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讀《文化苦旅》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2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讀《文化苦旅》有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

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圖書館借閲了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這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主要講述了一些中國的文化古蹟和人文歷史,給我們展現了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奮鬥和心酸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

書中寫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畫是能工巧匠花費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當時,這些壁畫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純粹是出於藝術的追求,讓我們感到驚歎不已。

餘秋雨先生還寫到了江南的風物,讓我們看到了秀麗的江南風景和婉約的江南之美,留念於書中。

讀過這本書,我不僅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被作者優美的文筆感染了,這對於提升我的散文寫作能力幫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薦給每一位中國小生閲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2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

日記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説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説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

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歎息還是讚歎?“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

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讀《文化苦旅》有感3

選一截閒靜的時光,打開《文化苦旅》,隨餘秋雨山水一程,風雨一程。茫茫然旅秋雨之所旅,茫茫然暢秋雨千年之談。

清茶一盞,助我入境。

它是文化散文,讀來卻更像是一本厚重的歷史。穿梭其間,我無法不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穿越千年,時空飛躍,人間百態,躍然紙上。或清明,或慘淡;或蕭條,或慄冽;或温和,或肅穆;或人情備暖,或砭人肌骨;或擘目憤然,或筆底柔情。

他曾説:"一個人,幹着別的事,有感而發,寫兩篇散文,這才是自然。"品味自然,鑑賞風物,感受社會,領略人情。自然而然,有感而發,情自流淌,筆自相隨,這樣的文章也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走馬觀花,或駐足欣賞。合上書,閉上眼,腦海裏,構築着他所描述的文化場景,沉湎於涓涓流淌的深刻文字,或憂,或喜。詩人何其芳曾説:"每一本書都像一個梯子,使他從獸類爬到人類。"與我而言,不是每本書都能成為梯子,讓人爬升。很多時候,它們是一個個迷津,我在裏面艱難摸索,苦悶思慮;時而也曲徑通幽,豁然開朗。在餘秋雨的筆底,更多時候,我行進艱難:讀懂故事,記憶歷史,品味語言,領略情懷,沉澱思想,昇華性靈。

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在他的筆下沉澱為駁雜的滄桑。雍容大氣,潔淨而不矯情;激情浩宕,智慧而不失靈動;俯仰天地,無愧古今,行雲流水,收縮舒展間靈性撒濺,飽蘸着智者橫亙時空的千年憂患,洋溢着聖哲滌盪今古的敏睿哲思。

他擺脱了沉湎自我的小家碧玉,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情懷,宏立於天地之間,慷慨豪邁。奔湧的是歷史滄桑,心中塊壘;亦是民族自豪,毅然決然。居高時不傲物,坎坷時不失志。依稀間彷彿又尋回了中華民族沉睡已久的'精神圖騰……

寫文章是件苦差事,我們往往只看到他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中東歐美、大洋大洲間旅察,美景入眼,風光無限,卻無法感受他旅程中無人問其粥可温,無人與其立黃昏的舟車勞頓、艱險重重;或許,更難以領會他置身大美之地情感濃烈,思緒奔湧,卻難以為文、斷然擱筆的的寂寥,窗外黑黑,筆下白白……

而作為讀者,欣賞這樣艱難而成的文章,也未嘗不是一件苦事。足不出户,跟隨他旅足萬里,思接千載,感受風幽怨,水清寒;更感受離傷黯,轉零亂。在歷史的時空裏,與作者一起,與民族一起,即使苦苦掙扎如塵埃,也不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在災難面前,難過地哭泣,倔強地微笑,卻依然把腳步繼續鏗鏘……苦着,也快樂着,與民族同榮同辱、同進同退、同喜同悲……惟其如此,我們才能載着華夏,負重前行……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源泉。深刻感悟,深情以待,認清局勢,保持清醒。期待中華文化不敗,期待中華民族長興。

恐懼着,我們都泥足於井底;無畏着,我們暢遊於海天之際……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暑假裏,我尋訪了秋雨故里——慈溪橋頭,踏着上林湖的瓦礫,抽一枝楊梅條,倚着斑駁的照壁,捧一本《文化苦旅》。我走進餘秋雨,走進了《文化苦旅》。

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文化苦旅》像一條彩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洶湧地向我奔瀉而來。

旅行結束,我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年幼的我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以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讀完後卻留下一絲對歷史、文化的苦澀回味。

一個愚鈍的王道士,讓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無知是罪過,他當然不會知道自己給中國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他不會想到那些,他也想不明白。歷史原來只有留下遺憾,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受到磨難的時候才會更加寶貴。

