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5W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

為進一步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引領作用,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縣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在縣農業局的支援配合下,通過現場檢視、聽取介紹、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縣農民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和特點

(一)發展速度快。《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佈以來,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各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數量迅速增長。截止目前,註冊登記的各類合作社共157家,註冊資金1.22億元,入社農戶1659戶,帶動非成員農戶3020戶。成功建立省級示範社2個,市級示範社4個,縣級示範社30個。

(二)覆蓋領域廣。15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遍佈全縣7個鎮辦,覆蓋了農、林、牧、副、漁等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其中:種植業(食用菌、中藥材等)44家,佔28%;林果業(苗木、板栗、獼猴桃等)48家,佔30.6%;養殖業(中蜂、土雞等)46家,佔29.3%;漁業(冷水魚、娃娃魚等)11家,佔7%;農機、植保服務業2家,佔1.3%;其他6家,佔3.8%。

(三)資源利用好。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依託地域資源優勢,在帶動當地群眾致富,特別是在引領貧困戶脫貧上發揮了較好作用。如長角壩、嶽壩鎮依託金水河、椒溪河水域和山林資源優勢,成立了冷水魚、土雞、中蜂等養殖合作社;陳家壩、石墩河鎮依託大戶引領和技術優勢,發展袋料香菇和豬苓、天麻等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其中陳家壩繼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與當地50戶貧困戶結對子,吸收貧困戶創業扶貧資金購買食用菌袋料,發展袋料食用菌30多萬袋,預計今年每戶貧困戶將實現利潤近萬元。

(四)專業程度高。全縣大部分專業合作社是由農村種養能手、專業大戶領辦,他們懂技術、善經營、有市場,號召力強。如長興蒼朮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創辦人蘇沭名是當地蒼朮種植土專家,被省農業廳認定為高階職業農民,帶領全縣50餘戶種植蒼朮400餘畝,年產值達400多萬元。德信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依託自身優勢,產前提供優質雞苗、產中進行技術指導、產後統一銷售產品,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註冊了“綠源德信商標”,通過了無公害認證,建起了全縣首個農產品追溯體系。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機制薄弱,運作不夠規範。一是管理不嚴格。部分合作社組織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民主決策不完善,會員權利、義務不明。部分合作社運作和管理隨意性大,理事會、監事會流於形式,存在不按章程和制度辦事的現象。二是執行不規範。合作社與會員的聯結鬆散,利益關係不緊密,部分合作社靠個人信譽維持管理,服務停留在生產或銷售的個別環節上,沒有形成產供銷一體化。部分合作社僅註冊辦理營業執照,無生產、辦公場地,個別合作社甚至是有名無實的“空殼子”。

(二)發展水平不高,合作層次較低。一是社員人數少。截止目前,全縣註冊登記合作社社員為1659戶,僅佔全縣農民總戶數的23%,大多數合作社是幾個、十幾個農戶的鬆散式聯合。二是資產規模小。儘管全縣合作社註冊資金達到1.22億元,但由於部分社員採取以土地、山林等實物入股,實際可營運的資金較少。三是合作環節少。多數合作社合作專案少、內容單一,基本停留在產前的農資統一採購,產後農產品銷售等簡單環節,在產品倉儲、運輸以及“三品一標”建立等環節上還比較欠缺。

(三)市場競爭力弱,帶動能力不強。一是基地規模小。一些合作社基地建設意識不強,力度不夠,加之自身條件所限,合作社的生產基地小而散。二是服務範圍窄。絕大多數合作社服務的範圍僅限於本村組的幾戶、十幾戶,跨鎮、跨縣發展的'合作社還非常少,整體實力不強,規模效益不高。三是產業鏈條短。儘管我縣農業特色產業較多,但合作社的主要經營模式還是生產、銷售初級農產品,產業鏈短、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導致其抵抗風險的能力弱,對農民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帶動作用不強。

(四)扶持力度不夠,發展後勁不足。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參與者大部分是農民,經營管理能力、專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難以適應規模化發展的需要;我縣耕地資源短缺,合作社啟動資金和政策扶持資金不足,無法滿足合作社擴大再生產的需要;部分合作社小富即安,沒有發展壯大的強烈願望。各業務指導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在土地流轉、技術指導、專案扶持、信貸扶持等方面支援力度小。

三、幾點建議

(一)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一要強化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知識、扶持政策、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蹟,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讓廣大幹部群眾認識合作社、積極創辦合作社。二要樹立典型。要積極開展示範社建立活動,通過擇優扶持、示範帶動,積極培育一批讓農民可看、可學的標杆和樣板,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辦社積極性。三要正面引導。積極引導有能力的組織和個人創辦合作社,鼓勵種養大戶牽頭興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領創辦等形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創辦和領辦合作社。四要強化培訓。重點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合作社領頭人,提高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規範內部運作,夯實發展基礎。一要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制。指導農民合作社規範組織形式,實行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明確“三會”的職責和權力,保證合作社組織內部運作的公開、公平。二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機制。嚴格遵守《合作社章程》規定,認真履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程式,確保合作社成員的主人翁地位和經濟利益。三要堅持發展與規範並重。要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要求,嚴格審批,從源頭上保證質量;要探索實行動態監測制度,嚴格監督財政扶持資金使用情況,整合規模小、同質化、知名度差的合作社,取締沒有產業實體、運轉不規範、違規經營、套取扶持資金的合作社。

(三)加強引導扶持,規範管理服務。一要加強管理,整合資源。建議縣政府出臺合作社管理和扶持辦法,明確稅收優惠、信貸支援、土地流轉、招商引資等方面政策措施,健全完善指導服務體系。要整合農業、林業、水利、市場監管、科技、供銷等部門的管理資源,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指導服務體系,共同協調和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要加大扶持力度。職能部門在安排農業產業化、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農業技術推廣等涉農專案時,要把合作社作為支援重點,優先安排專案資金和農業扶持資金。三要強化帶動能力。積極倡導合作社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吸收更多農戶入社,逐步建成一批規模大、特色顯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促進農產品深度開發。通過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帶領農民創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四)加大營銷力度,建立知名品牌。要引導合作社實行標準化生產,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和追溯制度,確保每個環節都有據可查,提高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水平;要加大品牌建設力度,規範使用無公害、綠色、有機等農業規範標識,培育知名品牌,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的認知度和競爭力。要指導合作社在鞏固現有銷售渠道和營銷視窗的基礎上,通過參加西洽會、農高會等各類節會的形式,大力開展宣傳推介,開闢新的銷售渠道。要藉助中央網信辦扶貧佛坪的有力機會,積極與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對接,在網際網路+、網路直銷等方面下功夫,積極拓展市場。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2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伴隨著農村改革發展產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發展,對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有著重要意義。中央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從20xx年起,國家先後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條例》、《農民專業合作社稅收減免政策》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扶持政策。

我省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近年來,在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xx年,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了《關於支援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意見》(鄂發[×]×號);省人大出臺了《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20xx年和20xx年省委、省政府兩次召開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場會;從20xx年起,省財政每年專列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經費;20xx年,省編辦專門批准成立了“湖北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指導辦公室”。從20xx年起,我省還開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工程、示範工程、人才培訓工程、農超對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設,極大地推動了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截至20xx年底,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由20xx年的×個發展到×個,同比增長×倍。

