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8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我本不知道《文化苦旅》這部書,也不太清楚餘秋雨有怎樣的文學作品,直到今年在看“青歌賽”時,才知道綜合素質考核的評委席上端坐着的這位外表温文爾雅內在學識淵博的學者,正是餘秋雨教授。他在點評的時候,時而機智,時而沉穩,總以一種最平緩的語氣款款道出事情的原委,看似漫不經心卻總能引經據典,觸類旁通。悠悠散發出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文學氣質,這種文學氣質如同一股強大的磁場,將我深深吸引。

我開始在網上搜索“餘秋雨文章”,搜索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文化苦旅》散文集,我懷着對作者的好奇和對文章的渴念翻開了這部書的第一頁。然而僅僅是第一章《自序》,已將我徹底征服,渾厚的筆鋒與奇崛的文思化為曼妙的音符飄人心間,用平緩的節奏與優美的文字裹挾着讀者的精神一起,跟隨作者的腳步開始漫漫旅程。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的互相交織,漸漸老去的身體和永恆年輕的心靈的無奈糾結,讓人讀後仍然回味無窮。之後的文章中,時而精細,時而樸拙,用一隻生花妙筆寫出了斗轉星移,寫出了氣象萬千。跟隨作者的筆跡,一起走出埋葬英魂的陽關積雪,跋涉温柔清澈的沙原隱泉,到敦煌感受莫高窟的興衰榮辱,再走過造福於世的都江堰,穿越萬年清冷的白蓮洞,到達柳侯祠體會柳宗元的身世起伏。然後從秀麗的三峽順流而下,回頭望去,告別神女峯上的巫山雲雨,又匆匆劃過了多愁善感的一角洞庭。迎來氣勢雄峻的廬山,送走園林優雅的白髮蘇州。轉眼又到了讓人頓起歸隱之念的江南小鎮,在交錯的水路間欣然的徘徊。跟寂寞的天柱山打聲招呼,向風雨中天一閣裏的`藏書虔誠朝拜。到西湖重温千年的舊夢,站於狼山之巔感歎“山鳴谷應,海闊天空”。最後終於在糾結的上海人目送下歸於浩瀚。一番旅程下來,不僅被高山大嶽盪滌了靈魂,也讓古哲先賢的典故充實了內心。王圓籙的無知,苦行僧的幻覺,王維的豪情,柳宗元的悲憤,李冰的壯舉,李白的俠氣,呂洞賓的醉意,范仲淹的歎懷,陶淵明的放達,唐伯虎的不羈,沈萬三的天真,王安石的執着,藏書人的擔憂,蘇小小的美麗,駱賓王的隱逸。這一切一切全部變成《文化苦旅》中一個個淬鍊的文字,一組組精美的詞語和一串串動人的句子。

然而,從《牌坊》一文開始,作者突然停下了匆忙的旅行腳步,閉目凝思,帶我們走進他記憶的深處,去回憶那段雖然身心疲憊臉上卻始終綻放笑容,雖然漸漸遠去卻經常嶄新的出現在夢中的青春時代。儘管對那個大時代仍然有着抱怨與牢騷,但過去總是美好的,牌坊下老師的循循善誘,廟宇裏僧人的苦行修真,冬天的老屋窗外總有一點惹眼的紅色從銀裝的山對面緩緩走來,夜航船的船長還在風雨中航行,信客滄桑的步伐還在路途中蹣跚。樸素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卻總在潛移默化間震顫着讀者的心靈,讓我即使讀完之後也久久不願離去,若有所思,沉吟良久。作者多麼渴望用這支筆來抹平歲月的鴻溝,甚至渴望到,這麼一位文學大師居然在回覆一封湖北農村小女孩把他誤認為成三十年前的那個中學生,希望互相交流作文的來信時犯了難。經過苦思冥想,仔細斟酌之後,終於寫出了一封自己滿意的回信,寄了過去。可歲月的溝壑又怎能如此輕易填平,當看到湖北女學生再次回信的開頭是“尊敬的教授”這幾個字時,相信信前的他也只能發出一聲自嘲的歎息吧。

