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錦集10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8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錦集10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大學生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

二、問卷情況

見附錄一、

本問卷共發放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6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為主。

三、資料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800,對純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佈峰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大概符合正態分佈

2.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資料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250-3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資料受限於學校的物價水平,但還是可以反映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100%,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費高於50元的佔到43%,已經接近一半。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資料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個電話時間較短。即使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資料還是說明了一些問題,這種情況是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為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思考

綜合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目前正受到社會的影響,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

A、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 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大學聯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專案。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 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C、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裡,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D、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國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為今後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產管理能力,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迴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裡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建議老師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兩課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3.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體現。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開展學生學習需求評估是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落實學生髮展為本理念的現實要求[1]。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學生培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需求分析是課程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組織教學、使用教材、決定教學方法、評估教學結果的依據[2]。通過對我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調查分析,並進行分類整理,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對醫學教育教學的需求,分析學校現有資源及約束條件,查詢教學過程中現有的缺點與不足,為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中藥學教育教學提供科學依據。現將調查分析報道如下。

一、物件與方法

1。調查物件。整群抽取大連大學醫學院本科中藥學專業的20xx—20xx級全體學生作為調查物件,共計183人。

2。調查方法。根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集中各班的學生,進行匿名自填式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學生的一般情況、學習需求、自我評價等,以及對學校基礎設施、教師教學、課程設定的看法和建議等。其中1—11題為單選題,12—16題為多選題,17—18題為自答題。

二、結果

1。一般情況。發放問卷183份,回收問卷182份,有效問卷180份,有效回收率為98。90%。其中中藥學專業20xx級(大一)男生9人、女生15人,共計24人,佔總人數13。33%;20xx級(大二)男生11人、女生27人,共計38人,佔總人數21。11%;20xx級(大三)男生8人、女生48人,共計56人,佔總人數31。11%;20xx級(大四)男生24人、女生38人,共計62人,佔總人數34。44%。

2。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入學教育、就業指導、畢業論文的看法。調查問卷中,關於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入學教育、就業指導、畢業論文的看法統計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52名(84。44%)同學認為入學教育能幫助學生儘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可見入學教育對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122名(67。77%)同學認為就業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找準就業目標、更新觀念。同時,仍有部分同學對該觀點持保留態度,說明我校的就業指導有待加強提高。首先,應更注重學生的自我定位,使學生有一個實際準確的職業規劃。其次,應細心挖掘每個學生的自身優勢,量體裁衣,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再次,針對不同專業或不同去向,結合社會需求,進行差異化指導。

138名(76。67%)同學認為畢業論文能夠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果可見,學校應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知識技能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導師可根據學生愛好或專長,引導學生自行決定畢業論文題目和範圍;其次,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應在小組討論、案例分析教學實驗技能培訓中,激發並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中藥學專業學生對課程設定、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方式的看法。(1)中藥學專業學生對課程設定的看法。高校課程是決定高等教育質量如何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決定其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核心[3]。調查統計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36名(75。56%)學生認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結構比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134名(74。44%)學生認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結構比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151名(83。89%)學生認為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專業課的結構比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136名(75。56%)學生認為人文課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以上調查結果表明,我校課程設定基本能符合學生培養標準,但仍存在提升空間:可適當增加臨床實踐課程的課時,給學生更多動手操作、臨床實踐的機會;教師在授課時可多采用案例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適當調整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專業課的結構比例,專業課應小班授課、專業區分化教學,使醫學課程的設定緊密順應現代醫學科技和社會需求[4]。(2)中藥學專業學生對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方式的看法。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是增強教學效果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5]。表1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統計結果。調查統計發現,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方法依次是案例教學、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基於網路的學習、PBL教學以及其他。教師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更多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學過程中,並濃縮提煉課堂講授的重點難點,設計合理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在探究過程中學習及應用學科思想。

考核評價方式決定教育實效。教育部要求加強高校基礎研究,轉變考核評價方式[6]。表2為學生認為合適考核評價方式的統計結果。調查統計發現,相比於期末考試和平時考試,學生更願意接受形成性評價作為考核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是為引導教學過程正確、完善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採取的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質,強化改進學生的學習,併為教師提供反饋。此種評價方法亦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能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盲目地學習。學校應在部分學科或課程教學中試行此評價模式,根據學生需求和學校實際情況完善體系標準後,推廣形成性評價考核方式。

4。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實習情況的看法。在學生對教學裝置設施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30名(72。22%)學生認為教學裝置、教學設施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會繼續更新教學裝置,完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硬體水平,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優質條件。

在學生對實驗室或見習、實際基地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44名(80。00%)學生認為實驗室或見習、實際基地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會繼續加強實驗室管理,增加實驗課程,增?公共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對圖書館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64名(91。11%)學生認為圖書館(含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等)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證明學校圖書館改造工程有良好的成效,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學生對實習和社會實踐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49名(82。78%)學生認為實習和社會實踐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未來學校將增設更多實習和社會實踐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同時,學校將對實習、實踐單位進行監管,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人身安全。