幸好還有像範欽這樣為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的錚錚鐵骨,讀到《風雨天一閣》讓我淚流不止,刻骨銘心,原來“書”還有這麼多危險的經歷。

是啊!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我們只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年來的文化精髓。

還來不及細細揣摩,落日的餘暉已頑皮地照在餘爺爺的古藤老屋,餘爺爺的《文化苦旅》就如上林湖邊的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們從“上林越窯”出發,越走越遠。

點評:首先,“寫出真實的東西”,本文作為慈溪的的國小生寫出了“慈溪人”對《文化苦旅》真實的經歷和獨特感受,小作者緊扣“苦”字,我想餘雨秋的“苦”最早是應該是從上林湖出發的。其次, “小眼看世界”的風骨,小作者聯繫生活,試着用超越國小生的眼光去觀察社會,深入歷史,試圖認識“餘秋雨”,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寫作。當然,我更希望保持童真,吹着上林越窯古風,時時仰望星空,越走越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5

近日,初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沙原隱泉》是我讀的第一篇。心中的感情就像驚濤拍岸,洶湧澎湃。現在無論如何都覺得有些興奮。見到了真正的行者,立起了標杆,甚至已經有些期待下一次的出遊了。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

這不是一篇簡單的寫景文章,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景物,經他這麼描述,卻有了情感。每一個細節,都是柔軟的諷刺。字裏行間無不滲透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從上沙山到尋清泉,我在跌宕起伏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節奏與韻律。

餘秋雨用他細膩而粗獷的筆觸將他的行山走水用不修邊幅、自然隨意的筆觸譜寫了一曲屬於大自然的神奇樂章,用他苦澀而真實的親身經歷宣泄了世間萬物的機緣玄妙,用他平實而優美的文筆完成了一次令人深思的文化之旅。

餘秋雨慢慢地走着,我靜靜地閉上眼睛,跟着他的腳步,感受世界的.精緻與歷史的風韻。

然而,他要走的是一條無人踏過的路,但我從來就不大喜歡荒無人煙的地方,何況是在沙漠中。

沙漠的白天,若是沒有狂風,就是被烤得發燙的金色的沙子與遠處瘦湖的幻象。而風暴更可怕——山丘霎時間就可能變為平地,平地霎時間就可以變作沙丘。在沙漠中,沒有什麼可以立得住腳。

到了晚上,這片酷熱如火爐的大沙漠就會變得奇寒徹骨,再加上那種無邊無際的黑暗,在無聲無息中就能扼殺天地間所有的生命。無邊無際的黑暗,死一般的靜寂,沒有光,沒有聲音,沒有生命。

——天地之威。在茫茫大漠中,所有的凌雲壯志都如同沙粒一般渺小。但這些都是我一個外人的一面之詞。

當大多數人選擇在高山上探求真理,他卻選擇在沙漠中慢慢地走,緩緩地寫。他承擔着看不到成功的煎熬與行走的苦澀,心中卻已容下了大漠的廣闊。他向沙丘的頂峯攀爬,筆下流淌着獨到的文字。當虔誠的教徒來到這裏,終於發現了與他們信仰的宗教同樣純粹的沙漠時,就逗留了下來。

就這樣,他與黃沙廝磨着,步伐愈加沉穩,即使山頂顯得遙不可及,他也能在攀爬中道出了人生的另一種境界,“再不理會那高遠的目標了,何必自己嚇自己。”不錯,山頂總實在的,不看也在。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標先憚怕三分,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標卻蹉跎於世事,其實目標總是能達到的,當你因為前方的路途遙遠而失去信心時,不妨看看後方綿延不斷的腳印。

“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因此,當別人享受着唾手可得的成功,請不要為希望渺茫而放棄,不要為時間耗費而惋惜,當你猛然發現前方是萬頃綠洲,當成功的曙光終於呈現在你眼前,你將比別人多一份艱辛跋涉的成熟,你的身後

將多一行深深的印記。

也許你現在無法站在成功的最高點,只要你的旅程沒有因為任何的羈絆與桎梏而停滯,你將永遠奮鬥在戰鬥的前線,戰場的每一次向前推移,腳步的每一次向前推進,都見證着你與成功的距離。

“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都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麼也沒有發生。才兩腳,已嗤溜下去好幾米,又站得十分穩當。再稍用力,只十來下就到了山底。實在驚呆了!想想剛才伸腳時的悲壯決心,啞然失笑。康德所説的滑稽,正恰是這種情景。”其實,任何一個生命都有它生長的艱難和成長的艱難和成長的痛苦,這些磨難彷彿是種子,在日後的生活中成長為堅忍,執着。於是,生命便在這許多的歷練中愈見成熟。生命的成長過程比避免不了掙扎和傷痛,而生命之美就是在痛苦與挫折面前,以最快速度站起來,繼續前行,且行且歌。

