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1W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心理調查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心理調查報告範文1

為了瞭解男女消費者購物的心理和行為差異。前幾日,我在衣之家時代店進行關於男女消費者購買心理和行為差異的調查。調查了男女消費者各50人,問題如下:

1、您經常出來購物嗎?

2、您出來購物的原因是什麼?

3、您購物完時會發現買了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嗎?

4、您一次購物花費多長時間?

5、您會因為商場搞活動而特地出來購物嗎?

6、您會貨比三家嗎?

經調查發現,在被調查者中男性有一半的人數不經常出來購物,而經常出來購物的人中也大多是陪其他人出來,他們出來購物的原因一般是家中缺少了這部分物品,他們只買自己需要的,買好就離開,大部分男性一次購物的時間在3小時之內,而他們對商場活動並不是很關注,他們除了買大件商品是會貨比三家,其餘的則很少。而女性消費者與男性消費者有很大不同,她們經常出來購物,購物的原因各種各樣,有的是因為商場打折促銷,有的因為家中缺少了這部分物品,還有的只是出來逛逛,看到想要的或便宜的就想買,有些女性會買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一次購物時間也在3小時以上,並且有些女性會因為商場的大力促銷而出來購物,她們購買商品是會與同樣商品在其它地方的價格進行對比。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男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1、購買行為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理智型

與女性相比,男性常常是在感覺到缺什麼的時候再去購買商品,所以他們購買的目的性很強。另外男性比女性更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具有理智性,不會因為商場打折促銷而大量購物。

2、購買動機形成的迅速性和被動型

男性消費者在認識到了某種需求之後,會很快的轉化為購買動機,並進行購買行為。同時男性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也很被動,其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外界影響造成的,如家裡物品缺乏,或者是朋友的委託。

3、購買過程的獨立性和缺乏耐心

在對熟悉的商品,男性消費者在購買時很少貨比三家,在購買過程中不願意討價還價,對商品挑選不仔細。這體現了男性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的獨立性和缺乏耐心。

而女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4、購買行為的主動性與購買目標的模糊性

與男性消費者購買動機的被動性相比,女性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較大的主動性。一般來說,女性比較喜歡“逛”,女性大多的消費行為是在逛商場的時候產生的,即使事先並不打算購物,但在逛的時候看到合適的商品或者是打折商品,就會順便買一些回來,她們常常為自己的“豐收”而產生一定的成就感,相對於男性對購買目標的目的性,女性就顯得比較模糊。

5、購買行為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

由於女性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敏感性,她們在選購商品時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商場環境、購買氛圍以及營業員的推銷等。在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之下,女性消費者容易出現從眾行為。從這方面講,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衝動購買。

6、注重商品的具體利益

女性消費者更重視所買的商品能給她帶來什麼享受,商品的具體利益越顯而易見越好。大多數女性掌管著家庭的收支,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所以她們更注重商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大多數女性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會貨比三家,謹慎仔細的比較利害得失,追求商品的物美價廉。

在這個物質豐富多彩的時代,我們的選擇也有很多。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而在確定了之後,我們也得貨比三家,切忌衝動和從眾。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

關於心理調查報告範文2

一.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是面臨了越來越多的壓力,家庭、就業、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讓大學生似乎喘不過氣來。如果處理不當,大學生心理健康會造成一定得影響,其後果或大或小,小即產生抑鬱、自閉、暴力傾向,大則引發自殺,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高校學生自殺現象則證明了這一點。為進一步瞭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其更好地處理和應對心理壓力問題,特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時間、方法、物件

1. 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20日至27日

2. 調查方法

在網上進行電子問卷調查,共發放100份問卷,有效問卷100份

3.調查內容

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大學生從壓力的大小程度、壓力主要來源方面進行調查

4.調查物件

此次調查問卷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問卷,主要是針對專科和本科大學生

三.調查結果分析

隨著世界的迅猛發展,社會競爭激烈,社會關係日趨負責,大學生們承擔了

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家庭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就業的壓力和人際關係的複雜在無形中讓大學生身體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大學生學會提高抗壓能力更具有挑戰性和不可忽視。此次的調查的物件並非同一間學校,而是來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問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過此次的問卷調查,我們總結出了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問題如下:

