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調查報告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82K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畢業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畢業調查報告精選15篇

畢業調查報告1

調研背景: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為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為了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解決以後的就業問題,現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院應屆畢業生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見第2、19、14、25題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見第5題

3>與是否專業對口,見第7題

4>地域意願,見第10、11題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見第16、17、20題

2、畢業生對就業資訊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見第8、9題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見第3、6題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見第4、15題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校,見第21、22題;要求自己,見第23、24、26、12、13題)

通過對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問題的調查,我們希望分析出我院畢業生對就業的選擇、認知的程度以及作為院方應當做什麼樣的工作來幫助畢業生應對就業問題。

調查分析:

一、熱能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2%,其中選擇就業的佔51%。特別注意到有9%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11%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研究生畢業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2%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15%的同學堅決不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13%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餘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於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工作待遇和發展機會要大。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他選擇比較平均,沒有人選擇自主創業。對於首份工資75%同學選擇1500--3000,沒有人選擇800--1000。

2、資訊獲取方面:就資訊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5%,不關心的佔5%;就資訊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校就業網站和網上資訊獲取資訊的人最多,各佔17%,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有21%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52%的同學沒有簽約任何單位,只有6%。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25%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30%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28%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有3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交流表達能力、改革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四成認為需要資金36%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二、環境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有七成同學選擇就業,擇業觀念方面,69%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沒有人願意一步到位,雖然很少有人選擇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學渴望更好的教育環境。25題中,八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21%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選擇各個方面的同學人數很平均。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高達61%,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廣州深圳,沒有人願意回到生源地。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更好的學習機會,其次則是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門、民營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對於首份工資六成同學選擇1500--XX,沒有人選擇800--1000。

2、資訊獲取方面:就資訊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7%,不關心的佔11%,瞭解比較少的共有74%;就資訊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網上相關資訊獲取資訊的人最多,佔19%,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學員就業網站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7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81%的同學沒有任何簽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五成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有32%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49%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資訊收集、彙總、分析、處理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在校參加技術鍛鍊機會少、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少。

一、建環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8%,其中選擇就業的要略高一些。特別注意到有10%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共有43人選擇考研,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緩解就業壓力、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3%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九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只有4%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餘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於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崗位的`多元化和發展機會要大,其次則是工作待遇和國際化水平。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政府部門,外企、事業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11%的同學願意選擇自主創業。對於首份工資五成同學選擇1000--XX,極少數選擇800--1000或XX--30000

3、資訊獲取方面:就資訊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27%,不關心的佔9%,瞭解比較少的共有65%;就資訊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院張貼通知公告獲取資訊的人最多,佔24%,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6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76%的同學已經簽約了3個以上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四成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16%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16%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3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溝通協調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調研結論:

一、縱向比較

對於熱能專業,目前仍有過半的同學沒有簽約就業,有的選擇出國留學或考研。除了金融風暴對於產業的影響,大學階段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招聘資訊、區域產業發展資訊流通不暢也是主要原因,同學們在學校訓練的資料處理能力、獲得的專業職業證書並不如交流溝通能力、資訊蒐集處理能力重要,特別是同學們並沒有在大學期間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對於環境專業,與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學沒有就業,其中多數選擇考研,另外多數同學認為自己欠缺資料出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較低。對於建環專業就業,同學們的就業率突破七成,但仍認為學校的就業資訊支援比較匱乏。

二、橫向比較

1、比較實際就業情況,建環專業的同學就業率最高,其次為熱能和環境,其中環境專業的同學考研人數最多。2、在大學期間,有自己職業規劃的同學不足三成,其中環境專業最高為21%,其餘同學對於未來沒有明確的認知。3、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同學們的普遍認識實現就業後擇業,能夠接受工資待遇較低的工作,專業是否對口已不再成為同學們擇業的首要標準,國有企業依然是同學們的首選。4、歸納同學們的經驗教訓,學校的資訊支援、在校期間職業規劃教育的普及、自學能力的培養是首先需要重視的方面。

綜上所述,作為學校應當在職業規劃教育、自主學習教育、實習實踐教育以及資訊支援方面加強工作;作為同學自己,應當為自己的未來早作準備,認清當前的外部環境,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理想與現實的交匯點,通過提高自己的各項素質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有利的位置。

畢業調查報告2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驗證並鞏固課堂講授的各學科理論知識,深刻領會並掌握倉儲企業的常規工作的內涵,原理,擴大專業知識面,提高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為日後更好地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教育)

二,實習方式與時間

結合實際的工作實踐完成實習內容

三,實習內容

結合實際的工作實踐完成實習內容

四,實習考核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習,並完成實習報告<>,最後參加實習面述考核,成績合格者給予畢業、

五,實習報告要求

1、有自己獨到的觀點,並對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文字規範,語句通順;不少於一萬字、

2、實習報告中必須有對自己適應崗位能力的分析、

3、報告封面格式(見附件九)參照畢業論文封面格式、

4、報告內容格式參照畢業論文格式(附件四)、

5、實習報告最後須加蓋實習單位公章,實習成績以零分計,不得畢業、

 五,時間安排:第6周開始共8周(中途如學院統一放假參加人才交流會,則順延)、

六,實習調查面述考核及成績評定辦法

參照畢業設計答辯及畢業設計成績評定辦法

畢業調查報告3

一、調查概況

我於xx年XX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

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

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畢業調查報告4

為了深入瞭解我校畢業生的情況,進一步改革教學模式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適應社會對本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力,我們採取問卷的形式,對97~06屆化學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所在單位進行了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我校畢業生的總體評價、畢業生的自我評價與定位、對畢業生各方面的評價、看重的畢業生素質、對學校教育的建議等共五個方面。

一、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評價與畢業生的自我評價與定位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使用後的評價和滿意度,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料,這些資料能夠反映畢業生群體各方面情況是否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以及適應程度如何,還能夠影響這些單位現在和今後是否繼續招聘相關院校的畢業生。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總體評價:25%非常滿意、69.4%比較滿意、5.6%不好說·從用人單位層面看我校畢業生的自我評價與定位:89.2%準確合適,10.8%偏低,沒有出現過高現象。結果說明絕大部分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是比較滿意的,大多數畢業生對自己的評價和定位是準確的。

二、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各方面的評價

1、個人品質方面

在所調查的用人單位中,評價為。較好。以上的'單位對。遵紀守法。、。道德修養,誠信度”,。工作態度、敬業精神。這三方面均達到95%。對“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團隊精神)”、。參加集體等活動”.“奉獻精神。、。心理素質”均達90%以上。顯示用人單位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評價很高,很多單位對我校學生在工作中的樸實和踏實精神給予了肯定。

2、專業素質方面

分別為80%和88.6%的用人單位認為我校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知識面”為“很好”和。較好”。其原因是我校通過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拓寬專業口徑,增加學科交叉,增設不同學科選修課.增強實踐實習環節,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實驗室,到單位進行實地實崗的生產實習,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拓寬了知識面.

3、基礎知識方面

88.6%的用人單位認為我校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為。較好”以上,有45.7%的單位認為學生的外語水平。一般”。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相關課程學習.畢業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不成問題。雖畢業生大多能拿到英語四、六級證書,但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仍欠缺,在聽、說、寫.譯上存在著一定差距,因此在外語教學上應注重應用能力培養,特別要利用好專業外語與文獻檢索課程和科研實踐及畢業研究鍛鍊學生的外文文獻查閱、翻譯和消化利用能力。

4、個人能力方面

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評價為。較好”以上的情況如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靈活應變能力”均91.4%.。競爭與迎接挑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均80%。創新科研能力”60%,。13頭表達能力’73.5%,。文字寫作能力”76.5%,。學習知識,接受能力”94.3%.。組織管理能力”74.3%.。經營能力”65.7%。用人單位不僅僅注重學生的實際業務能力,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理論水平。不僅僅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更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應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科研能力與開拓精神的培養.提高他們的領導、應變、公關、交際、口頭表達、寫作等各方面能力,使畢業生不僅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同時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能不斷適應新環境和新形勢的 挑戰。

三、用人單位看重的畢業生素質

用人單位看重畢業生哪些素質呢?。比較看重。以上的方面和結果如下:工作負責踏實、敬也精神100%,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奉獻精神,創新意識與勇氣均為各97.1%,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應變能力各94.3%,競爭意識與挑戰意識88.5%,人文素養82.9%,社會實踐,社會工作經歷和語言表達能力各80%,面試印象77.1%,政治面貌71.4%,文字寫作能力,專業學習成績與學習能力、懂經濟與管理知識各68.5%,個人形象氣質57.2%,技能考級證書(計算機,外語等)51.5%,學校聲望45.7%。大學期間獲得獎勵29.4%,文體特長14.3%,生源戶籍所在地5.7%。由此可看出,學校聲望和戶籍等不再成為影響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

四、對學校教學的建議

在回答者中各項所佔的百分率: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加強夾踐動手能力訓練,加強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培養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四項均100%。加強經濟、管理知識72.2%,加強敬業精神教育66.7%,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與加強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均為27.8%。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畢業生應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和鍛鍊。

五、調查結果的啟示

1、加強素質教育

現代社會需要邪種。誠信為本。才智並舉,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學生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幹不敗之地。學校要精心組織多種學生活動,如社會調查、社會服務、課外科技活動以及各類文娛、體育話動,融素質教育於活動之中,並注意與專業培養相結合。要注重發揮學生個體的不同特點,力求傲到讓學生人人積極參與、人人從中受益。建立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大學生科技活動執行機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