讀《文化苦旅》有感6

聽説餘秋雨,是因為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台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為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户曉的文化名人了。温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囉嗦。他總是像個穿越歷史的老人對那些後學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對比那些靠雷人語言和尖鋭批評來譁眾取寵的名人嘉賓,對歷史與文化的探尋,使他顯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為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抬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為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為《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藴,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着古人的足跡,追尋着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着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着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裏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説愁”的味道。以為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為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

讀《文化苦旅》有感7

這是本書的開篇之作,作者為何以此開篇?是有他的道理嗎?帶着疑問通讀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個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們傳達着他的感受,讓讀者體會“一種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苦澀歷程。

敦煌莫高窟聞明於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古老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繪製精美、豐富、規模宏大的壁畫,以及沙泥塑像,還有大批的經文所開成的敦煌學,是現代研究古代文化與文明的重要文獻,令科學界震驚,就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歷史長河的歷練中,越發顯現其魅力所在,從此世界關注敦煌這個地方。這是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作者就是為我們翻開了這頁歷史,看着敦煌美,讓我們驚歎的同時,一樣遺憾者由於愚昧與無知,對她的摧殘與破壞。時間會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跡,無論是人的生老,還是事物的變遷,都是自然的規律,可是人為的破壞卻加速事物的惡性循環,造成不可逆轉的錯誤。敦煌匯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與艱辛,它巧奪天工和浩大的營造工程是現代人不可想象也無法模擬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與美麗也會在瞬間粉碎,也許這就是歷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為典型,影射出一批這樣的人,在講述敦煌歷史和文化同時讓我們看到某些無知的中國人的所作所為,作者感歎、歎息着“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無奈的“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作為一個學者,他要怎樣急呼,在他心底又將怎樣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個年代,他無法改寫歷史,無法把無知變為有知,他只有這樣面對慘白。我在想中國更可悲的“慘白”不止是敦煌,細數現存的穩中有各處古蹟那一個不是歷經風雨,王道士這樣的人不止一個,更可怕的是個人的行為主導一切,無人問津,無組織、無紀律,更沒有保護意識,很多古蹟多為民間組織保護、崇奉,才得以保留下來。此時,讀者腦海中也許已浮現許多……似乎與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國倫敦博物館,法國盧浮宮,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館都陳列着各種來自東方,來自中國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僅此一件的遺存,卻不在我們手中,也許再無緣一見。前一段中央四台《國寶檔案》連續講述了,追蹤遺失國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也許就是為了滿足讓國人看一眼的願望吧!這也讓我們認識了歷史,知道外國人從我們手中略奪了多少珍寶,又因無知的人送給他們多少無型的有形的財富。那是打上歷史烙印的珍寶,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沒有人能製造給我們。當歷史翻過這一頁頁,我們只能自責為什麼不能保護和擁有屬於我們的“東西”?這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苦”吧!我們體會到了。

王道士是中國歷史的罪人,道士塔永遠受到世人的唾棄。當外國人拿着我們的經文,成就他一生事業的同時,外國人還感到從中國這麼一個蠢人手中搶救了這筆遺產是多麼重要。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文中這樣寫到:“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了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吧!至少它還存在於這個世界裏。”可是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樣感概中有多少無奈,為了文化的傳承,與其毀在無知的人與無能的政府手裏,還不如存放於他鄉。現在外國學者都以成就他們一生的敦煌學在中國學者面前炫耀,而我們的學者要向他們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後發自內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比我恨得還狠。他們不願抒發感情,只是鐵板着臉,一鑽幾十年,研究敦煌文獻。文獻的膠捲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國的學者,因為他們也是富有實幹精神的學者,都是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這前提是什麼呢?我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為此耗盡終生,肩負着中的榮耀與恥辱,我們能找回那遺失的“東西”嗎?答案在文章最後寫到:

“我去時,一次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幾天會罷,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作了一個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最後讓我們慶幸的是:敦煌還在中國,沒有人能把歷史搬走,也沒有人能把一個民族的文化略奪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訴如今的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請記住歷史,瞭解歷史,尊重歷史,注重文化,保護我們的文化,使之發揚光大、源遠流長,切莫因無知,無意間就成了歷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擁擠。

這裏踏過了太多留連的腳步,這裏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這裏吟下了太多曠古的絕唱,這裏流傳了太多璨燦的華章。邊疆四起的狼煙,到這兒只剩下了歌舞昇平;戰場揮灑的血淚,到這兒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錢,慾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搖,薰醉了天邊一抹如血的殘陽。