雖然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總體形勢看好,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合作社水平參差不齊,內部執行機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處於發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識與合作能力。這與政府部門扶持指導和服務不夠密切相關。為此,政府部門有必要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上加強引導,從而把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方向,提高合作質量。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1、發展速度快

截止20xx年底,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家,比20xx年增加×家,增幅×%。其中京山縣、鍾祥市、長陽縣等×個縣(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家,京山縣達到×家。

2、領辦主體多

一是能人大戶領辦型,佔×.×%。孝昌縣冠昌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就是由果品產銷大戶程國慶領辦的。二是科技人員創辦型,佔×.×%。沙洋縣曾集鎮五洋農機專業合作社,就是由該縣曾集鎮農機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蔡代兵牽頭組建的。三是龍頭企業帶動型,佔×.×%。湖北長陽常家洞茶葉專業合作社就是由省級龍頭企業湖北常家洞茶葉專業合作社異地投資組建的。四是村級組織牽頭型,佔×.×%。鄖縣合葉桑蠶專業合作社,由鄖縣胡家營鎮土地溝村支部書記湛巨集遠牽頭領辦。

3、覆蓋產業廣

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及種植、養殖、農機、農村能源、林業、水利等多個行業。其中,種植業佔×.×%,養殖業佔×.×%,其他行業佔×.×%。

4、典型示範強

各地培育和發展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充分體現了為成員服務、民主管理和謀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性質。截至20xx年底,全省共培育典型合作社×家,其中省級指導扶持×家,各地指導扶持×家。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的創辦者姚鳳君同志,是當地果樹行業的老專家,該合作社引進培育了×多個果樹新品種,推廣了×多項新技術,並有多個新品種和新技術在國內領先。聯合購買生產資料和聯合銷售達×%以上,統一培訓、修剪、機防、嫁接率達到×%,還有冷藏保鮮、品牌經營,辦公和培訓大樓等,為成員增收節支效果顯著,合作社成員人均純收入比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以上。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合作知識的宣傳培訓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國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很多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宣傳不到位。雖然國家20xx年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發展原則、組織管理、設立登記等都有明確規定,但由於宣傳不夠,又往往停留在報刊雜誌、廣播電臺和領導講話上,很多幹部群眾沒有聽到,也沒看到,從而造成對發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對合作社的性質與作用認識不夠。近幾年省裡通過開現場會和培訓會,解決了各級政府和農業(經管)部門的思想認識問題,培養了一批合作知識輔導員,但還是難以適應合作社發展的需要。各地也開展了一些針對合作社管理人員的培訓,但培訓人數太少,合作社對成員的培訓就更少了,往往只有一些技術性培訓。由於缺乏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識,導致合作社發展中存在“利益驅動”現象,有些政府官員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市場經營主體,又不納稅,沒有好處;有人還認為是農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要去管;有些生產、加工和銷售的龍頭企業領辦者,看到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扶持,紛紛包裝掛牌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些專業大戶領辦者,以為辦合作社等同於辦公司,在盈利分配上完全按股金分配,在民主管理上,也是投資多的成員或理事會少數人說了算,完全不知道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按交易額(量)分配為主,成員有平等管理合作社的權利。有些農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只是為了得利,沒有履行義務的意識,沒有管理合作社建設合作社的主人翁意識。

2、政府部門指導力度不夠

農民專業合作社既涉及到合作知識和組織管理,又涉及特色產業和技術、市場等問題,還涉及領辦者帶領成員共同致富的奉獻精神,沒有懂合作知識和有技術、有管理經驗的人去指導,很難做到依法辦社,很難成為政府推動“三農”工作的抓手,也很難得到農民群眾的擁護。過去政府部門指導不夠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懂合作知識的輔導員太少。每個縣(市)只有×-×人蔘加過培訓,而且往往只有×個專職人員,有些還是兼職。鄉鎮一級基本沒有專職人員。村裡基本沒人管,指導服務很難到位。二是深入農村指導服務的工作作風不夠紮實。現在的指導最多隻能跑馬觀花,很難做到深入細緻開展調研和指導。而這項工作唯有直接向群眾宣傳,有針對性地指導合作社的管理人員,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國解放初期的初級農業合作社,就是依靠各級幹部深入農村宣傳指導的。三是典型示範不夠。典型示範是推動合作社發展的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於政府扶持和部門指導不夠,導致典型示範太少,規範運作欠佳,服務效果有限。四是沒有正確處理好規範與發展的關係。我們的基層指導者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往往強調“先發展,後規範”和“邊發展,邊規範”的合作社發展思路,缺乏“以規範促發展”的指導思想,一個縣(市)、一個行業做幾個盆景式的合作社,還不能做到規範執行,最後必然影響發展。老百姓看不到好處,影響加入的積極性,合作社也可能沒有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很難加大力度。只要能辦出一部分規範的合作社,讓廣大農民償到甜頭,夯實合作社服務基礎,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合作社就會加快發展,政府也就會下定決心加大力度支援。

3、合作社內部執行機制不健全

目前,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普遍存在內部執行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內部機構不健全、決策不民主、分配不合法等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利益關係不順,核心是合作社能否給成員帶來增值利潤,這是合作經濟的實質。實際上,國家出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業部出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章程》,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執行機制規定得既有原則又具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但由於我們的領辦者和指導者一般只有企業、事業、社團和其他社會組織的管理經驗,往往憑藉經驗管理和指導合作社,恰恰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其特殊性質,不同於其他任何組織。只要合作社領辦者和指導者都能認真學習深入貫徹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律法規,弄清了合作經濟的實質和作用,就是使合作者都能享受通過合作帶來的增值利潤,農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得到生產、加工、流通領域增值利潤的好處。就不難理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執行機制。

在實踐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利益關係不順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龍頭企業運作型。有些合作社,在為成員服務時,往往侷限於優惠供應生產資料和保護價收購社員農產品,這種服務對農戶成員確實有好處,但他只是一種盈利性服務的市場買賣行為,而合作社行為應該是在此基礎上,讓成員分享生產資料和購銷產品帶來的增值利潤。二是行業協會運作型。有些合作社,將生產資料供應商、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生產者社員聯合起來,既為生產者社員優惠供應生產資料,又以保護價收購生產者社員的產品,既為加工者社員帶來穩定的貨源,又為生產資料供應商帶來薄利多銷和穩定的銷售渠道。這種執行機制看起來大家都能利用合作社這個平臺得到好處,互利共贏,其實,還是“企業+農戶”的翻版,核心問題是,往往生產資料和加工銷售環節的增值利潤沒有分給生產者社員,只是生產資料供應商和加工銷售企業聯合起來的一種營銷策略,還可以減免稅收,或爭取政府資金扶持。三是核心成員運作型。有的合作社是以幾個能人大戶聯合發起,作為核心成員,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當地一些小型生產者農戶參加,作為“一般成員”,不在工商登記。“核心成員”完全按股份分紅,“一般成員”則以購銷合同結算。當然“一般成員”還是享受了進入市場、改進價格和技術服務的好處。