5。中藥學專業學生的自我評價。表3是關於多選題“您認為自己哪些能力和素質有待提高”的調查統計結果。統計發現,學生對自身的人文素質、團隊合作能力、批判思維能力、交流能力滿意度較高;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科研思維能力、發現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較強的需求;對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有很高的需求與期盼。學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會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增設自習課,並定期配備任課教師答疑;可在課堂上佈置學生自學課程的任務,並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等能力。

關於自答題“目前學習方面困擾您的問題是什麼”的調查統計結果如下:大一的部分學生反映無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自習室學習環境需要改進。大二的部分學生反映學習方法不當,導致學習效果欠佳;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效結合。大三的部分學生反映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科研能力不足;做事缺乏條理性。大四的部分學生反映教師授課方式較單一,可適當加強師生互動;科研能力不足;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結合等。另外,學生們再次強調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加強,可見在本科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是未來學生培養中的重點和難點。

6。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建議。表4為多選題“學校在教學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的調查統計結果。統計發現,學生對實習和實踐環節、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進有著高度期盼。學校會立足於學生的建議,改善教學工作環境,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如增加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增設CBL、PBL課程,使授課方式更多樣化;適當增加實踐課,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設開放性實驗室,並配備值班教師進行答疑;適當增加專業課及實驗課的課時,併合理安排上課時間;開展與醫學知識有關的活動或講座,注重學生興趣培養及思維創新。

三、討論

提高教學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是高等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學校未來的教學工作會將重心轉移到以學生需求為基礎,儘可能滿足學生教育教學需求,為學生的培養提供優質條件。

參考文獻:

[1]歐本谷。學生學習需求評估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xx,18(5):159—162。

[2]王志茹。大學英語學習需求分析實證研究[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xx,21(2):34—37。

[3]李璐丹。高校課程設定優化研究——以H大學教育學專業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xx。

[4]王晶,曾志嶸。我國醫學課程整合的發展及主要問題分析[J]。醫學與社會,20xx,28(4):93—95。

[5]邵士權。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創新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xx。

[6]朱曉瑩。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24(10):118—119。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能讓我們看到世界的五彩和絢麗。但現在很多國小生就早早地戴上了厚厚的眼鏡片。那麼是什麼原因才讓他們患上了近視?近視又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煩惱?於是,我和其她兩位同學就我校的近視情況開展了調查。

  調查

20xx年3月23日,我們一行三人組成了調查小組,對我校,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的近視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我們運用調查問卷的形式,抽查部分學生。主要針對家庭成員中有無近視?每天的看電視及上網時間?是否按時做眼保健操?是否請醫生進行視力糾正?等問題進行了調查。用客觀的方式,收集到了真實可靠的原始資料。

  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學生人數共40人。近視人群有18位。佔總比的45%。400度以上的有3人,佔7.5 %。300度--400度的有2人,佔5%。200-300度的為11人,佔27.5 %。其中,讀寫姿勢不正確的為7人。看電視、玩遊戲的有3人。看課外書用眼過度的為4人。其它情況的為4人。在近視的這類人群中,也有一些學生的父母都為近視。

  結論

一、 從調查結果表明,造成學生近視主要原因有:

1.每天看電視,玩電腦,用眼時間太長,造成眼部疲勞。

2.沒有堅持做眼保健操,或者做眼保健操姿勢不正確,不認真。

3.有些同學受到父母近視的遺傳,自己又用眼過度,造成近視。

4.其它原因。(包括睡眠、營養方面等)

二、患上近視的同學紛紛表示,在生活中有許多不便之處,總結如下:

1.上體育課,活動不方便。

2.在平時的生活中,洗臉、睡覺,經常要把眼鏡摘掉,找眼鏡很麻煩。

3.眼睛常常有不舒服的現象,經常要用手去揉眼睛。

  建議

1.用眼時間不宜過長,每隔45-60分鐘要休息10分鐘,休息時要多看看窗外的綠色植物,使眼球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1.在讀寫時,光線要適中。

2.靜距離用眼,要有正確的用眼姿勢。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本一尺,胸離一拳,不要躺在看書。

3.看電視,玩電腦時間不宜太長,眼睛要距離電視螢幕2米以外。

4.每天認真,正確的做好眼保健操。

5.患上近視後,要立即去醫院就診,選擇合適的眼鏡或者配合做一些矯正視力的方法。努力使眼睛恢復健康。

通過,此次調查,我認識到了近視的煩惱,為了我們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應該糾正自己不良的用眼習慣。同學們為了我們心靈的窗戶更加美麗,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網路是資訊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我的空間,更是人們為學習、工作、生活提取各種有用資訊和進行種種交流的工具。網路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它既能為人們創造無限的財富,也能誘使人們掉進痛苦的深淵。對於人類,尤其是對於我們大學生群體,網路到底是虛擬的伊甸園,還是潘多拉的盒子?網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種種網路現象折射出的又是怎樣的深層心態?帶著這些疑問,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會近期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一次關於大學生上網及其心態的調查。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形式,樣本總量為500份,實獲有效樣本483份,有效問卷率96.6%。

一、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1、年齡結構。大一佔38.7%,大二佔31.1%,大三佔18.8%,大四佔6.6%,其他佔4.8%。