2、繼續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

素質教育是一項以知識傳授、方法訓練、能力培養和精神陶冶為實踐內容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須貫穿於專業教育、學科教育。首先.要繼續進行專業結構和課程設定的改革,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其次。素質教育要從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上得到充分的體現。要摒棄陳舊的教學內容,注意知識的更新,改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做法,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放在首位,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潛能.重點加強對於進行創造性活動有關的方法、能力的教育。第三,要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接觸、瞭解社會實際的過程中,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儘快適應社會的需要。

3、應加強全方位的就業指導工作

學校除了深化教學改革,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從入學開始就著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能力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對畢業生進行思想教育(含艱苦創業教育)、理想教育、形勢教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心理諮詢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 確的擇業觀,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學校還應大力加強就業技巧指導,提高服務質量,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資訊。

畢業調查報告5

超三成自考畢業後才參加工作的自考畢業生工資在20xx元以上;六成自考畢業生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就業;20xx年自考畢業生就業狀況明顯好於普通高校畢業生。這是省自考辦昨日向媒體釋出的最新調查報告的部分內容。據悉,這是我省首份關於自考畢業生就業的調查報告。

自考後就業三成月薪超20xx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分析認為,在目前大學畢業生起薪越來越低的現實下,自考生的工資水平卻出現了增長。這是因為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工作經驗後,去考取更高的學歷。在擁有了經驗和學歷之後,他們肯定會選擇高於原來崗位工資的目標跳槽,工資也就實現了步步高。

就業狀況好於“科班生”

部門分析:根據調查資料,省自考辦分析認為,20xx年我省自考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明顯好於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少自考畢業生原本是專科在讀生,在學校裡一邊上大專課程,一邊通過自考拿本科文憑,畢業時就有了兩本文憑。這是不少自考畢業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近兩成畢業後得到升遷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有關人士認為,現在不少自考生來自於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自考所學專業對個人的就業或職務(職稱)升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會地位仍不如“科班生”

調查資料:在47。2%的被調查者對自考畢業後的就業前景持樂觀看法的同時,有16。5%認為“將會越來越困難”。同時,依然有40%的被調查者認為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如普通高校畢業生。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畢業生的當前的社會地位和受重視程度不如全日制重點大學畢業生。

畢業調查報告6

高校中,學生在公寓的時間有四年之久,是學生日常生活以及學生的主要場所,不僅是一個學生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這裡可以對學生實行思想教育,對於公寓的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公寓管理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人身安全,間接地關係到高校的教育質量,所以,我們學校的管理也要把公寓管理看得很重方可。高校對公寓的管理不可小視,我們在管理中,要注重對管理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並有效的開展工作。

一、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的不足之處

高校的管理工作一直以來是學校教育的難題,很多學校對管理進行探索,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1、沒有形成健全的管理機制

第一,管理人員參差不齊。我們發現,高校的管理人員除了分管的領導以外,具體管理人員都是物業僱用的管理人員,這些人員中年齡較大,工資較低,素質也不算高,他們都是一般對公寓進行衛生處理,但很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降低管理成本,卻沒有考慮到管理效果。第二,雖然各個高校在學生公寓管理上也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而且會貼在公寓的大門口,但這些製作也不夠完善,沒有可操作性,學生對這個制度視而不見,或者不有效的去遵守,起不到對大學生的監管,對公寓內所住的學生沒有約束力,對學生的違紀行為也沒有嚴格的處罰,所以,這些制度只能成為一種擺設。

2、學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學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是因為裡面在在著很多的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大學生公寓的管理人員沒有很強的安全意識,沒有到位的監管。學校對公寓內安全設施建設不到位,如滅火器的老化,沒有很暢通的通道,學生經常使用大功率電器而得不到杜絕,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安全意識還沒有形成,學校缺乏這方面的教育,學生的逃生技能不夠。

3、沒有形成濃厚的公寓文化

第一,公寓文化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很多高校對公寓的建設重在形式,只是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建設,認為有床有空調、有衛生間等就可以了,但是沒有精神文化的建設,這是一種缺失,在公寓張貼公益文明廣告,佈置精神文化環境等都會對學生起到品德教育作用,所以不能忽視。第二,沒有高水平的服務,學生生活在公寓內卻沒有相應的服務。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學生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更新,他們的文化修養不斷提高,他們的法律、維權的意識也在提高,而落後的服務跟不上大學生的需要,比如,公寓管理人員的態度不好、服務水平不高,都給學生的文化生活帶來不便。第三,沒有完善的公寓文化。公寓是學生精神的場所,而在高校中,公寓裡是死氣沉沉的,除了睡覺,就是上網,甚至是打牌遊戲等等,而很少有文化方面的內容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這是學校教育的一個不足,學校很少把學生精神教育與公寓聯絡在一起。

二、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的策略

基於以上對高校學生公寓存在的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對高校學生公寓的管理勢在必行。公寓管理也是高校管理的組成部分,搞好公寓管理工作,對於高校的整體管理具有不可小視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從管理方法上入手,豐富工作,從制度上下功夫,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管理水平。那麼,如果對高校學生公寓有效管理呢?

1、完善機制,讓學生公寓管理有法可依

(1)公寓管理人員與物業職責要明確。高校對學生的管理有著主動權,對公寓的管理也要有法可依,這就要求對管理人員有明確的職責,落實到人,出現問題責任到人,處罰到人,有效的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讓管理人員有法可依,管理起來也有法可依。

(2)先擇有工作能力的人蔘與公寓管理。公寓管理人員對公寓的生活環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文性的管理、細緻化的管理都會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公寓管理人員是公寓管理的主要力量,他們承擔著公寓內各種設施的管理,還要承擔對所住學生的管理,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管理工作事無鉅細,只有具有責任心、工作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能承擔管理任務,才能把公寓管理好。

(3)輔導員輪流入住公寓。顯然,只憑公寓的管理人員對宿舍管理還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那就是大學生不大把管理人員放在眼裡,對他們的管教也不服從,但是,如果是大學生的輔導員或者是班主任,就會起到震懾作用,所以,公寓管理如果能把輔導員安排進去,協助管理人員的管理,就可以讓公寓的管理更有秩序。當然,輔導員及班主任進駐公寓需要有一定的獎勵機制,把他們的工作效果也納入到業績來考核,這樣,有利於他們細心的去管理公寓。

(4)建立對學生的考核制度。把學生在公寓內的表現如衛生等都算入學生的期末成績,這對學生具有很大的約束力。

2、真實有效的做好公寓安全工作

(1)加強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學校進入公寓以後,對規章制度還沒有什麼瞭解,也沒有安全意識,所以,開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他們進行安全培訓,可以採取安全知識講座、消防演習等形式進行,還要利用學校的`宣傳櫥窗、展板或者校園網等進行宣傳,通過長期的宣傳,學生的安全意識才會加強。

(2)對公寓的管理要規範。管理需要規範,而不是隨意的,比如說,每晚按時鎖門,要求學生出入要按時,水、電要大力檢查,不規範的用電要及時拆除,並告知學生改正,下次再犯的學生要上報學校處理。

(3)有常規的突發事故處理辦法。突發事件比較繁雜,很多意外,都使管理人員無法處理,這就要對他們進行培訓,當有突發事件時,管理人員要果斷而機敏的處理,讓這件事的損失減少到最小。另外,還要對學生進行突發事件的處理培訓,當遇到水災、地震、火災等意外時,能機敏的逃生。

3、發揮公寓文化建設的功能,提高育人能力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公寓文化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我們多開始一定的文化活動,將對學生的品德養成具有幫助作用。比如,可以開展集體性的,文藝性的、娛樂性的活動,要有一定的品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可以鍛鍊身體,精神得到愉悅。

(2)完善公寓文化規章制度。制度體系在高校公寓建設中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用制度來規範各種各樣的關係,可以使所有的活動有法可依,有一定的制度可以去遵守,只有這樣,學生公寓的服務質量才可以得到提高,學生的利益才可能最大程度的維護,學生在公寓裡遵守制度,提高自己的行為規範,讓自己做一名守法的好學生,從而形成對社會有利的行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畢業調查報告7

畢業季之後,招生季就來了。每到此時,大學都忙著形象塑造和宣傳總是老一套,給高中生和他們的家長看一些數字:有多高比例的畢業生出國深造或在國內考上了研究生,又有多高的比例被跨國公司和大型國企錄用這是公認的畢業生的好去向、好工作,是大學吸引新生的有說服力的材料。

但今年,破例了。最近,它在校園網站上貼出中科院院士、校長裴鋼致4位年輕校友的一封公開信。在信中,裴鋼用傑出校友稱呼這些在企業生產一線當藍領的畢業生,稱他們才是同濟要打出的一張張名片同濟大學培養的人才的顯著特徵,就是肯幹事、能幹事、把事幹好!裴鋼還特別希望今年即將畢業的同學們以這幾位藍領校友為學習榜樣。

對領子顏色的偏見,還挺頑固

從3月18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大學畢業當藍領,講述了7位大學畢業生的求職、就業故事和他們的心路歷程。被裴鋼誇為傑出校友的那4個年輕人,都是這組報道中的主人公。

不過,記者當初分頭到大學尋訪報道線索時,不順利。

我們的畢業生就算進了企業,起碼也是搞研發的,在一線當藍領?絕對沒有。好多所高校就業辦的負責人,不約而同地表示幫不上忙。

雖然在就業市場上,一種新的趨勢日漸明朗:通曉理論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具備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謂的新藍領,無論現實需求還是成長空間,都正在趕超白領;但許多人對讀了大學當藍領還不能認同,觀念形成壓力,尤其那些985、211高校,對此話題敏感得很。有位高校就業辦負責人直率地說:要說我們大學的.畢業生做了藍領,誰都不高興。那些學生曾經就讀的學院不高興,學校招生辦也不高興今後誰還會來報考這個學院、我們學校啊?!

