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學生調查報告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9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學生調查報告4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愛情,人類永恆的話題,愛和被愛都是一種幸福。戀愛觀是指一個人對於愛情的認識與瞭解,對於戀愛的態度,看法及行為傾向。 一個人的戀愛觀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他或她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本次調查從大學生的戀愛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以大學生戀愛觀為主題,用真實資料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為的主要因素。本次調查的目的是讓大學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戀愛觀,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戀愛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物件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主要採用自編的《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輔之以文獻法,並結合對大學生的觀察瞭解以及訪談的情況進行適當的增補。其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物件:本次調查選取了東北師範大學在校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200份,有效問卷192份,有效率為96%.

3. 調查時間為xx年10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60人廢卷3份,男生15人,女生4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10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7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援大學生談戀愛,僅有3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單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80人,廢卷2份,男生24人,女生54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大三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物件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大三的學生這個群體裡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

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於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女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男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女生比男生重情,而男生比女生樂觀。

5. 在對戀愛物件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著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裡男女思考的方向不一樣,男生會理性的對待情感問題,女生則會感性的對待情感問題。

大二大三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大三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0人,廢卷2份,男生11人,女生17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 25%的人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

2. 與戀人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為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於大學愛情能否成為婚姻,則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不可能。

4. 對於戀愛與學習,21表示同等重要,7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從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為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接觸後才確立的。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也許是彼此接觸得久了,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而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選擇,畢竟大學生還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只有一人來承擔戀愛開支是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明智的。大四學生的戀愛思想比較成熟,可是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也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抱著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與對方更大的傷害。所以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四)研究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研究生接受調查的有30人,廢卷1份,男生9人,女生20人。經過調查統

計,研究生的戀愛是有目的性的,其主要目標是成就婚姻。隨著年齡增長,三觀發展比較全面,對於戀愛的態度也更加成熟。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層次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充套件,社會閱歷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大三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也會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餘。大四學生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而研究生則已經具有了婚姻意識。

三、大學生戀愛觀及存在問題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 好奇心理。由生理髮育成熟導致的性衝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由各種網路資訊和書籍描寫而引發對戀愛的好奇心。

2. 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3. 遊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4.跟風心理。不少學生走進大學後,看到周圍同學談戀愛後,心理髮生變化,盲目地投入到這個行列中。還有另外一種心理,發生在男生身上較多,周圍兄弟都在談戀愛而自己沒有女朋友,覺得沒有面子,所以也加入這個行列中。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群體,今後的生活還會動盪,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後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由於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衝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因為空虛而愛。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因為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裡,進入了自己夢寐的高等學府,在大學表現出混日子、得過且過,有的學生認為,進入大學以後,思想很消極,什麼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彷彿沒有了一點意義,頭腦一片空白,失去奮鬥目標和前進動力,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於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說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物件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為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

有利用價值,就會採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係。

3.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於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祕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後的後果和將來的發展。

4.不注重戀愛的後果。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大多數都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很多青少年帶著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為正常現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為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愛情與事業定位不當。當代大學生在面對愛情和學業的時候,往往是把愛情放在首位,認為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愛情與學業從其內涵是兩個不相聯絡的概念,不可能相提並論,就算是有聯絡,也不可能耽誤學習,因為在學習的時候心理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大學生在主觀上認為戀愛與學習沒有關係,互不影響。

四、樹立合理戀愛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徵和存在的問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

(一)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著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裡、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髮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於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於從屬關係,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

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汙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遊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著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彙,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階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三)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裡,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為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託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四)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因為在鮮花、美言的背後,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偽”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著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裡,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潔”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著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就業

就業是大多數大學生畢業後的首選。近年來,大學生整體就業形勢較為樂觀,但有些正面臨職業選擇的畢業生存在不好的求職心理問題。

主要問題有三個。1.自信不足。面對激烈的競爭,不少畢業生容易在“擇業難”中降低信心。2.猶豫不決。擇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抉擇。畢業生失去擇業良機往往源於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等心理造成。自考生要理性分析自身優點,找準喜歡、適合的工作。3.自視過高。部分畢業生自認為長相出眾,或成績優異、家庭條件優越而產生自負感,高估了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尤其是平時過於依賴父母、朋友的一些畢業生,抱著“反正父母會幫我想辦法”的想法對許多工作看不上,便成為了“高不成,低不就”。

留學

近年來我國自考學歷也越來越受到國外認可,承認我國自考文憑的國家已超過20個,包括學歷和學分互認。這些國家的多所高等院校承認我國自考委員會頒發的學歷證書,允許持學歷證書或單科合格證書的自考生直接攻讀學位或免修、減修部分課程。自考生不僅能憑自考證書申請國外高一級院校,還能在申請同級院校時原來在國內所修的學分仍被承認。

