此不難發現,四川地區的三農問題十分典型,可以說是我國三農整體問題的一個縮影。

2.2區域性

四川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之當地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使得四川成為我國的農業大省,無論是農作物的產量還是其它糧食的產量上,一直居於我國前列,經濟總量也是西部地區的第1名[5]。

2.3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個多地貌大省,省內的農業產區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攀西山5個地方,而這也導致了四川省的各類經濟發展不均衡。並且四川省內的不同區域農民收入差異也較大。成都的居民收入往往高於其它地區。

3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在筆者看來,四川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其基本意義不僅僅在於三農問題之內,更在於三農問題之外,不僅僅在區域之間,更在於區域之外。

3.1以工業促進農業

3.1.1從小農經濟到市場化經濟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寶貴意見。在任何國家的工業發展初期階段,都需要農業的支援,這是一個發展的.普遍規律。但應該明確的是,其經濟主體仍然應該是農業。工業的迅速發展並不一定就會對農業的發展進行補償。實際上,就四川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說,其所具有的小農經濟市場,在現階段工業化的市場當中都是十分吃虧的。所以只有實現了農業體制市場化,才可能按照市場的基本方式,促進生產效益向農村進行流動。這才是從制度之上實現“以工業促進農業”。

3.1.2農工商協調發展

從傳統的發展角度來講“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一傳統的發展理念從根本上說明了農工商三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與並存性。而只有做到農工商協調發展,才可以真正地發揮他們之間的優勢。就四川本土而言,其發展過程當中更加的重視工業,雖然並不能說其不重視農業,但是對於農業的發展力度也是十分的有限。而四川發展最為明顯的1個問題就是忽視商業發展。並且四川內部也缺少工農協調的服務業發展。例如城鄉的金融投資渠道與服務,城鄉的土地公開市場等。而這些都是農業市場化所必需的內容,也只有商業活了,農工之間的渠道才會更加的通暢。

3.2以城市帶動鄉村與城鄉一體化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民的數量要比城市人口的數量大得多,想要在短時間內對農村實現永珍更新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相應的手段實現農村發展的快速進步並不是天方夜譚。因此可以採用以城市帶動鄉村的發展策略,改變農村的發展現狀。但也不能將這種方式的發展流於形式,“見物不見人”。而是應該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農民的根本意義上考慮問題。

經濟的基礎決定了上層的建築,所以農村的土地制度決定了農村的社會制度。要想改變農村發展的基本現狀,就要立足於農村問題,改變農村的經濟制度。而農村的經濟制度說道底就是土地制度。國家根據現階段的農業情況,已經提出了新策略,所以要在新制度與國家的巨集觀調控之下,建設新型的農村社會。

4結束語

三農問題關係著我國的未來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通過本文的論述可知,三農問題是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但是在三農問題的制度創新之上,其實並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論,規劃者所要具有的就是站在一個客觀角度對現有問題進行解決,而不是站在原有立場之上持有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分析,並且還要有對於矛盾衝突的必要洞察力。雖然我國現階段的三農問題仍然嚴重,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堅實地走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馮佺光.公共選擇下的山區農村經濟協同發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xx.

[2]錢德元.區域發展中的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xx.

[3]馮獻.長江流域“三化”協調發展水平綜合評價與空間差異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xx.

[4]楊世勇.川渝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xx.

[5]崔欣.中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xx.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3

“十二五”時期,我國國情及世界局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日趨鮮明。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新階段性特徵就是轉型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能否順利地推進轉型發展,決定著我國能否用好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方面,取得具有實質意義的進展。

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推出、著名經濟學家常修澤教授主編的國家“十二五”出版規劃重點圖書——“中國經濟轉型叢書”,圍繞中國經濟轉型問題,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討。最近。作為該套叢書的第一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巨集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姜長雲博士撰寫的《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已經面世。

全書分為五篇15章。第一篇為總論,提出自1998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以來,中國“三農”發展再度面臨新的重大階段性變化。詳細分析了這些新的重大階段性變化的多方面表現。在此基礎上,提出新階段促進中國“三農”發展的戰略思路——“轉型發展”,探討了促進中國“三農”轉型發展的對策建議。第二篇冠名為“糧食問題的重新審視”,通過對中國曆次糧食供求失衡的回顧,得出若干結論和啟示。如總量問題對於中國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已經顯著地趨於減弱;結構問題對於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正在顯著地趨於增強。該篇還分析了中國糧食生產的現狀和中長期潛力、中國糧食消費需求的變化趨勢,探討了糧食市場與糧食安全的新問題、新趨勢。“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那麼,如何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現代農業呢?該書第三篇“從發展農業到發展現代農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該篇提出,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形式正在發生重大階段性變化,要用開放的視角認識現代農業,要重視“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制約和挑戰,如農產品成本上升、要素市場和產權市場發育滯後等問題。該篇還提出發展現代農業的出路和近期對策建議,並對中國種業的發展進行了案例分析。

轉型發展不僅是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題,也是中國農村企業、農民發展和城鄉關係演變面臨的主題。《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第四篇、第五篇分別冠名“農村企業、農民與轉型發展”、“三農發展與城鄉統籌”,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第四篇提出,當前鄉鎮企業的執行環境和群體特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加快分化重組的新階段,更名和轉型是鄉鎮企業走向未來的選擇。該篇還提出。中國農民收入的增長趨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保護農民權益貴在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第五篇分析了當前城鄉差距擴大化的形成機理,圍繞如何看待城鄉差距的擴大化和城鄉統籌、統籌城鄉發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該書作者姜長雲研究員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巨集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服務經濟、中小企業發展領域研究中頗有建樹。多年來,他堅持用轉型的視角,並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觀察思考中國“三農”問題。《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一書,凝聚了他近年來對中國“三農”問題的研究成果。

本書突出體現了以下3個方面特性:一是巨集觀性和戰略性。作者瞄準當前影響中國“三農”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巨集觀性、戰略性問題,從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獨到的分析。如該書最後一章提出。發展服務業是統籌城鄉的重要抓手,解決農民工問題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支點,要重新審視“擴大國內消費最大的潛力在農村”。這些觀點值得深思。該書研究堅持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思考中國的“三農”問題,力圖克服單純的部門偏見。二是前沿性和前瞻性。基於科學嚴謹的分析,突出內容的思想前瞻性,是該書最鮮明之處。如該書提出流通安全日益成為影響中國糧食安全的瓶頸和制約,壟斷深化正在形成對中國糧食安全的全面挑戰,要警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企業控制產業”的現象繼續深化;統籌城鄉發展不是要完全消除城鄉差距,而是要解決城鄉發展的不協調問題;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是加快現代生產方式對傳統生產方式的改造,增強農民和農村的.發展能力,要防止因片面強調與國際接軌導致更多的農民和農村地區與國內發展主流脫軌。三是現實指導性和可讀性。該書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所關注的都是當前影響中國“三農”發展的現實問題。力圖體現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和對策思路的可操作性。該書對近年來我國農產品供求和價格形勢的分析,對於完善農產品價格調控、科學認識農產品價格變化及其與CPI的關係,均具較強的啟發意義。

該書所體現出的這3個特性,也是叢書主編對整套書提出的目標要求:旨在通過探討轉型規律,達到操作中的明智境界。該叢書把“三農”問題放在第一本推出,也體現了把重中之重的“三農”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除了深具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之外,全書精雕細鏤、文筆流暢、可讀性強,凸顯了現代氣息與國際化的視野。精美的裝幀和印製效果也彰顯出重點書、精品書的品位。總之,《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堅持用轉型發展的視角來研究中國的“三農”問題,值得關注中國“三農”和發展方式轉變問題的各界人士閱讀、參考,堪稱一部研究中國“三農”問題的力作。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4

用知識化帶動城鎮化,促進工業、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生產力與國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這是我國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重點。

當今世界已經跨進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日益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我們必須用戰略的眼光來審視“三農”問題,要適應知識經濟發展態勢的要求,用知識化帶動城鎮化,促進工業、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1.消除城鄉人口素質的“二元結構”是消除經濟“二元結構”、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長期以來,我國政策一直偏重於城市,使得原本脆弱的農村經濟發展更為緩慢,從而導致了城鄉經濟上的“二元結構”。由於城鄉教育水平、生活條件原本就存在差距,加上長期以來以城市為中心、為城市培養人才、忽視農村教育的“單極教育”加深了城鄉人口素質上的差異,再加上城鄉經濟上的“二元結構”,吸引了大量優秀的農村人口通過多種途徑流向城市。與此同時,素質相對較低的農村人口很難在城市紮根,從而導致了農村人口以素質為特徵的人口分流:素質相對較高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素質相對較低的農村人口留在農村,使得城鄉人口素質差異進一步擴大,最終導致了城鄉人口素質上的“二元結構”。這種城鄉人口素質上的“二元結構”隨著經濟“二元結構”的加深而進一步深化,而且素質“二元結構”也使得經濟“二元結構”日趨嚴重。這樣一來,城鄉這種經濟“二元結構”和人口素質“二元結構”互動作用,形成不良迴圈,給“三農”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很大困難。