總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利益聯結機制至關重要,在執行中應當依法規範,合作社在彌補虧損、提取公積金後的當年盈餘,應主要按成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給成員,返還總額不得低於可分配盈餘的×%。

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合作社知識的宣傳培訓力度

要讓合作社知識深入人心,成為推動合作社發展的動力,就必須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培訓。一是各級黨委政府利用各級行政組織資源,通過會議形式宣傳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二是有關職能部門結合業務工作,通過舉辦培訓班,利用電視、報刊、網路等形式宣傳合作知識。三是通過各級黨校、高等農業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及相關涉農培訓機構開設合作社專業課程。四是通過典型示範宣傳合作知識和管理人員。五是通過合作社向成員以及農村青少年宣傳合作知識。

(二)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勢特色農產品的扶持力度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市場主體組織形式,它的領辦者一般都是農村能人大戶、農技人員、龍頭企業等,生產的都是優勢特色農產品,而且是專業化、規模化、無公害化生產經營。合作社的發展既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又能提高農業效益,最大的好處是能促進農民增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好。因此,政府應當加大力度扶持。各級財政應當從農業綜合開發、農業板塊基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對合作社的資金投入。目前,我省對合作社的扶持資金主要是對示範性合作社給予補助,一般一個縣(市)只有一個,而且資金額度只有×-×萬元,只能用於規範化建設和一般性服務。對於發展生產和解決加工銷售問題,資金是個重要瓶頸。一般農民社員資金都有限,貸款又沒有什麼抵押。要想解決資金困難問題,一是爭取金融部門出臺支援合作社發展的優惠政策,二是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建議省財政每年拿出×萬元,用於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從發展現代農業看,只有把農民組織起來,發展合作社,才有能力運用農業先進技術和裝備,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出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農產品,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支點,它能把農民的組織化、現代農業和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中國特色的農業農村發展新機制。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業、農民、農村,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認真履行職責,著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三)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點示範和總結推廣力度

20xx年中央×號檔案明確提出:“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推進示範社建設行動,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給予補助。”為貫徹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和省農業廳都將“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推進示範社建設行動”寫入了20xx年的×號檔案,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作為合作社具體指導部門的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指導辦公室以及各級經管部門更應該重點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試點示範工作。如何抓好這項工作,中央的要求是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示範社給予補助,這就意味著政府扶持合作社是有重點和具體要求的。另外,抓示範社建設,也是農業推廣工作的有效工作方式,通過示範社建設,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幹,讓農民親眼看到和親身感受到合作社的作用和好處,讓合作社的領辦者知道規範的合作社應做好哪些工作。讓我們的指導者知道如何總結推廣合作社經驗。示範社建設主要圍繞提高服務功能、完善民主管理和利益機制做好具體工作,在此基礎上,搞好總結推廣工作。抓好這項工作,決定因素在人,只要我們的幹部能夠深入農村,深入合作社,針對不同合作社的特點,與合作社領辦人溝通想法,幫助合作社建立和完善內部利益機制,在技術、市場和管理方面予以指導,示範社的作用就會充分體現。全省各地都有一些好典型,凡是指導有方,擅於總結的地方,典型合作社就多。凡是指導服務不夠,即使有一定資金扶持,也很難培育出好典型。一個好的示範社要具備三個重要條件:一是產權明晰。要明晰成員私有產權和共有產權,一個沒有產權的合作社,或者是產權不清的合作社,不是利益關係有矛盾,就是合作成效不佳。二是盈餘主要按交易量(額)比例返還。如果盈餘全部或主要按股分紅,就無法體現合作社性質,無法做到依法辦社。三是在成本價基礎上開展服務。合作社對成員的服務既不是無償服務,也不是市場化的有償服務,而是非盈利性服務。如果合作社僅僅把社員當成顧客,就無法幫助成員降低產銷成本,也無法體現與公司制企業的本質區別。在政府部門指導合作社發展上,一定要以規範促發展,對於示範社而言,本身就有比較好的基礎,只要有人指導一下就行了。只有規範發展的合作社才有生命力。為此,建議各級財政加大示範社建設專項資金投入力度,一是投入示範社服務功能建設;二是用於培訓;三是用於指導服務的工作經費;四是用於表彰先進,包括優秀輔導員。另外,除了各級經管部門要抓示範社建設外,農業部門的種植、畜牧、水產、農機、農村能源等行業,農業綜合開發、工商、稅務、林業、水利、農墾質監等相關部門都要結合業務抓好示範社建設。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3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通過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導扶持和各有關部門具體幫助指導,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無發展到目前的77家,如何進一步完善和規範農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們對全鄉所有合作社進行了實地瞭解,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目前,全鄉已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77家。按行業劃分:種植業58家,畜牧業16家,其他3家,今年新增51家。加入各類專業合作社的農戶有7993戶。經營形式主要有以下2種:一是“合作社+專業大戶+農戶”。主要通過作為骨幹成員的專業大戶開展生產示範和流通經營,為農戶提供間接服務。二是“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通過組織、協調和規範農戶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合作社的運作模式,農民收入逐年增加,合作經濟組織也不斷狀大。按照利益聯結機制,緊密型合作社佔24%,鬆散型合作社佔76%。

二、我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一是認真學習,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和培訓。鄉里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以宣傳發動、培訓人員、學習法律法規為突破口,解除農民的種種顧慮,使之充分認識入社的好處,辦社的意義。分類指導,制定規劃,建立各類合作社培訓班,指導農民辦社、入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是加強內部管理,構建科學的執行機制。為了解決合作社合作水平低,內部運作管理不規範的問題,我鄉堅持“自願、民主、互助、平等”和“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則,重點做到四個方面:即有一個可行的示範章程,有一個良好的執行機制,有一個嚴格的管理制度,有一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法。並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民主辦社;堅持入社自願;堅持以農民為主體。

三是完善規範。“按照先發展後規範,邊發展邊規範”的要求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管理。按照標準完善合作社的章程,財務制度,議事規則,發展規化,落實合作社的基地,明確合作社的責權利。建好一批規範的合作社。如修學花生購銷合作社、新科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沙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等。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的作用和成效

(一)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民專業合作社適應市場經濟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實現了農村資金、技術、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聚合分散的農村生產力,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和優化;同時,合作社通過為農民進行購銷服務、傳遞市場資訊、指導農民種養品種的調整,有力地促進了專業生產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二)加快了農業標準化和產業化步伐。農民加入到專業合作社後,從品種的引進、生產、管理、包裝和銷售所有環節都要求統一進行,既促進農產品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又極大地降低了單個農戶所承擔的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其中,花生種植合作社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小戶生產無法起到做大做強的效果,但農戶組成合作社或協會後,通過示範引導,統一加工程式,極大的提高產品附加值,逐步形成鄉特色優質產業。

(三)推動了農民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戶是否順利進入市場,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入。作為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農產品很難打通市場銷路,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組織農戶,能發揮組織協調作用,能在帶領單家獨戶進入市場方面發揮著獨特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

(四)吸納勞動力就業,維護了社會穩定。大大減少了由無業人員引發的偷盜、搶劫、打架、鬥毆等社會問題,維護了農村社會的穩定。

四、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

近年來,我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已取得明顯成效,但還存在著許多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需要認真加以分析和解決。

