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十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3W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十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題目

1.調查題目:大學生睡眠質量調查研究。 2.調查背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職業人群常有的睡眠問題已經開始蔓延到大學生這一群體中,並進一步影響到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質量。當前,大學生普遍面臨學習、就業、情感等一系列壓力,很多大學生不能合理安排時間,有效完成任務,從而導致嚴重的睡眠問題。近年來,大學生睡眠質量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重視。大學生活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睡眠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了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並且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習效率乃至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都會造成惡劣的影響。在大學生中,較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現象,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調查目的:

通過本次調查,對大學生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價,瞭解大學生睡眠質量現狀,瞭解大學生中睡眠障礙產生的原因,以及睡眠障礙對大學生心理、生理及學習生活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探討解決睡眠障礙的方法,提高大學生的睡眠質量。

4.調查的意義:

通過對哈爾濱師範大學本科大學生睡眠情況的具體調查,進行統計、歸納、總結,最終形成對我國大學生目前睡眠情況的總體預計和了解。在大學生個人層面,有助於尋找影響大學生睡眠情況的因素,提出改善大學生睡眠的具體方法,提高大學生睡眠質量、身體素質,有利於大學生健康成長與學習。在學校層面,有助於學校合理有效的安排學生學習課程、休息時間、宿舍條件等,有利於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在社會層面,有助於整個社會和諧、健康發展,培養有文化、有素質、身體健康的社會主義公民,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

二、調查方法

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以不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由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引起睡眠問題的原因、睡眠習慣狀況、睡眠問題帶來的影響、對大一到大四各年級學生睡眠質量情況分析,瞭解大學生的睡眠狀況。

三、調查範圍:

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範大學全體本科大學生。

四、抽樣方案

(1)設計抽樣方案:

調查總體:哈爾濱師範大學全體在籍本科全日制大學生 抽樣方法:多段隨機抽樣與分類隨機抽樣 (2)界定調查總體:

調查總體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指,哈爾濱師範大學全體在籍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即入學時間在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學籍在哈師大進行全日制學習、生活的在校大學生。

(3)選擇抽樣方法:

多段隨機抽樣與分類隨機抽樣相結合。

(4)編制抽樣框:

多段隨機抽樣:哈爾濱師範大學共有24個本科學院。每個學院有四個年級。調查樣本總數為34992人

一段抽樣,從全校抽到學院。哈師大各個本科學院教學發展狀況差異較大,因此贏採用分類隨機抽樣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首先,編制第一級抽樣框。假定以學科性質分類作為標準,將哈師大24個本科院系分為:文史類、理工類、藝體類三類,它們分別為11個,7個,6個。其次,確定一級樣本數量。假定在一級樣本中抽出25%的單位,即6個學院作為一級樣本。按照分類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文史類院系抽取3個,分別為:中文系、經濟系、地理系;在理工類院系抽取2個,分別為:數學系、物理系。在藝體類院系抽取1個,為美術系。共6個學院組成第一級樣本。

二段抽樣,從學院抽到年級。採取整群抽樣抽取4個年級。(即20xx級,20xx級,20xx級,20xx級)。共4個年級作為第二級樣本。

三段抽樣,從年級到班級。採取簡單隨機抽樣。中文系,每個年級14個班,從中抽取50%作為樣本,即7個班級;地理系,每個年級7個班,從中抽取50%作為樣本,即4個班;經濟系,每個年級11個班,從中抽取50%作為樣本,即6個班;數學系,每個年級13個班,從中抽取50%作為樣本,即7個班;物理系,每個年級8個班,從中抽取50%作為樣本,即4個班;美術系,每個年級6個班,從中抽取50%作為樣本,即3個班;共(7+4+6+7+4+3)*4=124個班級組成第三級樣本。

四段抽樣,從班級到具體學生。採取分類隨機抽樣的方法。首先,編制第一級抽樣框。假定以學生性質作為分類標準,將班級內學生分為幹部男學生、幹部女學生、普通男學生、普通學學生,4類。(注:幹部學生指:該學生在學校、社團、班級等組織內擔任學生幹部者,或黨員學生、預備黨員學生。普通學生:該學生未在學校、社團、班級等組織內擔任學生幹部者,且不是黨員學生、預備黨員學生。)中文系每班50人,地理系每班39人,經濟系每班27人,數學系每班31人,物理系每班38人,美術系每班42人,按照分類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幹部男學生、幹部女學生、普通男學生、普通學學生中各抽取25%,即中文系、地理系、經濟系、數學系、物理系、美術系每班分別抽取13人、10人、6人、8人、10人、11人。共(13*7+10*4+6*6+8*7+10*4+11*3)*4=1184人組成第四級樣本。

(5)抽取調查樣本:

抽樣樣本總數:(13*7+10*4+6*6+8*7+10*4+11*3)*4=1184人 抽樣比率:1184/34992*100%=3.4%

(6)評估樣本質量

按照上述抽樣方案進行小範圍內模擬抽樣,並對抽樣結果、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改進。

五、調查內容

1.大學生的基本資訊: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年級、職務等。

2.大學生睡眠的基本情況:?睡眠習慣:睡眠時間、睡前行為、睡中行為、睡後狀態等。 ?睡眠質量:睡眠時長、安穩程度、睡後精力恢復程度、睡眠飽和度等。

3.影響大學生睡眠的因素:睡眠者自身因素、睡眠者所處環境因素。 4.大學生睡眠的改善方法:睡眠者內在調節、睡眠者外在調節。

六、調查時間、場所

1.調查時間:學生在校上課期間週一至週五中午午休時間中午12點至下午1點(具體計劃時間:20xx年6月23日至27日,中午12點至下午1點)

2.調查場所:哈爾濱師範大學(江北校區)第二食堂門口

七、研究經費和物質手段

1.研究經費計劃:租用帶傘涼棚(含桌椅)2個,300元;調查問卷的印刷4200 份,200 元;調查用筆10 枝,10元。合計:510元 。

2.物質手段:由學校專項課題撥款。

八、調查人員培訓組織

1.調查人員:調查專案團隊共10人,設隊長1人,問卷發放人員10人,調查問卷統計分析人員5人,調查專案總結分析5人。(一人可兼多項工作)以上調查專案團隊成員均選自哈爾濱師範大學(江北校區)經濟學院20xx級經濟學專業學生,其中5名男生、5名女生。