由於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加上受到眾多條件的限制,農村居民視野很窄,素質偏低,很難滿足現代農業和城鎮化發展的要求。因此,只有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消除城鄉人口素質“二元結構”,才能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後勁,才能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的真正平等,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城鄉經濟“二元結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經濟、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三農”問題。這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要消除出現人口素質“二元結構”,必須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推動知識化程序。要加強農民的基礎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文化教育,普遍提高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城鄉文化交流活動,鼓勵知識青年採取自願的形式(包括在校大學生利用假期)到農村一線傳授知識,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要推動資訊化程序,加強城鄉之間的多方位聯絡。國家要採取有力措施扶持貧困地區電信系統、網路系統、和電視差轉系統的建設和完善,以保證其正常執行併發揮最大作用。

2.培養村級優秀骨幹是抓好農村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環節

村級領導幹部是農村經濟建設的“領頭雁”,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建設的成敗。因此,必須培養一批優秀的村級領導幹部來帶領農民搞好農村經濟建設,以促進整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抓好村級“雙強”(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幹部的培養,就是為農村提供經濟建設的催化劑,可以有力推動農村經濟建設的程序。因此,搞好農村雙強幹部的培養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異常重要的環節。

要搞好農村優秀幹部,就要建立農村培養基地,為培養優秀幹部創造條件。要鼓勵、選拔、錄用一批積極奉獻、勇於進取的有志青年到農村一線去擔當重任,賦予他們一定的“特權”,以保證他們工作的正常進行;要定期考核他們提供相互交流經驗的機會,切實解決他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給予他們應有的待遇和必要的保障,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在農村經濟建設中一顯身手。在培養農村經濟建設骨幹時,一定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特別注重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的培訓,要把他們培養成創辦企業、管理企業、懂得一兩門技術的經營能手和農民發家致富的帶頭人,培育成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農村經濟建設的“領頭羊”。

3. 加速知識型小城鎮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小城鎮是連線城鄉的.紐帶和橋樑,小城鎮建設的取向直接影響著小城鎮功能的發揮。因此,必須強調小城鎮的輻射、帶動和服務功能。要從金融、資訊、貿易、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是農村經濟充分發育和健康發展。這對解決“三農”問題至關重要。

加速知識型小城鎮建設,要合理佈局農業與農產品加工、銷售一體化的企業和其他鄉鎮企業,發展農產品市場和農產品加工業,形成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具有一定輻射範圍的農產品集聚中心以及農業資訊、技術資訊的服務中心;要培育有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城鄉就業協調機制和環境。加速知識型小城鎮建設要重點突出,注重實效,合理佈局。要著眼於農村的長遠發展,統籌環境保護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小城鎮建設中的統籌與協調作用,以保證有限的資金在小城鎮建設中發揮最大作用。

4. 統籌城鄉發展、提高縣域經濟的科技含量、增加農民收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當前,務農收入低,嚴重挫傷了農民務農的積極性,使“三農”問題進一步加深。為此,要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走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相結合的一體化發展道路的同時,要儘可能採用高新科技來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加大農業科學研究投入力度,要把農業科學研究的成果得到長足的發展,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政府要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要求,統籌城鄉經濟的發展,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為農業和農產品一體化創造條件;要優先發展農產品和營銷企業,鼓勵並切實支援農民湊辦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合股公司,積極推進農業一體化經營;同時,政府還要深化農業、農村服務體制的改革,調整角色,強化政府引導、協調、服務和統籌的職能,形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掃清障礙,為解決“三農”問題鋪平道路。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我國經濟的大力發展,實現生產力、國民經濟乃至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5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的一項重要舉措,更是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域性的一項重大任務。然而,要完成此項任務,必須充分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農業現狀,必須順應世界農業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發展趨勢,必須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現代化新階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礙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力做好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模式和保護農業耕地質量等工作。

一、建立規模化的農業經營模式,實現農業經營體制的突破

現行的農業經營體制是建立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經營基礎之上的小規模經營方式,這種農業生產的小規模分戶經營模式存改革初期確實起到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的積極作用。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這種小規模的農業經營體制與現代農業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一家一戶小規模的經營模式不僅從客觀上阻斷了農業產業鏈的有效連線,使農業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處於一種封閉的、分散的生產狀態,從而降低了農業生產效率,抑制了農業增收潛力,而且還阻礙農村土地的適度規模化流轉,使目前的農業生產工具仍處於一種人畜犁耕的原始狀態,遲緩了農業機械化的研發與推廣;使農業生產技術仍停留在農產品總量的增加和化學肥料與高殘留農藥的使用上,阻礙了優質化、無公害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與研發;使農村土地的價值仍處於一種單一的、原始的農產品產出效益上,而無法通過交易擴大農業再生產並從其中獲取更多利潤的資本。因此,建立適度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適度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是以農戶承包的土地作股份,在農戶自願的基礎上實行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規模化經營,即每個農戶所投入股份的多少都是自願的而非強制,而且按每個農戶所投的股份的多少來分配農業收入。這種規模經營不僅有利於農業產業鏈的有效連線,而且也有利於避免生產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當然,適度規模化經營不是要動搖和改變現有農村家庭聯產承包體制的基礎,剝奪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益,而是要通過這種適度的規模化經營,最大限度地解決好小規模、分散化家庭承包經營條件下的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的矛盾,避免因農戶分戶經營所帶來的生產上的盲目性和產品產業結構上的趨同性所造成的農民利益損失。

二、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模式,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突破

農業生產成本過高是導致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導致農業成本過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專業化分工的缺乏,應該說在農村絕大多數地方還沒有專業化分丁的概念。現實的情況是一個家庭獨自承擔。這種缺乏農業分工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增大了農業勞動者的市場風險,由於目前大多數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銷售者,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應付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且不少農民文化素質低,很難準確的判斷瞬息萬變的市場資訊,因此,大多數農民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面臨不法商人和利益集團的欺詐與盤剝,總是處於弱勢地位;另一方面增大了農業生產者的農業風險,由於缺乏專業化識別能力,農戶很可能在購買種子、化肥和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時上當受騙,遭受慘重損失,在農業品種和產業結構上,因缺乏專業化的市場調查和專業化資訊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農業品種和產業結構的雷同,導致農業產品的積壓或腐爛,出現增產不增收,甚至減收的尷尬局面。因此,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經營模式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長期目標。

農業專業化分工的模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區域的專業化模式、部門的專業化模式和作業的'專業化模式。

(一)區域專業化模式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一戶一品”“一村一品”或“一鄉一品”。從巨集觀層面上就是要建成田院、村組和鄉鎮等專業化的種植業、養殖業、水產業、果、林、蔬菜和花卉;從微觀層面就是要形成規模化的、單一品種的種植f養殖1場所和集散地。這樣既便於生產的管理與技術的指導,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和管理環節上的失誤,從而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收入;又便於銷售,這樣不僅最大限度節省了銷售環節成本,而且有利於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達到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使農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二)部門的專業化就是通過農業分工在農村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農業生產管理、農業技術推廣與使用、農產品銷售、運輸、加工和倉儲、農資產品供應、農業貸款融資和農業保險等部門,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村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以企業化的管理方式,將農業經營由過去的一個生產單元(家庭或家庭成員1單獨完成,變為多個生產單元分1:合作,形成專業化的農業生產企業和農業產業工人。這不僅有利於提高農村勞動生產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規避農業風險,而且有利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安置和轉移。

(三)作業的專業化,就是從種(苗)培育,到具體生產環節管理,最後到收割,這所有的生產環節不再是由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生產單位全部承擔完成,而每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生產單位只是承擔其中某一個生產環節。如形成專業的糧、棉、油種(苗)培育專業戶。這樣既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又轉移了農村剩餘勞動力,提高了農業勞動者生產效率。更主要的是通過專業化的管理,降低了農業風險,減少了盲目的農業投入。

三、保護農業耕地質量

耕地資源的地力調查、質量評價、分等定級,地力與施肥效益的長期監測、農田環境的監測和評價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均屬農業公益服務而且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援。因此,政府應提供專項資金,確保耕地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遏止土壤肥力遞減,再針對不同作物、不同區域建立長期定位監瀾點的基礎上採取措施來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1搞好農田地力調查和評價,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根據《全國耕地型別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地力調查質量評價和分等定級是一項技術性強、勞動量大、任務十分繁重的工作。沒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工作無法開展,特別是這些調查取樣、評價定級等基礎性工作,沒有直接經濟效益,農民無法完成,只能靠政府投入。

2.建立地力、肥效檢測網點,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部分地區地形複雜,農田地力差異大,而且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相對減少,片面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保墒蓄水能力降低,有的地方土壤富營養化,嚴重的形成次生鹽漬化;有的地方出現土壤養分新的不平衡與缺素,土壤有效鉀、微量元素含量下降。無論從規律還是從現實上看,都要建立地力監測點,瞭解土壤基本情況,開展土壤肥料調查,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減少肥料資源浪費,防止土壤退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搞好農田環境汙染監測,提高耕地質量。由於盲目施肥,片面追求產量,為農業標準化生產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環境汙染。由於地下水、地表水富營養化,特別是地下水硝態氮含量超標,汙染了地下水源,使用的肥料含有重金屬、三氯乙醛、遊離酸等有害成分,對土壤造成汙染;二是降低農產品品質。過量施用氮肥使產品中硝酸鹽大量增加,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後成致癌物質,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另外,養分不平衡及盲目大量施肥改變了作物生理生化過程,產品中的糖分、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降低,影響了產品質量,所以十分有必要啟動對農田環境的監測。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6

