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8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第x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校舉行了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宣傳週活動,通過這一週的對優秀教師先進事蹟的學習與瞭解,自己獲益匪淺,他們用他們用樸實的語言,真切的教育故事,敘述了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所作出的不平凡的業績,詮釋了新時期的師德新內涵。令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為之感動和敬佩!

“感動教師”代表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現了我市廣大教育工作者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辛勤工作的良好風貌。我深深體會到: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在蛻變,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就是這個道理。教師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完善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 教師是“永不枯竭的自來水”……我什麼也不是,什麼也沒有,我只有一顆熱愛和忠誠於教育事業的心,是一頭愛生如子默默無聞奉獻自己的全部精力和青春的“孺子牛”,是一個把教學作為人生崇高職業理想事業最忠誠的人。十一年來,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熱血的青春和熾熱的生命譜寫著我的教書生涯。從執教之日起,我總是“好事攤不上,麻煩惹一堆”。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卻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痛心疾首;曾為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頭痛腦熱;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教師,日日在講臺上吟誦,月月在課堂裡歌唱,回報的,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更沒有眾口皆碑的名譽和萬眾矚目的地位,只有為學生取得一點成績而滿足,為家長的微笑和信任而欣慰,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沾沾自喜。

聽完“十大感動教師”先進事蹟後,“感動教師”代表們執著的追求,默默為教育事業奉獻的精神,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成就感,我分明看到了人民教師頭上那頂無形的光環正熠熠生輝。我懂得了做老師的責任、愛心與人格,這三者構成了老師關注的研究範圍。作為老師,沒有人性就等於沒有絲毫的責任心,對學生負責任,這才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良心的事情;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那隻能是名不副其實,沒有人道主義精神可言;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也只能是對牛彈琴、無稽之談、空泛浮躁的課堂。尊重學生,研究學生,從而教學生做人的道理,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做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註定了你將踏上一條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

“同樣是教師,同樣從事教育工作,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去澆灌別人的生命之花。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們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教師,一個普通而偉大的稱號,在他們的身上,我們讀懂了教師的使命,讀懂了人間的大愛。在我看來,他們的付出是平凡而又偉大的。我們應該為他們鼓掌,我們被他們感動,我們為我們的群體中有這樣的同志而驕傲、感動……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校園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步也更結實,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有誰能像我們一樣,天天面對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晶瑩的眼睛,一顆顆透明的心,一個個青春似的夢?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絲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一根根美妙的心絃,就能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

讓我們以優秀教師為榜樣,鞭策自己,鼓舞自己,自覺踐行高尚的師德風範,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斷加強師德師能修養,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做一個讓人民值得信賴、值得依靠、值得滿意人民教師,做一個無愧於天地、無愧於良心、無愧於人民的教育工作者,做一個助推中國夢,教育夢的踐行者!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2

5月29日上午,縣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報告會”在胡各莊中學禮堂召開。我有幸參加了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並認真聽取了四位來自一線教師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個人先進事蹟。會場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掌聲雷動,樸實無華的故事震撼了每位在場人員的心靈。對照這些優秀教師的所作所為,我深感自己做的還不夠,還有一定得差距。報告會已經結束了,但那些感人的話語,時刻迴盪在我的耳畔。

“不辭園丁苦,但求桃李香”是出自一名普通教師張海麗老師之口,她貌不出眾,語不驚人,但她的先進事蹟令在場的所有人感動。來自灤南一中的老師的發言,努力做一個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再次掀起報告會的高潮,樸實的話語,流露出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工作的無私奉獻。他用自己博大的愛溫暖著每一位學生。是呀,我們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的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無悔育人路,真愛獻花朵”道出劉麗老師的從教心聲,一個“愛”字,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學生。在報告會上,這些優秀教師的發言,始終以“愛”貫穿始終。一個“愛”字,意味著什麼呢?“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奉獻,甘為孺子牛,他們真心的付出,換來了孩子們的真情,換來了家長們的信任和領導的認可。他們是我們楷模,是我們教師隊伍的一面鮮紅的旗幟。

這四位教師雖然事蹟不盡相同,但“教書育人、愛生如子”的教育信念相同,他們在工作中奉獻一片愛,捧出了一顆心,燃燒了一把火,是教師隊伍的先進者和引路人。

聽完報告會後,我的心情此起彼伏,他們的報告,對我那是壓力又是動力。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人師的偉大和崇高。通過這次報告會,我要以此為契機,在今後的工作中,鼓足幹勁有熱情,以他們為榜樣,克服困難,努力工作紮實走好每一步。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無怨無悔地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3