終於,在西湖的亭台樓閣中,在西湖水的碧波盪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見宮牆間滲出的點點春風,拂亂了六橋煙柳,似乎看見一個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離了歷史軌道,漸行漸遠。他的筆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權貴,他的墨跡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詫異。它嗅了嗅自己還夾帶的林和靖的梅瓣鶴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麼就和亡國掛上了鈎。

可是,林升們的聲音卻越來越響,其中有企盼,有無奈,有斥責,有悲哀。這又逐漸上升為社會的感慨,上升為社會的風向。

西湖不是長江,可以盡情地衝着前方咆哮翻騰;也不是大海,可以隨心所欲地捲起千層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嚥下所有亡國的寄託,然後,種進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為何南宋會亡得如此轟轟烈烈?

有人説,是因為宋朝繁極一時的.昌盛。可是,論繁榮,無論如何也抵不過唐朝。

有人説,是因為南宋持久的兵荒馬亂。可是,論戰亂,該是元朝當仁不讓。

我認為,南宋的成功,在於它培育了一大批優秀詞人。雖説詩歌以盛唐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們只能貼近唐的絢麗而難以捉摸透它興衰蜕變的悲涼。

歷史,是由人民所創造的,但是,是由文人書寫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歷史的長卷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頁,哪怕是不夠光輝的一頁。

該逝去的還是會逝去,該沉澱的還是會沉澱。光輝、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積成了軟綿綿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裏,安詳地審視着自己,打量外頭的日新月異。

文化的羅裳,歷史的綢衣,厚厚地裹了一層又一層。西湖由絕代風華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華貴的婦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漸邁向了虛幻。坐落於繁華的人世,卻擁有遙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腳步卻一直踏不進西湖喧囂下的寧靜;居民換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靈卻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豔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獨自捲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歎息。

每每來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總會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對西湖的方向。

這裏有蘇堤春曉,有嶽墓棲霞,有雷峯夕照。可是,這裏已容不下一片空間,留給現在的我們。只有那鐘聲幽幽,湖水泠泠,鳴聲嚶嚶,指引着我,卻又隨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預見的地方。

成羣結隊的不停步的人兒們,他們眼神所專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個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隨着另一個迷惘的步伐,遺失了自己的步伐。

學者們也混在這一撥撥的遊客中,悄悄地來了。他們在夜晚輕輕地打撈一池曠古的繁華,想要用自己的頭銜、身份,去征服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過太多,她只牽扯下皎潔的月光,點亮了湖畔的燈紅酒綠。

景點,景點,眼裏只剩下風華絕代;

遊客,遊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樂。

所有的目的,在這裏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義,在這裏都失去了意義。

西湖的面容,難道只有在泥淖後憔悴?

於是來了位餘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蓋,毫無顧忌地跳下了這潭西湖水。他的腳掌,撫弄過西湖的肌膚,掀起層層歷史的漣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卻在一個人身上真切起來。

這是西湖的欣慰。

這是中華文化的悲哀。

中國人太過於追求歷史的沉澱。放眼望去,大中華的土地上,哪處風景名勝脱得開文化的底藴?道風,禪語,書生,大將,永遠是最好的宣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中國人追求那些所謂的旅遊勝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遠與幽靜勢必會被擾亂,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復存在了。

於是,中華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劇。

西湖也成了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讀《文化苦旅》有感8

作為一名山西人,為曾經輝煌的晉商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為山西經濟的敗落感到遺憾,感謝餘秋雨的這篇散文,讓我對晉商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在19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許多數字可以引應,在清代全國商業領域,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佈最廣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國性募捐,捐出銀兩最大的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業回鄉的各路商家中,攜帶錢財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在平遙、祁縣和太古,其中又已平遙為首,太谷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為了探尋山西晉商文化的代表“票號”我們走進了“日升昌”,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位於平遙古城的西大街上,街道並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巖門檻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象到當年這兒是如何車水馬龍,平遙西大街是當年山西商人工作的場所。處處呈現出一代鉅商的人生風采。

山西商人曾經創造過中國最龐大的財富,居然,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述,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以及它的龐大的創造羣體,實在不可思議,為此就要抱着慚愧的心情,面對已經消逝的晉商的身影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9