2、性別結構。男生佔49.3%,女生佔50.7%。

3、消費水平。月消費在400以上的佔80.7%,在400以下的佔19.3%。

表一:被調查者基本資料

二、網上活動的主要內容

學生網上的主要活動是:看新聞、使用免費信箱、利用網路資源、網上聊天、網上游戲、電子商務、使用免費個人主頁等。具體的活動指數為:

圖一:網上活動的主要內容及指數

三、學生網民的特點

1、隨意性大。從上網原因和聊天話題兩方面都體現出大學生上網存在較強隨意性。10.4%的學生在高興時上網,8.5%的學生在心煩時上網,27.7%的學生在無聊時上網,53.4%的學生不定時上網;在聊天話題方面;15.7%聊個人情感,16.4%聊興趣愛好,19.3%聊生活經歷,5.5%進行學術探討,43.1%毫無重點的聊。

2、網路知識貧乏。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麼。調查顯示:16.4%的學生不知道"搜尋引擎"、"BBS"為何物,在知道的人中也分別有25.6%和62.6%的學生沒有使用過。使用免費電子信箱除了收發E-mail外,8%學生用於聯絡工作,34%的學生用於收發電子雜誌,2%的學生還用於收發賀卡和手機簡訊息等其他服務,56%的學生沒有其他用途。

3、不成熟性。63.1%的學生曾因上網而耽誤過上課。學生們更注重網際網路的娛樂、資訊、拓展生活空間的功能而非學習的功能。在談到網路對學習的影響方面,22.4%的學生認為能從網路獲取資訊以促進學習;40.7%的學生認為能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思維能力;26.3%的學生認為花費太多時間上網娛樂致使成績下降;10.6%學生認為網路中的不良資訊會產生不良影響。對於非法和不良資訊站點,27.1% 的學生曾誤入,31.3%的學生曾好奇進入,17.5%的學生經常接觸,24.1%的學生從未接觸過;這些不健康的內容,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雖不是主流,但卻是不可忽略的現象。

四、學生上網存在的問題

1、既費錢,又影響身體健康。調查顯示:在每週上網時間方面,17.7%的學生在2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2-5小時,25.1%的學生為5-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週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時計算,對於學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名大一的男生還反映,自上網後,視力明顯下降,肩部、腰部經常疼痛。

2、上網環境差。45.9%的學生在校內上網,44.3%的學生在網咖上網,利用自己電腦上網的僅佔9.8%。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網咖,都非常擁擠,且空氣相當汙濁,尤其是網咖,每臺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3、學校的教育不到位。31.9%的學生的網路知識來自於網路,30.2%的學生的網路知識來自於書籍,26.7%的學生的網路知識來自於向同學朋友請教,從學校教育(如計算機課等)獲得網路知識的學生僅佔11.2%;同時,對於學校舉辦網路知識講座,僅有17.4%的學生表示一定去,如果有時間就去的學生佔57.9%,不感興趣的同學佔24.7%。由此可見,學校的網路知識教育不到位,學生已對從學校獲得網路知識失去信心。

4、沉迷於網路的虛擬化。大學生感興趣的兩個重要主題是網上交友和網上戀愛,這兩個主題又是和網上聊天分不開的。調查顯示:94.6%的學生在網上聊過天。對於聊天的評價,14%認為是排解現實中壓抑不滿的重要方式,16%認為是展現另一個自我的途徑,33%認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17%認為是重要的交友途徑,僅有20%認為是無聊。雖然多數同學都知道網上的資訊未必真實,但由於網上交友可以突破現實生活空間的侷限性,而且表現自我時沒有思想負擔,所以他們還是樂此不疲。()5.2%的學生還有過網戀經歷,對於網戀的原因,24%學生是為了排遣寂寞,28%的學生是為了尋求刺激,12%的學生是為了追求浪漫,36%的學生是為了趕新潮。除此之外,網上游戲也體現了學生沉迷於網路的虛擬化,22.8%的.學生認為刺激過癮,24%的學生認為可以展示自己才能,滿足成就感,25.3%的學生沒玩過而無法判斷,27.9%的學生認為無聊。

5、影響學習成績。63.1%的學生曾因上網而耽誤過上課,26.3%的學生認為花費太多時間上網致使學習成績下降。大二的一名女生說她迷上聊天后,腦海裡總是惦記網上的蒙面人,推測他的性格、人品,猜想他的語言真實性,甚至還得擠出時間與對方相會,浪費了很多時間,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五、對調查結果的一些思考

資訊時代匆匆的步伐讓大學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網路,不管它會帶來多大的衝擊,也這種衝擊中夾雜著多少不良的成分。作為主宰新世紀的一代,大學生終歸是離不開網路的。為什麼同樣是應用網路,大學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實際的意義,而僅僅停留於娛樂和消遣?這恐怕就是一個認識和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問題了。對於這樣一種新事物,既不能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它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而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樣的優點。作為大學生,應該認識到沉溺於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路上真正有價值的資訊,通過網路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

網路提供了大量資訊,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臺。就在大學生為傳統教育那種求同過多,求異過少及封閉式的弊端埋沒了個性而叫苦的時候,網路的出現無疑為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塊"試驗田"。

