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現狀問卷調查報告及分析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4W

一、 問題的提出及調查說明

高中生作文現狀問卷調查報告及分析

高中語文新課標“課程目標”中的“交流與表達”部分共九條,強調了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並重的課程原則。這九條原則基本參照了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中“寫作”與“口語交際”的內容,在提法和要求上有了一些更高的要求。作為更高學段的課程標準,自然要體現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銜接,然而更重要的是結合高中生的特點,將要求提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引領高中作文教學在差異中實現質的提升。

作文能力是語文能力中的最高層次,它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表現。 作文是學生創造性的思維過程,學生能寫出自己的新發現、新見解、新感受,是作文教學追求的真締。語文的大學聯考試題中,作文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滿分是60分,佔了語文試題總分的40%。所以,語文的作文教學應該是平時教學中的重點之一,抓住了作文教學,使得學生學會了作文怎麼寫,應該寫什麼,在大學聯考作文的考試中才能夠遊刃有餘,打有準備之仗。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高中生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使學生愛作文,樂作文,是中學作文訓練的主要任務;與此同時,及時反饋調整教師的作文教學方法,也是現階段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任務之一。但是大多數學生最怕作文,不少學生在作文課上冥思苦想,卻提不起精神,許多人往往抱著 應付老師的態度去寫作。造成學生怕作文的問題癥結究竟在哪兒?所以我們特開展了此次調查,為我校序列化作文課題研究積累一個原始的材料,與此同時也為今後的對研究成果進行科學性評價提供一個參考依據。

二、調查時間:2014-11-1至2014-12-1

三、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抽樣測評和座談討論

四、調查物件:400人(高一四個班300人,高三兩個班100人)

五、調查結果

(一)高中生的課外閱讀狀況究竟怎樣

課外閱讀是保證作文能否寫好的關鍵因素之一。閱讀習慣好壞或閱讀量的多少對作文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了瞭解學生的閱讀狀況,我們設計了這一問題。在“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這個調查中,我們發現,有16.6%的學生“基本不讀”課外書。23.5%的學生即使讀了一定的課外書,然而時間也不超過30分鐘。如果將ABC三項相加,每天讀書時間不到半小時的有高達64.9%。僅有35.2%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三十分鐘進行閱讀。而每天讀書一小時以上的僅僅只有7%。學生不讀書,自然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對文字的親近感,沒有對於文字與文化的基本認同,培養不出對語言文字的親近感,寫作技能自然受到影響。

針對閱讀內容的調查結論大體比較令人滿意。只是其分佈還有值得探究之處。所列的七種型別的課外書籍,學生們均有涉獵,整體狀況還不錯。令人欣喜的是有高達60.6%的學生主要閱讀諸如《讀者》《青年文摘》之類的美文雜誌。這類美文雜誌有著較高的人文性、藝術性,視野開闊,思辯深入,無疑有益於學生感悟生活,感受真情,提升智慧,培養良好的世界觀;又可以從多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寫作素材儲存。

值得肯定的是還有41.1%的學生對文學讀物很感興趣;閱讀科幻類作品的學生也高達41.4%。說明學生閱讀的潛力非常大。這對於他們的作文是雨具發有利的。

另外,我們似乎有一種印象,覺得今天的高中生只是對“學科教材輔導”類和“卡通作品”類感興趣,實際上,對這一類感興趣的學生人數相對最少,僅分別為17.2%和23.1%。說明學生也還是有著自己清楚的閱讀判斷能力。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好的學科教材類書籍與卡通類作品也並不都是不宜讀物,相反對學生也有好處。

調查他們閱讀優秀作文發現,有53.6%的學生選擇了從優秀作文中“積累寫作材料”;47.%的學生經常“摘錄好詞好句”;有23.8%的學生會“研究文章立意”,可惜也還有15.2%的學生“基本什麼都不做”。

高中生的寫作來說,創新固然可貴,但模仿也是較為重要的一種手段。以上資料發現,學生也並非不會學習與借鑑,他們也知道怎樣的學習對他們才有幫助。而且值得肯定的是,他們“積累寫作材料”“摘錄好詞好句”這樣的作法都是十分高明的。從這個調查裡,似乎隱隱感到,老師對於學生寫作背景的狀況瞭解得可能並不十分深入。

(二)對學生寫作認知的調查

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集中表現,作文水平的高低與語文能力的高低往往成正比例關係。作文水平高,語文能力往往不會很低,語文能力好的人,作文能力也會偏高。