2.調查人員培訓、組織:

(1)調查專案組長負責團隊成員的選拔,選拔完成後組建調查專案團隊。

(2)組織開展調查前的會議交代專案內容,集體討論做好調查前的準備工作。

(3)按計劃具體展開調查,收集原始資料。

(4)團隊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總結。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 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 研究目的:

瞭解大學生對消費的看法,通過比較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心理。

二. 研究過程:

大學生主要的消費方式:

消費結構的變動情況體現了人們的消費是否具有計劃性。從調查結果看,23%的大學生消費支出結構比較穩定,屬於有計劃型。33%的人表示能省就省,屬於節省型,43%的人表示隨意消費,屬於隨意型。相當多的同學對自身消費約束能力不強,在消費上呈現出隨意性甚至奢侈的傾向。多數大學生是第一次離家獨立生活,又是獨生子女,消費行為上表現出不成熟性。這主要表現在:盲目性消費、衝動性消費、從眾性消費、攀比性消費。一些學生從吃、穿、用到其他各方面都與人比排場、講闊氣,認為在同學、老鄉面前缺乏豪舉有失體面。這既給家庭加重了經濟負擔,也影響了順利完成學業,甚至會導致部分學生誤入歧途。

大學生消費支出專案中比重最高的是伙食,高達33.33%,其次是購物方面的支出佔20.33%,再次是交通、通訊開支佔14.63%,而交際,學習方面、娛樂方面、方面分別以13.01%、8.94%、9.76%緊隨,可見,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結構中,食物方面的支出佔據了絕對地位,大學生的消費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

調查中還發現,電話費、娛樂費用、交際費用和戀愛費用隨生活費的變化而變化,而絕大多數大學生每月購買學習用品、書籍等消費支出卻不足50元。而且,許多大學生並沒有在意自己的消費結構是否合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尚沒有明確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意識。

大學裡現在流行五大件的說法。這五大件就是手機、電腦、數碼相機、MP3、錄音筆。

手機,理所當然地成為高校學生五大件中最為普及的一件。隨著高校學生中手機使用者的急劇增多,校園裡的通訊業務市場成了一個巨大蛋糕,各大通訊運營商為了切割最大的那份蛋糕,不僅把營業廳搬進了高校,還紛紛推出了針對高校學生的校園優惠套餐。 學生應該鍛鍊自己的理財能力,不光是電話費也好,或者其他生活費用也好,都要注意支出必須跟自己的支付能力成正比。 在現代社會,打電話、上網都是大學生必要的、正常的生活方式,但是必須注意節約,不要給家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另外,要多花些精力在學習上,上課時間發簡訊是不對的。很多學生剛離開家庭進入社會,對家庭的依賴性比較重,在自我剋制的能力方面比較差,因此學校也應在這方面加大宣傳和教育的力度。

目前大學生在校大多都屬於享樂主義,經歷過大學聯考那緊張的生活之後,到了大學就一下就輕鬆起來。突然間離開了父母,再也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絮叨。這樣的生活對於剛從高中走不來的學生是非常不適應,以至於如此輕鬆的生活導致很多學生找不到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大學生沒有了學習負擔,自由自在的生活終於到來,這樣的生活是很多學生在高中時就夢寐以求的。這樣,娛樂便了大學生的生活必需品.中國的應試教育使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極差,大學生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生和娛樂的時間,使大學生們無限制的放縱自己,從此遠離了學習。

在此提醒大學生們,考上大學並不是學習的終點,我們要繼續前進,學習更多知識,為以後真正步入社會做打算,也希望家長和老師們能在學生初等教育階段多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這樣大學生就會在大學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大學生交際消費的支出大多涉及同學朋友聚會。交際活動可以增進感情,可以交流溝通,可以認識新朋友擴大交際圈,給自己多條出路。

一方面,交際活動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必要性,學生可以適當參加與朋友溝通感情;而另一方面,交際消費多了,家庭的開銷增大了,對學習也會有影響,社交太頻繁,人會比較浮躁,學習上的認真刻苦勁兒也會削弱。部分清醒的學生真正認識了這種所謂人脈費用危害。求人不如求己,與其花金錢、時間去搞人脈交際,還不如努力學習,學業有成,打造一番事業,不比把理想寄託在他人身上更有把握 。

大學生畢竟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對於面子和應酬上的開銷應該適當節制。同學們完全可以在學習之餘靠自己的能力賺取生活費,而對於父母給的生活費應學會算著花,而不是大肆揮霍。

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著若干問題:

1. 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過個別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2. 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佔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於80元的佔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3. 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在被調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佔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麼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佔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強。當然也有12.5%的學生是抱著閒著沒事的態度。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比起歐美髮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求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

 感想與體會:

大學生要控制慾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購物時不要急於出手,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另外要學會理財,制定每月的開銷計劃,進行消費記帳也是大有幫助的。理財其實也是一種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效能,如何去規劃、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們關注消費和理財,希望可以探討到我們大學生自身的一些消費特點,以使我們今後可以更理性的消費,更明白的消費。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愛情,多麼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嘆。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物件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物件。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為98.75%。

3. 調查時間為20xx年10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援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物件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群體裡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物件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著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裡,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型別。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為大學生戀情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為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並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物件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物件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為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調查背景:

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雖是和平與發展,但充滿著更為激烈的新一輪的競爭。我國在挑戰中尋求發展的機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阻撓。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綜合型複合人才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國的大學裡,學生往往是隻學習專業知識,並沒有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而在國外,如美國,它們的學生同樣是採取休學分的制度,可是學校的政策放地更寬,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踏入社會,尋求工作。那樣學生可以及時到了解自己的不足,瞭解現在社會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對比之下,國外的大學生總體的競爭實力,就強於我國的大學生。

所以,我國大學生應該走出過去那種單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為綜合型複合人才,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新世紀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著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大多包含著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我國過去幾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其焦點是外延規模的擴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們的視神經,當外觀視覺上的吸引力降低時,所有問題的焦點,現在轉移到了內部。中國高等教育將從數量時期全面進入一個質量時期,將從注重外延發展到打造內涵實質。育人的意義既廣大又深遠。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問題,會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中產生惡果。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發生了一些帶有全域性性的負面影響,我們的優秀人才,正在為他們的優秀付出代價;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也將為此付出代價。解決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人都來關注。但近幾年的大學生表現出低素質.低能力??這種種的現象已使大學生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有所動搖。

那麼,大學三年,四年的生活到底給了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什麼?是知識?品質?能力?還是一無所得?