所謂三農問題,並不是中國所獨有,它是農業化文明向工業化文明過渡的必然產物。只因中國人口比較多,三農問題的範圍比較廣,解決難度大,三農問題的表現才比較明顯。由於我國的三農問題長期影響著城鄉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的城鄉差距比較大。因此,解決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將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實施,統稱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產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由於我國老齡化情況的逐漸加劇,為解決老有所養,我國推出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並在20xx年已經完成了全面實施。

本文將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的情形開始著手進行分析,探討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對三農問題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促進我國的經濟成長與發展。

1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的情形

社會保障作為我國一項基礎的社會經濟制度,它的存在不僅保證了社會的穩定,也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象徵。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願望不僅是人民群眾的企盼也是社會保障存在的主要意義。覆蓋範圍廣、多層次是其所擁有的特點。從20xx年我國第一個養老保險試點,到20xx年我國僅用了 3a的時間就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全面覆蓋,這也標誌著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系統的全面建立。隨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系統的不斷完善,社保經辦服務能力也在逐漸的提高,各地養老保險的基本設施也在逐步的建設當中,各項管理制度也在逐漸的加強。建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工作進展順利,成績明顯、超過預期,而這項決策的實施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由衷的支援。由於政府的大力推廣,增強了群眾參保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此項制度的全面覆蓋。

2 處理三農問題存在的困難

當前我國GNP(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三農問題的存在,長期影響著我國城鄉經濟的發展,處理三農問題已經成為發展我國經濟的首要課題。

三農問題存在的主要困難就是在於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這種二元結構中城鄉居民對政府決策的約束權遠高於農民,在政策出臺時,城鄉居民憑藉政治上的優勢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而農民卻無法阻止不利政策的出臺與實行,也無法改變城市收入高於農村收入的傾斜政策,這就使得二元結構的不平衡愈演愈烈,越來越不利於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我國在處理三農問題上,也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如取消農業稅、糧食直補、提高農村醫保補助標準等等,但是這些措施的實行只能治標,卻依然沒有解決三農問題的嚴峻性。從國民待遇上看,農民在經濟待遇與政治權利兩個方面都與城市居民存在差異,在社會保險、義務教育以及醫療等權利的使用上也有不足之處。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三農問題引起的表現,為此,解決三農問題對於我國經濟發展來說刻不容緩。

3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對“三農”問題的具體影響

三農問題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也是主要問題所在。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的全面覆蓋,對三農問題帶來了深刻影響。

3.1 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個人賬戶養老金與基礎養老金相結合的原則為基礎,實行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的方式,到齡即領待遇,逐步地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3.2 打破了二元結構的不平衡

長久以來,我國一直是以城市為主農村為輔的發展形勢,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之間的不平衡愈演愈烈,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推廣後,不僅減輕了農民的生活負擔,縮短了與城市之間的差距,還加快了城鎮化程序的步伐,完成了城鄉統一發展的目標。

3.3 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內需的擴大

當前我國的國民收入不均衡,農民的收入水平偏低,難以實現國內需求。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實行,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農民的購買力,農民消費的增加,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內需的擴大。

4 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暢想

目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標準太低,以四川為例,基礎養老金每月僅75元,與城鎮職工標準近10倍以上。國有層面應加大財政投入,待農民年滿60週歲以後,將土地等生產資料交還集體,實現真正退休,國家則大幅提升其基礎養老金標準。最好接近城鎮企業職工水準,以真正實現國民待遇。

5 結束語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全面覆蓋,若農民能真正退休,與城鎮職工一樣享受國民待遇,則解決了我國人口占比較大的農民養老問題,提高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從根本上打破了二元結構的不平衡,三農問題也得到了根本的解決,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7

雖然農村人口多。市場潛力大,農村市場卻未被啟動,原因是農民收入增長較慢。發達國家人均CDP達到3000美元才出現買方市場。我國人均GDP只有900美元就出現了農產品過剩。而且,近些年農民消費與市民消費相比呈下降趨勢,農民收入不提高,擴大消費就沒有堅實的基礎。如果“三農”問題解決了,農民收入提高了,就有了更大的消費力。農村市場的擴大會帶動城市的發展。也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進入良性迴圈,從而實現持續的健康發展。

一、農業理論基礎存在缺陷

“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理論體現了農業“工具論”與“貢獻論”,使農業地位與實際地位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我國走的是以工業為中心的傾斜道路。農業資金不斷流向工業,我國的工業化啟動資金就是靠農業積累實現的。另外,農業勞動力被強制滯留農村。中國是少數幾個使用者籍管理人口的國家之一。這種城鄉分割的人口管理制度最初是為了讓農業人口為工業發展積累資本,同時又不讓他們享受工業化的經濟利益,從而保持城市工業的高利潤,用高積累來推進工業化的程序。所以,農民天生就戴著農民的帽子,城市居民卻天生享有市民特權。這種戶籍制度嚴重製約了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城市流動。

實際上,農民的選擇常常代表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生產力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而勞動者是生產系統中的主導因素。由於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導,他們瞭解生產的需求。所以農民的需求就是生產的需求,所以尊重農民的自主選擇就是尊重生產力。當然,農民在自主選擇時,會遇到很多困難,因為我國正面臨著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化農業轉變的問題。我們在轉變的過程中將會面臨著子大矛盾:一是人多地少,二是人窮就業機會少,三是農業基礎薄弱,投入少,發展動力不足。當北方農民面對成堆的糧食發愁,而南方農民任憑柑橘掛滿枝頭也不去採摘時,我們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農業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事實並非如此,而是農業進入了新的階段,面臨著很多嚴重的問題,農業結構如何調整,如何解決產品買賣難的問題。這些問題僅靠農民自已是無法解決的,此階段政府的支援是很重要的。

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是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共同現象。在農業現代化的程序中,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既是農村發展中的一個緊要的現實問題,也是一個關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戰略問題。因為數億剰餘勞動力如果不能成功轉移,農業必定會成為一個低效率甚至沒有效率的產業,而一個沒有效率的產業必定是沒有發展的。因此。只有將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成功轉職,農業效率才有可能得到提高。農業才能有所發展。然而,農村人口數量巨大,將會使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任務尤為艱鉅。

二、加快城市化程序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表明,農村向城市轉移,將更多的剩餘勞動力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逐步走向城市化道路,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城鎮化緩慢會給經濟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捆綁在有限的土地上,直接影響農業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村市場不開啟,國內消費市場疲軟等等,這些問題從根本上對經濟發展起著直接制約的作用。

隨著我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三農”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尖銳,一方面是由於經濟增長緩慢,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刺激,部分社會群體已經心理失衡,這些都嚴重威脅到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那麼,解決“三農”問題的出路究竟在哪呢?首先,要面對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歷史所造成的,企圖短期內解決是完全不可能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民的社會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總體情況依然不樂觀。從法律地位上來講,農民在全體成員中具有平等的地位,與工、兵、學、商具有同樣的權利,並不低人一等。但實際上,農民依然處於社會底層。農民的職業本來是神聖的,沒有農民的勞作,就沒有生存所需要的.條件,也就沒有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然而,鄙視農民的社會心理已經根深蒂固。農民勞作一生,為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卻被說成是沒有“工作”。除了農業以外的行業,工作人員都要經過挑選,合格者才能上崗,而對農民卻不需要任何要求,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從事農業生產。

因此,要想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將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有機地聯絡起來,實現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市、農民與市民之間的互動。事實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就是減少農民。農民到哪裡去。將涉及整個社會的大調整。所以沒有巨集大的戰略眼光,不繫統地去解決問題,是無法控制的。

“三農”問題的解決需要實現以下三大戰略轉型:一是產業轉型。一家一戶單幹,自給自足小生產是幾千年來的基本模式。改革開放以來,產業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是並未從根本上改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從傳統向現代化轉型。二是農村社會的轉型。農村與城市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分離的二元結構。農村的社會意識、社會結構與城市有著很大的區別。城市巳經很大程度地走進了現代化,農村卻還停留在落後的傳統社會階段。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途徑就是城鄉互動,良性轉換。三是農民身份的轉型。人是萬物之靈,人權是社會權能中最基本的權能之一。解決“子農”問題必須以人為本,從根本上解決對農民身份的歧視問題,這樣才可能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政策存在著“見糧不見人”的情況,更多強調的是“糧食”。當需要向農民索取的時候,卻又將農民管得很嚴;當社會福利分配的時候,又常常將農民排除在外,表現極為吝嗇。解放農民,還農民以公平的社會待遇,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三、結論

我們要想邁向高等收入國家,避免掉進“中等收入”的陷阱,最大的難題正是“三農”問題。如何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業的生產率將成為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主題。因此未來十年,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講,關鍵在於是否能解決好“三農”問題,能不能使區域經濟有較大的發展。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8

我國農業和農村改革已經歷了三十餘年的歷程,人們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農業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民問題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體”的關係,撇開其他任何兩個問題而孤立解決一個問題都是十分困難和不現實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單純以農業論農業不行,必須同時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三者的緊密聯絡被稱為‘‘三農”問題。筆者認為,要想妥善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其基本路徑是協同推進新農業、新農村和新農民(簡稱“新三農”)建設。

一、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前提

現階段,發展新農業就是推進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以農業現代化為標誌的新農業模式,應當具有科學化、企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社會化(產業化)、多功能化、生態化、資訊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等內涵及特徵。農業現代化的全面推進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農業科技落後、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粗放、社會化水平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以及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因而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國新農業建設特別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農業發展必須以現代科技體系為支撐