調查發現學生對寫作的認知可能值得深入的思考。因為直接說“非常喜歡”作文的學生僅僅為7.6%;表示“喜歡”的學生為24.2%;“有時候喜歡”的學生比例為52.%。表示“不喜歡”的學生的比例也高達16.2%。這樣的調查無疑顯示這樣的結論:學生對於寫作的興趣處於一種遊離狀態。也不是說“不喜歡”,也不是說“十分喜歡”,完全根據他們的興趣或者教師教學或引導的情形來決定。雖然有六分之一的學生表示“不喜歡”作文,也不能就完全說明是他們根本沒有作文的興趣,而完全可能說明是因為作文字身的吸引力還沒有在他們身上起任何作用。而表示“有時候喜歡”的,則顯然屬於那種“騎牆派”,只要老師引導得法,是完全有可能對作文興趣的。

調查還考查了學生對於寫作的重要性的認識。以此考查了學生的真實的認知狀態。對於作文的重要性,高達93.1%的學生都能認識到,其中有52.%的學生認為“非常重要”,“有些重要”的比例為41.1%。認為不重要的學生僅僅才1.3%,表示對作文重要性不瞭解的也才5.6%。不難看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認識到了作文字身的意義。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並不是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完全有可能是我們的教學出了問題。或者文不對題,或者法不對路,沒有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沒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認知,沒有給學生理更為直接的寫作技巧,以此解決他們的寫作困惑。

此外,我們還調查了學生對於寫作目的的認識。其中發自內心的想寫作文,以記錄自己思想和情感為寫作目的的學生佔32.1%,說明學生還是真心想寫好作文的。不過,與此對應的是,有14.6%的學生為“完成作業”而寫作,有32.1%的學生為“提大學聯考試成績”而寫作。顯然這部分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把寫作文當作一種任務,一種技能來對待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很多,從根本上講,可能也與老師的教學引導有相當大的關聯。或者說,由於教師對於寫作教學的引導不力,學生對寫作的認識始終處於模糊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還有27.5%的被調查者還是想從“提高作文技巧”的角度提出了要求,有7.6%的被調查者明確表示寫作就是為了“給其他人看”。還有4.6%的學生表示寫作是為了“其他”。看得出有相當的一分學生明白了寫作的真正意義所在。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是否注意到學生的真正的多元化需求,以期滿足他們學習的願望。

另一方面,調查還考察了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自我習慣養成問題。經常藉助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比例僅僅為11.9%,雖然有46.7%的學生表示“有時主動地寫”,但“不主動地寫”“被迫寫”“壓根不寫”的比例還是分別佔25.2%,7.6%,8.6%。其總數超過了41.4%。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幾乎將寫作與他們的學習生活隔離開了。加強寫作練習,強化寫作訓練,多使用文字表情達意,將寫作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結合起來,無疑是語文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

還調查還針對學生寫作水平的自我判斷進行了設計。在“你覺得自己的寫作水平如何”這個選項中,認為自己的作文很“優秀”的比例只佔4%;比較好的比例是16.9%;有15.2%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作文很差。還有2%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處於什麼狀況。比較突出的是有62.3%的學生表示自己的作文水平“一般”。從這個資料至少說明,他們對自己的作文是非常不自信的。他們得到的作文教學方面的幫助還有強化的必要。教師如能調動這批“中間人士”的寫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作能力,整體的寫作水平將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三)學生寫作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在作文訓練中碰到困難,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否學生一無是處呢?恐怕也不見得。事實上,學生的寫作能力也並不是一張白紙。調查中看到,學生“每次”在寫作文時“遇到困難”的比例才不過4%,“經常”遇到“困難”的也才17.2%。雖然“有時有困難”的比例是34.4%,“偶爾”有困難的比例是41.4%,這兩項的實質正好說明學生的寫作潛在能力非常巨大。畢竟寫作無非就是表達而已,只要將自我內心世界所思所想借助文字申發出來就可以了,本質上並無什麼嚴苛的要求。假如我們以此認定寫作“很困難”,人為地給學生設定很高的門坎,以為寫作是一件痛苦之事,為難之事,從而隱形地為難學生,顯然這是違背寫作的內在規律的。假如我們以此論定學生們都是不會寫作文的,則又至少說明我們的教學針對性不強,教學訓練的系統性欠缺。調查還告訴我們,對於學生的寫作訓練,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方面的實際需求狀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那種隔靴搔癢似的作法顯然是應該避免的。