6月16日,單位組織觀看了由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和中共四川省委聯合組織的抗震救災英模事蹟報告會。

報告會上,眾多英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在這場規模空前的抗震救災鬥爭中,湧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人物和群體,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大無畏精神,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在這場與死神較量的戰鬥中,數不清的英雄衝在危險的一線,站在時代的前沿。災難之日、國難之時,面對死亡,他們臨危不懼,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他們在地震現場無私救人。沒有哪一個人不珍愛自己的生命,但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在危難之時,他們表現出的是捨己為人的大無畏精神!他們全力以赴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動之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責任和擔當,傳遞著愛心和希望,演繹著催人淚下的英雄事蹟,譜寫著可歌可泣的生命讚歌!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的堅強讓我感動,這種堅強勢必激勵我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勇敢地面對困難!

生命誠可貴,奉獻價更高。在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中國人民沒有倒下,偉大的中華民族沒有屈服。生命的意義和人性的光輝在災害面前得到了盡情綻放和昇華。面對生死考驗,無數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裡有我們的軍人、公安戰士、老師、學生、醫務人員、幹部、群眾、記者......他們都是可敬可親可愛可歌可泣的中國人!巨震面前讓世界看到了我們有強大的祖國和偉大的黨!有壓不垮的中國人!英勇無畏的中國人!無私奉獻的中國人!勇往直前的中國人!我驕傲,因為我是中國人!

災難過去,而感動常在;報告結束,但精神永存。含淚聆聽完抗震救災英模事蹟報告會,我思緒萬千、豪情滿懷。相信每一箇中華兒女在抗震救災英雄模範事蹟的感召下,將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並把這種精神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貫穿到日常的工作學習中,落實在具體行動上,體現在各行各業的優異成績上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4

時間:6月11日上午9時30分

地點:人民大會堂

中宣部、中組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等聯合主辦抗震救災英模事蹟報告會,7位來自抗震救災一線的英模人物,將為首都各界聽眾講述這次抗震救災歷程中的英雄事蹟和感人故事。

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報告。

2008年5月24日,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上,依然高高飄揚國旗雖然降了一半,但仍然醒目。在這所中學旁的國小院子裡的學習園地上,記者看到張貼著學校一些孩子們的照片,他們中有擅長跳舞唱歌的,有學習特別優秀的,照片上是孩子們天真燦爛的笑容,但在學習園地的旁邊,教學樓已經完全坍塌,那些照片上天真的孩子們有的至今還埋在廢墟下,想到昔日活潑的孩子們,永遠長眠在他們學習的地方,讓人刻骨銘心。

“孩子們,沒有全部救出你們我很內疚,我會記住你們忌日的,每年的這一天我都會來看你們,給你們送學習用品。你們生前都很團結,在天堂也要相互關照好,老師每天都在想念著你們!”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下,記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跪在地上,哭得很悲傷,還向遇難的同學叩拜。記者跑過去一看,此人就是北川中學的校長劉亞春。他告訴記者,地震後他一直在忙碌搶救學生的事,沒有時間來看望這些還埋在廢墟下的數百名學生。今天他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看看這些孩子們,他將帶來的蠟燭點燃後放在廢墟下,雙手合十,默默地祈禱,然後跪在地上給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學生磕了三個響頭。

“平平安安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清潔的校園是大家的臉面,文明的風氣是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土壤和催化劑。在此,我呼籲全校師生今後在北川中學的校園裡,學會客氣,學會寬容,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告別煩惱,燃燒激情,活出人生的精彩!

新年的陽光必將照耀北川中學這片神奇的土地,我和大家共同祝福我們的學校:團結一心,充滿自信!放飛希望,成就夢想!”這是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在今年開學期間的新年致辭。如今,不少學生們的的夢想已化為泡影,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劉亞春感到十分內疚,對不起那些逝去的學生。

劉亞春,一個個頭不高、體型瘦小的四川男人。當記者問他這次地震他家的情況時,淡淡地回答“家裡還好”。其實,在這次地震中,他上高一的獨子和妻子雙雙遇難。地震發生後,劉校長果斷組織倖存學生和老師進行自救,冒著危險,頂著壓力和痛苦,他們救出了共一百多。在救出的學生中,並沒有他兒子的名字。劉校長說:“我不是不愛我兒子,在我組織救人時,我也想著兒子的安危,只是我必須把壓在心底。”他說,“作為校長,大難當頭,我必須承擔起營救被困師生、安置轉移受災師生的責任。”

劉亞春告訴記者,他這一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妻子,結婚十多年來,由於忙於工作,他很少照顧家,家裡家外都是妻子一個人料理。妻子幾次提出想到深圳和香港看看,那是她生前最大的願望,但由於忙最終沒有實現,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後悔,覺得對不起妻子。“孩子,我最愛的寶貝兒子,天堂那邊有媽媽照顧你,你不會寂寞的,你的同學也和你在一起,你們永遠不會寂寞的!”

