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8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錦6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在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紀輕,群體特別,於是有不同於社會其他群體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可以反映社會消費方面的很多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對身邊的同學進行調研活動,對大家的消費進行分析和總結。

調查時間:20xx年7月1日

調查地點:煙臺職業學院

調查方式:調查問卷

調查群體:煙臺職業學院會計系大一400名學生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在400名學生中,月平均生活費在500以下佔比例10%,500到1000佔比例69%,1000到1500佔比例19%,1500到20xx佔比例2%。大部分同學的消費水平並不高,由此可見,社會上一些輿代表著高消費,代表著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

(2)生活費的來源

有2%的同學生活費來源於勤工儉學與兼職打工,選擇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有59%的選擇了家中補給,39%的選擇為家中給予和打工兼得。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於家庭,少數同學通過打工有獨立意識,然而,大學生在家庭中始終都是孩子的身份。

(3)消費的用途

消費是生活的主流,當70%的人選擇了將生活的主要用途用於學習,飲食與生活用品,就說明了當代的大學生,消費的結構是健康的,淳樸的。有22%的人將服裝作為主要的消費方式,說明了衣食住行,在消費中絕對的重要性。

(4)手機通訊費

手機是日常消費的另一重大要素。有71%人每月通訊費在50元以下,25%在50到100元之間,消費水平偏低,表達了一種好的消費方式。

(5)對花銷的記錄

生活中的花銷常常沒有什麼痕跡,月底時驀然回首,才發現錢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殆盡。在調查中24%的人能夠做到計劃消費,經常記賬,59%的人在生活中偶爾記賬,另外17%的人從不記賬。說明了我們對自己花錢的方面還沒有特別的關注,沒有注意到做好消費記錄的重要性,當代大學生,還擁有年輕的心,對生活並沒有多少經驗,所以也沒有對錢有很強的概念,沒有能夠對錢認真控制和記錄。

(6)對餘額的做法

在此次調查中,81%的人選擇存入銀行或者轉入下月生活費,5%的人選擇了馬上花掉,14%的人表示月底沒有餘額。大部分同學能夠物盡其用,是一種好的體現。

(7)購物的態度

在逛街時看到喜歡的物品,有5%的人選擇不假思索就買下了,80%的同學能夠做到理性思考,看價效比與實用性,15%的人選擇了便宜就會買,體現了同學們較為成熟的購物意識,不至於亂花錢亂購物。

(8)買單方式

當與朋友聚會時,72%的人選擇了AA制,15%人選擇了主動買單,10%的人選擇的是無所謂,不在意這些事情,可以看出我們對於人情世故的好的見解,也可以看出我們還是能夠分辨錢與感情的區別。

(9)網購頻率

61%的同學選擇了0-2次,25%的同學選擇3-5次,5%的同學選擇6次以上,6%的同學選擇不網購。購物是女生的天性,但只有很少的女生選擇了每月有多次的購物經歷,也體現了我們大學生的理性消費。

(10)在你所熱衷的方面,你會控制不住的大肆花錢嗎?

32%的同學選擇會,68%的同學選擇不會。這表明了我們花錢的態度,理智永遠高於不理智。

(11)當購物時錢不夠用,你會向家裡要錢嗎?

6%的同學選擇向父母要錢,41%的同學選擇自己存錢,7%的同學選擇向別人借錢,47%的同學選擇理性思考不買了,大部分同學都選擇的自己存錢和不買了,只有很少很少的同學選擇跟父母要錢,突然覺得有小小的感動,因為我們無論是來自於斑駁的大城市還是風光無限好的農村,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知道我們的家人給的錢都是來之不易的,誰都不想讓愛自己的家人們為自己擔心。

調查總結:

(1)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學習與生活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2)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一面,理財觀念淡薄。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隨機消費,衝動消費也有很多。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當代大學生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係到自己,學校,還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問題。對此,提出幾點建議:

(1)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理智的對待自己的消費。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主要來源於家庭,所以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和自制能力,不要盲目的感性消費,克服攀比心理。

(2)樹立維權意識。大學生也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的欺騙等不法行為屢禁不止,作為消費者,面對複雜的世界,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社會,學校和家庭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的培養。積極有效的指導,有利於大學生更好的應對問題。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4)合理規劃自身的消費,對消費建立計劃性,明白消費的目的,增強理財意識,儲蓄意識。