調查目的: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著民族的脈搏;更是我們該去擔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而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

調查的結果: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裡,有的是一年級新生,也有的高年級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著各自的夢想,對未來的期待來到了大學!他們在沒上大學的時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設想著自己的大學是什麼樣的,大學的學活是怎樣的!但,他們一旦在大學裡生活上一個月、一年、幾年,他們有的人就會失望的說:“現在的大學生活和我當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天壤之別!”在我們所調查的人群中有大多數的大學生說他們的現在的生活和高中時所期待的不一樣。有的抱怨說學校環境不好,有的抱怨說學校設施不全,有的抱怨說學校師資水平不夠等等,表現出一系列的不滿,卻他們很少考慮自身的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問題或困難的話,很少去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它們,更有甚者會置之不理。但還是有的學生會向講師或同學們諮詢,來解決。大學應該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尋求別人的幫助,應該學會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考,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大學的校園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他們從中汲取著不同的營養,大學的生活已經很接近社會了,被人們稱為“小社會”。在這小社會裡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的發揮,展示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同時,也可以鍛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處理突發事物的能力等等。有的學生都積極的參加學校裡的活動,都認為在活動中,不僅能鍛鍊自己的勇氣,還增加了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交際圈也擴大了!但有近21%的學生卻對於這些活動不予理會,認為這些都是些沒有意義的事,不如將這些時間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網、談物件等。

戀愛,在大學裡是很常見的事,這時的青年不再像兒童那樣滿足於血緣帶來的親近,而有意識地結交一些個人密友。大學生正處在這個發展迅速的關口,有許多煩惱不能也不願向長輩傾訴。於是大多數人發現,如果沒有一個可互相吐露心聲的親密知己,日子將很難過。到了青年中、晚期,親密關係的需要進一步發展,此時的朋友已不僅僅是傾訴物件。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會,這些對青年的交友影響都很大。進入大學校園,對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脫離以前的群體進入新環境。青年必須重新建立各種關係。煩惱、寂寞、通過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對親密關係的需求空前強烈。親密關係發展的頂點就是愛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會承認有比戀人更親密的人,而且戀人間的親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間關係所比不上的。因此,對親密關係的追求把孤獨的大學生引向戀愛是極其自然的事。調查中有的學生認為戀愛在大學的校園生活裡佔有重要的地位,讓不少大學生走進戀愛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說,是“隨風”走的,看見別人搞物件,自己也想搞一個,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不同於緊張的高中生活,大學的生活是十分寬鬆的、自由的,很多時間成了學生的課餘時間,他們對於這些時間,有不同利用方式。有的學生選擇去做家教或兼職,這樣不僅可以減小家庭的`負擔,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有的學生選擇上網(玩遊戲、聊天等),他們一旦閒下來,就覺得生活很空虛沒意思;還有的學生選擇學習,他們解釋說:“一切都是虛的,只有自己學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當然還部分人會選擇做些其他的事情來打發這些課餘時間。總之,不管怎麼利用這些時間,只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過的充實,那麼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專家建議,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在入學時開始,大學生從大一起就應該思考個人所學專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掌握這門知識,能到哪些行業和企業去,自己是否喜歡未來的這個職業,而不是簡單地根據教學安排和教材開始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在所調查的人群中有的學生有明確的規劃,但有的人想過規劃,但都沒有做出來,還部分人根本就沒規劃過。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髮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該自覺到去做,不應產生依賴的心理,什麼事都地別人幫忙,要學會自立!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為。職業生涯規劃分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職業生涯規劃雖受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制約,但更多的是受大學生個人自身素質影響,因為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社會或學校強加個人身上的實施方案,而是當事人在內心動力的驅使下,結合社會職業的要求和社會發展利益,依據現實條件和機會所制定的個人化的實施方案。但由於我國長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響,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手段落後,更談不上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隨著社會形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利益主體等方面的多樣化,高校應建立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諮詢機構,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從多方面對大學生將來的職業規劃提供科學的指導。我相信如果中國每所都能這樣作的話,中國的大學生的未來會更加美好,中國的未來將不可限量,中華民族將會走的更遠!

現在,大學校園裡流行的一個詞語就是“鬱悶”。“鬱悶”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大學生心理世界,表達出許多大學生上下求索的徘徊和朦朧情感的困惑。如果這種鬱悶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和釋放,必然會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從而產生心理疾病。自殺僅僅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極端方式。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大學生心理行為障礙率16%-25.4%,並且有上升趨勢。

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溝通!大學生的心理話需要有人傾聽和理解。在現階段社會資源還不夠充裕的情況,鼓勵大學校園內自助、大學校園之間互助、社會力量介入等等方式。讓大學生都能將自己內心的苦悶或快樂,都能有朋友與他們分享。使他們能真正的快樂起來,從而實現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

建議與決策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段.可以說19歲到23歲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時代,這時的體力、記憶力、反映能力都達到了巔峰.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這段時間,來更好地發展自己.

對於大學生來,首先是學習方面:要有遠大的目標.斯大林曾經說過,偉大的精力產生偉大的抱負.沒有遠大的目標,大學四年將是無精打采和萎靡不振的. 在大學裡應該給自己一個目標,讓你的生命燃燒.帶著問題去學,並且以自學為主.沒有問題的學生不是好學生.以自學為主並不是否定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很重要,它能引導你怎樣更好的去學.要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大學生是知識分子的後備軍,要注重各科的協調發展,這將決定你能否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充分利用學校給大學生提供的實習機會,爭取更多的培訓機會. 藉助網路來了解現在世界最新動態,拓展自己的視野.

其次是業餘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業餘時間多學一些與自己興趣有關的東西,不要把業餘時間全用來上網(如玩遊戲、看小說)等一些不利於自身發展的事上, 應充分利用在校學習的時間,為自己補充所需知識和技能。包括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選修、旁聽相關課程、報考技能資格證書等。這將有助於我們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質.要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問題,最好在大學時期不要談戀愛,如果談戀愛,不要整天沉迷於二人世界,耽誤自己的學業,要分清什麼是主什麼是次,不要讓自己後悔!