1、組織規模偏小,帶動作用有限。農村專業合作社絕大多數規模較小,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會員與合作社之間聯絡不夠緊密,沒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出現合作社建設急在鄉上、冷在戶裡的被動局面。大部分合作社是發起人為獲得政府扶植資金或地方政府為合作社建設任務而成立的,它們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意義。作為專業合作社,應該圍繞產前、產中、產後切實為會員提供市場資訊。但是我鄉的一些專業合作社,受資訊閉塞、管理不規範等因素的影響,給會員提供的支援少,增產增收效果不太明顯。合作社本身由於沒有帶來較好的作用,其影響力、號召力越來越小,會員也相應減少,這樣就導致不良迴圈,阻礙了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2、制度不夠完善,管理不夠規範。有的合作社沒有制定章程和具體管理制度,有的合作社成員合作意識不強,只願利益均沾,不願風險共擔,社員之間誠信度不高,還有一部份合作社只是掛名成立了實際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3、發展資金不足。合作社唯一的資金來源便是入股農民自籌,但受農民保守思想的佐使,大都是見利後方願出資,一個合作社全靠農民自發籌集實屬很難。

4、成員意識有待提高。大多數農戶的`市場意識、合作意識、經營意識不強,科技文化管理素質低,觀望心理較強。

五、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的幾點措施和政策建議

1、抓樣板。要加快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首先必須建立樣板,抓好典型示範,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要堅持典型引路的方針,及時總結先進經驗和做法,加大創新力度,認真抓好典型的培育、宣傳和推廣工作。

2、抓規範。在按照先發展後規範、邊發展邊規範的要求,抓好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管理。合作社一旦建立起來,要使其逐步走向規範。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可以利用訂單農業等合同方式保證農民利益,在發展壯大以後,應逐步使合作社與農戶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以增強農村專業合作社實力,提高抗禦各種風險的能力。

3、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強發展動力。農業是弱勢產業,需要政府及全社會給予扶持,從現階段的實際出發,我們更有理由切實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建議積極推動合作社的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作用。

4、要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建議縣政府有關部門把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領導,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要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列入縣委、縣政府有關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促使相關部門、鄉鎮引起高度重視,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4

為加快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近幾年,市科協根據省、州、市黨委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意見》要求,緊緊圍繞農作物種植、果蔬栽培、家禽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採取政策傾斜、政府引導方式,積極組織農產品經紀人、種養大戶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先後建立了xx優質梨協會、xx魔芋協會、xx草芥核桃協會、xx蔬菜協會等一批具有引領、示範、帶動作用的優秀農技協,為群眾增收致富、壯大集體經濟、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發揮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一、xx市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底,我市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23個,會員76343人(戶)。其中:農民專業技術協會241個,會員38491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82個,社員37852人。在農民專業技術協會中實行“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網際網路”模式的有15個;村“兩委”帶動農民合作組織的有58個;公司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有32個;協會中建立黨支部的有68個。至今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村(居)委會有4個,佔全市168個村(社群)總數的2.3%。

我市各類農民專業技術協會成立後,通過制定章程,提供協調服務等方式積極引導農戶統一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帶領群眾走上了小康致富之路。如xx鎮的櫻桃協會成立後,通過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目前櫻桃種植已輻射到毗鄰8個鄉鎮115個村13825戶,年總產量達150多噸,產值達300多萬元;xx鎮的乾田優質梨協會通過多年的發展,現優質梨基地面積己達9000畝,年產量3000多噸,產值達650多萬元,果農戶均收入達3萬多元,最高農戶收入達23萬元,在此基礎上,xx優質梨協會還採取“協會+基地+農戶+公司”的經營模式,帶動周邊地區和部份鄉鎮積極發展優質梨種植,讓乾田優質梨真正成為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xx魔芋協會從最初1795戶會員發展到如今的4000多戶,依託“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產、供、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現魔芋種植面積已達1.25萬畝,總產值達1.53億元,全鄉95%以上的農戶投入到了魔芋種植的`行列,並且還帶動了周邊鄉鎮及州內外部分縣魔芋產業的發展。

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服務範圍涉及水果、蔬菜、花卉、藥材、家畜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門類。主要有五種型別:一是技術交流型,主要是利用協會互幫互助這個平臺,開展會員之間種植、養殖技術交流,從而達到共同提高、共同致富的目的,絕大多數協會有此功能;二是技術經濟服務型,協會主要職責是為會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為會員提供生產資料等,如xxx紅梨種植協會籌建的種苗技術服務站,就承擔著為會員統一引進良種、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果樹嫁接等功能;三是技術兼經濟和經營實體型,其主要業務範圍是幫助會員進行產品的統一加工和營銷,如xxx優質梨協會利用協會優質梨深加工工廠,統一加工、銷售;四是科技開發型,主要是根據生產需要,開展研究、試驗、示範、推廣,如以xxx公司為主組建的xxx核桃產業協會;五是股份實體型,主要以會員入股的形式合作興辦股份制技術經濟實體,如xxx養牛協會創辦的經濟實體養牛專業合作社。

二、主要做法

為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健康穩步發展,市科協發揮職能,立足各鄉(鎮)資源優勢,抓實生態核桃、魔芋、雲南紅梨、xx冬桃、黑山羊、肉牛、肉兔、花椒、無公害蔬菜、中草藥等重點特色優勢產業農技協建設,著力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努力培育高效、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支柱產業群。

(一)抓示範引導。按照有產業特色、有發展潛力、有組織活動、有創新思路的“四有”原則,市科協在年度工作計劃及農函大培訓計劃中,重點優先考慮高原特色產業發展重點區域農戶的培訓和協會的組建和扶持力度,著力培育科技含量高、基礎設施過硬、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示範合作組織,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開發,引導廣大農戶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加速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發展程序。

(二)抓基地建設。積極爭取中央、省、州科協科普惠農專案,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開展“合作社+基地+農戶+協會”及“協會+基地+農戶+公司+網際網路”產、供、銷一體化服務模式,擴大規模、增加產量、提高質量,加快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基地建設,促進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提高產業發展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自20xx年以來,市科協每年安排80萬元資金支援和引導農民專業協會、專業大戶、農民經紀人等主體參與特色生態產業基地建設。

“十三五”期間,共爭取各級科普惠農(益民)獎補資金177.5萬元。

(三)抓品牌發展。圍繞“三品一標”建設,重點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特別是對品質好、規模大、有效益的產品,市科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積極引導農產品生產基地、專業協會圍繞“品種、品質、品牌”做好文章,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四)抓科技普及。一是建立農村致富能手、高原特色產業帶頭人、經紀人、農村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提高科技入戶率和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二是充分利用農函大、科普e站、科普微信,廣泛推廣立體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治、標準化生產、農業機械化、設施栽培等新技術,努力提高農業科技整合配套水平。三是整合培訓資源,提高培訓層次,著力培養技術帶頭人,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市場意識、發展意識。四是每年開辦農函大培訓班30個,培訓學員1500人以上。五是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及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要求,著力在貧困鄉、貧困村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培訓,培養了一批農村新型職業農民,為幫助貧困鄉、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礎。

