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81K

在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經典】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5篇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

隨著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對農村的經濟建設也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在這一過程中,環境問題就愈來愈突出。環境問題的惡化對“三農”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很大影響,基於此,本文主要就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影響“三農”發展的問題加以分析,然後結合實際對農村環境保護促進“三農”發展的優化策略進行詳細探究,希望對農村的實際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0引言

農村的經濟發展對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保障農村的環境要從多方面進行加強。在當前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下,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就愈來愈重要,只有從環境的問題上得到了有效解決,才能更好的促進“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

1 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影響“三農”發展的問題

1.1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分析

“三農”的發展是促進農村經濟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礎,在農村的環境保護方面的加強就比較重要。農村的環境主要是農村居民為中心的人工改造自然因素的整體,其中有諸多的因素,例如大氣以及土壤等層面,在這些方面進行加強,就比較有助於“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對農村的環境加強保護,能夠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發展要求,在農村的環境方面得到了保護對整個農村的風貌優化就有著積極作用[1]。

再者,農村的環境保護有助於促進新農村的生產發展,新農村的建設和環境保護兩者的和諧發展是農村生產發展的`需求,只有將兩者得到有效的結合,統一化的發展,才能真正保障農村生產發展水平的提升。對農村環境加強保護,是農村村容整潔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在這些方面要能得到有效加強。

1.2農村環境保護和“三農”發展的問題分析

從當前我國的農村環境的發展現狀來看,在諸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解決,環境問題對“三農”問題的解決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要注重對農村環境的優化解決。當前農村的環境字各個方面都正在進一步的惡化,其中的水汙染現象比較嚴重,對農業的生產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水汙染的嚴重性對農業的生產產量和質量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造成農作物自身含有有毒元素,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威脅[2]。

再者,農村環境汙染中的土壤汙染也比較嚴重,以及草地的汙染也比較突出。其中的土壤汙染是對農作物有著直接作用的,由於農作物是依靠著土壤生長的,如果土壤的破壞比較嚴重,或者是土壤當中存在著有毒物質,就會直接作用於農作物上。還有是草地方面的破壞也比價嚴重,這樣就會對畜牧業的發展帶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農村的環境問題還體現在土地的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這就會造成耕地面積的減少。這些層面的環境問題,對農民的經濟收入就會造成直接的影響。並且對農業的發展也會帶來很大的危害。所以對這些方面要能得到充分重視,要能充分重視,並要找到針對性應對的策略加以解決。

2 農村環境保護促進“三農”發展的優化策略探究

對農村環境的保護加強促進“三農”的優化發展,在策略的實施要從多方面充分考慮,要在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上進行加強。各地的領導幹部要能充分重視農村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並要能夠將帶頭作用得以體現,主動的對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深入到基層進行宣傳。在宣傳的方式上也要能夠多方面的加以體現,可以通過廣播以及電視和網際網路等技術的應用,讓農民能夠在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技術的學習上有更深的認識[3]。

再者,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的優化實施,還要能夠充分證實環境保護的監督機制的完善。從制度上進行規範,讓每個農民都能夠在環境保護的工作上做出自己的努力。還要能實現新農村和新環境的發展目標,構建環境保護的完善體系,將環境保護衛生以及綜合管理等系統得到有機的整合發展。

另外,對農村的生態環境系統進行有效優化發展,這就需要能夠對新農村建設的資源開發和環境容量兩者得到有機的結合,將生態平衡這一問題得到充分的重視。再有就是要能夠對農村的生態配置得到優化體現,要能將環境保護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如此才能真正的保障農村環境的良好發展[4]。要能對農民生態權益方面進行改善,加強其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深化認識,政府的職能作用發揮要充分,並要能在環境保護的資金以及技術的投入上要能得到充分。這樣才能真正的保障農村環境的良好發展。

3 結語

總而言之,對農村的環境保護的措施實施,要能從多方面得到有效加強,只有從環境上得到了有效保障,才能有利於農村的“三農”問題有效解決。此次主要從農村的環境保護的問題以及重要性等層面進行的分析,然後結合實際探究了問題的應對策略,希望對實際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2

一、我國“三農”問題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得到發展並逐步走向成熟,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雖說金融危機確實對我國的整體經濟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但對我國的農村經濟來說卻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勵作用。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農業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否則發展的很可能就是所謂的“泡沫經濟”,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內在的力量。農村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還存不少的問題。具體來說:一是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後,科技投入不足,相關的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而且糧價浮動較大,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二是在農民方面,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知識型農民過少;三是在農村方面,農村管理相對落後,仍然易受傳統不良管理思想的影響,農村面貌還需進一步改善。總而言之,“三農”問題仍然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仍然需要大力解決,與城市發展相比,城鄉之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這些都極大的影響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不利於農民收入的提高和農村面貌的更新。

二、發展農村經濟的幾點思考建議

(一)加強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發展

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農業增收為主導的目的下調整我國農村農業經濟結構,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發展中,對農業發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據經驗而進行的,因而對農業的未來收入預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現代化背景下,農業的發展可以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得到快速發展。具體來說,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首先應瞭解市場需求,通過對需求的瞭解調整農業的生產結構,在農業發展中不僅要關注量的提高,同時更應該注重的是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另外,農業的發展結構的調整既要兼顧精細化的產品生產又要注重規模效益與品牌建設,通過多渠道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二)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

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和受益者,農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問題。發展農村經濟,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農民素質的提高。政府各個部門要通過各種渠道教育農民,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增強農民法律意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進行,因此司法部門要發揮自身作用,定期向農民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二是增強農民科技意識。應充分通過各鄉鎮事業服務中心與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農民提供科技種植知識,通過專家講座、組織參加技術培訓等方式,對他們進行科技培訓,增進農民的農業科技知識;三是強化農民市場觀念。通過各種渠道引導農民利用網際網路等資源獲取市場資訊,把握市場行情的情況下進行農業投入。提高農民素質不僅有利於農民自身發展,而且有利於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從而實現發展農村經濟的目的。

(三)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面貌

農村發展經濟的條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尤其要在資金投入上予以支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發展農村經濟政府可以從兩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同區域農村經濟情況的發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巨集觀政策上進行引導,地方政府則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形積極調配技術人才,合理劃分農村勞動力資源,將合適的人安排的合適的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還應注意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各種優惠和鼓勵政策吸引大學生投入到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去;二是引進資金。中央政府也應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儘可能多的資金支援。此外,也應注重發揮農村金融的作用,引導社會企業團體等將信貸資金投入到農村,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資金基礎。另外,農村經濟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的支援,因此還應注意從公共設施、教育、醫療等方面入手,在促進農村總體發展的基礎上更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改善農村面貌。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接受足夠的資金投入與支援。農村經濟的提高與發展可以從“三農”問題著手,通過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業生產結構以及完善農村管理等方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杜瑾.新中國三農出路的探尋歷程與當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xx.

[2]任慶偉.政府行為視角下的“三農”議題研究[D].吉林大學,20xx.

[3]劉廣棟.基於“三農”問題的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研究[D].安徽師範大學,20xx.

[4]呂靜.淺析如何解決“三農”問題來發展農村經濟[J].農家顧問,20xx.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3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具體就是“五個統籌”,其中統籌城鄉發展屬“五個統籌”之首,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和體現。近年來,尖扎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緯以上,城鄉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態勢。2003年,尖扎縣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居青海省各縣農區第9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5:1,明顯高於青海省的平均差距水平,如何扭轉城鄉收入擴大趨勢,打破城鄉分割體制和結構,就需要我們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科學規劃,協調推進,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的格局,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本文結合尖扎實際,提出如何用統籌城鄉發展的觀點,解決“三農”問題的一些對策和建議供商榷。

1、尖扎縣統籌城鄉發展的基礎條件逐步完善

尖扎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總面積1714平方公里。縣城駐地馬克唐鎮距省會西寧126公里。尖扎縣縣轄三鎮六鄉,79個行政村,總人口5.04萬人,境內最高海拔4640米,最低海拔1960米,相對高差2600米。氣候垂直地帶型分佈十分明顯,形成了黃河谷地、淺山、腦山不同地貌及氣候型別。2003年,尖扎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44億元,比上年增長8.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84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6億元,社會消費品總額3147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1352元。工業初步形成了以水電開發為龍頭,鋁業、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為支柱的地方工業體系。以坎布拉為龍頭的旅遊開發潛力大,縣內基本形成以省道為主幹,縣鄉公路為骨架的公路交通網路,全縣通訊事業和青海省內先進地區同步發展,開通了國內國際直拔電話,光纖傳輸、移動通訊基本覆蓋全縣。縣內金融、保險等服務機構齊全,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的條件基本成熟。

1.1城鎮化優勢。城鎮化是解決城鄉統籌發展的▲拉結加尖扎縣縣長切入點,是吸引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載體。尖扎縣現有馬克唐、坎布拉、康楊三個建制鎮,直崗拉卡電站、康楊電站建成後將形成一定規模的小集鎮,全縣5萬餘人口中3.3萬人分佈在這一地區。近年來,尖扎縣確立了沿黃“三點一線”小城鎮發展戰略,先後完成馬克唐鎮人民街、黃河路、申寶路等主要街道路面改造工程和縣城道路與給排水、文化廣場、體育場等工程以及一批幹部職工集資住宅工程,特別是投資2000萬元打造的商業街,共開發商住樓28棟,成功轉移農牧戶近200戶。坎布拉鎮完成道路與排水工程,康楊鎮實施商街改造,全縣城鎮基礎設施發生了根本變化,整體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擴充套件了小城鎮發展空間,增強了城鎮吸納剩餘勞動力的能力,為縣域經濟統籌發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全縣通訊方便快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城鎮功能提升,樹立了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增強了以城帶鄉的能力。

1.2水電資源優勢。黃河橫貫三鎮一鄉形成的李家峽電站、直崗拉卡電站和康楊電站為發展工業經濟,尤其是高耗能工業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據測算分析,已建成發電的李家峽電站、富源電站、昊天電站和正在建的康楊電站、直崗拉卡電站、澤唐電站、三道班電站建成發電後,年均可發電185億千瓦/時。以黃南鋁業做為參照,在七座電站年均總髮電64.5億千瓦/時的條件下,可以為26個年生產能力13000噸(黃南鋁業生產能加、年均耗電2.4億千瓦/時(黃南鋁業年耗電數)、年利潤317萬元(黃南鋁業預計年利潤)的工業企業提供所需能源,電力資源富甲全州乃至全省,這為加快電解鋁產業的整合和擴張,通過提高引資發展鋁型材等後續產業,延長鋁業加工鏈條,提高附加值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1.3區位優勢。通過幾年的建設,尖扎縣境內鄉村公路暢通並已基本形成網路,隨著平阿高速公路和阿同二級公路的建成通車,尖扎將躋身於環西寧百公里經濟迴圈圈,這為發揮尖扎的比較優勢,實現經濟互補合作開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加之以坎布拉國家森林、地質公園、沿黃水面旅遊資源開發為龍頭的旅遊業的日漸升溫所形成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能使其較快接受外界經濟發展的拉動和慣性衝擊,從而促進該地區調整優化產亞結構,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託的優勢產業,最終拉動城鄉經濟發展。

