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2W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對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對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報告

對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報告1

農民是核心,農村是基礎,農業是關鍵。農民、農村、農業這一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也成為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對農村的實地調查我們發現,農業基礎薄弱,農業效益比較低下,農民收入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農村經濟的總體實力不強。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

一是中國小辦學條件差。部分學校還存在髒亂差現象,一些中國小校舍簡陋,教師學歷層次較低。二是衛生基礎設施落後。鄉鎮政府所在中心醫院的醫療衛生設施相對較好,但大多數農村僅有一兩家個體性質的私人診所,,技術落後,只能治療頭疼感冒之類小病。三是公共文化設施不足。農民科技知識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現代文化設施如公共圖書館、公共娛樂室、網路建設等均非常稀缺。

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

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弱,目前的農田水利設施大多是在人民公社時期集體興建的,因此多數設施呈現老化狀態。許多水利設施因為缺乏維修和保養,功能逐漸退化,使得農業抗災能力下降,大量的水利設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澇設施老化,農業抗災能力弱。

3.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農業效益低下

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是農村落後的生產經營模式,農村生產力水平低,農業生產主要還是以分散的農戶家庭經營為主體,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生產技術含量低,勞動者素質低。農業結構單一,沒有形成特色化農業生產結構。

4.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差,農村基層運轉困難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沒有後勁,村級公益事業長期投入不足,生產和生活條件難以得到改善;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差,村級經濟及社會各項發展緩慢。村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基層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不強,造成農村基層組織運轉困難。

5.勞務輸出整體素質不高,農民工就業增收能力不高

農民工整體素質不高,獲取市場資訊和外出務工渠道狹窄,農民工收入偏低,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大、權益難保障,應對風險能力較弱。由於文化素質的欠缺,農民工在城市的就業競爭力不夠,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

6.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

農業資訊化基礎設施薄弱,資訊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開發,釋出渠道不暢,資訊內容與現實脫節、針對性不強;農業基礎研究投入不足,農業科技人員緊缺;農民瞭解農業新品種、種植養殖技術、農業病蟲害處理等方面資訊來源渠道過於狹窄,過於依靠農民自身的經驗和途徑,政府未能提供相應的輔導培訓和技術支援;農業發展缺乏統一規劃,農民生產沒有總體性的指導。

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統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發展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道路建設。繼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加大路網建設,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交通環境。二是農田設施。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加強河流溝渠治理,配套田間水利設施,加快發展節水灌溉,整體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確保基礎水利設施安全有效執行。三是電力通訊。大力開展資訊入村入戶工程,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電話、寬頻網路等設施建設,進一步拓寬農村資訊渠道。

2.促進農村鄉鎮企業發展,推進工業化程序

促進農村鄉鎮企業發展。促進產品生產多樣化,擴充套件鄉鎮企業產品銷售市場。引進先進生產機器和技術,提高管理者才能,進行加工、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形成科學合理的供產銷產業化鏈條。

3.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業,焦點在農村,因此必須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立足實際,發揮區域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嚮導,發展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把優勢農產品做大作強,增強市場競爭力,二是以規模化養殖為重點,加快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畜牧業是實現糧食轉化增值、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要大力發展規模經營,搞好農產品深加工。

4.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是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確保糧食、蔬菜等豐產豐收,增加農民收入。二是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三是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市場。四是要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

繼續加大農村剩餘勞力的轉移力度。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務工就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

5.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必須首先著眼於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選好村領導班子,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意識、開拓精神和不怕吃苦、秉公辦事的人選進班子。實行村領導班子年輕化,有計劃地培養一批熱愛家鄉,紮根家鄉,立志於改變家鄉面貌,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的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輕一代。同時,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幹部的培養教育。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的資源優勢,大力加強資源的整合力度,發揮好遠端教育的作用,培養一批科技致富帶頭人,從而帶動農民群眾科技致富的積極性,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