三、存在困難及問題

當前,我市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在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與矛盾,亟待認真研究解決。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不夠,缺乏政策扶持。鄉(鎮)、村領導及有關部門對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作用認識不足,對農協會的發展缺乏必要的支援。部分農協會由於缺乏政府的支援和政策的扶持,已名存實亡,成為“殭屍”協會,極大地影響了協會的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

(二)執行機制落後,抵禦風險能力弱。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組織形式上。大部分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處於初級階段,由於科技含量低,資訊渠道狹小,融資渠道單一,市場競爭能力差,綜合實力普遍較弱,其作用難以顯現;二是執行機制上。由於協會屬於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其組織化程度差,協會與會員之間沒有經濟利益捆綁,即使有實體牽頭的協會,組織仍較鬆散,凝聚力不強,抗禦風險能力弱,部分會員民主意識、合作意識、誠信意識還不強,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能力偏低,會員之間聯絡較鬆散;三是在開展活動上。由於協會沒有資金來源,時常處於力不從心,組織無力,從而缺乏號召力、戰鬥力,還有部分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體制不明,產權不清,缺乏必要的規章制度和內部管理機制。

(三)經營理念較差,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由於受自身條件限制,產業化經營程度及市場化程度不高,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處於初級階段,結構單一,侷限於初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市場發展空間小,競爭力較弱,且服務大都還處於無償服務,市場觀念淡薄,缺乏市場競爭力。

(四)利益協調機制不規範。協會與農戶,農戶與基地或龍頭企業的關係大多停留在單純的買賣關係上,沒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致使在守約履約上,合同雙方受各自利益驅動,常常是市場價格高時,農民不願意將產品交給企業,市場價格低時,企業又以種種理由不按保護價收購農民出售的產品,甚至壓級壓價。

(五)資金缺乏,發展後勁不足。資金缺乏是制約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的瓶頸,截止目前,金融機構尚未向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開展貸款服務,大多數協會未建立強有力經濟實體,無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下步工作計劃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改革,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要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大科技扶貧力度,加快先進實用技術成果在貧困地區的轉化,強化貧困地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積極探索農民合作組織發展模式,引導農民合作組織在開展實用技術轉化、農技推廣和服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對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重視和肯定,同時也為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發展迎來一個新的機遇。下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宣傳,增強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社會認知度

加大宣傳和請示彙報工作力度,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援,研究制定出有利於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與發展的各種配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援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自主自願、因地制宜、多層次多型別多元化發展,同時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引導、扶持和管理力度,促進其健康發展。

(二)整合資源,加強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機結合

一方面利用農民專業技術協會會員沒有入會條件限制的優勢,組織未入會農戶加入協會,擴大協會規模,提升社會影響力,同時加強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聯絡,引導農戶逐步入股入社,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另一方面發揮農民專業技術協會上聯科研單位、科技人員,下聯農戶和生產基地的優勢,大力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科技服務能力較弱的缺點,通過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服務農民提高產品競爭力,在更大的範圍內參與市場競爭,規避市場風險,同時認真做好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在行業自律、維權、行業代表性和科技服務等方面優勢,惠及更多農民提高科學生產經營水平,實現共同致富,推動農村的繁榮和穩定。

(三)加強組織領導,精心指導服務

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加大協調服務力度,做到引導而不參與,扶持而不干預,促進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健康發展,同時充分發揮xx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領導小組辦公室和xx市農民合作組織聯合會的作用,建立合作組織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及時解決農技協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全市農技協健康有序發展。

(四)建章立制,規範協會執行

通過開展省、州、市示範協會、示範合作社建立活動,進一步規範我市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執行機制,完善章程,健全制度,促進協會規範發展。

(五)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快速發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州、市黨委、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意見》以及相關配套檔案,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二是積極向上級爭取各類科普惠農專案,加大中央、省、州的資金扶持力度。同時,積極籌措資金,堅持每年安排不少於150萬元專項資金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重點用於市級示範協會的獎勵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資訊、技術、培訓服務,實施標準化生產,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申報無公害基地及產品、綠標、有機食品認證、註冊商標等。三是加大協調服務工作力度,對專業合作組織登記、註冊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簡化程式,快捷辦理。

(六)重視人才培養,增強服務能力

一是加快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堅持“發揮優勢、發展特色、服務城市、富裕農村”的工作思路,引導協會在順應農村發展趨勢,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二是加大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隊伍的培訓力度,特別是加大會長、理事長的培訓力度,增強基層組織的發展活力,提高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隊伍構建和諧社會的綜合能力,為做好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積極籌措資金,加快資訊平臺建設,通過建設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資訊網,構建數字化服務平臺,將資訊、技術、市場、資金、農戶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資訊科技的服務水平和應用能力。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5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條例》實施五年來,四川省xx市xx區工商局圍繞當地主導農產業和優勢農產品,大力推動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解決農民增收、推廣農村新技術、新成果及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穩步增長。XX年設立xx戶,註冊資本xx萬,從業xx人;XX年設立xx戶,註冊資本xx萬,從業xx人;XX年設立xx戶,註冊資本xx萬,從業xx人;xx年至7月設立xx戶,註冊資本xx萬,從業xx人。

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面廣。全區15個鄉鎮都組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及農民生產生活有關的農、林、牧、副、漁業等多個領域,其中種植業xx家,佔xx%,註冊資本共計xx萬;養殖業xx家,佔xx%,註冊資本xx萬;其他類共xx家,約佔x%。

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導向性增強。據調查,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打造“xx豆腐乾”、“xx”、“xx西瓜”、“xx”榨菜等獨具特色的地方農產品和知名品牌的龍頭企業。如以xx區佳美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xx區青綠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憑藉“全國無公害蔬菜基地”和產品質量優勢與宜賓綠源、xx家園、xx家家樂、xx家樂福等超市簽定了各類蔬菜的種植訂單, XX年,合作社種植蔬菜6.1萬畝,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其中直接進入超市銷售達7000萬元,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及方向

一是農村能人帶動型,主要由農村致富帶頭人、種養大戶、農村經紀人等群體,利用他們的資金、技術、管理和銷售渠道等優勢牽頭興辦,然後帶動其他農戶參與。實行“合作社+農戶”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發展模式。如目前,該社種植面積已達1200餘畝,預計年產量8萬斤,能為社員帶來的人均年收入可達x萬元左右。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型,主要是由農產品加工或銷售企業、批發市場等起龍頭作用的企業,利用生產技術和市場銷售等優勢帶頭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此類合作社起到了橋樑作用,一方面提高了社員的收入,同時可保證公司有穩定的原材料來源,可實現公司與農戶的雙贏。如宜賓市xx區xx白鵝養殖專業合作社與社員簽訂書面合同,為社員提供優質品種、技術指導,由宜賓市娥xx食品有限公司按合同規定的統一收購,作為該公司穩定的貨源。因為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且依靠龍頭企業的資金優勢,該社通過低價發放種鵝、高於市場均價收購,同時實行保護價等一系列的讓利措施,極大的提高了農戶的積極性。

