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6W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5篇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

一、 緒論

經歷十年寒窗苦讀,莘莘學子們終於步入夢寐以求的大學殿堂。大學是每個學生所憧憬的象牙塔,自由與理想的集合所在,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由稚子向成人過度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自我價值與人生夢想的理想場所。在大學裡,大學生享受著生活、學習、成長、成才得每一份快樂。與其他階段不同的是,進入象牙塔,大學生群體有著充足的課餘時間,據有關部門統計:除去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每週40節課每節45分鐘計算,每週上課時間為1800分鐘,而課餘時間為4920分鐘,幾乎是上課時間的3倍。由此可知,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了。

於是,我不禁要問:大學生們在課餘時間都在做些什麼?他們是如何點綴和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的?學習?工作?誑街?上網?為此,我們進行了一些關於此方面的調查,據這次調查總結:絕大多數大學生課餘生活用在上網、運動、閱讀(課外學習)、看電影電視、外出逛街等;部分選擇在學習的同時做些兼職工作,增長閱歷,增加實踐經驗,鍛鍊自己,順便賺點零花錢。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活躍、向上、豐富的文化氣氛,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

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然而,並非每位大學生都能處理好學習、生活、社會活動中的矛盾以及合理的安排課餘時間。

為進一步瞭解大學生如何處理、協調這些學習與生活間矛盾,幫助大學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使得學習與實踐的時間分配達到最佳化,為此,我們對這一課題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幾點建議。大學生活是人生中一段美好而又關鍵的時期,而課餘時間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是大學生進一步挖掘潛能,全面發展的關鍵。課餘時間僅是大學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但卻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觀念。他們以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來填充和豐富他們的'課餘時間,展示了他們以怎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身為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通過積極參與大學的課餘活動,獲得知識的同時,增強自主創新意識,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質,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增強實際動手能力。希望這次調查的結果和總結能給大學生和即將成為大學生的同學們一些幫助和啟示,也相信大學生能更好的規劃和利用課餘時間,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為將來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調查形式及基本思路

本次活動我們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

基本思路:

1、小組成員在課餘時間諮詢有關老師,並且查找了相關書籍,也在在網上了解了有關當代大學生課餘生活時間的現狀的資料,分析現狀及提出疑問,為攥寫問卷調查以及採訪做準備。

2、在南京搜尋了各大學城,重點選擇了幾所學校,小組內分為幾個小分隊,分頭行動,在校園內路上、教室、圖書館發問卷以及採訪過往同學。

3、將調查問卷集中起來,分類進行整理和相關的計算,繪製成圖表,分析統計結果。對於採訪記錄進行整合、分析,再與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4、將結果進行小組集體討論,得到初步結論。

5、將調查初步結論與指導老師進行探討,進一步得出分析結論。

6、根據分析結果,針對現狀及疑問,攥寫調查問卷結果報告,分為電子版與紙質版。將此次調查採訪活動的過程用相機記錄下來,附在報告後,呈現給大家,接受同學和老師的點評。

7、將結果報告做成展板及宣傳單或以講演的方式展現給同學。

三、實踐目的

大學是一個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當一個人從父母親人的羽翼

下走向獨立的生活,他的生活、觀念、思想就無可厚非地發生了變化。校園生活是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大學的校園生活卻不僅僅只是學習。

大學生的課餘生活,究竟會是怎樣的呢?經過高中的枯燥生活,年輕的我們會怎樣裝點自己多彩的生活?不同大學的學生們的課餘生活會是一樣的嗎?年齡的差異會導致課餘時間計劃的不同嗎?各種客觀因素會不會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呢?我們經過了討論,決定將實踐活動的方向定在了大學生課餘時間的安排上。

有人說,調查課餘時間的安排並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意義,但我們小組覺得並非如此。

當今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面臨著巨大就業壓力的大學生們,應該怎樣要求自己,以便能適應社會的潮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崇尚自由的大學氛圍下,每個人都會形成不同的生活態度,這就體現在我們平時生活的安排上。而現在,隨著快餐文化,拜金主義,網路文化等一系列潮流席捲中國,象牙塔裡的大學生們地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積極向上,求實篤行的風氣越來越弱,取而代之的是頹廢奢侈,空虛不實充斥著大學生們的生活。這次實踐,我們不僅僅是想得到一些資料,更是希望通過這些資料使更多的人意識到自己課餘生活的意義。課餘生活是我們擁有的一筆珍貴的財富,我們應該合理地安排它,使自己充實起來。在進入到複雜的社會之前,我們能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的實踐也就只有大學了。為了使

我們的人生不留遺憾,為了仍我們自己有一段美麗的回憶,我們是應該將自己的課餘時間合理的安排。

我們經過討論,決定將調查重心放在江寧周邊的一些大學校園。通過對各個學校基本情況,如交通位置,學生數量,年級分佈,學生素質的瞭解,我們希望能夠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論。做這個課題我們希望

1、通過比較不同學校學生課餘時間安排的差異,結合各校的情況簡要分析出現這些差異的原因。

2、通過比較河海大學不同年級學生課餘時間安排情況,分析年級對於學生課餘時間安排是否有影響並分析出其原因。

3、結合調查的資料,提出一個對自身的課餘時間安排的反思及範本。

4、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培養自己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通過調查能引起同學們對於自己生活和目標的思考。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2

一、調查報告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在不斷髮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差,學生越來越厭煩學習,即便是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厭學情緒。為了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時效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教育教學的新思路,於是進行此專案的調查,瞭解情況。

二、調查過程

科學的設計,嚴密的組織是做好調查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掌握了準確的調查資料,才能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本次調查物件為南昌大學人民武裝學院在校大學生200名。調查方式以問卷調查和個別交流為主。

調查步驟:

1、設計調查問卷

2、學生問卷調查

3、個別交流,收集相關資料

4、統計調查資料

5、分析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著重瞭解這樣幾類問題:一是對在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瞭解;二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的瞭解;三是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法的討論;四是分析學生的反饋資訊。

從統計的資料來看,喜歡學習的有114人,佔總人數的57%;不喜歡學習認為學習沒意思的有30人,佔總人數的15%;因為不懂而不學習的有56個,佔總人數的28%。

人數

佔總人數百分比

喜歡學習

114 57%

認為學習沒意思

30

15%

不懂而不學

56 28%

還有其他幾種情況:⑴、希望學校多開展活動的佔85%;⑵、認為教師對學生影響大的佔46%;⑶、因對某位老師不喜歡而該科成績差的佔35%;⑷、學習目標不明確的佔36%;⑸、認為自己努力的佔67%;想學好的佔98%;⑹、認為學習無所謂的佔21%。

三、對調查資料的分析

學生中有42%左右的學生存在厭學傾向。學生厭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學生理想缺失,沒有目標。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今這個社會,各人的學習有著不同的'目的。我們現在很多人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使自己生活更加舒服。我們不好評論這個想法是否對,畢竟從根本上說,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人的自由。不過,如果僅僅是為了舒服,這種學習觀值得懷疑,它是自私的。不是人性的自由所追求的。有些學生根本沒有目標,也就缺乏了學習的動力。

1)、學習無用論左右學生思想。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商品經濟衝擊著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讀中學和讀大學都是外出打工,也就不重視學生讀書。學生在家長和社會意識的潛移默化下也就認可了這種價值觀。另外,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片面認為就是不讀書,也一樣有所成就。

2)、教師的教育影響學生學習。62%的學生認為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不僅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教育物件,同時最重要的是學生有思想有感情。需要老師的尊重。如果課堂形式活潑生動,教師講課通俗易懂,也會增加學生的興趣。

3)、學生學習壓力大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與部分學生厭學相反,有41%的學生有學習壓力,這種壓力大部分來自家長。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於是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響。

4)、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青少年階段是人生心路上歷程中最為躁動不安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青少年要經歷巨大變化。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僅是學習、交往、發育等自身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還有現代化程序中社會轉型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壓力。

四、調查反思

在整理與分析統計資料的同時,我們發現學生厭學的傾向比較嚴重,針對這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㈠、社會問題。要解決社會的層次教學問題,無論社會、教學、學生都應把握層次教學的問題,如果定位不當會導致教學失衡

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才能。學校要針對學生實際開展多種活動這樣既可以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也可以提供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還可以讓學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轉學生厭學情緒

㈢、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時常與家長聯絡,必要時知道家庭教育

㈣、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老師要明確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內容安排難易適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三,教師對於每一節課必須精心準備;最後,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教師的魅力感動學生。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老師愛學生,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和理由。同時,學生也要尊重老師。

針對學生厭學情況分析,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活動,以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3

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學校教學質量和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為了全面瞭解我校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他們對教學的要求,以找出問題,探索解決方案,我們於20xx年11月開展了一次抽樣調查。瞭解同學們現階段的學習狀況,對於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同學們提高學習能力、改進學習方法等都會有一些幫助。

一、調查物件及方法

本次調查物件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學生。在受調查學生中按系科和年級進行分層抽樣調查,隨機發放問卷和電子郵件相結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問卷163份。通過對這些問卷進行彙總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一)學習態度不夠積極,學習目的不明確

每個年級的學生態度積極的都有,但總體的變化趨向很不樂觀。單從出勤率這一個指標來看,我們分析學生出勤率的比例,大一是:94。5%,大二是:90。4%,大三是:89。5%,大四是:84。2%,得出結論: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出勤率高一些,這與學生的學習態度是緊密相關的。與此同時,學生對學習目的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大一新生中竟然也有高達8。5%的同學學習是為了通過考試,令人擔憂。能夠認識

到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習知識的比例在23 % —26 %之間,佔所有學生的四成。

(二)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成績不理想

據統計,被調查學生中課程經常不需要重修的佔74。5%,偶爾重修和重修課程沒超過兩門的學生分別佔18。6%和5。8%,。照此推算,全校大約超過25%的學生都有重修課程的`經歷。從問卷看,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得當是學成績習不好的主導性原因。但是,每個年級幾乎都有基本不去上課的學生這也是造成掛科人數多的原因之一。

(三)學習無計劃,缺乏自主性

大一、大二、大三三個年級的學生都很不習慣為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大四年級的同學則更注重學習時間的合理規劃,有接近8 0 %的同學都根據實際情況為自己安排了作息時間。同學們經過三年的學習鍛鍊到大四就應該學會怎樣自主學習,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

(四)學習興趣不足,缺乏學習動力

導致逃課、重修的各種原因中,認為對此課程不感興趣佔78。2%、缺乏學習動力的佔58。9%,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的佔40。7%,其餘的,認為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佔30。2%、、認為自己學校的效果更好的佔28。9%、認為學生會、社團、兼職繁忙導致的佔17。3%、沉溺於網路、遊戲的佔16。5%,這說明學生認為原因主要在自身。從問卷看,學生對課程興趣

不足、缺乏學習動力是學習不好的主導性原因。

不同性別中,男生的情況更糟。他們態度更加消極,上課的壞習慣更多。而女同學情況稍好一些,她們態度更加積極,上課能認真聽講和記筆記,課後能及時複習。

不同年級中,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學學習態度更加積極,大四同學在學習方法上更勝一籌。

三、對學校和同學們的建議

對學校的建議:

(一)改革考核制度,嚴格考勤制度

從上面的資料分析可以看出,逃課已經成為了一種極其普遍的現象,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支援逃課。這反映出大學生在對待課堂學習上有認識上和態度上的偏差。改革考核制度,嚴格考勤制度後,可以遏制一下逃課之風,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改革課堂教學正規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從客觀方面說,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要求大學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控制和消除妨礙學生學習的不合理因素,為學生學好提供良好的條件,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對同學們的建議:

(一)要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

大學期間,我們必須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動力和歸宿,制定學習計劃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目標是前提,計劃是策略,制定一個好的策略,並好好執行,可以提高我們對時間的利用率,縮短我們與成功之間的距離。制定學習計劃應該注意,學習內容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愛好、考慮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量力而行,目標高低要合適。學習過程中則要具體安排好時間,充分利用好大塊的時間。對於零碎的時間見則可以安排一些花時間較少的工作。執行學習計劃時則應該根據變化的情況做學習時間的調整。不能一味的按照指定的計劃。在執行學習計劃是要有堅定的毅力,堅持執行計劃,克服遇到的困難。

(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標的手段。擁有好的學習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過程中,需要把握好預習、聽課、複習、總結、作業幾個重要的環節,有目的的研究學習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習的過程中還應注意:首先,抓取基本點,多閱讀,整理記憶;其次,找知識之間的聯絡,將知識點貫串起來記憶;再次,是要根據知識點提問,並將它應用開來。

四、結語

調查雖然結束了,但這次調查帶給我們的思考將會持續下去。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並不只是他們的,作為調查者的我們當中也有這些問題。改變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不斷攀登學習高峰,才會使我們的大學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4

21世紀是一個高度資訊化的網路時代,網路學習是一個開放的概念,是指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興趣,以網路作為學習環境,積極主動的進行理論和實踐學習,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利用網路學習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之一。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大學生利用網路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引導大學生有效利用網路資源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以西南石油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xx級全體學生為物件。發放問卷共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為96.3%。其中有效問卷282份,問卷有效率為97.6%。本次問卷主要圍繞大學生利用網路的基本情況、大學生利用網路學習的情況、大學生使用網路的技能情況、教師在大學生網路學習中的作用等方面,共設定15道題目。

問卷分析

(一)學生利用網路的基本情況

學生利用網路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學生是否擁有自己的電腦、是否開通網路服務、獲取學習資源的途徑、上網的地點、時間、目的等。在被調查的282名學生中,擁有個人電腦的有65人,佔23%。已經開通網路服務的有29人,佔擁有個人電腦人數的44.6%,佔被調查人數的10.3%。由此可見,擁有個人電腦以及開通網路服務的學生並不多。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途徑(多選)見表1。

從表1的資料可以看出,網路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重要途徑。學生上網的地點主要分佈情況是:寢室17%,學校機房或者電子閱覽室55.7%,網咖56.7%。學生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情況見表2。

從表2的資料可以看出,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課餘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生上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休閒解悶(70.9%)、學習(35.5%)、對外聯絡(64.6%)、看新聞、瞭解時政(29.1%)。由此可見,學生上網的目的呈現多樣性,休閒解悶、對外聯絡是其主要目的。

(二)學生利用網路學習的情況

對於“您是否閱覽相關學習網站”這一問題,有21.3%的學生表示“經常閱覽”,有75.5%的學生表示“偶爾閱覽”,有3.2%的同學表示“從不閱覽”。說明大部分學生一般不去閱覽有關學習的網站。在“網路對您的學習是否有幫助”的調查中,87.2%的同學選擇“有”,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已經意識到網路所具有的學習功能。學生對於網路資源的評價,72.1%的學生認為“非常豐富”,19.5%的學生認為“一般”,8.4%的學生認為“不豐富”。對於“您周邊有沒有同學沉溺於網路而影響學習”,48.9%的學生認為“有”,28%的生認為“很少”,23.1%的生認為“基本沒有”,說明學生對於網路的利用需要加以正確引導。

(三)學生使用網路的技能情況

學生日常使用的網路工具,主要有以下幾種:QQ(100%)、移動飛信(34%)、電子郵件(77.3%)。進一步說明網路是學生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和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常生活鍾,學生對於計算機的使用情況,主要有:Word(81.3%)、Excell(30.5%)、ppt(25.6%)。學生主要通過以下途徑提高計算機網路能力:60.3%的學生通過“學校開設的計算機課程”,39.7%的學生通過“自學”。這說明學校開設的計算機課程對於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路利用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教師在學生網路學習中的作用

學生在利用網路學習的過程中,32%的學生非常希望任課老師能提供與該課程有關的學習網站,48%的學生希望任課老師能提供與該課程有關的學習網站,20%的學生認為課老師是否提供與該課程有關的學習網站對他們來說無所謂。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還是希望老師提供與該課程有關的學習網路學習資源。那麼在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提供網路學習資源的情況如何呢?調查顯示:38%的學生表示教師提供過,48.6%的學生表示教師偶爾提供。說明教師在引導學生利用網路資源學習方面還需要加強。當被問到“如果教師提供網路學習資源,您是否會利用”的問題時,31.6%的學生表示“肯定會認真去閱覽”,66%的學生表示“可能會去閱覽”,2.4%的學生表示“不會去閱覽”。如何引導大多數學生積極主動去閱覽所提供的網路學習資源?如何提高網路學習效果?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

幾點建議

從上面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網路學習還沒有真正成為當前大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多數學生只是把網路作為娛樂和通訊工具,學生使用網路的技能也有待提高,任課教師在學生利用網路學習的過程中還沒有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基於此,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路

隨著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網路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網路給人們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伴隨著負面效應。近年來,由於沉迷網路遊戲而不能自拔,對學習失去興趣,最後導致學分太少,未達到學校學籍管理的要求而退學的學生比比皆是。因此,我們要教育學生明辨是非,為其所用,將網路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和有效方式,而不是被其所用,被網路所俘虜。網路學習將會改變傳統的學習形式,在未來的知識經濟社會中,網路學習能力是人們生存、求知、做事、溝通的必備素質,是人們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

(二)構建師生校園網路交流平臺

學校入口網站要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為師生交流,為學生學習、生活、就業等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服務。如何使校園網真正成為學生關注、喜愛的重要媒體,關鍵在於能否符合大學生興趣和愛好,能否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需要。我們可以通過在網上開設反映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課餘文化生活的欄目,形成積極、健康的網上校園文化氛圍,並及時解決學生關心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寓教育管理於服務之中。

(三)加強學生網路學習方法的指導

大部分學生對網路學習這一新的學習方式還缺乏認識,任課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認識網路學習的重要性,還應加強學生網路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向學生提供相關的專業網站網址,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基於網路的研究性學習,形成課堂教學與網路學習良性互動,帶領學生步入資訊科技的殿堂,讓學生通過網路學習感受其魅力。

總之,網路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提高了放縱自己的空間。相信通過學校、學生的共同努力,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引導,一定會走出暫時的迷茫,走向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對網路學習方式看法的調查報告2篇

調查時間20xx年2月15日~2月25日

調查方式:網上抽樣調查、摘集資料資料統計

調查結果

1.95.1%分大學生喜歡上網。而且75%的大學生有自己的電腦。

2.大學生上網的目的:

⑴大學生上網,查閱自己愛好的資訊或玩遊戲者較多,其次是聊天、娛樂、收發郵件、下在音像資料或圖片,再次是查閱資料、做網頁、查閱有關知識的資訊、瀏覽新聞等等。其中他們平均會發掉60%的時間用於查閱自己愛好的資訊或玩遊戲者較多,聊天、娛樂、收發郵件、下在音像資料或圖片,瀏覽新聞。而他們真正用於學習的時間平均只佔40%。

⑵.9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離不開電腦和網路。不管是擴充套件知識還是為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值得一提的是有75%的同學承認自己為完成老師佈置的的作業,他們直接copy過。

(3).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關注時事是非常重要的。據調查85.2%的大學生都非常關注國內外的時政要事。他們普遍比較關注網上比較熱門的帖子。

4.大學生上網的時間:

89.6%的大學生每天都會上網,其中68.9%的同學上網時間會超過4小時。20%的學生上網的時間超過來兩小時。調查中,值得一提的一個現象是,75%的大學生有自己的電腦的同學的用於上網的課餘時間佔75.4%。從科學與健康方面考慮,這一個資料值得我們大學生好好深思一下。

5.大學生上網的途徑

80%大學生在宿舍或者家裡上網,其次是去網咖或在同學、朋友家上網;

6.97.6%的大學生支持者上網,反對者只是極少數。90%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確對待,有限制地上網”。其反對原因大多是“上網耽誤學習”及“上網容易受不良資訊影響”;

7.網路對大學生的利與弊

⑴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87.2%的大學生認為在大學四年的時間裡,網路是他們擴充套件知識的有效和有用的途徑,之中80%的學生認為發揮其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作用需要靠大學生自己控制上網娛樂時間。12.8%的大學生認為上網對擴充套件知識作用不大。原因主要是覺得大學生的自控力還是比較差,電腦用於娛樂的時間太長;其中80.9%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擴充套件知識最有效的途徑是大量的閱讀書報。

⑵因特網資訊量大,資訊交流速度快,大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快速的查閱相關資訊,並能及時瞭解世界新聞資訊、科技動態,不受時空限制,這給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76.54%的學生認為自己有自覺過濾網路資訊的能力,可見網路不良對大學生的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⑶78.2%的受調查者認為,由於網路的虛擬性,大學生在網上與其他人交談時,不受時空的限制,方便的與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時不便於說的話說出來。從某一方面來講,教師、學生家長可以在網上更好的瞭解學生的意見、建議,以及思想情況。但是也有15%的人認為網路太過虛幻,以至於現在的大學生對現實社會的認識與理解有一些偏差。

⑷67.1%可以促進大學生的學業。在網上查閱資訊非常方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甚至是合適的老師。這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效率。但是在調查中,75%的同學承認自己為完成老師佈置的的作業,他們直接copy過,這又說明了?電腦與網路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若只是照搬網路資訊,也就沒什麼能力提高這一說了!

8.結語:當今,網路已經與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但在較為自由的環境下,大學生如何更好的在使用網路的時候趨利避害,還得靠大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自覺的控制約束自己的行為。

大學生對網路學習方式看法的調查報告3篇

調查顯示,大學生上網聊天、學習多於看視訊、玩遊戲;大部分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更多的是找同學商量及上網求助,同時,大部分學生認為上網對自己的學習沒有太大影響,自己未因上網而逃課或改變日常生活規律。只要處理好網路與生活、學習的關係,就可不沉迷於網路。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和完善,網路時代已經來臨。然而,網路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促進了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但也對大學生的成長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為此,我們開展了關於“網路與大學生”調查。一方面,希望通過了解網路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為學校管理、家長教育和大學生本人決策提供意見與參考。另一方面,希望通過研究,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和利用網路,最大限度地消除網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結果及討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收回60份。其中,男性38人,佔63.3%;女性22人,佔36.7%。以下是本次調查的統計結果:

1.上網地點、時長、費用及目的

(1)上網地點。受訪者中,41.7%的同學選擇在寢室上網,而外出上網的學生佔58.3%,可見,外出上網的仍佔多數。其中,選擇寢室上網者一般都有自己的電腦。統計資料亦顯示,被調查學生中,36.7%學生擁有自己的電腦。而去網咖或機房上網的.同學,有的因個人無電腦,有的則因學校晚上要熄燈停電之故。

(2)上網時長。被調查者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有28人,佔總數46.7%;上網時間在1~3小時的為25人,佔總數41.7%;而上網時間在3小時以上的為7人,佔總數11.7%。統計結果顯示,有電腦的學生用於上網的時間普遍多於沒有電腦的學生。

(3)上網費用。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上網費用不超過月生活費支出的10%。但仍需對此引起重視,因為有高達25%學生的上網費用超過月生活費支出的10%。大學生上網費用支出越多,就意味著他們花費飲食、衣著等日常生活方面開支的必然減少。這些必備支出的減少,將會嚴重地影響學生身體健康。