對於高校本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實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方針,按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增強時效性的要求,以創新的思維,積極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內容、新途徑、新方法、新機制,以開拓高校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學校的各級組織還要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有益於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文化活動.

當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隨之而來的社會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而當代大學生在經過近乎慘烈的中學時候後,進入到相對清閒的大學生活,大都進入一種鬆散的生活狀態.學習,活動,工作(兼職,家教或其他),上網,戀愛??在多選擇的校園生活中,更多的人選擇了後面的,上網玩遊戲等虛度年華.大學生長期地這樣的狀態下生活,國家的會是怎樣?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有責任和義務來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樑,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摘 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著政府政策引導和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準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關 鍵 詞】大學生/創業問題/政府高校引導/社會關注/調查報告

浙江是一塊創業的熱土,民營經濟興旺發達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國教育行業的前列,高校眾多,但由於崗位差異,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創業也逐漸成為眾多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我們就大學生創業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我們希望通過研究報告,能夠引起各高校和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個研究給創業前的大學生、政府、高校、社會提出建議。

我們小組主要採用問卷調查和網上查閱資料等形式。我們小組也參考了一些其他調查問卷的格式,結合實際編製成《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問卷》(見附錄二)。問卷編制好後,小組成員通過各自QQ向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為確保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我們採取了無記名方式。最終調查問卷共發100份,實際統計80份。調查結果見 附錄1

本次調查範圍涉及人群大多是來自各大高校的學生,涉及眾多專業,範圍涵蓋廣泛,涉及面廣。從科學合理的角度講,我們的整個調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現狀分析和調查結果:

教育部部長賙濟11月20日在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95萬,比20xx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突出,為此,會議決定將20xx年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創業依然是熱點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是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而從西方的發展歷程來展望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學生創業將成為市場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勢力。大學生的加入將為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當大學生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裡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為廣大的同學所瞭解和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為了全面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前準備的現狀, 研究調查各大高校、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我們在1月20日—2月20日,通過問卷形式為主,網上QQ談話和網上搜尋材料為輔開展調查活動。

從調查問卷中抽出幾份題目進行分析,例如第二題,您關注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調查中,經常關注,很清楚的大學生佔10%,偶爾關注,比較清楚的大學生佔30%,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的大學生佔45%,一點也不知道的大學生佔15%。從這裡體現出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雖然佔比較大的比例,但經常關注的大學生只佔10%,所佔比例較小,說明大學生關注國家政策是有待加強的。

而第三題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 ?調查中,考慮過的大學生佔97.5%,完全沒想過的大學生佔2.5,正在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佔0%,已經嘗試過創業的大學生佔0%。從這裡體現了創業的問題對大學生不是什麼和他們毫不相干的事情,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思考過創業的問題。而第十題您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 調查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佔47.5% 沒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的佔52.5%。其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次數一般在1-2次。從這體現出大學生參加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比例相對較小,大學生對此的關注度還不夠,還有待加強改進。

二、結論分析和建議:

《關於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是我組研究的課題,在課題申請時,我們是作為一個課外業餘任務來完成,經過一番網上瀏覽、網上問卷調查發現這個課題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會、國家和高校的關注度極大。由於我們小組在資金、人力、物力、時間、個人學歷等因素的限制,調查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申請課題前的想像。對於我們大專生來說,要作到大範圍且研究的極大深度同時極具學術性,是不怎麼現實的。因此,出於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我們組員採取網上問卷調查,網上搜集相關材料等形式,調查自己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其結論和資料也是具備科學性,確保實踐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升作品質量。

從調查問卷和現場人員訪談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幫扶機制。高校在大學生自我創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創業指導、資金落實、客戶聯絡、社會溝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較規範、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高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一方面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和創業觀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各種創業技能進行全面培訓,並最終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

對於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臺,對於大學生創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政府幫扶的持續性需要關注。此外,大學生創業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政府的幫扶作用,社會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去逐步鍛鍊其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管國家政策、高校、社會環境如何,我們認為最重要在於大學生自己,因此大學生主體不容忽視。下面給大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從前面所講,我們可以看到,成功的創業者具備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質和次要特質,要有創業觀念、有才、有膽、有識,同時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這些高要求決定了當代大學生想走上創業之路,就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鍊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者思維和創業意識和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死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型別。

實踐證明,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而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之都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中國有句俗話:“一年學成個莊稼漢,三年學成個生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意識。自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磨鍊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說敢當,敢作敢為,不貪圖眼前的利益,永遠進取,使自己成為強者。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自主還要有遠見、有敢為人先的膽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三)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如今,不少大學都開設了創業指導課,教授創業管理、創業心理等內容,幫助大學生打好創業知識的基礎。大學圖書館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書籍,大學生可通過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

其次,創業是目前媒體報道的熱門領域,無論是傳統媒體,如報刊、新書、廣播電視、還是網路媒體,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創業知識和資訊。一般來說,經濟類、人才類媒體是首要選擇,比較出名的有《財富人生》、《創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以及“中華創業網”、“中國創業論壇”等專業網站。此外,各地創業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機構的網站,也蘊藏著豐富的創業知識。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往往針對性較強。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大學生要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創業。創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和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對人的能力要求很高。從事創業的人既要懂經營,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係,又要當機立斷,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既要能言善辯,又要能談判公關,既要能開拓創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難。因此,創業能力的綜合性很強,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經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公關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談判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作為21世紀教育的4個支柱”,並把其作為開啟未來人生大門的四把“鑰匙”。“學會認知”就是教人掌握認知的方法,學會學習的方法、手段,培養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做事”就是要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駕馭處理複雜突發事件、危機的能力。“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培養人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管理能力。“學會生存”就是要不斷增強人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的責任感,培養人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因此,大學生要主動樹立“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從而使自己在創業時“走得出”,“站得住”,“幹得好”。

(五)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實踐環節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和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其次,大學生還可通過參和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瞭解市場,並磨練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三,商業活動無處不在,大學生平時可多和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Email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諮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比看書本的收穫更多。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和經驗,將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其四,投身於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後進入創業啟動階段,可以單獨或和同學輪流租賃或承包一個小店鋪,或加工、修理、或銷售、服務等,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大學生在參和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也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大學生提供應對挫折,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大學創業成功。