三是“農民+協會+營銷戶”運作模式。xx縣xx西瓜協會於XX年3月經縣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現有會員486人,協以協會作為xx西瓜外銷的主渠道,有效克服了瓜農自產自銷、各自為政的`無序狀況,保證了上市西瓜的品質和售價。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社員的不合理經濟預期。由於農民專業合作社需要資金髮展,一般情況是由牽頭公司或技術能人進行前期資金的投入,鼓勵農戶加入,對於農戶來說如果當年不能看到效益,那麼將挫傷其積極性,不利於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但資金的回收、經濟效益的體現需要較長的週期,因此前期通常是牽頭主體承受較大風險。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6

根據縣政協xxxx年工作要點的安排,縣政協組織了部分縣政協委員及涉農部門相關人員對區內(縣外)、縣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情況

(一)總體情況

西林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時間相對較晚,最初是xxxx年庫區移民在天生橋庫區水域成立的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之後沙糖桔種植大面積發展,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隨之快速發展起來。此外,精準扶貧大政策的推動,也是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截至xxxx年末,西林縣共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409個,註冊登記409個。在全縣所有農民專業合作社中,以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主,佔專業合作社個數90%以上;養殖專業合作社個數佔比相對明顯偏少,且正常運作的養殖專業合作社更少。

(二)本次調研物件情況

本次調研所選擇的調研物件,都是從全縣專業合作社名單中按種植、養殖類隨機選樣的專業合作社,共25家。這25家中:正常執行11家;創社模式:支部帶領型1家;能人帶動型9家;自願聯合型15家;行業型別:養殖型6家;服務型2家;種植型15家;種養型2家;投資方式:貸款2家;成員資金入股9家,其他的14家;營銷模式:已有產品的14家全部是自產自銷;管理建設:年召開社員大會9家;有會計核算9家;有固定辦公地點12家;對社員進行過培訓的11家;制定相應制度11家。

除了對我縣進行調研外,我們調研組還到武鳴區嘉沃農業專業合作社進行調研,嘉沃農業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沃柑火龍果為主,集種植金融及技術服務果品增值包裝及冷鏈於一體,配套農業觀光旅遊致力於打造“三產融合”、“沃柑全產業鏈”為主的大型農業專業合作社。嘉沃農業專業合作社依託氣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沃柑、火龍果的種植,主動探索金融與農業的融合模式,通過彙集金融企業、渠道商、農資廠家、科研機構、加工廠、冷鏈運輸、社員種植戶等各方資源,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主要做法:

一是出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方案,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做好合作社培育和發展工作。

二是簡化工商登記手續。

三是農業農村局定期開展負責人(法人)培訓,掌握合作的運作規律。

四是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銷售額準,財務精。

二、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運作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本次的調研物件看,我縣當前已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合作社的產權安排不合理

合作社財產支配權包括財產佔有、支配和收益權。這次的調研物件中,成員資金入股只有9家,大部分“成員”並沒有按照合作社章程出資,他們只是通過合作社採購農藥、化肥,或者銷售農產品給合作社,按照合作社法的規定,這些“成員”並不能真正成為合作社的成員,他們與合作社實質上就是買賣關係。如果沒有出資就不是合作社成員,也就不存在盈餘返還。合作社社員有的以林地入股後,仍按照分散經營的方式單家獨戶作業管理,林地產權不歸屬於合作社,導致合作社無法統一生產作業,也不能以林地來抵押融資。

(二)合作社結構不規範

這25家合作社有16家一年甚至幾年都不召開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9家召開也是走形式,只有核心成員參加,重大事情如理事長的選舉、財務報告公開、盈餘分配方案等普通成員均不能參與,民主管理成為一句空話。另外,本次調查的專業合作社,大部分沒有制定合作社章程,或者已制定合作章程但未能按照合作章程進行管理和運作,除理事長(發起人)以外,沒有設立理事會、監事會,組織架構不符合標準,社員各自為戰。25家只有6家有正式固定的辦公地點,因此,合作社與成員的聯結鬆散,利益關係不緊密。

(三)資產核算建賬不健全

25家有9家聘請人員做賬,但都沒有嚴格按照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設定會計科目、配備專業會計人員和進行賬務處理,財務監督審計根本談不上。在收益分配的處理上,25家合作社均沒有提取盈餘公積,也沒有為普通成員設定明細賬戶登記股金和交易量(額),進而也沒有按交易量(額)給成員按股份返還盈餘。由於合作社內外部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每年享受國家扶持資金的合作社並沒有把國家補助計入專項基金,更沒有量化到普通成員的份額。合作社成立之初,大都未收取入社費,合作社也未能從經營收益中提取活動經費,負責人的經營管理服務活動都是義務勞動,甚至倒貼差旅、代辦和交通費用,導致合作社各項工作難以開展。由於合作社成立未收取入社費,多數為實物資產(林地)入股,合作社缺少活動經費,難以聘請專業的會計人員代為做賬,無法規範生產活動資金的收付管理。合作社社員購買農資、出售產品收入均未通過合作社賬戶管理,各自收支,合作社賬戶無法真實反映合作社的現金流量。

(四)產銷鏈脫接。我縣當前已成立的各專業合作社,事實上並不能有效地履行生產規劃、技術標準、操作監督和產品檢驗方面的管理職責,也不能做到要求每一個成員都要執行標準化生產流程,維護合作社對外簽訂的合同和承諾的產品質量標準。調研過程中,多數合作社反映,合作社負責人與廠家訂購肥料、農藥後,一些社員認為社長從中撈好處,非要自己另行採購不達標的低價肥和農藥。施肥、噴藥時令,也不服從要求,存在拖延時間的現象,結果導致合作社成員之間果品不一。另外,在銷售季節,合作社聯絡了銷售渠道,社員又不服從安排,為了早些多些出售,降低要求進行了採摘,以次充好,導致客商取消後續合同的履行,影響到合作社的聲譽。個別社員還參與散戶違反合作社規定競相降價出售,致使產品價格難以統一。養殖合作社產品主要銷售還是以零售為主。25家中,有產品的14家的銷售渠道全部是自產自銷,沒有形成真正的產銷連結。

(五)金融貸款扶持有難度

所調查的合作社帶頭人和合作社社員均未得到銀行貸款支援的專業合作社共有7個。未能得到銀行信貸支援既有銀行方面的原因,也有合作社方面的原因。銀行方面的原因,一是銀行受理借款申請後不調查、不答覆、不作為,服務態度差導致未能借款;二是大型國有銀行貸款門檻高,貸款條件嚴苛,多數合作社難以符合貸款條件;三是銀行現有貸款產品不夠靈活,不能較好地適應合作社發展的需要。合作社方面的原因,一是合作社的性質決定合作社不需要貸款,例如八達鎮壩林村吉裝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其業務主要是為造林公司或個人造林大戶提供勞務合作,無需週轉資金,無貸款需求;二是專業合作社帶頭人有一定的資金,不需要貸款,例如那佐鄉弄合村益友種養專業合作社;三是合作社自身沒有資產,缺少抵押物,也找不到合適的擔保人,無法申請貸款。加之我縣當前的農業保險服務發展困難,由於自然災害的不可預測以及災害評估難、保費貴等原因,保險公司不願受理,果農也不願意投保,合作社投保額為零,金融貸款扶持風險高,導致銀行惜貸怕貸。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對合作社的支援有待加強