1.4農業優勢。沿黃地區背靠廣大農牧區,面向西寧、海東等大中型市場,加之氣候溫暖,水土條件優越,具有優良的農牧業發展條件,糧食、油料、蔬菜、果品等農作物資源在省內具有一定優勢,牛羊育肥發展迅速,是重要的農畜產品基地。

1.5勞動力優勢。全縣有農業總人口41680人,其中勞力20890人,佔全縣總勞力的50%。境內大中型水電站工程建設和坎布拉旅遊資源開發,有效加快了尖扎與外界的交流,古老的農耕文化受現代工業文明和商品經濟意識的影響,給當地群眾植入了先進的文化和理念,加之近年來“陽光工程”等勞務培訓力度加大,使這一地區人口整體素質和勞動技能得到提高,能比較快地適應市場的變化,為發展二、三產業提供相對熟練的勞動力資源。

1.6政策優勢。尖扎縣2002年被國家確定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每年國家都有大量的專案資金支援,為統籌城鄉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政策和資金機遇。

2、制約尖扎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因素

尖扎縣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城鄉差別明顯,“三農”問題突出,除歷史和體制因素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2.1所處地區自然環境惡劣。尖扎縣境內高山溝壑密佈,黃土地形支離破碎,海拔高差達2840米,以乾旱、冰雹為主的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農業生產。同時由於山高路陡,淺腦山區教育、衛生、交通、文化等基礎設施十分落後,這樣的自然環境致使尖扎79個行政村中有58個貧困村,5萬人中2/3為貧困人口。惡劣的自然條件對解決尖扎縣“三農”問題,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帶來了很多困難。

2.2山區農牧民思想觀念保守,勞動技能低。尖扎縣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淺腦山和牧區佔全縣總面積的2/3以上,這些偏遠山區由於地理、文化、語言等因素影響,社會發育程度低,絕大部分農牧民參與市場經濟的能力差,加之受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慣性影響,造成群眾對外界新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先進文化,包括農牧業實用技術難以接受,給跨地區輸出勞務和調整農牧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解決“三農”問題增加了難度。

2.3自我造血能力先天不足。尖扎縣目前工業發展滯後,工業產品主要以水電、電解鋁和建築建材產品為主,工業短腿,鄉鎮企業數量少、層次低,幾乎沒有反哺農業的能力。農業基礎薄弱,靠天吃飯,產業化、市場化程度不高。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尚在起步階段。產業間關聯度低,結構不合理,自我發展能力弱,吸納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差,僅靠本縣經濟的發展很難實現充分就業。

2.4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由於受地理環境條件制約,淺腦山和牧區地處邊遠,山大溝深、人口稀疏,要徹底改變這些地區的農牧業、水利、交通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部分資金只能依靠國家投資,單靠本縣力量無法實現。

3、用統籌城鄉發展思路解決尖扎“三農”問題應採取的措施

從全國總體情況看,改革開放前由於我國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所造成的城鄉二元差別明顯。農村經濟和社會尤其是西部偏遠地區農業和農村的市場組織化發展程度遠遠低於城市,農牧民得到的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以及水電、通訊、交通等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服務遠遠低於城市。客觀上拉大了工農差別,這是導致“三農”問題的關鍵原因。因此,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是實現城鄉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突破口和側重點。

3.1統籌農業與工業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一是工業要逐步反哺農業,為農業提供支援和服務。尖扎縣工業主要為水電等資源開發型產業。水電作為當地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地方稅收分成比例很少,在收益分配中要積極爭取向地方傾斜,並投入到農業,以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同時政府要通過土地置換等方式獲取成本電價,並以適當方式支援農業、農村發展。二是要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由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要引導和鼓勵土地、民間資金等轉變成土地資本、民間資本,有償轉讓土地、草場、果園承包經營權,努力向規模化、市場化經營轉變,改變傳統、單一的農牧業生產方式。培育、扶持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高農產品的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要在康楊、馬克唐鎮大力發展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農村工業,現有的農產品集散地逐步改造提升,使其發展成為農副產品的'加工區,直接帶動農民增加收入。充分發揮城鎮的集聚和輻射功能,運用城鎮市場引導和帶動農村市場的發展,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程度和農業市場化程度。

3.2統籌城鎮與農村發展,積極轉移農村人口。城鎮化是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的載體,具有龍頭帶動作用,是吸納農村人口、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加快城鎮化來擴大城鎮群體消費農產品的規模,吸納剩餘勞動力進入城鎮。2002年,尖扎縣建成的商業街,共開發商業街面2萬平米,共轉移農村人口602人。這些進入城鎮的農牧民原戶籍所在地的土地等生產資料所有權、經營權不變,成為山上有產出,城裡有收入的“兩棲”居民,解除了農牧民進城創業的後顧之憂,不失為一種城鄉經濟雙向互動發展,增加群眾非農收入的有效途徑。今後以沿黃三鎮一鄉和重點工程為依託,並圍繞直崗拉卡、康楊電站建設,發展服務於重點工程的小型集鎮。促進二、三產業發展,繁榮小城鎮經濟,使一部分農民從一產中轉移出來,通過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牢固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從運作房地產入手,積極推動城鎮公用基礎設施、土地等資產運營,促進城鎮經濟社會盡快發展。全面改革城鄉分割的戶籍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建立以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穩定職業為戶口准入條件,儘快形成與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戶籍管理制度。在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利於農民進城就業和創業的良好環境。同時,要因地制宜,以市場和實現就業為導向,加大“陽光工程”的實施力度,有目的的做好農牧民培訓工作,想方設法向縣境外輸出有一技之長的勞動力,讓更多的農牧民走出縣門、務工經商,創辦實體,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收入。

3.3統籌城鄉市場發展,合理配置城鄉資源。統籌問題思考:請眾家探討農牧業深層問題洲琢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要按照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市場網路。積極發揮中介組織和民間“協會”的作用,引導勞動力、技術、人才等各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和佈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引導群眾在果產品加工、牛羊育肥、飼料加工上檔次、上規模,提高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3.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三農”問題突出表現在水、電、路、訊、教育、衛生等群眾生產、生活極為密切的基礎設施方面。今後,在專案爭取、扶貧資金的發放上,重點要轉向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特別是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廣播電視文化等公共事業的專項資金支援,把農村社會的公共產品投入從主要由農民負擔轉變為由公共財政承擔,逐步使農村居民能夠享受大體均等的國民公共產品服務。

3.5從比較優勢出發,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旅遊業是尖扎縣一項發展潛力很大的新興產業,隨著坎布拉國家森林地質公園旅遊公路的建成和公園內景點設施的完善,加之公伯峽、李家峽、康楊電站、直崗拉卡電站庫區四面的形成貫通,打造環西寧百公里旅遊線路,培育高原水城、丹霞地貌、民俗風情“區域”性旅遊品牌的時機已經成熟,要加快縣內旅遊線路的規劃和康楊清真大寺、古雷寺、智合寺、昂拉千戶宅院、德欠寺等人文景觀的開發,挖掘整理旅遊景點的文化資源,提高旅遊品位,積極引導農牧民參與創辦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的“渡假村”、“民俗村”,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增加農牧民收入;鼓勵有條件的農牧戶發展農家旅遊服務專案,引導農牧民開發具有民族民間特色的旅遊產品,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4

根據佛岡縣在農業氣象監測、農用天氣預報、災害預警評估、氣象資訊釋出、氣象災害防禦等“三農”氣象服務工作中的現狀,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缺少針對性、多樣性、準確性和針對性。探討進一步做好氣象服務“三農”工作的對策,適應新形勢,轉變服務觀念,加強農村綜合氣象監測網路建設,提升預報預警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建立適合農村的氣象資訊釋出傳輸系統,完善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等。

佛岡作為廣東省“三農”氣象服務試點縣之一,做好氣象為農服務工作,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改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重點是要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充分發揮氣象預報預警、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職能和作用。

1 佛岡縣氣候資源狀況

佛岡位於粵北山區與珠三角過渡帶,光溫資源豐富、雨水充沛、空氣溼潤,交通也非常方便,對於發展農業來說,條件十分優越。但是,地處珠三角向粵北南嶺山脈的過渡帶,形成了降雨豐富、洪澇多發的特點,是廣東三個暴雨中心之一。冬季風造成的低溫霜凍天氣,也常常給越冬作物帶來嚴重損害,主要有春季低溫陰雨、倒春寒、乾旱、暴雨、龍舟水、熱帶氣旋、寒露風、霜降風和寒潮、霜凍等。

1.1 農業氣候資源豐富

佛岡屬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過渡區,年平均降雨量2186.7毫米,最多年份3519.5毫米,最少年份也有1138.8毫米。光照充足,年日照時長1710.9小時。氣候暖和,年平均氣溫20.9℃;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8.2℃;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1.8℃。無霜期長,達341天。充沛的雨量、溫暖的氣候,對種植經濟作物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1.2 特色農業發展迅速

佛岡縣分北部高丘陵區、中部中丘陵區和南部平原區3個農業區,盛產荔枝、龍眼、青梅、柿子、蜜桔、蘆筍、草菇等名優特產。大力開發粉葛、蘆筍等一鄉一品作物,湯塘鎮的“竹山”粉葛已成了特色名優農產品。主要經濟作物沙糖桔因受黃龍病影響,減產明顯,但仍為不少農民帶來豐厚收入

1.3 極端天氣事件對三農影響嚴重

受自然地理影響,佛岡強降雨發生頻率高。每年4至9月是防汛的重點時期,暴雨引發洪澇、山體滑坡等災害。每年有90天的雷暴日,雷擊容易造成野外勞作農民傷亡。12月到2月多低溫霜凍天氣,對越冬作物造成嚴重影響。此外,全縣季節性乾旱也時有發生。主要降雨集中在4至9月,佔了全年的78%,另外半年僅佔22%,容易乾旱。