結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大學生的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在影響著方方面面。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人生觀,價值觀還在定型中,具有可塑性,需要社會,老師,家長的教導和培養。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能走上正軌。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原因

在我們學生中間,有好多人缺乏安全知識、安全意識、認知行為及態度現況,經常到校外買一些不衛生的小食品吃,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於是,我們就此問題進行了一系列地調查。

二、調查物件:

以全校學生為調查物件。

三、調查時間:

20xx年9月 ——20xx年10月

四、調查方法

1.向同學發放調查問卷,針對如何合理支配零花錢設定問題。

2.走訪調查。選擇一個路邊攤,在放學期,開展為期一週的觀察,計算購買零食的學生人數。

五、調查的結果

我們就對於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的喜歡程度,調查了1-6年級的150名同學。情況如下: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經常到學校周邊小賣部買這類食品吃的同學比較多。在問到原因時,同學們有的說“好吃”,有的說“因為好玩”,還有的說“便宜”。這些便宜的食品,真的那麼好吃嗎?它們衛生嗎?經常吃這些食品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更加細緻的調查。

我們暗訪了學校的周邊的小店以及街攤,而且特意購買了一些食品進行分析。來回的路上,我們看到很多小朋友把這些街攤圍得水洩不通,都搶著購買。我們親眼看見了營業者用剛抓了錢的黑乎乎的手剝香腸,因為反覆利用,鍋裡的油已經變了顏色,就連馬路邊上交通安全也成了隱患,我們將買回的食品,經過仔細觀察、分析,發現這些食品的安全不合格,如“飲料“的色彩過於鮮豔,明顯是色素超標;“辣條”屬於典型的“三無”產品,既沒有生產廠家,也沒有生產日期和任何的安全合格標誌;那些油炸食品製作相當粗糙,根本談不上衛生。

帶著調查的結果,回來後我們上網查找了相關資料。據網上資料表明,這些小店裡出售的食品主要存在色素超標、重金屬含量超標、防腐劑超標、衛生指標不合格等多項問題。一些生產廠家為了追求食品的顏色、口感、新奇等,在生產小食品過程中不按國家食品標準使用新增劑,或濫用不合格、不允許使用的新增劑,致使大量不合格甚至有害的食品損害我們的健康。因此我們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不要再去購買那些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的小食品。

六、調查分析

1. 因為同學們中午挑食或者不好好吃飯,直接導致同學們下午放學時,肚子餓了、想吃。

2. 這些食品中添加了一些新增劑,使得食品顏色鮮豔、“口感較好”,因此會吸引很多的學生們。

3. 很多食品中附帶一些小玩具,有的同學為了攢這些玩具,於是就來購買。

4. 同學們互相攀比,也有學生請客的情況。

七、調查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在這裡我們要提幾個建議:

1、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堅決不要購買學校周邊質量不過關的小食品,吃好正餐,多吃水果。

3、學校召開相關班隊會,學生加強食品健康安全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

4、 食品安全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周邊商店的檢查與處理力度,使同學們免受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同學們,讓我們在買東西時,選擇大型超市購買。在購買貨物的時候,要仔細觀察產品的廠址,保質期和生產日期等等。另外希望同學們不要亂花錢呀。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背景

學生負擔過重是我國中國小教育長期存在久治不愈的頑症。針對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早在20xx年,國家教委就下發了《關於在中國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儘管這幾年在限制家庭作業、縮減考試上,教育部門出臺了相關檔案措施,也進行了巡查監督,但在過高的期望和過重的應試模式下,減負阻力重重,流於形式,收效並不理想。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xx年的研究發現,近年來中國中國小生睡眠時間持續減少,在學習日近八成睡眠不足,在週末也有超過七成的中國小生睡眠不足。這種狀況對正處於身心發展階段的中國小生來說,危害不言而喻。不僅如此,在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支出情況的調查中發現,我國中國小家庭教育支出大約佔家庭收入的三成,而用於課外班等各種擴充套件性教育的支出約佔家庭教育總支出的67%。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真實性、客觀性、嚴重性已經被社會普遍感受到,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睡眠質量,也影響到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未來公民的素質。

二、調查目的

瞭解xx國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現狀,分析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為該校科學合理地制訂和落實減負增效措施提供依據。

三、調查物件

xx國小四、五、六年級部分學生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xx國小隨機選擇四、五、六年級的部分學生當場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三個年級共發出調查問卷120份,收回118份,回收率達98%

