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師人生

來源:果殼範文吧 8.54K

教師人生”要求教師不再把教育僅僅作為一門職業、一個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來看待、來處理,而是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來對待、來體驗、來充實、來完善。以下是“感悟教師人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感悟教師人生

教師之服飾

不修邊幅,不符合教師的形象要求;不懂禮儀,不合教師的職業規範。吊帶衫、露臍裝也許性感動人,但應遠離學校和教室;黃頭髮、雞冠發嫵媚可人,但該移開教師的頭上。教師服飾無小事!願我們的男教師英俊,願我們的女教師美麗,更願我們的教師都有高雅的氣質、情趣與品位。

一天,我到一所國小去聽課,看見一位亭亭玉立、年輕漂亮的女老師。我的審美情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但稍一打量,我便進入了審美的疲勞狀態。不為別的,只因這位美女教師的左手上戴著兩枚戒指,一枚戴在中指上,另一枚戴在食指上。頓時,在我的第一感覺中,她那美麗的形象被她那俗氣的左手所佔領,感到乏味,感到倒胃口,感到沒有品位的美麗是多麼地蒼白無力。

細節決定品質,服飾影響人的品位。我並不反對教師特別是女教師戴戒指、染髮等行為,但我反對沒有品位的教師服飾行為。戒指,一枚足矣。戴在哪個手指上,寓意深刻。戴在中指,表示熱戀或訂婚,戴在無名指上是指已有如意郎君或小鳥依人,戴在小指上表示獨身,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偶,大拇指上一般不戴戒指,即使戴,也僅僅表示“粗野”。一隻手上同時幾個手指戴戒指,只能表示這個人缺乏品位甚至基本修養。大家試想一想,一位女教師把戒指戴在食指上,面對情竇初開的中學生上課,那會對學生意味著什麼?答案只有一個:誤導或干擾。

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個仲夏之夜,上海外灘發生的一件事情令人記憶猶新。一個老外看見了一位美女,迎頭上去就是一番狂吻。原來,這個女子的衣服上印著“kiss me”的字樣,老外把她當成了。我們有的老師穿衣服,絲毫不注意服裝上文字資訊的含意。一天,我看見一位女老師穿的短袖T恤上印著一個英文單詞“Tool”,意思是“工具”,甚為不雅,因為印有這種文字的衣服在國外也只有那種專門的從業女子才穿。大家也許還記得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的李湘“衫”事件吧,其實,這種事件在我們中國小並不少見。教師從事著文化和人化的事業,豈能因為無知而得到原諒。

教師之語言

教師的語言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曼妙、細膩、唯美、豪邁;教師的語言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思想,深邃、練達、智慧、仁愛。

教師的語言是人類最美最美的語言。抑揚頓挫是教師語言的節奏美,詼諧幽默是教師語言的機智美,聲情並茂是教師語言的情感美,邏輯嚴密是教師語言的理性美,啟迪心靈是教師語言的道德美。語氣平和說明了教師的穩重,語氣溫和表現了教師的耐心,語氣堅定反映了教師的信念,語句連貫表明了教師對內容的熟練,語句清晰反映出教師對內容把握的準確,語句完整體現了教師思維的嚴密,語句優美彰顯出教師紮實的功力。優美的語言是給學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

言語交流是師生互動的基本方式,教師的語言具有教育功能。用生動的語言去講述內容,能激起學生的興趣;用準確的語言去講解知識,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用理性的合邏輯的充滿激情的語言去講演主題,能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心靈。講授中語句的停頓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語言的渲染可調動學生的情緒;明顯的疑問語氣好像在告訴學生“要動腦筋想一想”,有意識地放慢語速意思是說“這裡是重點千萬別錯過”。寓情於理和寓理於情的語言,能夠解開學生的千千心結;有條有理和層次分明的.語言,能消除學生的重重疑惑。用語言去發矇,用語言去啟智;用語言去激勵,用語言去引悟;用語言去讚美,用語言去督促。教師的語言是實現偉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徑。

一個優秀教師的語言使一本教材的所有優點得以充分展示,一個較差教師的語言會使同一本教材的缺點暴露無遺。

教師之習慣

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需要改良與更新、發展與進步。壞習慣一定要改,好習慣如果十年如一日,一成不變,終究有一天也會歸入壞習慣的行列,因為“不變”本身未必就是好習慣。

有人說,習慣成就人生;也有人說,習慣決定成敗。《辭海》上說,習慣是由於重複或多次練習而鞏固下來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是指經過不斷實踐,已能適應新情況。《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中提到“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漢書·賈誼傳》中也有“習慣如自然”之說。習慣是一種慣性的行為、慣常的行為、常見的行為。習慣如自然,習以為常,習以為性,說明了習慣的重要性。好習慣提升人的品質和生活品位,壞習慣糟蹋人的形象和生活層次。因此,在教育中人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但一個同等重要的問題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師的習慣養成問題。