如1999年12月,受強冷空氣和夜間輻射降溫影響,21至27持續出現低溫天氣,最低氣溫零下0.3℃,23日起連續4天出現霜凍或冰凍。持續低溫霜凍,造成大量經濟作物凍死凍傷,主要損失作物是石硤龍眼、荔枝、白欖、香蕉、荷蘭豆、馬玲薯和塘魚等。20xx年1月25日至2月4日,持續受強冷空氣影響,最低氣溫1.8℃,伴有陰雨天氣。天氣造成大量沙糖桔無法採收、外銷。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20xx公頃,農業直接經濟損失4千多萬元。20xx年5月15日出現特大暴雨,水頭鎮自動站日雨量338.0毫米,超過縣氣象站1957年以來最大24小時雨量記錄(294.9毫米),短時強降雨導致山洪暴發,水頭中學半小時內水浸達2.3米,是佛岡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洪水。全縣受災9146人,死亡11人,失蹤5人,直接經濟損失11.65億元。

2 氣象服務“三農”的現狀

佛岡縣重視為農氣象服務工作,20xx年在全省率先開展“三農”氣象服務專項試點工作,推進農村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2.1 加強氣象災害監測

全縣建設了17個自動氣象站、1個GPS/MET水汽觀測站和1個閃電定位觀測系統。建成了衛星雲圖和雷達回波接收顯示、市縣視訊會商等系統。同時,通過為農服務試點工作,建立城鄉統一的氣象公共服務體系,有力地推進我縣城鄉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實現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氣象為“三農”服務、氣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提升農村氣象災害防禦和氣候資源利用的社會化管理水平,提高農村公共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應對突發氣象災害的能力。

2.2 做好氣象災害防禦規劃

把應對自然災害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結合起來,以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20xx年8月,佛岡在全省率先實施《氣象災害防禦規劃》,氣象服務現代化建設的投入逐步加大,服務系統整體水平有所提高,使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預報時效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3 加強預報預警

20xx年縣政府批准成立了縣預警資訊釋出中心,氣象部門按照預警資訊“報得早、審得快、發得出、傳得暢、收得到、用得好”的要求抓好中心建設,並於20xx年初投入試執行。預警資訊釋出中心同時設定應急指揮中心,整合應急、三防等其他各相關單位資訊,做到統一指揮、統一發布資訊,提高全縣應急救援能力。

2.4 做好糧食安全保障

重點是好低溫陰雨、倒春寒的監測預報,以防造成死秧爛秧,影響早造生產。第二是做好“龍舟水”預報,防禦強降雨對水稻灌槳影響。秋旱和寒露風天氣是造成晚造減產的主要天氣,也是氣象預報服務關注的重點。

2.5 開展特色農業氣象服務

農業在產前、產中和產後,都對氣象服務有十分重大的需求。如沙糖桔種植過程中,施肥、打藥與天氣情況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到生產成本。在採收期,低溫霜凍天氣會造成桔子凍傷、凍壞,持續的陰雨天氣是影響銷售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決定農民的收入情況。因此,在產前、產中對短期降雨、乾旱比較重視;在產後,對低溫霜凍、持續性陰雨十分重視,需長期、中期和短期預報相結合,滾動訂正預報。

3 氣象服務“三農”存在的問題

佛岡縣通過大力開展“三農”氣象服務試點工作,在氣象災害防禦、農業氣候資源開發、農業氣象科技成果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廣大農民群眾的需求,主要表現在:農村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偏弱,網格化氣象預警機制尚未形成;農村雷災隱患較多,防雷技術服務普及率不高;農村公共氣象服務較為薄弱,農民科學防災意識和能力不強等等。

3.1 缺少針對性

面向農村服務的氣象資訊產品基本上是城市氣象資訊產品的翻版,產品形式單一,對時間、地域和品種的針對性不強,為農業服務的氣象資訊產品不分品種,也沒有針對種植、養殖業不同要求分門別類,這種寬泛的資訊產品使使用者無所適從。

3.2 缺少多樣性

農業氣象要素包括空氣溫度、土壤溫度、水體溫度、雨雪、光照、風、溼度、蒸發、冰(霜)凍等等,這些要素從不同的側面、非線性地影響植物和動物的生長髮育。對作物生長、發育和水產養殖來說,土壤溫度、冠層內氣溫和水體溫度要比大氣候條件下的空氣溫度更重要。當前公開發布的氣象預報資訊只包含晴雨、空氣溫度和風等3個要素,這與越來越精細化的農業生產管理要求極不相適應,更不能反映種植業類氣象資訊產品和養殖業類氣象資訊產品的不同特點。

3.3 缺乏準確性

隨著數值預報模式的不斷改進,1至於10天的中、短期天氣預報準確率較高,但月、季、年的長期天氣預報準確率仍然而不高,而這正是農業種植計劃安排、農產品銷售計劃制定最需要的。定量定點定時天氣預報還難有效開展。

4 進一做好服務“三農”工作的.對策

進一步做好“三農”氣象服務工作,應當建立健全佛岡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完善農業氣候區劃和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區劃;開展農用天氣預報、現場技術指導和現代農業氣象服務工作;制訂農業氣象服務標準和規範,不斷推進落實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和氣象災害資訊釋出渠道,開展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全面提升氣象為新農村建設服務能力。建設新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和新農村農業氣象服務體系。推進氣象資訊進村入戶,實現氣象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防災減災服務,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優質的氣象保障服務,努力實現農村氣象服務滿意率達90%以上。

圍繞佛岡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任務,氣象為“三農”服務應配合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重點為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二是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供氣象資訊保障;三是在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上,重點提高氣象災害的防禦能力建設;四是在提高農民基本素質,塑造文明新風尚方面,重點實現氣象科技進村入戶。為了做好上述四個方面的工作,著力開展“兩個體系”的建設,全面提升我縣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和氣候資源利用能力。

4.1 建立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

4.1.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三農”氣象綜合觀測網,配備氣象災害監測系統。建立農業試驗田,安裝氣象監測系統。選擇當地特色產業開展農業氣象觀測。

4.1.2編制農業氣候區劃和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區劃

在農情、災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積累的氣象資料,開展農業氣候區劃和氣象災害區劃,編制氣候區劃圖和氣象災害區劃圖,對未來本地發展其他特色農業提供參考。開展低溫陰雨、霜凍等農業氣象災害普查,編制風險區劃。

4.1.3建立農業氣象指標體系

根據水稻、沙糖桔等作物生長特點,結合本地天氣、氣候特點,形成農作物氣象服務的指標體系,根據實際提出相應的農業氣象管理對策。

4.1.4提高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建立農業、氣象部門之間的預警聯動機制,加強會商,開展水稻、沙糖桔、粉葛等農業生產過程的農業氣象條件動態監測、農業氣象災害的評估,及時釋出預警和對策。在災害發生後,要深入田間地頭調查災情,及時報告上級和相關部門,並指導農民採取科學補救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對嚴重影響沙糖桔採收的持續性低溫陰雨和霜凍天氣,要做好中、短期天氣預報相結合的預警服務。

4.1.5制訂農業氣象服務標準和規範

建立農業氣象服務標準、規範和農業氣象週年服務方案。明確服務產品用語、格式和內容,服務產品傳送方式和渠道、服務時間、服務物件、流程等,開展標準化服務。

4.2 建立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

4.2.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將行政村氣象預警大喇叭擴充套件到自然村。製作發放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明白卡和氣象防災減災明白卡,學校開展雷擊風險評估、防雷設施檢測和整改,建立成防雷示範學校。

4.2.2建立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禦組織體系

健全以“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農村氣象災害防禦組織體系,將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完善資訊員隊伍,按照“六有”標準完善鄉鎮氣象資訊服務站,開展農村氣象資訊員的輪訓。推進落實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工作,鼓勵各單位積極參與申報認證。組織開展對鄉鎮幹部的氣象防災減災培訓,不斷完善《佛岡縣突發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4.2.3完善佛岡縣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及防禦規劃

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隱患資訊庫,組織開展鄉村氣象災害隱患資訊的收集和更新。組織落實《佛岡縣氣象災害防禦規劃》,結合實際執行情況,積累修訂意見。

4.2.4建設多種氣象災害預警資訊傳播手段

在廣播、電視、12121電話、手機簡訊、顯示屏、網際網路等傳統氣象資訊傳播方法的基礎上,想方設法擴大氣象資訊的覆蓋面,可開通微博、微信、手機APP等;利用政府辦公OA系統資訊傳遞快捷、方便接收的特點,通過政府辦公OA系統釋出氣象資訊。以多種氣象資訊傳播手段,實現氣象災害預警資訊無縫隙釋出。

4.2.5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

依託鄉鎮農村氣象資訊服務站,通過影視、掛圖、網站、圖書、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強氣象防災減災和氣候資源利用宣傳,加強氣象為“三農”服務工作宣傳,逐步實現氣象科普宣傳的經常化、社會化。

4.2.6開展防災救災應急演練

根據各地主要氣象災害,有針對性的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氣象災害發生時,農民往往是第一時間在第一現場,科學有效的應對,能夠極大的降低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3 具體工作任務

4.3.1“三農”服務基礎觀測網路建設

在各鎮、示範村、示範點建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站;建立主要農作物水稻和沙糖桔的局地小氣候觀測網路;依託省農業氣象站的指導,加強農業氣象試驗。

4.3.2“三農”服務平臺建設

建立完善市-縣級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平臺;建設突發公共事件預警資訊釋出平臺;制訂佛岡縣農業氣象服務方案、標準和規範;編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建立氣象災害應急認證制度、建立兩卡發放制度;編寫農業氣象服務手冊。

4.3.3資訊傳播系統建設

落實廣東應急氣象頻道在本地開通,推廣氣象資訊電子顯示屏,各鎮備好氣象協管員,每個行政村配備有1名氣象資訊員。所有鄉鎮建立氣象資訊服務站,建立多種資訊傳播渠道,如廣播、電視、12121電話、手機簡訊、顯示屏、網際網路等。依託鄉鎮農村氣象工作站,通過影視、掛圖、網站、圖書、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強氣象為農服務宣傳。

4.3.4抓好特色氣象服務

向有影響力的大型特色農產品基地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種養大戶,提供重大天氣過程預測、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資訊以及專業指導;圍繞特色農業的生產、採收、儲存和銷售等環節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產品。

4.3.5農村防災減災服務

開展以村為單元的氣象災害風險調查,建立氣象災害風險資料庫,編制縣級農業氣候資源、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圖;編制農村重大農業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開展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和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在雙季水稻生產關鍵發育期,如播種期、分櫱期、孕穗期、抽穗揚花期等提供氣象災害監測服務資訊,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5 小結

氣象服務好“三農”問題,既是科學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推動農村氣象災害防禦和農業增產增收,更好地服務“三農”,是當前基層氣象工作的立腳點和出發點。要做好這項民生工作,應當做到政府主導,氣象部門實施,社會各界配合,同時,加大投入力度,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氣象服務“三農”的效益,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避免人員傷亡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5