“孩子他媽,除了照顧好我們的孩子之外,我還要交給你一個任務,就是還要照顧好那些遇難的學生們,你生前說,你也很喜歡我的學生,那我就拜託給你了,你可要千萬照顧好他們呀,千萬不要讓他們再去危險的地方,孩子們再也經不起任何傷害了。這不但是我個人的交待,也是遇難孩子家長們的委託。我親愛的妻子,生前沒讓你享一天福,死後卻又讓你繼續受累,真是不該,可是我們也愛這些孩子們呀,交給你我最放心!”

劉亞春真的太忙了,十幾天來,他一直陪伴著地震倖存下來的學生。別看他外表看上去若無其事。作為丈夫,作為父親,作為校長,他誰也放不下。”“你看他那一頭白髮,一個星期前還是黑的。”北川中學一名老師如實對記者說。

亞春誓言,我們倖存的師生會更加堅強地活下去,我們要記住幫助我們的人,我們懷著感恩的心,要作對社會有用的人。

離開時,幾隻鳥兒站在樹上不停地鳴叫,好像是為失去的孩子們送行,讓孩子們在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5

今早,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常德市優秀教師武陵區工農國小校長謝英、安鄉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陳紅喜、湖南省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澧縣銀谷國際實驗學校教師李遠仿、石門縣雁池鄉中心學校教師王懷軍、津市市翊武中學教師楊美慧、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漢壽一中教師馬雲等老師的先進事蹟的視訊。他們無私奉獻、辛勤耕耘,把愛灑在教壇中,為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更增添了幾分熠熠的光彩。他們立志於教育和科研事業務實敬業,不畏困難,勤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攀高峰的獻身精神、他們做學問嚴謹務實、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教學生言傳身教,厚以載德,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甘為人梯,無怨無爭地為祖國培養優秀人才。

他們對工作的負責、對學生的關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使我深受感動同時也引起我無限的遐思,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人員,到底應該身處一個什麼樣的境地呢?我該演繹一個怎樣的角色?怎樣才對學生最好呢?是否像有一句話說的“教師是國家辛勤的園丁。”而我要做學生的“機器人”,在他們需要關愛的時候給他們關愛,在他們需要知識的時候給予他們知識,在他們任何需要我的時候立馬出現?

顯然不是這樣的,安鄉特殊教育學校的陳洪喜說的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是漫畫《聖鬥士》中一句話,傷疤——男子漢的勳章。人就是要在不斷的磨練中才能得到成長,傷疤越深刻,成功越發顯得耀眼。在這些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的啟迪和鼓舞下,我將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

一、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需要老師用愛去感化。”我們要像愛自己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健康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比如當學生身體不適時,我們要想親人一樣去關心他,噓寒問暖。

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活到老,學到老。”一句恆古不變的真理名言。時代在進步,創新對於老師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儘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就如樹幹,不僅哺育了一茬又一茬的花朵和果實,同時也充實壯大了自己。

三、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學生

懂得換位思考,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前的教學大部分都是老師喂一口,學生吃一口,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被淘汰了,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思維就像艘船,在一片_的大海中,需要我們的指引才能到達彼岸的方向。學生又如小鳥,需要在一片自由的天空中翱翔,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

“愛人者,仁恆愛之”——我們是幸福的,我將在愛與被愛的暖流中默默無聞的奉獻我的青春、把我滿腔熱血撒播給我的每一個學生,讓他們發光發熱。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6