(一)從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看:

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61%的大學生表示對目前的學習偶爾有壓力,而認為壓力非常大的佔了22%,只有13%的大學生認為很少有壓力,這結果表明,對於目前的學習,普遍大學生都存在壓力,覺得壓力非常大的比重不容忽視。當然在這一點上,也有著不同因素的影響,性別、來自的地區、性格都會對這以資料產生了影響。在調查報告中分析,對於壓力程度上男生要比女生壓力大:54.55%男生認為壓力非常大,女生只佔45.45%,跟傳統觀念很有影響,長期以來,男的都被認為是家裡的頂樑柱,是要養家的,要學會獨自,學會更好地面對社會,也許很早就在他們的心理紮了根,或是在家人父母的長期教育下,兒子要繼承後業,贍養父母下無形中有了擔子,特別隨年齡的增長,男的比女生更快認識社會的殘酷和現實,不免會比女生的壓力要大。

除了性別方面對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有影響,學生來自的地區也有著很大的作用。來自農村的學生會普遍比來自城市的學生壓力大:在調查報告中顯示,選擇壓力非常大的,農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選擇偶爾有壓力的,農村的佔43%,相對來說,城市的佔18%,這一結果也在我的預想中,農村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從小,農村的學生就被灌輸讀好書,走出農村的教育,所以農村的孩子在讀書方面也會更努力,可這麼一來,壓力也無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見慣了村裡的人不斷往城市去就業、謀生,甚至有些人家情願在城市裡租房子住也不願在農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實擺在農村學生面前,除非自己夠優秀,比別人更努力,自己才會有出路,才能擺脫貧困的生活。而城市裡的學生也許是過慣了舒適的生活,對生活危機感方面就不會比農村學生敏感,因為他們知道起碼自己還有家父母的靠山,壓力就會比農村學生壓力小一點。

當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問及現在的壓力性對於以前來說,性格開朗的學生要比內向、冷漠、孤僻的情況要樂觀得多。

正如影象顯示的',選擇壓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開朗的人佔了43.90%,內向的人佔了46.34%,在選擇壓力小了,性格開朗的人中佔了70.97,內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較懸殊,可見,抗壓方面,越開朗的學生心理壓力方面要小些,這也許是因為心態不一樣,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表現得就不一樣。

(二)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

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主要來自就業壓力、家庭壓力、人際交往、感情處理這四大方面。

從現實的結果看,在主要心理來源中,77%的學生選擇了就業壓力、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32%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交往的壓力,30%選擇了感情壓力,當然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壓力,77%和43%的比例讓我不得不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負擔之重,幾乎可以說1中就有6、7個人有就業壓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顧慮。在問及家庭教育中給壓力最大時,74%的學生選擇了是來自父母的期望,18%選擇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經濟不夠好,6%是因為家人關係不好。

從中看出,就業和家庭壓力是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經濟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主線,農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壓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壓力大,性格內向比性格開朗的壓力大。

(三)壓力的來源分析

1、就業壓力

就業壓力是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說是幾乎存在大學生活中的,並且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的。社會的複雜,競爭的激烈,人心的難測,讓在習慣了風平浪進的大學校園中的大學生們更有恐懼感。近年來,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而相對提供的就業缺口卻還是不怎變化,要想在人才濟濟的社會裡鑽出一個角落,真是難上難。加上有些同學對自己的專業滿意程度不高,在調查中,43%的學生選擇了不是很滿意,而24%表示沒感覺,這麼一種狀況的確令人擔憂,專業方面給不了他們安全感,就外面的競爭又是如此的激烈,兩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讓他們心裡憂心忡忡。他們擔心就業後的職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資也怕不盡人意,或是就業中逃脫不了遲早一天被競爭淘汰。