網際網路向大學生展示了各類知識結構,對於知識選擇的靈活性大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學習的內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狹隘的課本範圍,這對於大學生能力的提高應是大有裨益的。當然,並不否認網路同時會帶來了一些不良的資訊,特別對於大學生而言,完整的價值觀念還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強,很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網路完全開放和虛擬的空間可以讓大學生隨心所欲的表現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獵奇的心態和過分追求個性張揚的心理也許會把大學生引入歧途。

"E時代"是迅速製造距離的時代,在紛繁的現象背後,仍是優勝劣汰的殘酷現實,清淨的大學校園也是如此,因小看大,不可不戒。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範的作用。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於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因此全面細緻地瞭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於網路通訊、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太原師範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佔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佔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佔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路與通訊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佔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於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於自身的群體化特徵,往往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並不那麼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慾望——追名牌、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張志祥則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呈多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第一是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費,消費內容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第三是豪華型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第四是炫耀消費,把高消費當做現實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懸空消費,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個人消費承受能力的消費;第六是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佔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調查者:申思

每天早上到校、放學的時間,校門前的小攤小販、學校門旁小店前,總能看到許多學生,或買或看,熱鬧非凡。他們的錢從哪裡來?怎麼使用?

近日,文化路國小四年一班圍繞這些問題,對該校四年級三個班共計139人進行了一次調查。

[資料一]73.9%學生平時有零用錢,但認為父母平時要給零用錢的佔69%,從早餐、中餐或其它地方節省下零用錢的佔15%。

[資料二]零用錢最願給的是父母佔94%,63%學生的零用錢是父母主動給的,父親又比母親大方,有51.3%學生的零用錢是父親給的,而爺爺奶奶給的只佔5.9%。

[資料三]26.1%的學生用零用錢買零食,12%的學生留著當學費,37.9%的學生用來買學習用品,3%的學生將錢捐給中國兒童福利院,20%的學生羨慕其他同學有很多零用錢,從家中偷偷拿錢的人佔到了1.2%。

[資料四]通過做家務賺取零用錢的較多,佔42.9%,通過外出打工或準備這樣做的學生佔2.9%。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目的: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有利於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擇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瞭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畢業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資訊,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字:就業 擇業心態 素質 自我調整

二、調查方式: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堂、教室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主要針對12、13級計算機、經管、機電等專業的在校生。發出問卷100份,回收100份。 三、調查結果:

1、你認為現在的就業形勢如何?

2、您進入畢業時期的去向?

3、您對求職渠道的選擇?

4、您認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質主要是?

5、請問您將通過何種方式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的情況?

6、請問您的擇業觀念是什麼?

7、您欲選擇什麼樣的單位就業?(限選兩個)

8、您認為當前畢業生就業中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9、您覺得自己在就業求職的過程中,最具競爭實力的方面是?

10、您最希望自己在就業求職過程中得到什麼?(限選兩項)

11、您認為您能接受的工資是?

三、調查分析

1、就業形勢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有48.5%的畢業生認為就業形勢嚴峻,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同學並沒有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沒有強烈的危機感。從對IT、資訊類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來看,目前,對於我們電子資訊專業的學生仍然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我們同學們處於一種動手能力差、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特別是各招聘資訊上列出來的要求,只能勉強適應其中的一、兩條,有些同學基本上很難找到自己覺得能被看重的崗位,更談不上熟練、精通這樣的要求。

我們面臨的最大劣勢是實踐能力差,沒有相關的研發經驗,對工程專案構築沒有概念。可能一個專業中目前有接觸過工程專案的同學猶如鳳毛麟角,對整個專案的開發流程幾乎就是一片空白。而在優勢方面,我們也是有的但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掘。電子資訊工程專業有挑戰杯和電子設計競賽,但由於一些新老校區之類的客觀因素影響,再加上同學們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導致這麼有利的優勢漸漸變成遺憾。假使我們能充分意識到現有的不足,提早做一些準備工作,為技能提高以及瞭解就業做出一些實際的事情,走在其他競爭對手的前面,相信這也將成為我們的一個優勢。 2、關於畢業出路的分析

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也許大家大三起就開始憂心自己畢業後該何去何從了。擺在大家面前最為清晰的,是兩條路:繼續深造(考研/留學)和找工作。現在研究生擴招給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深造的機會。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考研。千萬不要只是為了逃避就業的壓力。

調查結果表明,72%的畢業生選擇了求職這條出路。對於求職的同學,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包括對就業需求的瞭解,對應聘公司情況的調查,就業心態的調整等。要把握好就業的主動權,只要能夠抓住機會,憑藉自己的努力,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就業前景。對於考研的同學,也應該做好兩手準備,因為也許會錯過很多好的就業機會,所以也應該花點精力關注一下就業資訊。 3、畢業生擇業的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73.5%的畢業生選擇了“先就業後擇業”的就業觀,這種就業觀也是比較理性的。先就業,是要求大學生擯棄陳舊擇業觀念,即盲目定位、期望值偏高的心態。通過先就業,在涉世之初積累社會和工作經驗,在工作中不斷進取,在社會競爭中發現機會,為以後職業發展和職業成功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另外,關於擇業單位的選擇上,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是畢業生選擇的熱門

企業。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管理體系和制度,分工也很不相同。不管選擇哪種企業,都要對公司有一定的瞭解,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學習、培訓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總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四、解決就業建議方案