我國新農業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而農業現代化是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裝備農業,最終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農業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資源環境優良化等。2所以,現代新農業建設始終離不開現代科技的支援,具體講就是要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和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全面實現農業科學化、機械化和電氣化,在此基礎上不斷培育農業優良品種,積極研製、引進、推廣使用新型高效低汙染肥料及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現在發達國家的農業還出現了自動化、智慧化和高新技術化特徵,使農業生產力水平達到空前高度。由於大批農業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特別是基金專案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背景下的衣業現代化問題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研究專案“山東半島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與衣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研究”、山東省教學創新研究專案“發展經濟學教學內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計算機、資訊、鐳射、遙感、原子能等現代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並配合科學管理手段與經營方法,很好地推動了農業快速、高效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在推進新農業和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現代農業科技體系的建立及創新。

(二)發展新農業必須遵照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農業建設要求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以農戶家庭為基礎分散的小規模土地經營與農業現代化存在內在矛盾,不利於使用、推廣機器和農業新技術,阻礙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可以擴大農業規模,通過合同、契約等方式使農業生產要素在企業這個制度平臺上進行市場化運作,達到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3其次,發展新農業要求加強農業生產標準化建設。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是現代企業的生命線,正由工業領域擴充套件到農業領域,農業標準化生產經營與管理越來越成為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潮流,甚至成為國際農產品技術貿易壁壘的重要條件,加速農業標準化建設是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和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農業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農業標準化管理,嚴格農業投入品指標,建立農業標準化體系。再次,發展新農業要求採取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客觀上要求發展社會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的新型農業。目前農業現代化國家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後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由政府、企業和農業合作社提供各類服務,很好適應了農業社會化發展的需要。今後,我國新農業發展的方向必須走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道路,不斷壯大農業社會化組織,加強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經營風險。

(三)新農業發展應當追求生態化和低碳化模式

現代化農業雖然提高了農業單產和經濟效益,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農業發展的非持續性增強。正在興起的現代生態農業較好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促進了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繼生態農業後,近年來在一些國家興起的低

20碳農業發展模式也應受到重視。低碳農業是為逐步降低農業生產中C0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達到發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汙染為基礎的現代農業。4低碳農業具有農業生產、安全保障、氣候調節、生態涵養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農業固碳功能,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拓寬農民收入來源和低成本實現農業現代化。H不論是發展生態農業還是發展低碳農業,均要求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廣秸軒還田,擴大綠肥、農家肥等有機肥種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鏈原理防治作物病蟲害,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和沼氣等農業生產新能源,減輕汙染,改善農業生態。所以,鑑於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未來新農業發展目標必然體現其生態化和低碳化,必須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低碳農業。

(四)農業資訊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要求

隨著資訊化社會的演進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資訊科技在農業中被廣泛應用,農業資訊化水平不斷提高,現代農業逐漸演化為資訊農業。資訊農業的基本特徵是農業生產與管理的高技術化、資訊化、數字化、自動化、網路化等。0因此,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戰略必須加強農業資訊化建設,以農業資訊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企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跨越發展。同時,農村是農業資訊化的依託,是實施資訊農業建設的主陣地,而農民是農業資訊的接受者、傳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實施資訊農業的重要主體,我國在發展資訊農業過程中,通過加強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各類資訊資料庫,建立健全農村水質監測系統、病蟲害監測防治、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和村務管理等資訊系統,不斷提高農村資訊化水平和農民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所以,資訊農業建設過程實際也是實現新三農全面資訊化的過程,必然推動新三農建設水平的提高,為根本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奠定基礎。

二、建設新農村和實現農村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關鍵

建設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的落後面貌,最終實現農村現代化,這一過程包括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村工業化、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等,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促進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起到關鍵作用。

(一)通過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程序

一方面,我國新農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歸根結底離不開農村這塊主陣地,新農村建設情況如何,直接關係到農業現代化的程序乃至成敗,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決定了二者必須同步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成為農業現代化推進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新農村與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也會加快農村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程序,不斷改變農村經濟社會面貌。20世紀80年代後,鄉鎮企業在中國廣大農村異軍突起,成為農村工業化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大量以農產品加工業為特徵的農村第二產業發展,不但帶動了農村服務業興起,也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今後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加強,農村工業會進一步發展和優化,農民的收入會不斷提高,起到以工促農的作用。同時,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工業化又加快了我國新型城鎮化程序,廣大農村地區崛起的新城鎮,吸納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這為提高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對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解決三農問題無疑具有深遠意義。

(二)通過新農村建設為農民現代化奠定基礎

新農村建設及其推動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促進了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使農民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農民的成長步伐。首先,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質。通過完善農村的科技推廣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和各項文化事業,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和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民樹立文明、科學的生活觀念,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其次,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提供完善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這不但有利於農民群眾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於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使農民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科學消費、文明生活的良好習慣,塑造與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相適應的新一代農民隊伍。再次,新農村建設還有利於改變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解決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問題,通過擴大對農村的財政投入,迅速改變農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落後局面,為農業和農民的現代化創造條件。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

農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我國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培養新型農民和提高農民素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的關鍵在於打破傳統農業自身的封閉體系,轉變的契機在於投入並使用新的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力資本是改變傳統農業和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那麼,我國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落後農村向農村現代化轉變,需要大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本,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些新型農民應當具備多元化的基本素質要求。

(一)培養大批新型農民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首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生產經營者確立新的經營理念。現代農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需要的各類知識、技術、資訊越來越複雜,農業現代化建設涉及的產業和環節越來越多,農業產業鏈條延長和農業分工越來越細,作為經營現代農業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及時掌握科學種田和科學養殖本領。隨著農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程序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成果需要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農民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對其文化、技術、能力等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培養大批有知識、懂技術的新農民,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目前,我國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普遍偏低,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有20%,接受過初、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僅佔0.5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達76.4%,這與發達國家農村勞動力70%以上受過職業培訓的水平相差甚遠。因此,我國必須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儘快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其次,隨著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推進,我國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和資訊化等對農民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農業現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農民不僅要有知識、懂技術,而且還要懂經營管理,能及時把握市場資訊,勇於和善於參與市場競爭,形成按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遊戲規則進行生產經營及依法辦事的意識,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和在市場經營中的盈利能力。總之,為了更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及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新型農民隊伍。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農村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包括農民的現代化,而農民現代化包括思想觀念、知識結構、技術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現代化。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阿歷克斯?英格爾斯認為,一個落後的國家要轉變為自身擁有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國家,只片面強調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是不夠的,必須從心理、思想和行為方式上實現由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6-8因此,要實現農村現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新型農民。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完善,廣大農民是農村市場活動和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要求農民必須樹立市場競爭觀念和風險意識,自覺參與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適應市場多變的環境,及時進行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向的調整,提高駕馭市場、利用市場以增加收益的技巧與能力,成為高素質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同時,在推進農村現代化過程中,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許多農民面臨著非農就業的形勢和機會,農民的收入逐漸實現多渠道和多元化,農民不僅要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還要適時掌握農業經營以外的知識和技能。這也給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須積極轉變農村辦學理念,創新農村教育教學模式,農村基礎教育應儘快從單純應試教育轉變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服務的素質教育軌道上來,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使農村青少年各有所學,學有所用,既要滿足一部分農村學生升學深造的願望,也要培養大批志在農村就業,承擔農業與農村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新型勞動力,引導部分青年在農村創業和就業。事實上,我國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成長過程,就是新農村建設順利開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逐步實現的過程。

四、協同推進新三農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三農問題涉及許多方面,但從本質上說就是農業落後、農村貧窮、農民收入低的問題,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深層次問題。M而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發展新三農,儘快形成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三位一體與協同推進體系。

(-)積極發展新農業,推進農村和農民的現代化

中國人多地少,農業人口規模大、素質低的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僅要追求農業現代化,還要追求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如果沒有農業現代化就無法實現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反過來,如果沒有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就不會得到持續發展。M經驗表明,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業在國民經濟乃至農村經濟中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因而,今後實現農業現代化仍然是我國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而且農業順利發展也是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其他兩個現代化。同時,農業現代化目標也為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我國傳統農村會逐漸演變為現代農村,這個演變就是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現代化實現的過程,作為農業現代化推動者的廣大農民其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極大提高,一代新型農民會隨之成長。因此,積極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既是新三農建設的核心內容,又是加快新農村、新農民建設事業和實現農村與農民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也是成功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農民成長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早日實現農村現代化,儘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資訊化發展,推動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為實現農業和農民現代化奠定牢固基礎。首先,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農村居住、交通、通訊、生態環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條件,這些同樣也是新農業發展所需要的軟硬體環境,因而加速了農業現代化程序。隨著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政治民主化程序的加快,城鄉差別的不斷縮小,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生活水平日益與城市居民接近,為新型農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礎。其次,新農村建設加快了農村工業化程序,農村工業化可以直接成為推動我國農村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從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模式和經驗等多方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吸收了大批農業剩餘勞動力就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和培養新型農民的重要途徑。再次,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城鎮化充分發揮產業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應,可以吸收眾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非農就業,城鎮對周邊農業和農村發展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對農業和農村進行支援,促進新農業持續發展和新型農民隊伍快速成長。