2.家庭壓力

來壓力來源這塊,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可見份量不樂觀。望子成龍,望女成分,一直是眾多父母的願望,他們從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學生,這方面的壓力會更明顯一點。寒窗苦讀十幾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夠大學畢業找份好的工作,而學生本身也理所當然地揹負了這種期待。他們也想盡自己努力不讓家人失望,可反觀自己的條件和社會的挑戰遍不得不感嘆前途渺茫,更是時時擔心最終大學畢業就是面臨失業,給家人當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學生的壓力也來自於家庭的家境,18%的學生認為在家庭壓力這塊,家境不好和家人關係不和諧,也是他們心裡負擔的一個原因。面對著種種的壓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點溫暖和支援,可家人間總是鬧矛盾,吵吵鬧鬧,的確人人很揪心,心情也會不好。從身邊的事例中,我們也可發現家庭和諧的學生性格會比較開朗,心理承受壓力能力也會強很多。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可以發現這一點。

3.人際交往

大學算是半個社會,我們天天都得跟老師同學打交代,相對國中高中來說,和人打交代的頻數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對的人更是各種各種,這要求我們的人際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的交往作為了心理壓力的一部分,他們也許煩惱該如何更好地與他們交往,因為在大學,人脈很重要,關係到你的各種評優,況且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辦事起來都非常順利,朋友也會有很多。且不談生活在校園中,僅僅說在宿舍,如何與舍友相處,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學四年,我們幾乎

都在同一個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樣陪伴在身邊,如果連和他們都溝通不好,又該如何度過這四年的大學生活。

4、感情問題

到了大學,很多人都選擇了拍拖,感情的不確定因素,讓大學生們也會苦惱

大學生們會嚐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調查報告中,也有30%的人把這點列入了造成心理壓力的原因。為情所困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很多,再加上性格內向,不懂得如何去減輕壓力的則更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如失戀自殺現象也不罕見。

5、學習壓力

到了大學,面對了和與往不大一樣的學科,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有所改變,雖說學習的東西不會像國中高中那麼多,但是要是真正學起來會比以前的多得多,再加上有些學生對自己專業學習的科目不感興趣,慢慢學會了逃課和養成了厭學心理。而有些是由於在學院當了幹部,不能很好得處理學習和工作的關係,變得會很煩惱。一方面既想通過工作得到鍛鍊,可卻往往對學習有所影響。

四、結語

從調查的結果和我們的分析上看,大學生心理壓力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去減輕心理壓力,促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有如下建議及策略:

1.形成良好積極的心態。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何況生活在小型社會的大學校園裡,不要跟別人比,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好自己的,找好自己的定位,朝著目標腳踏實地地走,即使在過程中失敗了,也要學會堅強站起來,因為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2.不要過於看重專業的“冷”和“熱”。社會是瞬間變化的,沒人可以猜測到以後哪個專業會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現在也就不會出現“冷”與“熱”之分。學好自己的一技之長,因為普遍來說社會還是需要專才的人多,而不是全才。當然專才也並不是不懂其他方面的知識,而是“術業有專攻”。在學會控制好自己的厭學情緒外,還得正確處理好學業和工作的關係,要在這兩方面取得豐收,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其中是有得有失的。

3.學會與家人溝通。家庭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重點是我看我們怎麼去處理。我們的出生我們不能選擇,可我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要學會體諒家人,無論家人對你什麼樣的要求,但出發點都是愛你的,要始終認清這一點。要學會和家人溝通,只有走近家人,才會更好地處理與家人發生的矛盾。

4.放開心胸,學會與別人訴說。心情低落,要學會正確地進行心理輔導,比如可以找別人聊天,或是到外面散下步,或是去唱歌,多采取些可以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去舒緩自己的心情。也許有些人會比較放不開,對周圍的人和事會採取一種防備的逃避心理,這時我們需要適當地放下防備,學會走近別人,這樣別人也才能走近你的心裡。