(4)上網目的。網路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資訊源,它具有資訊量大、傳播速度快、交流互動性強和影響範圍廣等特點。因此,大學生在網路的虛擬空間裡開拓著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在接受調查大學生中,41.7%學生上網聊天、學習,38.3%學生上網看視訊,31.7%學生上網玩遊戲,還有8.3%學生上網做其他事情。

2.網路與大學學習

(1)上網與上課。大學生上網對課堂出勤具有一定的影響,有31.7%人偶爾會因上網而逃課。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有5%人會經常因為上網而逃課。通過與上網時間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平均上網時間與逃課次數成正相關關係,平均每天上網在5小時以上的有3人,經常逃課的也有3人。這就是說,隨著上網娛樂時間的增加,逃課次數也在增加。

(2)上網與學習。統計顯示,被調查者使用網路的首要目的是“查閱課外知識”,有33人,佔55%,大學生們普遍使用網路來開闊自己的視野,擴寬自己的知識面。上網的第二個主要目是“寫作業”,有11人,佔18.3%。這些資料與被調查者的專業是相關聯的,如藝術類學生的很多作業都必須藉助網路等來完成。

(3)上網與成績。一般認為,上網娛樂會對學習成績產生消極影響。此觀點多大程度上正確呢?上網到底會對學習成績產生什麼影響?統計結果顯示,選擇“無影響”的31人,佔51.7%;選擇“有所提高”的15人,佔25%;選擇“有所下降”的12人,佔20%;而認為“明顯提高”和“明顯下降”各佔1.7%。

(4)上網的作用。調查顯示,有55.0%的人會通過上網求助來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表明網路使用對學習有著積極影響。而61.7%認為網路既是學習的好幫手,又是娛樂消遣的工具,這表明,大多數的人能夠意識到網路在學習上的兩面性,看到網路有利也有弊。

3.網路與大學生活

(1)網路與日常活動。網路已成為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學生對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他們往往是希望在現實中無法達到或無法實現的東西在網路上實現,把網路當成了一種精神寄託。調查發現,上網對日常活動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有75%的人會因上網而放棄日常活動,11.7%的人經常因上網而放棄,這個資料正好與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3小時以上所得出的資料相吻合。

(2)網路與生活規律。上網除了對學生參加日常活動產生影響,也會改變學生日常生活規律。調查顯示,能肯定地確信網路沒有改變自己日常生活規律的人,僅有45%。這意味著,有超半數的人,日常生活規律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網路的影響。

上述統計資訊表明,網路介入生活,已從多方面影響並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一是生活場所的改變。網路出現以前,大學生的生活空間是一個固定的圓圈――寢室、教室、圖書館和食堂;而今,圓圈裡的圖書館為電子閱覽室所取代。二是閒暇時間利用的變化。無論是在網咖還是學校電子閱覽室,每到週末生意異常火爆,大多學生原來用在圖書館的閒暇時間現都被用在網咖和電子閱覽室了。三是食宿時間和質量的變化。由於網路的獨特魅力,很多大學生禁不住誘惑,經常出去通宵,尤其是週末,在通宵過程中,他們大多靠吃泡麵喝礦泉水維持一夜的活動。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大學生學業,也危害了學生健康。

二、對策及建議

1.學校方面

(1)完善校園網路系統。高校可在校電子網路上釋出一些較權威、有益於學業的網路資源,也可多開設一些相關趣味網路教育課程,同時,舉辦相關網路知識競賽,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

(2)開展新生心理干預。大學生活與高中有很大差別,很多學生考上大學後便失去目標。因此,高校應加強新生的心理輔導,引導新生儘快調適自己,適應大學生活,以免因空虛無聊而陷入網路不可自拔。

(3)加強學生管理工作。高等學校應加強教學管理特別是學生管理工作,減少大學生在校外租房、夜不歸宿的現象。這樣可有效減少大學生沉溺於校外網咖的機會。

2.教師方面

(1)正確引導。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際網路,如教師可向學生推薦權威的教學網站,讓學生上網下載學習資料、寫部落格、在論壇裡發表見解等。還可向學生推薦有益於學習生活的其他網路資源,讓學生學會利用網路資源認識社會、瞭解社會,進而適應未來的社會。

(2)嚴格要求。對於課程作業,教師應嚴格要求,不能縱容直接提交從網上“蕩”下來的文章作為作業。同時,鼓勵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後再利用網路資料。網路資料僅是一種學習參考,大學生應通過網路佔有資料,進而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主見與觀點。

3.學生方面

(1)正確認識網路。大學生應認清電腦和網際網路絡只是人類創造和使用的一種“工具”,應自我約束,控制上網時間,做網路生活的“主人”而非“奴僕”。時刻保持上網行為活動的科學性和警惕性,做到有節制地使用網路資源。

(2)合理使用網路。大學生應多把時間放在學習上,即使上網也應合理利用網路,多做有益於自身的事,用網路充實自己的生活。同時,也應意識到人際關係對自身的重要性,不要因上網而放棄日常活動。要堅持在上課和學習時間決不去上網,不超過自己事先規定的時間上網。

(3)養成良好習慣。20xx年,團中央、教育部等單位聯合釋出《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提出“五要五不”。大學生應自覺遵守“網路文明公約”,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堅決抵制網路的各種不良誘惑和影響。調查顯示,大學生上網聊天、學習多於看視訊、玩遊戲;大部分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更多的是找同學商量及上網求助,同時,大部分學生認為上網對自己的學習沒有太大影響,自己未因上網而逃課或改變日常生活規律。只要處理好網路與生活、學習的關係,就可不沉迷於網路。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5

【問卷】

一.問卷名稱:大學生學習壓力的調查報告

二.問卷題目(問卷原件來自網路,後經趙崇陽修改,問卷共20道題目,下面是其中8道)

1.您的性別是( )A男B.女

2.您認為您擅長的專業型別是什麼?

A 理工類B 文史類C 藝術類

3.您選擇自己專業的理由是什麼 ?

A 興趣所在B 就業前景好 C服從分配D 家人要求E 其他

4.請問您覺得大學的學習節奏如何?

A 很快B 一般C 很慢

5.您覺得現在的學習態度如何? [多選題]

A 對學習很有興趣B 可以應付 C 沒什麼感覺D 缺乏學習動力

6.您覺得因此是否給您帶來了學習壓力 ?

A 很大壓力B 有壓力,但是並不大C 沒壓力

7.請問您學習的功課中壓力最大的是哪一門學科?

A 數學B 英語C 專業課程D 其他

8.在處理學習壓力的問題上,你覺得自己處理的如何?

A 處理得很好B 一般般,還好 C 不會如何處理,會很煩惱

三.目的

為了更好的瞭解全科醫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狀況,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念,從而更好的完善大學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提供更多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分析】

二、報告正文

學習壓力在我們學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顯示有80%的同學認為談論學習壓力是一件必要的事,只有20%的同學不看重這件事;另外,對於“學習壓力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程度”的調查則顯示有95%的同學認為這個還是會有所影響;還有,大家對“學習壓力對學習的作用”這一問題的看法是有65%的同學認為學習壓力既是壓力又是動力;又有85%的同學在思考自己對待學習壓力的態度時,覺得自己的做法是一般般而已,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同學還是沒能很好的找到解決學習壓力的好方法。

在學習過程的不同階段,學習任務的`難易、數量、時間要求以及學習者對學習任務的認識、判斷,都會導致學習壓力的變化,而大學生的這種認知和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通過我們的調查與分析,我們總結出當今大學生普遍面臨的一些學習壓力。回結如下:

一.壓力來源

壓力之一:所學非所愛

很多人在進大學的時候選擇志願是根據父母老師或者親友的意見,或者因為都不瞭解就隨便填了一個志願,或者是因為調劑而到了原本根本都沒有想去讀的專業。開始讀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所學非所愛,於是想學的東西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辦法去學,而要學的課程要參加的考試又都是令人厭煩和頭疼的。

壓力之二:找不到學習方法

大學的時候多半是自習,課外閱讀量增大,靈活性與創造性增強,各個專業又有各專業獨特的學習方法與技巧的要求。許多同學來到大學之後,看到別的同學學得那麼好,不得要領,這成了苦惱和焦慮的一個根源。

壓力之三:自我期望太高

許多同學對於自己的期望很高,想把自己的各專業門功課學好,多做專案,多寫文章,爭取保研和拿獎學金的名額。另外一些同學想拿到雙學位,或者拿到各類證書,還有一些同學在託福,雅思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心思。這當然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時候,在學習的同時還要做許多另外的事情,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抑鬱、焦慮、強迫等心理疾病的出現。

壓力之四:不恰當的社會比較

能夠考上大學的學生,如果單以應試教育的標準來衡量,其在高中以前的階段都是相對優秀的,可一等進了大學校門,才知道優秀人才多的是,自己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鶴立雞群”。這樣比較的結果,就是要麼“破罐子破摔”,要麼加倍努力學習。甚至有些學生為了在學習方面超過別人,性格變得極端、敏感、偏狹。

二、大學生學習壓力的調節對策

緩解大學生過重的學習心理壓力,調節他們由學習任務、環境引起的緊張、焦躁、抑鬱等不良情緒,使他們能夠以較為平穩、積極的心態有條不紊地高效地進行學習,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一嘗試。

1、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當學生體驗到學習壓力的威脅時,通過改變對壓力情境的評價和解釋,就可以改變其對學習壓力的體驗和反應。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等,是調節大學生學習壓力的有效手段。

當學生對專業學習感興趣時,學習動機的滿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他專注於學習活動以獲得求知慾的滿足,因此將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來的壓力,而能自覺地進行學習和鑽研,並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某些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即使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仍然能夠使學習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自信地面對學習。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專注於學習任務本身,心理上不過多地被任務以外的因素(如考試、文憑等)所幹擾和控制,是一種調節壓力的有效方式。

2、改善和豐富教學組織形式

在學生尚未完全掌握大學階段的學習方式時,教師不僅應在教學內容和進度的安排上注意儘量切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速度,在教學過程中,也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集體特徵、個別差異等,不斷變換教學組織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活動,並注意觀察瞭解學生,因材施教。

3、培養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態度

積極的學習態度可使學生在遇到困難遇挫折時,不是一味地退縮和逃避,而是持積極心態化壓力為動力,以更飽滿的熱情來學習。而要培養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態度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應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內心形成一股激勵力量,這是產生積極態度內在源泉,也是促使學生對學習抱有積極態度的前提和基礎。其次,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常常進行鼓勵,引導學生對學習進行積極的歸因,這是促使大學生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外在激勵。

4、面對壓力時傾訴物件

我們可以找身邊親近的朋友傾訴,或是尋找老師的幫助,總之,不要讓壓力困擾著我們,使得我們消極沮喪。

5、自我應對壓力的方式

在壓力眼前我們可以選擇轉移和自然調整,也可以選擇順其自然,但就是不要選擇壓抑,壓抑會使我們整天鬱悶不已,生活態度逐漸消沉,這對我們有著很不好的影響。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6

1 引言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關於自主學習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自主學習的定義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也有多種多樣的表述。其中最為廣泛引用的當屬Holec(1981)提出的:“自主學習是指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對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自我做決定的能力。”Holec認為決定學習的各個方面包括:確立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和程序;選擇學習方法;檢測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者能夠從眾多的工具和材料中確定適合自己水平的東西(Holec,1985; Little, 1991; Dickinson, 1995)。

自主學習的研究近年來在中國發展迅速。但與西方學生相比,中國學生被認為“依賴大綱,學習被動,缺乏自主性”(Pierson, 1996)。西方學者認為中國高校“過於傳統,循規蹈矩,重視學生的順從、守紀和勤奮,而忽視獨立、個性和創新”(Evans,20xx)。

因此,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正確態度和必要的技能,就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而培養的重擔就自然地落在了教師們的身上。然而,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如何呢?對此,國內尚缺乏相關的調查和研究。 基於以上狀況,筆者對所在學校濰坊醫學院的所有41位英語教師進行了一次詳細的調查,以便從中發現問題,利於今後更快地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調查過程和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於20xx年4月對本校41位英語教師印發了問卷調查,一週後全部收回,緊接著對20位教師進行了訪談。問卷調查包括40個問題,分為三大部分,如下:(1) 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應分別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包含13個問題);(2) 學生的決策能力如何(包含11個問題);(3) 學生在課堂內外應進行哪些活動(包含16個問題)。為了比較教師與學生對自主學習態度的不同,同時給20xx級2238名本科生印發了包括同類問題的問卷調查,共收回1986份。

問卷調查的設計基於三種關於輸入的理論。第一,Holec1981年提出的自主學習的五個方面——確立學習目標;確立學習內容和程序;選擇學習方法;檢測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問卷的設計正是以Holec的關於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設計的。第二,Littlewood將自主學習分為前攝性學習(proactive learning)和反應性學習(reactive learning)。“反應性學習,指的是學習者不會主動地去創造學習方向,但一旦方向被引發出來,能使學習者自主地安排利用所有資源以達到自己的目標”(Littlewood,1999)。他指出,自主的核心是學習者承擔學習的能力和主動性。第三,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一項是對學習動機的調查。這是基於Deci & Ryan(1985)的理論:將學習動機分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而自主學習是內在動機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

對教師的訪談包括六個問題:(1)你如何理解“自主學習”?(2)你認為自主學習重要嗎?為什麼?(3)你平時鼓勵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自主學習嗎?都採取什麼方法?(4)你認為教師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什麼?(5)你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6)你認為中國的教學和學習環境有利於自主學習的培養嗎?哪些方面?