除了少數成立比較早、發展比較快的果品類合作社能夠獲得政府支援,大部分合作社都依靠自己力量在發展,但由於資金籌集難等因素的限制,加上國家金融支援措施沒有落實到位,這些合作社面臨的困難重重。

(二)合作社理事長的自身素質

由於理事長在自身素質方面差異很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目前我縣合作社規範化程度的'不一致。一是對合作社缺少認識,對合作社的發展沒有明確的目標;二是民主管理意識缺乏,成員只是徒有虛名,並沒有起到作用,理事長主導合作社,唱獨角戲;三是信心不足,責任心不強,成立合作社之後才發現組織經營管理困難重重,缺少管理經費,於是對合作社的發展前景失去了信心,沒有了責任心。

(三)對合作社規範化的重視程度不夠

我縣對於合作社的發展都持積極支援態度,從巨集觀方面給合作社的誕生及發展創造了條件,但一些部門在追求合作社數量增長的同時,忽視了對合作社的規範化進行引導和管理,數量較多,但總體執行質量不高。

(四)以經濟實體抵押登記存在困難

比如當前我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以沙糖桔林權確權工作未完全推進,很多果農未進行確權,未辦理林權證。與此同時,我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剛成立不久,林權、經營權抵押登記系統上線不及時,特別是沙糖桔抵押登記相關係統未上線,導致無法進行抵押登記,銀行發放以沙糖桔林權、經營權抵押的貸款尚存在困難。

四、幾點建議

(一)重視專業合作社的規範管理和建設。我縣當前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正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缺乏有效的指導和模範社可參照,因而在組織建設、章程制定、財務管理、操作流程、規範化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政府有關部門要有針對性選擇一定數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細分水果種植類、養殖類、勞務輸出類等)進行專門指導,明確“三會”即社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的職責和權力,保證合作社組織內部運作的公開、公平。同時,可以整合或撤銷“空殼社”,由要數量向要質量發展。

(二)健全合作社財政扶持資金的評估和監督機制

應該逐步建立合作社資信評估制度,財政扶持要預先進行科學評估,對經過評估後被認為具備發展潛力的合作社,政府可以提供財政支援,同時投入後要定期進行調研,避免有些合作社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幌子,套取國家的優惠政策與財政資金扶持在鼓勵扶持合作社發展的同時也要完善監督機制,對財政扶持的資金進行必要的審計與稽查,增強財政支農資金安排、使用過程的透明度,自覺接受專業審計和群眾監督,使財政扶持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規範合作社財務管理

遵循自願、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則,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財務管理體制。應依據原行業財務制度,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本社的財務制度。定期向行政主管部門報送財務和會計報表,定期向社員公佈財務狀況。

(四)引導合作社樹立品牌化意識

有效引導合作社樹立品牌意識,通過品牌優化達到產品優化,通過品牌競爭實現產品質量提升。相關服務視窗可以通過產品低農殘、生態綠色認證指導合作社規範化生產,以產品的綠色食品產地認證打響合作社聲譽,提高合作社的收益。

(五)積極推進和擴寬銷售渠道

要指導合作社在鞏固現有銷售渠道和營銷視窗的基礎上,通過參加如農產品交易會以及推介會和各種節會的形式,大力開展宣傳推介品牌產品,開闢新的銷

售渠道。積極與電商平臺對接,在網際網路+、網路直銷等方面下功夫,積極拓展市場,政府應推廣“黨建+合作社+農戶””“超市+合作社+農戶”“合作社+電商+農戶”的模式,藉助合作社樹立的品牌,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穩定的產銷渠道合作。

(六)探索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折股量化、股權設定和股權管理

通過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資產進行折股量化、對合作社經濟組織成員配置股份、對資產股權加強管理,有效落實合作社經濟組織成員對經濟的收益權和分配權,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活動實行民主管理,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實現資產保值、增值,讓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成員最大限度分享社會主義制度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紅利。

(七)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建立示範專業合作社,使之在組織架構、制度建設、生產標準化管理、銷售與財務管理、效益分配等方面走向合規、健康、有效益、可持續發展之路,從而帶動其他合作社的發展。只有規範管理、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夠有效化解和防範金融風險,得到金融部門的支援。一是為合作社提供貸款貼息政策。為合作社貸款提供財政貼息,貼息可以根據本縣財力提供全額貼息或者部分貼息,減輕合作社發展的還息壓力,與此同時,金融機構為合作社貸款出臺優惠政策,適當降低貸款利率。在政府與金融機構共同支援下,合作社融資成本得以降低,從而促進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二是由經紀人、選果廠提供擔保。開創合作社與水果經紀人、選果廠簽訂訂單合同,銀行向合作社發放貸款,經紀人、選果廠提供保證擔保的“合作社+銀行+公司”模式,實現降低銀行貸款風險。三是為沙糖桔林權、經營權抵押登記提供條件。推進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林權抵押,特別是沙糖桔林權(或者是經營權)抵押登記上線執行,給合作社融資提供方便,使林權、經營權轉化為資金用於生產經營,實現收益。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報告7

根據市政協今年工作安排,市政協組織提案委、研究室、市農業局及部分委員組成調研組,於5月份深入我市部分鄉鎮(街道)、村莊進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調研組先後聽取了店下鎮、硤門鄉、點頭鎮、管陽鎮的有關情況介紹,召開了12家合作社理事長座談會,並實地走訪了三友鹿業、前岐福昌蘑菇、天和茶葉、黃金雞、柏柳白茶專業合作社等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並赴浙江洞頭、文成等地進行考察。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概況和特點

20xx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以來,市委、市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9月15日,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305家,其中:茶葉類農民專業合作社48家,食用菌類農民專業合作社7家,蔬菜瓜果種植類農民專業合作社60家,家禽養殖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7家,農業綜合類農民專業合作社97家,漁業養殖類28家,以及花卉、經濟林類21家,農機7家,累計註冊資金達10.58萬元,發起人2386人,涉及農民社員1.75萬戶,帶動農戶5.06萬戶。在27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2個,註冊商標42個,確定為XX市的龍頭企業1家。2015年12月22日我市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和發展,為促進我市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縱觀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狀況,主要有以下特點:

1、龍頭企業依託型。如溪大洋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牽頭興辦的益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採取農戶入股,牛、羊由合作社農戶飼養,公司提供種苗、防疫、養殖技術指導、銷售等全程服務,合作社成員經公司銷售產品後獲利。

2、農民合作創辦型。如由6名農機大戶自發組織成立的XX市綠野機耕專業合作社,每年有計劃地開展跨區作業,與店下、秦嶼周邊農戶及種植大戶簽訂機耕作業訂單,明確了服務專案與機耕時間,確保了農戶及種植大戶不誤農時,因此,極大地調動了服務物件的積極性,達到了合作社與農戶及種植大戶雙贏的目的。

3、兩委牽頭引領型。如2015年10月15日成立的XX市柏柳白茶專業合作社,由柏柳村兩委牽頭, 213位農戶自發入股,村委會成員兼任理事長,合作社註冊資金8萬元,其中:農戶入股7萬元,村集體入股1萬元。統一供應農資,統一打造品牌。