德國、紐西蘭、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已與我國教育部簽訂了學歷互認協議,承認我國頒發的自考生學歷證書,並會將自考生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一視同仁。這些國家的大學允許已獲學士學位的我國自考生直接申請研究生課程。對沒獲學士學位的自考生,英國的大學還提供證書過渡課程予自考生申請。

北京教育考試院自考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辦理出國成績翻譯手續時考生需持有效身份證件、准考證到考試院自考辦開具成績證明及介紹信,再到指定的翻譯公司進行翻譯,翻譯件經考試院自考辦或主考學校稽核蓋章後。

考研

今年的研究生考試剛剛結束,這是報名取消年齡限制後的第一年。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要求的學歷越來越高,自考生不再是鳳毛麟角。考試院自考辦相關負責人提表示,考研報名時考生要提前對學校及專業進行全面瞭解。包括是否有特殊的要求或其它細節,儘量避免報考無效。

自考與研考之間有很大的差異,要求掌握的知識和程度也不一樣。考上研究生的自考生周宇提醒想考研的自考生,研考與自考從某種意義上有種雙向的錯位。考研是選拔性考試,比的是分數。自考是水平測試,合格“萬歲”。自考偏向於考查對大綱的掌握,研考則考驗對整個專業體系的掌握情況。因此,許多考生覺得考研離自己非常遙遠。周宇說:“面對並不熟悉的研考,自考生不必驚慌失措。考試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將學習方法加以完善,便能更有效的對應研考。”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物件:------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大學生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

  二、問卷情況

見附錄一、

本問卷共發放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6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為主。

  三、資料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800,對純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佈峰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大概符合正態分佈

2.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資料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250-3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資料受限於學校的物價水平,但還是可以反映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100%,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費高於50元的佔到43%,已經接近一半。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資料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個電話時間較短。即使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

5.生活資金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資料還是說明了一些問題,這種情況是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為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思考

綜合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目前正受到社會的影響,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

A、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調查報告《大學生消費情況社會調查報告》。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大學聯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專案。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C、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裡,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D、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大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在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嚴峻的就業壓力,尤其是對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許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危機感之中。因此,兼職,逐漸成為大學生走進社會的重要選擇,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選擇做兼職,以此來累計社會經驗,作為將來走向職場的練兵場。兼職,成為當代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我們學校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情況如何呢?兼職活動又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兼職活動是否面臨問題?為了解這些問題,並從中發現值得借鑑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為大學生兼職活動提出建議和看法,以期起到端正大學生價值觀念和精神風貌的作用,我們小組特進行了此項調查。

  一、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兼職狀況;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調查方式:調查問卷

三、調查物件:**學院學生

 四、調查日期:20xx年12月3日~12月4日

五、調查資料分析:

(一)對兼職活動的態度

根據調查,有30%左右的學生表示沒有做過兼職,但問及他們對大學生兼職的態度時,有85.6%的學生表示贊成,另外14.4%則不贊成。從這組資料可以看出,大學生兼職現象確實已經愈加普遍化。

(二)獲得兼職的途徑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34.29%的人是通過他人介紹獲得兼職,27.75%的人是自己找的,另外還有通過海報、廣告、網站等途徑獲得兼職工作,但只有19.11%的人是通過專門的中介機構得到兼職的。從這些形式多樣的途徑可以看出,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加劇,一部分是大學生自己主觀方面,另外,社會引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在社會誠信制度尚未健全的時候,大學生經過廣告、海報等途徑尋找兼職活動,安全因素必須考慮進去。

(三)兼職工作的特點

總的來看,大學生兼職的種類繁多,但大多是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偏向於單純體力勞動的工作,如:促銷、發傳單、餐飲服務等。相較於學生的就業傾向,還是有點偏差。比如:31.94%的學生期望兼職工作為家教,但只有14.66%的學生能夠如願以償。調查結果顯示,52.89%的學生認為兼職與本身專業無相關或相關度很小。從這些現象來看,大學生兼職很大程度上只是充當廉價的勞動力,這使得學生對兼職的期望效果不能很好實現,也造成了人才資源利用的不合理。

(四)兼職活動中的安全問題

根據幾個關於兼職活動中的安全問題的反饋資料,可知目前大學生的兼職活動並沒有切實的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薪資安全等。調查結果顯示,52.62%的人認為其工作的環境比較安全,較少的認為環境不安全或無所謂。而在“兼職前是否簽訂協議”這個問題上,22.25%的人沒有和用人單位簽訂協議,20.94%的人有過口頭信譽保證,只有19.11%的人以書面形式簽訂過協議。這些都可能導致學生的人身安全、薪資安全受到危害。面對一些兼職活動中的糾紛,41.62%的學生會與當事人或領導交涉,13.35%的學生會向相關部門投訴,也有少部分同學自認倒黴或不知所措。這表明,學生們有了初步的維權意識,但還需加強,大部分有兼職經驗的學生也認為學校、社會對於大學生兼職的保障政策亟待完善。

