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1

歲月流轉,世間萬物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便是我對嶺南文化的情思。

——題記

夜愈來愈深,星星漸漸探出了頭,清風,吹動著窗外梧桐樹的葉子,也撫摸著,我的臉頰,我內心那不變的情思漸漸湧現……

覽逢簡怡情

一花一世界,整個天空都是藍藍的,姑娘坐在小船上,烏蓬船泛水,驚起陣陣漣漪,水道兩旁古屋和古樹交織,石板街道與小橋縱橫交錯,小船便點綴在其中。划船的阿姨向姑娘訴說著逢簡的一點一滴。碧波盪漾,這一瓦一磚都充滿了家鄉的氣息。

時光流逝,逢簡水鄉早已沒有昔日的繁華景象,但它仍然保留著家鄉的文化,是女孩心底裡那永不變的情思。

賞針刻秋色

獨樹一幟,秋色針刻也。姑娘對它充滿好奇之心,便去嘗試,瓜的表皮上,一針一刻,繪圖紋樣,接著沿著整個瓜皮表面雕刻,去瓣,留殼,通透明亮,瓜燈便出來了。她很欣慰,細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燈光下,這場景彷彿定格在了這一刻。

姑娘戀那秋色的針刻,雖不像火撲燈蛾,愛光明而至焚身,但它依舊是女孩內心那,珍貴的,不變的情思。

聽粵劇久遠

小雨,淅淅瀝瀝的,打在瓦上,我漫步走進古老的祠堂,陣陣清脆而又有韻味的'聲音把我吸引住了。推門細看,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古老的戲臺,只見臺上一人,略施粉黛,蘭花指輕捏,薄脣輕啟,“落花滿天閉月光……”一首經典的《帝女花》直撞人心扉,輕吟淺唱,唱出了嶺南文化的韻味,打動了多少人。

夜色四合,燈光照亮戲臺,我坐在臺下細聽那樂曲,感受著久遠的粵劇文化,那了不起的文化情思,在我心底未曾改變過。

燈闌珊,影闌珊,樹婆娑,雨婆娑,回望那嶺南文化,內心還不停的翻湧,誰在小樓西風回首?在為它守候啊。人閒車馬亂,在這風聲鶴唳的歲月裡,萬物皆可變,但我對那嶺南文化的情思永遠不變啊!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2

盛世王朝可以一傾覆,流年斬殺多少風流雲人物,大浪淘沙歷史塵封埋土,腦海中有一段難以忘卻的情思,亙古不變。

山水鋪開素色的景,流年行它細密的針,那些被縫進歲月裡的雲紋花飾,隨著月華流入夢裡,盪漾著情思,是廣為流傳的粵曲。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處總留有會餘溫。憶往昔,婉轉悠揚的粵音,在耳旁低吟淺唱,搭載著的思緒飄入腦海中,引起陣陣鳴響,碧煙入迴廊,飛花已落滿庭深,踏著梨花滿地,我停步回望,倚著欄柵,心中泛起波瀾,終不忍。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我定定的站著,目光轉向隆重的戲臺子,秋風動,紅塵飄飛,掀起繁重的.連漫卻不見往日喧囂,耳旁粵音,也隨秋風老去,竟化作念想,難免心中一緊,淚珠強忍欲墜

戲已聽停,曲已散,往事飄零,徒甚長嘆,可萬事蹉跎,總有人踽踽獨行,在黑夜中憑藉腦海中一縷情思不願返回。秋風拂過,枯葉成蝶,四季輪迴,粵音在百轉千回的變換中化作一縷情思,留在記憶中,隨著樹葉沙沙作響,我聽見粵音,卸去風塵僕僕,向我而來,婉轉動聽的《分飛燕》,訴盡離別相思之苦。薄脣輕啟,口中咿咿呀呀唱著,也勾起了我記憶中那一縷情思,戲是情感的載體,曲是情感的窗櫺,粵曲的記憶沉澱在我的靈魂深處,流淌在我的血液之中,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一曲罷,餘音繞樑處,我仍靜靜聽著確,卻覺仍未盡未盡,即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粵音猶在耳畔迴響,穿過越千年的記憶,成為永遠不變的情思。