5學校要多舉行有助心理輔導的活動,讓學生在活躍的活動氣氛中,得到心情的宣洩和放鬆。開放心理諮詢室,讓學生有途徑去解決自己的困惑,學會把自己的問題說出來,當然也需要心理諮詢老師尊重學生的隱私,不洩露學生的祕密,更要更好地進行疏導。

關於心理調查報告範文3

xx世紀90年代出生的90後青少年,成長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時期,是伴隨著春天的故事不斷成長起來的時代寵兒。改革開放以來造就的良好物質環境,中國特有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光宗耀祖的家教理念,資訊時代東西方文化、觀念的交融和碰撞,媒體網路的大發展等,使現今90後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與以前的同齡人已經大不一樣了。在消費觀上的變化就尤為顯著。現在,90後青少年的消費結構已不是單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檔型,以至於向多元化的消費方向發展。儘管由於年齡、思維能力、社會經歷的原因,其表現出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當今青少年這種自成一派的消費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一、 實踐目的和調查背景

1、實踐目的:大學生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消費結構和消費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我們以此為出發點,以問卷調查形式確定大學生消費觀調查為課題的社會實踐,目的在於通過對大學生消費觀的調查、研究、分析,做出分析總結規劃,能夠真實反映大學生消費狀況,為大學生消費提供合理的參考方案。

2、調查背景:大學生,自古以來都是社會上的一個特殊群體。雖然不同的 朝代稱呼不同,但其在社會上永遠是群眾關注的物件。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在社會大背景的影響下日益多樣化、超前化、現代化。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估計掌握好自己的消費能力,以及維持合理的消費水平何其重要。

二、 實踐內容

1.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2.調查方式:有紙質資料發放和網上答做,網上資料為49份,紙質資料發出11xx份,有效回收1xx0份。

3.調查意義: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中的一個非凡群體,有自身消費群體不同的消費意識和消費方式,並在參與消費文化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反映了大學生的現實消費傾向和未來的消費走向,對於研究消費經濟和市場需求有重要意義。大學生消費觀反映出了大學生的生活現狀,以及價值取向,研究大學生的消費觀可以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對於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教學治理都將產生直接影響。關注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引導其正確消費,幫助他們樹立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使之能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具有深遠的意義。

4.調查時間:xx1xx年xx月xx日至xx1xx年xx月xx日

xx.分工:首先由順宜和麗珠將問卷打印出1xx0份出來,拿給我們班的同學以及其它班的同學做。另外,由水妹與梅浪將問卷發到網上,邀請同學與好友做,其中網上有效答卷時間為xx天,xx後,嘉欣和美梅將紙質的問卷和網上的問卷進行匯合,並進行資料統計和分析,最後我們全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與總結。

6.調查內容:(1)大學生的月平均消費;(2)是否有記賬習慣;(3)大學生的消費觀念(4)大學生的消費方式;(xx)大學生的消費行為;(xx)大學生的消費傾向;(6)對品牌的觀念。

7.問卷樣式:見附件一

8.統計結果:見附件一

9. 調查過程:活動計劃、設計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分析結果。

三、 調查情況

總體情況:根據附錄一可知,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是屬於中等小康水平的,他 們的消費會根據自己本身的實際生活需求而進行的,理性度較高。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學生的個人消費主要包括:伙食、學習用品、日常用品等帶來的消費及戀愛中的開銷。大家購物時,總會選擇實惠的小店選購,對於流行新產品,會在自己的消費水平限度內選擇性購物,並沒有很強的從眾心理。另外,同學們對名牌產品的消費普遍較理性,不會盲目跟風或者攀比。同學們在伙食方面的消費較高,大多數集中在每月xx0400元左右,而學習、戀愛、旅遊、送禮和裝飾等方面的支出較少。而且大部分同學並不支援追求潮流、時尚和名牌。絕大部分學生的消費都是來源於父母,少部分同學會選擇打工、做兼職或創業等自主方式換取生活費用。 但是,根據調查結果可知,較少部分90後大學生的消費具有無計劃性、衝動性,觀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費狀況中存在攢錢觀念淡薄、經濟獨立意識較弱、過分追求名牌和時尚、消費的選擇力較強、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不協調等問題。

