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報告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8K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調查報告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會調查報告4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颱風,這個詞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在天氣預報、新聞媒體和網上都爭相報道著最近幾個星期的“海棠”、“麥莎”兩次颱風。

今天,“麥莎”來了,我還親身去體驗了一番。一出門,颱風就把我嚇了個膽戰心驚--不遠處一塊廣告牌從天而降,與建築物摩擦了幾下就“啪”的一聲落了地。我想:幸虧那裡沒人,不然砸到行人身上可不是小事了。我不經意間抬頭看了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發現一個花盆正在扭著身子,似乎在說:“你再過來,我就掉下來砸你!”嚇得我趕緊抱著頭,逃離了這片“危險地帶”。

在街上,更是覺得處處充滿著危險。想靠左邊走,總是害怕廣告牌掉下來;想靠右邊走吧,又怕被搖晃的路燈砸了個正著。馬路旁的樹也被吹得痛苦的扭曲著身子,發出“嗚嗚”的“哭”聲,但這僅僅只是打了個擦邊球呢!看來,颱風的威力還真大呢!在臺風面前人類是多麼的弱小,像一隻巨形的手肆虐著大地,讓我望而卻步。颱風究竟是什麼?這巨大的威力從何而來?又如何消失?在她面前我們不會束手無策吧!我的內心充滿了無數的疑問和好奇,自然界的奧祕已牢牢地吸引著我,我為此而激動。小課題研究的內容有了!在大自然的怒吼聲中我踉踉蹌蹌跑回了家,解開自然之謎已成了我的當務之急。

一、颱風的由來臺風是一個強烈的熱帶氣旋。它好比水中的漩渦一樣,是在熱帶洋麵上繞著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同時又向前移動的空氣漩渦。在移動時像陀螺那樣,人們有時把它比作“空氣陀螺”。由於颱風影響時常常伴有狂風暴雨,氣象上給它取了一個與普通大風不同的名字-颱風。

二、颱風的命名颱風有許多名字,如“麥莎”、“雲娜”等等,像是人名。我聽到媽媽不只一次地問過:“颱風幹嗎取這些名字?”但從沒有過答案。你也想知道這些名字的由來嗎?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1、環境與衛生問題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瞭解到衛生與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任憑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在汽車站牌、廣告招貼畫、建築物上亂塗亂畫、隨地吐痰、亂扔雜物、將咀嚼過的口香糖隨處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講究環境衛生的現象;垃圾分類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環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亂扔廢舊電池、善待花草樹木等每個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環保行為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環境衛生問題的(否則也不會反映這些問題),但從這裡我發現了一種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強的環境衛生意識,吉林市的環境衛生現狀卻值得我們憂慮。這是不是反應出了這一現實:大家都認識到了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責不講究環境衛生的現象和行為,但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卻可能自己也有違背環境衛生公德的行為?

2、文明交通問題

文明交通問題也是吉林市民認為比較嚴重的社會公德問題,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或行人闖紅燈、行人斜穿馬路或翻越交通護欄等是反應猶為嚴重的問題。

3、文明禮貌問題

調查資料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禮貌方面仍需繼續努力,以減少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文明禮貌問題主要表現為:遇事圍觀、起鬨,夏天在公共場所光膀子、脫鞋、抽菸,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在公共場所爭吵、說髒話,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排序

從總體上看,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佔第一位的仍然是隨地吐痰。市民最討厭的不良行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後,主人不予清理;亂扔雜物;乘坐公共交通時爭搶、擁擠;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

三、公德實踐與公德認識的比較

在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許多群眾自發地、積極地向我們反映他們所遇到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但是當被問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時,您會怎樣?時,回答結果並不不盡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會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則僅有5%的市民會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會隨大流,有人出面時也出面,沒人出面就不出頭;33%的人因為怕打擊報復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認為制止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是有關部門的事,與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數吉林人還是屬於理論上的長子,行動上的矮子,光說不做。按照調查專案,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在保證自身利益情況下會出面制止;第二類是能夠為了維護社會公德,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類是不顧個人利益,同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做鬥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數人屬於第一類,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四、違背社會公德現象產生的原因

違背社會公德現象時有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規則不合理。對於違法行為來講,我們有明確的制度來管理、制裁違法分子,但對於違反公德行為,僅僅侷限於輿論譴責,對於部分不文明行為並無規定認定那些行為不文明;還有一些有規定的行為,諸如禁止隨地吐痰,但處罰力度遠遠不夠,遂使這些不文明行為得不到根治;相反對於亂搭亂建這樣的處罰措施過於嚴厲,使得這些不文明行為變得更加隱蔽,不利於有關部門地查處,問題仍得不到解決。