結語

通過研究,我們希望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富有建設性意義的調查結果和資訊,普及創業理念,彌補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裡對社會缺乏瞭解的不足,增加日後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努力,在電信分院老師、團學幹部等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小組完成了此次調查研究。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初次撰寫,我們的日常工作、調查方法、報告論文格式等也存在著諸多不足和缺陷,望評委老師能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為我們日後其他工作做借鑑!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前 言

(一)背景:

大學生寢室是大學生生活、學習和進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是大學生人生道路上重要的成長環境。據統計,大學生大約有2/3的時間是在宿舍裡度過的。它相當於大學生的第二個“家”,寢室成員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古語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方;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

大學生寢室文化是指寢室成員在寢室生活、學習、休息、娛樂、社交等活動中所構建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它包括寢室成員的學習方式、生活習慣、人際交往、精神風貌、道德氛圍、室內環境佈置等方面。它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正確地引導和整合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有助於大學生健康成長,有助於大學生早日融入社會,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二)調查時間:20xx.5.10--20xx.5.12

(三)調查地點:防災科技學院南、北校區

(四)調查物件:防災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

(五)調查目的:瞭解寢室文化現狀,並給出相應的建議。

(六)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

(七)調查人員:王政禹、趙能、李兵、史佳林、李敬文、劉卓昌

二、正文

(一)總體現狀

1、宿舍現狀

1.1宿舍設施及裝飾

在調查問卷中,有1臺電腦的佔25%,有2臺的佔17%,有3臺的佔15%,有4臺或更多的佔40%,這種情況大部分是由於專業需要等原因,基本上寢室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電腦。由此可見,電腦已是大學生必不可少的裝置,是大學生娛樂,學習的主要工具。

1.2宿舍衛生狀況

26%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衛生狀況很好,63%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衛生狀況一般,9%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衛生狀況較差,只有2%的人認為自己宿舍的衛生狀況很差。好的宿舍衛生狀況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休閒的環境。然而,大學生平時隨地丟果品紙屑,浪費水電資源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就要我們加強監督,自覺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把寢室當做自己的家。

2、大學生宿舍行為文化現狀

我們進行了一個統計,大學生每天在寢室的時間長達13個小時,除去8小時睡眠外,還有4~5小時用於學習、交談、娛樂、自身管理等。這些時間的分配是因人而異的。

據調查顯示,同學在寢室沒有進行課程學習的佔15%,課程學習比較少的有佔30%,課程學習頻率一般的有28%,課程學習比較多的佔18%,課程學習很多的佔9%。在寢室進行學習交流的頻率上,選沒有的有10人(佔10%)、比較少的有48%、一般的有26%、比較多的佔15%、很多的只有1%。這一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宿舍進行學習上交流的頻率還是較少的。其次在宿舍成員逃課情況上, 選擇很多的5%、多的有15%、一般的佔40%、少的有30%、很少的佔10%。這一調查結果同樣另人憂慮,大學生逃課現象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現象。

大學生的娛樂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在看電視、電影的頻率上,15%的人選擇沒有,22%選擇比較少,25%選擇一般,30%選擇比較多,8%選擇很多。女生愛看的韓劇,男生關注的體育賽事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元素。電腦遊戲幾乎成了男生宿舍的主流文化。

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發現大學生寢室“臥談”現象以悄然成風,談論內容五花八樣,其中談論娛樂資訊有19%,個人前途的有15%,男女情感的佔20%,時事政治,奇聞異事的分別佔5%,7%,討論學習的有,但不多。大學生一天學習下來,還久久不能平靜,以致熄燈以後躺在床上,精神仍處於亢奮狀態,久不能寐。

3、大學生宿舍交際關係現狀

當問及如果舍友打擾了你的學習或者休息,你可能採取的方法是什麼,47.4%的大學生選擇“委婉指出”,有24.5%的人選擇“忍耐”,16.2%的人表示會“直接告誡不滿”,選擇“主動出面解決”的學生不及一半,說明目前在大學生處理人際關係方面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指導。

同時調查中,有4%覺得和寢室成員相處起來很難,5%認為較難,66%認為較容易、24%的同學認為很容易,這表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還是處於一個良性狀態 。在是否與寢室成員發生過沖突的調查中,37%選擇和寢室成員發生過沖突,60%選擇沒有和寢室成員發生過沖突,並且45%的人認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宿舍的同學。

(二)存在問題如下:

1、寢室玩耍較多,學習氛圍不濃

在調查中有60%的人在寢室以玩遊戲,上網聊天來打發時間,學習,和寫作業的時間被擠的很少,這與寢室的整體學習氛圍有關。這反應大學寢室的學習氛圍有待提高。由於大學管理相對寬鬆,學習壓力較小,學生普遍學習激情不高,造成雜亂無章,令人頹廢的印象和感覺。

2、不良習慣存在,安全仍有隱患

針對大學寢室不文明現象,其中72%的寢室有不文明現象,不文明現象主要集中於吸菸佔20%,喝酒佔15%,違規用電佔10%,打架,賭

博的很少,對於在寢室吸菸問題,學校沒有具體的規定,寢室內吸菸問題嚴重,汙染了寢室的空氣壞境,也容易造成學生的墮落和鬆解,更不利於學生的健康,希望學校能出臺一些措施限制大學生抽菸行為的泛濫。 在喝酒的問題上,通過調查瞭解到節假日、過生日、同學聚會喝酒的比例較高,男生明顯高於女生。希望我們大學生能嚴格自律,不要損害了自己的身體,同時酒後滋事的情況也會發生,這給學生的安全帶來不穩定因素。

3、交流溝通過少,交往面過窄

在訪談的形式中,當問及你是否過參加了一些學生社團的活動時,大部分同學的回答是參加過,但參加的次數很少,參加過一次,二次的佔60%,這說明大學生的課外活動還不太豐富,學校中僅有的

那麼幾項文化活動又只是給少數“精英”們準備的。學生們時間分配有待調整,把時間用在真正有用的活動上,注意勞逸結合。

(三)形成因素:

宿舍文化的形成,從眾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一個不喜歡運動的大學生處在一個熱愛運動的寢室中,那麼他很可能由於從眾心理也喜歡運動。而一個喜歡學習的學生可能因為從眾心理而不愛學習了。再如一個人可能不愛上自習,但由於宿舍中的其它成員有上自習的習慣,他也會由於從眾而改變自己。宿舍成員的從眾行為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人的興趣愛好、對事物的認識評價、自己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等。

