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必備]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讀後感[必備]

《文化苦旅》讀後感1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為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説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2

中華文化,説是人文文化,不如説是自然生態文化,中華文化從長江,黃河,高原點滴累計!在我看來,宗教和時間是讓人從熱血沸騰的狀態冷卻下來,因為人有敬畏之心;科學和高速讓人從淡然到沸騰,可是卻耗廢了生態文化!

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悟最深的是苦,人只有經歷過苦才能有沉澱,中華文化,雖説是泱泱大國傳下來的精粹,雖然自帶文弱書生的軟病氣息,那也是經歷了種種苦楚才積累沉澱下來的!寧古塔的流放文人,敦煌的'多災多難!近代文人巴金等巨匠經歷的那場浩劫而涅槃重生!種種苦難,打不垮的壓不倒的中國人脊樑!所以坦然面對人生種種苦楚,是祖先傳給我們血液中最大的財富,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説的不要怕吃苦的來由吧!呵呵!

以前對於餘秋雨,並無甚好感,總覺得青歌賽長上的文化評委,賣弄嘴皮子,和缺乏文化素養的選手賣弄一下。讀過北大授課時,感覺他倒是個有學識的人,讀後感學問一次,在我看來,就是博聞強記,多讀幾本書,產生種種感悟而已。當然,看過文化苦旅,感覺就是他讀書很多,學識淵博,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他的考察筆記兼有抒情散文!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那句話:書和路是分不開的,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分不開。

我也有點體會:也許任何一個名勝風景,缺乏學識的人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這處一旦被賦予了文化內涵,那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多的是他的歷史背景了。看過這本書,依然覺得,學識淵博的人有個共同之處:胸襟廣闊。是啊,如果沒有廣闊的胸懷,何來有容乃大?餘秋雨評價中華文化有一點很對,中華文化興起於長江、黃河、淮河沿線,這些文化自帶了中國文人固有的文弱氣息。在文化傳承中,有一個人物不可忽略,康熙,他的學貫中西,對於學識不偏不倚令人讚歎,這個不偏不倚建立在學貫上,另外他一改文人的虛弱,是個健壯的人,有了健壯的身體,才能讓文化進一步昇華!健康,健康,我會為之追求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3

信客是一個非常“苦”的職業,不僅身體“苦”,更是心靈“苦”。

信客這個職業早已遠離我們,但我們能從餘秋雨生動的語言中穿越回當時。這個工作更像是一個民眾福利:工資少的可憐,乾的活卻最多。還要遭到外界的質疑,這不就是“信客精神”嗎?

信客精神是為他人着想的,老信客受到外界的質疑後決定不當信客。他首先做的不是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而是儘快找到繼承人,好讓村子再與外界聯繫,這種精神在當今是十分匱乏的,有的人在地鐵上獨佔幾個座位,有的人這樣籃球場上還不允許別人參與……從今天起,做一個為他人着想的人,把別人的感受當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所擁有的當做別人所擁有的。

信客精神是俠義的。宋達在遇到一些不公的事,或對國家不利的事都拔刀相助,毫不退縮。當今社會同樣缺少這樣的人,有的人因害怕得罪別人,視而不見,有的人甚至加入反派,並從中謀取利益……從今天起,做一個俠義的人,把別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把別人的痛苦當做自己的痛苦。

這篇文章不止讚美了信客精神,還諷刺了人們多疑的性格,以及人云亦云的惡習。要是沒有這些人作怪,老信客就不會失去工作。這就體現了當時單向信任的現狀,老信客信任葉渡,但全村人都不信任他,對此,我們只能歎息老信客的不幸。從今天起,做一個能信任別人的人,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

引用海子的詩歌名句,串起全篇;三段論式行文,利落清晰。用他人的故事,滋養我們的生命——這就是讀書的意義之一。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藴,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5

這本新編的《文化苦旅》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中西方文化對比與近代中國對文化的阻礙。後兩部分分別來自餘秋雨老師的《千年一歎》、《行者無疆》、《吾家小史》。因為三部分寫作時間不同,文筆、內容均有較大差異性。

就文學性來説,剛開始讀時覺得行文對仗、詞藻優美,但過多的堆砌顯得有些膩,特別是《天人對話》最後一段,很優美但有些多餘。我想將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至《風雨天一閣》)推薦給即將大學聯考的學生,會對考試的行文有很大幫助。

就內容來説,這本書在文化方面帶給我很多啟發。書裏一些超前的'觀點也在現在得到了印證。我本是衝着傳統文化而來,但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在當今社會文化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原《文化苦旅》中的《牌坊》《寺廟》讓我們看到文化是如何通過時間的洗刷去粗取精流傳下來的;《道士塔》讓人體會到文物遭到竊取的心痛;《都江堰》《陽關雪》《寧古塔》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血性。可是反觀現在,部分文人和作為文化傳播介質的媒體似乎無法認清自己的職責,讓文化傳播變了味。精華被人慢慢淡忘,粗劣的卻被部分保留了下來。這種潛移默化温水煮青蛙般的影響跟一次大型文化災難又有什麼區別呢?

