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案認識圖形

來源:果殼範文吧 1W

教學目標

一年級數學教案認識圖形

1.在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玩中認圖形 (教師在桌子上擺幾個學生常見的物品,有印泥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三稜柱。)

師:你們喜歡玩魔術嗎? (教師給大家表演:先放一張白紙在講桌上,擋住學生的視線,隔一會兒再讓學生看白紙,咦,白紙上怎麼有一個圓?學生很奇怪。)

師: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變出圓的嗎? (由於所用的物品對學生來說並不陌生,所以他們很快明白了魔術的奧妙,紛紛舉起小手:我知道,我知道!)

師:老師是拿圓柱體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紙上印一下,白紙上就有圓啦!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個給大家看一看?(教室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學生紛紛拿起事先準備好的學具,印出不同的圖形。

生1:老師,我用長方體印了一個長方形 生2:我印了一個正方形,是用正方體印的 生3:我用三稜柱印了兩個三角形。

(就這樣,在玩中,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並在動手玩中,具體感受到了面在體上這一數學思想。)

(二)活動二:分中找圖形

師:我們的淘氣遇到了一點麻煩,你們能幫幫他嗎? (聽說要去幫助別人,學生馬上聚精會神地聽我說。於是,我出示了各種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他們進行分類。)

師:請你們看一看,比一比,你們是根據什麼來分類的?

生1:長長的是長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個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 生3:三角形有三條邊,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

(學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把這幾種圖形的特徵分析得很透徹。)

(三)活動三:動中擺圖形

師:你們能用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嗎? (很快地,一雙雙小手擺出了各種圖形。)

師:有一個圖形你們誰也沒擺,是什麼? 生:圓。

師:為什麼? 生1:因為圓的邊是彎曲的,小棒是直的,我們沒辦法擺出來。

生2:老師,我擺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樣長。 生3:老師,我擺長方形時,有兩邊用的'小棒一樣長,另外兩邊用的小棒也一樣長。

生4:老師,我用一樣長的三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

生4:老師,我擺三角形時用的小棒不一樣長。 (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各種圖形的本質特徵,很了不起。)

(四)活動四:憶中說圖形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這樣的圖形嗎?

生1:教室的門是長方形。 生2:應該說教室門的表面是長方形的。

生3:我們到酒店吃飯時,很多桌子的面是圓的。 生4:魔方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大家眾說紛紜,氣氛非常活躍。直到下課鈴聲響起,也不願離開。)

〖教學反思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針對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設計各種形式的活動。第一個活動:認圖形,對平面圖形有一個基本瞭解;第二個活動:找圖形,比較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第三個活動:擺圖形,挖掘平面圖形之間的本質區別;第四個活動:說圖形,進一步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動中悟,在自由、輕鬆的課堂氣氛中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案例點評

《標準》的基本理念明確地指出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點在本節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四個活動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去,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體驗,增強理性認識。其次,教師也注意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如,用小棒擺圖形這一活動中,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圓與其他圖形的本質區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全面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