回憶了苦澀中伴着甜蜜的過往,心中不禁湧出一種憂慮,廢墟中,夜雨裏,少了陽春白雪般的浪漫,卻透出千年歷史的寂寞與厚重。時光流逝,光陰荏苒,未來充滿了不安分的未知。不知馬來西亞的那位小夥是否仍然熱愛華語,不知那位老中醫是否又一次回到家鄉,不知病院中那隻梅花是否如期綻放,不知自己百年之後那滿屋的藏書將流往何方。在文集的最後幾篇,作者反覆寫到了漂泊,老人,疾病甚至死亡。我想這正是中年的餘秋雨在恐懼歲月對自己的侵蝕,怕自己漸漸遠離文學的中心,怕自己的思想偏於一級,但無論憂慮還是恐懼,所有人都會跟隨歷史的車轍,向人生的終點緩緩走去!文化的苦旅已然走完,可人生的路途又將走向何方?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文化學者、散文作家餘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全書共收錄37篇作品,借山水風物書寫着中國文化與文人的歷史命運,在字裏行間探尋着文化的靈魂與人生的真諦,文字優美又言之有物。其中既包括《道士塔》《白髮蘇州》《青雲譜隨想》等文采飛揚、見解獨到的歷史文化散文,也包括《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充滿懷舊氣息與文化感慨的心路回憶散文。餘秋雨先生行走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其細膩的心思和筆觸,帶領我們一起感受這華夏文化的“苦旅”。

記得初讀《文化苦旅》是在學業繁重的高三,當年略顯浮躁的匆匆一瞥,到現在靜下心來,懷着對中國文人和中華文化的思索,再次捧起這本書細細品讀細細咀嚼,便又是另一番滋味。既為書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歷史滄桑所震撼,又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動。

文化苦旅,不僅僅是穿梭在各種名勝古蹟、田園山水中的空間旅行,更是一種穿越千年,探索中國歷史與文化靈魂的時間之旅。它從敦煌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之所以是苦旅,是因為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正在逐漸的淪陷和喪失,作者在感概和惋惜之餘,也將自己滿腔的悲憤和不滿寄於筆下,在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類精神文明發展所缺失之物。

品讀書中的文字無疑是苦澀的,我們既為書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歷史滄桑所震撼,又為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動。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喪感,書中講述的那一段段沉重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悲涼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開篇的《道士塔》一文,短短几千字,我已反反覆覆讀了三遍,既為餘秋雨先生辛辣的筆鋒拍手叫好,更為莫高窟中珍貴的文物就這般輕易的流失而感到痛心不已。當那幾車、幾十箱、幾百卷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各國時,負責看管的愚昧的王圓籙無疑是敦煌文化的罪人,更是歷史的罪人,但正如作者所説,他太卑微渺小,無知的軀體無法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但究其根源呢?是官僚的.腐敗和政府對文化保護的無視才導致了這慘痛的民族悲劇!中華民族的傷口在滴血啊!而如今的中國人呢?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敢於吸收世界上任何優秀的文化,而惟獨冷淡了自己的文化;他們可以傾慕時尚任何國家的時尚,而惟獨尋不到自己的時尚;他們可以走出國門為自己的驕傲,而忽略了自己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事實上,僅僅運走一些文物並不能撼動中華文化之根本,但一旦運走了思想、靈魂,文化的土壤就會日漸貧瘠,一個民族即將面臨的便是消逝的命運,這怎能不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最可怕的,不是丟失,而是丟失了過後,我們依然走在丟失的道路上。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原來散文,真的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智者對話。《文化苦旅》據對是一位歷盡世間滄桑的老者,散發着書墨的清香、閃耀着智慧的光芒。餘秋雨先生攜着他的紙筆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文學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抹油彩。每一次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乾坤在心中,人文山水也在心中。如果可以,我也願開始一段文化苦旅,去感受那世間百態,去觸摸歷史的魂魄,去聆聽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當無憾矣!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着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閲,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着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着我,感染着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着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慢慢品嚐,總有那麼幾句話值得去反覆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於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於千家萬户的盛世傳奇,有着我們不曾瞭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總是有無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山、河、湖、海、森林、峽谷每一個地方都隱匿着無數似真似幻的傳説。會有多少藴藏呢?簡直連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無限,才值得來活一活。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冥思,許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蒼蒼的大地,面對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種莫名的悸動,文化苦旅讀後感。拈起一腳腳尾頁,方才知這《文化苦旅》的厚重。卻又如酒般蕩醉,麻痺你的經絡。於是,我將文化含在脣間,味道比秋茶還要苦澀。當我凝神文化聖潔的神韻時,思緒隨風飄散。