總有一段歷史,讓人砥礪前行;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總有一種精神,長留人間不朽!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頭頂國徽肩扛天平,為社會安寧定分止爭,為公平正義鞠躬盡瘁,為司法為民死而後已,他們是中國法治大廈的基石,他們便是為了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法官。社會不斷髮展,新矛盾糾紛出現的頻次增多,法官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許多法官為了自己的信念,為了肩上的責任,為了心中的天平,為了社會的安寧,選擇了“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沙市區法院刑事審判庭原庭長楊軍便作了這樣的選擇。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楊軍是沙市區法院辦理刑事案件公認的主力軍,在全市基層法院,他的年辦案量也是第一名。司法責任制改革後,他成為刑事審判庭的員額法官,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但既然選擇了當法官,便把手頭上的每一件事情做好,把人民交給的每一件事情辦好,這是他的信念。於是上班時間不放過空隙抓緊幹,白天干不完晚上接著幹。在法官助理肖婷的眼中,庭長就沒有慢下來過,不是在開庭,就是在奔去公安部門、檢察機關的路上,其他時間一刻不放過就趴在辦公桌前研究卷宗,撰寫判決書。一幕一個節點,映照著他二十多年審判的模樣,也映照出了他對理想信念的堅守。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既然選擇了法官這一職業,那麼便只顧風雨兼程。在法官這一崗位上,一晃便是無數個春秋。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楊軍為了心中的信念與肩上的責任大踏步向前,從未猶豫徘徊過。但正如也已為審判事業獻身的鄒碧華法官所說:“每個人都是歷史,如果每個人能讓自己完美一點,歷史也會完美一點。”楊軍始終在尋找那個的自己,把的自己奉獻給了事業,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國家。雖然楊軍同志已在塵世化作煙塵,但是卻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無數像楊軍同志一樣的法院英烈完成了自己作為法院人的使命,走好了他們那一代的長征路。而新徵程,新使命需要新時代的我們共同去完成。如何完成?當以法院英烈之精神,中流砥柱之責任繪就!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7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如一日,紮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崗”“綠嶺”等知名農產品品牌,帶動10萬多農民群眾脫貧致富,被譽為“太行新愚公”。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作出批示:要在全省做好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蹟的總結和宣傳工作,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大力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活動。

“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河北省特等勞動模範”、 “農民教授”、“科技財神”、“太行新愚公”……把這些身份疊加起來,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對黨忠誠,心繫人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時代楷模。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們詮釋了“太行山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的時代。

一個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他的職業就是他志向和理想的所在。李保國教授的一生沒有追求個人財富和名利,他追求的是讓太行山變綠,讓生活在那裡的農民脫貧。

一個人能夠具備工匠精神的基礎是他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工作給了他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1981年起搞起山區開發研究,34年間李老師每年在山裡“務農”的時間超過200天,汽車成了他移動的家,稀疏了頭髮,黝黑了面板,雙手長滿繭子,長期奔波留下了嚴重糖尿病和心臟病,但這一切都沒有使他改變最初的夢想。

工匠精神追求的是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的是傳承和鑽研,憑的是專注和堅守,是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34年,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斑白,李教授走遍了太行山區,他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徑流”的植保新方法,讓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樹木栽植成活率從原來的10%一躍達到了90%。

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治理,前南峪的溝溝壑壑變成了“山頂洋槐帶帽、山中果樹纏腰、山底梯田抱腳”的“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34年間,他一頭扎進太行山,推廣了36項林業技術,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億元,純增收28。5億元,先後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果28項,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帶動了全省板栗、蘋果、核桃產業發展。

數字的背後是他多年的堅持與積累,是他對於技術的不斷探索與突破。多年來,在完成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的同時,他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餘次,培訓人員9萬餘人(次),許多果農都成了“技術把式”。在教學科研活動中,他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將精益求精的科研和學術風格教授給了學生。

李教授的身影雖已走遠,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榜樣的力量卻異常強大,鼓舞和激勵著我們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改革前進中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李教授用他的親生經歷向我們講述了謀事創業道路上,守著最初的夢想,帶上愛國為民的初心,依靠科技進步,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道理。

依靠工匠精神,積極發展科技,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用實踐指導科技創新發展方向,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

從農業大國變成農業強國的道路上,以“愚公移山”般堅韌不拔的毅力,以“艱苦奮鬥、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太行山精神,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們的事業必定可以取得成功。

我們要接過李教授的接力棒,在自己的領域中踏下心來,認真工作,甘做“愚公”不因貪快求成而走捷徑,實實在在做事,為燕趙大地脫貧攻堅奮發作為。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8

學校裡的每一位教師都有值得頌揚的感人之事。他們樸素的思想、正直的言行、平凡中彰顯人性光輝的事蹟都是激勵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XX年12月3日下午,我校組織織教師觀看了遠端“視訊教育”《師德報告會》,認真聽取幾位來自一線的教師,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個人先進事蹟,我受益匪淺,感觸很多。下面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第一、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只有愛孩子的教師,才能教好學生,教師的愛會使學生受到感動,更能使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互相信賴的橋樑。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要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決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對學困生要“愛”字當頭,格外偏愛,偏愛能更好地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實際出發,有目的地進行教育。

第二、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選擇受教育者,必須面對現實,我們所有教育的基礎是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真誠地熱愛每一個生命,以尊重與愛去構築學生健康的人格,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生命基石。作為教師,我們還應當懂得欣賞,欣賞每一個不同的個性,欣賞豐富多彩的生活,善於發現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與成功,為他們真誠喝彩,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支援他們充滿信心地走向下一個人生驛站。