2、管理措施執行不力。對於有處罰措施的,一些職能部門並不積極履行職責,對於罰款低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行政不作為,使管理措施成為空中樓閣。

3、公共生活設施不完備或設計時為使用者考慮的不周全。

(二)個人修養

1、公德意識不夠。有的違背社會公德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很多膀爺在大街上隨意走動,許多膀爺本來覺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與別人不相干,並沒有意識到這一行為是不文明的。

2、對公對私標準不一樣。室內天堂室外垃圾場就是這一點的典型寫照。許多人將自己的家佈置得富麗堂皇,猶如天堂;樓道里卻被他們堆滿雜物,猶如垃圾場。

3、公德行為不能自覺化。有人監管時能遵守公德,無人看守時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覺的、習慣性的公德行為。

(三)整個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偏斜。社會的道德觀不正確,金錢觀過於嚴重,人們優點自私自利,使得社會公德淡化。

(四)輿論導向不正確、輿論壓力不夠。

(五)教育的失敗。現在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於書面口頭教育,缺乏道德實踐教育,所以現在在學校那樣的場所,公德執行情況也不好,校園裡也充滿了不文明行為。甚至有些教師、家長本身就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自身就有許多不道德行為。還有些家長把違反社會公德、佔小便宜的錯誤思想當作人生哲理教給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對策

社會公德,是為社會的全體公民所公認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範,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國共產黨同形成的,用以維持公共生活、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一系列準則。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社會公德作為全社會統一的道德規範,其意義更為重要,作用更加廣泛。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尊重社會公德是公民的義務。

研究表明:道德觀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階段性原則,第一階段是道德的他律階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規則,甚至是法律法規的形式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置或懲罰,是公民社會公德觀念形成的基礎環節和初級階段。第二階段是道德的自律階段。這個時期,人們逐步形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正確的評價能力,道德行為不再像第一階段那樣是外在約束的結果,而是自覺自願的行為。促使人們從道德的他律階段向道德的自律階段轉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會公德教育中,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人與人的關係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關心人。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只有相互

尊重、關心和照顧,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並建立一種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係,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尤其要教育青年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保護兒童,尊重婦女,尊敬老人、軍烈屬和榮譽軍人,關心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

(二)在個人與環境的關係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環境。社會公共秩序的好壞,對整個社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社會的公共秩序良好,人們就能解除後顧之憂,整個社會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就會呈現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就不能正常進行。因此,青年人不僅要嚴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對於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要敢於制止,敢於鬥爭。

(三)在個人修養上,要教育青年講究文明禮貌。文明禮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現,又是維護人們社會交往中友好和睦關係必不可少的條件。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講究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準則。

(四)在家庭關係上,要教育青年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的基本單位,是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為基礎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家庭道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時,必須教育青年正確對待家庭關係。

綜上所述,提高社會公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規則,使公德建設逐步走向法制化。當出現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時,輕則有規則可循,重則有法可依。

(二)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導向作用。毫無疑問,媒體是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監督和導向作用。同時,每個個體也是公眾輿論的構成者,是輿論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號,要掌握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形成過程中的規律規則,遵循這些規則,採用複雜多樣、靈活多變、易於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進行社會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個人修養。只有在微觀上提高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公德素質水平,才可能在巨集觀上改善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德面貌。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每一年的寒假都有莫大的收穫,今年的做了一名家庭教師。在這之前,我沒有做過家教,這算第一次吧。雖然沒有什麼經驗。

實踐過程

叔叔和阿姨熱情的招待了我,與我在客廳裡誠懇的交談了很久。在交談中,我瞭解到以下情況:小孩有厭學情緒,懶於學習,貪於玩樂。同時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心中那種望子成龍,很鐵不成鋼的殷切的心情,父母對子女的那種期望是炙熱的,無私的。他們看得很遠,看到了子女的未來;他們做的很無私,甚至會由於子女的不才而深深自責。我被父母對子女的這種情已深深打動,同時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她,對於沒有任何家教經驗的我來說。

我幫扶的物件是一個五年級的國小生。剛開始可能是由於之間不熟悉,小孩還是很聽話的,做什麼都很認真,無論是寫作業還是背單詞,都有耐心。沒過多久,我們之間的說笑增多時,他也就表現出調皮相,不想學習。佈置的一點點作業也只是勉強完成,更不願意多聽我講。回來後,總結這幾天家教的經驗教訓,覺得真有些失敗,可能是小孩沒有和自己好好配合,沒有做好這幾天的家教,小孩子的調皮、貪玩在這個年齡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大多原因在於自己的教學方法的不正確性,沒有適應孩子心理的發展,使小孩對自己產生一種排斥心理。我想應該多用引導的方式來教他,比如在數學方面。我開始意識到: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講課,而是幫助她端正學習態度後來的幾天比前幾天好多了,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多了表揚和鼓勵,找到孩子的優點,激發他對學習的興趣。

