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教師角色的定位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5W

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課堂: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口乾舌燥,辛辛苦苦,可是認真觀察一下,不知有多少學生能聽得進去,即使聽講的學生也不知到底能記住多少。簡而言之,我們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參與率不高,參與度也不高,但是老師卻異常辛苦。這是當今教育的普遍悲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悲哀?怎樣才能擺脫這樣的困境?讀了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聯絡教學實際,我認為這是因為就是我們的老師沒有擺正教師角色,如果擺正了教師角色,這些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體會教師角色的定位

生本教育的宗旨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搞好教學設計。根據這一宗旨我們可以定位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角色。

  1、一切從學生出發,做好教學的組織者。

建構主義認為,認識是一個主動解釋並建構個體知識表徵的過程。學生認識的主動性應該受到保護、受到培養的,然而,有些教師卻習慣於滿堂灌,根本不給學生主動學習認識的機會,學生看到了一些內容,本來躍躍欲試,試圖說出,可是教師卻憑藉自己的權利毫無遺漏的講了出來。就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受到了壓抑,學習的熱情漸漸消退,學習效果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差。因此,教師應該從滿堂灌的繁重工作中解脫出來,一切從學生出發,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通過恰到好處的組織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主動認識,主動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得到發揮,得到培養。這種組織體現在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上。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活動任務的設計既要考慮學生的原有認識基礎,還要考慮需要和興趣愛好;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活動能夠得以進行,既不會因為內容太易,使學生感到乏味,也不會因為內容過難,令學生望而生畏。學習活動的'組織如果是分組進行,就要考慮小組成員間的人際關係,考慮將哪些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學生才會樂於交流,樂於表達。簡而言之,教師就是要通過科學組織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人人蔘與學習,人人都能參與合作探究展示。

  2、一切為了學生,做好學生學習的幫手。

在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期間,教師要巡迴在學生中間,學生因為基礎知識積累等方面的原因,會遇到困難,這時候教師給予幫助,指導時機得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這時的教學不僅實現了因材施教,而且實現了因需而教,沒有多餘,因而是效益最大化的。

  3、全面依靠學生,做學生學習活動的觀察者。

我們經常發現一個家長對孩子考慮的面面俱到,什麼都給孩子準備的齊齊全全,他家的孩子卻非常平庸,有的家長物資上沒有積累,孩子卻相對優秀。其實,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講得面面俱到,分析得絲絲入扣,效果未必就好。教學的整個過程都可以放手讓學生去開展。檢查複習,讓學生代替教師提問檢查;新課學習,讓學生合作探究後講給同伴聽;課堂練習,學生之間相互提問、檢測或評價。這時,學生成了學習的主角,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活動,充當學生學習活動的觀眾。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課下研究上節課的知識環節,研究考察的方式,從而形成對知識的深層把握,課上學會發現,主動建構知識。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學習的問題為適當精講做準備。

  4、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做學生知識的提升者。

學生通過活動、展示,顯露出知識認知的狀況,這時候學生認識的閘門被打開了,就會變得異常活躍,希望完善,希望進步,教師應該適時進行評價講解,通過講解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認知的不確切和不完善的地方,使知識更加全面、準確;通過評價引領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通過相應擴充套件使知識範圍擴大、程度加深。因為教師此時的講述是基於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瞭解,針對性強,有新意,學生會願意傾聽,樂於接受,也就易於融合到學生的知識系統之中。這樣便落實了先學後教,多學精講,可以讓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全部交給了學生,教師教師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提升服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手、觀察者和提升者,給學生以最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潛能,並得到最大提升,這樣學生得到鍛鍊的同時,成績會有提高,學科情感會有增強,師生感情也會有越來越好,這樣便會實現課堂教學的良性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