學生怎樣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呢?聽了四位教師的師德報告後,我深有感觸,並深受啟發,更是深受教育。四位老師年齡各異,經歷有別,但有一個共同的情感——愛心——使他們走到了一起。愛心,成為他們塑造崇高師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楊維澤和呂宜民兩位老師不遠千里,克服種種困難,在條件艱苦、餘震不斷的災區支教。承載著組織的信任,同事的關心,家人的支援,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真愛;李雪梅老師每天面對不同的學生滿含微笑,幫殘扶弱,盡心竭力,吳順峰老師十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超負荷工作,展現給學生的是摯情,是真情。不可否認,如果說名師的造就離不開一定的機遇和條件的話,即使有,也只會垂青於那些一貫勤奮與努力的人身上。

決心以這次報告為契機,強化主人翁責任感,深入紮實、有創造性地落實好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也引發了幾點思考。

一、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不管是師德標兵還是優秀教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因此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加強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進一步研究《新課程標準》,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更新自己的觀念,提高教學效率。

二、要加強師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

三、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對自己教育教學中所存在問題要勇於承認,勤於創新。通過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首先提高素質。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9

9月22日上午,溮河區教育系統“首屆十大模範教師事蹟報告會”在文化中心召開。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聽取了十位來自一線教師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個人先進事蹟。我感慨頗多,心情很不平靜,特別是五位來自農村教師身上表現出的高尚道德風範,更使我感動不已。

他們從教十年如一日,盡職盡責,嘔心瀝血,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們生活簡樸、廉潔從教、克己奉公,言傳身教,把自己全部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他們的崇高品格和師德不僅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讚譽。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些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他們的身上閃爍著師德的絢爛光輝。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國小教師的工作物件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可以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可以這樣熱情地幫助別人……在當今冷漠、隔閡漸成風氣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嗎?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處處有像郭力華這樣的人,那我們這個社會,必將更加和諧,必將佈滿更多的溫情,必將更有人情味,必將更讓人留戀。

學習了他們的感人事蹟後,我深切體會到: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可以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可以這樣熱情地幫助別人……我很感動,從中學到了很多,也讓我重新熟悉了教師這份職業,在如今的這個工作崗位上,我想我應該用一份真摯的態度去對待。我不能埋怨學生,不能埋怨家長,不能埋怨社會,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氣,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盡微薄之力。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0

大道,非老子之道,而是教育之道。天下之道很多,但可以稱之為大道的卻少之又少,即使是教育之道。今天聽了許吉安、黃春雨、戴利紅、秋立紅四位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報告,讓我愈加堅信教育的"大道"並非無跡可尋,他們的教育成功之道行跡清晰。

支撐點――平和的心奠定幸福的基礎

許吉安校長,堅守崗位30餘年,一直信奉一條原則――懷平和心,做平凡事。我原本以為,這樣一名校長,一般會把他30年獲得的一大堆榮譽搬上報告臺來"壓場",或者是講幾個教育教學的小故事來"煽情".但,許校長並沒有站在校長的高度"俯瞰"我們,而是從"學識品德、言傳身教、關愛責任、辛苦幸福"等方面為我們詮釋了一名校長對於這份職業的理解、追求與安排。

我還從同事口中瞭解到許校長更多樣的鮮為人知的事蹟。從教30餘年,許校長關心教師、熱愛學生,凡師生有困難他都傾囊相助。在擔任魯中校長後,他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家境貧寒。為了讓學生不為生活而擔憂,他拖著病體四處奔走,終於為貧困學生爭取到一項30萬元的助學基金。上學期,學校有一名學生叫孫宸,是尖子生,不出意外,她極有可能被保送上重點大學。不過,一天早晨,她突然暈倒不起。孫宸家境不好,許校長就到紅十字會、商會到處為她籌集善款,一直到孫宸離開,他仍舊沒有停止對她的關心和幫助。"只有每一件小事的量變積累才能促使大事的成功。"――這是許校長永遠堅守的信條。他用行動踐行著他作為一名校長的"關愛與責任、辛苦與幸福" .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許校長對於教育的那一份執著,黃春雨老師面對"考調"的那份理智與堅持,戴利紅對於童心世界的那份篤定,都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堅守、價值和幸福。

在一次國小同學聚會上,看到昔日的同窗有的選擇仕途當了高官,有的做生意發了大財,但我內心卻尤為平和,不失落不彷徨。同學中,有的人雖然在物質上比我富有,但是他們可能會羨慕我的精神層面。今天的四位老師讓我感受到成為一名老師,特別是優秀教師的光榮。我甚至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滿足,能夠體會到他們的幸福。

情感線――專注的心指引幸福的旅程

從東北隻身來紹興任教,留山區任教十年,與家人異地守望,主動放棄名校橄欖枝,以上四件事,每一件對於人生都是一件難以抉擇的大事。是什麼讓黃老師對山區人民有這份沉甸甸的感情,是什麼讓黃老師對山區教育有這份執著的堅守?