在後來的幾次中,我也不斷的總結經驗,並向同學請教一些方法,在家教結束時也取的了比較滿意的效果。此後,我也經常給她上類似的課程,她也慢慢有所改變。她還沒領紅領巾,從言語中聽出她對紅領巾的渴望。我便慢慢培養她那顆上進心,讓她得認真學習才能獲得獎賞(紅領巾),一步一步向更高的目標發展。她很聰明,題目一點就明,很快便把它的寒假作業完成了。我也遵循我的諾言,她每上完一堂課就像一個新遊戲陪他玩,她也高高興興的願意聽我的話,我為之感到欣喜萬分。學習態度比以前端正了許多,學習也知道使勁了,以前的疑難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這就是我家教的成果。她的父母跟感激我這段時間對她的幫助,要我不定期的給她帶電話來督促她。我會堅持這樣做下去。

實踐體會

轉眼間,暑期實踐活動就過去了。驀然回首,發現原來匆匆的假期裡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實。雖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短短几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參加暑期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雖然短短的十天社會實踐一晃而過,但給我的啟示不是那麼一點點,而是非常的多,而且這些東西是我在書本上學不到的。這次實踐學到的經驗是我一生中的寶貴財富,我會好好利用這筆財富的。我學到的不僅僅是在實踐中學到的一點點知識,而是在實踐中學到的總的工作策略和為人處事的方法,這不只是一次實踐那麼簡單。

社會實踐帶給我的不僅是能力的提升,還有更多在書本上讀不到的道理。知識沒有高低,工作不分貴賤。實現人生價值,回報社會,需要做出切實的努力。實踐出真知,理論的全面掌握也同樣重要。汲取知識,提升能力,健康而全面地發展,這是一名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前所要做的。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實踐之行,讓我們走出了校園的避風港,踏入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酷暑的考驗,檢驗知識,鍛鍊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我人生的寶貴財富。

雖然義務家教並未給我帶來一絲物質上的利益,但我知道,我把我的愛心傳遞給別人,當自己身處困境時,也定會有人向我伸出他們的援助之手。

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存在,教育不是單方面的,家長應該主動與孩子的老師聯絡,學校也可以通過開家長會、組織老師進行家訪等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家長與老師之間必須保證能隨時取得聯絡,以便不時之需。家長應該注意對孩子的疼愛方式,多給孩子買零食並不是對孩子的正確的疼愛方式。家長應該以冷靜的頭腦來思考該如何對待孩子,怎樣去愛自己的孩子。家長平時要多主動的與孩子進行交流,不能因為忙著掙錢養家就忽視了與孩子的交流。可以利用吃飯的時間或者孩子寫完作業後與孩子交流。

馬上就開學了。期待下一次社會實踐的來臨。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那是三年級的一個早上,老師正在發今年學生的體檢報告單。老師一個一個地讀著:“楊祖滔、丁喬……”我真想快點得到報告單呀!“姚業楨”終於念道我的名字了,我急忙上跑上去拿。

回到座位,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身高:129。0(cm)。什麼?我才1。29米?不會吧?我揉揉眼睛,再仔細一看,真的是1。29米。我不由得呆若木雞,好一會兒我才回過神來。我怎麼長得這麼矮呢?看看我的同桌,他和我同年同月生,已經長到1。40米了。“鈴鈴鈴”做操的鈴聲響了,我們排隊下去做操,在操場上體育委員整好了隊,我特意向四周掃視了一圈,同學們個個都比我高,甚至有的像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高了。看來我是全班最矮的了,想到這,我的心沉甸甸的。我想我為什麼會那麼矮呢?可能是我吃的東西還不夠多吧,整個早上我就這樣胡思亂想。

放學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你想長高一點,就多吃一點飯,多運動,才能長高。”我聽了,暗暗下定決心,一定多吃飯,多鍛鍊。“不過,”媽媽又說,“矮一點沒關係,只要有知識,有才幹同樣能為社會作貢獻。古今中外有多少矮人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你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子;現代的鄧爺爺爺爺;法國的拿破崙,他們不都是長著矮個子嗎?所以你不必為長得矮而煩惱,只要認真學習,長大以後同樣能為國家作貢獻。”

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再為自己長得矮而煩惱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