(三)塑造新農民,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積累人力資本

建設新農業、新農村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因此,沒有新農業和新農村的發展,農民問題就得不到根本解決,農民素質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時,農民是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沒有農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沒有新型農民的塑造就根本談不上新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技術素質偏低,不少農村地區一些文化、技術素質較高的青壯年勞動力長期進城務工,或者在農村從事非農經營活動,而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是婦女、兒童、老人,這支勞動力隊伍顯然難以承擔新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任,因而新農民培育任務十分緊迫而繁重。當然,最終能夠將高素質農民穩定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也需要國家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資,進一步改善農業和農村的生產經營條件,完善政府的支農惠農政策,加大有關農業補貼力度,逐步提高農民、農業收入水平,提高新一代農民紮根農村、服務三農的積極性。另外,隨著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程序加快,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配套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同樣需要塑造大批有文化、懂技術、瞭解市場經濟知識及規律和擁有一定經營管理技能的新型農民。

綜上所述,新農業、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目標的一致性,決定了三者可以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機制,也只有同時開展新農業、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形成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協同推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而步入現代化社會。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9

農業是“三農”問題的關鍵,農產品則是農業的核心。近幾年,農產品“買難賣難”的情況時常見諸媒體。究其原因,流通環節多,損耗大是首要因素。如何打通這條流通渠道、快速實現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成為當前“三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日益受到各類平臺的重視,包括阿里巴巴B2B、淘寶網、天貓、京東、噹噹等均將農產品作為重要業務拓展。 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以及經濟發展的創新方式,已經逐漸滲透到了農業領域,涉農電子商務(指涉及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商務模式)將在未來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農產品銷售新時代

據測算,在農產品買賣交易中,蔬菜從田間到達消費者餐桌一般要經過4—6個環節,每增加一個流通環節,成本都將增加。同時,由於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滯後,外調蔬菜還面臨氣候變化、路途擁堵等諸多不可控因素影響,造成大量損耗。在此背景下,農產品網上銷售成為減少流通環節的一種新探索。

涉農電子商務同資訊化息息相關。20xx年以來,我國的村通工程成功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農村通訊服務水平邁上歷史性的新臺階。截至20xx年,全國行政村、20戶以上自然村通電話的比例分別達到100%和94%,實現了全國100%鄉鎮能上網,其中99%的鄉鎮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備了寬頻接入能力。

據阿里研究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xx年底,以淘寶網(含天貓)為例,正常經營的註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數為163.26萬個,其中註冊地在村鎮的為59.57萬個;經營農產品類目的網店數為26.06萬個,涉及農產品商品數量1004.12萬個。

雖然相比於其他門類,目前農產品電子商務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從近3年的資料來看,農村電商的開店數量在快速增加,交易額也急劇上升。調查顯示,目前農村村鎮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網購總額加網銷總額)為209億元,交易商品數量達到了1862萬件。農民收入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帶來的人均月收入大部分集中在20xx—5000元之間,而未上網農民的電子商務收入主要集中在無收入和1500—2000元之間。

網路銷售模式多樣化

電子商務的跨地域特性,能夠幫助農村居民打破有形市場的物理侷限,有效拓展全國乃至全球市場。一方面,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三四級城市及中西部地區的消費者可以購買到只在一線城市銷售的品牌商品。如20xx年甘肅、青海、貴州、內蒙古等省的消費者在淘寶全網的消費金額中超過67%都是跨省購買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如新疆、內蒙古、四川等地超過70%的銷售都是銷往外省。

涉農電子商務從20xx年起開始快速增長,銷售模式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最開始主要的銷售模式為零散農戶在網上賣土特產,著名的有在B2B平臺上批發活牛活羊的孟巨集偉,在淘寶平臺上零售土特農產的王小幫,以及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的趙海伶、杜千里。他們基本上採取“網路(平臺)+公司(網商)+農戶”的模式,農產品生產主體“農戶、農業合作社或涉農企業”變身網商,或依託網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與大市場的對接。

20xx年,浙江省遂昌縣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整個銷售過程起主導作用的,不再僅是農戶和網商,而是遂昌縣網店協會。在遂昌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樣本中,傳統涉農網商的銷售流通模式已經升級為“網路+協會+公司+農戶”,協會既為網商做好服務,也為網商們爭取更大的利益,同時制定標準對接生產方,實現品質監控和集約化營銷。遂昌縣網店協會在成立後的兩年中,該縣淘寶網店數量由350家發展到了超過20xx家,其中會員1300家,皇冠店20餘家。20xx年,各會員單位在淘寶網上的銷售額達到了1.5億元。

多重因素制約電商扶貧

儘管涉農電子商務前景看好,但是由於目前我國貧困地區在寬頻基礎設施、物流配送服務、農民學習機會等方面均較為滯後,導致在現有的農村扶貧的主流模式中,電子商務模式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農民上網不方便,主要原因是沒有寬頻、沒有電腦、上網費用高。同時資料顯示,農村網民上網更依賴手機終端,農村新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60.45%。

除此之外,農民網商認為從事電子商務最重要的因素是物流交通,解決不了這一問題,電子商務交易活動就無法完成。

由於生鮮農產品的特殊屬性,加快建設以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系統,也對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至關重要。資料顯示,北美90%的農產品用冷鏈物流,歐洲這一比例為60%,而中國則只有18%。

國家政策助推涉農電商發展

目前,我國有70多萬個行政村,農村網民總人數超過1.65億人,未來或將有越來多的村、鎮加入到電商大潮中,產業輻射範圍還將繼續擴大。同時,政府層面也對涉農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20xx年12月19日,商務部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交易創新,引導鮮活農產品經銷商轉變交易習慣,鼓勵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現代資訊科技,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鮮活農產品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發揮網上交易少環節、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激發傳統農產品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形成以農批對接為主體、農超對接為方向、直銷直供為補充、網上交易為探索的多種產銷銜接的流通格局。

20xx年8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資訊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清理涉及資訊消費的行政審批事項,加大財稅和金融支援等,到20xx年使資訊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政府層面對涉農電子商務的重視,加之農產品市場廣闊、需求量大,消費者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涉農電子商務勢必將成為未來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視角。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0

潯龍河由“自然村落”向“特色小鎮”轉變的核心動力是工商資本下鄉。為深入研究資本下鄉,專家們在湖南全省範圍選取了7個市州,瞭解1—2個資本下鄉專案基本情況。上報的12個專案中,現代農業型、生態農業型、觀光旅遊型專案10個,佔83%,工業帶動型、電子商務服務型專案各一個。

將這些專案與潯龍河進行比較,共同點是在鄉村發展特色產業,客觀上培育了農村發展新動能。不同點是潯龍河資本下鄉過程中,在制度建設、產業發展、農民致富、建設農村、社會管理等方面,更具有創新性、整體性、系統性、可持續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獲取更高收益,是工商資本下鄉必然選擇。從實踐看,資本下鄉基本是某公司對產業的直接投入,是單一、直線型的。比如衡南縣大三湘茶油、湘潭縣的花木、廣林的玫瑰等發展生態農業和蓮山莊園等生態農莊等。

潯龍河資本下鄉則有其創新性路徑,比如規劃引領。潯龍河特色小鎮嚴格貫徹多規合一,即以民生規劃為核心、產業規劃為引領、小鎮建設規劃為推手、社會發展規劃為長遠目標、土地利用規劃為保障的規劃體系,在規劃引導下吸引企業進入,避免盲目開發帶來的隱患。

平臺運作方面,潯龍河特色小鎮以小鎮建設為平臺,由政府、村集體及公司三大運營主體負責,以企業作為主體、政府負責引導、市場化運作。從小鎮人口結構構成分析為切入點,重點圍繞小鎮消費結構和消費人群,開發相應的產業,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及教育產業,並以專案的方式吸引企業投資,形成特色小鎮建設與“美麗鄉村”現代綜合產業發展的雙輪驅動模式。

融資創新是放大潯龍河價值的重要手段,潯龍河特色小鎮開發過程中運用PPP融資、上市融資、眾籌、參股合營等多種融資手段和方式。如利用PPP融資解決政府公共投資的最佳金融方案、藉助上市公司廣州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股市增發融資確保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以眾籌和私人訂製的模式助推鄉村康養產業開發。

從推動力量看,潯龍河更具系統性。工商資本注重追求規模效益,分散的土地經營權是資本下鄉的障礙。資本下鄉必須解決土地集中流轉,讓資本“腳踏實地”。從案例開看,小鎮主要存在流轉規模小、流轉難的問題,如湘潭市盤龍生態農業示範園受到土地流轉難的困擾,嚴重製約了其整體效應的發揮和規劃的落地,潯龍河資本下鄉則追求推進的各項要素內在邏輯性,追求要素間的內在聯絡性,用系統的、運動的,而不是孤立靜止的眼光來推動潯龍河特色小鎮打造。

潯龍河系統地處理好政府、企業和群眾的關係,建設過程堅持了“農民是土地的主人,企業是開發的主力,政府是服務的主體”的理念,地方政府通過推動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延伸,贏得了良好社會效益。企業通過拓展市場空間,可以獲得預期的資本回報。群眾通過獲得土地集中流轉帶來的固定收入,通過城鎮化帶來就地就業機會以及合理的集體資產經營分紅等,實現了經濟收入、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這些為小鎮建設和發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小鎮建設效率和質量。

潯龍河系統地處理好產權、投資和分配的關係,建立了合理、穩定、可持續的發展紅利分享機制,營造良好的多方共贏、紅利共享發展模式,有效激勵各方主體,確保政府、企業、群眾參建的積極性。