五、調查時間: 20xx年5月15日

六、調查內容

(1)學生課外作業情況

(2)教輔材料購買情況

(3)午間、雙休日補課情況

(4)家庭為學生聘請家教輔導情況

(5)學校的考試安排及成績公佈情況

(6)學生午間休息與睡眠質量情況

問卷共向國小生提出了20個問題

七、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各類調查結果彙總

1、學校的考試安排及成績公佈情況

在對學生每學期的考試情況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除了期中、期末考試外,其餘還有月考、小測驗等形式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每次大小考試後,學校基本都會公佈學生的排名。這種公開學生排名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向著目標努力前進,但另一方面也會打擊到一些學生的自尊心。這其中的利弊還需要教師好好衡量一下。

2、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

3、學生購買使用教輔材料情況

從調查結果情況統計看,學生使用教學輔助資料,沒有學校統一購買的,大多是家長幫自己購買,還有一些是老師推薦的。六年級的學生會有一部分自己選擇教材。統計結果還顯示,四、五、六年級每門學科購買2-3本,分別佔40%、53.3%、42.1%,均佔每年級的最高比例。隨著年級增高,購買教材的數量也會有略微提高。

4、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

5、學生午間休息與睡眠質量情況

中午飯後到下午上課之前是學生休息、調整的時間,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四年級0%能夠午休,五年級和六年級分別只有6.7%和2.6%能夠進行適當的休息,其餘學生大部分都在做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有一部分按照學校的規定在學校自修。

(二)學校減負增效工作的有效做法

1、建立減負增效制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學校能充分認識到制度管理是落實減負增效要求的保障,為此,大部分學校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制度執行,確保減負增效目標的實現。另外,學校建立了一整套保證教學質量目標達成的制度,保障教學工作有章可依、進展有序。

2、優化作業管理,提高作業有效性。學校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從規範作業管理入手,開展作業設計實踐研究,探索控制作業總量的方法和途徑,在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提供了一些實踐經驗。

3、開展考試命題研究,實施綜合學業評價。學校能重視考試命題管理,力求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評機制,發揮考試(查)對學生學科學習、教師日常教學的導向作用,避免教師過度挖掘教材和拓展教學內容。

4、豐富校本教研內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校本教研是教學研究的主要載體,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源頭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關鍵。為此,納雍一小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5、加強宣傳,形成家校合力。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或家長接待日宣傳減負增效工作的意義,提高家長對減負的認識,以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援與配合。

6、加強學困生輔導,關注全體學生。本著不讓一位學生掉隊,為了全體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理念,學校非常關注學習困難學生,採取一系列措施,利用課餘時間為他們補缺不差。

(三)課業負擔重的原因分析

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非常複雜,既有巨集觀層面的原因,如考試製度

、就業形勢的衝擊,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等,也有微觀層面的原因等。下面從直接影響學生課業負擔的因素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家長的角度分析

現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的一切希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理念主導下,以不輸在起跑線上為支撐點,以能夠進入優質初級中學、示範性高中、重點大學,乃至找到理想的工作為目標,因此在孩子進入國小後就不斷在學業負擔上為其加碼。

第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以在任何方面都超越別人。這樣苦的是學生,使得他們雙休日兩天更加忙碌,要麼在家做作業,要麼就是參加各種語數外提高班或者藝術類興趣班。

第二、家長自主為孩子安排學習。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家長依然為孩子購買不少教學輔助材料,讓孩子在沒有回家作業、或已完成回家作業後繼續做。在調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隨著年級的增高,家長留給自己的課外作業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這樣學生不僅承受著來自學校、教師的壓力,回到家還要承受父母給予自己的'壓力。

第三、家長總是拿其他孩子與自己的孩子作比較,在嚴格要求中施加壓力,還以父母付出的心血、化去的費用責備孩子。許多學生都在調查中寫道:請爸爸媽媽不要再拿我跟別人比較、父母給予的壓力太大了,喘不過氣來、我討厭爸媽每次說到別人家孩子就一臉羨慕,說到我就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等等。也許作為父母沒有察覺,但這無形中給孩子增加的許多的壓力。

2、從教師的角度分析

教師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在學生的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佔有很大程度的比重。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得益於教師的良好教學。而教師的一些不恰當的做法或思想則可能給學生更大的壓力與消極影響。