3 調查結果

筆者將對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按照三個標題進行統計,所有的'數字都是以百分比(%)表示。同時與對學生的調查作比較。

3.1 教師對自己職責和學生職責的看法(表1)

表1表明,多數教師認為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應擔負不同程度的職責。70%以上的教師認為在下列活動中他們應承擔主要責任:10)指出學生的學習弱點(90.2%),3)選擇課堂上應用的學習材料(85%),4)選擇課堂上進行的活動(80%),6)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78.1%),12)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77.5%),7)確保學生的進步(75%)。

概括地說,教師普遍認為自己在課堂內關於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應擔負主要的職責。在後續訪談中,教師對“你認為教師最重要的作用是什麼”這一問題,也表明類似的看法,主要有: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向學生指出正確的學習方向和目標;教師是專家,是協調者,是引導者,是導遊,是朋友,等等;教師選擇學習材料,制定學習計劃,是提高培養自主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

3.2教師對學生決策能力的看法(表2)

表二顯示出大多數教師的看法(40-58.5%)集中在“還可以”一欄中(其中“評價學習情況”最高,為58.5%)。認為學生的“能力很差”的有“確定課堂上的學習目標”(45%),“決定課堂上下一步的學習內容”(35.9%)和“確定課外學習目標”(30.8%)。這表明教師認為擔負起這些活動的責任應該是他們,而不是學生。但總的來說,調查結果表明教師認為學生在大多數方面還是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的潛力的。

有趣的是,在後續訪談中,對於問題“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多數教師認為學生“挺差”,或“不太好”。下列是一些教師的評價:“有約10%的學生會主動學習,但多數更願意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學生知道自主學習的益處,但他們的訓練卻常常遠離自主學習的培養。因此,還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這種自主能力。”教師認為阻礙學生自主能力發展的因素是學生總是感覺太忙,或其它學科負擔過重。

3.3教師向學生推薦的學習活動(表3)

如表三所示的16項課外活動中,超過半數的教師“有時”和“經常”鼓勵學生進行的活動有下列九項:29)閱讀英語報紙(“有時”和“經常”合95.1%),31)閱讀英語雜誌和書籍(“有時”和“經常”合87.8%),26)記下新詞彙及意義(“有時”和“經常”合83%),37)看英文電影(“有時”和“經常”合78%),32)觀看英語電視節目(“有時”和“經常”合78%),39)瀏覽英文網頁(“有時”和“經常”合75.6%),35)與英美國家人交談(“有時”和“經常”合70.7%),30)寫英文電子郵件(“有時”和“經常”合62.5%),34)聽英文歌曲(“有時”和“經常”合53.7%)。

95%的教師“有時”和“經常”鼓勵學生向老師提出建議,所有的教師“有時”和“經常”鼓勵學生課堂上提出問題。然而,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大多數學生認為老師很少採納他們提出的建議,往往都是老師決定做什麼。而且教師推薦的活動也與學生實際上進行的活動有些不同。其中,有兩項活動教師“很少”鼓勵學生去做但學生卻“經常”做的,分別是:27)用英語給筆友寫信(“從未”和“很少”合82.9%),28)看周圍的英語佈告(“從未”和“很少”合56%)。而這兩項活動,學生“經常”做,分別佔學生總數的71.2%和82%。

另一方面,有些活動教師“經常”鼓勵學生做但學生卻“很少”做:33)聽英語廣播,36)與朋友練習說英語,25)自學語法書,29)閱讀英語報紙。

4 幾點思考

此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和資訊來表明英語教師對自主學習的看法及實際運作方法。儘管調查採取的是自我報告的形式,但教師的回答還是比較可靠,能夠說明問題的。

(1) 教師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時,最好要依照學生的興趣進行活動。否則,就可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卻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2) 問卷調查表明,多數教師很少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材料、學習活動或學習目標,認為這些都應該是自己的職責。這表明教師認為學生還不具備做這些決定的能力,認為讓學生做是費時費力的。

(3) 調查暗示出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培養不是非常積極,表明教師還未做出充分的準備。這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應該引起教師的思考和注意。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7

一、背景分析

在英語日益普及的當下,各高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浪潮日益高漲,英語學習對大學生今後的發展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瞭解湖北醫藥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使廣大英語教師更好的完成任務,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從而使大學生真正的學會英語和使用英語具有重要意義。

二、調查物件、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物件主要針對湖北醫藥學院全體學生,通過發放問卷,回收問卷,分析資料的方式來進行調查。調查共計發放問卷420份,回收42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100%。其中男生187人次、女生233人次。按學習專業來分類,涉及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專業114人,臨床醫學、康復治療學專業170人,製藥工程、醫學檢驗學、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專業45人,護理學專業74,公共事業管理、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7人。按年級來分類,大一110人,大二200人,大三50人,大四22人,大五39人。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大學生對英語學習認識

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存在誤區。多數大學生只注重平時成績和過級,把它當作獲取證書的手段,沒有真正把英語學習當回事,只是因為英語是必修課程,所以才會如學習其他課程一樣,去學習它,另一方面,有些大學生學習英語也只是為了能夠看英文電影,雜誌等。可見大學生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普遍不夠。

2、英語學習動機型別

動機型別

根據調查分析,可將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分為四種。53.7%的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是個人興趣,他們認為學習英語有助於他們看英語電影,電視及報刊,他們還可以瞭解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這些都使他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並且獲得成就感。80.9%的大學生的

英語學習動機是工作準備,他們認為學好英語可以使自己在找工作時更具競爭力,這有極大的幫助。55.5%的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是個人交流,他們認為學好英語可以與更多的人交流。79.1%的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是應付考試,他們認為英語是進一步學習的必要條件。

3、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方法

對於英語學習,學生採取的學習方式各有不一。30.2%的同學喜歡在英語電影中學習英語,45.9%的同學習慣通過做習題,背單詞的方式學習,10.5%的同學傾向於通過報刊雜誌學習,13.4%的學生喜歡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

4、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成果

無論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如何,還有對英語學習的方法怎樣,在這些被調查的同學中,除了大一新生,在其他的四個年級中,75%的同學都過了英語四級,高年級的學生40%還過了六級。

5、影響英語學習動機的因素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因素可分為外部因素及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家庭因素,在被調查者中,有59.5%的大學生來自農村,40.5%的大學生來城市,家庭背景不同,對於英語學習的態度及效果也不一樣;二是校風與班風,學校的學習風氣好,學習氛圍濃,班級制度嚴,對學生的管理督促及時,會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學習動機也會有所改觀;三是教學引導,教師對英語教學的態度,對學生的態度及教學方式對大學生英語學習都有一定的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興趣愛好,調查中發現,有43.3%的同學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他們對英語學習求知慾較強,自覺學習性高。二是實現自我需要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有76.7%的同學認為學習英語讓他們有成就感,並覺得學習英語是一件令人激動和興奮的事情。對他們而言,英語學習是展示自我的平臺,他們往往有紮實的基本功,流利的英語口語,翻譯能力,對英語的各方面都很精通。他們的這些擅長往往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羨慕,使他們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進而對英語學習獲得持久的熱情和內在動力。

四、結論與建議

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出,我校大學生對於英語學習,大多數同學認識相對片面,對英語學習只限於期末考試,過級,考研,拿到證書等,而對於口語學習、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卻不太重視,只偏重於對詞彙,英語語法的學習。另一方面,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也各有不同,由此導致英語學習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如何根據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外部和內在因素,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值得我們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究。

1.重塑大學生的學習動機。

首先,針對不同大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學習目標,長期目標要使他們有去、為之奮鬥的動機;短期目標要具體是他們能夠實現,有成就感,隨著成績的逐步提高,他們的興趣會逐步增強,學習動機也會也會隨之強化。

2.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英語教師應當更新和轉變角色,

可以運用各種形式,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產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運用靈活的教育方式保持學習興趣。

英語老師可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英語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充分調動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生動的展示教學任務,讓大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動腦、動手、動口,產生愉快的英語學習體驗,增強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4.開展以大學生為中心的英語體驗式教學活動。

多以大學生為中心開展各種英語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口語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英語。讓學習英語變得更有趣味。比如英語沙龍、英語角、英語書法比賽、英語賀卡創意設計大賽制作比賽、演唱英文歌曲比賽、英文戲劇表演比賽等。鼓勵同學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從而有效的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動機。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8

在20xx年12月10日至20xx年12月18日期間,我工商黨支部針對大學生黨員和預備黨員學習黨性知識的情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該次調查的物件為我學院部分08、09級的在校生。

本次所調查物件有60%為黨員或預備黨員,其他均為團員。通過本次問卷調查發現

1黨對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以下就是調查結果

(1)多數學生對黨的信仰較為堅定。例如,將近有70%的被調查者對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有興趣的,在問其是否願意主動學習黨的知識時,這部分同學都表示願意深入瞭解黨,以及參與到黨的組織活動中來;也有44%的學生對上課講的黨的知識感興趣

(2)多數學生認為理論學習有必要。例如,一半的學生認為通過近年來的政治理論學習,對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重大問題越來越明白了;而認為理論學習有一定效果的也達到了28%。他們從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到目前全國學習的科學發展觀,並能夠理論聯絡實際、指導實際。在調查中,發現有50%的學生在入黨後對黨員有了新的認識。

(3)多數同學對新聞時事比較關心。被調查者大部分都關注新聞,平時留意黨的政策方針路線。只有少數不太關注黨的動態方向。

(4)在問卷中,我們還調查涉及黨員自主聯絡群眾,發揚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結果顯示,超過50%的學生都能做到密切聯絡群眾,作為黨員能擔負起有事時黨員第一時間處理和服務。

2.部分大學生存在對黨的理論淡化、信仰淡漠等傾向

調研中,也發現在一些大學生中存在著對黨的理論淡化的傾向。例如,在對黨的理論的認識上,有些學生認為黨的理論已經“沒有說服力,完全過時了”,對黨課知識表示聽不聽無所謂的態度。同時發現有的學生對黨課培訓課和討論課沒有興趣。51%的學生表示一般程度的喜歡討論課,也有8%的被調查者不喜歡這種討論課。在問到討論課對他們的影響時,也只有28%的學生覺得有很大收穫,有不少認為基本沒有收穫。