黃老師也許是累了吧,他講話的語氣很淡定,卻又字字鏗鏘。他講了他轉化學生的一個事例。有一個學生自己家的電話都說不上來,黃老師並沒有責備,而是從這個細節瞭解到孩子缺乏家長的關心,把孩子隻身留在紹興。他千方百計聯絡到學生家長,最終得到家長支援,成功轉化了一名內向被動的學生。這只是黃老師的其中一個典型事例,雖然他不是班主任,卻經常"會家長".每學期,他都要把王壇山路跑遍,一家一家地上門家訪,瞭解學生情況,來促進教育教學的有效達成。十多年了,黃老師雖然紹興話還不"純",但他稱自己為"王壇人".當地百姓看到他了,也會親切地問一句"黃老師,你好。"對此,黃老師總是很滿足。

黃老師給我們講了他來紹興當教師的四大難關。為了能讓自己儘早融入紹興,他請求學生下課和他講紹興話。為了得到家長信任,他千方百計為學生求進步。他促成了王壇鎮中的"激趣,互助,達成"課堂模式的轉型,他放棄名校丟擲的橄欖枝,與家人異地守望十餘年。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說他慶幸選擇了"教書育人"――這一事業,他將無怨無悔地耕耘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他用行動證明著一名山區教師的"愛",用"愛心"托起了對山區教育的那份堅持。正是因為如此,他的課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的教學受到學校肯定,他的形象刻在了山區人民的心中。

是的,幸福不是憑空而降的餡餅,它需要努力去尋找。生活如此,事業亦然。對於我們教師而言,獲得幸福的前提是平和的心境,而尋找幸福則要靠一份專注與執著。

幸福面――感恩的心帶來幸福的體驗

最讓我覺得平凡的偉大,是來自秋瑾中學的秋立紅老師。秋老師沒有轟轟烈烈的成績,她講了許多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錦囊妙計",晒了晒她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指數".秋老師列舉了她如何利用她的"巧計"來改進日常班級管理、教育教學"瑣事".

她在和我們分享她的經驗,分享她的學生的成長,分享她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她的一言一行並不高高在上,讓我們感覺她就是我自己,她就在我們身邊。教師其實就是一個家長裡短的工作,但是不同的是,這些班級工作瑣事件件都不是小事,件件事關學生髮展。

雙週幼兒園的戴利紅園長。這名四十多歲的美麗媽媽,卻有著別樣的"童心世界".她是盡職的美麗媽媽,是敬業的魅力園長,是明事理的知性女人。她用行動證明家、辦公室、教室三點一線的生活,不是一個簡單的三角形,而是一道優美的弧線,一個靈動的音符,一個完整的圓圈。她和我們交流她的教學人生,晒晒她的美麗校園,分享她的情感生活,她讓我們知道,教師也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而這種幸福,這種精彩,就來自於她對工作的投入,對孩子的感恩,對生活的熱情。

什麼才是教師有別於其他職業的幸福?除了事業,最值得教師自豪的就是記得你的學生和道你好的家長。不是嗎?每年的教師節,老師們總是愛攀比,比比誰收到的祝福最多。看到那些洋溢著稚氣的祝福簡訊,總讓我們倍感溫暖。最下格抽屜的賀卡,總是捨不得丟棄。手機裡的祝福簡訊,總是捨不得刪除。黃老師學生家長的那句"黃老師你還這教書啊,太好了。"是每個教師都希望聽到的最好的讚美。當一個老師被學生認可、信任與感謝時,那他就是最幸福的。我們不正在努力,並且靠近那份"幸福"嗎?