(五)兼職與學習的關係

對於“當兼職與上課時間相沖突時,你會怎麼做?”這一問題,26.18%的人選擇放棄兼職,31.94%的人認為看情況而定,10.21%的人選擇堅持上崗;而對“你認為兼職是否會影響學習?”這一問題,62.04%的人認為可能會,因人而異,22.51%的人認為影響說不清楚,只有7.07%的人認為一定會。兼職活動的日平均時間,25.65%的學生在3~6小時,25.13%的學生在1~3小時,但也有15.45%的學生需要6~8小時用在兼職上,甚至8小時以上的也有。大學雖然相對比較寬鬆,但可支配時間也是有限的,在這些有限的時間內,劃出部分甚至全部時間用來兼職,這顯示,在實際的兼職活動中,無論事前計劃如何、統籌如何,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影響學習的情況。

(六)從事兼職活動的目的和收穫

大學生選擇兼職的最初目的,50.26%的學生是想通過兼職鍛鍊自己的能力,31.94%的人想增加社會經驗,這兩項佔了大多數,其餘學生分別出自賺錢、興趣和廣交朋友的目的選擇兼職。可見,目前大學生對能力和社會經驗是相當看重的,這是大學生關注社會、就業的表現。當問及兼職的收穫時,37.43%的學生認為通過兼職對社會的瞭解加深了許多,也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也有相當部分的學生認為兼職活動使得校園生活更加充實,與人交流能力也有提升。由此可見,大學生參與兼職活動也有有利的一面,大學生既獲得了社會經驗,也提升了交流能力、工作能力等,對今後的就業是一種助力。

(七)家長對子女兼職的態度

15.18%的家長表示同意並予以鼓勵支援,28.01%的家長基本同意,但有安全方面的顧慮;另外20.94%的家長認為應以學習為主,基本不同意孩子出去兼職,7.59%的家長持完全否定的態度。兩相比較,可見多數家長雖同意以兼職來積累社會經驗、提升能力,但這是在保障學生的安全、學習有保障的前提下。

 六、調查總結與建議

通過調查資料的分析,在得出了一些結論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並這對這些問題嘗試給出建議。

首先,目前的大學生兼職熱潮的出現,原因是多樣的。有一部分學生是出於家庭情況的考量,這需要學校方面做出支援和努力,如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完善助學金、獎學金制度等。另外大部分學生選擇兼職是出於增加社會經驗、提升自身實踐能力的考量,這樣的兼職活動能夠引導大學生走進社會,瞭解社會現實,從而在實踐過程中培養正確的就業觀;也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敦促他們成為一名有實踐應用能力的社會建設者,而不是僅僅停留於紙上談兵的知識儲備型人才。

但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兼職的種類雖然多樣,但多數是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的體力型的崗位,學生很難在這樣的崗位中提升專業能力,鍛鍊素質。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學生的可支配時間有限,難以從事需要長時間在崗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沒有提供出適合的崗位,或者提供了,但資訊不暢通,導致學生不能夠把握機會。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用人單位、學校的支援。一是用人單位應當適量的提供兼職崗位給大學生,讓大學生能夠實際的參與,鍛鍊自己,另外用人單位本身也可以及時的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留用人才。二是學校能夠與用人單位達成合作,互通訊息,及時的傳遞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面對高昂的中介費望而卻步。

其次需要著重注意的問題是大學生兼職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由於兼職活動是與社會接觸,也由於學校許可權的侷限性,大學生尤其要注意提升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在接受一份兼職工作時,要注意相關兼職資訊,如:工作性質、工作時間、薪資報酬等,除特殊情況外,也應與當事人簽署勞動合同,至少形成書面保障,以防出現糾紛時難以處理;在出現糾紛時,也要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自認倒黴、不知所措或盲目行動。學校也應該定期舉辦相應宣傳互動,敦促學生形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誠然,現在的就業壓力嚴峻,許多家長擔心子女的前途,會鼓勵子女參與兼職活動,早日接觸社會,提升判斷是非的能力、實踐能力等,為將來的就業增加籌碼。但他們的同意一定是建立在確保安全和學習不會被耽誤的前提下。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希望同學們在兼職的過程中,能夠體會父母的苦心,時刻將安全放在首位,力求學習與兼職的平衡,在必要時候,以學業為重,而不是被過多的壓力或者失衡的金錢觀左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