“三農問題”作為我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政府在中央檔案中明確指出要將三農問題有效解決就必須推進城鎮化。城鎮化和三農問題相互影響制約,城鎮化既能將三農問題有效解決但同時也是三農問題產生的根源。如何將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鎮化有效結合,在推進城鎮化程序中將三農問題解決,通過城鎮化使三農問題有效解決。

1.關於城鎮化以及城鎮化對解決三農問題的作用

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程序的基本戰略問題,是一個歷史範疇,也是一個具體的發展中概念。“城鎮化”這一概念在十五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被嚴謹定義。在我國,城鎮化和城市化兩個詞的概念基本相同,城市化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農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將城市文明不斷傳播給農村也是城市化的一個標誌。換而言之,城市化的實質就是將城鄉差別消滅,成功實現社會轉型,因此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城市化也自然可以稱為城鎮化。從城市化本質來說,城市化可具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擴大城市規模、增加城市人口,主要做法就是在原有城市基礎上不斷擴充套件社會發展空間,將郊區土地蠶食;還有一種則是直接將農村進行城市化改革。對農村進行城市化改革也包含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保留農村社群的基礎上將城市社群增加,通過興辦農村鄉鎮企業,讓農民不再外出打工,實現從單一務農過渡到務農和打工的雙重經濟模式;另外一種則是將農村社群直接變為城市社群,直接將農村居民發展為城市居民,這也是目前我國增加城市數量的主要途徑,我國近年來城市數量的增加主要就是通過將農村社會轉變為城市社群來實現的。因此,要實現城鎮化,自然就要將三農問題有效解決。城市城鎮化需要湧入大量農村人口,因此自然要實現農村人口城鎮化以及蠶食郊區土地,農村城鎮化因此和三農問題緊密相聯。

2.關於解決三農問題中城鎮化具有的`作用

要很好將農業問題解決自然要先加快城鎮化腳步。我國幅員遼闊,在農業生產上已經發展千年,稱得上是農業大國,但與世界先進農業強國來說,還是存在農業規模化以及生產率低下的問題。因此,要很好將農業問題解決,就需要將農業生產率提高,因此要實際解決農業問題就要很好將城鎮化積極推進。將城鎮化程序加快可以使農業規模化經營擴大,從而將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我國農村存在人多地少的現象,在實施包產到戶以後,通過將家庭作為生產單位的農業自然就不能實現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只有通過將城鎮化推進實現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的過渡,才能給規模化經營和農業產業化提供條件和保障。再者,將城鎮化腳步加快才能有效將農業發展空間拓展,讓我國農業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但農業經濟效益始終不高,歸其原因就是在經營模式上我國還沒走出粗放型,因此要發展農村經濟,自然就要將先進科學技術運用以及對舊的經營體制進行革新。要實現經濟效益高。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經營模式,就要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和管理,對於產品不僅要注重數量同時還要注重效率和質量,讓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效益保持協調關係。通過走城鎮化道路,將土地合理流轉並實現集中經營,使農村經濟得到改善。

3.關於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出現問題和其問題對三農問題造成的影響

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若是過度開墾,很容易造成城市化過度的現象,另外,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在建設發展上過於追求豪華視覺效果,如此一來則很容易造成工資低、消費高的現象出現,特別是高價商品房大量出現使得人們居無定所。有的城市將非常嚴格的城市標準制度設立,使得現行戶籍制度將層次較低的人口阻擋在城市之外,使得素質較低的人口很難融入城市現實社會。並且過度城鎮化以後就會對解決三農問題造成衝擊,不能很好讓農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會。按照我國目前情況來看,當大量素質較低的農民工不能很好融入城市之前,就只能成為城市的“邊緣人”,造成許多類似貧民窟的片區出現,這對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然造成阻礙。雖然我國現目前針對戶籍制正在進行改革,但因為改革面積大、應對人口較多,所以效果還不太明顯。

4.關於在推動三農問題解決基礎上解決城鎮化問題是決策

首先要對大城市規模進行控制,將建設重點落在小城市,讓農民進城的成本得到合理降低。我國一線城市目前擁有高新技術以及大量人才資源,而中小城市則相對缺乏,若不及時遏制大城市發展規模,勢必就會造成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經濟、人才、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其次,對城鄉現目前的社會結構進行改革,解放戶籍限制,使農民能夠真正融入到城市。目前我國在土地城鎮化上遠超於人口城鎮化,所以要解決這種現象自然就要從制度上著手。然後降低工業在城市經濟的比重,擴大服務行業,讓農民能從職業和經濟融入城市。

5.結束語

我國農村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村面貌落後、城鄉差距大以及經濟不發達,雖然也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目前效果還是不明顯,因此大力推進城鎮化程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推進城鎮化,使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消化,讓第三產業得到發展。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自然是國家發展中放在首要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讓農村和城市共同努力,讓所有中國民眾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這才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目標。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6

1.推進城鎮化的現實意義

1.1發展城鎮化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

城鎮化的發展能夠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因而也就能夠更好地促進就業,同時也能夠充分體現出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推進農業人口城鎮化就可以使農民真正轉化為市民。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不但可以帶動就業,還可以增加內需,拉動消費。這樣一來,就將會對城鄉分割的就業體制形成巨大的衝擊,打破城鄉長期分割的二元結構,從根本上可以形成有利於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就業市場,使資本和要素在更大範圍內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組合。

1.2加快發展城鎮化將有利於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能夠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環境。只有加快城鎮化程序才可能達到城鄉統一,良性迴圈,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1.3城鎮化發展有利於擴大內需

能夠刺激需求,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拉動經濟增長和新的投資。加快城鎮化程序,是開拓新的就業空間,增加農民非農就業機會的現實選擇,也是各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優化組合的客觀要求。按照現在的增長速度,到實現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能夠讓廣大的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拉動經濟的增長。

1.4加快發展城鎮化有利於建立城鄉統_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安全閥,如果能夠建立全社會統一的、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使入城的農民也能夠充分享受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充分享受城鎮的公共資源,將毫無疑問會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說,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城鎮化。

2.城鎮化程序中存在的問題

2.1城鎮化總體水平偏低

近年來,雖然城鎮化水平呈現提升趨勢,但仍存在較大差距。

2.2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會受到資金、土地等要素的嚴重製約

城鎮尤其小城鎮的建設資金大都以政府投資為主,而目前的財稅政策嚴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由於城鎮建設所需資金量大,雖然財政投入逐年增加,又採取了多種形式吸納社會資金,但從總體上看,籌資渠道還不寬、辦法還不活,資金不足問題己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土地資源供應不足。

2.3城鎮市政配套功能不完善

雖然近幾年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但仍然存在中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管網老化等“城市病”和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等問題日趨嚴重。統計資料顯示,吉林市城市公共設施用地、道路廣場用地、綠地面積、城市燃氣普及率、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數、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在全省均處於中游位置。

3.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建議

發展城鎮化是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快我國的城鎮化程序,能夠有效促進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實行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保證城市新增人口儘可能就業等方面調整有關政策。通過積極的城鎮化轉移農村的富餘勞動力,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方法。因此我們要站在歷史的高度來對待城鎮化的發展,以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推進城鎮化發展,以城鎮化繁榮帶動農村發展。

3.1發展城鎮化要積極妥善處理城鄉關係

城鎮化要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城鎮化主要解決的不是城市建設水平和質量提高的問題,而首先是農業就業、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產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建立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機制,減緩片面城鎮化程序、更強調要協調發展。因此發展城鎮化必須處理好城市的發展和農業、農民、農村之間的關係,使農民在小城鎮發展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從而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經濟互動,社會環境和諧發展,使城鄉共享現代化文明這個城鎮化宇旨。

3.2發展城鎮化要加強城鎮發展的產業支撐能力

結合我們本地的實際情況,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個國家層面發展戰略的難得歷史機遇,大力推進城鎮化,充分利用好國家給予我們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發展自己。

3.3突出重點,充分發揮小城鎮的帶動作用

鄉鎮城是市域城鎮體系中連線城鄉的關鍵環節。要強化縣城的區域中心職能,要本著興縣強鎮的基本原則,要促進城鎮適度集聚,加強與周邊城市互動發展。城鎮化要加快美好鄉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是實施城鎮化戰略的核心和關鍵。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7

本文運用巨集觀經濟學的財政政策、財政支農、“黃箱政策”和“綠箱政策”等相關理論,對促進三農問題解決中財政政策的作用進行研究。介紹了我國三農的基本現狀以及三農存在的問題,回顧了不同階段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發展情況,並進一步指出財政支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完善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建議。

一、我國“三農”問題的現狀

(一)農業增長問題

農業增長問題分產業職能、產業素質、產業開放三個層面。產業職能層面的農業問題表現是農產品的供給問題。從1997年開始,我國成為了農產品的純出口國,每年的貿易順差達50億美元左右。由此可以得出,產業職能層面的中國農業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產業素質層面的農業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問題。目前我國整體的農業產業素質仍然偏低,主要表現為家庭經營難以實現規模化、有限的成功的農業產業化模式不能得到推廣、農產品市場體系還不健全,購銷體制不夠暢通;產業開放層面的農業問題表現為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問題。在國際市場上,我國農產品在價格、品質和信譽方面都有很大壓力,面對國外集約型農業的挑戰,我國產業開放層面的農業問題任重而道遠。

(二)農村發展問題

(1)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據統計可以得出,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相對不足。改革開放初期1981年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絕對額是29.2億元,20xx年增加到5064.5億元,雖然絕對額增加了172倍多,但是其佔全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比重卻一直較低,直到20xx年也沒有突破3%。

(2)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看來,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農村基礎教育的財政投入情況,如表1所示。

(3)農村醫療衛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按照IMF的統計,20xx年人均GDP為3000-6000美元的國家的社會保障( 包括醫療衛生和住房) 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平均為41.4%,而我國的只有25.1%,我國的醫療衛生財政投入佔GDP的比重與同等收入國家相比低了55%。據統計我國 1997年農村衛生費用佔全國衛生總費用的44.59%,20xx年佔42.79%,到20xx 年降為34.93%,到20xx年只佔22.57%,這就導致了農村醫療衛生缺乏發展的支援動力。

(三)農民問題

(1)農民增收問題。國家統計局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雖然有所增加,但是城鄉差距的問題仍然不容小覷,如表2所示:

從表可以看出,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917元,比20xx年增加了2763.8元,年均增長率為17.88%,20xx-2012 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略微縮小階段。但是這一階段,城鄉居民收入比為3.10:1,絕對收入差距由12021.5 元拉大至16648元。