究竟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的困難表現在哪些方面?調查顯示最突出的問題是“作文語言不夠生動”,所佔比例高達48.3%,其次是“寫不出新意來”,比例為44.4%,作文“不知該寫什麼”的比例居第三,達39.1%,而“知道該寫什麼,卻不知該怎麼表達”的比例為35.1%,“不知怎麼擬標題”31.5%,“不知怎麼開頭”26.5%,“所寫的文章沒什麼思想”22.8%,“其他”10.6%。

以上資料無疑意味著學生存在的問題確實不少。也可以說,方方面面都是問題,方方面面都需要老師的幫助。然而,仔細分析,卻也很容易發現,這些問題也並非是根本性的,而只是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應當說每一個問題也都是可資完成的。而比較合適的解釋是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教師忽視了對這些問題的有效訓練。比如如何取一個好的“標題”,據知很少有老師專門對學生進行訓練;至於怎樣使學生的作文富有新意教師們考慮得也不多,訓練更少。再如教給同學更多的寫作的技巧本來是應有之義,實際上,這方面,老師們所作也很有限。如此,一旦學生寫作起來就感到困難重重了。

(四)學生對作文教學的認知調查

為了解作文教學的真實狀況,調查以“你喜歡上作文課嗎”為標值,從學生的角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表示“不喜歡”作文課的比例為11.6%,“非常喜歡”的與“不喜歡”的差不多相當,為12.3%,“喜歡”的為33.4%,而“有時喜歡”的為42.7%。

總的說來,學生對作文課還算比較滿意的,然而,其中也有相當多遊離的成份。即並不是每一節作文課都有效、都能得到同學的歡迎。而得到歡迎的比例相對來說還比較弱,顯示我們的作文教學課完全有提高的必要??研究作文教學對語文教師來說可能是一個值得長期重視的問題。

從另外一個方面的調查“你覺得老師的'作文教學對你有幫助嗎?”中,也得出了相關聯的結論。認為老師的作文教學對學生“有很大幫助”的佔23.5%,“有一定幫助”的佔54.6%,約有78%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受益較大或很大,說明學生對教師的作文教學基本抱有認同態度。也說明在作文的訓練中,教師的角色還是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看到,好的作用教學更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否則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在這裡,我們也看到,學生對什麼是好的作文教學是有著自己的判斷的。他們知道什麼是好的作文課,什麼是不好的作文課。

(五)作文教學的出路在哪裡

在寫作教學中,老師們通常有一種觀念,以為學生不熱愛寫作。通過“你想提高寫作能力嗎”的調查,結論卻與此完全相反。高達79.5%的學生“非常希望”提高寫作能力,“無所謂”或“不想”的學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方面是教師認為學生不熱愛寫作,而另一方面卻是學生強烈希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兩者之間明顯矛盾。或許,這裡有老師在作文訓練上的偏頗,也有在寫作技巧訓練上的不足,包括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等等,各種因素交織造成這種矛盾的現狀。如果教師能夠在寫作教學的方方面面詳加思考,完全有可能很好的解決這個矛盾,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在我們的印象中學生不會寫作大部分是沒得可寫,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雖然學生的視野仍然有限,可實際情況卻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觀察與積累,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之所以不能寫,或寫不出,可能並不一定是他們的原因,完全有可能是老師在出題時沒有考慮他們的實際狀況,或者沒有訓練他們如何選材。再如,有超過38%的學生認為自己寫得“文通字順”能夠做到流暢敘述。然而,在老師那裡卻被當作文理不通來對待了。這之間的矛盾與差異,可能還需要深入思考。特別是從寫作學的角度去探求解決問題之道。

再有一個方面是,實際上,學生是特別需要寫作技巧的指導的,而老師往往又以為自己已經給學生進行技巧的培訓了,然而,這些培訓卻與學生的需求並不相關聯。二者的差異形成強烈的反差。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所做的工作的針對性可能還有提高的必要。

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少,那麼這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調查顯示,學生們也在努力尋求解決自己作文中遇到的問題。不過值得思考的是,學生解決自己作文中的困難,“尋求老師幫助”的僅僅佔第四位,比例僅僅為25.8%。而自己去“尋求書本幫助”的比例高達66.6%,“自己琢磨”的也佔51.0%。說明大部分學生對書本和自己的信任超過了對老師的信任。也許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沒有更多的或根本的解決學生作文中遇到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問題特別值得老師反思。一者說明學生的自學能力本來就比較高,而我們一直在忽視這個問題,沒有進行有效的開發。二者,說明老師在寫作教學這個問題上的權威還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創設,沒有得到學生有效的認可。