6.落實中央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

一是加強農村各項事業建設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實行教育救助;繼續搞好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農民參加率,擴大合作醫療的覆蓋面;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改善農村醫療條件,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改變農村面貌。二是廣開創收渠道,化解基層債務,增加財政收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投入力度,調動幹群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三是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完善農資流通渠道,降低農資價格,切實給農民減負。四是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落實涉農優惠政策,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對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農業、農村、農民一直是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我認為研究農村經濟的現狀是很有必要的一項課題。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僅僅關係到農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國經濟騰飛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因為面對8億農民的龐大數字,我想到不是促進落後地區發展的巨大困難而是應該盯住這個龐大的市場,正逢利用這一機遇發揮好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擴內需”它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們利用暑假時間對農村經濟的現狀作了一次調查。通過對山西省天鎮市,河北省沙河市、衡水市、任丘市,遼寧省葫蘆市市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瞭解當前政府對農村發展所實施的政策,農村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等現狀,研究提高提高農村經濟水平方案,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二、具體情況調查

我們根據自填式問卷特點合理製作調查問卷(見調查報告下方附件)個人一般情況,如:職業、、家庭人口數、家庭勞動人口數;家庭財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庭每年的支出比重、家庭支出的主要專案;家庭設施方面,如:日常的交通工具;家庭消費方面,如:消費地點、消費環境等;國家政策方面,如:村村通工程、新型醫療合作政策、減免農業稅、小額信用貸款等本村企業方面,如:企業的行業性質、企業的所有制性質等。

(一)調查物件基本情況

所調查的人群男女性別比為22:11。

調查人群的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從文化程度來看,人群總體的文化程度較低,在被調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國中以下文憑,其中40歲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於40歲以上的人群。從婚姻狀況來看,90%都已婚。從職業狀況來看,80%的調查者的職業都是務農。家庭平均人口為5人左右。家庭勞動力人口平均3人左右。家庭年收入平均4000左右。

(二)隊農村經濟現狀的瞭解情況

調查中的相關問題有4道小題,在此引用兩道小題,分別用表格形式展示:

在您家每月總支出中所佔比重最大的是:

種類

比例

日常生活必需40% 品

教育支出 20%

贍養老人 9%

農業成本 20%

其它

11%

您家一月的總收入大概是:

範圍 比例

1000元以下 5%

1000元到三千30% 元

三千元到五千50% 元

五千元以上

15%

三、調查時間:

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0日

四、此次農村經濟現狀調查的體會:

對國家政策的認識: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民普遍認為國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為老百姓謀福利,但是其執行到地方以後已經有所變味甚至扭曲。

(一)、據本次調查所知,80%的村民反映沙河市某鄉新農村醫保政策就存在較多不透明的現象。鄉衛生所的藥物的價格更是高出當地藥房藥品價格的好幾倍。並且有些村級醫療合作社的醫生在村民購買藥品時,找藉口甚至推脫,不願意為其進行優惠。這裡面可能也有他、們的難言之隱,因而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在其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完善。另外,我也瞭解到國家制定的這些政策中所包括的藥品種類與村民所用的藥品存在不對稱現象,也就像市場上的商品供求資訊不對稱類似。新農村醫療合作政策是一項解決農村治病難、看病難這個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而制定的,可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一些地方,它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那種效果。

(二)、在前幾年,剛瞭解到家電下鄉政策之後,認為這是一項利民的政策,可是走遍市內各個大型商場及走訪農民得知,享受家電下鄉優惠政策的家用電器種類少且偏低端產品,並且優惠款額較低,50%的人認為這不會影響他們是否購買家電的意願,並且優惠款額很難返還到村民手中,並且手續繁雜。

(三)、談到國家對農民種田的各種補貼,如種子補貼、糧食補貼等,但是由於中國農民數量多,這些補貼僅僅相當於每年上漲的農業生產用品價格的一小部分。因為隨著化肥種子農藥等價格的上漲,農民的種糧成本在逐年增加,可是糧食的收購價的上漲幅度卻相當小,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考慮到中國人口這一客觀因素,但是這也需要國家在制定政策時更加考慮到它的可行性以及具體性。