除了文化方面的思考外,我也從本書的第二、第三部分得到一些別的感悟。比如:媒體的作用是什麼?是掀起輿論增大關注度還是如實報道做溝通的橋樑?還有,什麼是言論自由?一些沒經過驗證且危害到他人的言論也是自由的麼?再如,在社會大環境下,是隨大流順應社會還是維持心中的一把秤勇於做自己?

總體來説,第一部分讓人從各個方面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第二部分昇華文化,通過與其他國家文化的對比,瞭解自身文化的特殊性;第三部分通過文化引出現代社會爭論熱點。推薦想進行文化薰陶的朋友讀第一、二部分;推薦想進行深度思考的朋友讀第二、三部分。選擇需謹慎,越往後越累,累腦又累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文章本身是不會騙人的。《莫高窟》裏,莫高窟從繁盛又漸漸被人遺忘。“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快樂,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記住。”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人唾棄和遺忘,但文化卻在寂寞中消失,只剩殘骸,沒人聽到作者對文化的歎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現,陽關的詩人們是寂寞的,當年文化的巔峯變成了眼前的荒涼。西出陽關的詩人越來越少,而陽關終成廢墟。作者這樣不忍心地讓陽關繼續寂寞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蘇軾被貶,人們毫不知曉大詩人的存在,在寂寞裏,他們築成了今日依舊繁華的蘇堤與白堤。

《黃州突圍》,名人慘遭的待遇。蘇東坡的優異讓人妒忌而疏遠,不説舒亶,李定,王珪,李宜之這樣心胸狹隘的人,竟讓昔日摯友沈括離他而去。蘇東坡曾經的半生為朋友而活,而朋友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離開了他不能不説,東坡後來的輝煌成就始於黃州,誕生於寂寞。

跳出文章本身來説,在歷史中許多人在他成就輝煌的時刻,也無法逃離寂寞。一個人如果要得到什麼,那麼他必定要付出些什麼。我在《文化苦旅》裏,體會到了一絲無奈,寂寞的旅途而讓餘秋雨嚐到了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苦”。不知作者是否懷揣着這樣的心情去創作這篇文章,但我的內心接收到了這份寂寞。

也許下一次讀《文化苦旅》會收到不一樣的心情,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但這就是在書中探尋的過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7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合上《文化苦旅》,我心中波濤洶湧。從踏遍中國到踏遍世界,一個個腳印中,見證着古埃及王朝盛世空前的禮讚;驚歎着羅馬軍隊不朽的英雄戰歌;見證着一戰二戰屠戮世界的無情炮火。他邊走邊悟,邊走邊寫,在修行結束的那一刻,他終於破除了“人生之惑”,終於迴歸了最原始的“生態文化”。

初讀這本書的人,如今都已經上了年紀,那個老版本曾經成為很多華人家庭三代人共同的燈下話題。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的方式。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能寫出這樣一本書的作家,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餘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説,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的思索天下的靈魂。”復旦大學空無一人的外文圖書館內,一盞燈,一支筆,一個滄桑的青年人,卻編寫出了影響深遠的鉅作《世界戲劇學》,至今,仍是這一學科的唯一權威教材。他還是個淡泊名利的人,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遺蹟,對當代世界作出了全新的思考。

許多世界知名機構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於高位的文學巨匠”。如果要問我所敬仰的作家是誰,我是不會猶豫地脱口而出:餘秋雨先生!

《文化苦旅》僅僅是一本普通的`遊記嗎?並不是。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尋訪世界所有文化遺蹟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令人動容的散文集!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他透過對世界上各處文化遺蹟的思考,寫出了現代人對當今世界的糾結,“保留”或者“埋沒”?誰想讓自己的過往如亞特蘭蒂斯般沉沒於汪洋之中呢?

人生途漫漫,長短何計?

如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雖掛念,但他知道,他肩負的使命何等重要。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最近拜讀了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餘秋雨不僅僅只是介紹這些風景和古蹟,而是通過它們揭示了更為深層次的內涵。

其中有一篇文章《道士塔》,説的是莫高窟如何在一個無知的王道士手中被“搶掠”一空的事情。看後我很受感染。餘秋雨在文中寫到“……‘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作者是在為那一副副畫像、一尊尊雕塑,一卷卷經文的丟失感到可惜;是在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遺失而感到惋惜;更是為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而感到痛惜……

莫高窟被搶掠並不是王道士一人的錯,更是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的錯。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重視一下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有那麼一點骨氣,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考慮長遠一點,那麼那些外國人怎麼可能就那麼輕易地將如此之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掠奪走?