我靜靜執筆,有幸臨於長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暉,更可聽的吾天朝大國千百騷客於一脈山水間淺唱低吟,悠悠成韻。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長。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脈由一河一江間流淌,於羣山峻嶺間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廣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視唐古拉山的白雪皚皚,那雪頂的陽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結着亙古不變的凍雪的陽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寬廣和天空的蔚藍,不斷成長;我諦聽壺口水聲如雷,濁浪排空,白練騰於天宇,金蛇翔於蒼穹。浪口浪尖的一聲聲船伕號子,岸邊岸間的飛索橫渡,是黃土高原住民聲遏千年的迴響,在這氣勢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隨着汗水和風聲成長……我為這山迷醉,不是這山,怎有民族脊樑的挺直;我為這水流連,不是這水,怎有這血脈綿延悠悠的青!滋養一方水土,恩澤一方百姓,我怎能不為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紙一筆中銘記,於墨染硯台間傳承。敦煌壁畫的飛天,平遙古城的石牆,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視江水分流的堅定的眼神,他們無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傳着民族文化的凝練,以不變的氣度和神韻感染着腳下的人民,讓他們所恩澤的.人民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成長。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杜甫沉聲踱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更有辛棄疾“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和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吶喊。他們的氣勢,他們的脊樑,讓子孫在走過這曾經的斷垣殘陽時不停地回想!不是這千百年由民族流傳的淺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塊象形文字間的挺拔有力的文脈,讓我得以觀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體味辛酸冷暖,不斷自省篤行?我願懷着一顆感恩這一脈相承下來的文化的心,在反覆的體會中,成長!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暉,見證了堯舜間禪讓的綿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辯羣雄的變革的力量;更有那滋養我的江水,諦聽了辛亥武昌槍三響,振聾發聵,雄雞高亢的覺醒的力量。蒼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傳承,早已不再是誰主沉浮的問題,而是青山青,綠水長,無數的人與事在歷史中變幻,構成了一股不是政體和炮火能夠磨滅的力量。這力量使人們發現,使人們不再彷徨,這力量使人們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長。

在成長中,即使東三省的大門被炮火撬開,可哪怕荼毒十數年,那人們的歌聲,那堅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長中,東南角的寶島,雖只因政見不同而暫隔,但也只是暫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們的骨子裏,依然凝聚着中華民族的脊樑。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內涵裏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長的故鄉;那事呵,穿越狼煙撥開浮雲,推陳出新,卻也總抹不掉民族的字樣。因為你與我,不論身份、愛好、身處何地,組成了一股名為民族的力量,這力量使我們哪怕籠罩在陰雲下再久再長,也總有一天會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這力量塑造了我們,感恩這力量讓我得以即使遠在他鄉,也不會忘記在那東方,有着我夢想中的,故鄉!在感動中,我已然逐漸成長,我執筆於古運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韻浸潤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暉,我就像是一棵僅能對着太陽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養之恩難報,那我就去感恩,去盡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間,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間成長!謹以此文紀念並感恩超越國界的中華民族,以及9.18事變79週年。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曾經聽説過這樣一段話:“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想起這段話時,我想努力揣摩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是愉快還是悲傷?是興奮還是寂寞?

慢慢咀嚼着這些似景非景的文字,慢慢滲入其中,用心聆聽着作者的心聲,用心去理解作者的精神深處,.用心去體會作者的內心感觸。

隻身一人,期望着踏遍那些古人曾走過的地方,追尋那若隱若現的人文光輝,曾感傷過莫高窟,曾怨恨過道士塔,曾懂得了陽關雪。而更多的卻只是對那些殘破不堪的歷史的無奈與惋惜。

作者也曾迷茫過,也曾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他無法在腦中找尋到能更好形容這些景的`詞,因為他無法擺脱那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對他的長期薰染。他每走到一個地方便會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他的全身,使他感動使他喟歎。

作者看到的僅僅是景嗎?我想,人文精神才是他所感受到的最深的東西。文化的靈魂牽動着坐着的靈魂。他看到了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炎黃子孫的悲哀和那人文精神的沒落。

他幻想着自己能夠挽回,自己能修補好那千瘡百孔的華夏文明。但是事實卻是殘酷的,作者也只能以此方式來抒發出自己捏性壓抑已久的情感。

踏着前人走過的路,懷揣着與前人截然不同的情感,遊歷着眾多古蹟。也曾感悟,也曾哀傷,也曾釋懷,也曾迷惑。一幅幅景,一點點文明。景中寓着情,心中懷着痛。努力修補着被摧殘的中國文化靈魂,努力找尋着失落的人生真諦。

合上書,腦中勾起了一幅幅充滿着情的景。閉上眼,深深感悟到了我們五千年華夏文明包涵這的那充滿神聖光芒的人文精神。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在距今半個世紀之久的明朝,寧波月湖西畔,一位身着朝服的官員揹着一隻近乎磨白了的藍布包袱,手中緊緊攥着一張卷邊的墨紙,佇立在湖邊,朝着遠方的晨曦久久凝望。他是範欽,他在尋找下一個文脈連接處。