冉冉的日光,喚起我沉醉許久的無限遐想。他正用破舊的掃帚,刷去百年的燦爛;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蓋千年的輝煌;他正用蒼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為是”的鄙薄。他,一個道士,活生生地擄走了我們的遺產。我看到了駝隊遠去的背影,我聽到擄略者大聲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陽血染一般的紅。古老的民族,滴血的傷口,在潰爛……

我真想化作那根韁繩,勒住那罪人的喉嚨,不讓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觸佛家瑰寶,不讓他將人世的污濁滲入瑰麗的文化。我還要去阻截遠行了的車隊,“和你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鈍。我留不住被馱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將永遠帶着悲痛與苦楚。

什麼才能鐫刻雋永,我帶着迷茫與痛楚義無反顧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縱他山遠水長,我都要用深層的記憶打響前奏,叩開歷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場苦旅,即發的記憶,是被人們遺忘的步履。而時間將我蝕成戰火中的殘垣,正如些許文化嫣然老去般長久。

因此,守望變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與羌笛,缺少了些悲壯的情意。若我將我心給予陽關,墳墓是否會將我掩埋。如峯的沙堆,如劍的月光,如冰的軀殼。煙繚繞,我心也朦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捲半壁華榮?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釋放我內心的渴望。一切都在遠去,而無半點追逐的腳音。我面對的蒼涼的文化,看它們如雨一般的落下,轉眼又是風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沙漠中,光影斑駁交錯。只有從沙漠中走過,才會有腳印證明來過。林則徐,“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擁有他的個體,他的靈魂,他不會物化成無動於衷的頑石。是他,傾瀉了這一襲華裳。

亭台樓閣,清風寒雪,白蓮洞勝似煙雨桃源。一個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渾然天成的作畫。“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我在親近人文,正在親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鎮,鄉野隨風,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為伴,自然小鎮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詩意。江南小莊,我只能對着記憶中的周莊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澤是你別緻之處,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緻的明眸。

我用雙眼,瞥見了投影在眼瞼的殘骸——一片廢墟。 我並非人為廢墟即是終點,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它便是古典的醖釀,一種見證。它很頑強,它沒有被時光的紋理遺忘,它很倔強,即使傷痕累累也不會讓別人看到它的滄桑,廢墟是寧靜的,它抵抗着現世的浮華與躁動。

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神怡心曠。面對箋墨,我祭奠敬畏……我深知,只有面對文化時,一切迷茫,一切虛幻才會變得真實。所有依附於瑰麗的文化,風俗習慣,山水奇景,人文景物,也都被賜予生命。

生是魂,歷史長久,華夏悠悠。

藏書堪憂,而書房真的是集文化精神之大成。離開了我們,又有誰來守護?文人的光鮮與他們的悲哀又該怎樣割捨?靈魂又該往何處寄託?——文化苦旅何時能夠停留。

我們守望文化,守望民族生生不息的天空。

使人們寧願謊言,而不願追隨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也不僅由於真理會約束人的想象,而且是由於謊言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第一次知道“餘秋雨”這個名字時,我大概只有十三四歲。從書攤上拿起那本《文化苦旅》時,封皮泛出的灰黑、書名中的“苦”、作者名字中的“秋雨”,給人帶來一股莫名的涼意。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年代,我還遠沒有意識到這本書、這個人會帶給我的震撼。

初讀《文化苦旅》時,其實是帶着一些獵奇的心思在走馬觀花似的瀏覽。書中有那個年紀的我尚不瞭解的柳侯祠、天一閣、天柱山,還有與我所知並不相同的莫高窟、三峽、都江堰,粗略的瀏覽下來,似乎覺得見識已超過了同齡人不少,如今回頭來看那時的自己,原來也只是在管中窺豹。