灼灼錦夢煉就驚鴻粵曲飛揚

漫漫長夜後粵音亦有迴響

見前人月,但幫火已傳,總有人不曾忘卻,永遠不變的情思,照射生命的清輝。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3

六月是畢業的季節,校園裡的香樟樹長得高大茂盛。教學樓下的月季開得正豔,火紅火紅的,恰似我們燃燒的青春。

安靜的教室裡,同學們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教室後面的黑板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青春荒唐,我絕不負你!再過三天,我們就要正式畢業了,我們即將告別母校,告別親愛的老師和同學,我們即將開啟一段新的人生。

三年的時光太匆匆,三年的`師生情一言難盡。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六十多位兄弟姐妹,相處得就像一家人。老師像辛勤的園丁,在他們的教育和關懷下,我們更加茁壯地成長。歲月不堪回首,往事如電影,感人的鏡頭一幕幕上演。

一個月以前,學校為我們舉行了"十八歲成人儀式”。邁入成年的我們,有許多話要對自己的母校說。感謝母校的諄諄教誨,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行事;感謝恩師的悉心栽培,教我們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感謝每位有愛心的同學,三年來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就在昨天,母校為我們舉行了莊嚴的畢業典禮。我們齊唱國歌,向母校鄭重宣誓:今天,站在國旗下,我以母校為榮;明天,走出校園,一定為母校爭光。

就在昨天,我們班全體師生拍了合影,作為青春的留念。同學們站得整整齊齊的,好像校園裡挺拔俊秀的水杉。我們要把最靚麗的風景留在這裡,把最美好的祝福獻給母親。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我們踏過的每一寸土地,慰問每一棵被風吹拂的花草,緬懷每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譜寫每一句不朽的青春誓言。

三年的青春時光歷歷在目,三年的情思永不忘懷。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4

窮冬烈風,雪紛紛地下。在窗上哈口氣,再輕輕地寫上你的名字,漸漸消散,永遠不變的,是心中那傷情思。

看雲捲雲舒,聽鶯歌婉轉,那院中的花樹,仍枝繁葉茂,只是不見,院中,你的身影。

煙雲朦朧,恩緒沉轉,將我帶回,多年前的小院——花開,老人坐在花樹下,看著身旁的孫女玩耍,發間猶有黑髮,眼中滿是寵溺,脣間總有一抹淡淡的笑。

搖晃的藤椅,溫柔了時光。

“奶奶!我抓到蟲蟲啦!”女孩歡呼,沾了泥的小臉笑靨明豔,是最單繞的美好。

“好好好,你真是奶奶的小囡囡,”老人蹲下,輕轉抹去女孩臉上的泥,"奶奶的.囡囡變成小花貓了!走,去洗洗………”

夕陽西下,一老一小的背影被光籠罩,增添點點溫暖和美好。

畫面一轉,女孩背起了小小的行囊,將踏上遠片。"奶奶,等我回來!"她說。老人笑著將她送上車,卻在車開走的那剎,淚落了下來:"囡囡,奶奶的小因因,要記得回來啊……”

女孩長大了,老人更老了。她總在春節時,盼著孫女回家,那時,鞭炮紛飛,她常常拉著孫女走到一旁,悄悄道:"囡囡,來,拿著,這些錢你悄悄拿去買點好吃的,你喜歡的衣服,悄悄的,說好了,這個是我們兩個人的祕密,不要告訴別人啊……"那乾乾皺皺的手上,赫然拿著幾百大鈔。