此外,系統地處理好土地、人才、資金的關係。潯龍河特色小鎮依靠帶頭人柳中輝及其團隊的帶動,不僅使本村獲益,也吸引鄰村加入到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來。雙河村土地流轉後進行規模種植,保證了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有效提高了土地耕種效率。同時,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權入股組成合作社,農戶作為股東,既可按股分紅,又可以通過勞動取得收入。在專案建設資金來源上,政府投資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領域,而企業則依據市場機制投向競爭性經營領域,確保了多方的共贏。

從規模運作看,潯龍河專案更具整體性。由於“特色小鎮”需要具有生產、生活、生態等綜合性功能,因此,需要從小鎮的規模來考慮其整體佈局,從調研的情況來看,一般以專案建設為引導的特色小鎮建設都是先流轉一部分土地,就開發一部分專案,如汨羅市白水鎮西長村的開發就是以先流轉的3000畝土地進行產業開發,後續發展過程的整體性必然受到一定的障礙。而潯龍河特色小鎮的開發以村為單位,不落下一戶農民、不落下一寸山水,讓原住民真心擁護特色小鎮的開發,有序推進產業發展和小鎮建設,其規模運作更具整體性。如潯龍河小鎮的開發以“寸寸土地長稻穀”的理念實現土地資源價值的最大化,贏得了村民的廣泛認可。潯龍河特色小鎮建設全面考慮將農民手中所掌握的土地資源資產化,從而實現農民的物權價值。如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為例,無論是水田、山塘還是林地都統一進行流轉,分類進行補貼。按照耕地每畝每年600斤谷,林地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閒置用地200斤谷的標準,以當年國家糧食收購價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租金,實現了“寸寸土地長稻穀”,從整體上將土地流轉出來,統一規劃,統一開發,促進了小鎮建設的有序推進。

從產業定位看,潯龍河專案更具生態性。特色小鎮的打造,必須結合產業規劃統籌考慮,這樣才有望保持小鎮持久的繁榮。而特色小鎮產業的特質在於“特色”,其魅力也在於“特色”,其生命力同樣在於“特色”。而打造特色產業有賴於把所在地的產業優勢糅合進去,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鎮產業,避免千篇一律的面孔出現。從我們的調研看,資本下鄉發展產業必須保護自然生態、推進綠色發展,這是基本要求,而調研的專案都基本符合這一要求。潯龍河特色小鎮正是利用其林地多的自然生態優勢,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但有其不同之處,潯龍河特色小鎮圍繞帶動人流、聚集人氣,五大產業之間相互支撐、促進、融合,形成自身的產業生態。

潯龍河特色小鎮堅持把產業融入當地的自然生態,突出自然生態特色。潯龍河特色小鎮按照不破壞生態環境、儘量不佔用耕地和堅持土地效益最大釋放共享的三個原則開展建設。另一方面,潯龍河的農業種植(花卉苗木)、農產品加工、休閒旅遊、康養產業、基礎設施等五大產業之間相互支撐、促進、融合,充分實現產業間互動、內外資源互動的多元複合價值,形成了一定的產業生態,構建了和諧、高效、活力的產業體系與生態圈,正如柳中輝書記所說的,潯龍河是圍繞聚集人氣做產業,這些產業也都是服從於聚集人才這一理念,這是其它地方資本下鄉所沒有的,潯龍河特色小鎮通過整一化的產業體系向外推介一種擁抱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有果園菜園花園、充滿藝術生活氛圍和藝術氣質,無處不彰顯人、自然、產業、城市和諧共生的“世界級田園綜合體”。

從農民利益看,潯龍河專案更具可持續性。農民支援是潯龍河資本下鄉專案順利推進的最堅實的基礎。而農民支援的堅定性來自於對農民利益的維護和發展。在這一點上,調研中的其它資本下鄉專案差距較大,有的在土地流轉後提供季節性就業,有的`部分提供就業,有的則一轉了之。比如湘陰縣洋沙湖國際度假村專案,雖然建設得很漂亮,但在建成區內農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村莊、失去了主人地位和權力。潯龍河特色小鎮則不同,村民留住了家園、增加了財富,特別是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形式,強化了農民的主人翁地位。

在確保農民基本生活的可持續性方面,潯龍河特色小鎮考慮百姓問題的視角絕不是簡單的拆遷、徵收、住新房等操作層面,而是從土地改革“三權分置”進行深層次設計,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保障農民基本生活的可持續性。潯龍河特色小鎮按照耕地每畝每年600斤谷,林地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閒置用地200斤谷的標準,以當年國家糧食收購價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租金,保障了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可持續性。

以永久性宅基地使用權置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益,確保資產活力的可持續性方面,潯龍河通過土地增減掛鉤政策推動村民實行集中居住,新房具有土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可用作抵押貸款,從而確保了資產的保值增值,維持了資產活力的可持續性。

以集體土地收益權保障農民增收的長效可持續性方面,潯龍河由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商場、民營學校、醫院、加油站、文體中心等可經營專案和旅遊專案的運營,其獲得的股份收益由村民按土地合作社中的股份比例進行分紅,實現村民長效增收。

以農村社群化管理改革鞏固城鄉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方面,潯龍河一方面通過吸引城市居民在潯龍河購買住房,就地落戶成為新社群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同樣的完善的功能配套和農村優美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通過轉變農民身份,實現就地城鎮化,身份直接轉變為社群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同時,可以保留其農民身份對土地的權利。這樣,就構成了城鄉居民相互融合、和諧發展的基礎。

從總體上看,潯龍河改革的核心之一是社會資本主導,對鄉村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專案是由民營資本發起運作的,公司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優勢,主導了專案的頂層設計、資金運作、政策平臺搭建、土地規劃調整等要素破題,並負責專案區內的產業發展,最終形成了對土地資源、生態資源、人文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綜合利用,發揮出了專案建設的主力軍作用。

工商企業進農村參與農地改革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最大困難是什麼?最大擔心是什麼?工商企業主動參與農村土地改革,能夠按照產業發展佈局的需求合理進行土地資源配置,從而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獲得產業發展的經營收益。其中,最大的困難也是按照產業的規劃進行建設用地的佈局和調整,並在規劃政策、用地政策上、金融支援等方面實現突破;最大的擔心是政府不支援創新改革,不支援專案區內的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或因為政策調整對公司發展造成阻力。

潯龍河通過多規合一,構築了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將不同層次、不同型別規劃的統籌推進,最終形成了以民生規劃為核心、產業規劃為引領、建設規劃為推手、社會發展規劃為長遠目標、土地利用規劃為保障的“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

同時,通過土地改革實現了鄉村資源的資產化、資本化。潯龍河專案重點破解了土地問題,通過土地確權讓農民的土地資源變為資產;通過土地的經營權流轉、宅基地置換使農民的資產產生價值,變為資本;通過土地變性徵收,讓農民獲得土地徵收收益的同時,引進了社會資本下鄉發展多種產業經營,實現了農業的現代化,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產業融合下,潯龍河形成了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在專案區佈局了生態產業、文化、教育、鄉村旅遊和鄉村康養產業內容,形成了互為依託、相互促進的互動關係。其中,生態產業、文化產業、教育產業作為基礎產業,做到盈虧基本平衡,與其他配套設施一起,構築成專案便捷的交通區位、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善的配套設施,為鄉村全域旅遊和鄉村康養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產城互動中,潯龍河打造充滿生機的功能平臺。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既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又是特色小鎮建設的試驗田。通過實施村民集中居住,完善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和科、教、文、衛、體、商等配套設施,使其具備了新型生態社群和城鎮的功能;通過盤活鄉村土地資源,引進社會資本、智力資源下鄉聚集,使其又具備了產業發展功能。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1

摘要在資料井噴的時代背景下,大資料技術處理資訊資料又快又準確,並且涉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結合現在政府最重視的“三農”問題,可以考慮利用大資料處理技術,加強“三農”建設,運用新思路、新技術去解決“三農”問題,為國家更好更快地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基於此,結合大資料處理技術以及現在國家重視的“三農”問題,提出新的建設方法,讓“三農”問題在大資料的背景下得到解決。

關鍵詞大資料;“三農”問題;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F320文獻標誌碼:BDOI:10.19415/.1673-890x.20xx.35.047

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開始興起,我國也抓住這次發展的機會,於20xx年初開始與國際接軌,逐漸加入到網際網路的發展大軍中。經過數十年的建設,我國也在網際網路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始從網際網路時代進入大資料時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更要牢牢抓住這次機遇,爭取將大資料技術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三農”建設。現在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階段,做好與“三農”相關的答卷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正好可以利用大資料來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全面小康。

1大資料的發展

顧名思義,大資料就是海量資料的意思。在網際網路資料平臺中,資料傳輸變得越來越快捷並更加方便,吸引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利用這些資料進行統計和計算。這些資料基本都可以共享,極大地方便了使用者查閱相關的資訊,從而加強了人們對於資料接收的程度。越多的資料聚集在一起,就越容易分析出其中潛在的規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利用這些資料計算進行與自己行業相關的分析,並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大資料的使用在國際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如《自然》《科學》等國際知名大雜誌近年來也在一直報道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

2大資料在“三農”中的應用

“三農”問題是我國重視的問題之一,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是關於“三農”問題的,並且現在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收尾階段,“三農”問題就顯得更加重要。“三農”問題主要集中在農村,屬於管理困難的地區,希望利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技術,能夠解決“三農”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1]。