範欽一生輾轉各地,最高官職以兵部右侍郎為終。很難想象,如此一位官吏,竟然與藏書這一項事業存在交集。餘老就曾在《風雨天一閣》一文中作出了個人的見解——先是功利,再是熱愛,最後堅守。不可否認,範欽的藏書事業着實創造了一番輝煌,但是藏書事業的開始卻是以謀求仕途高升為目的的。但是,在收集了各方政書、實錄、地方誌後,範欽在機械的搜尋、研讀、實踐官場理論後,恍然發覺自身興趣似乎與藏書開始了一段似有若無的微妙關係。適逢此時範欽在官場上遭受誣告而因“廷杖”入獄,這一切徹底改變了他一心求官酬志的熱情,卻轉而將這似火熱血一門心思拋灑在壯闊的藏書事業上。退去朝服,範欽走得更加輕鬆;拋去雜念,範欽找尋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國文脈,傳承的是延綿不斷的文化基因。

範欽的熱愛和堅守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以至於這座始創明朝的天一閣能夠逃離朝廷的搜刮、戰亂的危難與水火的無情,如今已併入於世界三大家族藏書閣之列。但就像餘老在書中反覆提及的,藏書雖然完好的保存了,但如果沒有廣泛的傳播與普及,再多再好的古籍也只能淪為一堆廢紙,在中華文明的纜索上發出沉重的歎息。

“藏”不是終極目的,藏書的關鍵在於將其廣泛傳播。偉大藏書家範欽在這一點上確實略有欠缺,所以更需要如今的我們擔起使命。在多元文化競爭的'社會轉型期,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層精神內核,將其坦示世界成為了我們的共同責任。同時,我們又面臨着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傳統到底應該用何種方式健康久遠地傳承?不經聯想到對待韓國泡菜申遺事件,與其計較泡菜的原產地在不在中國,四川泡菜的味道有沒有韓國的好,不如將目光着眼於傳承、創新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就傳播而論,不能持有故步自封的態度,更不能不問目的愚忠式地傳遞責任,而是要懷着開放包容的心態,在與世界各地區特色文化的交融互鑑中迸發出新的生命活力,以一種飽滿昂揚的精神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我非常喜愛餘秋雨這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僅寫得很打動人,更是一代大師,在文學上有這樣的成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的作品《文化苦旅》就是代表作之一,我非常喜歡。

讀過餘秋雨的這本書,給我的觸動有很多,讓我瞭解了很多文化古蹟,這些勝蹟的出現和保留讓我們看到了古代文人的.心酸和艱難,今人應該珍惜和繼承發揚。散文集中還寫到了人生之旅等主題,也讓我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所謂閲歷不光是要多讀書,還要多思考和經歷,這樣才是真正的見多識廣。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飄着秋雨的日子,在濕漉漉的心情中感受那浸潤肌膚的冷麗;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一豆油燈之下,藉着那淡淡飄忽的,陰陰涼涼的燈影,感受那悽豔的古樸。讀餘秋雨的書總能想起一句很蒼涼的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總是看到一個多情的文人,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單身孤旅,漂泊在文化與自然景觀之中,在悽豔的晚霞中投下一個天涯人的背影。宋代的范仲淹有“酒入愁腸”化作的相思淚,李白有“酒入豪腸”嘯成的劍氣,偏偏讀餘秋雨,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到的就是斷腸,偏偏這斷腸的心酸溶在一片悽美豔麗的文字中,讓你甘願斷腸。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隨他到了天涯,天涯沒有酒,只有大漠的風聲響起的羌笛,胡笳,只有陽關雪飄處烽火台上的葦草,只有洞庭煙波上繚繞的香煙和鐘聲。

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悲壯,那太沉重,卻有屈原投身汨羅攪起的三峽波濤,有昭君遠嫁時塞外的朔風;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蒼涼,那太蕭條,卻有廢墟的殘立石柱,有老屋的半壁蒼苔,有大漠的疏星殘月。讀餘秋雨感覺到的是冷豔,是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長毛飄飄的駱駝背上,櫓聲嘎嘎的吳江船上,鄉村旅店飄雨的窗前,老屋的冷月下,大漠的孤煙下,餘秋雨走過了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靜聽着千百年的風聲鳥聲,在腳印所到之處吞吐千年,飄泊天涯,寫盡天涯。秋雨在天涯,秋雨的文字在天涯,讀秋雨的文字,清淚與簫聲灑天涯。