(2)農民素質問題。首先,我國農民文化素質偏低,如表3所示。其次,據統計,20xx年末我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其中技術人員 207萬人,所佔比例僅為0.6%;每個農村家庭僅有0.09人有專業技術職稱,受過職業教育培訓的人數為每戶0.12人。20xx年,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佔20.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或培訓的只佔3.4%,接受過中等技術教育的僅佔0.1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農民的`科技素質偏低。

二、財政支農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財政支農的政策

據統計20xx年,中央財政支農資金從20xx年的1200億增為1500億;從20xx年到20xx 年,中央財政支農資金支出累計達 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我國財政支農政策具體為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增收扶貧方面。20xx年起,國家開始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並實行“多予、少取、放活、兩減免、三補貼”政策。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中顯示,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6977元,到20xx年達到7917元比20xx年增長2倍,年均實際增長10%。此外統計資料顯示,自《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xx-2010年)》實行以來,我國農村的貧苦人口數目從9422萬消減到2688萬,貧困率從10.2%下降到2.8%,政府累計投入扶貧財政資金達20xx億元。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據有關資料顯示,黨和政府用於鄉村道路建設、農村電網改造以及人畜飲水等農業基本建設改善的投資己從20xx年的56.4億元增長到20xx年的267.86億元,佔中央基本建設投資總規模的比例從3.1%上漲到了7%。

(3)農村基礎教育方面。20xx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無償提供教材和補貼寄宿生生活費”。20xx年,學雜費在全國農村範圍內得到免除,並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4)農村醫療衛生方面。20xx年,我國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到20xx年06月,新農合醫療試點在全國共有641 個縣( 市、區),覆蓋近2.25億農民,參合率為72.6%。20xx年至20xx年底,全國20xx個縣(縣級市) 共設有縣級醫院9238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1987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243所、縣級衛生監督所1821所。全國3.42萬個鄉鎮共設3.8萬個鄉鎮衛生院,床位93.3萬張。全國59.9萬個行政村共設63.3萬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覆蓋率達90.4%。20xx年國家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升到240元/每人每年。

(二)財政支農存在的問題

(1)財政支農投入不足。整體來看,我國的財政支農投入規模不足,如表4所示:

從該表可以看出,美國的農業財政投入是我國的三倍左右;就人均來看,我國的農業人口是歐盟的70倍,美國的142倍,日本的206倍,可是中國農業人口人均財政投入量約為美國的1/472。

(2)財政支農的結構不盡合理。與發達國家農業科技貢獻率的70-80%相比,我國的科技貢獻率僅有40%,農業基本建設投入、農村扶貧資金額度都比較低。如表5:

(3)財政支農支出重點不突出,方式缺乏靈活性。財政支農的專案較多導致國家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比較分散,支援的重點不夠突出,致使資源得不到充分使用。第二,我國財政支農支出的方式是由中央和省制定。這種缺少靈活性、單一死板的支出方式不能根據各地域的實際情況作出反應,同時也影響社會資本對農業進行投資的積極性。

(4)財政支農的體制有待完善。我國的涉農部門比較多,如林業局、國土資源局、農業委員會、農業機械服務中心等,國家財政支農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要經過很多的中間環節,導致資源使用分散效率不高。我國的財政農業支出實行分級管理,中央、地方的職責劃分不清,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影響財政支農資金效用。

三、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建議

(1)加大財政支農的投入,建立穩定增長機制。國家應該繼續加大對農業投入的支援強度,擴大支農財政的覆蓋範圍,為“三農”問題的解決及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支援。我國的農業綜合支援率為3.3%,而按照WTO的《農業協議》中的“黃箱政策”,其可以達到我國農業生產總值的 8.5%。“綠箱”政策12項支出內容(包括10項是農業補貼)中我國有六項沒有涉及。由此可以得出,我國財政支農投入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優化支農結構。由上一章可以得出,我國的農林水氣部門事業費支出所佔比重偏高,佔總的財政支農支出的60%以上,而對農業科技進步的投入、農村扶貧救濟資金額度相當低。為合理分配財政支農資金,我國應該逐步增加這些比重偏低領域的投入,尤其應該提高農業科技進步的經費比重。

(3)豐富支農方式。應該注意財政支農方式的靈活性、多樣性,拓寬渠道,完善惠農補貼方式。政府應該對農業的補貼手段進行改革,改變單一刻板的方式,充分調動地方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刺激社會資本對農業進行投資的積極性,促進農業和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4)完善財政支農體制。黨和政府應該不斷對財政支農體制進行創新,全面推行“鄉財縣管鄉用”,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的績效評估系統,對財政支農資金加強監管,充分發揮財政支農政策的效用。首先應該確定評估責任者,賦予其明確的“責權利”;其次應該對支農資金專案立項進行絕對把關,並對資金的分配使用、執行以及使用結果進行嚴格管理。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8

鄉村旅遊作為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一種新形態,對於解決中國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三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具有發展鄉村旅遊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目前河南省鄉村旅遊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發展水平低,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本文通過對河南鄉村旅遊發展現狀的分析,指出了河南鄉村旅遊長效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了河南鄉村旅遊解決“三農”問題的模式。

一、引言

當前,中原經濟區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為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政府決策部門決定打造中原旅遊區。但是,以河南省為主體的中原區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尤其是河南為我國人口大省,農民數量基數大,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是我國“三農”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之一。為此,解決好河南的“三農”問題,不僅是實現中部崛起和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需要,同時也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

旅遊業由於其固有的關聯性、帶動性和滲透性,藉助鄉村旅遊的發展來解決三農問題已經成為旅遊學術界的共識,併成為研究熱點。且河南省文化厚重,旅遊資源豐富。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充分考慮河南省省情的情況下,構建鄉村旅遊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模式,在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同時,使得區域鄉村旅遊與“三農”問題解決共贏。

二、河南鄉村旅遊發展現狀

河南有著發展鄉村旅遊的良好條件。截止2013年底根據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公佈的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示範點的名單,河南省共有嵩縣、河南省鄢陵縣、新縣欒川縣、鄭州市惠濟區、河南省確山縣六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包括永城市芒碭山休閒旅遊景區、信陽黃淮大豐收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駐馬店友利實業有限公司休閒農業觀光園、濟源市思禮鎮休閒農業旅遊觀光園、中國銀杏嘉年華、河南省龍泉集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寧陵縣劉花橋村、固始華陽湖生態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鄭州豐樂農莊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鞏義市匯鑫芳香世界、固始縣九華山茶葉生態農業觀光園、濮陽縣綠園果品種植農場等13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由於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河南還有一大批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河南的“欒川模式”、“西峽經驗”成為全國發展鄉村旅遊的楷模和標杆,在國內外影響很大。

三、河南鄉村旅遊長效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發展理念落後

發展視野不夠開闊,將鄉村旅遊僅僅作為一項旅遊產品來發展。對於鄉村旅遊在推動農業轉型、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建設新農村、保護和傳承中原文化、擴大農民就近就地就業、促進鄉風文明、統籌城鄉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認識不夠。

(二)發展路徑單一

對鄉村旅遊關聯性強、複合度高的特點認識不足,需要加深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與農林、水利、漁業、建設、文化、環保等部門協調發展,加強與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生態省建設同步發展。

(三)產業層次較低

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特色;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缺乏現代經營理念和服務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與鄉村旅遊相關的安全、餐飲、住宿、環保、衛生、服務等行業性標準或規範不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滯後,缺乏停車場、消防、醫療等基礎設施,食宿、衛生條件簡陋,外部可進入性差。

四、河南鄉村旅遊解決“三農”問題的模式

將鄉村旅遊與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生態省建設和扶貧開發有機結合,實現融合和互動發展,促進鄉村旅遊快速健康發展,創新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1.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

結合新型城鎮化,優先加快鄉村旅遊點道路、通訊、燃氣、供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積極落實全國休閒農業公共服務“進城入戶”工程,為鄉村旅遊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強化國家和河南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名鎮建設,加強對農耕文化特色村、歷史文化特色鎮、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的規劃設計和管理,凸顯旅遊服務功能。

2.與農業現代化有機結合

把鄉村旅遊與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生態經濟結合起來,把創意全方位融入種植業、養殖業,以綠色、健康概念引領產品開發,開拓健康田園空間,吸引城市白領歸園田居過綠領生活,發展休閒農業。規劃建設各類休閒農莊、主題休閒農莊、民俗文化風情園等,為廣大遊客提供瞭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休閒活動。依託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開發銷售鄉村名優土特產品、鄉村旅遊特色紀念品。將農業產業化、現代化成果轉化為鄉村旅遊產品。

3.與新型工業化有機結合

將鄉村旅遊與新型工業化相結合,挖掘當地農副產品資源特色,提高產品加工技術和加工能力,注重產品包裝設計和商標價值,加大品牌形象宣傳推介力度,實現農副產品向高附加值旅遊商品轉化。引導工業企業進入鄉村旅遊合作組織體系,改變分散盲目的發展模式,彌補鄉村旅遊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提高鄉村旅遊開發經營的組織性和專業性;按照新型工業化的內在要求,引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專案,向當地產業集聚區集中,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鄉村旅遊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大環境。

4.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

將鄉村旅遊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強化鄉村環境綠化美化建設,配套完善旅遊服務設施,突出生態特色和文化特色,為鄉村旅遊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在建設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發展鄉村旅遊。

5.與生態省建設有機結合

與河南省林業廳等部門合作,借力河南生態省建設,將鄉村旅遊“一圈、三帶、四板塊”總體佈局與中原經濟區“四區三帶”區域生態網路緊密結合起來,構建“一圈、三帶、四板塊”鄉村旅遊生態保護網;把農耕文化特色村、歷史文化特色鎮、鄉村旅遊集聚區、特色縣與國家和省級生態村、生態鎮、生態縣建立工作相結合,為河南鄉村旅遊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

6.與扶貧開發相結合

促進鄉村旅遊與扶貧開發相結合,深入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優先扶持具有鄉村旅遊發展潛力的貧困鄉村,推動貧困鄉、村的飲水、交通、電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及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挖掘整合鄉村旅遊資源,促進地區鄉村旅遊發展;加強老少邊窮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挖掘整合當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自然生態遊、民俗風情遊,紅色文化遊,以鄉村旅遊助推農民脫貧、農村脫困,實現融合互動發展。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9

農業是“三農”問題的關鍵,農產品則是農業的核心。近幾年,農產品“買難賣難”的情況時常見諸媒體。究其原因,流通環節多,損耗大是首要因素。如何打通這條流通渠道、快速實現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成為當前“三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日益受到各類平臺的重視,包括阿里巴巴B2B、淘寶網、天貓、京東、噹噹等均將農產品作為重要業務拓展。 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以及經濟發展的創新方式,已經逐漸滲透到了農業領域,涉農電子商務(指涉及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商務模式)將在未來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農產品銷售新時代