2.1對於農業產業的幫助

對於“三農”建設而言,最大的基礎就是“農”字。不論是農民還是農作物,這些都是構成“三農”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農民經常靠天吃飯,收成都取決於天氣的影響,這樣的模式受外部因素限制太多,難以保證農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收入。利用大資料統計,可以精確地對於某一區域的.天氣資料進行預測,如降雨量、氣溫、日照強度等與農作物生長息息相關的資料。通過長時間的資料對比以及預測,大資料能夠幫助農民估計今後一年的氣候條件,例如預測降水可能較少,那麼就可以幫助農民提前做好準備,通知水庫做好蓄水準備、提前儲水等措施,保證農作物在生長的時候有充足的水分[2]。通過這樣的干預措施,就可以保證在整年的種植工作中,幫助農民穩定農作物的產量,減少外界因素對於收成的影響,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為了進一步利用大資料技術進行農業種植產業的開發,可以利用大資料產生的對比結果來選擇該地區將來種植業的發展方向。比如,某地區長期都是種植香蕉,但根據大資料比對的結果,該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地理條件更加適合種植蜜柚。經過計算,改種蜜柚之後農民收入能夠增加30%,通過這樣的調整,可讓農民的收益達到最大化,也讓整個地區的產業發展更加合理、均衡。

2.2對於農村貿易的幫助

十幾年前,網際網路貿易還未興起,全國還是以實體經濟為主。而現在,網際網路貿易已經風生水起,每年線上貿易的總額在不斷增長。但是,這樣的貿易模式在農村等偏遠地區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3]。農村貿易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知名度不足,銷路不暢或者農產品被收購商壓價,導致農民收入低,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利用大資料技術,可以分析當地的各種農產品的價格以及銷量資料,再與全國各地的相應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出哪一類農產品在哪裡最好賣,在哪裡價錢最高等,通過這樣的分析,能夠直接精準地找到利潤最高的地區進行銷售。同時,利用大資料的傳播性與快捷性,能夠很快地打出農產品的知名度,力爭做到以品牌帶動銷量的效果。

2.3對於農村精神文明等建設的幫助

僅在產業上對農民進行幫扶還是不夠的,“三農”建設也同樣關心農村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在農村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設上,以往經常採用組織活動以及文藝匯演下村等方式,沒有切實地考慮到農民實際需求。利用大資料平臺,可以開發相關的軟體,針對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利用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出來。例如,可以在手機APP上進行農業技術的宣講教育,讓農民在農閒時可以提升自己的種植技術;也可以在APP上開發娛樂版塊,將各種演出的視訊放在軟體裡,讓農民挑選自己喜歡的型別,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

3大資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雖然大資料應用在“三農”建設上有諸多好處,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還是面臨著許多困難的。例如,農民對於大資料處理結果的不信任,長久以來都是種香蕉,突然讓農民改種蜜柚,這對於農民而言風險太大。原來種植香蕉可能收入不高,但種了蜜柚之後也不能保證他們的收入一定增長。並且,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不能很好地操作相關APP,導致實際使用效果大打折扣[4]。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根本辦法就是基層工作人員要細心地開導農民,並且做好相關材料以及資料的說明,用實打實的資料來說服農民,並且手把手教會農民使用相關的大資料APP,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資料與“三農”實際結合的問題。

4結語

我國的農村面積大,涉及的人口也多,但經濟發展卻還是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如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是國家重視的問題,所以,國家在不斷強調“三農”問題的重要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三農”建設中。其中大部分人都應用大資料技術分析農村現狀,然後進行規劃和開發。利用大資料技術,可以很快地發現問題並且快速地解決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資料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全面小康。

參考文獻

[1]尹驍,王明宇.大資料時代下三農問題新思路的探討與分析[J].電子商務,20xx(8):1-2.

[2]魯齊建,沈浩儒,曹玲玲.“網際網路+城鎮化建設”促進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J].時代金融,20xx(30):69,79.

[3]張傳秀.“網際網路+”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xx,19(1):94-96.

[4]趙靜,馬潔.“網際網路+”時代農村電商物流問題研究[J].中國商論,20xx(27):62-64.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2

一、我國“三農”問題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得到發展並逐步走向成熟,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雖說金融危機確實對我國的整體經濟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但對我國的農村經濟來說卻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勵作用。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農業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否則發展的很可能就是所謂的“泡沫經濟”,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內在的力量。農村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還存不少的問題。具體來說:一是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後,科技投入不足,相關的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而且糧價浮動較大,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二是在農民方面,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知識型農民過少;三是在農村方面,農村管理相對落後,仍然易受傳統不良管理思想的影響,農村面貌還需進一步改善。總而言之,“三農”問題仍然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仍然需要大力解決,與城市發展相比,城鄉之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這些都極大的影響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不利於農民收入的提高和農村面貌的更新。

二、發展農村經濟的幾點思考建議

(一)加強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發展

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農業增收為主導的目的下調整我國農村農業經濟結構,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發展中,對農業發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據經驗而進行的,因而對農業的未來收入預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現代化背景下,農業的發展可以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得到快速發展。具體來說,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首先應瞭解市場需求,通過對需求的瞭解調整農業的生產結構,在農業發展中不僅要關注量的提高,同時更應該注重的是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另外,農業的發展結構的調整既要兼顧精細化的產品生產又要注重規模效益與品牌建設,通過多渠道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二)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

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和受益者,農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問題。發展農村經濟,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農民素質的提高。政府各個部門要通過各種渠道教育農民,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增強農民法律意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進行,因此司法部門要發揮自身作用,定期向農民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二是增強農民科技意識。應充分通過各鄉鎮事業服務中心與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農民提供科技種植知識,通過專家講座、組織參加技術培訓等方式,對他們進行科技培訓,增進農民的農業科技知識;三是強化農民市場觀念。通過各種渠道引導農民利用網際網路等資源獲取市場資訊,把握市場行情的情況下進行農業投入。提高農民素質不僅有利於農民自身發展,而且有利於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從而實現發展農村經濟的目的。

(三)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面貌

農村發展經濟的條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尤其要在資金投入上予以支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發展農村經濟政府可以從兩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同區域農村經濟情況的發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巨集觀政策上進行引導,地方政府則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形積極調配技術人才,合理劃分農村勞動力資源,將合適的人安排的合適的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還應注意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各種優惠和鼓勵政策吸引大學生投入到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去;二是引進資金。中央政府也應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儘可能多的資金支援。此外,也應注重發揮農村金融的作用,引導社會企業團體等將信貸資金投入到農村,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資金基礎。另外,農村經濟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的支援,因此還應注意從公共設施、教育、醫療等方面入手,在促進農村總體發展的基礎上更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改善農村面貌。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接受足夠的資金投入與支援。農村經濟的提高與發展可以從“三農”問題著手,通過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業生產結構以及完善農村管理等方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杜瑾.新中國三農出路的探尋歷程與當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xx.

[2]任慶偉.政府行為視角下的“三農”議題研究[D].吉林大學,20xx.

[3]劉廣棟.基於“三農”問題的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研究[D].安徽師範大學,20xx.

[4]呂靜.淺析如何解決“三農”問題來發展農村經濟[J].農家顧問,20xx.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3

 摘要:當前“三農”問題仍然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鏈條上較為薄弱的一環,農產品價格不穩定,“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矛盾日益凸顯。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發展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農業處於產業鏈低端,難以及時獲取市場的需求資訊,導致供求不平衡的情況出現,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加快資訊的傳播速度,使農民及時掌握市場資訊,減少損失。金融機構的介入能夠使得農民的財產獲得保障。

 關鍵詞:“三農”問題;交通銀行;傳統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金融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與各生產服務行業的交流逐漸深入,不僅帶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和成長,也促進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耕文明影響了我們幾千年,農業作為我國一個傳統產業,也是一個重要的產業。我國的農業屬於第一產業,是我國進行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為了解決“三農”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加大了對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交通銀行在解決幫助三農問題的過程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遇到了不少問題。

一、農業產業鏈條在“網際網路+”的引導下不斷升級

農業作為我國的傳統產業之一,也是第一產業,然而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的國情不容忽視,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我國眾多人口以及出口所需要的糧食。因此,農業現代化和自動化是實現農業產業增收的一條必經之路,而要想實現農業自動化和現代化,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援。目前,通過計算機控制的農業自動施肥和灌溉已經可以實現。農業產業自動化在“網際網路+”的引導下不斷升級,在將來有望實現農業現代化普及。交通銀行可與計算機產業公司進行合作,向農民發放低息貸款或進行相關產品補貼優惠。使農民切實享受到“網際網路+”為農業現代化帶來的便利。

二、交通銀行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同助力“三農”問題的解決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逐漸重視,各類金融機構開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共同推動“三農”問題的解決。交通銀行可以通過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來實現對農民的支援。此前,交通銀行深圳分行就已經與“三農金服”公司有過合作。三農金服作為一家國資系農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有自己優質的風險控制團隊,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可以對農民申請的小額助農貸款進行貸前稽核、貸中監控以及貸後管理。結合大資料、徵信體系、風險控制模型等先進手段實現對風險的有效規避和控制。通過這類合作,能夠有效地實現對農民的幫助,使農民切實享受到金融機構帶來的優惠和便利,並且保障投資者以及平臺的運營安全。這類平臺專注農村金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更加強力的解決農業問題,併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交通銀行與三農金服的合作,是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相輔相成的成果。能夠有效促進農村消費,改善農業環境。