(1)教師教學水平的差異決定了學生負擔的輕重,好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高、學生又喜歡,作業完成的速度快,正確率又高。而那些教學水平低下及一般的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較差,又習慣於傳授式教學,學生的理解、掌握率低下,就熱衷於堤內損失,堤外補,不斷的補課,大量作業的佈置,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自己疲勞,學生更辛苦。

(2)教師在教學中,拖課現象也十分的嚴重和普遍。對於國小生而言,一節課40分鐘,教師就應該在備課時好好分配時間。我們在去國小做調查時,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都有前一節教師拖課的現象。更有甚者,這節課老師剛拖課下課,下一節的教師就進了教室,有些學生都不敢下位走動。教師能夠掌握好每節課的時間與節奏,則會提高上課的效率。

3、從作業評價的角度分析

目前,課程計劃中只規定了國小生完成回家作業的時間,而對學生課業負擔還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和具體要求,教師佈置回家作業的量絕大部分憑感覺,而且,一些學校學科教師之間缺少溝通與協調。每一科的老師都覺得自己佈置的作業不多,但對於學生來說,做完所有作業時間就有些多。

八、調查體會與建議對策

我們所調查的xx國小是一所建於三環南路南側的民辦國小。該國小共有12個教學班,微機室、圖書室、儀器室、音樂室、美術室、體育器材室各一間。可以說這是一個規模相對較小的國小。在各項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國小的學生壓力並不是很大。或者說,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無論從課業壓力、睡眠時間、課外補習等方面,學生從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壓力都不是特別的大。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學生對於我們提出的問題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有些國小生會本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將實事縮小。也有的學生在回答問卷時,由於讀題速度過慢,會依賴性的看著身邊人的答案填寫。所以這樣的結果也是會有一些的不準確。而且在壓力較小的大背景之下,也有小部分的人認為壓力較大,承受了來自作業多、課外補習班時間長、睡眠時間短等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升中,家長、教師都會更加註重他們的學習。針對國小生面臨的課業壓力,我們簡略提出以下對策:

1、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改變教學方式和提高教師教研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勤奮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合理佈置作業是減負的有效途徑 。從問卷中雖然只有很少的學生作業超量現象,但是這塊問題比較大,教師應優選作業,講究作業的質量和科學性,同時佈置作業最好採用分層的方法。避免各科作業數量競賽,加重學生學業負擔。

3、學校、教師、家庭搞好配合,共同減負。學生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家長的孩子。作為學校,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作息時間;作為教師,不超量佈置作業,不隨意考試;作為家長,要有顆平常心,真正尊重孩子,關心孩子。不要造成孩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負擔。只有學校和家庭加強溝通,共同遵守教育政策法規,齊心協力減負,才能使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4、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本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來培養孩子,這其實只會在無形中讓自己給孩子增加更大的壓力。不要對孩子過分要求,相對輕鬆的環境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另外,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這樣不僅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也讓他們對自己逐漸產生疏離感。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年4月份,對我居住地周圍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澄西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

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

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

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97%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3%的學生選擇就業,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四、對調查結果的體會

(一)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巨集觀角度看,農村中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農村中學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數側重於學業成績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多,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戶外、學校緊張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程序中,農村中學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不斷提高,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裝置、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體和軟體的投入,使儀器裝置、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中學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不透徹,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中學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中學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中學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國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 問題的提出

上五年級了,班級裡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眼鏡將會在整個班級“普及”了。近視給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帶了許多不方便,洗臉刷牙,吃飯行走,眼鏡如同人身上的一個器官,怎麼也離不開它了。同學們的視力為什麼會下降?是否和平時的學習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呢?

二、 調查方法

1 看書

2 上網找資料

三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具體內容

資訊渠道 涉及方面

網路近視怎麼形成及治療 近視眼發生的原因分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和發育因素。近視眼有一定遺傳的傾向,高度近視更是如此。正常情況下,至青春期眼球可發育正常,如過度發育即形成近視,這種近視一般到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如進行性發展可變成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從事文字工作和近距離工作的人容易發生近視,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用眼過度使睫狀肌和眼外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是形成青少年近視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視視力衛生極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習慣,注意燈光照明,注意讀書姿勢,避免閱讀時間過長,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都能達到防治近視的作用。