1.大學生自身作出調整和努力。

1.其一,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新時期的就業觀。大學生應從實際出發拋棄“社會精英”的情結,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空閒崗位,小城市、鄉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業、私企業等還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學生還應樹立基層意識,事業意識和奮鬥意識,到基層鍛鍊自己,挖掘潛能,還可以將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區鍛鍊成才;逐步樹立起“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職業選擇策略,從現實出發選擇自己的求職道路。

2.其二,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就業主動權。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個人的素質、能力、專長和團隊精神將是主導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體制下的規律,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過硬的本領,才能在就業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謀取自己理想的職位。

3.其三,自主創業,依靠自身實力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找準商機,發揮一技之長,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在解決自己就業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 緩解了就業壓力。大學生應提高敬業精神和注重能力培養,加強專業知識,端

正擇業的心態調整以及注重職業道德 2.關於專業知識的建議

1、關鍵在於提高自身專業知識,調整心態

2、他們應該更加地深化他們的專業知識,增強他們的綜合能力;要有適當的薪酬期望

3、專業理論不全面,缺乏基礎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過高 4、現在的大學生基礎知識太薄弱,職業素質也有待提高 3.關於品德

1、企業喜歡錄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畢業大學生們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確切地說,這是其自身素質的表現

2、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3、道德素質很重要的,不要忽視 4、提高品德修養 增強實踐經驗 4.關於實踐

1、增加對社會的瞭解和實踐,端正就業態度

2、希望大學生能夠了解社會目前的情況,及時調整就業心態,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從而達到理想就職

3、提高自身素質;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調整就業心態 4、建議多參加社會實踐,這對求職者、對企業而言是雙贏 5、加強社會實踐,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務實勤奮 5.政府方面

1.首先,制定政策法規,完善就業市場體系。各級政府要從規範就業市場著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逐步把畢業生的工作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

2.還應繼續完善畢業生就業政策,消除就業歧視,深化人事、戶籍等相關就業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於戶籍制度造成的市場分割問題,規範就業市場。

3.其次,加強巨集觀調控,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國家應採取必要的巨集觀調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手段來實現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勵大學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區安家落戶。 4.還應看到中國基層人才匱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國家也應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大學生投身基層實現就業,鍛鍊成才。

5.另外,政府還應建立高校畢業生失業保障和培訓機制。畢業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畢業生失業是一種巨大的人才浪費。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應制定相關的法律規範,將未就業的大學生和失業的大學生納入到社會失業人員的範疇,並給予相應的救濟。

6.這樣既可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又體現了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時,針對畢業生未能及時就業的實際,有針對性的組織各種培訓班,加強就業指導,提高失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結語:相信通過大學生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定能夠妥善解決,

高校畢業生一定實現充分就業。高校畢業生作為中國巨大人口和龐大勞動力隊伍中一支活躍的生產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一定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大學隨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裡的種種傳說,大把大把的空餘時間,無數的比賽活動,浪漫的戀愛,日上三竿的懶覺,大家似乎只看到大學課外生活的“逍遙多彩”,卻忽視了最重要的是學習。然而,原本應該是學習的上課時間,玩手機,卻成為了學生認真聽課的一大殺手。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資料,來了解大學生上課玩手機這一現象。

大學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我們不能只顧觀賞風景而忘記我們的任務是堅持奔跑。我們要始終堅信高科技能夠引領我們前進,而不是倒退。

調查方法:本次調查採用了實際派發問卷的方法。發放問卷50份,收回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問卷48份。

一.令人震驚八成多大學生上課玩手機

調查的物件男女性別比率分別為46.6%和53.3%。果顯示,在被訪問的大學生中,竟有82.5%的同學承認每天上課都在玩手機,而無心聽課;其中,40%的學生經常上課玩手機,40%的學生每節課都在玩手機。由此可見,大學生上課玩手機已成為普遍現象。

二.上課玩手機原因資料分析

據調查44%的學生玩手機是因為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無聊;40%的學生是因為上課累了,想放鬆一下才玩的。有一小部分學生是受其他同學的影響;20%的學生是因為.需要查閱資料而39.9%的學生習慣了;在時間上,有24%的學生能玩整堂課。由此可知,寂寞無聊,瀏覽網頁打發課堂時間,成為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的主要原因。而其中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上課玩手機互不影響,也不會影響老師講課。

三.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具體內容分析

42.8%的學生選擇聊QQ看空間;44.6%的學生選擇上上微博;24%的學生用來發簡訊。33.2%的學生選擇了玩遊戲看小說看電影,只有5%的學生是用來查資料看書的。由此可見,手機越來越成為人們娛樂的工具,而只有少部分同學學會利用手機。

四.對於大學生玩手機時的上課科目的資料分析

24%的學生選擇了在思想政治課上玩手機,32%的學生選擇了在公共基礎課上玩手機,44%的學生選擇在選修課玩手機。由此看來,不管上什麼課,玩手機現象似乎愈演愈烈,因此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對於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心理反應的資料分析