三、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相結合服務農民的`必要性

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業一直是城市裡個體商戶的主要資金來源與重要動力。然而農業作為我國的傳統行業,在許多經濟落後的偏遠地區仍然是當地農民主要的生活生產方式。傳統的金融機構在這些交通不便的地區設立網店的成本太大,而且收益甚低,但是仍有一些需要金融機構進行貸款以發展自己農業的個體農業生產者。相比之下,網際網路金融對於這些農民就是一個較好的選擇,網際網路鋪設成本低,覆蓋範圍廣,比傳統金融業設立站點更加方便快捷。而資金雄厚又是網際網路金融所不具備的一大特點,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的合作則恰好彌補了這兩個缺點,取長補短,相輔相成。能夠有效實現對農民的幫助以及為金融機構更好地創收。網際網路金融是金融與網際網路模式結合下的多元化產物,相比於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業,它更容易為大眾帶來便利,普惠大眾。同時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滲透到“三農”的領域中,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市場寬闊,資金需求量極大,可是同時也面臨著資金供給量不足、資金外流加劇等種種難題。所以我們堅信網際網路金融可以為解決農村、農業、農民諸多方面的許多難題的解答得到實質上的幫助。網際網路金融可以利用自身便利優勢與普惠屬性跨越地理鴻溝在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增加農村資金供給量和加強建立農村金融信用體系方面有著不俗的貢獻。

四、銀行應主動加強與助農性網際網路金融的合作

“二十四節氣歌”作為我國古代農業生產者智慧的結晶,反映的是農業生產與時節的對應性。而助農性的網際網路金融也應注意農業生產在不同季節的不同需求。農民對金融的需求是有季節性的,如果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錯過了農業生產時節,對農民和金融機構來說都有可能導致損失。因此傳統金融機構應主動加強與網際網路金融的合作,建立完善徵信體系,加快貸款資格和額度的稽核速度,加快貸款發放到農民手中的速度。要讓“好鋼用在刀刃上”,使農民在生產的季節享受到助農貸款為農業生產帶來的收益。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均工資水平不斷提高,但物價水平也伴隨著逐漸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也在提高,因此銀行的金融產品為群眾提供了方便。銀行在推出金融產品時,應考慮到不同程度的消費人群,對其應有不同的門檻要求,提高產品的適用性,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產品為其帶來的便利,尤其是對於農村使用者在進行借貸或辦理信用卡時,應建立適合其的門檻要求。宣傳有關金融產品的資訊,增強人民對於信用卡等金融產品的信任度,建立並維護好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相互信任。

五、農村網際網路金融的准入門檻

網際網路金融在為農民和投資者同時帶來收益的時候,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和安全隱患。特別是在中國當下的環境中,網際網路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也成為了一大問題。銀行如果想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合作,就應當加強對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的稽核,確保該機構有相應的資質以及充足的資金,警惕非法集資詐騙。

六、把握好網際網路服務“三農”的方向

“三農問題”即農民、農業、農村。網際網路金融應當把握好服務三農的方向。強化基礎金融服務。在對農戶發放貸款標準化、線上化的改造過程中,加強規模化、批量化的貸款發放,並且降低對農民發放貸款的利息,使更多的農民能夠享受到網際網路金融為農業生產帶來的便利。

七、對農民的農業生產及農產品銷售進行專業化的指導

在傳統農業的影響下,大部分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僅僅是為了實現自給自足。只有較少的農產品會在傳統的集市上進行交易,這對農民創收影響很大。而且不利於增加投資者的收益。要想為農民創收,就要加強對農民農業生產以及農產品銷售的專業化免費指導。使農民能夠在網上使用電商平臺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實現創收。這一舉措在為農民增加收益的同時,也能為投資者帶來收入。

八、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金融的合作應當獲得政府的政策支援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金融在合作的同時,要想既保證自身的收益,又要為農民帶去可觀的收入,就必須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援,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助農政策和金融政策。政府應當與金融機構一同加快建立和完善徵信體制,加快對農民貸款申請的稽核速度,對於長期欠款未清的個人,應當予以一定的懲罰措施,使信用良好的個人享受到便利,帶來良好的社會風氣。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場是無形的手。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是推動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動力源泉,居民的財富日益增長,金融市場上流動的資金量才會越來越多。在這種形勢下,政府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加強巨集觀調控,不斷完善市場體制機制,提高市場的管理效率,對銀行金融產品的管制政策適當放鬆,完善金融機構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對於銀行的監管問題等。交通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政府應進一步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摒棄所有制結構單一的缺點,完善和調整金融制度。政府應提供給各大銀行競爭機會,促使銀行對金融產品不斷做出創新,使銀行能夠在更高層次及範圍領域內不斷髮展與創新。

總體來說,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金融的合作是大勢所趨。無論是為城市個體商戶發放貸款還是為助力農民農業生產發放貸款,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金融的合作是未來金融機構發展的大方向。交通銀行應該把握好目前的大好時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在為自身及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同時,也能夠響應國家號召,為農民帶去實惠,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做出重要的貢獻。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4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約有8億農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鄉差距不斷拉大,三農問題越來越凸顯。[1]近年來三農問題是我國政府工作關注的重點,而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途徑,同時城鎮化中出現的問題,為三農問題的解決設定了障礙。

一、城鎮化對三農問題的影響

(一)城鎮化對三農問題的積極影響

首先,城鎮化發展有利於推動農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滿足大量勞動力的就業需求,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壓力得以緩解,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城鎮化的推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較農村更為完善,農民生活方式向城鎮轉變,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其次,城鎮化發展有利於推動農村基礎設施的發展。城鎮化有利於農村面貌改善,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利用城鎮的輻射和集聚效應,可以合理佈局鄉鎮企業,改善農村環境,鄉鎮企業使村民就近就業,減少了人口大量流失帶來的問題。

最後,城鎮化發展有利於推動農業現代化程序。城鎮化使小規模零散土地得以集中,有利於農業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從粗放型農業生產走向集約型的精細化生產。

(二)城鎮化對三農問題的消極影響

城鎮化具有一體兩面性,它是三農問題解決的途徑,同時它的發展也為三農問題的解決帶來新的挑戰。表現為城鎮面子工程、城鎮化質量低和工業化為主三個方面。

首先,城鎮面子工程。城鎮化程序下,很多地區掀起造城運動,城市不斷擴張,佔據大量農村土地,很多農民被迫失去土地,出現大量無地農民。大中型城市舊城改造,廉租房不斷減少,很多農民工租房困難或者租房成本高,無法攜家帶口去城鎮發展,造成農村留守兒童增加,不利於解決三農問題。

其次,城鎮化質量低。我國的.城鎮快速發展,但這種城鎮化是低水平、粗放型的。雖實現了土地城鎮化,但土地表面基礎設施不健全,人們享有的依然是農村服務,加上一些大中型城市的高門檻,戶籍制度下農民難以融入,人口城鎮化水平低。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人多地少以及城市社會拒入,農民呈現亦工亦農的狀態,農民半耕半工不利於土地流轉和農業實現機械化、規模化。

最後,以工業化為主。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服務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應大於工業。但現實是很多城鎮追求資源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產業,忽視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發展。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等型別的產業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較高,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不高,農民進城就業難。同時,一些工業會對人們的生活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不利於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城鎮化建設對三農問題解決的策略

(一)城鎮建設減少面子工程

大中型城市應保留或建設廉租房,為農民工提供廉價的居住地,減少遷徙成本和經濟成本,有利於城鎮管理。加大對中小城鎮建設的支援力度。中小城鎮房價不會像大城市一樣被熱炒,同時居住排擠力度小,農民住房壓力和經濟壓力可得到緩解。同時在中小城鎮發展,農民可以實現就近就業,離土不離鄉,緩解了農民心理壓力。城鎮基礎設施相對農村健全,服務業發達,解決了農村勞動力溢位的問題,增加就業,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農民離開土地去城鎮謀生,大量土地得以流轉,農業可以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提高生產率。

(二)提高城鎮化質量,落實戶籍改革

針對城鎮化質量低,應不斷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儘快改進。我國戶籍改革正有序進行,有望在20xx年形成新型戶籍制度。中小城鎮農村居民准入門檻低,很大程度解決了農民候鳥式遷徙問題,可有效促進人口城鎮化。農民進城實現市民化,其與城鎮居民在醫療保險等方面享受相同待遇和服務,可使農民真正融入城鎮,城鎮化得以落實。同時,因土地是農民最後的保障,農民市民化為農民在城市生存和生活提供了社會保障,農民與土地可實現切割,農村土地得以進入市場流轉,為實現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提供有利條件。

(三)大力發展服務業

應大力發展服務業。在發展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等產業的城市,需要較高的技能或知識,農民普遍教育程度低,掌握的技術多低端,在這些城市,只能從事沒人願意幹的較髒、較累,技術要求低的工作。而服務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要求較低,可以吸納溢位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有效緩解就業壓力。同時服務業也有效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人們享受到的服務不斷增加,生活質量提高。因此,城鎮應大力發展服務業。

三、結語

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城鎮化,它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三農問題是國家工作的重點,關係8億人口。應推進城鎮化,以城帶農,城市反哺農村,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賈俊民,葛文光.關於三農概念與三農問題提法的考察[J].當代中國史研究,20xx(1).

[2]趙麗欣,王青青,李輝,郄豔麗.城鎮化問題對三農問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xx(1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