還記得新浪上這樣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中的給我們的教誨,讓我們銘記在心……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作者其實也在努力向我們傳達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是的,在這篇文章中寫了作者對於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滿,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又寫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毀掉那一個個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歷史,歷史!我相信,不只我和餘秋雨先生感到無比的惋惜,相信在讀《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讀者也會感到深深的歎息和心痛吧。這就是為什麼《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苦”字意義的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對寧波天一閣,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間藏書樓上,但對於其藏書的艱辛,我直到讀了《風雨天一閣》之後才解一、二。那是一種不顧旁人的不解與嘲笑,不顧財富上的巨大開支,不顧歲月的流逝,不顧王朝的興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在他們的眼中藏書樓這時不是一個單純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識儲蓄所,而是一個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他們藏書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範氏家族,更不是為了某一個王朝,而是為了整個中華民族,他們是為了用一本本書籍,讓我們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的精神天地變得整齊連貫、充滿凝聚力。可以説他們的行為是中國文化保存與流傳艱辛歷程的一個縮影。也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如範氏一樣的家族、機構組成了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

文化,在我看來是一個沉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沉積愈加深厚。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這個民族最為珍重的事物。如果一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麼便不足以被稱為一個民族。評味文化,餘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20幾歲時再讀《文化苦旅》,我覺得自己之前認識太過膚淺。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於心才真是苦。當走過一座城市古蹟,瞭解一段段歷史,在苦澀的回憶中,我們似乎才可以真正理解文化、感悟歷史,從而苦盡甘來,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離夢想越來越近。在斑斕的夢想裏,我聽見內心的聲音呼喊着:傳統文化絕不能被遺忘,要傳承延續下去,這是一個民族的魂!我們與古人是一脈相承的,傳承文化的使命任重而道遠,但我堅信,明晰並堅定自己澄澈的信仰,它就會滋潤一生,而我們的內心,終將如菩提一般開花。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我一直以為,人與書有緣,就像人與人。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又一次邁進圖書室。

不經意間,我的目光與大師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相遇。尚未翻幾頁,便感覺他的文字如浪如濤,一波一波,一陣一陣在心底洶湧。清新雋永的思想智識、真誠顯明的觀點,還有字裏行間的性靈趣味,從娓娓談敍中撲面而來。很輕易地,就用文字的長鏡頭,把所有行走中的美景拉近到我的眼前,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在心靈的枝條上婉轉綻放。

原來,當文化與旅行相遇,不僅僅是眼睛的愉悦,更是心靈的頓悟、精神的豐實啊。我與大師的相遇,不經意間就擁有了心靈的感應,匍匐在大師的字裏行間領略着縷縷書香的韻味。

最先看了大師寫的《五城記》。開封曾經的器宇、現在的堅強,蘭州的深厚和衝撞,成都的美麗和淡泊,廣州的鮮花和悠閒,南京的輝煌,在大師的筆下,如五個性情各異的美女和帥男,可愛、可親、可評。大師筆下的城市,讓你透過浮華,在輕鬆和濃厚中,很快了解了它們的性情。不是表面上慣見的浮華,而是將人文、地理、歷史揉碎攪拌,拿捏得渾然一體,舉重若輕,巧妙無比,讓你在歷史的厚重和滄桑中,用心靈觸摸到眼前這方美景的神韻與內涵。

大師寫西湖,由景及人、由景及事、由景及史、由史及人,名人名事名景名詩交融上陣,玄豔、黯淡、潑野在他筆下左右逢源,寫盡風情。我敢肯定,這樣對西湖的寫法,再沒有第二個人。末了,他在《西湖夢》收筆時歎道:“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的蹊蹺。過於玄豔的造化,會產生一種疏離,無法與它進行家常式的交往。正如家常飲食不宜於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母親不宜於華麗。”

這一段話,突然使我想到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友誼。美女和美女之間的隔離,平女與美女之間的疏離,不也是如此嗎?前者因為爭豔,後者因為太玄豔。隔離和距離,便形成了心靈的距離,也就“不便進行家常式的交往和聊天”。

《筆墨祭》算是本書裏的一篇比較長的文章。主題是呼籲挽回毛筆文化,提倡現代社會人需要在書法藝術中獲得審美慰撫,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要相融相依。文中羅列、品評了古人今人各種書法觀念,他在結尾筆鋒一轉,又輕輕鬆鬆甩出一段精闢的入心入肺的文字:“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醜,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美的祭奠,説得多好啊!在美不斷消逝的今天,用這樣的文字來懷念美、呵護美,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些精闢的哲思溢滿字裏行間。如智者的火花,在電光火石間,先是灼了我的眼,再是暖了我的心。這些文字如棒子,不時敲擊着我的心肺。不得不讀讀停停,靜下來思索和消化,讓被文字棒擊的心潮一點點平息。