據調查有54%的學生會感到愧疚但還是禁不住會玩,僅有6%的學生不會感到愧疚,有18%的學生認為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是浪費自己的時間;56%學生認為雖然覺得不妥當,但還是忍不住;20%的學生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找點樂子。調查還顯示,52.3%的學生上課玩手機並不認為有什麼愉快的感受。由此可見,玩手機已經成為學生下意識的“習慣性”,即使心裡有愧疚,但還是很難改正,這種心理,嚴重影響著學生的上課效率與效果。

六.對於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的分析

(一)大學生購買手機的動機

考慮經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對大學生的手機消費動機明確,消費慾望強化,大學生逐漸形成了具體的購買動機。大學生的消費動機可以分為一下幾種:

1、求質量與實用的購買動機。據調查顯示,大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多數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部分的人認為手機的售後服務質量是關鍵的。

2、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購買動機。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同時,有65%的學生希望擁有為“大學生量身訂做的手機”。其次手機的內部功能,如是否支援中文輸入、是否支援WAP、是否支援語音撥號、是否具備擴音功能等。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夠炫的手機。

3、求方便的購買動機。調查得知絕大部分的大學生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真正目的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同學、用人單位聯絡。

4、求價格廉價的購買動機。當價格在他們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他們會選擇購買他們中意的新款手機。

(二)、大學生對品牌的概念

這也是手機商們最想知道的問題,到底哪個手機商擁有的顧客最多呢?根據我們的調查,最多人使用的手機牌子是——諾基亞,調查顯示一共有57%的人使用這款手機,耐用是它的一個最大賣點,而不斷擴張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選擇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愛立信,雖然使用者人數卻是諾基亞的三分之一,即總人數的19%,但它的市場份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亮麗的外形與實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選擇的的重點:第三位是三星,佔16%,三星雖然擁有高技術,但價錢卻令不少學生消費者望而卻步;其他品牌則僅佔總數的百分之一二。可見諾基亞這一世界手機銷售商果然不負眾望,霸佔了頭位。

80%以上使用諾基亞手機的大學生還表示,下次還選諾基亞。

(三)、大學生對手機價格的敏感程度

64%的大學生能接受的價格區間在1000——20xx元之間,11%的大學生能接受的價格在1000元以下,16%願意考慮20xx——3000元的手機,其餘9%則能夠接受更高的價格。以上資料表示,大學生普遍接受的價格區間為1000——20xx元。

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科技產品的認識與購買不再是盲從,而是自主的選擇,隨著認識的加深,對於“新潮”的追隨比起改革初期顯得理智、透徹,體現了物質與意識的辨證統一!科技的發展再次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手機這一科技產品在實踐中得到人們的認可,而品牌上的選擇則是各自需求,品牌的建立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質量與信譽的合。大學生屬於純消費群體的性質決定了大學生手機的購買與消費。矛盾是發展的動力,由於人們對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使得生產產家不斷開發新產品,手機的功能,外觀在不斷的完善。大學生對新技術的掌握能力也相對提高,為適應社會主流,科技不斷向前發展,手機的使用不再是單單的打電話,90年代的手機已經被人們所遺忘。社會發展著進步著,實踐證明了手機這一科技產品為人們開發利用,並將隨著社會進步而前進。但是殊不知,真是由於對新手機的好奇心,才造成一部分學生利用上課時間進行”摸索“與”研究“。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為了瞭解掌握網路文化對我校國小生思想品德影響情況,端正學生上網態度、樹立學生正確上網意識,教會學生正確學習網路知識,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XX年上半年圍繞“網路文化對國小生思想品德影響”這一專題在我校開展了“國小生上網現狀”調查活動。

 一、調查物件

三年級、五年級學生,學生年齡在7-11歲之間。

  二、調查形式內容

  (一)調查形式

1.問卷調查

三年級學生50名,男女各25名;五年級學生50名,男女各25名。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和我校學生家庭環境的特珠性,制定中、低兩段不同樣卷調查問卷。

2.個別談心

對問卷調查中和師生交流了解中發現的個別問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

3.實踐活動和班會

通過有目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和主題班會,瞭解學生在網路活動中的現狀,發現問題及時引導。

 (二)調查內容

對於五年級學生主要從學生有無接觸不良網站不良資訊、處理不良網站不良資訊的方法、網路對個人影響的方面、網路對學習的幫助、學習退步原因受到上網影響等方面調查。

對於三年級學生主要從學生上網時間、上網目的、上網地點、對網路的看法、對網際網路資訊的看法、家長對學生上網的態度、對學生上網的監護等方面調查。

  三、調查結果

  (一)現狀

在調查中發現,高年級學生上網人數多於低年級學生,男生上網人數多於女生上網人數。上網人數佔總人數的92%。

學生上網的目的主要有:幫助學習、聊天、遊戲、個人愛好。

學生在校進行計算機課程學習時,老師按照教材內容實施教學,基本上在無網路的狀態下學習,實踐操作偶爾上網,所以學生上網主要在家裡,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鄉下,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學生由媽媽或爺爺奶奶在縣城租房陪伴讀書,住在出租房內,多數學生在沒有家長的管護情況下上網,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條件上網,使得這一部分學生到網咖、到朋友家中上網,失去家長管護,容易受到網路不良影響的侵害。低年級學生有的還沒有上網的經歷,能上網的大部分並無荒廢學業,陷入網中,但也有個別高年級學生在家長監管不得力的情況下,出入網咖,或過度上網的狀況,還有的出現不安全事故。