調查中還發現,大學生普遍都花少量的時間來學習黨性知識,只有5%的同學一週花了10-14個小時來學習黨的知識,26%的學生花1-3個小時,更多的是沒有計算過到底花了多少時間來學習。

注:

1.每週學習時間1—3小時

2.每週學習時間4—10小時

3.每週學習時間10小時以上 4沒有計算過所花時間

3.問卷中問及學生對平時的黨課有什麼好的建議時,大多數建議賦予更多實質內容,形式開放,能不受限制自由發揮:請不同的老師來講解,不要進行太多的培訓:同時縮短培訓時間,由淺及深的學習黨課。同學們還各抒己見,希望通過更多自己組織,自願參加的服務活動讓黨員自覺參與到服務中來:組織有趣的.社會實踐活動,知識搶答賽,公益活動評優,辯論賽等形式來調動黨員積極性。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發現大學生對黨的信仰淡化問題,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提高他們的政治素養,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於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集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加強黨組織內部團結,同時也要做好教育工作。要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初級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引導他們正確看待黨記憶體在的某些消極**現象,在深刻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深刻認識社會變革時期特點規律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以情感感化、理論說服的方式使他們體會到科學的理想信念教育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從而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仰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9

一、前言

(一)調查背景

眾所周知:中國人口眾多,雖然我國經濟近幾年快速發展,但就業形勢卻越來越嚴峻,為了能在這個不斷變化的社會中生存,人人都從小受到嚴格的應試教育,揹負著沉重的學習壓力。本以為在大學情況能以後情況能有很大改善,但仍有不少同學感到力不從心,就此本小組對大學生學習壓力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二)調查的目的、物件、方式、時間、內容:

1、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學習壓力情況及處理壓力的情況

2、調查物件:貴州大學新校區學生

3、物件的一般情況:17-22週歲,主要是理工科學生

4、調查方式:本次調查採取隨機問卷的方式,在貴州大學蔡家關教學樓的各個教室隨機選擇學生當場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在全校各教室共發出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70份,回收率達90%

5、調查時間:20xx年4月—5月

6、調查內容:主要調查大學生產生壓力的原因,學習的態度及對學習壓力的處理方式,問卷共向學生提出16個問題。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學習壓力及處理方法:

1、學習壓力情況

在調查過程中有15.5%的同學表示又很強的學習壓力,60%的人認為學習壓力一般,只有24.5%的學生認為壓力弱,但當問其學習壓力由何引起時,16.3%的學生認為學習緊張讓他們覺得學習有壓力,17.2%的人認為作業多是原因,15.5%的人因為成績差而感到壓力,然而也有一部分同學因上課走神,無法專心學習,學習壓力也就自然光顧與他了。

2、學習壓力談論情況

對於學習壓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自己的學習壓力,65%的受調查者表示和別人談論過自己的學習壓力,其物件主要是同學,也有25.6%的同學像親人傾訴,另外9%的同學選擇了老師。但他們當中只有12.5%經常向他人談論,51.4%的人偶爾與別人談論,其餘人很少跟別人談論此類問題。

3、處理壓力的方法

整體來看每個學生都會存在一些學習壓力,關鍵看我們如何減輕學習壓力。一部分人認為利用運動和逛街能減輕學習壓力也有16.9%的通過與別人交談來釋放壓力,其他人通過聽音樂和其他方式減輕壓力。

2

(二)造成壓力的原因

1、因考試二感到緊張

從國小,中學到大學,考試就一直不離不棄的跟隨著我們,考試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命運,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考試次數的增強,我們對考試的態度也在發生著變化,例如筆者中國小對考試一直能心平氣和,坦然面對,到之後考試前都會緊張,當同學們被問到考試前是否會緊張時,62%的受調查者表示會緊張,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鎮靜的面對,這不得不說也是學習壓力搞的鬼。

2、因就業而造成壓力

這幾年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各行各業的競爭日漸激烈,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事例也屢見不鮮,前不久甚至出現了多個大學生競爭一個豬肉攤位的事件。面對如此嚴重的就業壓力,當被問及對自己的學習前景是否有信心時,只有45%的同學表示有信心,48.2%的人信心不強,也有6.8%的同學對自己的學習前景沒信心。本組認為,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無時無刻不在競爭的社會,想要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來,無論我們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把它做得有聲有色,這樣我們才不會落後於人,時刻緊跟時代步伐,不會被社會淘汰。為了自己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我們應具備的就是自信,不應被我們的學習壓力所壓倒,要成為學習壓力的主人而非僕人。所以那些對自己學習前景沒有信心的同學,性該重新樹立起信心,努力完成學業,為自己將來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3、社會關注給予的壓力

中國的應試教育的成功與否一直以成績的好壞來衡量。所以又55%的學生很在意自己的成績,39.5%的同學不太在意,也有少數人對學習成績抱有無所謂的態度。

(三)其他因素對學生的影響

1、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大學不同於國小和中學,沒有固定的老師和固定的教室,每天上課都在變換不同的教室,變換不同的學習環境,所以又10.2%的同學到教室時的心情很愉快,63.4%的人心情一般,23.3%的同學表示有時很煩,3.1%的人表示不愉快。我們平時應該以積極愉快的心情去學習,這樣才會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也就不會給學習壓力產生的機會。

2、學習方式和積極性的影響

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很單一,給學生灌輸的思想就是:學習知識將來可以找份好工作,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雖然有27.5%學生認為學習不累,但其中7%的同學認為老師留得作業太多,75.4%的同學認為作業量一般,其餘同學認為很少。同學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作業上,缺少自主學習時間,學習效率當然不會太高,成績落下,自然而然學習壓力也隨之而來。所以在某些方面我們因改進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

3、課餘活動的影響

在大學中我們有機會參加比中學更多的社團活動,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成為複合型人才,但是在調查當中,有10.1%的同學認為課外活動會造成學習壓力,從而不願參加。36.3%的人認為課外活動會或多或少造成一些學習壓力,53.6%的人認為不會造成學習壓力。學習壓力的大小是相對而言的,有些人把自己的學習目標定的非常高,不願放棄任何的學習時間,也不願意參加任何的課外活動。這樣的大學生雖然能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好,但將來未必能適應社會,適當的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不僅能鍛鍊身體,增加交際能力,還能多交一些朋友,學到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所以,在閒暇的時候適當的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也能減輕學習壓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4、授課效果的影響

我們平時上課時,經常會發生一些問題,例如上課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在問卷過程中,本組瞭解到,一般的人都擔心此種情況的發生,害怕跟不上老師的步伐,40.3%的'人不擔心此種情況,9.7%的同學一點也不擔心。

5、學習態度的影響

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習的態度,在調查中,25%的同學表示努力完成全部任務,60.5%的同學全力理解掌握,另有10.5%會只完成老師留下的任務,也有4%的同學認為完不完成任務無所謂,想學就學。學習就像種田,不認播種不勤勞管理,秋天就不會收穫豐碩的果實,為了使自己的學習成績能更上一層樓,科學嚴謹的態度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調查過程中,10.6%的人把學習壓力當成自己前進的阻力,然而50.2%的人會把壓力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這其中一大部分人認為適當的學習壓力很重要,只有34.2%的人認為學習壓力不重要。

三、大學生學習壓力的對策及建議

大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壓力,引起學習壓力的因素分幾個方面,包括學習緊張、作業多、成績差、上課走神等原因。很多同學考試前緊張,臨場發揮不佳,以至於形成惡性迴圈,對學習越來越焦慮,甚至厭學,很多同學由於緊張討厭教室來到教室莫名的煩躁,這方面也促使同學不願意上課。又有一部分學生由於自己的主業和就業方向,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學習壓力,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前景感到擔憂,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雖然一部分樂觀的學生能正確看待學習壓力並能合理處理,將學習壓力當成前進的動力,但還有大部分學生不願面對學習壓力,極少的同學願意與老師家長或者朋友談及自己的壓力,以尋求解決辦法。,以至於不知該怎樣處理,甚至有逃避現實的傾向。事實上強壓在心底的壓力,很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封閉自己,脾氣暴戾等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社會悲劇。

也有部分同學因為課外活動佔用了太多的時間,導致沒有充分時間學習,成績不理想,從而產生壓力。課上老師所講內容聽不懂也是引起壓力的原因之一,很少一部分同學會課前預習,致使老師課後作業不會做,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同學感到疲乏,對學習失去自信心。如何面對這些學習壓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好的面對學習生活和工作挑戰,是一個生活道路上的重大問題。面對如此學習壓力,大學生首先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是社會之人,是現實之人,無論正視與否,壓力都是客觀存在的,積極的心態是正視壓力,是適應社會的必要。消極的態度是脫離現實,逃避壓力。壓力是客觀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壓力,正視壓力,並用合理的方式解決壓力我們前進的道路才會暢通無阻,越來越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放鬆自己,達到勞逸結合,例如,運動、睡覺、逛街、與別人談心、聽音樂都可有效地減輕壓力。

社會也應該重視大學生學習壓力的問題,經常開設一些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幫助大學生正視並克服學習壓力,引導大家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社會也應儘可能為大學生求職提供適應的環境,這將為大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華提供廣闊的天地。經過這次調查我們感到學習壓力對當代大學生有利有弊。它是動力,時刻激勵他們去探索知識的康壯大道,創新,實踐,挑戰自我。它又是阻力,給他們帶來內心的苦楚。但我們應該看到,這些挫折是必要的,廣大的學生朋友們很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最後我們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平衡好學習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係,刻苦努力,毫不畏懼;

2、開放心胸,親近自然,返樸歸真,心凝神靜,萬化冥合;

3、開卷有益,交良師,學益友,多與他人、父母溝通交流,必要時可諮詢心理專家。

4、呼籲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關注大學生學習壓力問題,為大學生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環境。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0

一、前言

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掌握本領是大學生的重要職責。只有學校和學生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動學校教學質量的穩定提升。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學校教學質量和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從這個意義上講,對學生學習狀況的關注就是對高等教育的關注。

今年是我校深徹轉變課堂教學正規化的重要一年。課堂教學正規化的轉變不單純的依賴學校和老師的工作,而且對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學習方法等都有更高的要求。瞭解同學們現階段的學習狀況,對於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同學們提高學習能力、改進學習方法等都會有一些幫助。

二、結語

調查雖然結束了,但這次調查帶給我們的思考將會持續下去。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並不只是他們的,也許作為調查者的我們當中也有這些問題。改變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不斷攀登學習高峰,才會使我們的大學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就目前來來看,我校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熱情與普通大學相比,呈現明顯偏低的狀態。本次調查中發現興趣較高的同學只佔了5%,大部分同學則抱了可有可無的態度。雖然大多數學生對語文有一定量的興趣,但是70%的學生是為了能夠應付考試。課前預習情況從統計上來看只有5%的學生會去自覺複習,而臨考前複習的人數佔到了30%,但從不復習的人則超過了60%以上,而預習之後能夠提出問題學生寥寥無幾,在課後會做習題的學生則鳳毛麟角。

再從上課的角度來說,能與老師互動的學生幾乎沒有,大多數人則是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從這方面看大學的教學方式還是以老師灌輸知識為主,與同學的互動不是很強。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然而大學期間,有許多同學放任自己、虛度光陰,還有許多同學始終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向。上大學是大家難得有的機會系統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識礎。這個階段我們擁有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斷修正自我的成長曆程。教育家斯金納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時,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所謂“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在大學期間,學習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學習思考的方法,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際網路,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只有這樣,畢業後的我們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三、大學生學習狀況調查

親愛的同學:

你好!