那麼,對於自己畢業生的去向,大學願意媒體報道些什麼呢?

大學每年都製作就業白皮書、優秀畢業生名單,還評選歷年的畢業生之星、優秀畢業生,其中自然找不到藍領。20xx年,積極褒揚的一位畢業生之星,是一個數學系女生,本科畢業時一口氣得到了美國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理工大學等10餘所名校的錄取意向,或給予全額獎學金,或給予碩博連讀。同一年,密歇根學院的一位尖子生,本科畢業被美國康奈爾大學等錄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也是隆重宣傳。再看去年復旦大學公佈的20xx屆畢業生就業白皮書,其中重點突出的資訊是八成留滬、申請出國深造的比例同比增加13%、在金融等行業的畢業生同比增加32%,等等。

記者想採訪畢業生,高校各院系熱心推薦的,總是那些被多家著名跨國公司錄用或被多所美國名校錄取的佼佼者。

本市一所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校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學校很多畢業生要去企業生產一線,家長覺得太苦,不願孩子報考;無奈之下,他們前些年也湊熱鬧開了文祕、管理等將來有望坐辦公室當白領的專業,結果招生情況不錯,就業情況卻很慘淡。

藍領畢業生,常常跟母校斷了聯絡

大學畢業生,包括所謂名校的畢業生,真的像那些刻意維護學校形象的校方官員所說,就算進了企業起碼也是搞研發的,都坐進了辦公室而不下生產一線嗎?記者找到一些教授,他們說得直接:搞應用技術的畢業生當然要從生產線上幹起。我做研究,不也經常跑企業,在生產線旁一蹲一個月?

當本報記者 輾轉通過各院系的學生找到他們當了藍領的師兄師姐,採寫並發表報道後,一些高校對於大學畢業當藍領這件事的態度,有所轉變。

我們也有很多學生進了企業當藍領。雖然以後他們會陸續走上管理崗位,但不熟悉一線狀況、不瞭解工人、不精通技術怎麼行?不過有關他們的資訊,學校掌握得不多。一位大學就業辦的老師說:去了企業的學生一時半會兒冒不出來,不能拿來做成功典型,體現學校近期的就業成績。當然,去了跨國大公司、大型國企的學生一樣不可能短期冒出來,但名聲好聽或者說誰都愛聽,所以就把進門當成成功,重點宣揚。另外,學校對歷年畢業生的狀況也有所跟蹤,不過進了一般企業的不大會是跟蹤物件,常常斷了聯絡。

其實,隨著大學教育普及化、每年畢業生人數增加和就業競爭激烈,也隨著製造業升級、政府鼓勵到基層就業等政策的推行,大學生的就業情形已在悄悄變化。

從20xx年起,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三支一扶長效機制,鼓勵畢業生下基層,接地氣。去年交大就業的畢業生中,40%選擇去國家重點行業和企業,還有20%到縣鄉級的基層崗位工作。比如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去年一下招了100多名畢業生,他們將參與電站建設專案,要去窮鄉僻壤,工作條件艱苦若在前些年,這類崗位很少會有學生報名。記者瞭解到,上海交大甚至改進了優秀畢業生的評選標準以往就是在校4年品學兼優的學生,一般不考慮畢業去向;而眼下,在品學兼優的前提下,重點鎖定到國家需要的重點行業、企業以及支援西部建設的畢業生。

基層一線,是成長路上必經的臺階

不少大學,尤其理工科院校,正開始改變招生宣傳的套路,試著跟考生及其家長擺事實、講道理:誰都希望孩子有好出路,但好出路取決於真本事和肯吃苦,選專業要看社會需求,要看能不能學到一技之長。

在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們常給學生們講故事:國內化工行業不少大型企業的高管、研發主管和民營企業的創辦人是我們的畢業生,而在成為成功人士之前,他們都在生產一線。華理一位首席科學家說得直接:據我說知,我們行業裡那些當老總的,沒有一個是沒在生產線上摸爬滾打過的空降兵,我的學生幾乎都從藍領做起。只要各方面素質過硬,總能脫穎而出。

本報大學畢業當藍領系列報道當中的一篇《汙水廠來了女研究生》,講了工科女蔣玲燕的成長故事這篇報道在我們那裡瘋傳!不僅因為她是同門師姐,更因為師姐的職場經歷表明,學我們這個專業的,進了企業也能大放光彩。同濟大學環境學院的同學向記者爆料。

蔣玲燕從環境學院碩士畢業,工作才6年,卻已在白龍港汙水廠負責過大型技改專案,且已當了3年副廠長。她在同濟的師弟師妹們說:我們其實沒見過工廠究竟是啥樣,但總憑想象以為汙水廠、垃圾填埋廠去不得,怎麼吃得消?我們的專業又能派多大用場?蔣玲燕的經歷讓我們很受觸動。

一位大學就業辦的老師分析,最近幾年,簽約藍領的大學生較過去多,和白領崗位的價效比下降也有關係。特別是大家都懂了,做什麼工作都要肯吃苦,又想名聲好聽、又想輕鬆舒服、又想收入高待遇好,這種崗位基本上是想象出來的。白領也有自己的基層一線,打拼的艱辛並不輸給生產流水線。而為了在寫字樓裡佔個格子間,輕易丟棄自己苦拼數年學得的專業和特長是不是值得?好工作究竟怎麼定義?真得好好思量。對於好工作的看法變得多樣化,是好事。

畢業調查報告8

今年武漢地區30萬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他們每月的起薪是多少呢?昨日,中國高校就業聯盟網和武漢洪山大學生就業市場釋出調查結果顯示:金融、房地產、IT三個行業起薪位列前三名,分別是5500元、4800元、4000元。而按照學歷層次劃分,博士以7325元起薪位列榜首,專科生起薪墊底。

去年,武漢洪山大學生就業市場舉辦了多種形式的招聘會,有按學歷層次劃分,有按行業劃分,在現場調查及中國高校就業聯盟網上調查結果來看,決定起薪的因素有很多,學歷、就業城市、行業均是其影響因素。此次調查主要針對一二線城市企業,其中包括武漢市企業57家。資料顯示,20xx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專科生2600元,本科生3100元,碩士4000元,博士生起薪地區差異性較大,一線城市超過8000元,二線城市平均6000元左右。從近三年起薪統計對比來看,各學歷起薪增長情況各有不同(見表格)。

對於學歷越高起薪越高,不少大學生表示認同。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畢業生陳濤告訴記者,高學歷意味著付出更多,理應得到更多的回報,所以越來越多的本科生試圖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就業層次。

除了專科生起薪逐年增加外,去年本科、碩士、博士的起薪較前年均有所回落。武漢紡織大學招就處負責人分析,這種回落與近年巨集觀經濟形勢有一定關係。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大量高校人才湧入社會,加上近幾年來海歸人才湧入國內,大學畢業生人才市場呈現高學歷、低年齡、高成本的現狀。與之相反,普工、技工和藍領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使得藍領階層薪水逐漸超過大學畢業生。

各學歷起薪差距縮小

“學歷不再是企業定論起薪的唯一標準。”武漢洪山大學生就業市場負責人聞霄表示,雖然表面上各學歷層次的起薪有所差別,但這種差距變得越來越小,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能力才是獲得報酬的考核依據。

在行業起薪調查中,金融、房地產和網際網路/軟體行業佔領前三甲,而物流、服裝紡織、零售百貨薪資水平相對較低。武漢一家企業負責人張先生表示,本科以上學歷仍十分有優勢,只要適度調整就業期望和心態,關注崗位所需技能和實操性,應聘成功率將會更高。

聞霄表示,在調查的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表示,比起福利待遇、工作環境,他們更看重公司是否提供良好的個人發展空間,是否能提供展現自我價值的實踐平臺。不少用人單位也表示,對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不要過多地看重職位的晉升和薪資的回報,薪資是個人能力和價值的綜合體現,不妨先提高自我認知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專業優勢所在,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進入核心崗位後,對於薪資的漲幅企業不會吝嗇。

“休學創業還要考慮相關保障問題?”北京大學休學創業者王衝很吃驚。他是在政策出臺之前辦理休學創業的,學校的政策非常寬鬆,他辦理手續很順利。

距離教育部發布“允許在校生休學創業”的規定已經一個月了,他的這種心態代表了大部分受訪創業者的想法:生病?意外?發生了再說吧,要緊的是抓住時機全身心地實現創業夢想。因此,學生身份和創業狀態的矛盾可能造成的醫療保障、學籍存放、復學年限問題,並不受創業者重視。

學生想不到,老師呢?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多所高校學生處、就業中心瞭解到,現在學校還未出臺細則,目前申請者只能按照休學的統一政策辦理,部分休學創業者建議學校能夠延長休學年限。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KAB創業教育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家華稱,“允許休學創業”不是一紙檔案能解決的,從政策出臺到落實實施細則還需要很長時間,可學生、學校在實踐中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政府應當加強配套研究,出臺相應細則,讓政策具有連貫性並明晰化,才能讓休學創業者無後顧之憂。

身份尷尬靠哪邊

曾在一所著名高校負責創業學生的張老師(化名)曾遇到一名休學創業學生找他幫忙,這名學生加入創業公司後,因學生身份而不能獲得正式的社會保障和勞動保障。當時,他建議先辦一份商業保險,過幾年再想別的辦法。

的確,學生身份和正式工作者在醫保、社保方面享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休學創業者的雙重身份會帶來很多模糊的問題。

記者查閱相關法規發現:在校大學生不需要繳納社會保險,而當大學生取得畢業證以後,即具備了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其與工作單位之間的關係變為勞動關係,單位應當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繳納年限與公民的各項權益息息相關,例如與北京創業者生活狀況息息相關的有是否具備資格買車、買房等。

“休學創業不同於退學創業。”張老師說,“退學後創業者可以以正式工作者的身份,獲得相關保障,簽署勞動合同。休學創業者卻很難定義自己的勞動,只能以實習、兼職的身份來簽署合同、獲得保障。”

他更擔心未來:如果休學創業的學生以後進入體制內工作,那麼這幾年的創業能算工齡嗎?休學久了,知識性的證明、檔案、戶口誰來保管,怎麼提取?