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美。作者用文化的'眼睛、智慧的思想、隨性的文筆,盡情流淌着他的學養和才智。在他筆下張揚的文化和飛舞的智慧裏,一處處的名景,先是從外表美到骨子,再從骨子放縱到靈魂,一山一水一城都神采奕奕、深情款款。

這是一種大美。

大美的散文,就是這樣邁着不一般的步伐,在時間的大河裏玄豔。即便是隔十年甚至幾十年,我輩也還是隻有讀、只有歎。怎麼趕?這輩子,也許都望塵莫及啊。這,就是學者型作家的魅力。胸中漲滿了文化,筆頭吸飽了知識,在藝術的點染中,無論輕塗淡抹,怎麼都乾濕濃淡總相宜、墨到句香。

世界上最讓人消受不住的事,莫過於和這樣的好書擦肩而過。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美好的事,莫過於能在這樣的好書中,感受藝術的薰陶和精神的滌盪。

文化苦旅讀後感7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經典文章讀後感。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説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藴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為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一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我們探尋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文明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們不曾親臨,通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歎息。 比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歎。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衞國家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意義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裏説的:“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這本書寫得的確不輕鬆,那慘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所以,讓我們欣然接受苦旅,選擇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我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述,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着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閲,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情緒,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着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着我,感染着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這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着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慢慢品嚐,總有那麼幾句話值得去反覆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於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於千家萬户的盛世傳奇,有着咱們不曾瞭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性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總是有無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能夠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山、河、湖、海、森林、峽谷……每一個地方都隱匿着無數似真似幻的傳説。會有多少藴藏呢?簡直連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無限,才值得來活一活。(本段摘自餘秋雨---洞庭一角)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性命。我願一向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暑假走了一些路,寫了一些遊記。當時寫遊記,文筆上、內容上,結構上都會參考這本書,術語上則會參考《中國建築史》。可以説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暑假的時候,去新疆前讀的這本書,裏面有很多寫新疆的文章,這樣構成了我對新疆的第一印象,這幾篇寫新疆的文章中,論文筆我最喜歡《沙原隱泉》,論內容更喜歡《西域喀什》。

文化苦旅,之所以稱作文化苦旅,是因為每一篇文章將景色與文化結合,以《西域喀什》為例,一共五章的篇幅,前四章均已文化開頭,先是從各個文化的比較,包括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巴比倫文化來引出喀什這是“文化匯聚的福地”這個觀點,又以張騫的出使西域,包括印度佛教東傳作證。對於文化的凸顯可見一斑。

再説説剛才提到的《沙原隱泉》,文辭華麗卻不顯露於外,不張揚,文章質樸富有哲理又不失文采,只有大師級的作家才能忘懷文筆,到這麼一種大師級的境界。看他的文章,心胸闊達,別人的遊記都是融情於景,身系景中。他呢,則是站在上帝的視角,俯瞰大地。《沙原隱泉》給人一種旅程的慢動作回放的感覺。他最令我佩服的是能用很美的語言把大道理講出來。

孔子曾説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其實不僅做人要這樣,文章也是如此,我認為沈從文先生的《文化苦旅》就做到了。

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明明有時候描寫的是美景,卻在看完文章之後引人沉思,看完一篇文辭優美的文章後仍能令人沉思,單是這一點就足夠稱為一個好的散文家了。

但不單是這樣,它會讓讀者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讀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他會讓你與作家產生共鳴。哇,我怎麼沒想到;誒,好像還真是這樣;是呀是呀,常常會讓你發出這樣的感歎。從字裏行間,我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縱情山水,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他傷感、高興。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讀者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每讀到一個地方,都會身歷其境,都會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為伴,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心曠神怡,面對西域古城,我如千年前行走在大沙漠的商人。這種共鳴令我敬佩不已。

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冥思後的`放鬆。

餘秋雨先生有着極高的探索精神,他翻山越嶺,用其獨特的視角引領廣大讀者對中國的深層文化進行深思,掀開了歷史沉重的面紗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別人寫景無非寫這個景多麼多麼美,但寫到頭,無非還是這美景罷了,但餘秋雨先生就從文化層面切入,這樣才讓人津津樂道,也可以説是這種獨特的眼光成就了這本書。