學習是我們在大學中最重要的任務。為了促進同學們的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氣,配合學校瞭解同學們的學習動態和改進教學,我們製作了這份問卷。相信它會帶給你的學習生活意想不到的驚喜。下面開始我們的問卷之旅吧!請在你選擇的答案的英文字母標誌前打鉤。

1.你的性別

A男

B女

2.你所處的年級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3.你是否很喜歡語文?

A持喜歡態度

B持不喜歡態度

C還可以(一般)

D沒辦法,不學也不行

4.現在你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中處在哪個水平?

A前面30%

B中間40%

C後面30%

D不是很清楚

5.你喜歡的學習方式?

A老師講授

B老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

C自學

6.(多選)你上課經常會?

A與同學聊天

B認真聽課和做筆記

C睡覺或發呆

D自己看書E玩手機

7.課後複習情況

A課後當天複習

B課後1—2天之內複習

C有時間就複習,沒有時間就算了

D考前集中複習

8.你的自習的規律是

A看心情

B考試前

C平時堅持

D其它

9.你逃課嗎?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10.(多選)如果你平時不去上課,主要原因是

A不喜歡老師講課的方式

B對所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覺得浪費時間

C更喜歡自學

D有其它事要做

E身體不舒服F想睡覺

11.你對逃課的態度

A支援,大學生可以自己支配時間

B不支援,學生還是該以學習為重

C無所謂,逃不逃課看個人

12.此次的調查問卷是否認真填寫

A是

B不是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1

一、內容提要:大學生活不同於高中生活,大學的環境中會面臨更多的挑戰、機遇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是學習依舊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面對大學的教學管理制度,大學生們面對著怎樣的學習壓力?學習壓力對大學生是阻力還是動力,壓力的緊張情緒會給他們造成怎樣的影響,這當中有家庭、學校、社會的因素,也有學生自己的原因。

二、問題的提出及調查目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會面對眾多以前不曾面臨的問題,接受新的挑戰,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愛情觀都會經歷一次重新的審視、改變甚至蛻變的過程。這是他們真正塑造自我的關鍵時期。大學生面臨著許多人生課題,如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就業擇業等。由於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大學生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難免就會產生心理壓力。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問題正逐漸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大學生的尤其突出。在學習壓力下,在一波波襲來的緊張情緒中,對掛科的害怕,對考試的手足無措,在效率低下的學習

狀況中的心煩氣躁,都使大學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而在面臨這樣的壓力,有的大學生採取過激的方法選擇逃避——自殺,而有的大學生卻在壓力中成長,兩者截然不同的結果,完全取決於心態,而他們的心態又都是怎樣的呢,壓力對他們的影響程度有多大不同,大學生對此有什麼表現?我們小組針對這些問題對在校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進行了相關的調查。通過調查,我們將進一步瞭解現今大學生學習壓力的問題,瞭解學習壓力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程度,發現他們在壓力中的心態不同,對他們的學習方式排壓方式作出分析,對我們調查的結論作出判斷和討論,為幫助和指導大學生正視學習壓力排除心理問題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調查的具體情況及資料收集整理好相關問題後,我們製作了五十份調查問卷,在學校的自習室、教室、圖書館採用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了隨機調查。我們對調查的資料及收集的資料進行了篩選,分析,彙總,和整理。

四、調查成果據調查結果,我們認為學習壓力確實是學生面臨的首要問題。由於大學和高中的教學模式不同,管理制度的不同,許多大學生表示都不適應。本以為高中過後,來到大學學習可以很輕鬆,找到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天堂,卻發現學習壓力依然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沉重的壓在肩頭,不使人喘氣,而在這自我調整的過程中,大學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了一下這幾點,下面在此分別敘述:

(一)大學生是否會產生學習壓力及其直接觸發因素調查顯示了56.67%的大學生在學習中會感覺到壓力,紅64.7%在面臨期末考試以及各種過級考試時會感覺到有壓力,並且會給其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緊張感,60%的大學生認為學習排名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他們學習帶來影響。由此可知,大學生壓力確實是首當其衝的心理問題。父母的付出與期待,學校裡的競爭,以及就業的壓力等,無一不使學生們在學習上產生壓力。

(二)大學生學習壓力的影響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57.67%的大學生在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時,會時而感覺到心煩氣躁。38.8%的大學生認為學習壓力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不利於學習,還會產生負面影響。確實,對於中國大學生來說,學習幾乎已經成為了唯一的出路,父母的期望,家庭的負擔,學校中各種人物雲集,慘烈的各種競爭,以及就業前景的壓力,無一不使大學生對學習抱有很高的要求,而掛科的威脅也使他們產生不可避免的壓力以及煩躁、焦躁的心理,對於大學生來說,似乎只要學業失敗,那人生也就從此灰暗無比、暗淡無光,也不再有豐富的意義,所以成績上的變化,再加上對周圍環境的不適應,都會使大學生的心理產生無形的陰影,久而久之,難免會產生心理問題。再者,繁重的學業使大學生們成天埋頭於學習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從而忽略了戶外的鍛鍊,以及各種社團活動,長此以往,大學生身心的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學習壓力對於大學生的生活的影響是舉足輕重,不容忽視的。

(三)造成大學生學習壓力的因素經過我們小組針對調查的總結和討論,我們認為造成大學生學習壓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來自父母和自身的壓力。大學生們主要是不想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殷切期望,以及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情,父母為自己的付出與艱辛,都使大學生堅定著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好好讀書,學好習來報答父母,讓父母能夠欣慰與自豪。為了證明自己,大學生們給自己施加著壓力,例如要力拿獎學金,爭取成為學習中的佼佼者以及爭得許多其他榮譽,因此而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2、來自社會的壓力。面對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就業問題。在這個嚴峻的問題面前,大學生們不得不努力地學習,以用自

己優異的成績來提高自己在社會中就業的起步點。

3、來自未來生活的壓力。在這個物慾橫流的金錢主義的社會中。許多大學生相信的就是:“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的觀念。從而逼迫自己努力學習,以為日後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條件。

五、調查總結通過這次調查分析,我們認為大學生學習壓力就像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能促進大學生們努力學習,成為督促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它又能影響到大學生們的心態和學習狀態,從而成為影響學習的阻力。大學生學習壓力,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其來源是多方面的,社會、家庭、學校和大學生們自身都從各個方面給學生們給大學生們施加著壓力,而大學生們就像在撐著一支左右搖擺著的小船,它隨時會往左,或者是往右翻倒,只有在這樣的壓力下保持著自我的清醒,識清前方的道路,掌握好船的平衡,才能乘風破浪地向前方行進。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是這個時代的教育制度下的犧牲品,學習像把大山壓在他們肩頭,他們佝僂著身軀,堅持著;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大學生亦是時代的開拓者,學習壓力像一把鞭子般鞭撻著他們,引領著他們走向正途,開拓未來。

總之,學習壓力確實存在於大學生中,在社會、家庭、和學校的配合下,能將它調整到一定的平衡範圍,使大學生們在壓力中奮進,而不會被壓倒。我們認為可以在學校裡多開展有關大學生壓力輔導、開導的活動,讓大學生能夠儘早地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採取一定的措施,減少心理問題。相信大學生們都能正視學習中帶來的壓力,讓其成為自己前進的主要動力。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2

我們已經看到,網路對大學生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身心、人際關係、情緒情感、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帶來不少負面影響,個別學生達到網路成癮的程度,問題十分突出。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覺,加大對大學生網路問題的研究力度,積極探索應對大學生網路問題的策略方法,引導大學生走健康的網路之路,以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這是新時期高校面臨的嶄新課題。

一、大學生網路問題的調查分析

(一)正面影響

隨著資訊網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成為了大學生共享與獲取資訊資源的渠道,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

1、網路為大學生開鑿了一個廣闊的資訊渠道。計算機網路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學生能夠從各種網路上獲得千變萬化的時代資訊和人文科技知識,汲取各種知識營養,來發展和壯大自我。如在調查問卷中,學生對“你覺得網路使你的生活”的回答: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佔52%;有更多的事可做,更充實佔27%;浪費不少時間佔7%。這一結果表明了網路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2、網路為大學生的學習打開了方便之門

如今網路上資源共享越來越多,資訊的傳播,文化的交流只在瞬息之間。網路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大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於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路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自由、輕鬆、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大學生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路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於開發大學生的潛力。方便大學生查閱資料,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在“你認為網上有你所需要的學習資料嗎”的問卷中,回答:有很多的佔75%;有一些的佔25%;沒有人認為沒有。又,在“當你學習上遇到困難,尋求幫助的途徑”的問卷中:找同學商量佔33%;上網求助佔63%;自己獨立解決佔4%。這一結果表明網路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

3、網路促進大學生的友情互動,共同提高

網路最突出的優點是它的互動性,它既是資訊的載體,又是媒體中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迅捷通道。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對封閉的,對自己的行為舉止總多多少少有些顧忌。而網路正好提供了花樣繁多的論壇、聊天室、虛擬社群、情感驛站等虛擬空間使廣大學子網民可以直抒胸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並充分表達和表現自我,結交各種朋友,相互介紹經驗,共同進步。大學生在網上既可以推心置腹,抒發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發牢騷,派遣抑鬱,達到緩解學習和精神壓力的雙重功效。

4、網路為大學生指導就業,描繪事業藍圖

如今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就業越來越困難。如何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大學生極其關心的熱點問題。這時候,網路就充當了大學生選擇就業的尚方寶劍。網路不僅資訊量大,功能完備,而且保證所有新的就業資訊在一小時內完成真實性、合法性驗證並上傳。它突破了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點選瀏覽、比較總結,同時網路招聘範圍廣資訊量大,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從網上瀏覽企事業單位的背景和詳細資料及發展演變情況,比現場招聘瞭解到企事業單位的資訊要全面辯證。在“你上網的內容有哪些?(多選)”的問卷中,回答:“聊天交友”96%;“搜尋所需資料”88%;“看新聞及評論”60%;“線上看電影”72%;“線上玩遊戲”36%;看招聘資訊12%。

(二)負面影響

凡事有利必有弊,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對大學生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網路的開放、自由和社會化,使得網路環境往往較為複雜並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護,這就造成了大學生在網路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如沉迷網路、網路遊戲上癮,生活過分網路化等等)。

1、網路可能使大學生的現實情感萎縮和溝通能力退化

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相當複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是小心翼翼的,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忌使得大學生們在很多時候都不敢流露真情實感,而網路這個虛擬社會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泛、安全且隱匿的交流平臺,符合大學生們既想坦露情感又懼怕情感受傷的心理。於是大學生強烈的交往慾望促使其迷戀於網路虛擬社會的溝通方式。

學習人際交往和處理人際關係需要時間的投入。但是大學生對於網路虛擬社會的溝通方式的迷戀,使得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減弱了與他人交往的願望。人際交往的減少很容易加劇自我封閉心理,造成人際關係淡化,導致大學生只滿足精神需求而脫離現實的現象出現。網路使得大學生的情感得到認同與滿足,使得大學生對網路有了強烈歸屬感和依賴感.相比之下,對現實產生了厭倦與冷漠,在這種消極的不為世情所動的牴觸心理下,一些學生在真實的交往中感到緊張,不適應,產生對現實人際交往的逃避和恐懼,造成人際關係障礙。

2、網路可能使大學生思維狹隘化、被動化

現實世界是包羅永珍的,這是它明顯不同於虛擬網路的一面。大學生網路生活的侷限性便在於太過感情化、膚淺化和片面化,現實理性思維的話題往往涉及太少。

大學生對這社會的認識,往往是僅僅在接收他人給出的資訊和觀點,而並沒有充分地消化和體會,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缺乏用理性的視覺來審視問題和現象的鍛鍊,這必將導致大學生個體思維的片面化和被動化。