 (二)問題及建議

通過網路學生可以學習國小作文、國小奧數、國小舞蹈、兒童教育、手工製作、簡筆畫、變廢為寶、橡皮泥、黑板報、樹葉貼等等,豐富課外知識,學生還通過網路參加班級名片設計活動、參加班級安全教育、衛生防疫知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電子板報編輯、參與班級主頁的製作、參與國小生網頁製作的比賽、參加網上繪畫、徵文活動、還可以參加班級qq群的學習和討論,在這些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在資訊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提高個人的網路操作水平,有效地利用網路,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服務,在網路中找到童年樂趣,端正了上網態度,樹立了正確意識,形成了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

但是在使用網路時,有時候正在網上學習會自動彈出一些色情或庸俗的圖片和內容,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有的國小生被網路各種資訊的吸引,一時沒能管理好自己,沉迷於網路遊戲、聊天中去,使心理髮生變化,不願和家人同學來往、不願上學完成作業、也不按時吃飯休息、過度地上網視力下降等等;還有的國小生容易被外界干擾,自我保護能力差,在網上聊天遇到壞人分辨不出來,給壞人實施詐騙、教唆等犯罪活動留下可乘之機;有的國小盲目崇拜、模仿網上某些行為,做出犯罪活動自己還不知道,結果成為少年犯。

作為老師、家長,要加強學生上網環境的安全教育,告訴他們上網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環境,雖然老師、家長不強硬限制學生上網,但要有時間限制、有選擇地指導上網,應該在家中或學校機房由家長和老師輔導上網,向學生推薦一些與國小生學習生活有關的網址、有學習價值的網站國小生學習網、兒童樂園、少兒天地學校的網站、班級網站、國小生作文網等。組織學生利用有效資源開展有益的網路活動。網上閱讀,幫助寫作;網頁製作比賽,建立自己的主頁;網路搜尋,搜尋植物、動物、汽車、飛機等圖片,並瞭解相關內容,豐富課外知識;網上學習:學少兒歌曲、舞蹈、學會繪畫、手工等等;參與討論、參加比賽;參加學校及班級網上平臺的學習和討論;參加徵文、繪畫等比賽。

總之,通過正面引導、教育以及對學生上網做具體指導,使網路文化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起到積極的影響,道德行為健康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大學生是一個獨特的消費群體,知識水平相對較高,願意嘗試也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和理念。雖然現在消費力相對偏低,但人數龐大,消費領域集中。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大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就是整個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和消費主體,誰抓住了他們,誰就抓住了未來的市場。由此,國內外眾多廠商紛紛把目光投入了大學校園,如飛利浦公司放棄中國足協盃,贊助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紅牛在全國大學校園贊助推廣“紅牛杯三人制籃球聯賽”;雀巢公司在大學校園舉行“雀巢咖啡e世代大賞”活動。

濟南現有普通高校66所,在校生30、16萬人,成人高等專科學校12所,在校生12、907萬人,對大學校園內的商業推廣活動進行調查,努力探尋其中的規律,不僅對當前在做商場推廣的商家會有所幫助,也會對日後打算進入校園的商家有所裨益。

xx年11至12月份,山東世紀經綸營銷企劃公司市場研究部消費者研究中心“高校商業推廣活動課題組”在濟南進行了專題調研。課題組對以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為代表的四所高校60名學生了進行了小組座談和一對一深度訪談,以深入瞭解大學生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挖掘其中蘊含的商機,為商家提供決策依據。

一、大學校園內的媒介主要有印刷媒介、電波媒介、校園網、戶外媒介等。

印刷媒介包括海報欄、雜誌、宣傳單,大學校園的海報一般統一張貼在海報欄上,每所大學一般會有2到3處的海報欄,分佈於學生宿舍旁或教學樓前,這是大學生最主要的資訊源。大學生經常購買雜誌和報紙,如《讀者》、《青年文摘》、《南方週末》、《齊魯晚報》等。

電波媒介包括電視、廣播、電話,現在大學校園宿舍一般都有了電視機,每所大學也都有自己的校園廣播,一般在中午和晚飯時播出,通常是時事和本校的資訊,大學校園內各宿舍的電話一般都是互通免費的。校園網的用途目前主要是選課、查成績、看新聞、查資料和論壇灌水,網上跳蚤市場極少。戶外媒介主要是指校園內玻璃宣傳欄和餐廳外的大型招牌。

二、大學校園商業推廣形式比較多樣,頻率各有不同。

在濟南,大學校園商業推廣活動一般有海報、傳單、贊助、報告(講座)、商家人員銷售展示、學生代理、書攤、上門推銷與講解、演出。其中,針對女大學生上門講解化妝品知識和商家舉辦大型演出(活動)這兩種形式極少;報告(講座)這種形式也比較少,大部分高校一學期有一次或兩次;上門推銷在各高校曾是個普遍現象,隨著各高校學生公寓管理越來越嚴格,這種形式在日益減少。星期六、星期日,不時會有商家人員在校園銷售展示