一滴,雨滴,三滴……淚,落了下來,打溼了腳下的青石板,院中冷清下來,空無一人。奶奶,囡囡好久沒有來看你了,久到……你都離開了我。

陽光灑下來,陰雲退散,陽光暖騰地圍著我,好久以前,奶奶抱著我在院中的太陽,她低低吟唱著古老的童謠,伴著"咿呀"的藤椅聲,陽光灑下來,為她慈祥的臉,渡上一層光暈。

折下一朵花,放在你的墓前,那份情思,永不改變。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5

世界萬物都在變化,不停永遠不變的是那人與人之間的情思。

——題記

“你去不去爺爺家?”門外傳來父母的催促聲,我盯著窗前猶豫了片刻……

那年暑假在爺爺家陪爺爺過,爺爺他總是很勤勞,每天下田地幹活,但從來不嫌累。笑臉也一直掛在臉上。早上,爺爺在庭院掃地,陽光灑在爺爺滿是皺紋的臉上,顯得格外的年老。“爺爺,我去門口找小朋友玩了。”爺爺點點頭,看著爺爺好像有別的話對我說,卻轉身說到:“早點回來”

那天是爺爺的生日,我卻撒謊欺騙了爺爺,但能讓爺爺開心,我鼓足了勇氣。

到了街上,買好了禮物,準備回家時,天色已晚,當時年紀小,天色一暗,便不知所措,蹲在街頭哭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傳來了爺爺的喊叫聲,我很是高興,把禮物藏在了身後,準備給爺爺一個驚喜,“你怎麼跑這兒來了,你知不知道我找你找了多久,怎麼這麼不懂事。”爺爺大聲呵斥著。我低下了頭,眼淚順著臉頰慢慢地流了下來。一路上,我跟在爺爺的身後,一句話也沒有說。到了家之後,只聽啪地一聲,爺爺拿著戒尺打在了我的手掌心。我抑制不住內心的'委屈吼了出來:“我偷偷跑上街還不是為了給您買生日禮物,還不是為了讓您開心,你懂什麼?”爺爺沒有說話,默默地進了屋。後來我被媽媽帶回了家。

“你是不是還在生爺爺的氣?那你再想想爺爺對你的好。”媽媽道出了我內心的矛盾。是啊,在下雨的晚上,起來給我蓋被子的是爺爺,當我被別人欺負,出來保護的是爺爺。

爺爺對我的愛原來一直都在,它以一種沉默的方式一直陪伴著我。

後來我與爸媽一起去了爺爺家。見到爺爺,我跑上去抱住了爺爺小聲地說道:“爺爺,對不起,我不應該對您那樣”。

人會變,事會變,物也會變,唯獨不變的就是那份情思。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6

春冬秋夏,四季輪迴,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永遠不變的鼓聲作響,神采奕奕的獅;是哪綿長悠遠,詩韻流傳的曲;是那味蕾跳躍,香味瀰漫的煎堆。

情“獅”顯氣概

一個躍起,一個轉身,在隨著鼓鑼交雜的聲下,獅在梅花樁上,轉著頭,平穩地站在樁上。一個騰起,獅子在樁上站了起來,博得觀眾喝彩,歡呼,好不精彩!陽光從樹葉間灑下,在地面上呈顯,也在獅上照耀,更顯得獅的耀武揚威!

這是嶺南文化的一種氣魄,舞的是獅,更多的.是一種民族氣節。

情“曲”詠流傳

雨,一直在下,敲打在老房的瓦上,隨後又隨著其它的水流緩緩流下。我撐著傘,推開門,只聽見“落花滿天蔽月光……”這一曲《帝花女》,在一位頭飾,衣著方面都展現出粵劇韻味的東方女子,只聽見她那婉轉的聲音,只看見她那手指往上翹,雖臺下無一人,只有雨在聽,可她那對粵劇的詮釋是最好的見證。

粵劇是嶺南文化的一種韻味,唱的是情,演繹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尊敬。

情“煎堆”寄鄉味

先將面揉和,再將餡放入,再將其壓平,放入油鍋,翻轉,翻轉,金燦燦的煎堆在鍋中騰轉,隨後用鏟迅速撈起,放在碟子裡,將它晾好,將油滴乾。這九江煎堆在盆上平放著,金黃的,像光,是家的味道啊!