3、大學生溺網

大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一些大學生平時下午和晚上經常上網聊天或玩遊戲,真正在網上學習的寥寥無幾。網路以其高度的開放性和相容性,在帶來知識和便捷的同時,也充斥了不少思想頹廢甚至反動的內容和論調,而大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定型的重要轉折階段,對事物的.辯別力和判斷力往往不足,且大學生對新新事物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使得他們自身意識形態受網路異樣不健康資訊的侵蝕,進而無法把持自己,造成惡性迴圈。在問卷“你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是多長”中,回答:1小時以下佔25%;1-2小時佔37.5%;2-5小時佔29.2%;5小時以上佔8.3%。結果表明長時間上網的人雖佔少數,但也說明了大學生溺網的現象的存在。

4、網路可能使大學生的法紀觀念淡化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對於個人的資訊有很大的隱蔽性。這樣的隱蔽性使大學生不需要真實的姓名、身份,可以隱瞞性別、年齡、身份,在虛擬的空間裡與人交往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故此不少大學生在網上謊話連篇,並以說謊為樂事。大學生在網上經常這樣缺乏責任感、不誠實,極不利於大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和道德行為的培養,勢必降低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淡化法紀觀念。甚至有些大學生為了表現自我能力的卓爾不凡,不惜作出破壞他人資料資訊系統的違法行為,造成大學生“網際網路犯罪”的事件。

二、建議

瞭解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在充分利用網路的優勢的同時,也要正視大學生對網路的失衡問題,引起注意並解決問題。在些羅列幾點建議:

1、自我節制

(1)增強自覺程度。任何時代都需要具有理性自律和人文關懷雙重人格魅力的人,網路時代更是如此。大學生要至善的自我約束和收攏個人放縱的意志欲求,理性且道德地使用網路,在展示自身網路本領的同時,充分考慮人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2)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大學生必然會相對地減少上網的時間,在現實在參加更多的休閒活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3)尋求外在真實的協助,在真實的生活中尋找滿足需求的方式,尋找真實的支援。如與輔導員老師、心理諮詢老師多交流,聽聽他們的意見,或在學習中刻苦奮鬥取得好成績,以滿足心理需要等。

2、擺正心態

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處世方式,積極、良好的心理必然使人勇於面對困難和挫折。倘若大學生們能夠在遇到現實生活障礙和困難的時候,將其視為考驗自我、戰勝自我的一個機會,認真剖析原因,問題總會解決的。把網上的真誠釋放的心態延續到現實中,剔除虛偽和扭曲的心性,就不至陷入無端鬱悶和窘迫之中,也不必要把情感完全寄託於虛擬的網路世界,淡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大學生應志存高遠,奮鬥不息,努力創造輝煌的人生,對社會多做貢獻。有了這樣人生追求的大學生,自然就沒有那麼多網路問題了。

3、加強管理

高校管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外部環境因素。比如,高校可以多設一些相關的網路教育課程,加強網路安全和網路道德規範教育,可以在本科低年級就及時抓好這方面的管制工作。同時,適當地限制大學生們的上網時間,從而有節制地利用網路。

三:調查總結

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娛樂和消遣,當然這和大學生在課餘時間上網有關,也與在網咖上網的環境有關。但關鍵是學校沒有給學生製造利用網路學習的氛圍,教師沒有培養學生利用網路學習的興趣。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把大學生引到網路學習中去,學院必須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把微機室、電子閱覽室完全向學生開放,並加以有效地管理。教師要向學生推薦健康的教育、學習網站。讓大學生上網是為了或瀏覽大型的圖書網站,或利用網路下載學習資料,或寫部落格,或在論壇裡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果大學生能把上網的目的放在這些方面,那麼網路也就能真正地發揮了它的傳播作用,大學生的學習也將是輕鬆加愉快的學習了。

網路像是無邊的森林,裡面藏著非常豐富的寶藏,但願大學生們,都能找到通向寶藏的路徑,而不是陷在泥潭裡。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3

[提要] 網路學習在大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對大學生關於網路學習方式的看法進行調查與分析,有利於認識現在大學生網路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從而改進現有的網路學習模式,提高大學生網路學習效率。通過對上海市8所高校的學生進行廣泛的調查,本文對調查資料及大學生的相關看法進行深入的統計和分析,得到重要結論。最後,筆者對網路學習的進一步完善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網路學習;大學生;問卷調查

引言

網路學習是大學生在與他所處的網路學習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各種有益的學習資源,並滿足學習需求的一種新型學習活動;也是大學生在數字化生存時代的一種獨特的生存狀態,是通過不斷地調節自我並與網路學習環境相互適應的過程。網路學習方式是網路學習的一種手段,是學生網路學習狀態的一種體現,網路學習方式的優劣,可以直接影響網路學習效率。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重要的人才資源,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力接班人,因而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便捷的知識獲取平臺具有積極意義。網路學習資源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多元化需求,還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資訊化腳步快速,網路覆蓋範圍較廣的上海,網路學習以其快捷、靈活、成本小及資訊量大等優勢,成了大學生獲取課外學習資源的重要途徑。事實證明,網路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學者黃澤民認為,自主學習是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能力。這就意味著學生需要豐富的學習資源來滿足網路學習的需要。而且,網路教育平臺是一個為學習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便捷的交流工具和助學工具的系統。如果系統設計者能更多地瞭解學習者對網路教育平臺的使用方式和特點,將有助於其開發出更合理易用的網路教育平臺。為了更好地瞭解大學生網路學習現狀,我們對大學生進行了調研,並對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

一、問卷調查

(一)調查目標及問卷設計。調查目標:瞭解大學生網路學習的現狀及對網路學習方式的認可程度。並通過對這些看法的深入分析,發現現階段網路學習方式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問卷設計: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進行了調查問卷的設計。問卷以封閉性問題為主,兼有少量開放性問題。問卷共涉及了10個題目,分為三個部分:個人基

本情況,對網路學習方式的選擇,對網路學習建議。問卷題目層層遞進,從各個角度進行題目的設計,從而確保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所需要的資訊。

(二)調查過程。此次調研是隨機抽取上海部分大學的學生,通過現場發放,採用無記名的方式填寫的。共調查了上海8所高校的學生,每個學校發放70份問卷,共發出了560份問卷,收回的有效問卷是485份,回收率為87%。其中,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上海一流大學共發放280份問卷,收回256份,回收率為91.4%;同時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4所高校發出280份問卷,收回229份,回收率為81.8%;下面針對問卷上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並得到相應結論。

二、結論及分析

(一)調查結果綜述。調查結果顯示,網路學習已成為多數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工具,且網路學習的途徑以專業的文字形式為主呈現多樣化。同時,與傳統課堂相比,網路學習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只能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但兩者各具優勢,可以互補。從長期來看,網路學習方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結果分析。下面對一些主要結論進行介紹和分析。

1、結論一:半數以上的大學生經常通過網路來獲得學習資料。此結論是由問卷的第二題:“平時,你會通過網路來獲取學習資料嗎”得出的。本題結果如表1所示。(表1)由表1可知,有51.3%的學生會經常通過網路來獲取學習材料,32%的學生通過網路來獲取學習材料的頻率是一般。總體來看,網路學習已經被大學生普遍認同和接受,成為學生課外學習的又一重要途徑。

2、結論二:大學生選擇通過網上的文章、論文等方式進行網路學習的現象較普遍。這個結論是根據問卷中的第三題:“在進行網路學習時,您通常使用哪種方式”得出的,該問題的選項有:相關教學視訊;網路上的文章、論文等參考資料;網上的習題及解答;網路論壇上討論或問答;其他。(按選項順序依次排列,下同)

如圖1所示,在進行網路學習時,有44.5%的學生會通過相關教學視訊獲取學習資料,83.1%的學生會利用網上釋出的文章、論文等形式的參考資料獲得,41.9%的學生會通過網站上的習題及解答獲得。由此可見,學生網路學習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以網上的文章及論文等較為直觀和專業的形式為主。但是,通過分析我們也會發現,多數情況下學生是在進行單向的網路學習,缺少及時的溝通交流,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若要提高網路學習的效率,溝通平臺應必不可少。(圖1)

3、結論三:網路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兩者各具優勢,可以互補。結論由問卷中的第七題:“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您對網路學習的觀點是什麼”獲得,本題設定的選項有:不具備課堂教學優勢,不可能代替傳統教學;具有很好的優勢,能夠代替傳統教學;兩各具優勢,能夠很好地互補;特點不一樣,適用於不同場合,不能串用。

如圖2所示,與傳統教學相比,72.6%的學生認為網路學習與傳統課堂教學各具優勢,能夠很好地互補,但同時84.9%的學生表示目前的學習是以課堂學習為主,網路學習只是起到相應的輔助作用。所以,總體來看,網路學習目前仍處於不成熟階段,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效用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傳統課堂學習還有很多網路學習無法取代的地方。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網路學習也以其獨有的特點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工具,成為課堂之外,學生獲取資源的又一大途徑。

所以,為了使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應改革課堂教學,提倡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滿堂灌”授課改為課堂問題式、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學習興趣。這兩種學習方式的結合更加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形成了新時代下更加開放進步的學習模式。(圖2)該問卷最後的題目為:“你認為目前的網路學習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根據調查統計的最終結果顯示,現階段網路學習還存在網路資源分佈零散,內容良莠不齊,缺乏規範化和專業化等不完善之處。為了營造更加完善的網路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分析網路學習的不足之處,並提出相關建議是有必要的。

三、網路學習存在的不足

(一)網路資源缺乏系統管理,導致同一類資源不能很好地歸類。而且很多網站內容都相互獨立,導致資源不流通,從而給學生的資源查詢和歸納帶來了阻礙。另外,網路學習資源良莠不齊。在缺少參考和對照的情況下,學生很難辨識正誤,容易接收錯誤的資訊。

(二)網路學習缺乏溝通和交流平臺。現在很多資源都是個人或組織釋出而來的,內容及釋出者都不是透明的。當學生對某部分內容不理解時,沒有適當的平臺進行及時的提問,導致學習者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很難真正地理解。

(三)專業性網站數量較少,且已有的網站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普及。大學倡導的是自主學習、開放式學習,加之網路在大學得到普及,因而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對網路資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建立專業性資源分類網站具有良好的市場,會得到大學生的青睞和響應。可是,目前專業性資源網站並不多,產生供求不平衡的現象。即使是已有的專業性網站也還沒有在大學生中間普及開來,從而導致專業性資源網站缺口較大。

四、對網路學習方式的改進建議

基於上述提出的問題,對網路學習方式的改進有如下建議:

(一)各高校可以從自身出發,建立資源分類性網站。事實上,很多高校已經建立了一些專業的課程網站,為學生提供一些課程的內容及知識。但總體看來,各學校的網站在內容的豐富度及溝通交流方面還有很多有待完善之處。首先,各高校的網站應儘可能地擴充其內容,轉載各種論文、期刊及時事新聞等,儘可能從各個層面和角度滿足學生的需要。同時,可以採用實名制的方式鼓勵一些教授和專家積極在網站上留言,併為學生排疑解難,增強學生網路學習的互動性。

同時,各高校資源分類性網站的建設能夠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於師生間的溝通,形成專業性的高效率電子圖書館。學習資源是網路學習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一方面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開發適合學科教學和學生需要的學習資源,動員學生由資源的消費者向資源的生產者轉變;另一方面合理有效地利用網際網路中浩如煙海的資訊資源、學校的電子圖書館等學習資源。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科,儘可能地開發多種型別、數量居多的資源型別供不同學習需求和愛好的學習者學習,加強網路學習資源開發的深度,增強資源的直觀性、形象性和實用性,組建大型實用性網路學習資源超市。