可是就在這清政府之前的幾百年,我們的國家還是世界的強國,唐朝的空前繁榮,元朝的空前強盛,我們的國家吸引着多少外國人前來經商、學習。可為什麼到了清朝就那麼的備受欺凌呢?

驕傲。就是因為我們太驕傲了,我們變的封閉,我們變的遲鈍,我們變的木訥。所以也就有了王道士這樣的人,也就會出現莫高窟裏的文物僅僅只用了一點點的.銀元一點點的物品就被交換走,也就有了那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遺產被掠奪走的實在太多了,做為國人,真的有無限的痛惜,但這已經是歷史造成的悲劇了,無力挽回,或許這正切合了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苦”字吧。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吸取前人的教訓,不再讓這悲劇再次上演。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從本篇開始,作者開始描寫祖國的文化遺蹟。

秦代四川郡守李冰督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名,使用了兩千多年,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餘秋雨先生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運用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修養向我們詳細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藴和政治意義。

作為兩千多年的人工工程,至今仍然發揮這其本值,確實比現在只存在殘值的萬里長城要了不起得多。難怪作者説:“這是一個不大的工程,但我敢説,把它放在全人類文明奇蹟的`第一線,也毫無愧色。”,“世人皆知萬里長城,其實細細想來,它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在這一點上可以和隋朝的京杭大運河相媲美。

摘抄:

這一切,首先要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國有幸,公元前三世紀出現過一項並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這項任命與秦統一中國的宏圖有關。然而,這項任命到了李冰那裏,卻從一個政治計劃變成了一個生態計劃。

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世紀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都江堰調理自然力的本事,被近旁的青城山作了哲學總結。

青城山是道教聖地,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大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把水作為教義的象徵。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這便是道。

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無處不在,卻在都江堰作了一次集中呈現。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裏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着難以名狀的無奈。

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説吧。

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

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為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

作為讀者,搭載着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着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

正是因為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閲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裏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説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説得太久,有些乏了。

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着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為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為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為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藴與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説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這是《文化苦旅》中的一文,作者餘秋雨。

很欣賞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是因為它帶領自己看到了什麼異域的風情。也不是它讓自己又心生了些許離奇的感動。自己只是在閲讀這篇以故事形式講述作者小時候的見聞時的經歷中,感受着中華民族的偉大。

在作者的文字裏,牌坊是一種象徵。它並不代表着什麼,也沒有絲毫值得炫耀的表情。只是當那些個早亡了夫婿的妻子,沒有再嫁人,便可以立起這樣的一道牌坊,來證明她的貞潔罷了。村裏的文字不多,也許是沒有多少人識文斷字的關係,這裏可以稱得上文字的東西,似乎屈指可數。孩子們便想到了那一道道的牌坊,因為在一般人的印象裏,那一定是為了紀念某個人而立起的。

我想:那些村裏的小孩子,也是那樣想的,所以他們齊齊地把目光瞄向了那一道道高高聳立的牌坊……可惜探究的結果,也許會令小孩子們失望了。因為那些個牌坊,甚至沒有一個名字。似乎也只有村裏的`那些最老的長者,還可以憶起那道牌坊是為誰而豎起的。除了他們,卻少有人知道那一道道牌坊後面的故事了。

也許這牌坊並不是為某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而立的,它象徵着那些剛烈的寡婦的總和。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沒有了可以依靠的男人,她活着將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啊!而她卻可以守着那份貞操,堅強的生活在每一天,那便已有足夠的理由立起那道牌坊了。也許這一道“碑”,並不能幫到她什麼,甚至那些沒有名字的牌坊,並不能説明自己的貞潔之心,不能減輕自己的苦難。

那麼,它只能是精神世界的讚頌了,也許當某一個寡婦看到了村裏的某一座牌坊,哪怕看不到它上面的名字,但當她在經歷了苦難後,毅然生存着,保有着那份做為一個女人的尊嚴時,那麼,她便有勇氣説,那道牌坊是“我”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初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軟了下來,用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別人手裏的書。《文化苦旅》,隨筆性散文,無劇情,無任務,無結局,這種三無的書要怎麼勾起我的閲讀興趣?於是在它在課桌裏躺了兩週之久之後,我終於翻開了它的第一頁,帶我走進了一個比現實美麗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個暮靄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瀰漫於空中的時候,那個時候莫高窟不是旅遊景點,就那麼靜靜的、靜靜的聳立在當時中國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蓋了幾百年的瑰麗的美貌,那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遺產。沉溺於作者從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實我是去過那裏的,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觸。可以這麼説,在這本書之前我還從沒有體會到文字有那麼大的魅力,並不是華麗的、掉書袋的語句,他讓我感到深深地驚配,還有身為中國人不可遏止的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臉,那種一點點銀子就把中國文化,中國遺產出賣的賣國賊!可恥!可恥至極!沒有限制性的'文字讓我展開了很多想象,也給了我很多思考。