據測算,在農產品買賣交易中,蔬菜從田間到達消費者餐桌一般要經過4—6個環節,每增加一個流通環節,成本都將增加。同時,由於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滯後,外調蔬菜還面臨氣候變化、路途擁堵等諸多不可控因素影響,造成大量損耗。在此背景下,農產品網上銷售成為減少流通環節的一種新探索。

涉農電子商務同資訊化息息相關。20xx年以來,我國的村通工程成功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農村通訊服務水平邁上歷史性的新臺階。截至20xx年,全國行政村、20戶以上自然村通電話的比例分別達到100%和94%,實現了全國100%鄉鎮能上網,其中99%的鄉鎮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備了寬頻接入能力。

據阿里研究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xx年底,以淘寶網(含天貓)為例,正常經營的註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數為163.26萬個,其中註冊地在村鎮的為59.57萬個;經營農產品類目的網店數為26.06萬個,涉及農產品商品數量1004.12萬個。

雖然相比於其他門類,目前農產品電子商務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從近3年的資料來看,農村電商的開店數量在快速增加,交易額也急劇上升。調查顯示,目前農村村鎮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網購總額加網銷總額)為209億元,交易商品數量達到了1862萬件。農民收入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帶來的人均月收入大部分集中在20xx—5000元之間,而未上網農民的電子商務收入主要集中在無收入和1500—2000元之間。

網路銷售模式多樣化

電子商務的跨地域特性,能夠幫助農村居民打破有形市場的物理侷限,有效拓展全國乃至全球市場。一方面,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三四級城市及中西部地區的消費者可以購買到只在一線城市銷售的品牌商品。如20xx年甘肅、青海、貴州、內蒙古等省的消費者在淘寶全網的消費金額中超過67%都是跨省購買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如新疆、內蒙古、四川等地超過70%的銷售都是銷往外省。

涉農電子商務從20xx年起開始快速增長,銷售模式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最開始主要的銷售模式為零散農戶在網上賣土特產,著名的有在B2B平臺上批發活牛活羊的孟巨集偉,在淘寶平臺上零售土特農產的王小幫,以及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的趙海伶、杜千里。他們基本上採取“網路(平臺)+公司(網商)+農戶”的模式,農產品生產主體“農戶、農業合作社或涉農企業”變身網商,或依託網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與大市場的對接。

20xx年,浙江省遂昌縣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整個銷售過程起主導作用的,不再僅是農戶和網商,而是遂昌縣網店協會。在遂昌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樣本中,傳統涉農網商的銷售流通模式已經升級為“網路+協會+公司+農戶”,協會既為網商做好服務,也為網商們爭取更大的利益,同時制定標準對接生產方,實現品質監控和集約化營銷。遂昌縣網店協會在成立後的兩年中,該縣淘寶網店數量由350家發展到了超過20xx家,其中會員1300家,皇冠店20餘家。20xx年,各會員單位在淘寶網上的銷售額達到了1.5億元。

多重因素制約電商扶貧

儘管涉農電子商務前景看好,但是由於目前我國貧困地區在寬頻基礎設施、物流配送服務、農民學習機會等方面均較為滯後,導致在現有的農村扶貧的'主流模式中,電子商務模式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農民上網不方便,主要原因是沒有寬頻、沒有電腦、上網費用高。同時資料顯示,農村網民上網更依賴手機終端,農村新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60.45%。

除此之外,農民網商認為從事電子商務最重要的因素是物流交通,解決不了這一問題,電子商務交易活動就無法完成。

由於生鮮農產品的特殊屬性,加快建設以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系統,也對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至關重要。資料顯示,北美90%的農產品用冷鏈物流,歐洲這一比例為60%,而中國則只有18%。

國家政策助推涉農電商發展

目前,我國有70多萬個行政村,農村網民總人數超過1.65億人,未來或將有越來多的村、鎮加入到電商大潮中,產業輻射範圍還將繼續擴大。同時,政府層面也對涉農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20xx年12月19日,商務部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交易創新,引導鮮活農產品經銷商轉變交易習慣,鼓勵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現代資訊科技,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鮮活農產品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發揮網上交易少環節、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激發傳統農產品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形成以農批對接為主體、農超對接為方向、直銷直供為補充、網上交易為探索的多種產銷銜接的流通格局。

20xx年8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資訊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清理涉及資訊消費的行政審批事項,加大財稅和金融支援等,到20xx年使資訊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政府層面對涉農電子商務的重視,加之農產品市場廣闊、需求量大,消費者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涉農電子商務勢必將成為未來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視角。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我國近幾年的經濟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國民經濟水平也在穩步發展。但是立足於我國的基本國情來說,三農問題仍然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三農問題本身來說,其對於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國內經濟協調發展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國家在新時代下以取得長期有效發展而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藉此,本文立足於當下的四川省三農問題,對區域協調發展與突破三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三農問題;制度創新;協調發展;區域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識碼:ADOI:10.11974/nyyjs.20170333167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在進入21世之後,綜合國力有了全面的提升。經濟與科技等方面的共同發展,無疑為現階段的社會發展與社會當中的各個領域發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動力。就我國經濟發展來說,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經濟發展雖然在不斷地進步,但是其內部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三農問題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對四川三農問題突破與區域協調發展的探討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1三農問題概述

三農並不是一個新詞彙,其基本問題已經由來已久,針對現階段的基本國情來說,三農問題不但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因為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越發嚴重。雖然無論是政府還是相關的學術者都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並且提出了眾多的解決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解決方法大多是治標不治本。並沒有使得三農問題從根本之上得以解決。而由此所形成的三農問題困境,也成了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對於協調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著鮮明的阻礙作用[1]。

1.1三農內容

所謂的三農問題主要包含了關於農業的3個方面內容。即經常所提到的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農民問題。而這3個方面的問題,也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現階段的三農問題,就不能做到協調發展,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就會變成變成一個幻想[2]。

1.2三農問題的基本表現

糧食一直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保證,也是我國農業事業的中心任務。繼20世紀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我國的糧食存量就在不斷增長。很多人認為,糧食問題在20世紀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是在20xx年,糧食價格的飛速爆長,使得物價進一步增長。而糧食不足的問題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眼中。就農業增長問題來說,其主要的表現就是增長緩慢與增長結構不合理。所謂的農業問題其實也就是糧食安全問題與農業增長問題。農村問題則是經濟問題與政府巨集觀調控問題。農民的問題主要就是收入問題[3],一般情況下,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為2個方面: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統計結果顯示,20xx—20xx年3a間,農村家庭的經營性收入由原本的70%下降到了67%,仍然佔據著主導地位[4]。

2四川三農問題的具體表現

2.1典型性

四川是1個人口大省,省內人口近幾年一直停留於全國前3位。而其中的農業人口更是佔據了70%以上。但其省內的可用耕地卻十分少,加之四川的農民經濟水平普遍偏低,很多的本地人口都選擇出門務工來增加收入。由此不難發現,四川地區的三農問題十分典型,可以說是我國三農整體問題的一個縮影。

2.2區域性

四川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之當地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使得四川成為我國的農業大省,無論是農作物的產量還是其它糧食的產量上,一直居於我國前列,經濟總量也是西部地區的第1名[5]。

2.3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個多地貌大省,省內的農業產區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攀西山5個地方,而這也導致了四川省的各類經濟發展不均衡。並且四川省內的不同區域農民收入差異也較大。成都的居民收入往往高於其它地區。

3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在筆者看來,四川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其基本意義不僅僅在於三農問題之內,更在於三農問題之外,不僅僅在區域之間,更在於區域之外。

3.1以工業促進農業

3.1.1從小農經濟到市場化經濟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寶貴意見。在任何國家的工業發展初期階段,都需要農業的支援,這是一個發展的普遍規律。但應該明確的是,其經濟主體仍然應該是農業。工業的迅速發展並不一定就會對農業的發展進行補償。實際上,就四川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說,其所具有的小農經濟市場,在現階段工業化的市場當中都是十分吃虧的。所以只有實現了農業體制市場化,才可能按照市場的基本方式,促進生產效益向農村進行流動。這才是從制度之上實現“以工業促進農業”。

3.1.2農工商協調發展

從傳統的發展角度來講“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一傳統的發展理念從根本上說明了農工商三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與並存性。而只有做到農工商協調發展,才可以真正地發揮他們之間的優勢。就四川本土而言,其發展過程當中更加的重視工業,雖然並不能說其不重視農業,但是對於農業的發展力度也是十分的有限。而四川發展最為明顯的1個問題就是忽視商業發展。並且四川內部也缺少工農協調的服務業發展。例如城鄉的金融投資渠道與服務,城鄉的'土地公開市場等。而這些都是農業市場化所必需的內容,也只有商業活了,農工之間的渠道才會更加的通暢。

3.2以城市帶動鄉村與城鄉一體化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民的數量要比城市人口的數量大得多,想要在短時間內對農村實現永珍更新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相應的手段實現農村發展的快速進步並不是天方夜譚。因此可以採用以城市帶動鄉村的發展策略,改變農村的發展現狀。但也不能將這種方式的發展流於形式,“見物不見人”。而是應該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農民的根本意義上考慮問題。

經濟的基礎決定了上層的建築,所以農村的土地制度決定了農村的社會制度。要想改變農村發展的基本現狀,就要立足於農村問題,改變農村的經濟制度。而農村的經濟制度說道底就是土地制度。國家根據現階段的農業情況,已經提出了新策略,所以要在新制度與國家的巨集觀調控之下,建設新型的農村社會。

4結束語

三農問題關係著我國的未來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通過本文的論述可知,三農問題是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但是在三農問題的制度創新之上,其實並不需要太多高深的理論,規劃者所要具有的就是站在一個客觀角度對現有問題進行解決,而不是站在原有立場之上持有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分析,並且還要有對於矛盾衝突的必要洞察力。雖然我國現階段的三農問題仍然嚴重,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堅實地走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馮佺光.公共選擇下的山區農村經濟協同發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xx.

[2]錢德元.區域發展中的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xx.

[3]馮獻.長江流域“三化”協調發展水平綜合評價與空間差異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xx.

[4]楊世勇.川渝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xx.