4、技術人員領辦型。如XX市藝農花卉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依靠自身技術優勢並通過聘請農業技術人員,向社員提供服務,為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發揮了很好作用。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要成效

通過幾年的發展,我市合作社引領農民闖市場、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關於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關於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1、促進了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如秦川果蔬專業合作社為推廣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在生產園區內建立了20畝的示範園;投入10多萬元建立新品種引進風險基金,採取種苗無償提供、試驗適當補助、減產酌情補償等辦法減輕農戶的生產風險;合作社註冊“一線天”等商標,申請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標誌使用權,進一步增強了我市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2、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普及。如前岐福昌蘑菇專業合作社編髮《福鼎食用菌》會刊、印發宣傳資料、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了菇農的科技水平。柏柳白茶專業合作社等茶葉類合作社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對茶葉加工企業規範整頓,推廣無公害茶園專用肥和綠色植物殺蟲劑,使全市茶葉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和提高,2015年茶葉抽檢合格率達100%。目前,全市在有條件的合作社中建立各種“五新”技術示範片、生產基地、展示田等,示範效果顯著,較好發揮農業“五新”技術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3、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經營與發展。如秦川果蔬專業合作社藉助市、鎮、村三級農村社會服務聯動網,將各類蔬菜品種、價格、數量在網上釋出,拓寬客戶聯絡渠道,落實訂單,開闢市場。店下天和茶葉專業合作社等加強與北京、上海、廣西等大中城市銷區市場的橫向聯合,組織福鼎茶商在北京、天津等建立茶葉批發市場,開創了我市在全國大中城市建設名特優產品專業市場的先河。前岐蘑菇專業合作社,組織蘑菇營銷隊伍近1000人,在全國主要大中城市設立“福鼎蘑菇”營銷視窗近100個,每年銷售福鼎雙孢蘑菇1萬多噸。

4、促進了農產品質量的安全與提高。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產品的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如:梅氏茶業專業合作社實行“五統一”,即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對外宣傳、統一建立無公害基地、統一價格,打造福鼎白茶品牌;前岐蘑菇、秦川蔬菜等專業合作社的示範基地和主導產品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和基地雙認證。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中發現,我市在引導和扶持合作社發展中面臨著以下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由於宣傳普及不夠到位,一些幹部和多數群眾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缺乏瞭解,不清楚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何物,更不清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性質與作用。多數農民群眾也不清楚組建和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給自己能帶來什麼利益,即便知道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怎麼一回事,也因受傳統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影響,認同度不夠高,參加的積極性也不高。

二是內部管理有待進一步規範。由於合作社的會員大多是農民,他們的專業知識、政策水平、市場競爭能力、管理經驗都還比較缺乏,導致專業合作社規範化管理水平偏低。部分合作社雖然登記成立,但還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理事會、監事會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二次分配”大部分沒有實行;合作社與會員的聯結鬆散,利益關係不緊密,多數合作社都是由公司在操作,服務停留在生產或銷售的個別環節上,沒有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甚至“政社不分,村社不分,企社不分”的現象在一定範圍內存在。

三是發展水平和服務層次不高。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體上還是處於起步的階段,合作社規模小、檔次低,總體經濟實力不強,服務能力較弱。創辦合作社的發起人少,參加合作社的農民社員數不到全市農民總數的15%。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普遍限於產前的農資服務統一採購,產後農產品銷售這些環節。多數專業合作社還沒有做到統購統銷,農戶基本上是各自為戰,一些新的服務領域還未拓展。雖然我市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數量不斷增加,達279家,註冊商標只有42家和無公害認證2 家,有數量,沒質量,重發展,輕規範的現象存在。有的`純粹打政策擦邊球,或由少數人操作,缺乏帶動性,甚至名存實亡,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發展水平和層次較低。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融資困難是調研中合作社反映最多的問題。2015年初,中國銀監會和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省銀監局和農業廳聯合下發了《轉發銀監會農業部關於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從調查情況看,雖然農業部門積極與銀監局和農村信用社聯絡,並多次組織合作社貸款,但由於缺乏扶持合作社融資的具體措施,而商業性貸款利息偏高,多數合作社望而卻步。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工作建議

為推動我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健康快速發展,針對當前的突出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對於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樣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在幹部和群眾中還普遍存在模糊認識。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各種宣傳媒體,集中宣傳造勢,通過組織宣講隊伍、開展農村幹部專題培訓、與群眾座談面商等方式,做到幹部重視,群眾歡迎。重點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的作用、意義及典型經驗,用事實教育群眾,激發他們的入社熱情。有計劃地對市、鄉鎮駐村幹部和各鄉鎮主管農業領導進行嚴格培訓,賦予他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任務,組織精幹有力的發展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員隊伍,不斷提高其服務指導能力,拓寬服務領域。同時做好辦社帶頭人和農民骨幹的培訓工作,充分調動農業生產經營大戶、農村能人、涉農企業、村幹部辦社的積極性。

關於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各類報告

2、健全領導體系,制定發展規劃。充分發揮XX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規範管理領導小組作用,領導小組每年召開2次以上的專題會議,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各鄉鎮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把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鄉、村合作社領導體系和長效協作服務機制。建議市政府每年圍繞優勢產業或特色產業,培育10家市級示範社,作為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點示範和推廣工作。對農業、林業、海洋與漁業、供銷、經貿、財政、質監、金融、國土、工商、稅務等部門統一排程,建議涉農部門每位副科級以上的幹部與示範合作社結成幫扶對子,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協調和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3、規範內部運作,夯實發展基礎。一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合作社的權力機構和日常管理機構。確立社員(代表)大會制度,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社員代表、理事會和監事會。二要規範內部管理制度。合作社組織不同於公司和鄉鎮集體經濟組織,有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執行特點。應當儘快建立和健全符合合作社要求的內部管理制度,包括財務管理制度、專案責任制度、獎勵制度等,以保障其操作執行的規範化。三要健全利益分配製度。為了兼顧生產者與投資者雙方的利益,可分配盈餘應當實行按交易量(額)和按資分紅相結合的方式分配,並以按照社員與合作社的交易量(額)比例為主。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規範內部運作,更好地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

4、加強引導扶持,規範管理服務。作為新的經濟組織在起始發展階段,不可避免地要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一方面,市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示範社的指導、培訓、服務和扶持工作,同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進行適當干預非常有必要,對合作社在經營管理中,是否損害社員和農戶利益進行了解監管,對政府補助給合作社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如發現違規經營的合作社,將列入“黑名單”,確保合作社建設有序推進。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的作用,成立服務中心,幫助合作社拓展服務領域,特別是要幫助合作社抓緊完善管理方式、財務制度、“二次返利”等制度。

5、明確思路目標,制定實施意見。最近,省政府制定了《關於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建設的若干意見》。建議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若干意見》,結合福鼎的實際,儘快制定出臺《關於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市級示範社評定的具體規定,積極開展示範社的建立活動,進一步明確包括稅收優惠、信貸支援、土地流轉、用地、電力供應、技術人才、農業保險、績效評價等方面政策措施。同時,財稅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市財政預算中每年應安排不少於30萬元的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項資金,各鄉鎮也要安排相應資金,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基礎設施配套、專案等建設補貼和獎勵基金等,形成一整套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體系,為加快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科學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