中央財經大學社保系主任褚福靈稱:“大學生在校時享有的社會保障包括公費醫療,也可以選擇加入居民醫療保險,進入社會創辦公司還可以辦理職工醫療保險。休學創業大學生身份很特殊,具體怎麼處理,靠哪邊,國家並沒有明確規定,只有指導性的意見,主要看高校所在地的具體規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保所所長金維剛表示:“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問題還在探索階段,各地的情況不同,還不是很成熟,休學創業者的特殊情況還未研究。”

“都是青年人,不大可能生病的。”王衝很樂觀,表示醫保“真心沒考慮過”,也並不清楚相關細則。

李家華則覺得,創業的學生年輕又生機勃勃,總覺得很多問題離自己太遠了,創業伊始也不會意識到給自己保障的重要。但正如交通法規一樣,不能等問題出現了再製定細則,應當提前明確很多細則。

記者瞭解到,多所高校目前的`處理辦法是將休學創業者等同於其他休學者,學籍保留,享受公費醫療。按照《公費醫療管理辦法》規定,國家正式核准設定的普通高等學校(不含軍事院校)計劃內招收的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研究生(不含委託培養、自費、幹部專修科學生)和經批准因病休學一年保留學籍的學生享受公費醫療。

李家華認為,不應當把休學創業和休學等同於一類。“因病休學是被動行為,休學創業是主動行為,出臺允許休學創業的政策帶有國家導向,應當制定更符合創業者特性的內容。”

北京工商大學團委書記呂良稱,目前學校還未制定出相關細則。他介紹,一般教育部出臺的政策需要各地教委出臺細則,然後學校再根據本校情況制定細則,這有一個過程。

目前,比較明晰的規定是北京市教委20xx年12月31日釋出的《關於支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實施細則》,高校在校學生可以休學創辦科技型企業,各高校根據本校實際,明確休學時間及具體辦法,併為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學業支援。例如,可將創業時間視為參加實踐教育的時間,並計入相關實踐學分;創業取得的成效或成果,可以與畢業設計或論文有機結合等。

對於更多更細節的問題,受訪的高校相關工作人員則無奈表示,“我們也不知道,還在等通知”。

好政策亟須好細則

“產品使用者今年將超千萬,那時候我肯定比現在更忙碌,屆時已經休學兩年的我無法保證能準時復學,難道必須放棄學業嗎?”休學創業者、“戀愛筆記”CEO付小龍問。

這也是王衝的疑惑。過些年,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他還可以回到學校修完學業拿到畢業證。但教育部規定,大學本科在校期間不得超過6年,即“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休學上限為兩年。

他們的疑惑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難以得到迴應。這並不是好政策得不到好落實的孤例。

20xx年,《公司法》大修,允許大學生零資本註冊公司。李家華曾向一家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詢問辦理情況,工作人員告訴他操作不了,因為還沒有出臺實施細則,“政策是一級管一級,他們也沒辦法”。

李家華覺得,休學創業好政策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休學創業者處在身份交界的地方,不知道誰能證明自己;另一方面,這是教育部出臺的規定,但是創業者在創業中還會遇到需要工商、稅務等其他部門幫助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全社會的支援和理解。

“我們希望國家層面給出明確可操作的法律法規,讓整個系統一起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努力。”為創業學生辦理各項業務數年的張老師誠懇地說。

該制定哪些細則?李家華認為應當有以下四個方面:程式清晰,學生向哪個部門申請,誰來判斷學生是否具備休學創業的資格;休學年限為多久,是否要保留學籍、戶口等;休學期間發生的人身安全問題應該怎麼處理,例如醫療保險、社會保險等;休學創業後,創業者復學和放棄學業的情況分別應當怎麼處理。

“這不是一個檔案能夠解決的,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應當給予他們不一樣的政策。”針對目前休學創業政策的落實狀況,這位創業領域的學術專家和廣受學生歡迎的院長建議應該兩條路應同時進行。一邊,政府層面應組織專家調研,更科學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另一邊,休學創業的落實政策不具有普遍性,學校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及時出臺細則,“千萬不能等”。

目前政府和社會比較重視殘疾人群體的特殊性,重視經濟方面的幫扶。但是忽視了他們作為社會公民應該享受的平等公民權利,忽視了他們同健全人一樣享受受教育和就業的權利。為此建議:

一、國家應該從頂層設計角度,加強對殘疾人事業立法,保障殘疾人在教育、就業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公平全面發展。

二、殘疾人優秀運動員的上學、就業、退役安置等應該參照健全人優秀運動員的政策執行,保障他們享受健全人一樣的待遇。

三、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殘疾人的受教育水平。首先應下大力氣解決普及殘疾人義務教育的相關問題,包括入學率、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和學習內容。保障殘疾人與健全人享受同等教育。同時,應重視殘疾人的升學和職業教育問題。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從殘疾人教育的現狀和長遠發展,優化特殊教育佈局,構建特殊教育三級平臺,從根本上為殘疾人的接受各級教育提供製度保障。一是縣級特殊教育學校應以目前的聾障教育為主逐步過渡到智障、孤獨症和多重殘疾等少年學前康復教育;二是地市級特殊教育學校主要負責聽力語言殘疾、視力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三是省級特殊教育學校主要負責高中及以上教育和職業教育。

畢業調查報告9

餐飲業經營模式調查報告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素質的提高,百姓們對飲食有了新的要求,不再是以溫飽為目的,而是為了享受美食,在填飽肚子的過程中也要同時滿足口味的需求,所以市場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不同口味的餐飲店,然而不同的餐飲店有著不同的經營模式與不同的定位,來爭取不同型別的客人,那究竟不同的經營模式對餐飲市場有多大影響?本人對市內幾個型別的餐飲店進行調查,最終列舉出不同餐飲業對餐飲市場的影響。

關鍵詞:餐飲業經營模式餐飲市場影響

引言

不同的餐飲業有著不同的經營模式,而不同的經營模式則會對不同的餐飲企業造成不同的影響,為何有的餐飲企業垂死掙扎,又為何有的餐飲企業客來客往,然而這是否又因為經營模式的不同而造成的影響呢?所以選擇了經營模式作為調查物件,調查餐飲模式對餐飲業的影響,對餐飲市場的影響。

1、調查方案設計思路

這次的調查專案是對不同型別的餐飲店進行調查,觀察他們的店鋪採用的餐飲經營模式,從而調查出不同的餐飲模式適合哪些型別的餐飲店,並對經營效果有何影響。

2、不同餐飲店經營模式調查

在這次的調查中,本人走訪我市多家快餐、小吃、茶餐廳、大型的飯店進行了調研,發現不同的餐飲店的客戶流量、銷售額、上菜效率、餐飲店的面積與內部裝修格局、服務員的數量各有不用。

3、營業狀況完全不同的原因

(1)小吃類店鋪:如沙縣小吃、蘭州拉麵、桂林米粉

這類餐飲店主要採取客人即點餐即上餐的模式,服務員較少,客流量不多,食品加工速度快,店鋪較小,堂食時間短,適合小型餐飲。

(2)自助型店鋪:旋轉壽司、自助餐、自助烤肉、麻辣燙、火鍋

這類餐飲店主要是由客戶自己動手挑選食物或挑選食材在堂自加工,廚師數量一般,服務員較少,客流量大,店鋪比較大,在堂食的時間適中。

(3)快餐類店鋪:如麥當勞、肯德基、都城快餐、大家樂等

這類餐飲店是客流最大的一類餐飲店,採取少量服務員,大店鋪,客戶自行排隊買餐,快速的上菜率,非常高的打包率與外賣率,在堂食的時間適中,座位主要是以二人座為主。

(4)茶餐廳式店鋪:表哥茶餐廳等

這類餐飲店有點像飲品店,但規模比一般的飲品店大,堂食的時間也比一般的餐飲店大,因此店鋪大小較大,座位主要是以四人座為主,上菜時間中。

(5)飯店類店鋪:如炳勝、漁民新村等

這類的餐飲店,店鋪很大,有的甚至上千平方,有包間,有堂食,價格較高,上菜慢,座位主要是以10人座大桌為主,客流一般,但營業額較大,酒水銷售佔了營業額的一部分,屬於大型餐飲店。