《文化苦旅》光説文化文化了,再解釋解釋苦旅,我認為一個是旅行苦,一個是內容本身的苦澀。前者作者浪跡天涯,風塵僕僕,不説別的,單説作者在《沙原隱泉》那一章裏爬沙漠,就夠辛苦的了,也可稱得上是“苦旅”了。後者是文化的苦行,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可能有的人即使讀完了這本書,對文化的瞭解也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敲門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文化苦旅》也可以説做是一場心靈的盛宴,背上旅行的包裹,為文化的傳承而吶喊,為中國文化找一個確切的目標,我們責無旁貸。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初讀這本書,是高英課上老師曾經推薦過,然後自己花了整整好幾個月的時間來仔細閲讀過至少兩遍。今天終於看完了,還是想靜下心來堆文砌字一番,其實也算是醖釀了好幾天了!蕭瑟的寒風,伴着淅瀝的小雨,昏暗的天空籠罩着寂靜的夜晚,難得的意境。 《文化苦旅》,或許這樣的天氣更適合閲讀吧。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脱了沉湎於自我的小天地,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筆端飽蘸着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裏行間充盈着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翻開泛黃的書卷,彷彿踏上歷史的列車,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的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而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欲意含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對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耐煩,文中把種種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説!文字很美,卻很沉重。

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鋭。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文化的差異中去,又怎麼不是以小見大?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佈的江南小鎮們又温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惆悵,豁然,緊張……然後把書放下,歎口氣,再讀。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説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哈哈),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們》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歎。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説,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

文字上的完美儘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而文字背後的真實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於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並不大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更是超越一切的力量,真正地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因為沉重,才會枯燥……

《文化苦旅》真如其名,讓人如在文化旅途中跋涉,苦苦累累,磕磕碰碰,長路漫漫。不至於讓自己在茫茫人海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捧一杯香茗,開一盞夜燈,看暗夜流動,品《文化苦旅》。在每個漆黑冷寂的夜晚,在昏黃搖曳的燭光下,我總愛斜倚牀邊,沉靜於溢滿小屋的書香中,任憑屋外狂風暴雨雷聲大作。我無所畏懼,因為躍動的文字給予我以精神的力量。

茶,歷久彌香,因為其散發的是歲月的味道和風雨的氣息;文化,歷久彌珍,因為其彰顯的是民族的靈魂和人文的力量。我想,這兩者若是溯及根源,便不難發現竟是如此相似而又難以割捨!這之中,該藴藏着多少中華民族的精髓和華夏子孫的夢想呀!?中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是上蒼所賜,歷史積澱。也就是幾片普通得毫不起眼的嫩翠葉、日夜經受風雨洗禮的小生靈,只需晾乾、烘炒便與熱水融合;在滾滾熱浪翻飛旋舞中,卻成了映射中國文化縮影的一片碧波。盪漾開去,就是華夏兒女靈魂最深處的夢。尋夢?看來只有在文化中苦苦探索,孤身一人踏出“文化苦旅”的小徑。中國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歷史薰陶,未免深奧堅澀,想必能在這苦旅上邁開腳步的人從古至今也是少之又少。於是,正是歷史的機緣和文化的被蠶食,拼湊出一個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的人物──餘秋雨先生。

在山水風物中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在漫無盡頭的小徑上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中國文化的.悠久魅力影響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在其長期的薰染下一次又一次地積澱。只是可惜,歷史文化也同時在漸漸消失,慢慢被蠶食。餘秋雨先生看不下去了,於是一段段文字從筆尖流瀉而出,凝結而成的就是《道士塔》、《陽關雪》。中國曆代文人的思想都承載於一張張泛黃的書紙,當然這文化的精髓在五千年曆史的浸泡下是難以數盡的,可為什麼能巋然獨存的藏書樓只有天一閣呢?為什麼能為我們民族斷殘零落的精神提供一個小小的棲息處只有天一閣呢?也許是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焚燒着脆薄的紙頁,也許是無邊的愚昧在時時吞噬着易碎的智慧。於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此時,餘秋雨先生坐不下去了,他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演繹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中華文化在餘秋雨先生的腳印中不斷恢復成長,然後,一個個文化缺失逐漸閉合、圓滿。