調查還顯示,有10.3%的學生明確表示“迴避寫作中的困難”,這裡也至少隱含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遇到的問題難度確實夠大,他自己根本解決不了。二是,他也不信任教師,可能老師也不一定真正能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因此採取了迴避的態度。當然還有學生本身對寫作不感興趣這方面的因素。

怎樣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怎樣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生寫作的技能技巧確實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據觀察,雖然傳統的寫作教學還是比較注重作文的講評與分析的,然而,從總的講評效果來看並不十分有效。因為傳統的講評與分析工作大部分由教師來完成,很少考慮學生的互評互動的因素。其潛在的含義即,將學生的主體意識忽略了,無形中削弱了學生的自我生成的機會。

調查發現,學生對於從學習夥伴中尋求幫助的願望非常強烈。高達74.8%的學生認為和同學討論作文思路和技巧能“吸收別人長處”,68.9%的學生認為能“開啟思路”,40.7%的學生肯定“獲得及時的幫助”,另有36.4%的學生認為能“提高寫作積極性”,通過互助學習的方式,是非常好的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手段,也是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的必經之路。至於其中還有9.3%的學生認為“可以滿足自己的表現欲”,如果將此視為學生自主意識的覺醒也是無妨的。可見,改變教師的作文教學觀及加強作文教學技巧同樣重要。

雖然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同學們還是對提高寫作能力表示出相當的熱誠與信心。66.9%表示他們是有信心提高作文水平的。只有6.6%的同學表示沒有信心。當然也有26.5%的學生對提高自己的寫作表示疑問。看來作為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我能寫好”的信心,做好細緻的工作和詳細的計劃,通過系統的安排,對學生作文中的各不足環節逐個擊破,力爭在原有基礎上讓學生作文邁上一個新臺階,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大課題。

六、調查結果分析:

從以上調查情況看,我校學生不喜歡作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條:

一是缺少寫作的素材,沒什麼東西可寫(學生作文時“無話可寫”仔細想來不好怪學生,學生的生活經歷很是簡單,生活面太狹窄了,而我們處於農村地區的學生的閱讀面又十分有限,這都制約著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二是缺少系統的寫作指導,不知道怎麼寫;三缺少正確及時的評價,辛辛苦苦把作文寫出來了,但卻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分數不高,寫作缺少像數學解題後得到的成功感,以至於在下一次作文時就提不起興趣。

另一方面,從以上調查情況來看,我校教師為教作文感到苦惱的原因有以下四條:

一是缺少系統的指導作文寫作的指導用書,教師教學作文是大都存在眉毛鬍子亂抓一把的現象,沒有一個系統的作文教學大綱在心中;二是對作文教學缺少科學有效的檢測和評價機制,很難及時瞭解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變化;三是由於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三兩天就能見效的,所以常給教師帶來困惑,“我這一方法能行嗎?”;四是教學任務繁重,很難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細緻的一一的評改,要面批就更難了;五是學生的“三貧“(語言貧乏、素材貧乏、技巧貧乏)無疑也成為了老師開展正常有序作文教學的一個絆腳石,讓老師無法施展手腳

綜合所述,現在我校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難是學生“無話可寫”和教師作文指導時又力不從心。而改變這種狀況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豐富學生課餘生活,讓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在學生有很多話非要說的情況下,當然就不再會“無話可寫”了。當然,學生作文時學生“有話可寫”不等於就能寫出好作文,在學生有話可寫的情況下,教師也要注意改進自己的作文指導方法,我校現在進行的《賞析-仿寫-創新三步作文教學模式》的探討研究就是針對這一現狀提出來的,它力求體現新的作文理念,相信,只要假以時日,我們的學生會喜愛上寫作文,這也就是我們研究的最終目的。