一道道工序,最辛苦的是在油鍋前煎炸,小時候,常常去做煎堆的師傅家,看著他是如何展示他的技藝的,我問做煎堆的師傅,不熱嗎?師傅說,熱是很熱,但這手藝不能到我這就沒了啊!

煎堆是嶺南文化的一種風味,煎的是味,飄出來的味是嶺南文化的傳承!

花開花落,又是四季輪迴,但依舊不變的是這種文化的傳承,還有對嶺南文化永不變的情思!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7

在陽光的曝晒下,門口月季的花苞耷拉下來,街邊老柳樹的窄葉也向裡蜷縮著,鄰家的那隻黃狗也只得將舌頭伸出來,舔著那灘前天下雨時積存下的水。在烈日下,有幾粒星星點點的人影卻在眼前不停地閃動著

記憶中總有一個畫面揮之不去:奶奶頭戴一頂草帽,手上戴著對粗糙的手套,在濃密成林的玉米地裡辛勤地勞作著;父親也頂著烈日,在高大的玉米稈間輕快地穿梭著;姑姑也並不閒著,她懷裡抱著一捆捆繫好了的秸稈朝外走來;我坐在母親的身邊,年輕的母親用手細細地撫摸著自己剛掰好的玉米,之後將它小心翼翼地放入一個用竹子編成的籃子裡。突然間,我卻疼的哇哇大哭,我的指頭被玉米葉劃出了一個大口子,這時身旁的母親總是會將我抱起,哄得我不哭為止。

這便是我兒時最真切的回憶。每每這時,家人們都會一起奔向廚房,將那幾個個頭小的挑出,只留下個頭大的放入鍋內,不一會兒,一股清香便隨風飄來,沁入我的心脾。這時的我呢,早已在飯桌旁,急切地等待著尚未出鍋的玉米。

後來,因為學業,我已經遠離了我的'家鄉,親人們的兩鬢之間,都無一例外地新添了幾絲白髮。而與鄉下奶奶的見面時間,與以前相比也是越來越少。又是一年天高氣爽的秋季,每每這個季節,總有一個電話打來,電話中的那個人也未曾改變過,那就是鄉下的奶奶。她讓我們去拿已收穫的玉米,雖然每年都會聽見這幾句話,但我每次還是都高興的要跳起來。我急忙穿好衣服,與父母一同前往鄉下的奶奶家。一到家,我們便發現,一顆顆肥胖臃腫的玉米已經一齊躺進了塑料袋中我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將那些已剝好的玉米放入高壓鍋內,不一會兒,一股香甜的氣味便已經充斥了我們的整個屋子。我如小時候一般同樣坐在桌角等著,玉米一出鍋,我便抱起一顆,用力咬上一口,頓時間,嘴裡充滿的,是玉米的香甜、大地的氣息與家鄉的味道。

時光已流逝了多年,而玉米、故鄉、故鄉人和故鄉情,在我的心中卻從未改變過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8

故鄉是個非典型的江南水鄉。它沒有西湖的“淡妝濃抹總相宜”,也沒有蘇州以水代路,以舟代車的詩畫之景。它有的只是人們的淳樸之情與嫋嫋梵音。

粉牆黛瓦,綠葉搖曳,古鎮上存有的青石板街泛著一種古老的氣息,遠處的梵煙打著圈,一點一點地升空,街道上來往的行人實屬稀少,整個世界都變得安靜了,只剩下不時響起的鐘聲飄蕩著傳來。

我常跟隨鐘聲在心裡默唸:“一撞得平安,二撞閤家歡,三撞事業高。”我還能想象得出那口鐘,那口巨大的刻著不知名的圖案,讓人望而生畏的銅鐘。為生活辛苦奔忙又在人生中遇到迷茫,抓住那根外表有不少破損的橫木,用力向鍾撞去,彷彿好運就可以從天而降。這樣的畫面,佔據了我童年的大半部分。