“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陽,荒涼的曠野溶成一片,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這是孟姜女哭倒的長城旁,秋雨的沉思;“廬山沒有了文人也不太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就像一所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這是在寄予了陶淵明,謝靈運的歸隱行跡,山水詩情和千古詩句的廬山上秋雨的感悟。餘秋雨帶着一雙鋭眼,一腔詩情,一顆多情的心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把一掬清淚沉澱成悽豔的文字,蒸餾出冷麗的美,令人唏噓不已,浮想聯翩。煙雨渺渺處,心在遠處飄忽,朔風獵獵處,腳印向大漠延伸,波濤浩淼處,餘秋雨看到了屈原的長劍,李白的輕舟,感慨出西施姑娘、白蛇娘娘灑在西子湖畔的淚,荒涼的古堡中他看到了秦關,大漠的炊煙中他望見了漢月。

讀着餘秋雨,追隨着餘秋雨的“苦旅”,讓你看到道士塔上空悽豔的晚霞下,一個民族的傷口如何在滴血,讓你看到沙漠的冷月下,莫高窟壁畫的流彩在60華里展現的飛天后人的興衰,讓你在不住的猿鳴中,看到白帝城的詩情與戰火,讓你在飄忽瑰豔的神話中,看到洞庭煙波上娥皇、女英飛動的裙裾和柳毅井下的龍宮,讓你看到六朝金粉所凝的秦淮河映照出的一段文化,讓你在夜航船上和多情的文人在欸乃的櫓聲中劃出一條晶亮的水路……

餘秋雨的文字中不僅僅是自然景觀,更是一段歷史,一段文化,餘秋雨叫它“人文山水”。他把他的足跡灑遍天涯,把他的文字灑遍天涯,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被帶到天涯……

驛路斷橋邊,烏衣紫巷裏,悽豔的晚霞映照出一個天涯人的背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基於此。我的筆下也出現了一些有關文化走向的評述。

—泰戈爾

我不知道,到底是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餘秋雨踏上了這趟文化之旅。而又時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他一路洋洋灑灑,在紙上銘刻下了一路的歷程。

他曾經説過那是一種很和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提筆就感到年歲的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情,最後總要閉一閉眼,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但即使是這樣一樁勞其筋骨的苦差事,但卻仍做的樂此不疲。是什麼使他無法抗拒。那是一種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那是一種虔誠的信仰,是一個信徒對文化的頂禮膜拜。

苦,苦,苦。這趟文化之旅的確是苦。

是誰,時常徘徊在河畔,痛心那些被別人褻瀆和遺忘的文化。那個老人臉上,是化不開的固執。

路徑莫高窟,卻苦於不懂得珍惜文化。多無奈,那麼輝煌的莫高窟,卻只由一個道士來掌管,他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無知,讓人竟無處傾瀉滿腔的憤慨。只得是一臉的苦笑,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而他只是戲前的小丑罷了。只可惜了那滿箱沉重的經文,飛天華麗的轉身,那些夜夜細細織起的絲絹,僅只是換來一沓骯髒的錢財。

路經廬山,他苦於對文化的破壞。廬山竟成了諸多政治活動的寄居地。“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如此清秀,純淨的廬山,盡蒙上了金錢,政治的色彩,多麼悲涼。那密密層層的雲霧,都藏進了功利的經緯網中。餘秋雨不禁感慨:難道廬山和文人從此失去了緣分?少了文人的廬山,免不了少了份韻味。正如他所説“沒有詩人的廬山,就像一個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

路經山海關,他苦於文化的被遺忘。餘秋雨一直堅信:語言便是一種音符,輕輕吐出,就能托起一個湮沒的天地,開起一道生命的閥門。如此神聖的語言卻被有些華僑輕易地拋棄。換了一住地,就換了一種口音,換了一身的`文化。徹頭徹尾、心安理得地隸屬另一個民族,另一種文化。那些根深蒂固於土地的根系,那些觸及先人墳墓的枝條,硬是被深深地拔起,修修剪剪,儼然有了外國的樣子。

一路的遊,一路的苦澀。然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便是莫高窟。

一路走來,敦煌的壁畫,盡是歷史的寫照,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北魏的色彩濃郁,沉着的如同立體,筆觸奔放豪邁的如同劍戟。那是一股力,將北魏整個凝聚於此。隋唐時的畫有了香氣、笑聲和脈搏,有了呼吸和牽掛,有了圓潤的線條和硬朗的輪廓。到了元朝,已頗覺勞累,像是成了一個長途的旅人。它以最聖潔的姿態,引領人們走向寓言和神話。於是周圍都變得安靜,呼吸變得勻穩,只是輕輕彎下腰,詢問起每一筆線描的故事。當走完一整片畫,伴隨着飛天,像是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厚重沉澱,像是進行了一場莊重的彌撒。