對從眾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群體的規範和壓力。在宿舍中,大家都遵守某種規範,誰也不願成為不合群者,宿舍成員在宿舍中怕受孤立,而願意與群體規範相一致,與宿舍中其他成員保持相同的看法或行為方式。

(四)我們的意見與解決方法

1、健全規章制度,規範學生行為

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應重視規章制度的建設,制定一套系統的、行之有效的高校學生寢室管理制度,建立約束機制。科學規範的規章制度能夠引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合理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把大學生在寢室裡的表現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得分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得分的一部分,列入學生成績單,載入學生學藉檔案,作為評優、評定獎學金、入黨等的重要依據之一,客觀上對大學生的行為起到了約束、督促和激勵作用,使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有了制度上的保證。

2、 以活動為紐帶,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較強,主張個人奮鬥,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表現出強烈的主體意識,以寢室為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活動,就是讓學生當主角,自編、自導、自演,充分展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這樣不僅能增強大學生個人成才的信心,而且可使愛好相同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通過活動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精神。要提高文化活動的品位,使活動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如:大學生寢室文化節、寢室成員特長表演、攝影大賽,以寢室生活為內容的小論文比賽,以寢室為參賽單位的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文明寢室評比競賽,還可以開展讀書活動、專題講座計算機學習等,把寢室文化滲透到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使他們在高雅、健康、融洽、活潑的文化氛圍中健康成長,在活動中接受科學真理的影響,高尚情操的陶冶,鍛鍊意志品質,培養交往能力,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為早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了寢室文化的內涵,發現了我們周邊寢室存在的問題,歸納總結了寢室文化的一些形成因素並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看法建議。我們從中獲得經驗教訓,希望把我們的寢室建設發展的更好。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寢室引以為鑑,相互促進,形成一個更加和諧,進步的文化氛圍。由於經驗有限,我們的總結也不夠全面,觀點也不盡完善、正確,請多多諒解,指教。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遊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遊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20xx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20xx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行社達1.6萬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大學生旅遊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於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瞭。鑑於這兩點,對當今大學生旅遊的調查就顯得是有必要的。

通過對部分地區、部分城市的調查,得出了一些資料和建議,謹供參考。本次調查採取抽樣調查方式,通過調查,現就江西省南昌市的幾所高校進行了調查得出了寫建議。

一、大學生旅遊的意向

在旅遊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遊,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但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遊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旅遊。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遊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佔74%。

去旅遊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閒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遊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調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遊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遊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夥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於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裡旅行,例如旅遊管理專業,勘探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由於學習目的而選擇旅遊。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故對旅遊的喜愛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歡旅遊是來欣賞景觀、增長見識,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遊的主要因素。

二、大學生旅遊的消費方式

在選擇旅遊消費方式上,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遊,約佔51%;其次是選擇個人遊的,佔21%;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遊團。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在選擇自助遊和個人遊的學生中,高年級明顯多於低年級,這可能是高年級有更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來自城市的學生明顯多於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與學生的個性有關。

三、大學生旅遊的方式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遊時,出遊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遊的(約52%)佔大多數,與男(女)友一起的約佔21%,數字表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遊,而與家人一起(約6%)和獨自一人出遊(約21%)也佔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選擇上,部分人選擇跟男(女)友一起去旅遊,這可能是大學生旅遊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於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遊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遊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瞭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遊的人很少,只佔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大學生選擇旅遊地點的因素,以及個人消費水平的差異,旅途距離長短,個人愛好等等原因,影響大學生選擇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四、大學生旅遊的消費狀況

在以往外出旅遊的花費上,遊覽、門票佔其主要,佔總數的約67%,其次是吃的,約佔14%,交通約佔19%。而對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約佔33%,喜歡約佔46%。而特別喜歡僅約佔13%。由此可見,當地的風味小吃沒有將其特色表現出來,就深入瞭解,許多大學生對在沒有品嚐時給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嚐之後,其期望值大打折扣,畢竟青年人對新鮮事物在感官上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而一旦去體驗之後,沒有其想象的好時,將會大所失望,這也許是其感覺對其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的比例佔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學生(約53%)選擇30元左右(人/每晚),可見,大學生旅遊消費的要求體現了節約原則,這可能表明現代的大學生保持著儉樸節約的優良傳統,也有可能是大學生的旅遊費用大部分還是處於家庭資助。因為有80%左右大學生的生活費是來自家庭資助的。

五、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滿意程度

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大學生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約75%左右的大學生對旅行社不滿意。導致大學生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遊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約達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 約佔23%,和“配套設施不完善” 約佔15%。

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遊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遊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遊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遊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遊的妥善處理後,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遊的不滿。

六、大學生旅遊市場的前景

根據學生旅遊市場的現狀以及學生特點,結合旅遊電子商務的可重複消費的特性,完全可以將兩者結合,為旅遊電子商務企業的現在和未來創造利潤。因為,大學生群體對於旅遊電子商務網站的貢獻,不僅是現實的,而且在未來還會產生更大的回報。

1、大學生是現實的目標客戶

今日的大學生,不再是原來“窮學生”的概念,獎學金、勤工助學、社會兼職、家教等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已經提高了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大量的旅遊產品,在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之內,旅遊電子商務相對於大學生的營銷,本身就能收到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2、大學生畢業後成為消費主體

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中相對素質較高,對網路知識較多,使用電子商務的障礙較少的群體,幾年之後當他們步入社會,將會成為旅遊電子商務的主力軍之一,並對周邊人群形成帶動。旅遊電子商務網站與其等到他們畢業之後再考慮如何營銷,倒不如在他們相對較為集中、營銷成本較低的時候開始,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3、大學生是將來旅遊專案的經辦人

今日的大學生幾年後都要走向各個工作崗位,從基層做起的他們之中,將會有辦公室文員、董事長祕書、人力資源部的主管等等。本單位的旅遊事項,他們雖然沒有決策權,但都會成為經辦人,是否使用電子商務網站,使用哪一家的服務,選擇權在他們手中。能否在將來形成更穩固的群體,就要在現在讓他們加深對服務的認知與體驗,固化他們的使用習慣。