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四位老師的行動,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曾經走過的三岔路,照亮了我們即將行走的人生路。是的,成功之道,有荊棘有溝壑有叢林有深澗。但是那些都不算什麼。現在我更堅信,只要我們堅定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行動,堅信自己的未來,我們的教育之夢――大道有形。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1

巍巍太行,有一位共產黨人曾在這裡留下深深的足跡,他就是全國、燕趙楷模、省管專家,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河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同志。

忠誠是李保國同志的價值底色。李保國同志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完全可以在城市裡舒適地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始終衝在扶貧攻堅第一線。他常說,我是黨員,就應該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國同志時刻聽從黨的召喚,始終與黨一條心,保持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底色。

為民是李保國同志的人生追求。李保國同志將百姓當做自己的親人,成為百姓擁戴的“科技財神”,他常說:“幹成點有益於人民的事,什麼時候想起來,也是值得驕傲的。河北的山嶺都綠起來,父老鄉親都富起來,我的事業才算成功”。李保國同志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時刻將百姓冷暖安危掛在心上,用一生實踐書寫了扶貧攻堅的壯麗詩歌。

拼搏是李保國同志的生命境界。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面對太行山的惡劣環境,李保國同志堅持“安、專、迷”的工作作風,把課堂擺在山間地頭,幾個饅頭一瓶水、山當餐桌地當炕,夙興夜寐,忘我工作。熟悉李保國同志的人都說他是累死的,工作到了生命最後一刻。就是這股拼勁支撐著他幹事創業,]不斷走向生命新高度。

廉潔是李保國同志的政治品格。幹事創業過程中李保國同志始終保持一襲白袍,不染點墨,對名利看得很淡,只要是事業需要的事,只要是對山區扶貧開發有利的事,他都義無反顧地去做,從不考慮有什麼回報。他總是無償為農戶和企業提供技術指導,有時甚至還貼上自己的科研經費。廉潔自律、淡泊名利是李保國同志一以貫之的政治品格。

斯人已去,精神長留,日前河北省委決定追授李保國同志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作出《關於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全省黨員要深入學習李保國精神,調整工作狀態、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爭當李保國式好乾部,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注入磅礴力量。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2

xx,1998年參加教育工作,現任xx中心國小副校長,分管學校教學工作。在工作中他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紮實嚴謹的工作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他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嚴格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法規政策,自覺遵守各項紀律;嚴於律紀,為人師表;以勤懇、務實的態度來對待工作,以“師德”規範自我的教育教學行為,從工作、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和愛護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受到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讚譽、學校教師的擁護和各級領導的好評。

一、潛心學習,率先垂範。

身為學校領導,何校長進取帶頭學習提高,貫徹“教到老,學到老”等終身學習的理念,工作作風紮實細膩、勇於創新,且進取投入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用自我的實際行動帶動學校教師共同做好工作。大到一學期全校各項教學工作安排,小到一個班的一節課的調整……他都會親自過問,主動參與指導工作。何校長始終要求自我在本職工作上盡善盡美,用負責的精神,進取、熱情的態度、嚴格的管理,為教育教學做好服務工作,為學校教師做出了表率,深受學校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

二、勇於創新,與時俱進。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何校長時刻提醒自我是一名黨員,要為教師們起好示範和帶頭作用。何校長為了提高全校各科目的教學質量,經過組織教學研討課、聽評課活動、各類座談會、抓實教學常規和各類質量分析手段,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調整和改善,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他精心組織各類考試,從監考要求、批捲過程、試卷講評等方面層層把關,考試結束後,及時召開有針對性的質量分析會。針對成績較好和較差的兩頭學生,他能制定切實措施,進取指導各教研組開展輔導、提優、補差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效率。同時,他經常召開部分學生座談會,針對學生提出的學習困難,組織有經驗的教師進行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愛心投入,心繫學生。

作為學校領導,何校長沒有校長的架子,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對學生無私的愛深深地吸引著與他年齡相差幾十歲的學生,打動著一個個對子女疏於管教的家長。他把學生視為子女,把學校視為自我的家,把學生家長視為自我的家人和朋友。何校長和他的學生們親密無間。在學生們心目中何校長是一位沒有師長架子,真正做到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師。學生們遇到事情總愛去找何校長說,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同學相處的問題,和父母關係的處理上,總能得到何校長悉心的幫忙。

多年以來,何校長對學生的愛心、對同事的誠心、對工作的職責心促使他勤奮工作,默默奉獻。他用進取、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對待同事、對待工作。換來了學生的喜愛與同事的敬佩和擁護。“一番耕耘,一番收穫”。幾年來。他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學校和廣大同志的認可。相信今日的成績是明天的起點,他將一如繼往把對黨的忠誠獻給教育事業!