但一般沒有什麼規律性,次數也不是特別多;書攤一般都是在星期六、星期日。大學校園最常規、最普遍的還是海報、傳單、條幅、贊助學生代理這幾種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促銷類(遊戲活動、贈品、免費使用優惠券、價格折扣等)推廣形式運用的極少,這一點應當引起商家的重視。

三、大學校園商業推廣的產品大多集中於學習類、教育類和生活用品類。

大學校園內商業推廣的產品有三大類:學習用品、教育培訓類、生活用品類。學習用品一般有書、復讀機、電子詞典、隨身聽、cd、電腦、學習資料。教育培訓類有四、六級考試、計算機考試、考研、託福、雅思、二外(法、德、日)和各種證書培訓。生活用品類有食物(可樂、果汁、蛋糕、薯片、牛奶等)、手機卡、電話卡、化妝品、美容美髮、和鞋、服裝等。滿足大學生精神、娛樂需求的產品比較少,商家可以努力挖掘和開拓這一方面的市場。

四、大學生對商業推廣活動的態度比較友好。

調查發現,大學生除了對上門推銷表現出較一致的不歡迎外,對於廣告、海報或是無成見或是比較接受,對於贊助、報告、學生代理、商家人員銷售展示一般都比較接受。總的來說,大學生對商業推廣活動抱著一種友好的態度。

五、大學生最喜歡的推廣形式是公關宣傳,最不喜歡的是上門推銷。

調查發現,大學生一般最喜歡的推廣形式是公關宣傳,原因是贊助可以使大學生得到實惠,報告、演出一般比較有趣,又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最不喜歡的形式是上門推銷,因為產品質量低劣,不時還會發生宿舍失竊現象。

六、各商業推廣形式的影響效果差異明顯。

我們把海報、傳單等歸為平面廣告類,把贊助、報告、演出歸為公關宣傳類,把商家人員銷售展示和學生代理歸為人員銷售類。調查發現,平面廣告一般可以而且只能達到讓大學生們知曉產品和企業名稱和了解產品和企業相關內容的效果。公關宣傳不僅可以做到平面廣告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讓大學生對產品產生好感,以及形成對產品的購買偏向。商家人員銷售展示最有可能促成大學生現場購買。所以,商家應當最大可能的採用這一推廣形式以擴大銷售量。書攤,雖然其中所售正版書不多,但書籍質量還可以,價格往往又很便宜,滿足了大學生對學習書籍以及文學書和暢銷書的需求,很受大學生的歡迎。

對於學生代理,大學生還是比較接受和歡迎的,尤其是其熟悉的學生,大學生更是表現出很高的信任度。問其原因,學生代理一般比較方便,有什麼問題,可以去找他,加上是同學,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另外,大學生還普遍認為學生一般不會欺騙學生,否則該學生很難在同學圈裡體面地待下去。因此,大學生對學生代理一般是比較信任的,商家應當充分採用學生代理以擴大銷售量。

七、大學生的消費觀十分理性。

當詢問在有了需求和知道某產品以後,決定你購買該產品與否的因素有哪些時,調查發現,大學生普遍考慮的第一因素是質量、第二是價格,第三是商家誠信度。所謂商家誠信度是指商家能否做到先前的消費承諾。在確定了以上三點後,大學生一般就會購買了,是否一定是名牌,並不是太重要。

八、商家人員銷售展示是最有助於讓大學生感覺產品質量是可相信、可信任的校園推廣形式。

當詢問哪一種形式最有助你相信產品的質量時,調查發現,大學生普遍認為商家人員銷售展示最有助於讓他們相信產品質量是可信賴的。原因主要是眼見為實,有什麼問題可以當場詢問,現場可以直接感受、直接觀察,對產品效能瞭解得比較充分、比較詳細,有助於對其產品產生信任。這充分證實了“易接受度、現場優先接觸度與利益可體驗性是售點的基本構成要件”。

  小結:

1、 大學校園內商業推廣形式主要有:海報、傳單、贊助、講座(報告)、商家人員銷售展示、學生代理、書攤等七種形式。

2、 商業推廣的產品一般有三大類:學習類產品;教育培訓類產品;生活用品類產品。

3、大學生最喜歡的推廣形式是公關宣傳,最不喜歡的是上門推銷;總的來說,大學生對推廣活動的態度是友好的。公關宣傳(贊助、報告)除了可以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讓大學生了解其產品相關內容以外,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促使大學生對產品產生好感、形成對產品的購買偏向。

4、平面廣告(海報、傳單)在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讓大學生了解其產品相關內容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接受廣告之後,決定大學生購買該產品因素分別是質量、價格、商家的誠信。

5、 商家人員銷售展示因讓大學生感到質量可靠而最有可能促成現場購買。

6、 作為大學校園特有的推廣形式,學生代理比較受大學生的信任。

7、 所有的推廣形式都可以達到讓大學生“在日後的購買中會記得該產品或注意該產品”這種提醒效果。

8、商家比較經濟的推廣模式是:在校園內通過贊助、報告(講座)的形式作前期宣傳,引起注意、提高影響;後進行商家人員銷售展示;展示的同時輔以免費使用、折扣、贈品等促銷手段,銷售效果會更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