七.思考與建議

通過對中學生作文現狀的調查,我們對本班學生寫作中面臨的問題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這也反映了新課程背景下國中學生的寫作現狀。結合國中學生的寫作現狀,筆者認為對當前中學生的作文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要側重方法的指導,通過課內分析講解、課外觀察示範等,教會學生由整體到部分的全面觀察、捕捉事物特點的集中觀察,由此及彼互相對照發現異同的比較觀察等,從中準確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特徵,發現事物變化規律。這樣積累的材料,既具有豐富性,又具有準確性。此外,還要教會學生多角度、多側面觀察,如正面和側面、縱向和橫向、上位和下位、遠視和近視、仰視和俯視等,到寫作時,就能根據需要自由選擇材料,並能由近到遠,由今到古,通過廣泛聯想,把平時觀察積累的不同時空的材料按照某種特徵或寫作目的組織起來,思接千載,情通萬里,使文章內容生動,立意昇華。

當然,靠直接觀察所獲的材料,畢竟有限,我們還必須藉助間接觀察大量補充。間接觀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閱讀。閱讀包括課內外,而作為積累材料的閱讀,主要指課外閱讀。大量課外讀物內容廣博,知識豐富,是前人觀察成果的結晶,更是中學生寫作中可以廣泛採擷的素材。所以,課外閱讀是中學生獲取知識、開拓視野、承受薰陶、積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教師要提倡鼓勵和指導中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培養自覺閱讀、動筆閱讀、多形式閱讀的習慣,將書中有用的材料以一定形式記錄下來,形成讀書卡片、筆記,到寫作時,便可自如運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筆下生輝運用自如,非重視閱讀不可。

2、 在要求上,教師要儘量減少對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倡導學生抒寫自己的獨特感受,我手寫我心,實現寫作個性化,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千方百計地保護他們的好奇心,不斷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肯定和鼓勵他們點滴的發現,像愛護幼苗一樣呵護和培植他們的創新意識,讓學生有獨特的見解;在表達中不說套話、假話,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觀察,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與眾不同中透出新意。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作文教學既要讓學生多閱讀充滿創造想象的神話、童話、科幻故事,又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特別是異想天開的創造想象。

3、重視作後批改。 作文批改時,可以實行教師批改和學生互批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縮短作文反饋的時間,又為學生提供交流心得、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的機會。在批改中可以採取自悟自查,學生自改的方式。學生作文稿擬好以後,安排專門時間讓學生自己讀自己的文章,邊讀邊感受,邊查邊改。一是感受情感強弱、停頓長短,查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二是感受語句是否含混彆扭,查語句是否明白通順;三是感受語言的表達是否與內容貼切,查用詞是否恰當;四是感受內容是否雜亂,前後意思是否重複,查段落層次是否清楚。其次可以採取相互換讀,商議修改的方式。教師一要根據教材訓練重點的要求,明確修改要點;二要明確修改程式,可以自己選擇夥伴,你讀我聽,對照作文要求相互討論,交流協商,然後動筆修改。如果二人意見一時不能統一,可通過查閱資料、請教別人等途徑解決。此外,還可以選準範例,進行集體修改。教師可選出帶有普遍性問題的學生作品作具體分析,引導學生集體修改,旨在教給學生修改方法,進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範例修改中,學生往往眾說紛紜,老師要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要在意見基本統一時決定怎麼改,不要走過場,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們對於如何才能開展好作文教學一直心存疑慮。雖然前後也進行過不少的探索,然而,我們所探索的結論與學生存在的事實總有這樣那樣的差距。我們也試圖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然而,在實踐中似乎總也得不到更好的效果。經過多方面的思索,我們發現問題的癥結可能並不在教學的策略或技巧本身,而在於我們的教學完全欠缺顯明的針對性。換句話說,我們的教學策略與學生需求可能完全是脫節的。為了從根本上認清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而調查顯示,果然,我們的教學方針與策略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之間融合的比值非常小。儘管我們做了不小的努力,總不免各說自話的境地。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過去那種將一切責任推諉到學生身上的作法可能需要重新加以判定。造成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可能並不完全在學生,相當大的程度上可能在教師身上。其根本的問題可能在於,老師對學生、對寫作教學內涵及其體系的認識可能並不到位。同時,對於寫作教學所採取的一切措施也並非有效。

至於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認為可能還得要從正視學生認知水平,激發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與激情,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入手;同時老師必須加深對於什麼是寫作的認識與瞭解,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主動發展,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教學策略,特別是那種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如果能很清晰地建構屬於自己的個性化的寫作教學體系,可能就善莫大焉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受到,正是對於自身對寫作的概念化理解,囿固了我們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思維,放不開手腳,方法單一,技能缺失,以致效果不佳。比如,雖然教材或者考試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規範,但是,那種規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只能通過分解來實施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