(二)政府應積極發揮其客觀能動性。政府需加強對網路的監管與治理,優化網路學習環境。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溫總理就強調要加強和改進網際網路管理,營造健康的網路環境。因為可持續發展的網路學習生態系統,既要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又要用現有的法律、道德以及適宜的培訓來教導和約束。由於網路的自由度相對較大,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現資訊良莠不齊,網路秩序不規範等現象。政府需加強對網路的監管,對釋出在網上的內容進行嚴格地稽核,規範網路秩序,追究釋出不良或誤導性資訊者的責任,並對事實進行澄清。必要時可以出臺相關法律加以硬性約束,從而營造文明規範的網路環境。

(三)從各大主流網站的角度來說,在進行各類資源分類的同時實現資源共通,並通過相關渠道使各個網站的同類資源相互連結,從而能夠使資源很好的集中。這對於網站是一種互利共贏的合作,既可以豐富各個網站的資源,又能夠為學生提供較為完備的資料。

五、總結

網路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以其成本小、靈活性高、資訊量大等獨有的優勢受到大學生追捧。它促進了大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突破了傳統教學時間、空間上的侷限性,可以與傳統教學形成了良好的互補。然而,現階段,網路學習還沒有完全發揮其優勢,處於尚未成熟的階段。網路學習方式的專業化、規範化程度不夠;網路資源零散,缺乏系統性;專業性網站的數量較少。這些不足,直接削弱了大學生網路學習的效率。要使網路學習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要有井然的網路秩序加以規範,否則,其潛在的效用就難以實現。而規範的網路學習環境需要學校、政府以及網路經營者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實現。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4

一.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越來越沒有學習的動力,學生們對學習越來越厭倦。即使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也或多或少有些厭學。為了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時效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思路,對該專案進行了調查瞭解情況。

二、調查過程

科學的設計和嚴密的組織是做好調查工作的重要保證。只有掌握準確的調查資料,才能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科學結論。

本次調查的物件是南昌大學人民武裝學院的200名大學生。問卷調查和個人交流是主要的調查方法。

調查步驟:

1.設計問卷

2.學生問卷調查

3.單獨溝通,收集相關資料

4.統計調查資料

5.分析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重點關注以下幾類問題:一是對在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瞭解;二是瞭解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第三,討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四是分析學生的反饋資訊。

從統計資料來看,喜歡學習的有114人,佔總數的57%;有30人不喜歡學習,認為學習枯燥,佔總數的15%;有56名學生因為不懂而不學,佔總數的28%。

總人數

佔總人口的百分比

喜歡學習

114

57%

覺得學習很無聊

30

15%

不學不懂

56

28%

還有其他幾種情況:

(1) 85%希望學校多開展活動;

⑵ 46%認為教師對學生有很大影響;

(3)35%的科目成績差是因為不喜歡一個老師;

⑷ 36%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⑸ 67%認為自己在努力;98%想學好;

(6) 21%認為學習無動於衷。

三、調查結果分析

大約42%的學生對學習感到厭倦。學生厭學主要有以下問題:

1)學習無用性影響學生思想。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正在衝擊著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中學、大學出去打工,不重視學生的閱讀。在父母和社會意識的潛移默化下,學生認可了這種價值觀。此外,越來越多的學生意識到閱讀不是唯一的出路,他們認為即使不學習,也會有所成就。

2)教師教育影響學生學習。62%的學生認為老師的教學方法對他影響最大。學生不僅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教育物件,最重要的是學生有思想有感情。需要老師的尊重。如果課堂形式活潑,老師講課通俗易懂,也會增加學生的興趣。

3)學生的'學習壓力極大地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與一些學生的厭學情緒相反,41%的學生有學習壓力,主要來自父母。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因此,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影響。

4)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減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青春期是人生歷程中最躁動不安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必須經歷巨大的變化。他們不僅面臨著學習、交流、發展等一系列自身遇到的問題,還面臨著現代化程序中社會轉型帶來的心理壓力。

四、調查與反思

在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的同時,我們發現學生對學習更加厭倦。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社會問題要解決社會分層教學的問題,無論是社會、教學還是學生都要把握分層教學的問題。如果定位不當,會導致教學失衡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活動,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力,從而扭轉學生的厭學情緒。

三、構建家庭、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老師應該經常聯絡父母,必要時瞭解家庭教育

四、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教師要明確每節課教學任務的安排是困難的、適當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三,老師一定要認真備課;最後,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學習方法。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教師的魅力感動學生。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老師愛學生,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和理由。同時,學生應該尊重老師。

根據對學生厭學的分析,學校應該開展更多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生學習調查報告15

近年來,在校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高逃課率、高不及格率等現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國際化、教學手段資訊化、學生就業市場化等複雜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學生的學風,已成為眾多高校關注的共同問題。為了全面瞭解在校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他們對教學的要求,以找出問題,探索解決方案,我們於20xx年開展了一次抽樣調查。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表明,其反映出的問題有一定的代表性,對同類高校加強和改進學風建設、制定相關的教學管理措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調查物件及方法

本次調查物件為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學生。在受調查學生中按系科和年級進行分層抽樣。共發放問卷邀請200份,回覆問卷101份,回收率為50%。調查形式以調查問卷為主,同時,我們還通過與學生訪談、深入學生所在繫了解情況等方式對調查的深度和廣度進行了擴充套件。此次調查從兩個維度展開:

一是從學生自身的學習努力程度、對學習的投入進行考察,以瞭解學生學習的基本狀況;

二是考察學生群體行為對個體學習的影響;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的學習情況

據統計,被調查學生中課程經常不需要重修的佔76.8%,偶爾重修和重修課程沒超過兩門的學生分別佔17.9%和5.3%,。照此推算,全校大約超過25%的學生都有重修課程的經歷。

導致逃課、重修的各種原因中,認為對此課程不感興趣佔73.2%、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佔51.8%、缺乏學習動力的佔58.9%,其餘的,認為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的佔30.4%、認為自己學校的效果更好的佔26.8%、認為學生會、社團、兼職繁忙導致的佔16.1%、沉溺於網路、遊戲的佔14.3%,這說明學生認為原因主要在自身。從問卷看,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缺乏學習動力是學習不好的主導性原因。

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的學生只有19.6%,多數情況下能完成作業的學生也只有53.6%;在課餘時間,每天學習時間低於1小時的學生有37.5%,低於2小時的有39.3%,這說明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有效地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經常去圖書館的學生和偶爾去圖書館的學生分別是12.5%和46.4%,只有考試才會去的佔21.4%。在訪談中,我們同樣瞭解到:很大一部分同學平時根本不怎麼學習,只是到了要考試時才突擊一下。還有的同學常常通宵達旦地上網玩遊戲、看小說。很多同學從來都沒有仔細想過學習的問題。

(二)學生群體行為對個體學習的影響

大學生處於青春發育期,同學之間的關係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學生訪談中發現,學習成績不好的現象常常集中發生在某一宿舍。不學習而天天看電視、玩遊戲、打牌的行為往往是一整個宿舍的'群體行為。這說明同一宿舍學生作為相互活動、接觸較緊密的群體,同學之間特別是關係親密的同學,彼此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對對方的學習起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訪談當中,如10.28%的學生在“其他同學作弊時,如果老師沒有發現,就想效仿”;26.54%和58.79%的學生常常想或有時想向其他同學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6.26%的學生認為班級的班風好或較好,而39.35%的學生認為班風一般,還有14.39%的學生認為班風較差。有35.23%的學生承認同學給自己帶來積極影響,也有24.21%的學生說同學對自己的影響是消極的;還有48.41%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同學和朋友經常逃課。這說明對大學生群體的學習風氣需要引起重視,特別是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班風和學風建設。

(三)幾點基本共識

1.從大學生中較大的課程重修比例和逃課率來看,大學生目前學的狀況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學生們主要把它歸結為自身的學習興趣或對專業的興趣等方面。但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學習的精力投入不足才是主要原因,包括不上課、不做作業、課餘不學習、沒有學習計劃以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2.大學生群體行為是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影響往往呈“從眾效應”,好的班風和宿舍風氣可以帶動和約束其他學生學習,而不良的風氣也拖動越來越多的學生遠離學習。

3.學生渴望教師整體素質與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希望加強和改進師生關係、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等。少數教師教學精力的投入嚴重不足。

4.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校風建設,強化校史教育、愛校教育和專業興趣培養,將有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三、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啟示

對當前大學生學風出現的問題,既不可對學生全盤否定,又不可放任自流,必須加以重視,抓住問題的關鍵,採取積極的引導和建設措施。

(一)學風建設應作為對學生管理的首要任務

優良的學風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刻苦的學習精神、科學的學習方法、堅強的學習意志、嚴格的學習紀律、健康的學習動機等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綜合體現。建立優良的學風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學風建設應作為高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務,並重點抓住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嚴明學習紀律──規範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其二,營造學習氛圍──濃厚學習興趣和端正學習態度;

其三,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和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

這三個方面是構成良好學風的必要條件,必須把三者結合起來,共同抓好抓落實。

(二)學風問題的突出表現是學習紀律問題

反映大學生學風不正的現象很多,如逃課、曠課甚至曠考,上課不專心、課後不用心,作業抄襲,考試舞弊等。表面上看,似乎大學生學風問題很多很複雜,但最突出、最集中的問題還是學習紀律問題。在處理學生學業成績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多數人除了本身基礎較差的原因外,還有一些共同原因就是長期逃課、曠課、不認真完成作業,學習完全處於一種無政府主義狀態,想學即學,不想學就不學,缺少約束性和自覺性。因此,沒有嚴格的學習紀律,就沒有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學校必須通過有關規章制度規制學生在學習紀律方面的約束性和行為的定向,健全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使學生的學習由他律逐漸轉化為自律,形成學生自覺的行為模式。

(三)學風問題的客觀根源是教風和管理問題

上面提到的學習紀律問題又包含了學生遵守紀律不嚴和教師及管理幹部執行紀律不嚴兩個方面。尤其是該抓不抓,該管不管,使學生學習的自律能力降低,對學風建設極為不利。主觀上講,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背景下,每個大學生都有學好的願望,都有追求成功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學生不認真學習,學不好呢?本人認為,部分學生有主觀上努力不夠的因素,但我們不可忽視教師教學和管理上的不盡人意,比學生個體因素對學風建設的影響要大得多。如果教師教風不正、教學馬馬虎虎,課程設定和內容陳舊枯燥,學生能有興趣學嗎?學生即使到了課堂,他又能專心聽課嗎?因此,學風問題的客觀根源在於教師和管理。

首先,教師對學生的管理特別是課堂管理和學習過程要求不嚴是學風不正的催化劑。在教學原則中,教學的教育性是首要原則。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管好學生,還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目前,多數高校的本科教學計劃為了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對課堂教學總學時都做了較大的壓縮。但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和進行研究活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新課題。據瞭解,有相當一部分高校教師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對學生的管理,有的上課從不或極少考勤,有的課後作業也缺少探究性或根本沒有作業,表面上是給學生輕鬆,實際上是在糊弄學生,是對教學活動缺少設計和精力投入不足的表現。與國外本科教育相比,我國大學生的課外研究活動和閱讀量太少,也是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教學管理體制本身不夠完善以及有些制度執行不夠嚴格也是造成學風不正的間接原因。如課程設定和修讀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又如課程教學過程的管理不嚴、課程考核的考風考紀不嚴等管理漏洞,往往助長了部分學生的投機和僥倖心理,放鬆了對平時學習的要求。另外,由於學生人數的增加,學校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及學習動態瞭解和關心的力度不夠,也是造成一些學生放任自流的重要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