苦,苦,苦,腳印是一串歷史的見證,是苦是憂,都凝結於此……“多少情笑和吶喊,多少脂粉和鮮血,終於都喑啞了,凝結了,凝結成一個角落,凝結成一種躲避。躲避着人羣,躲避着歷史,只懷抱着茂草和鳥鳴,懷抱着羞愧與罪名,不聲不響,也不願讓人接近。”

玉門關的雪永遠也癒合不了這文化的傷口。一切是空殼,種種的一切都在那些隨手可拾的細節裏還魂,在洞庭湖的一角具象出血液,在貴池灘拔節出骨骼,在柳具祠裏點睛,在白蓮洞裏生出翅膀。種種的一切拆分後的偏旁和部首,還原至當初的位置,誰都可以看得出那個大大的“苦”字。

這場文化之旅實在是苦!但又何止一個“苦”字了得。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你踏“雪”尋“梅”;沒有都市的歌舞昇平,你“夜泊”“西湖”。就這樣,你思考着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和歷史的蒼涼;就這樣,你描繪着江南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和世態人情;就這樣,你用你的筆直接觸向文人的心路歷程;就這樣,你詛咒着廢墟,又寄情於廢墟……我的心裏有説不出的憂傷感觸,聽你一一訴説。

一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面對輝煌,永遠感召着我們的靈魂。而你,餘秋雨,沒有顧忌,沒有思忖,跪在莫高窟的洞穴前,在博大恢宏的民族文化面前體會着自己的渺小。

面對被破壞面目全非的舉世文化瑰寶,你痛心疾首,義憤填膺,剖析着王道士麻木的靈魂,引領他跪地懺悔。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面對這一出整個民族在顫悸的歷史悲劇,你無情地撕開她的傷口。

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

但你終究是明白的,於是,蹲縮在道士塔前寫下這樣的文字:“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

向他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來一個漠然。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覺無聊……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你在痛斥,痛斥王道士的愚昧;你在譴責,遣責清政府的冷漠麻木。而更多的,你在為祖國的古老燦爛文化的榮耀與恥辱而感慨萬千。

二一蓑煙雨任平生

“風到這裏就是黏,黏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裏纏成線,纏着我們流連人世間”。江南始終是有着那一份“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的柔情和恬淡,觸碰了你,觸碰了我,也觸碰了餘秋雨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江南,也便是由水和雲所鋪成的!

當轟鳴的機器與凝重的水泥世界,掩埋了遠古的那份單純和寧靜;當破碎的激情與饕餮的物慾橫飛,充斥着心底的那份善良和柔情。也只有在門口看着煙雨下的老人,雨水輕輕的飄落在水中。這才知道什麼叫心靜如水,什麼叫“心,軟了,化了”。

時間越過空間,碧水驚秋,黃雲凝暮,霜冷長河般的歷史亦如追風而逝的秋葉,蓬飛零落。行着中華民族的文化,任淡淡的情緒在心底縈繞,江南依然恬淡如故!

或許也只有在這一方淨土,才能在俯仰之間,從容面對滄海桑田。重九的陶菊依舊繞舍似陶家,中秋的`蘇月依然皎皎空中掛。

正如一種禪境,她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餘秋雨曾説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在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便是他,帶着崇敬和疑問瞻仰着這為大文豪。

從“垂淚千行便濯纓”到《永州八記》,那種入世與出世的蒼涼與孤獨封存了很久很久,直到被你的淚水所濕潤。

靈魂的居出不僅緣於世內之紛亂,更是宇宙深淵處一泓深潭。柳宗元有“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的打算,小小的仕途再也無法承載他那顆滄桑的心。於是,他來了,將困厄感傷的心境寄託與遊山玩水和紙墨之間。一切都很靜。

靜一點也好,從柳宗元開始,這裏歷來寧靜。

但他的心在滴血!

四廊台烽火空餘夢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你説。

因為廢墟吞沒了你的企盼,你的記憶。然而是你,定義了廢墟,又給了它新的詮釋。

廢墟,並不僅僅是斷壁殘垣散落在一片荒蕪之中的蒼涼。古羅馬的角鬥場、中國的圓明園、瑪雅文化遺址都可以説是古代文明留給我們的廢墟,歷史面對它們顯得有些殘忍,但它們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

它們就如同時間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承載了不同民族厚重的發展歷程,昭示着不同民族文明的興盛與衰敗。讓人窺見到一個民族步履的蹣跚。又似垂死老人的遺言,使你不能不為之動容。人類的歷史是生命的延續,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也不會有未來。

因此你吶喊: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後記:蒼天緘默,大地無語。於是我終於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任,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苦在內心的敏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