書籍怎麼樣會近視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四 、 結論

1.遺傳因素:根據大量的調查資料,比較一致的結論是高度近視和遺傳有關,中度以下近視則存在較大的分歧。高度近視的遺傳型別,多數調查資料的結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代與子代可以不同時出現近視關於學生近視情況調查報告關於學生近視情況調查報告。遺傳又往往受客觀環境,即生活條件的影響使之變異,增加了遺傳的複雜性。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作業和不良的作業環境,這是最古老的學說,雖然至今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從大量國內外有關調查研究報告看,已公認遺傳與環境是近視眼形成的主要原因,並指出環境條件是決定近視眼形成的客觀因素。但是,在近距離閱讀或近距離工作的影響下,為什麼能產生近視?對此還沒有一致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理論:

(1)調節學說:絕大多數近視是在青少年時代出現,由於青少年眼的調節力特別強,對近距離工作學習有高度適應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勞。但是睫狀肌長時間過度緊張,睫狀肌會發生疲勞甚至痙攣而出現調節性近視,不及時消除持續發展則可成為不可逆轉的真性近視。或通過其他途徑影響到眼球軸的延長。

(2)輻輳學說:近距離工作使用調節時,也需要兩眼同時內轉的輻輳功能加強,由此可以導致眼肌對眼球加壓,而引起眼球軸的延長。

(3)環境適應學說:幼兒時期眼球小,多數呈現遠視,隨著年齡增長眼球增大達到正視狀態。在這一發育過程中近距離閱讀過多,眼球為適應這種調節需要而成為近視。這一學說受到許多反對,但是在發育期可塑性很強, 對近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已是共識。

其他學說不作介紹,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諸如照明光線、閱讀姿勢、對比度、字小模糊、距離太近和閱讀時間長等外部因素都能影響以上因素的作用。

3.營養體質學說:從一些資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鎘、鍶和鋅等的缺乏和體質的薄弱也可影響到近視的發生,但是這些因素是通過什麼途徑影響近視則各有說法。

總之,從以上可以看出近視是有許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部體質因素的相互影響,而非某單一因素而成。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於是,我不禁要問:大學生們在課餘時間都在做些什麼?他們是如何點綴和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的?學習?工作?逛街?上網?……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活躍、向上、豐富的文化氣氛,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近日,針對大學生課餘時間活動這個話題。瞭解我校同學的課餘活動狀況,我展開了對我校大一大二各專業的200名學生的調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這次調查,我採取了任意抽樣問卷調查,主要調查了大學生課餘活動的內容。現在,結合一項專項調查結果,對我校學生課餘活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一、課餘活動內容取向概況

根據一項專項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參加課餘活動方面存在內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給出課餘活動的12個選項之後,大學生作出瞭如下的選擇。

體育鍛煉 11%校系活動和工作 13%聊天、社交 19% 課餘學習 21% 閱讀課外書刊報紙 12.5% 勤工助學 5% 上網、打遊戲 10% 桌面活動 4% 睡懶覺 3% 無所事事1%其他 0.5%

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課餘學習”、“聊天、社交”、“閱讀課外書刊報紙”、 “體育鍛煉”和“上網玩遊戲”五項是大學課餘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而我校學生課餘活動取向是以“課餘學習”、“聊天、社交”、“體育鍛煉”為主要活動。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資訊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餘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學課餘生活取向表現出年級和性別差異

各年級大學生由於心理髮展水平、對大學生的適應性以及學習任務不同,在課餘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專項調查表明,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年級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各活動專案加權選擇率的排序不同,“課餘學習”被二、三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級學生那裡卻退居第三位;二是年級主導取向有差異,二、三年級的主導取向為“課業學習”,一年級的主導取向卻是“聊天、社交”;三是各年級對“課業學習”、“聊天、社交”、“上網、打遊戲”、“校系活動和工作”、“勤工助學”等五項的取向有明顯的差異。而我校大一大二學生課餘活動的主導取向普遍是“課業學習”,其次為“娛樂社交”。這反映了我校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在與大一新生交談中,我發現他們大部分對大學生活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各種社團、交際活動。在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緊緊抓住學習不放。反而大二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後,感覺到那種當初洶湧澎湃的熱情有所減弱。但許多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習,同時也會積極參與一些有利於培養能力又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

從整體看,我校大一大二學生在課餘時間還是十分重視學習,特別是大一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於我校剛剛入學的新生們,不熟悉大學學習的方式加上還保留著高中學習的狀態,使他們主要把時間用在學習上,不允許自己落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