(6)大排檔店鋪

這類餐飲店主要是打低端客戶,經營模式也和飯店類差不多,但店鋪多半是佔用了路邊等,價格較低,上菜速度比一般的飯店類店鋪快,座位主要是通過4人方桌拼起來,自由度高,主打晚間和宵夜時間(飯店類一般無宵夜時段),主要以大量啤酒銷售盈利,因此客戶堂食時間很長,環境較差。

4、餐飲模式分析

由於人民生活水品提高,使得餐飲業的發展出現了很大變化。如經營的主體多樣化(私營、股份合作、連鎖店、個體經營企業迅速發展,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同時國營企業、集體企業通過改制也得到了發展)、經營品種齊全化、消費物件大眾化(如高階餐廳推出各類優惠與團購吸引低端客戶)。而不同的經營模式更是餐飲業發展百花齊放的原因。

因此本人對以上數種餐飲模式各方面進行分析。

(1)客流量

小吃類店鋪:★☆☆☆☆

自助型店鋪:★★★☆☆

快餐類店鋪:★★★★★

茶餐廳式店鋪:★★★☆☆

飯店類店鋪:★★☆☆☆

大排檔店鋪:★★★☆☆

(2)店鋪大小

小吃類店鋪:★☆☆☆☆

自助型店鋪:★★★☆☆

快餐類店鋪:★★★☆☆

茶餐廳式店鋪:★★★☆☆

飯店類店鋪:★★★★★

大排檔店鋪:★★★☆☆

(3)營業額

小吃類店鋪:★☆☆☆☆

自助型店鋪:★★★★☆

快餐類店鋪:★★★★☆

茶餐廳式店鋪:★★★☆☆

飯店類店鋪:★★★★☆

大排檔店鋪:★★★☆☆

(4)上菜速度

小吃類店鋪:★★★★★

自助型店鋪:★★★★☆

快餐類店鋪:★★★★☆

茶餐廳式店鋪:★★☆☆☆

飯店類店鋪:★☆☆☆☆

大排檔店鋪:★★☆☆☆

(5)服務員數量

小吃類店鋪:★☆☆☆☆

自助型店鋪:★★☆☆☆

快餐類店鋪:★★☆☆☆

茶餐廳式店鋪:★★★☆☆

飯店類店鋪:★★★★★

大排檔店鋪:★★★☆☆

(6)消費每單平均金額

小吃類店鋪:10元

自助型店鋪:最低10元,最高可達300(由於自助型店鋪有高中低端)

快餐類店鋪:25元以上

茶餐廳式店鋪:60元

飯店類店鋪:250元以上(此價為中端飯店不含酒水價)

大排檔店鋪:100元以上

(7)投入成本

小吃類店鋪:★☆☆☆☆

自助型店鋪:★★★☆☆

快餐類店鋪:★★★☆☆

茶餐廳式店鋪:★★★☆☆

飯店類店鋪:★★★★★

大排檔店鋪:★★☆☆☆

(8)日常經營費用

小吃類店鋪:★☆☆☆☆

自助型店鋪:★★★☆☆

快餐類店鋪:★★★☆☆

茶餐廳式店鋪:★★★☆☆

飯店類店鋪:★★★★★

大排檔店鋪:★★☆☆☆

5、總結

通過以上8點分析,投入最大但收入最大的應該屬於飯店類店鋪,雖然飯店類店鋪佔用位置大,但消費者生活水品較高,普遍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可選在建立人流量較少的地方;雖然小吃類店鋪客流量不大,店鋪需求較少,毛利也較少,但投入也少,有穩定的低端客戶,適合開在人流適中的位置。而自助型店鋪與茶餐廳式店,客流適中,但堂食時間過長,價格普遍較高,適合在旺區開店(如步行街、購物城等),大部分客戶在逛街的過程中會選擇在這類店鋪休息用餐。而快餐類店鋪客流量大,營業額也十分的高,主要開在寫字樓附近與住宅附近。大排檔店鋪,主要可以開在工廠、住宅區附近,主打酒水,所以比較適合離客戶家較近的地方。

6、調研收穫

回顧調研時的過程,感觸是很深的,收穫是豐碩的。在調研的過程中,我採用了看、問等方式,對不同型別的餐飲店進行走訪並消費,對於每種餐飲模式,都全身心的去調查,也懂得了餐飲模式對一個餐飲店的影響。

以前一直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做餐飲的最重要的口味。然而,口味雖然是很重要,但環境的衛生、服務態度、餐飲的價格、等等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經營模式,是重中之重,影響著每一家餐飲店的日常運營。就例如麥當勞肯德基這類快餐食品,口味很一般,價格完全不值食品本身的價值,但他們的經營模式註定了他們的成功,快速、衛生,使得眾多白領到這類快餐店消費。而很多大排檔的廚師擁有著高超的廚藝,食物口味特佳,但偏偏只有少眾的顧客前去消費,使得倒閉,這也是經營模式的問題。

而每種經營模式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小吃類大排檔適合錢少的創業者,茶餐廳、自助類適合錢適中的創業者,而大型連鎖快餐和飯店類的適合錢多的創業者,也因為如此,這幾種經營模式鑄就了餐營業的百花齊放,讓更多的顧客有了更多的選擇。

畢業調查報告10

近期,我部組成專題調研組,對XX年以來全市31家規模以上企業人才隊伍狀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採取個別座談、問卷調查、資料統計等方法進行。透過多層次、多角度調研,基本掌握了規模企業人才隊伍狀況,對如何加強全市企業人才工作,為“工業強市”帶給人才支撐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才現狀

1、引進人才呈上升趨勢,人才總量有所增加。XX年國有企業改制時,全市人才總量一度呈下滑趨勢,隨著各企業逐步走上正軌,企業人才也穩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規模企業人才總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到達17%,增長了1.4個百分點。調查證明,發展來勢足、效益好的企業引才力度較大,人才總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鴻鷹祥、金湘豬鬃、鑫源缸套等企業近兩年分別引進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調查的64名人才中,對單位人才引進狀況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佔68.8%。從引進人才的方式來看,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主要透過在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招聘,一般專業技術人才則透過人才市場招聘。如自來水公司從益陽城建學院引進了一名給排水專業的大學生,鴻鷹祥從湘潭大學引進一名外貿英語專業的大學生。

2、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培養措施得到增強。問卷證明,一部分企業對人才培養的經費投入明顯加大。如湘澧鹽礦用於人才培養的年均費用達20萬元,金湘豬鬃去年投入15萬元加強企業人才的培養,另有7家企業人才培養費用在1萬元以上。石化儀還對單位幹部職工參加學歷教育的費用實行全額報銷。人才培養的措施明顯增強。問卷證明,各企業培訓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專家授課、企業內部專長員工授課、選派外出進修、播放光碟、訂閱專業書籍等。如湘澧鹽礦依託機電學院請湖南省幹部教育管理學院教授定期給中層以上管理人才上課,金湘豬鬃與長沙整合人才培訓公司達成協議,分期分批將全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送到長沙進行系統培訓,效果比較明顯。受調問卷證明,認為企業培訓活動開展得較多的佔51.6%。

3、人才收入穩步增長,分配機制有所改善。調查證明,目前規模企業的分配標準與人才的市場價位及其工作實績逐步靠攏,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業在分配製度改革方面進行了嘗試,實行了中高層管理人才年薪制、技術人才崗位工資制,並大幅提高新引進人才的待遇。如湘澧鹽礦對去年新引進的大學生實行提前定級,其工資標準按正式職工同等待遇執行。調查資料顯示,全市規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萬元以上,其中年薪2.5萬元至3萬元的有雪麗造紙、石化儀、鑫源缸套、嘉誠氣配、湘澧鹽礦等5家企業,年薪5萬元的有幫樂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規模企業之首。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企業人才隊伍總體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經濟環境、區位條件、資源配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我市企業經營規模偏小,經濟效益較差,直接導致全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生產技能人才的缺乏。據統計,全市規模企業職工總人數7108人,而其中各類企業人才僅有1257人,佔比重還不到17%,比全市企業人才比例低7個百分點。二是人才構成失衡。全市企業人才中,初級工498人,中級工332人,高階工6人,其人才梯次構成比為83:55:1,與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較大差距。高階技術人才的嚴重不足,影響了人才隊伍的幫扶提升潛力與企業的創新發展潛力。另外人才的老齡化也應引起足夠重視,作為我市三大工業板塊之一的汽車製造業技術人才就表現出了年齡老化的趨勢,如嘉城汽部所有技術人才均為湖橋返聘人員,雖能滿足此刻生產需要,但基本沒有新產品開發潛力。三是人才分佈不均。全市規模企業人才行業、崗位分佈不均。從崗位分佈看,企業人才大多數集中在行政管理、財會、簡單手工技術等方面,如雪麗造紙115名企業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崗位。從行業分佈看,企業人才多集中在汽車製造、鹽化工、造紙等行業,其它發展中的企業高新科技人才和資訊管理人才嚴重缺乏。