到了夜晚,我會站在橋上,迎著撲面而來的風,眺望點點星光以及兩岸無限伸延至天邊的燈火,心中有的是道不清的.舒暢與安心。

遠處閃著金光的寺廟和暗紫色的夜幕中的星光,那種光亮總能驅散我那孤單恐慌的情緒。而之後失意的日子裡,我眼前展開的永遠是故鄉的夜晚。

我也曾偷偷拿起筆,將那兩幅景畫下,濃墨重彩,卻有道不明的溫馨。我也曾從寺廟前階梯上跳下,感受一腳踏空的失重感,我還曾趴在橋邊,透著碧綠的河水看河中優遊自在的魚兒,一切彷彿都有禪意。只可惜後來我離開了,很長時間都不曾回去過。而那兩幅畫也不知何時丟失了,我試過憑著記憶再去畫兩幅,但總有一種奇怪的陌生感。

後來,我得空回去了,再見到故鄉讓我驚訝不已。那長著薄薄青苔的石板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和到處亂扔的垃圾,遊人四處可見。喧囂、骯髒、雜亂。

晚上,燈火通明,將整個小鎮照得通透,遊人不曾散去,我透過窗望見的只是人頭攢動。

我盯著天花板,心中的情緒翻滾交疊,我落下一滴淚,像是被人偷了寶藏一樣的難受,故鄉不在依舊,所留下的只有我對過去的懷念與思舊不變。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9

纖手輕拂過琴絃,一縷青絲倚肩滑下,指尖滑動間,一曲清脆的聲音縈繞在耳畔,與輕靈的夜色交相呼應;纖纖玉指在弦上來回舞動,像精靈一般,獨自在夜色中撥弄琴絃。

細細數來,古箏已伴我九年有餘。進入國中,學業忙碌,自是沒有時間再常常彈起;寒假在家,偶有時間,便再次拾起這久違的情思。

將古箏從床下移出,她似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箏架已然鬆散,面龐佈滿了滄桑,看到這樣的她,我不禁潸然淚下。九年前,她也曾是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呀:朗月之下,清風微拂,一古裝女子,娉娉婷婷,踏月而出,裙裾飄飄,香風陣陣

剛接觸古箏時,我只是個六歲小兒,聽不懂《孟姜女哭長城》的悽慘,也自然不明白《瀏陽河》的信念,可女孩子總是愛美的,無論是古箏琴盒上的梅蘭竹菊“四君子”,還是那古箏演奏時仙袂飄飄的唐裝漢服,都令我心嚮往之。那時候,手裡的古箏像是羞澀的少女,不太善於把握技巧,又捎帶俏皮和懵懂,但她卻帶我走進了民樂的殿堂。

稍大些後,開始慢慢懂得了古箏曲的含義,能夠感同身受《豐收鑼鼓》中的歡喜,使我彷彿置身秋季田間,開了一場田野上的演唱會;也能夠感受到《戰颱風》中工人階級戰天鬥地的氣勢,以及那些挑戰自然的人們壓倒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那時,古箏彷彿也長大了、成熟了,變成了穩重的'中年人,她開始學著在曲子中加入情感,嘗試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就這樣,我也在這條坎坷的練琴路上抵達了一個個又特殊意義的里程碑。

思緒回到現在,眼前的這架已有些破舊的古箏,陪我走過了人生中精彩的九年,而她的一生也似到了暮年,但我知道,我的古箏之路還很長很長,那情思,一點也沒變

清掃,調音,挑撥琴絃,一首首箏曲又在指尖響起。彷彿,又回到了那一個個挑燈練琴的夜裡,寂靜,歡樂是你,儲存了久遠的回憶,牽引我永遠不變的情思!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10