不過,並非所有文化缺失都需要或都能夠完全被填補,畢竟要“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總該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中國曆來缺少廢墟文化,因為人們不懂得“廢墟,輝映着現代人的智慧;廢墟的留存,是現代人文明的象徵”。其實廢墟不值得羞愧,不必要遮蓋。殘缺了千年的羅馬鬥獸場依然散發着魅力,吸引着遊人。可是我們的國人,就是愛講面子、追求完美而擅長遮蓋。在我眼裏,金碧輝煌的新雷峯塔只會讓人炫目,而模糊了“老衲”塔基的真實;於是我不由得又開始擔心圓明園的明天……中國人若要大氣,就不必再把所有的廢墟驅逐!其實,廢墟何嘗不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夜已深,在月朗星稀之下籠罩着陰影的廢墟中常傳來悠長無奈的歎息,其實此時此刻它已不再是廢墟,而是昨夜的故事,歷史的殘夢。廢墟是歷史的眼淚,這晶瑩的淚花折射出今天太陽的光輝和昔日的餘暉,這是從撥離土地轉化為皈依大地的美。美得透徹,美得藴藏玄機!多少年後,這片片廢墟終將會融入土壤,從曾經祖先的豐功偉績變成我們如今辛苦耕種的土地,而如今的廢墟正是處在將融而未融的狀態。現在,是時候了,我也該順着殘月的微光,在廢墟中尋找靈魂最深處的夢……

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走上這漂泊旅程。一笑應艱辛,因為這本來就是文化的苦旅。文/餘一帆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品讀《文化苦旅》,徜徉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感想頗多。

有人這樣評價過餘秋雨老先生: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聞名於世。他的言辭,帶領我們一起 領略這人間的風光。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教誨,銘記在心。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近都江堰.莫高窟。沙原隱泉……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個不大的工程。但把它放在全人類文明奇蹟的第一線,也毫無愧色。世人皆知萬里長城,其實細細想來,他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都江堰使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每當中華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着地提供庇護和濡養。

它細細滲透,節節延伸,其距離並不比萬里長城短。或者説,它築造了另一座萬里長城。而一查履歷,那聲名顯赫的萬里長城還是它的後輩。

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撥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附之於規整,付之於期盼,付之於眾目睽睽。

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

道士塔 讀完這篇文章,我心中滿是憤恨。

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詩: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有能力與你對視着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狂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戰陣

決勝於城下。

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圓錄的葬身之處。他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置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還不止於此,他找來一些很不高明的當地工匠,先用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去,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用泥巴堆起靈官之類。他四處打量,覺得一個個洞窟太憋氣了,便要工匠們把他們打通。大片的壁畫很快灰飛煙滅,成了走道。

可悲可悲!中國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筆醜陋的批判了一個歷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沙原隱泉

沙原隱泉是作者踏過陽關雪後的又一行徑,當作者被眼前幾座巨大的沙山遮擋,又別無它途時,作者表現出了“心平氣和,慢慢爬!”“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態度。

“不為那越來越高的山頂,只為這已畫下的曲線,爬。”這何嘗不是對待生活的樂觀心態呢!就像“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浮動的頂端。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都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見作者當時的心情之急。當你在沙漠中有一彎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一條中等河道時你會是什麼心情?且水面之下,飄動着層層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你又會是什麼心情呢?看到此處,我好像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一種原為此景背上行囊,頂着烈日不遠萬里追尋它的奢望!

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一次苦旅?人生之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尋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尋求人生的真諦。餘秋雨先生説:“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着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他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讀書,讓我既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擁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甚至日後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粧。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聲音,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情,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走,不為終點

進入20xx年,元月選讀的並非《文化苦旅》。那天晚上,是記憶中第二次丫頭給我推薦這本書了:“媽媽,你知道餘秋雨嗎?”“知道,但他的書讀得不多。”“你讀讀《文化苦旅》吧?”孩子興沖沖從書櫃給我拿來,不忍掃人家的興,便窩在沙發上隨手翻開。

“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扉頁這樣一句話讓我對內容產生幾分期待。許是過了40不惑,品嚐生活諸多,知道“苦”字後面總是隱藏耐人尋味的厚重。隨心所欲,慢慢翻閲,順從文字牽引,去尋覓企圖遇見的絕美行旅。其實,我之前對遊記是不太感冒的,但翻過幾頁,卻發現這本書裏的每一筆卻比過去讀得那些借景抒情的文字沉甸許多,靈性的山水遇到作者,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沉溺其中,竟有些無法自拔。