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尚需改善。一是企業“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缺乏。這在一些生產規模較小的私營企業中尤為突出。多數企業管理層沒有培養職業經理人及新產品研發帶頭人的想法和措施,對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長遠,能用一時則用一時,不願花錢培養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個性是有競爭力的薪酬激勵機制。理念的缺失導致了人才環境的不優。調查中,64%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主對人才的重視和關情緒況是“一般”,69%的企業人才對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覺“一般”或“不滿意”。二是企業用人“近親繁殖”現象普遍。民營企業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個性是企業管理層基本是“自己人”,對外聘技術人才也是顧慮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們跳槽或者自己辦公司,成為潛在的競爭對手。這就導致部分企業人才沒有歸屬感而一走了之,長此以往,企業缺乏人才支撐,缺乏發展後勁。三是企業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業雖然也表現出了對某些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此刻對人才的“只用不養”或“重用輕養”,只把人才當“蠟燭”,而不是“可充電電池”,不少企業都認為人才就要來即能用,企業能夠不承擔人才培養和培訓義務。如邦樂公司負責人就表示他們的技術人員全部來自汽車改造行業人才隊伍比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訓。對企業培訓狀況的調查結果也證明,大多數企業雖然也對員工開展比較經常的培訓,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應知應會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或專業技能的培訓,對崗位技能培訓採取最為廣泛的形式就是“師傅傳帶式”,少有正式的理論培訓班或產品研發班。調查中,54.9%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近兩年“培訓活動開展較多”、60%的企業人才反映企業培訓員工的主要方式是“企業內部專長員工授課”、65.5%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目前比較注重“一線生產技能培訓”。

3、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亟待健全。一是企業人才人事管理不規範。有的企業與員工簽訂的聘用合同不鑑證,不實行人事代理,不為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導致有的專業技術人員連續多年沒有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現有職稱還是從原先的公有制單位帶進去的;大部分企業人才引進後沒有人事檔案、養老保險、勞動保障,各類應由企業負擔的保險都沒有;“個體戶式”經營與“家庭式”管理對企業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沒有正常的薪酬激勵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等。種種管理上的不規範,導致了本地企業人才引力的缺乏。雪麗造紙年初準備從長沙電力學校引進兩個大專生,上午確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辭呈。石化儀近兩年從機電學院引進的6名大中專生也只留下了2個。二是企業人才市場發育不完善。全市沒有構成統一的企業人才市場發展規劃,對企業人才市場(如針對本市一些支柱產業)的現狀、未來和對策缺乏系統的研究,個性是在發展方向上還沒有構成統一的思想認識;人才市場管理混亂,操作欠規範,目前還沒有構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人才市場管理較混亂,出現了無序競爭、主管部門不明確等問題;人才市場中介服務整體水平不高,人才開發服務與人員就業服務混淆在一齊,人才市場僅停留在介紹人員就業的“職業介紹”層次上;缺少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資源庫,由於人才市場體系不完善,本就數量有限的經營管理人才又難以整合,企業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尋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這天用,明天走的狀況時有發生。三是企業人才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在原先國有管理模式下,企業人才的管理全由企業負擔,包括企業人才的各種後勤保障服務,有人曾笑談像湘澧鹽礦這樣的企業,除了“火葬廠”外,其它食堂、學校、醫院、市場一應俱全。企業改制後,各種後勤保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步走向社會化,企業不再負擔職工的“生老病死”,員工與企業間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關係。在企業“一步到位”甩開包袱的同時,社會化的服務卻未跟進,必然導致企業人才的利益喪失。我們調查的很多規模企業連職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都不具備,又怎能談及引才留才。

三、對策及推薦

津市實行“工業強市”,需要有一支能夠為之帶給智力支援的人才隊伍。而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一目標能否實現。當前,建設適應津市工業又快又好發展的企業人才隊伍,應是各級各部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大力強化企業主人才意識

做好企業人才工作,關鍵要提高企業主素質,強化人才強企意識。首先,要加強對企業主的教育培訓。要透過黨校調訓、建立企業主協會開展活動、企業主論壇等方式,幫忙他們確立“企業要騰飛,務必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經濟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軟指標的誤區,提高企業主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識。其次,要將引導與提高結合起來,在引導中提高企業主素質。如實行市級領導與企業主結對幫扶、定期走訪等制度。要明確規定,凡是今後市級領導外出從事與經濟工作相關的參觀考察、招商引資時,要帶領企業主一道外出,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觀念,提高素質。第三,要將工商聯納入到人才工作職能部門中來,充分發揮其團結、幫忙、引導、教育作用。

2、大力推動企業引進人才

一方面,要鼓勵企業引進人才。實行人才引進零門檻制度,凡是企業引進的人才,在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一律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同等待遇。設立“人才突出貢獻獎”和“企業引進人才獎”,由政府拿出必須的資金建立人才引進和獎勵基金,對年度內引進人才最多,且人才簽署勞動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業,由政府給予該企業5千至1萬元的專項獎勵。另一方面,要協助企業招賢納才。要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採取組團參加各類人才招聘會,政府網頁、黨建網、電視臺代為釋出招聘資訊等措施,幫忙企業引進各類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進的思維,實行企業顧問制度,與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專家教授長期掛鉤聯絡,聘請他們擔任企業的技術顧問,或建立產品研發中心。採取每月發必須數額的報酬,平時不到企業上班,只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技術攻關或遇到難題的關鍵時刻請他們來解決問題。實行借“智”生“才”,讓相關專家來企業進行階段性的強化培訓,手把手地幫、教、帶,讓企業員工學會學精關鍵技術,從而培育出本企業既熟練掌握關鍵技術又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

3、創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一是同等規格培訓育人才。要實行企業人才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各種培訓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將企業人才培訓納入到市委黨校主體班培訓規劃,每年至少舉辦2期。同時,透過培訓,及時瞭解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和通報省市有關人才培訓資訊,引導企業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訓。二是拓展黨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尋求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人才工作的連結點,在企業中廣泛開展以“把共產黨員培養成企業人才、把企業人才培養成共產黨員”為主要資料的“雙培”工程。同時,實行企業人才工作聯絡員制度,由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或聯絡員兼任企業人才工作的聯絡員,這樣既能夠強化企業人才工作力度,又能夠節約人力資源。三是制定規劃育人才。勞動、人事部門要分別根據企業人才特點制定人才培養工作規劃,適時進行培養,並幫忙人才與省相關院校專業的教授之間牽線搭橋,建立聯絡,促進成長。

4、大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要強化服務。對企業人才服務上要始終做到兩個優先,即對企業人才人事代理優先,由人才交流中心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指導辦理企業引進人才的人事調動、檔案代管等手續;職評優先,企業人才的職稱評定要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同等對待,對優秀企業人才的職稱評定不限指標、不按年齡排隊、不規定身份。同時,充分發揮辦事處、居委會的作用,為轄區企業人才帶給低廉租住房和家政服務;鼓勵社會人員參與企業後勤保障服務,解決企業人才後顧之憂。二要落實待遇。人事、勞動部門要定期免費向企業人才帶給政策宣傳和諮詢服務,並督促強制企業為人才及時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等6類保險。三要強化激勵。實行企業高層次人才市管制度,對企業主和企業高層次優秀人才由市委組織部、人事局和用人單位共同管理,幫忙解決他們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問題對在全市經濟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可聘為市委、政府經濟顧問,推薦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畢業調查報告11

一、前言

三月,畢業生又迎來就業的新一輪浪潮。畢業生們是否都做好了足夠的準備,是否都有足夠的自信去迎擊挑戰?作為一個在師範院校的非師範院系,儘管我院一直堅持“培養一專多能的新世紀人才”的辦院宗旨,但由於學院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教育教學資源短缺,學校資金扶持不足,造成了我院學生專業優勢不明顯,導致學生就業壓力大。

為了更好地明確今後我院人才培養的主流方向,學院調研部組織了這次調查,旨在通過深入地瞭解和分析我院畢業生的考研就業狀況以及反饋資訊,為我院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為學生的就業之路保駕護航。

二、調查結果

調查方式:專題調查問卷

調查時間:20xx年3月

共發放問卷125份,回收92份,回收率有74%

國際金融危機雖已形勢好轉,但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不穩定因素還有很多。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面對如此形勢,06級的畢業生是如何做出畢業後的選擇的呢?

1.就就業情況來說,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58%的學生選擇了直接就業,而選擇繼續深造的達到了20%,同比去年增長了8%。先工作後深造的卻只佔據了13&,對比於去年的32%可謂是高調走低。由此看來選擇就業的還是大多數學生的首選。

光電是一個科技與時代相結合的產物,但其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不很明朗,據已就業的學生反饋回來的資訊顯示,45%的同學的工作屬性是技術員,32%的同學是技工。而工作屬性為公務員、辦事員、文員和財務人員的則寥寥無幾,對於還在求職的同學所期望的工作屬性中,絕大對數同學選擇了公務員。看來,專業的侷限性對學生的就業方向有很大的影響,而畢業生的求職目標還是以穩定型為主。

薪金是就業與未就業的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畢業生工作的優劣和其今後生活質量的問題。有將近70%的學生的工作收入停留在了20xx元至3000元之間,比去年增加了7個百分點,雖然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但不難看出,本科畢業生對薪水的要求是越來越趨於理性化的。月薪3000元至4000元的只佔了14%,現實是殘酷的,本科畢業生應該對自身價值有清醒的認識,在現實面前,只有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學好專業知識卻又不拘泥於本專業,讓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拓展,才是王道。

對於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的對口問題。調查顯示,其對口率與不對口率幾近相同,這表明:一方面,專業的侷限性給了學生找對口工作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就業形勢的不容樂觀以及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的不盡合理也讓對口率一直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市場是巨集觀的,學生只能從自身方面解決,努力學習、實踐,把自己培養成一專多能的人才,提升個人價值,使自己在多變的就業浪潮中能夠乘風破浪,在嚴峻的形勢面前能夠披荊斬棘。