琴韻聲流淌,指尖月光微涼,情思徜徉,不覺睡去,夢裡憶你模樣……

小時候的天啊,總是雲淡風輕,在外公家坐在藤椅上,穿堂微風那麼清涼。不知不覺,外公的口琴聲又緩緩飄起,直聽得全身舒暢……

青石路,小巷口,路過爆米花的吆喝和鄰家汪汪叫的小黃狗,那琴聲和情思,近了,近了……外公正坐在巷口吹著口琴,琴聲那麼悠揚,那麼流暢……吹兩句,笑幾聲,和邊上人閒聊幾句,那樣悠閒,那樣歡暢。

我不會吹口琴,便纏著外公教我吹,他便手把手,一遍又一遍地示範。屏住呼吸,讓情思在旋律中飛揚起來,放下各種俗慮,靜靜地呼氣,控制氣息。他吹的時候那麼專注,琴聲與情思,交融在一起,和著微風的閒韻,樹搖的絮語,像是一個個輕盈而斑斕的泡泡般淌在了我的血液裡。他臉上一條條皺紋舒開了,眼微眯,鼻息翕動,夾雜著輕柔的呼氣,恍如夢境。我聽得醉了,迷了心,眯了眼,睡意漸漸襲來,沉沉睡去。那夢摻了些許琴韻的甜香味,月色下的荷塘是那麼寧靜,令那顆頑劣的心頓時歸於安寧。

天暗,月清,風靜……

那年我五歲,外公就在這樣美的一個恬靜的.夜裡,毫無徵兆,悄然離去。過往年華里所有的琴韻都化作無盡的情思與懷念。這音色動人的口琴,便隨著塵封的記憶,被遺忘在了歲月的一角,他會知道嗎?想你的時候,只能獨自悲泣,止不住淚流,忘不了這不變的情……

情思不變,枉然思念,又來到這老屋。當抽屜被開啟,所有的記憶撲面而來。我撫過這口琴,那上面的光澤已被年華磨蝕殆盡。我輕輕拿起,放到脣間,輕吹一口,猶如那穿堂風那麼清涼。我斜靠在藤椅上,任那情思汩汩流淌,對親人的思,對年華的念,盡在琴韻裡……我不由得輕聲微笑,笑得發自內心,笑得淚流滿面……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11

曲曲折折的小徑,瀰漫著泥土的芳香,享受著清晨的微涼,小院裡的棗花開得正旺,一個徘徊在樹蔭裡的身影,牽起我永遠不變的情思。

小時候,假期我住在外祖父家。每當東方含白時,外祖父便荷著鋤頭出門了,我就跟在後面。那路曲曲折折,若逢下雨,只能腳踩一路泥。那是一座破敗不堪的老房子,門早已被鐵鏽侵蝕得面目全非,裡面不住人,這周圍夜沒有人家。外祖父擼起袖子,揮起鋤頭,目光炯炯地盯著新生的雜草或是屋牆上新生的蛛網,手起鋤落,百鋤百中。若是在雜叢中發現一小片淡黃的棗花瓣,他會將鋤頭斜靠在牆角,蹲下身子來,用黝黑的粗手小心將棗花瓣拾起,再慢慢捧起,眉頭緊蹙,十分嚴肅。我每每忍俊不禁,他也嘿嘿地笑,露出一排銀白色地假牙。我不明白外祖父為什麼對這顆棗樹如此珍惜。

我問了外祖母,外祖母告訴我,那老屋之前是外祖父的.母親住的。她歲數大了身體不好,躺在床上養病。外祖父每天跑去送飯,也去給天井裡的棗樹鬆土、除草、施肥。後來,老奶奶去世了,但外祖父依舊每日去那裡照顧那棵棗樹。

外祖母還告訴我,外祖父牽念著你老奶奶,珍惜著這棗樹,是珍惜那土裡的根呀。農民失了這根就像莊稼失了根,一樣活不成。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們的根,他們得守著、護著。這話不由得讓我肅然起敬,敬畏那保經風霜的面板下對土地的赤誠的熱愛。

去年初冬,外祖父身體不好,母親苦勸著他才肯到城裡看病,從醫院出來,母親勸他到這邊住上幾天再回去。他眉頭一橫,堅決不肯。末了他說不過母親,像個小孩一樣淚眼汪汪,口裡唸叨著“我要回家,棗樹不管可就完了。”母親只好讓他回去了。