[5]崔欣.中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xx.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1

“十二五”時期,我國國情及世界局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日趨鮮明。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新階段性特徵就是轉型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能否順利地推進轉型發展,決定著我國能否用好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方面,取得具有實質意義的進展。

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推出、著名經濟學家常修澤教授主編的國家“十二五”出版規劃重點圖書——“中國經濟轉型叢書”,圍繞中國經濟轉型問題,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討。最近。作為該套叢書的第一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巨集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姜長雲博士撰寫的《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已經面世。

全書分為五篇15章。第一篇為總論,提出自1998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以來,中國“三農”發展再度面臨新的重大階段性變化。詳細分析了這些新的重大階段性變化的多方面表現。在此基礎上,提出新階段促進中國“三農”發展的戰略思路——“轉型發展”,探討了促進中國“三農”轉型發展的對策建議。第二篇冠名為“糧食問題的重新審視”,通過對中國曆次糧食供求失衡的回顧,得出若干結論和啟示。如總量問題對於中國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已經顯著地趨於減弱;結構問題對於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正在顯著地趨於增強。該篇還分析了中國糧食生產的現狀和中長期潛力、中國糧食消費需求的變化趨勢,探討了糧食市場與糧食安全的新問題、新趨勢。“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那麼,如何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現代農業呢?該書第三篇“從發展農業到發展現代農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該篇提出,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形式正在發生重大階段性變化,要用開放的視角認識現代農業,要重視“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制約和挑戰,如農產品成本上升、要素市場和產權市場發育滯後等問題。該篇還提出發展現代農業的出路和近期對策建議,並對中國種業的發展進行了案例分析。

轉型發展不僅是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題,也是中國農村企業、農民發展和城鄉關係演變面臨的主題。《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第四篇、第五篇分別冠名“農村企業、農民與轉型發展”、“三農發展與城鄉統籌”,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第四篇提出,當前鄉鎮企業的執行環境和群體特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加快分化重組的新階段,更名和轉型是鄉鎮企業走向未來的選擇。該篇還提出。中國農民收入的增長趨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保護農民權益貴在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第五篇分析了當前城鄉差距擴大化的形成機理,圍繞如何看待城鄉差距的擴大化和城鄉統籌、統籌城鄉發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該書作者姜長雲研究員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巨集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服務經濟、中小企業發展領域研究中頗有建樹。多年來,他堅持用轉型的視角,並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觀察思考中國“三農”問題。《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一書,凝聚了他近年來對中國“三農”問題的研究成果。

本書突出體現了以下3個方面特性:一是巨集觀性和戰略性。作者瞄準當前影響中國“三農”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巨集觀性、戰略性問題,從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獨到的分析。如該書最後一章提出。發展服務業是統籌城鄉的重要抓手,解決農民工問題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支點,要重新審視“擴大國內消費最大的潛力在農村”。這些觀點值得深思。該書研究堅持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思考中國的“三農”問題,力圖克服單純的部門偏見。二是前沿性和前瞻性。基於科學嚴謹的分析,突出內容的思想前瞻性,是該書最鮮明之處。如該書提出流通安全日益成為影響中國糧食安全的瓶頸和制約,壟斷深化正在形成對中國糧食安全的全面挑戰,要警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企業控制產業”的現象繼續深化;統籌城鄉發展不是要完全消除城鄉差距,而是要解決城鄉發展的不協調問題;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是加快現代生產方式對傳統生產方式的改造,增強農民和農村的發展能力,要防止因片面強調與國際接軌導致更多的農民和農村地區與國內發展主流脫軌。三是現實指導性和可讀性。該書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所關注的都是當前影響中國“三農”發展的現實問題。力圖體現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和對策思路的可操作性。該書對近年來我國農產品供求和價格形勢的分析,對於完善農產品價格調控、科學認識農產品價格變化及其與CPI的關係,均具較強的啟發意義。

該書所體現出的這3個特性,也是叢書主編對整套書提出的目標要求:旨在通過探討轉型規律,達到操作中的明智境界。該叢書把“三農”問題放在第一本推出,也體現了把重中之重的“三農”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除了深具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之外,全書精雕細鏤、文筆流暢、可讀性強,凸顯了現代氣息與國際化的視野。精美的裝幀和印製效果也彰顯出重點書、精品書的品位。總之,《轉型發展:中國“三農”新主題》堅持用轉型發展的視角來研究中國的“三農”問題,值得關注中國“三農”和發展方式轉變問題的各界人士閱讀、參考,堪稱一部研究中國“三農”問題的力作。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2

前言:我國在這幾年的發展下,通過金融服務農業,促進農村的發展,持續實現了農民增收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對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要把金融支援更好地融人到農村來,推進農村的建設增收。本文對我國現階段三農存在的基本問題、情況及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並且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建議,具體說明如下。

一、金融支援下三農問題制約的因素

1、支援三農的效率不足,是因為農村的金融體系不完善。

1.1支援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主體薄弱。(1)因為商業銀行等機構的退出,減少了農村金融供給的主題。金融體制在1993年以後進行了改革,以盈利為最大化目標,所以引發銀行不約而同地在農村的撤退營業網點,導致農業信用貸款的投人逐年下降。(2)政策性銀行功能欠缺導致支農效應難以推進顯性。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是農業發展銀行,但是農業發展銀行由於業務單一性,功能明顯缺位,供不應求,僅僅只能發揮應有的職能。(3)農業信用難以承擔服務三農重任,社先天不足。在商業性金融收縮、政策性金融滯後等問題的困擾下,農村信用社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資金需求,支援發展。

1.2農村信貸資金供求出現失衡郵政儲秀憑藉優勢利用多面廣和匯兌網路搶先佔有農村大部分儲蓄市場,但是因為沒有信貸業務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不僅分流了農村資金還加大了供求矛盾。在農村,金融機構大量吸收存款但是貸款卻非常少,這樣嚴重阻礙了三農經濟的發展,不符合黨和國家所制定的金融支援三農的政策。

2、影響到支援三農效果的是信貸管理機制不夠靈活。信貸管理機制不夠靈活:(1)信貸準人限制過於嚴格,比如規定只有信譽等級夠高的人才能申請,VIP使用者才能申請。(2)小額農貸的額度偏小。雖然小額貸款比較受歡迎,但是還錢期短可能導致生產週期不適應,而且貸款的資金少,一般都是五千元以下。(3)農戶抵押和擔保比較困難。農村最貴的`是房子,可是農村的房價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導致抵押困難更不要說擔保等問題了。

3、三農信心的弱化是因為農業保證機制不配套導致的。

3.1農業保障救助體系與三農發展要求不匹配。僅僅用農業保險為案例,作為農牧業大省,自然條件複雜,青海省每年受災農作物佔了三分之一,但是不常有限制,獲得的農業保險金額遠遠不夠受災的份額,農民因此有濃烈的貸款願望,可是又存在著害怕貸款的心理。3.2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不配套。隨著農業加快腳步,建設農業更需要政府和銀行之間的支援和配合。怎樣把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的個地方財政投人到無限的農村建設當中成了一個大問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條件的落後造成了農業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之間的不適應。

二、強化金融,支援三農的政策建議

1、完善支援三農金融服務體系,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

1.1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支援三農政策建議的關鍵是農村信用合作社要重新樹立堅持為農村的工作觀念,,發揮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主力軍的作用,完善人治落實責任。

1.2農業銀行明確貸款比例和貸款的範圍。在國家的政策下,各個銀行應有責任在農村進行重點投資,以扶持農業發展,幫助農村現代化建設。適當加長中長期農業貸款的比重來擴寬農業的集資渠道。

1.3擴充政策性銀行的服務功能。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其地位就需要改變農業發展的經營定位,走適合農業發展的信貸業務。在政府和科技的有利投人下可以通過農業發行來開闢資金來源,才能更有效地增強農業比較優勢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2、滿足三農經濟發展資金的需求,完善農村信貸管理機制。

2.1適當提高農業貸款授信額度,滿足農業生產資金的需求。為了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為了使貸款期限與農業生產週期相一致,所以因戶致宜來調整貸款長度期限是滿足農市場需求的要求。

2.2實行適度城鄉差別利率,推進農村金融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中央英航調節機制,加大力度發展農村票據市場,調節信貸資金流向,放寬農村機構再現條件,使景榮資源在城鄉間的合理配置。

2.3解決貸款抵押困難,創新擔保質押機制。克服政府出面代理可能產生的問題,實行民有民主的以民間資金為主的擔保機制。

3、增強金融真持三農的信心,建立農業風險補償和保證機制。

3.1為農村經濟穩定發展撐起的保護傘,儘快建立農業保險制度。為了提高農民積極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補償農村農村金融無法收回的損失,消除後顧之憂。

3.2加強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農村基礎建設。逐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加大對農村基礎建設信款投人,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加強農業可發展能力。

屈揚

(陝西省鎮巴縣農村信用聯社723600)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3

改革攻堅,力爭進一步突破。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程序的深入,改革的難度在增加。有些改革進展緩慢;改革缺乏突破力;有些改革尚處淺層;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缺乏協調和平衡,整個社會缺乏改革的協調機制。

“十一五”改革涉及經濟社會各方面,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改革既連線經濟體制改革,又連線社會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處於改革的中心環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另外,就業制度、收入分配製度、社會保障制度,以及醫療衛生和教育制度等同億萬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推進民生類制度的創新。對外開放,水平有待提高。

加入WTO後,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長迅速,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出口大幅增加,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成為穩定國際經濟和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外資在出口中所佔比例過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利用外資過程中在產業素質、資源、環境、勞工權益等方面也暴露出較多問題。鑑於存在的問題,必須“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要引導各地由追求引資數量與速度轉到更加註重引資質量與效益。“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和諧社會,關鍵在落實。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十一五”期間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課題。建立和諧社會,包括擴大就業、社會保障、調節分配以及文化體制、醫療衛生、安全生產等。

當前,把構建和諧社會納入“十一五”規劃,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社會矛盾和衝突是基於利益基礎上的衝突,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是要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均衡機制。常修澤則強調,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社會。在創造活力過程當中要建立與市場化相適應的社會秩序,包括搞好政府的'巨集觀調控和管理,加強社會組織秩序的新建,以及加強個人、企業、社會和政府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設等。

儘管人們已經開始接受“三農問題”這個提法,但並不理解這個三農問題背後隱含著很多深層次問題,恐怕不能用“強調農村市場化,強調農業增加更多的投入”等現行政策解決。農村存在的複雜問題,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有中國特色的三農問題。

城鎮化問題。且不說現在大城市吸納農民的能力已經下降,從長期分析來看,即使我們加快城市化到20xx年可能實現50%城市化率,到那時我們是16-17億人口,按16.8億計算仍然還有8.4億人生活在農村;而在城市化加速階段,按正常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和規模來看每年被徵佔的土地至少在1200萬畝以上。也就是說30年後,無論按新口徑19.5億畝算,還是按老口徑14.5億畝耕地算,都要減少3億多畝,人均耕地面積也實際上會減少更多。在這種情況下,農村這三個基本要素的配置關係能調節得了嗎?