對於已經就業的學生,他們是否對自己的工作情有獨鍾呢?從調查情況來看,55%的同學對自己的工作持較滿意的態度,而不滿意的佔據了15%,臨時性就業的有20%,僅有10%的同學是對自己工作很滿意的。看來,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還得靠個人能力和自身的價值了。而這些資本就是你在大學四年期間的積累。學校提供的資源和機會要充分地利用和把握,而不是一味地迷茫、惆悵或者是怨天尤人。自己的價值靠自己提升,是金子你就要讓它發光。

2.就業準備。

哲理說“不打無準備的仗”。招聘如戰爭,只有經過歷練,提升自己的“戰鬥力”,知己知彼,隨時整裝待發,才能一舉拿下勝利。從這次的調查結果看來,畢業生們認為求職前必須具備的能力所佔的百分比分別是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素質43%,簡歷的撰寫、對企業的瞭解為29%,面試技巧為28%。由此觀之,專業知識與個人素質是首要的,學院可以考慮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學資源和輔修、雙修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有足夠多的機會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發掘自身各方面的才能。當然,對於學生來說,在追求輔修、雙修等多能的`機會的同時,首先要學好本專業知識,可千萬不能捨本求末。

另一個問題就是求職技巧,學生可通過網上學習或者選修求職技巧課程來獲得相關的知識,學校也應多開展就業指導課、講座、座談會、求職技巧培訓月等多種的形式來加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著力提高畢業生的求職技能。但僅僅有理論是不夠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院應新建一些實習基地,學校應適當增加新建實習基地的建設經費,在政策面上也應予以傾斜,在學校資源、教改課題等方面制訂優惠政策,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就業。

“成功只青睞於那些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不假,但有了準備,還要掌握招聘資訊、懂得抓住機遇。那麼,畢業生們獲取招聘資訊的途徑都有哪些呢?調查顯示,通過電視、報紙和網路等媒體獲取資訊的佔到了46%;人才市場介紹的達到了31%;親戚朋友介紹的有21%。而選擇其他途徑的只有2%。看來畢業生獲取資訊的途徑還是比較有限的,這與學校提供的就業資訊以及就業指導不夠是有一定關係的。所以希望學院能夠增設更多的實習基地,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習,去了解企業崗位知識。學院還應多聯絡企業,多開辦幾場招聘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資訊。

在“求職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是什麼”這個問題中,46%的學生選擇了專業知識缺乏的選項。如此大的比例可看出,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並沒有努力去學好自己的專業,所以就業時才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望後來者引鑑。當然,學院的專業課程的開展和安排的合理性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學慾望也有很大的影響,學院應制定一套巨集觀的,系統的,科學的,有效的方法來指導自己的專業建設,加大力度促進體現著新興、交叉、綜合為特點的學科專業的發展。對企業招聘崗位不瞭解和麵試發揮不理想是畢業生們的兩大障礙,分別佔了24%和11%的比例,這說明了學生求職前的準備沒做好,過來者需吸取教訓,後來者宜引以為鑑。

就一般情況看來,用人單位都關心畢業生的哪些條件呢?報告顯示,專業技能第一佔51%,這仍然昭示著,本專業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學好專業知識是必須的。個人素質及社會經歷佔了29%,也就是說,大學生應該學習、修養、實踐並重,要做一個各方面綜合發展的新世紀人才。

3.就業意見。

大學文憑是找到理想工作的一把鑰匙,除此之外,哪些證書對就業也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的呢?很多人說,英語、計算機、駕照是現今就業的三件寶。果不其然,據畢業生們的反饋資訊顯示,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證分別佔所有選項的30%和22%的比例,可見,如今企業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英語、計算機證書成了大學生就業必備的法寶。此外,獎學金證書和“優幹”、“三好學生”證也佔據了很大的比例。企業對學生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成績也是很重視的。如今不比以前,一個大學畢業證就是就業的通行證,要想得到理想的工作,平時還是要重視學習的。或許,教師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創新講堂,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激發點,自覺學習。

調查顯示,21%的同學對本專業表示樂觀,同時也有20%的同學對本專業毫無信心,但更多的同學對本專業的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15%的同學則處於迷茫狀態。由此,不難發現,我們專業的情況的確不容樂觀。我們專業開辦歷史短,經驗不足,在起步階段比較艱難,迫切需要學校、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設立專業及其實踐教學場所的建設,以加強專業實習基地專項經費的開拓和建設。依據就業市場的需求、本校辦學實力及生源的質量,科學務實地適時調整專業的設定和人才培養定位。

學校的就業指導是學生順利就業的一大關鍵。那麼畢業生對學校的就業指導是否滿意呢?調查結果讓人吃驚,僅有19%的人是滿意學校的就業指導的,高達31%的人持不滿意態度;而最高的45%的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不怎麼“感冒”。由此觀之,學校的就業指導確實不到位,沒做到讓大部分學生受益。學校應該建立一套全程性的完整的就業指導體系,院系將該項工作作為學院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切實加強領導,落實“一把手”工程。形成“學院領導總負責、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主管、各年級輔導員負責落實”的人人關心就業、共同促進就業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新格局。在學生大一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方向,引導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大二、大三時,側重學業指導;大四時,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調適、擇業技巧、面試注意事項以及誠信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引導畢業生進行合理定位。

三、結語和建議

(一)師兄師姐對學弟學妹們的真誠的建議: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和源動力。在大學這個浩瀚的海上,要有方向,併為之不懈努力,才能到達目的地。具體說,要掌握本專業的學習,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學有餘力者,可嘗試學習其他專業技能。同時,要多瞭解形勢,積極加入實踐的隊伍中,並多爭取實習機會,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使得在今後的面試和工作中能夠脫穎而出。

(二)畢業生們對學校和學院的建議:希望學院能合理、科學的安排親貼時代發展的專業課程,多給學生創造實驗和實踐的機會,積極擴充套件與相關企事業單位的聯絡,並加大對本專業的宣傳,給學生提供全程性的較完備的就業指導體系。學校則應著重非師範類專業的宣傳,擴大我校非師範專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度,同時也要在政策、經費上加大對非師範院系的支援。

畢業調查報告12

一、調查背景

隨著20××年我校08級大二同學的實習生涯拉開帷幕,各種各樣的就業情況也擺在了我們面前。針對這一情況,特作出一份畢業生就業情勢分析報告。

二、調查目的

對這一情況進行調查,從而使畢業生能夠看清當前社會的就業現象、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有所準備,很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三、調查方法

1、調查地點:淮北職業技術學院

3、調查物件:淮北職業技術學院08級實習生及在校生

4、調查方法:抽樣調查

四、調查內容

1、我校待畢業生就業情況

今年3月份剛來到學校就已經感覺到那種就業的氣氛了,學校開始向我們介紹一些以前我校畢業生的實習單位並且零星的有一些企業來我校招聘了。但一開始的招聘會最終被招走的人很少。通過了解原因有以下幾點:

(1)那時候的我們大多數其實還是沒太在意的,反正知道了這學期就要出去實習了那就在學校多呆一些日子吧,而且也從上屆學長、學姐那裡聽說不管在哪,後來都覺得還是在學校最好。所以,就多享受一下當學生的好吧。

(2)開始的'招聘會對於我們來說只能像是一個對以後找工作所做的一個鋪墊吧,知道找工作是怎麼回事,漲點找工作的經驗。

(3)對於校園招聘,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從一些人口中知道,其實是把沒有一點工作經驗的我們當苦力,根本學不到一點東西。所以,我們都在等,等有好一點的工作。就像買東西“貨比三家”一樣。

(4)還有的是因為家裡面可以幫忙找到工作、或是嫌遠,還有的就是要有一些考試等。

介於這些種種,學校最終留下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之後,一次算是比較大型的招聘,在我校財經系就招走了六七十人,可能這時候大家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了吧,而且和自己的專業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聯絡,算是專業對口吧。招聘的人是以前的學長,可靠,且有他的成長經歷可以有動力去那裡拼搏!

而4月25號我校組織的一場擁有154家大小企業參與招聘的招聘會為我校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60%~70%當時沒有找工作的都去參加了,其他同學也都去奔赴各大人才市場。在五月中旬08級的我校學生基本上都有了實習單位。

2、社會其他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

五、調查結果分析及對策

畢業調查報告13

總調查人數:

239

調查人數分佈:

大一:46%,大二:26%,大三:24%,大四:4%

時間在牆壁上脫落,華夏子孫已在漫長的歷史黃河中前進了五千年。有人統計:在過去的中國不如近50年變化大,而這50年還不如這5年的變化大。可見,當今世界時局變幻莫測,我們這些所謂的“21世紀的接班人”,在人生的海洋裡“遨遊”,警鐘敲響之時,又會有怎樣的思考呢?