對這本書中另一篇令我記憶猶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沒有介紹上海的景點,沒有介紹上海的美食,卻從一個很少有人寫的角度入手:人。開篇便是寫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與上海人的傲慢無禮、井底之蛙。很敬佩他敢於這麼寫,這本書出版比我出生還要早,但現在這個問題卻是越來越嚴重,在上海兩級分化尤為明顯。他還寫了徐光啟,這位地道的華亭人,從他的角度寫了很多上海的過去,讓我這個雖然從小在上海長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實長了見識。

《文化苦旅》,苦着尋找了文化,尋找了中國人的根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每一次,讀《文化苦旅》,就好象身陷一場沙塵暴,在深沉的文字之間步履維艱,被千年沉澱的滄桑感壓得抬不起身子來。

從來都是很驕傲,驕傲於盛唐的豔麗,驕傲於祖先的智慧。從來都是很心疼,心疼中華大地的傷痕累累,心疼中華蒙受的恥辱。但是讀完這本書,我又開始心疼中華文化的步步艱辛。

沿着歷史碾過的痕跡,佇立於敦煌千年的風沙中,聽風聲裏無奈的歎息,身處陽關落雪處,望一眼故人褪色的青衫;包裹在天一閣中,觸摸範氏一族代代堅持的守護。這裏,有中華文化的積累像流水般溜走,有歷代工匠的夢銹刻的`婀娜的身姿,有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恢宏戰場,有君子其役,不知何期的憂愁哀傷,有李白對酒當歌的豪情,有與揚州八怪渲染筆墨的意想。

王道士慷慨地送出敦煌中祖先留下的瑰寶一箱又一箱,我們看着這些觸目精心的數字,讓心一陣又一陣地抽搐;莫高窟靜靜地藏在廣袤的沙漠中,外表只是一座小山包,可它卻把宗教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載歌載舞。廢墟在歷代的顛簸中坍塌,重建又坍塌又重建;陽關倒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領域中,在朔風中越來越黯然。

也許一箇中學生對於這些歷史並不能理解得太深入,可是,作為一箇中國的孩子,真得好好看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並不是書本上的之言片語就能撐起一個華夏的文明,我們在追求那些無所謂的明星時,是不是應該轉過身來,追捧已經消逝的宏大?在匆忙的腳步中,拾起一絲空閒,靜看細水流長,細數庭前花落。

我不是一個學者,也不是名家,我只是一名中學生,深深地愛着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讓這艱難的中華文化,走進我們的心吧,只需輕輕地蹲下身,摸一摸文化的土地,便能感受到沉澱的滄桑。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文化苦旅,在文海中遨遊;文化苦旅,在學海中航行。這是一本集歷史、山水、人文的散文集。讀歷史,知名人名事;讀山水,覽大江南北;讀人文,賞民風民俗。它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

為什麼叫《文化苦旅》?先説一個現象:中國人每當假期,總想去名勝古蹟旅遊。我們嚮往的,僅僅是景色嗎?當然不是,遊客更想體會的是文人曾經的情懷,去尋覓曾經使人陶醉的詩意,去感悟意味深長的'哲理。當我們徜徉在古聖先賢曾流連忘返的花徑綠洲時,彷彿瞬間與先賢們產生了穿越千年的心靈對話,人們想借此對國家、歷史產生新的理解與感悟。餘秋雨先生,正是想借此來弘揚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偉大的精神。但是,這種精神並不好悟,需要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去思考、體會,才能領悟到真諦。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這意味深長的語句出自這本書裏的《陽關雪》。陽關,這個地名是那麼令人蕩氣迴腸!“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的真情和儒雅已在陽關道飄蕩千年,他所表達的陽關,是威武雄壯的,寄託了深深的友誼……唐人就是這樣,再大的困難也抵擋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扼殺不掉他們樂觀。如果每個人都如此樂觀,那這個社會將更加美好。

陽關,我覺得它是中華民族品質的象徵,它屹立在黃沙之中,昂首挺胸,眺望遠方,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堅強性格嗎?它開放積極,絲綢之路在它腳下通往西域,向世界展現中國的風姿,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博大胸懷嗎?但是幾百年後,餘秋雨來到陽關,看到的只是土墩、沙坡、荒草、石碑,還有殘雪……陽關被廢棄,陽關的坍塌,使中華民族更有骨氣。陽關之後,再無陽關!

苦,苦如開山,功成始得瓊瑤;旅,旅如探險,完後必獲璞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