大學生市場的開拓,對於旅遊電子商務而言,意味著現在和未來,即學生對於旅遊電子商務而言,不僅是馬上能夠創造利益,更是旅遊電子商務未來的主力軍,因此做好學生市場,對於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可估量。

七、建議與結論:

如何才能抓住大學生旅遊市場?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學生旅遊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學生旅遊人群中,結伴自助遊、班級集體旅遊、同學居住地互訪旅遊,三種形式佔了絕大部分比例。大學生喜歡運用身邊的資源,運用電子商務的比例很少。主要原因,在於電子商務離他們很遠,沒有合理的引導,沒有體驗的機會。

在此方面,就需要網站針對學生群體,提升服務的附加值。要在目前的觀光遊、休閒遊之外,提出“大學生體驗旅遊”的概念,如社團主題活動與旅遊的結合、校際交友與旅遊的結合、假期社會實踐與旅遊的結合、對熱點就業城市的考察與旅遊的結合等,以此為切入點,亮出獨有的模式,吸引大學生群體的試用與體驗,從而形成使用電子商務的新習慣。

2、設計針對大學生的旅遊產品

對於學生市場而言,設計恰當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遊電子商務中最佔重頭的機票和酒店,就能組合出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產品。針對學生經濟狀況,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館為代表的廉價旅館;機票是紅眼航班或冷僻時間段;目的地的選擇不要考慮常規的旅遊線路;增加班級、支部或社團為單位的團購產品等。

3、推出大學校園營銷活動

旅遊網站應該走近校園,通過線下活動,聚焦學生的課餘生活,形成精確傳播、深度傳播,完成自身的營銷推廣,例如高校旅遊線路設計大賽、大學生最喜歡的十大景區評選、校園旅遊大使選秀、高校足球嘉年華等活動,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一、問題的提出

青少年是祖國的的未來。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部分國小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在學習上經歷了挫折後,便灰心喪氣,失去了學習的自信心。有的學生課上無精打采,不認真聽講,課下不能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有的學生考試成績較差,卻不以為然,甚至還有的學生出現了“逃學”這你現象,這些嚴重都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身心發展,日益突出的國小生“厭學“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我校教育中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應當大力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

那麼是那些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至使他們產生了“厭學”心理呢?為此,我進行了調查研究,想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準確地瞭解學生的真實心理,並根據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改進,併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借鑑。

二、研究方法

本人選取了我校三、四、五、六年級14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發出問卷140張,收回140張。問卷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年級)和22道選擇題和一道問答題。答題時沒有讓學生填寫自己的姓名,目的是讓學生沒有顧慮,能夠如實回答。22道選擇題,主要包括對學生學習目的、學生的作業表現、對教師教學方法、家庭對教育和科學指導情況的調查,一般可供選擇的答案有四至六個,一個問答題是:不願意學習的原因嗎?答案沒有明確的導向性,目的就是要學生實話實說,瞭解影響學生學習的真實原因,掌握形成“厭學”心理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根據我對問卷的分析,及自己平時工作中的觀察,我認為現在國小生中存在的“厭學”心理,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1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態度不端正。

通過調查顯示,有10%的人認為不讀書也能掙大錢,還有12%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沒有明確的目標,當然缺乏奮鬥的動力,久而久之,也就覺得學習索然無味,出現了厭學心理。

2作業佈置缺乏層次性,形式單一。

調查中我發現,在140張調查問卷中有25人不喜歡做作業,佔總人數的18%。還有74人有時喜歡有時不喜歡做作業,佔總數的58%。在22名長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中,有13名同學認為業太多完不成,說明作業量多。有9名同學是因為不會做才沒完成,說明難度大。學生不能輕鬆完成。長期以來,這些學生畏懼學習,出現自暴自棄現象,導致23%的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69%人對考試緊張害怕。經調查統計有28人喜歡口頭作業,39人喜歡書面作業,73人喜歡動手操作的作業,看來學生還是喜歡作業形式多樣化,我們平時的作業還是以書面作業為主,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

3、部分教師對學生關愛太少,特別是對“學困生”關心則更少。

被調查的140名學生中,有12人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經常被批評,有4人認為,因自己學習不好,老師不喜歡自己。有45人認為課堂上出錯或成績不好遭到同學的恥笑。他們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學習太差。由於這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又不能及時得到老師、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任課教師的關愛、指導,所以他們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了畏難、怵頭心理,久而久之,出現了“厭學”心理。

4、部分教師教學態度不認真,教學方法陳舊,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被調查的物件中,有50%學生喜歡遊戲,討論式教學方法,認為自己不喜歡某些老師的課,對部分老師的課沒有興趣,希望老師講得生動。有12人認為,在考試沒有取得理想成績時,受到教師的嚴厲批評,甚至會被罰作業。特別有52%的人反映某些學科課業負擔過重,每天自己能自主支配的時間,這說明,我們在現實工作中確實有一部分教師,教學態度不認真,教學方法陳舊,不能吸引孩子們,使學生們認為學習就是被動聽老師講課,機械地重複地完成老師佈置的大量作業,應付數量繁多的考試。

5、家長對孩子們的學習不重視,缺少科學的指導。

調查統計,有54名學生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學習漠不關心,他們只顧在外打工掙錢,很少過問自己的學習,佔總數的39%。只有15名學生認為,家長關心自己的學習,佔11%,但缺乏必要的科學的指導,認為上學認幾個“眼前字”就行,不必要學到什麼程度,反正自己就一個孩子,將來考不上大學,也能謀生。學生在學習上有了成績不是加以正確的引導,而是隻重視物質獎勵,一旦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了下降,他們更是採用簡單的處理方法,對學生的學習缺乏科學的指導。

6、個別家庭經濟收入較低,難以負擔孩子的上學費用。

在被調查的物件中有6人,佔總數的4。3%。這類學生雖然數量不多,但確實存在,一般是單親家庭、父母有病或失去父母的家庭,由於經濟原因,交不起上學的各類的費用,使這些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以及高學歷人數的增多,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且受到各方面的壓力的影響,人才堆積,職業上崗比例失調,導致就業難上加難,真是應了一畢業就失業。校漂族越來越多。針對該問題我們隨機調查本院學生對就業問題準備得如何,對將來就業前景的態度,並且將資料總結處理,發現以下幾點:只有xx%的學生有一直關注就業前景,幾乎沒有人想要創業因為需要資金門路關係,xx%的人選擇要繼續深造,而且近乎百分百的大專生認為畢業實習需要關係人脈,專業成績倒是其次。少部分學生認為個人素質很重要,應該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能否充分的準備就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決定你是否能在將來的社會生存中勝出。對你將來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