這次對“大學生畢業走向”的調查中,有46%的大一學生,這部分同學剛剛邁入大學生活,一切都在起步階段,有著很多美好的憧憬和對未來的渴望,26%的大二學生已經開始著眼於對職業生涯的初步規劃,24%的大三學生,這部分同學對自己將來畢業後的打算算是有了一套系統的實踐方案了:無非三條路:考研,找工作,自主創業。4%的大四學生已即將畢業,他們對自己的人生道路今後要走的方向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與明確。

對那張畢業證,很多人兜裡都裝著,再加上沒有或缺少工作經驗,用人單位要求高,很多大學生都認為找工作非常難。不過針對這種情況,主要在於人多,競爭激烈以及工作經驗的具備上。為此,有21%的同學都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定位在基層,畢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始於毫末”。54%的同學希冀能在一般的中小型企業機關工作就心滿意足了,這是維持自己日常的生活週轉所必須的。而也有16%的同學希望能很快進入大型公司、國有企業工作,他們自詡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當然還有36%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為的是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雄厚資產,這當然是新時期發展所要求的必然結果。

在眾多的職業當中,管理型的人才是38%的同學所希冀的,他們認為當今中國的管理體制還存在很多漏洞,需要通過體制創新來進一步改善和提高,而36%的同學就是另類“思想脫了弦的野馬”,他們崇拜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雄心壯志的他們具有很強的一般人沒有的抗挫折能力,在強大的市場競爭中選擇自主創業,使自己擁有一份雄厚的資產,而26%的的人在大學裡基本技能,基礎的紮實為他們的將要從事的事業增添了一份自信,畢竟“藍領”式的'人才在中國這樣的工業化欠發達的國家還是供不應求的。

其中較高的學歷已逐漸被人所忽視,強硬的技術,較強的人際關係,交際能力是大部分人所認可的。36%的同學認為用人單位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溝通能力,這適應於那些從事於推銷一類的畢業生而言的,“鐵齒銅牙”成為他們所青睞的能力。而鑑於有些單位對德的重視大於對才的要求,24%的人認為用人單位更注重的是一個人的誠信度,這是一張在社會上價值“永恆的通行證”。而知識能力是31%的同學所強調的,畢竟企業的技術與體制創新需要“知識縱橫型”的人才,這是許多在大學裡成績優秀的同學的驕傲的資本。

在看待就業前景方面,出於悲觀樂觀的人都不超過20%,一般人都認為自己會在中等水平,大學四年後我們即將步入社會,我們認識人越多,找起工作來大多數人認為容易點,完全靠自己的人也不過24%,少數人還完全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以在下愚見,這就嚴重與我校教育宗旨矛盾了。

興趣所向是大部分同學選擇工作的重要選擇,他們認為興趣是發展一個人潛能的關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一部分同學認為自己在的大學裡所培養的專業技能很強,而專業的興趣也很濃厚,因此他們依賴於適應自己專業技能的工作,而少數同學安於就業壓力的現狀,隨便什麼工作就行,混口飯吃。

招聘陷阱,歷來都會發生,敢於同他們鬥爭者過半,忍氣吞聲者也有。古代有那麼清正廉潔的好官,他們就是追求一個“理”字。敵人的誹謗不能使他們屈服,貧賤的痛苦不會使廉者在“理”字退縮,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替百姓尋找一個說理的平臺,為的是昭大公於天下,伸大義於萬民。我們為何不能為自己勇敢地去與他們鬥爭呢?

下面是畢業生對我們準備就業的同學的幾點建議:

一、大學生畢業後不能僅僅只有就業意識,因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飽和,因此我們要樹立創業意識而不能把眼光限於就業。

二、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要有靈通的就業資訊和強硬的個人素質。專業很重要,但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三、要搞好人際關係,廣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壞事。一個人在外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朋友的幫助對你來說很重要。

四、要敢於面對挫折,不放棄,不服輸,要敢闖!

總之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只是能說了解,要真正讀至碩士才可以說自己學了這個專業。大學生要鍛鍊各方面能力,不僅要學習書本方面的有字之書,還要去生活中讀那本無字之書,這樣我們農大學子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畢業調查報告14

調查原因:

1.大學生畢業之後的不同走向,很大程度決定定其在大學裡的學習方向,研究重點。大學生明確自己的畢業走向,有利於提高自己大學學習的效率,以及獲取各類就業資訊的目的性,從而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一個更好的規劃。

2.現在大學生普遍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從而不可避免的導致了大學生畢業走向的多樣化,為了加深對大學生今後走向的一個初步瞭解,我們選擇了這個題目。

調查物件:

主要為財大學生,調查專業包括保險、證券期貨、金融、財經管理、CPA、國際商務、會計等。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學生。

調查內容:

對大學生畢業後的走向:就業,考研,出國進行統計分析。

調查時間:

調查結果:

1.出國讀書

從總體上來看選擇國外教育質量更好,留洋後更便於就業的同學佔絕大多數。表現瞭如今面臨國內強大的.就業壓力下,大學生們對留洋經歷的重視,認為博得海歸的名號後更容易獲得企業主們的青睞。結合我們最後的結果,家庭的說如狀況可能對大學生畢業後的走向帶來一些影響,家庭收入高者,選擇出國的比較多。

2.就業分析

CPA專業的學生,與普通會計專業學生相比,在會計方面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具有註冊會計師資格的,選擇直接就業也可以獲得

較高、較穩定的收入。因此,CPA專業的較多學生選擇直接就業。而對於冷門專業,如果只是在本專業繼續考研深造,也不能很有效地提高其就業競爭力。以為冷門專業的就業競爭本來就不激烈,對於專業只是的掌握程度相對就不用那麼高。如果學生選擇轉專業考研,其難度也會較大。

3.國內考研分析

a.就業薪酬問題

首先,對於工資建立在業績上的人員來講,壓力是巨大的

其次,雖然保險就業較容易,但是較低的薪酬促使本科畢業生不得不獲取高學歷,以期增加自身的硬體,在未來就業中獲取高薪。.市場對於保險人才的需求

b.隨著保險的迅速發展,保險專業人才在數量和質量方面日益缺乏,保險人才的培養問題日益成為困擾我國教育界的重要問題。目前我國高校保險教育與保險人才需求方面在師資力量相對不足、課程設定不盡合理,保險行業高階專業人才急缺,市場對於保險人才的需求是當代大學生想要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因素

4.出國讀研分析

從我們的調查表反饋結果上來看,選擇出國讀研的同學最多的是證券與期貨(49%),會計(47%),金融(63%)。對於金融專業來說,大多數同學都會選擇讀研究生,因為這是目前最火爆的專業,所以就業競爭壓力比較大。同時與國外的金融專業相比來說,

國內的金融專業還不夠完善。所以會有很多金融專業的同學都選擇出國讀研。對於會計的同學來說,想考CPA的同學就業應該是首選,但對於想考ACCA的同學來說,出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因為ACCA的英語要求很高,而且這樣也便於那些同學留在國外發展。對於證券與期貨的同學來說原因應該和金融的同學差不多,都是因為限於國內的相對不發達性。

調查體會:

1、大學生能夠基於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結合自己的家庭實際條件,以及當前的國內、國際就業形勢,對自己的就業前景及反向作出理智的分析,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求學之路。

2、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仍然很大,部分專業存在就業難問題,同時,好專業也存在激烈的競爭,對大學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任何一個大學生,想要取得一分滿意的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都必須在擁有紮實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各種新生知識,做一個擁有一技之長而又博學的成功人士

大學生必須對自己的未來有較明確的規劃,有計劃,有目的地享受自己的四年大學生活。專業之間存在差別,但並不存在好壞,只要心中有目標,並一步一步地走好腳下的每一步,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畢業調查報告15

我們就大學生就業理想問題,對5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 發展空間與薪酬

根據調查顯示,8%的人選擇在1000元以下,41%的人選擇在1000—20xx,30%的人選擇在20xx—3000,21%的人選擇在30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當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資是多少這一問題,大部分人選了1000~20xx元。有人說,不注重第一年的工資,關鍵是第二年,第三年的。看來大家普遍都注重的是自己的發展空間。求職時,應該明白自己看重的是什麼、渴望得到什麼、未來發展如何,個人的發展前景與待遇發生矛盾的時候,每個人的選擇都會不一樣。顯然薪金不再是大學生最為看重的因素了。理性地對待薪金這是個正確的心態,一心想高薪,反而影響了工作的表現,積累經驗才是第一位的。

二、關於畢業後的去向問題

根據調查顯示,63%的'人選擇在沿海開放城市工作,13%的人選擇回家鄉,12%的人是去內地省會城市,7%的人選擇去國外發展,5%的人選擇在邊遠/大西北/農村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大學生還是認為留在沿海開放城市,就業發展的機會比較多,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而且從資料中更可看出當代大學生還缺乏吃苦耐勞和奉獻精神,偏遠地區經濟發展較落後,很多大學生追求物質待遇和地域條件,情願留在大城市發展。

三 、要高薪還是要愛好

據調查顯示,46%的人對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工作感興趣,36%的人考慮個人愛好,還有18%的人只考慮金錢因素。

任何你再喜歡的工作都會有厭煩的時候,什麼工作都一樣,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不要把工作當作事業,它只是謀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更多的人回選擇與專業有關的事業從事。當你有一定經歷後你才可能有事業,當然有可能有些人一輩子只有工作而沒有事業。還有大部分人認為,愛好很重要,只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可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做好,做自己所擅長的事情才有開創一片天地的可能。

四、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的信心程度

據調查顯示,2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就業前景廣闊,56%的人認為就業前景尚可,11%的人認為現在考慮此問題毫無用處,13%的人則表示不知道。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訣。在考慮自己就業前景過程中,信心不僅給大學生帶來勇氣和力量,也會使用人單位,首先從氣勢上產生認同感。要使自己在擇業過程中保持堅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勝任工作。其次,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儘量避開自己的不足,這樣,就有可能使你在擇業競爭中佔據主動。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動用人單位的熱情。要給人感覺到,我是熱愛生活、熱愛事業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