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全等課題組研討課教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4W

一.教學目標

圖形的全等課題組研討課教案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例項理解圖形全等的概念與特徵,並能識別圖形的全等.

(2)通過認識生活中全等的圖形,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動手畫圖、剪圖和觀看圖片,從中觀察得出全等的概念,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圖形的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啟發學生舉出生活中全等的現象,並說明全等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經歷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學會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熱愛生活,培養和樹立審美觀念.

二.重難點分析:

重點:掌握圖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徵,能識別圖形的全等.

難點:積累對全等圖形的體驗,提高學生對圖形的分析能力.解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充分進行觀察、思考、動手實踐.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由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剪圖和觀察課件上的圖形,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全等圖形的概念,然後通過兩個練習,讓學生熟悉並掌握全等圖形的概念,課題組研討課教案 圖形的全等。再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全等例子,既加深對全等概念及其特徵的理解,同時也將全等圖形與生活聯絡到一起。然後再判斷兩組圖形是否是全等圖形,進而得出全等的特徵:形狀和大小都相同。然後再讓學生做兩個劃分全等圖形的探索題目,目的是既鞏固全等圖形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小組交流和空間想象能力。接下來讓學生自己來說說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老師指導並總結,教案《課題組研討課教案 圖形的全等》。最後佈置一個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作業題,鞏固所學知識。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 計 意 圖

一、創設情境引入

課題閱讀下列活動要求,按要求操作,並回答問題:

活動1、讓學生用兩張白紙夾一張影印紙,並在白紙上任意畫一個圖形。

問題:(1)兩張白紙上的圖形有什麼關係?

(2)觀察你旁邊的同學畫出的圖形,是否也具有同樣的特徵?

活動2、讓學生把一張紙對摺,從開口的一面任意剪出一個圖形。

問題:(1)剪出的.兩個圖形有什麼關係?

(2)觀察你旁邊的同學剪出的兩個圖形,是否也具有同樣的特徵?

1、學生先在白紙上任意畫出一個圖形,然後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特徵,並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比較。

2、學生拿一張白紙對摺,從開口的一面剪下兩個圖形然後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特徵,並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比較。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二、合作討論探索新知

1、閱讀下列各組圖形,觀察並總結每組圖形的特徵:先讓學生自己概括全等圖形的定義,老師再總結並板書。

2、練習1:閱讀下列圖形並從中找出全等圖形。

3、練習2、閱讀下列句子,並判斷是否正確。(1)邊長相等的正方形都是全等圖形;(2)同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上,4個小五角星都是全等圖形.(3)兩個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4)半徑相等的兩個圓是全等圖形

4、閱讀兩張全等的照片,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的全等圖形。

5、閱讀下列圖形,並回答後面問題。問題:上面兩組圖形,它們是不是全等圖形?為什麼?

結論: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

1、學生觀察圖形,自己概括全等圖形的定義。

2、練習1,閱讀圖形並找出其中全等的圖形。

3、練習2,閱讀句子,並判斷正誤。

4、通過比較兩組大小不等,形狀不同的圖形,讓學生交流討論,得出全等圖形的特徵。

1、通過圖片的重合,強調“完全重合”,讓學生自己總結定義,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2、通過兩個練習,加深學生對全等圖形的理解。

3、通過對比兩組大小不等,形狀不同的圖形,讓學生感受全等圖形的特徵,並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也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

三、指導應用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閱讀下列要求,並按要求操作:

探索1、沿圖形中的虛線,把下面圖形劃分為兩個全等圖形。學生動手操作,老師指導,並找同學演示自己的成果,最 後老師補充,並總結。

探索2:沿圖形中的虛線,把下面圖形劃分為兩個全等圖形。學生動手操作,老師指導,並找同學演示自己的成果,最後老師補充,並總結。

四、課堂小結

先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哪些收穫呢?

小結:1 、 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稱為全等圖形。

2 、 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

五、作業

教材150頁,隨堂練習1

六、板書設計

§5.2圖形的全等

一、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稱為全等圖形。

二、特徵: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