教師的習慣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形成的一種相對固定、相對一致的教育行為方式。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展開教學過程的各個工作環節、如何處理和同事的關係,都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當這種行為方式延伸到各種新的教育情境中、延續到各種教育環節中,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一個學校組織大部分教師共有習慣的時候,它就變成了教師一種自在狀態的教育生活方式、行為方式,進而成為一種教師文化。

教師的習慣有好壞之分、優劣之別。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有的老師往往習慣於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談話或直接找學生家長;當學生的試卷上出錯的時候,有的老師習慣於要求學生將錯題訂正並再做幾遍;當拿到一本新教材新課文的時候,有的老師習慣於找課文中的知識點並照搬“教參”;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習慣於面無表情,習慣於不苟言笑,習慣於講講講練練練,習慣於僅僅關注結果而不顧過程,習慣於僅僅佈置書面作業;在家長會上,有的老師習慣於數落學生的缺點,習慣於只談學習成績,習慣於危言聳聽,習慣於要求家長給學生施壓;在處理與同事的關係上,有的老師習慣於單打獨鬥,習慣於競爭,習慣於對同事橫挑鼻子豎挑眼;在處理與學生的關係上,有的老師習慣於批評,習慣於罰站;當一種教育改革來臨的時候,有的老師習慣於質疑,習慣於墨守成規,習慣於以不變應萬變;面對教育的困境,有的教師習慣於抱怨、傷感、憂愁,習慣於放棄心中的目標、追求、理想,習慣於遠離與逃避……毫無疑問,此等習慣是壞習慣。有的教師習慣於欣賞與讚美學生,習慣於尊重與關懷學生,習慣於幫助與激勵學生;有的教師習慣於與同事相互理解與支援,習慣於與同事交流與合作,習慣於與同事研究與探究;有的教師習慣於拓展教材,習慣於引導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儘可能開展探究、體驗、交往、實踐等學習活動;有的教師習慣於多讀書、勤思考、善積累、重反思……這無疑是教師的好習慣。

其實,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需要改良與更新、發展與進步。壞習慣一定要改,好習慣如果十年如一日,一成不變,終究有一天也會歸入壞習慣的行列,因為“不變”本身未必就是好習慣。從教師個體的角度看,教育改革就是一種挑戰習慣的活動。在新課程的推進過程中,不少教師抱怨:好不容易習慣了的教材,又改了變了換了。“習慣了”未必就是“實現了”某種積極的價值和目標。從發展的意義上說,教育改革核心價值的追求,需要的是創新,而不是習慣。

如果在我們刻意要求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同時,每個教師也能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教育行為是好習慣、哪些是壞習慣,那麼,教育每天都會充滿陽光!

教師之微笑

教師的微笑和嚴厲同樣重要,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溫和,更可親、可愛。嚴厲的教師令學生敬畏,微笑的教師令學生喜愛,善於在嚴厲中不時滲透會意微笑的教師,則令學生敬愛。

有一種面部肌肉的輕微運動叫做微笑,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樸實的精神動力。微笑是關注,使人覺得在你心中有地位;微笑是讚許,能給人以不誇張的肯定;微笑是友好,預示著我們之間沒有任何心理距離;微笑是激勵,表達著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微笑是關心,似乎在對人說“你好嗎”;微笑是寬容,好像在對人說“沒關係”。微笑是微微的一顰,是輕輕的一笑。微微一顰,使人頓覺放鬆,遠離緊張,遠離心虛;輕輕一笑,使人倍感動力,走進悅納,走進理喻。微笑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心境。微笑不只是纖纖女子的含蓄,也是粗獷男人的細膩。善於微笑的女子惹人憐愛,善於微笑的男人招人喜愛。

作為教師,微笑有著無窮的教育魅力。教師微笑著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鬆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師的微笑是靦腆學生的,使他們得到大膽的鼓勵,敢於去表達自己;教師的微笑是外向好動學生的鎮靜劑,使他們得到及時的提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微笑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活躍學生的情緒;德育工作中教師的微笑是對不良行為的理解和寬容,引起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覺醒,是對良好行為的鼓勵和讚許,激勵學生不斷努力和進取。教師的微笑和嚴厲同樣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溫和,更可親、可愛。嚴厲的教師令學生敬畏,微笑的教師令學生喜愛,善於在嚴厲中不時滲透會意微笑的教師,則令學生敬愛。

師微笑著面對同事,校長微笑著面對教師,有利於構建合作性的同事關係,有利於營造一種積極向上、追求卓越、團隊學習的發展型組織。用微笑去讚美教師和領導,用微笑去化解誤會和衝突,用微笑去謀求合作和合力,用微笑去交流思想和靈感,你會體驗到教育的巨大幸福,你會少許多焦慮、困惑和無助,多許多理解、支援和幫助。

教師的微笑應該是善意的、會意的,發自內心的,而不應該是裝出來的、無奈的。只有心中裝著學生的教師才會有甜美的、會心的、善意的微笑。

在如今的中國小教育中,微笑成為一種極易忽略、甚至稀缺的教育資源。

有一首歌叫做“讓世界充滿愛”,我想寫一首歌,那就是:讓學校充滿微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