四、 調查結果分析

1、 大學生消費特點及原因分析:

(1)消費來源單一。根據調查結果得知,87%以上的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於父母。造成此結果的因素有二:一方面是受到現階段我國的封閉性的高等教育體制的制約;另一方面是大學生自身對父母過於依賴的因素。

(2)理性消費是主流。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大部分大學生在購物時,首先考慮的是商品的價格。多大87%的大學生的生活費來源於父母,這些大學生大多數來自貧窮家庭;而6.1%的大學生則是通過兼職等形式換取生活費和2%的大學生通過勤奮學習而獲得獎學金來補助生活。

(3)消費無計劃性。僅有xx.2%的大學生能事先做好消費計劃再進行消費,同時,40.8%的大學生很少有記賬的習慣,14.3%的大學生向來沒有記賬的習慣。

(4)儲蓄觀念淡薄。

2、大學生消費心理及原因分析:總體健康,部分異常。當前大學消費心理主體是健康的,但其中出現部分消極消費心理,主要表現在:

(1)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階段,伴隨著自我意識覺醒而來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現在的大學生的消費來源依賴於家庭,但他們卻有強烈的消費自主要求。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2)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大學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大學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

(3)社會原因:

①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蔓延。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伴隨著西方消費主義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費文化的入侵,一些人開始追求享樂,事事講排場講面子,認為勤儉節約已經過時,甚至有些人把節儉視為見不得人的事,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不少的大學生也開始隨大流,趕新潮,節儉實惠等傳統的消費取向在他們的頭腦中存留很少。

②媒體的不良誘導。大眾媒體是現代資訊的主要傳播途徑,以其特有的輕易讓人理解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文化價值觀的形成起著導向的作用。現代的廣告大多隻注重物質文明宣傳,不重視精神文明引導,這種金錢化、利益化的消費觀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形成了不良的影響。

③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對於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關鍵的作用。

關於心理調查報告範文4

一、調查概述

我在xx年9月份對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學習心理做了調查研究。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我初步瞭解了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為精準把握中學生的學習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法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目標和方法

1、調查目標

我們在調查中的具體目標包括:

1、調查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調查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徵;

3、調查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以及相應對策。

2、調查方法

調查採用學生問卷的形式,涵蓋四個方面的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以及學習目的內容。我們在六中學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80份問卷,有效問卷回收量達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通過對學生問卷的調查分析,我們發現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1、中學生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中學生持有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能夠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持有的教育價值觀具有很明顯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能夠賺更多的錢,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能夠賺更多的錢,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最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存在差異。其中,67%的學生熱情較高,24%的學生熱情一般,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種現象與學生們“考大學”的意識淡化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害怕學習的學生中佔相當一部分。此外,該調查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最討厭的課程”,表明學生對於學習的熱情並非均衡存在。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及該課程的實用價值密切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熱情較高的課程都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密、實用性強,如語文、數學、物理和化學;而歷史、地理、生物和英語等學術性較強的課程則失去了學生的興趣。特別是英語這門核心課程,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另外,調查還發現中學生的學習需求特點。目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了正確的意識,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目標,其中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更多實用的科技知識,以幫助他們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更有競爭力。

此外,調查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也呈現出多元化、務實化和功利化的.趨勢。他們意識到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掌握生存和生活所需的基本文化和科學知識,並增強未來社會的競爭力。此外,很多學生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要求課程更多地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並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的願望。

總之,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育價值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校和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為他們提供更加貼合實際需求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我們都知道,中學生因年齡和學識的限制,他們的認知、分析和判斷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實際上,有相當多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這主要是由於兩個原因: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找到工作,使得中學生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中學的學術課程偏重,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能的需求,使其缺乏學習的內在推動力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導致越來越多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