《文化苦旅》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山水物象,大漠荒原,處處留下作者的足跡,也留下作者的思考,字字真言,處處真心。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現了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通過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憶,展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走向。

《道士塔》《莫高窟》有對民族屈辱歷史的感歎,有對愚昧的中國道士及賣國者的批判,有對中國古代燦爛文化被毀的悲哀。與此同時,餘秋雨又對莫高窟的燦爛藝術有着深切熱情,“它們為觀看者而存在,期待着仰望的人羣。”正因如此,才有一種警醒:“我們是飛天的後人。”情感的抑揚、低落、昇華,在餘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顯示出中國學者特有的文化心態和生存心態。

寫西湖的文章並不少,但真正從西湖的碧水柔波看出它在中國人文景觀上獨具的內藴的又有幾位。《西湖夢》便將山水的停滯,人性與非人性等人格、道德、社會的多重思路一一鋪展。在餘秋雨筆下,山水景觀,人文世態,歷史變遷,自我生命體驗渾然一體,行止於古今之間,盤旋於歷史文化長河,而又返歸於存在之境。“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只是人對自然的淺層次情感反應,只有以這種激動為情感喚起,並能進而深刻地體悟自然獨具的人文內涵,生命意味者才真正感知了自然的生命力。

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咆哮的長江水,文化瑰寶莫高窟與天一閣,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一幕幕被文字雕刻得那麼清晰、真實、有質感。餘秋雨用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描繪着一幅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一支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帶着我們去感受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細細咀嚼後,就會發現這本書裏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意象,想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尋求“一種再親暱不過的人文文化”,“一種把自然與人情搭建得無比巧妙的生態環境。”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其實,《文化苦旅》中嵌生個“苦”字,表明了作者行程之苦,修行之艱。正像他自己所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山重水複,無言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的確,讀餘秋雨的文字會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造就人的,莫過於書了。一本本書,在人們面前一頁頁翻着,就像一道階梯,人們由它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

走,不為終點,只為已劃下的曲線。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是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餘秋雨先生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餘秋雨先生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是同樣的感歎,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説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餘秋雨先生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餘秋雨先生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餘秋雨先生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餘秋雨先生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是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餘秋雨先生髮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是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餘秋雨先生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這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這場説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麼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啊!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於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後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餘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比較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來的封閉,自己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於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定、保守、統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但是比較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非常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麼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可以成為一個長城的後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為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有根據築壩者指令來一番調整”。而這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知道,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文明包羅在裏面,這裏所藴含的,是兩個大文明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比較殘忍的暴君,都願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不過這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去看看。

時間説起1900年6月22日。王圓籙王道士在一處洞窟的牆壁是空的,也許還會有洞穴,和一個姓楊的人挖開一看,果然是驚喜,一個滿滿的藏經洞!可惜我們的王道士,不知道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户,一門悠久的學問,位為此耗盡終生的才華橫溢的學者,只可惜,他不知道。

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樣重要,可惜,因為那次,就再也無法解讀了。

匈牙利的一位學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賣國賊蔣孝琬,和王圓篆談判,從一開始幾部經書到比較後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個大箱子,三匹馬才能拉動。果然,比較后王圓籙還是沒有抗拒那一點馬蹄銀的誘惑。唉,就如詩人李曉樺的詩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對於斯坦因這樣的學者,我何嘗不硬一些呢?今天,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學者不再引人關注永遠闃寂無人,反倒是王圓籙的那個道士塔,卻天天遊人如潮,不過誰也沒有投來尊重的目光。

轉眼間又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羣美國學者宣稱,因為白俄羅斯士兵的破壞,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學溶劑把牆上的壁畫粘到紗布上帶回美國,慾望的強烈促使他們又一次來,居然這次還要在莫高窟大動手腳。這裏,我們不得不感謝一位叫做陳萬里的翻譯,雖然是美國僱來的翻譯,卻心中有國,在來的第二天,騙那些人身體不適,其實就是告訴那些村民美國人要破壞。至此,我們要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聖,就連比較有比較好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個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歷史一樣,一批一批的工藝家,在這裏雕刻出只屬於自己朝代的風彩,看着看着,一批批歷史就如仙女一般飛到面前。它記錄着我們歷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苦旅並未結束,我們的苦旅也即將開始,看着前人正確或者錯誤的一舉,我們沉思,或者説,不得不陷入沉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