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最終產品出口大國,靠的就是勞動力成本低廉。儘管有人強調出口產品有消費剛性,不可能減少多少,但確實可能減少而難以再增加。在勞動力供給絕對過剩的條件下,勞動力價格不可能提升,農民的收入還是增長不快。因此,靠出口拉動這個說法似是而非。因為東部地區吸引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打工節省了很多成本,主要節省的是農民進入東部地區打工的全部轉移成本。出口絕對值增加雖然帶動就業和打工,但並不意味著收入水平增加。

流動打工人口的社會保障仍然由他們承包的土地承擔。我們絕對沒有條件、不可能由國家來提供佔70%的農村人口的社會保障。農村改革這種誘致性制度變遷的發生,客觀上表現了一種交易的結果。國家在允許社群佔有所有權、允許農民以大包乾名義佔有土地使用權的時候,向農民讓步的是什麼呢?讓步的是農民承包的那塊土地必須承擔農民的社會保障。作為社會保障資料的土地又怎麼能進入市場?在國家不可能提供社會保障的條件下,如果隨著人口增加土地減少,農民的社會保障遲早會成為問題。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4

摘要:20xx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xx-2020年)》,明確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既要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化落戶,能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享受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又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從根本上解決好“三農”問題。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三農

1.廊坊市人口基本情況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從根本上來講是人的城鎮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xx-2020年)》提出促進三個“1億人”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到20xx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20xx年末,廊坊市農業戶籍人口為262.6萬人,城鎮戶籍人口為176.7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為40.2%,高於35.7%的全國水平。

1.1人口總量穩定增長

20xx年末,廊坊市常住總人口約為446.84萬人,城鎮常住人口約229.6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1.4%,同比增加2.91萬人、城鎮化率提高了0.8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1.7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9‰,同比出生率提高了0.87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同比增加了0.32個千分點,人口總量和增長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城鎮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8個百分點,在河北省內排名連續4年居第3位,僅在石家莊和唐山之後。廊坊市10個縣(市、區)間的城鎮化水平提高幅度不同,廣陽、三河、香河的城鎮化率高於全市水平,固安、大廠、香河、大城四縣增幅較快,20xx年增幅分別為1.85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1.4個百分點、1.4個百分點。

1.2農業人口增中有變

20xx年到20xx年末,廊坊市戶籍人口總量增加近20萬人,農業人口增長近13萬人。而戶籍人口總量和城鎮人口年均增長率平穩保持在1.4%和2.4%左右。農業人口年增長率波動性較大,僅20xx年廊坊市農業人口增長率就高達3.2%,20xx年廊坊市農業人口增長率則降低至0.8%以下。香河縣、固安縣、霸州市和安次區農業人口增長不穩定,個別時期農業人口出現負增長現象;三河市、大廠縣、廣陽區、文安縣和大城縣農業人口仍處於平穩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以上,大城縣農業人口年均增長率保持1.5%左右。

2.廊坊市“三農”存在問題

2.1農村土地資源緊張

我國農村人口過多、農業土地資源緊缺,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土地規模經營難以推行,傳統生產方式難以改變,我國人均耕地0.1公頃,而廊坊市人均耕地不到0.095公頃,遠遠達不到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門檻,農業土地集聚高效化發展舉步維艱。目前農村土地確權以及由此帶來的升值預期,農民對土地產生絕對依賴,加之廊坊獨特區位,面臨疏解非首都功能外溢和房價上漲的壓力,土地資源越來越呈現緊張態勢。

2.2農村人口轉移實施難度大

從戶籍人口看,廊坊市440萬人中將近260萬農業人口。達到20xx年45%的戶籍城鎮化率和60%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目標,廊坊市還要從農村向城鎮轉移約22萬農業人。但目前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程序滯後。農民工受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影響,未能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陛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鎮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城鄉勞動收入和生活成本存在巨大差異,農民更願意在城市務工獲得較高收益,在農村享受更低廉生活成本。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在城市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將越來越大,這也促成農民更願在城市打工而不願落戶城市的現象。

3.廊坊市“三農”對策建議

3.1突出規劃,改善人居環境

根據村莊性質,對劃定保留的村莊進行村莊規劃編制,利用規劃手段,探索農村發展動力,儘快縮小與城鎮戶籍居民之間的待遇差距,實現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全覆蓋;對納入市區、鎮區和工業園區的村莊進行整合遷並,合理安排遷並時序,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階段性規律,制定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對要求遷並的村莊,根據農民意願,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整合農村土地資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3.2探索創新,完善戶籍制度

降低城市落戶門檻,對工作年限、收入水平、工作穩定程度進行評估劃定,對參加社會保險2年以上的人員可吸納為城市戶籍人口;鼓勵投資人員落戶,在廊坊市投資達到一定數額、投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投資產業具有一定前景的投資人員,可吸納家庭統一遷入;被大中專學校錄取的本地農村戶籍生源採取鼓勵落戶措施,購買首套商品房產人員給予相應的落戶政策;開放城鎮戶籍,重點放開縣城、建制鎮的戶籍,將建制鎮確定為未來吸納農民工落戶的主要區域,可採取較為合適的衛星城鎮和產業新區作為試點,制訂切實可行指導意見、配套措施和實施方案。逐步推進常住人口向戶籍人口過度,探索“就業落戶”、“投資落戶”、“購房落戶”、“入學落戶”和“養老保險落戶”等新模式。三農問題論文

3.3發揮優勢,強化農業園區

園區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中採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形式,集約農民原料,節約生產成本,改變“各自為戰”的生產方式,切實提高農民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大力支援與超市等流通企業開展“農超對接”,指導開展產銷對接活動,推進園區農副產品商品化程序;利用新穎的營銷手段推廣農戶產品和企業品牌,讓“廊坊農業園區產品”立足於京津冀;重點鼓勵本地農民勞動力向農業園區轉移,發揮市場作用,繫結本地農業勞動力長期處於農業園區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鏈條中,保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要求,實現農民生活水平邁向新階段。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15

用知識化帶動城鎮化,促進工業、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生產力與國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這是我國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重點。

當今世界已經跨進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日益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我們必須用戰略的眼光來審視“三農”問題,要適應知識經濟發展態勢的要求,用知識化帶動城鎮化,促進工業、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1.消除城鄉人口素質的“二元結構”是消除經濟“二元結構”、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長期以來,我國政策一直偏重於城市,使得原本脆弱的農村經濟發展更為緩慢,從而導致了城鄉經濟上的“二元結構”。由於城鄉教育水平、生活條件原本就存在差距,加上長期以來以城市為中心、為城市培養人才、忽視農村教育的“單極教育”加深了城鄉人口素質上的差異,再加上城鄉經濟上的“二元結構”,吸引了大量優秀的農村人口通過多種途徑流向城市。與此同時,素質相對較低的農村人口很難在城市紮根,從而導致了農村人口以素質為特徵的人口分流:素質相對較高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素質相對較低的農村人口留在農村,使得城鄉人口素質差異進一步擴大,最終導致了城鄉人口素質上的“二元結構”。這種城鄉人口素質上的“二元結構”隨著經濟“二元結構”的加深而進一步深化,而且素質“二元結構”也使得經濟“二元結構”日趨嚴重。這樣一來,城鄉這種經濟“二元結構”和人口素質“二元結構”互動作用,形成不良迴圈,給“三農”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很大困難。

由於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加上受到眾多條件的限制,農村居民視野很窄,素質偏低,很難滿足現代農業和城鎮化發展的要求。因此,只有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消除城鄉人口素質“二元結構”,才能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後勁,才能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的真正平等,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城鄉經濟“二元結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經濟、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三農”問題。這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要消除出現人口素質“二元結構”,必須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推動知識化程序。要加強農民的基礎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文化教育,普遍提高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城鄉文化交流活動,鼓勵知識青年採取自願的形式(包括在校大學生利用假期)到農村一線傳授知識,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要推動資訊化程序,加強城鄉之間的.多方位聯絡。國家要採取有力措施扶持貧困地區電信系統、網路系統、和電視差轉系統的建設和完善,以保證其正常執行併發揮最大作用。

2.培養村級優秀骨幹是抓好農村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環節

村級領導幹部是農村經濟建設的“領頭雁”,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建設的成敗。因此,必須培養一批優秀的村級領導幹部來帶領農民搞好農村經濟建設,以促進整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抓好村級“雙強”(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幹部的培養,就是為農村提供經濟建設的催化劑,可以有力推動農村經濟建設的程序。因此,搞好農村雙強幹部的培養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異常重要的環節。

要搞好農村優秀幹部,就要建立農村培養基地,為培養優秀幹部創造條件。要鼓勵、選拔、錄用一批積極奉獻、勇於進取的有志青年到農村一線去擔當重任,賦予他們一定的“特權”,以保證他們工作的正常進行;要定期考核他們提供相互交流經驗的機會,切實解決他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給予他們應有的待遇和必要的保障,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在農村經濟建設中一顯身手。在培養農村經濟建設骨幹時,一定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特別注重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的培訓,要把他們培養成創辦企業、管理企業、懂得一兩門技術的經營能手和農民發家致富的帶頭人,培育成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農村經濟建設的“領頭羊”。

3. 加速知識型小城鎮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小城鎮是連線城鄉的紐帶和橋樑,小城鎮建設的取向直接影響著小城鎮功能的發揮。因此,必須強調小城鎮的輻射、帶動和服務功能。要從金融、資訊、貿易、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是農村經濟充分發育和健康發展。這對解決“三農”問題至關重要。

加速知識型小城鎮建設,要合理佈局農業與農產品加工、銷售一體化的企業和其他鄉鎮企業,發展農產品市場和農產品加工業,形成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具有一定輻射範圍的農產品集聚中心以及農業資訊、技術資訊的服務中心;要培育有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城鄉就業協調機制和環境。加速知識型小城鎮建設要重點突出,注重實效,合理佈局。要著眼於農村的長遠發展,統籌環境保護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小城鎮建設中的統籌與協調作用,以保證有限的資金在小城鎮建設中發揮最大作用。

4. 統籌城鄉發展、提高縣域經濟的科技含量、增加農民收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當前,務農收入低,嚴重挫傷了農民務農的積極性,使“三農”問題進一步加深。為此,要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走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相結合的一體化發展道路的同時,要儘可能採用高新科技來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加大農業科學研究投入力度,要把農業科學研究的成果得到長足的發展,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政府要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要求,統籌城鄉經濟的發展,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為農業和農產品一體化創造條件;要優先發展農產品和營銷企業,鼓勵並切實支援農民湊辦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合股公司,積極推進農業一體化經營;同時,政府還要深化農業、農村服務體制的改革,調整角色,強化政府引導、協調、服務和統籌的職能,形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掃清障礙,為解決“三農”問題鋪平道路。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我國經濟的大力發展,實現生產力、國民經濟乃至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