事蹟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3

20xx年3月28日,濰坊市水文局舉辦20xx年第一期道德講堂— 濰坊市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先進事蹟報告會,邀請了濰坊市敬業奉獻模範楊守偉和孝老愛親模範張瑞霞講述了她們感人的事蹟,會議由吳啟宗副局長主持,全市水文系統全體在編在職職工共8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首先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養護科科長楊守偉為大家做了精彩報告。她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崗位上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當好孤殘兒童的親媽媽,用母愛為孤殘兒童撐起了一片藍天。

她在為孤殘兒童護理一線的16年間,用“偉大的母愛”來詮釋對生命的尊重,用“鞠躬盡瘁”來書寫對生命的關愛,用“無私奉獻”來表達一個“媽媽”的責任。面對人人避而遠之的梅毒、艾滋、甲肝、乙肝等傳染病患兒,她主動挑起護理的重擔。數十名病危的孩子在她的精心護理下轉危為安,數不清的脣顎裂、腦癱、先天性心臟病、智障、手足畸形、魚鱗病等惡疾或重殘的孩子在她細心呵護下有了更美好的生活。她細心觀察每個兒童的身體狀況,為每個兒童建立起成長記錄,為腦癱患兒設計了“腦癱衣”,為脣裂患兒設計了“注射式”奶瓶,使每個兒童在點滴的生活護理中也得到教育和康復鍛鍊。16年來,她不知放棄了多少個放節假日和星期天,就連大年三十也是在福利院跟孩子們一起度這,她幾乎把所有的空閒時間用在了工作上,給予家人的時間卻少之又少。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個孩子在她的懷抱裡健康長大,走進了家庭,走上了社會,有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她始終如一的把這些與她毫無血緣關係的殘疾孩子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無私奉獻著真情真愛,為他們撐起了生命的藍天!她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最美社工、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齊魯和諧使者、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最美勞動者、山東省“平凡魅力、感動齊魯”十大新聞人物、山東省第二屆十大母親等榮譽稱號。20xx年她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光榮地出席了黨的十八大。20xx年她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光榮地出席了黨的十九大。

隨後,濰坊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註冊科科員張瑞霞做了感人的報告。多年來,她一直照顧癱瘓在床、又瞎又聾的公爹和雙目失明的婆婆,為了照顧二老,和他們睡在一個大炕上。原來不會做飯的她,努力回想媽媽做飯的每一個細節,很快熟練掌握了炒菜、擀餅、包水餃、蒸饅頭等做飯技巧,換著花樣讓老人吃得滿意。除了做飯洗衣打掃衛生,最難的就是每天為神智不清的公公清理大小便。婆婆牙口不好,每次做飯都要單獨把素菜切成碎末,豆腐是她的最愛,所以每次買菜豆腐必不可少,煎豆腐、燉豆腐、小蔥拌豆腐,她們變著花樣讓老人吃得應心順口。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張瑞霞和丈夫有機會就帶老人出去感受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20xx年他們帶老人去爬青州雲門山,兒子在前面引路,老公負責背婆婆,她在老公後面託扶,經過近兩小時大汗淋漓的攀爬,終於到了山頂,她扶著婆婆,讓婆婆親手撫摸了天下第一“壽”字。後來又帶她去了濱海海邊,雖然老人耳聾眼瞎,看不見蔚藍的大海,聽不到海水波浪的聲音,但她親身感受了海風的吹拂沙灘的鬆軟,那一刻婆婆的笑容像世上最美的花兒在她的心上盛開。20xx年下半年,83歲的婆婆開始精神恍惚,吃飯靠一口一口喂,張瑞霞每天上班走之前給老人喂好飯,換上尿布蓋好被子,可家裡一旦沒人婆婆就摸索下床隨地大小便,摸索到哪裡“破壞”到哪裡,床鋪、衣物都沾滿屎尿。她每次回家一開門,滿屋都是刺鼻的惡臭味兒,不管多麼疲憊辛苦,進門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戰場”。今天的幸福生活,除了他們全家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來自社會的關心幫助。張瑞霞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幹好本職工作,照顧好家庭的基礎上,積極組織開展低碳環保綠色出行、敬老孝親、關愛留守兒童、文明城市宣傳等公益活動。在她的帶動下,丈夫、兒子也積極加入到志願隊伍中。她相繼被評為濰坊好人、濰坊市優秀志願者、濰坊市道德模範、濰坊市三八紅旗手、市文明家庭。

二位代表分別講述了他們感人至深的愛崗敬業和孝老愛老的感人事蹟,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努力,在家庭中照顧好幸福美滿的家庭,義無反顧當好志願者,傳遞社會正能量,展示了身邊百姓的凡人善舉,彰顯了最美道德模範的人性美,道德美,家風美,她們的精彩報告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今後,我局將進一步加大文明建立力度,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全市水文職工以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為榜樣,爭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為濰坊水文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