一、問卷調查

(1)調查範圍:XXXXXXX

(2)調查目的:瞭解XXX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未來的就業情勢。

(3)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連結地址

結果表明本院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不是很好,大多數大學生都不能充分地準備就業,導致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在逐年增長。雖然政府在不斷地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一點皮毛而已,供不應求的現象依然存在。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得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於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麼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二)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現狀與分析

1、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驟增。從整個國家來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部分國有企業的大量職工下崗待就業,同時,農村富餘勞動力正在向非農領域轉移,向城市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這樣一來,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形勢越來越嚴峻。

2、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不合理

畢業生在就業中出現了結構性矛盾,包括地區結構、專業結構等。就業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就業形勢好,人才非常多,就業渠道也比較暢通,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情況比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經濟發展緩慢。

近年來,一種情況有的學校追求短時效應,不顧本校的實力,盲目開辦一些熱門專業,造成人才供求過剩;另一種情況是,有的高校市場靈敏性不夠,對一些冷門專業,社會需求少的專業,不作及時調整,沒有及時調整招生人數,改革課程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畢業未就業就先失業。

3、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完善

目前我國的高校就業工作是由教育部門管理,戶口是由公安部門管理,而人才市場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勞動部門管理。而這些部門相互之間溝通不夠,再加上一些地區還有地方保護主義,對生源是本地的畢業生大開綠燈,而對一些外地畢業生則加上各種條件加以限制。一個真正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就業市場尚未建立,服務保障體系還未健全,體制性障礙還未真正消除。

4、用人單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費

一些用人單位缺乏人才培養機制,希望進一個人才,就馬上發揮作用,創造價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經驗,認為應屆畢業生只是有書本上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差,不太願意接受應屆畢業生,不想把時間花在對畢業生的培訓上。

5、高校就業指導滯後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業機制,就業指導體制不完善,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機構掛靠在學生管理部門,或者是剛從相關部門分離,其管理幅度相對較小,其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欠缺,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質量不高,就業指導課形式單調,有的只是在學生大三大四階段開設,沒有將就業指導貫穿於大學全過程。

6、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問題

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就業期望值較高,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對薪水、福利待遇要求過高,不顧自身的條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願去一些小城市發展;對單位選擇過高,看重國家機關、大單位等,對一些小企業不感興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7、大學生本身的素質問題

近年來的高校擴招,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生的基礎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軟體和硬體設施都沒有跟上,隨之帶來了學生質量的下降,有的學生成績不錯,但動手能力差,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也強,但是學習成績差,與用人單位交之失臂。

(三)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非常複雜,而且還隱含著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在當前新形勢下,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需要政府,學校及整個社會的努力,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創新觀念,完善制度和改進工作方式,不斷深化改革來完成。

1、政府應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就業市場

要解決高校就業問題,政府要加強經濟調控手段,對去西部地區和條件艱苦的一些重點單位和行業就業的大學生,在工資、待遇和生活條件上給予較大的優惠,採取措施鼓勵大學生去那些地方就業。在完善就業市場方面,政府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掃除體制性障礙。各級政府要開放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種種政策限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積極疏通就業渠道,不斷完善就業市場。另外,政府還應發揮自制優勢,主動為高校和學生提供必要的資訊服務和就業指導。

2、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各個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費,讓那些博士和碩士來裝點門面,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置換冗員。總之,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念,要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3、高校要強化內部改革

大學畢業生是高校產出的最終“產品”,其就業率與就業層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關係到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生源,也影響著在校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情緒,因此學校要深化自己內部改革。

高校要主動適應市場,適時地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基礎學科、應用學科的建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畢業生;同時還要根據市場需求,開設新專業,靈活地調整專業設定。

高校要建立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機制。理順就業指導工作的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就業指導機構,並充實人員與配備,充分拓展機構職能。就業指導機構還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在涉及到學校調整專業結構工作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充分就業。

4、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就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合理地就業。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讓他們知道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要做好哪些準備。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在教材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理論聯絡實際,在教學形式上,要引入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不要把就業指導課拘泥於課堂,要採用多種形式,如請一些優秀企事業人士做報告,開設模擬招聘活動,還應注意網路資源的利用,組建網上論壇,讓師生可以在網上進行探討。

5、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就業觀念

目前就業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大學生要把就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學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充分利用高校這一平臺,不斷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另外,大學生們要認清就業形勢,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地確定就業期望值。只有這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

總之,能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關係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關係到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解決此問題,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應對市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拓寬就業渠道,更新就業觀念。同時,大學生也要及早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積極面對就業問題。

調查報告執筆人:XXX

XX年X月X日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星期五那天,王老師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調查環境汙染情況。星期日早上,我召集了九組所有成員,由於耿紹博去他姥姥家,所以由我和喬軼軒來完成這次調查。

我們我們去了兩個地方,首先去了環保局。我們倆看到有一個小螢幕,上面還有一個像麥克風似的東西。喬軼軒的爸爸說:“那是噪音檢測器。”“原來如此。”我倆還看到了螢幕上寫著56——60分貝。意思是城市噪音是56--60分貝,這說明城市的噪音是中等情況。但我和喬軼軒大喊了一聲卻能達到76分貝。我驚訝的想:“啊!城市噪音是56分貝,為什麼大喊一聲卻是76分貝?”

我們調查完城市噪音汙染以後,來到了第二站:紅海子溼地公園。在這裡我們倆調查的是水汙染的情況。我乍一看看到的是藍藍的海。但細一看,看到的卻是灰濛濛的海水,和髒髒的海藻。並且還有從海上飄來的死魚!喬軼軒說道:“去年來到這裡的時候水很清,還可以洗手洗腳呢!但如今卻是灰濛濛的一片。”我也很悲傷,心想:“僅僅才一年,海水怎麼就渾濁不堪了呢?”原來是因為這些髒水都來自於生活中的髒水。看來以後人們不能往海里倒入髒水了,還得節約用水。這樣才能減少髒水哩!俗話說得好啊!“丟掉的是品質,撿起的品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