(四)、面對這一優惠政策,許多農民只是聽說過根本就不瞭解。一個是宣傳的原因,另外就是其手續繁雜。在貸款機構裡,農民多感覺到能夠取得貸款的多是關係戶或是其本身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群,而對於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對農村收入來源的認識:在農村調查的這幾天,我們發現農民收入來源比較單一,普遍情況都是靠種地獲取糧食收入,但是其所佔農民收入的比例在逐年減少。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農民收入來源中有外出打工收入,有在本地企業工作的收入,以及少數賣土地所有權所得。在農戶收入中,糧食收入差距不大,但是其他的收入差距差距卻很明顯。

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一直在躍躍欲試想用自己手中的知識和能力去分析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去了解整個社會的全貌。我來自農村,也瞭解農村,每天都在感受著它的日新月異,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更是無時不刻在關注家鄉的新農村建設的程序,從家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到完成行政村規模的調整,這一切讓我歡欣鼓舞。因此,今年暑假,我選擇新農村建設作為自己的調查主題之一,對沙河市留村鄉的'新農村建設情況作了為期幾天的調查。通過實地調查,採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深入政府村委會和農戶中進行調查。我認為,留村鄉的新農村建設正處於起步階段,目前正在摸索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資金實力不足,宣傳力度不夠,農村幹部素質不高,沒有調動村民的熱情,村民文化活動單調等,建議要調動普通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熱情,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附近一個新農村建設工程現在就處於擱淺的狀態,原因是資金不足,建設工程無法繼續下去。

五、以下是我們通過這幾天的調查所得到的關於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議:

1、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有效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生產性收入。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地方農產品面臨國內各地農產品的強有力競爭是不爭的事實,依靠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已不現實。增加農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徑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從北方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點看,在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業的基礎上,一是把糧食做為產業種好,提高糧食作物品質與產量;二是注重農產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建昌縣利用優越的自然資源,發展野果加工,但關鍵是找到銷路,現在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

2、加快城鎮化程序,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增加農民勞務工資收入。

世界銀行的資料表明,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城鎮化率為78%,中等收入國家為49%,世界平均水平為46%,而我國的城鎮化率僅為32%,這說明,我國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務工的潛在空間巨大。因此,通過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農村人口的大規模轉移,增加農民務工性收入就成為現實選擇。

其主要途徑是:

①積極發展小城鎮,盡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區農民轉移到城鎮,比如說沙河西部山區的一些農民出行非常不便,這不僅僅影響他們的生活,更是對當地的農業、加工業甚至手工業都造成了很多困難。同時,不斷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加強市場管理,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體系,就近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例如沙河市的田安小區就是其中的代表,集中群眾,既避免了住宅地的浪費,又可以對農業實行規模化管理。

②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進城農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就應該享有長久居住權,享有城鎮居民同等待遇。

③加快農村富餘勞力轉移步伐,大力組織和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為農村勞動力到城鎮從事非農業和跨地區流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建立鄉鎮勞動力轉移指導站或勞動保障事務所,開設農村勞動力職業介紹視窗,切實做好農民工的服務和管理,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流向小城鎮,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

3、積極創辦鄉鎮企業,發揮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增加農民工業化收入。鄉鎮企業外連市場,內連農民,是農產品生產的終端,也是產業化的重要載體。鄉鎮企業的基本作用有三個,一是可以開闢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解決農民“賣難”,實現農民的生產目的;二是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納剩餘、閒餘農村勞動力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的勞務收入。為此,各鄉鎮應依託本鄉鎮自然資源和經濟條件,大力創辦或通過招商引資創辦農產品加工型、流通型鄉鎮企業;沒有條件的,要主動依託社會上已有的鄉鎮企業。這一點從沙河市就明顯地表現出來,在沙河市的各個鄉鎮中農民的收入就明顯地跟當地的鄉鎮企業數量掛鉤。可見鄉鎮企業對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