外祖父寄來了棗子,棗子紅潤潤的,有些還透著青。我慢慢咀嚼著,果汁清爽,夾著鄉土的氣息,純粹而質樸的香。香裡融著情與思,情之深,莫不過棗樹根與泥土的緊密結合;思之切,莫不過一朵淡黃色小花的平靜綻放。而一顆小小的棗子就足以表達這份情與思。

棗香飄來,飄進我的心扉,勾起永遠不變的情思。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12

繁華街處,是對文化的情思。青瓷白宣,描繪出一幅美麗的佛山畫卷。佛山文化或震撼人心,或沁人心脾。一筆一畫,都是文化的韻味。

追溯於清明年間,正是獅舞盛世時。每逢過節,必定鑼鼓喧天,以舞獅來助興。繁華街處,張燈結綵,獅舞出沒,熱鬧喧囂。這是對傳統文化不變的,深入靈魂的情思,獅頭的製作也是一門藝術,要經過四道工序,定好獅頭的雛形,慢慢鋪上宣紙,給獅頭換張臉,最後裝飾讓獅頭更有神韻。這不僅僅是一個製作獅頭的過程,更是傳承者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塊無法被佔據的地方,這是個充滿美好的地方,是對文化的情思,不變的情思。毋庸置疑,不變的情思!

臺上人唱著《帝女花》,臺下人聽著《帝女花》,臺上那婀娜多姿的舞者,戴頭冠,披戲袍,每一步都透露著屬於她們的氣質,那旁人不可及的氣質。粵曲,悠揚婉轉,舞者,富有姿色。每個舞者都陶醉於自身角色中,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即可表露出舞者對文化的熱愛。他們沉浸在粵曲中,聽者沉浸在表演中。聽者雖不像舞者那般,但對於文化的欣賞及熱愛並不少於舞者,他們沉浸與表演陶醉於粵曲。是何等的情感會讓他們都沉浸於中?是那對文化的不變的情思!

無論是舞獅的舞者,製作獅頭的師傅演藝粵曲的舞者,陶醉樂曲的聽者,還是現在的老人,年輕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文的執念,對文化的傳承,對文化的情思。這是不變的沉澱在靈魂深處的.,流淌在歲月之中的。

通過雜草叢生的森林,有一條小路直達充滿文化的地方,你可以盡情汲取文化的韻味。無論之後的傳統文化的展現方式有什麼創新,但不變的還是對文化的情思。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13

流年似水,風華幾許,不變的是那情思。

——題記

夕陽釀紅了半邊天,沉醉了人們的心,嗅到那炊煙中熟悉的味道,不覺往事湧動,不變的是對奶奶的情思。

兒時,我常常坐在田埂上,看著奶奶在金黃麥田中不斷揮舞著鐮刀,那一排排倒下的小麥,和我手中的煎餅遙相呼應。那種帶著奶奶愛的香脆味道陪伴了我整個童年。

我常常趴在灶邊,看奶奶做煎餅。

奶奶圍著藍衣花布小圍裙,挽著髮髻,一身清爽。她先將醒好的麵粉放在面盆裡,反覆揉搓,而後打入雞蛋,雙手翻飛,如蝴蝶嬉戲在花叢間,然後將麵糰拉伸,上下舞動,增加它的韌性,舞動的麵糰如出水的蛟龍。我呆呆地看著奶奶,充滿崇拜,彷彿奶奶是大魔法師。

起油,下鍋了。奶奶將一團薄薄的麵糰鋪開,放在鍋的邊緣上,那混著麥香的麵餅綻放出讓人沉醉的笑臉,這時,奶奶便會寵溺地望向我:“別急,一會兒就好。”

待香氣溢滿屋間,麵餅四周已微微翹起,煎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過,薄如蟬翼的.煎餅入口即化,混著濃濃的麥香和奶奶對我的愛的暖流流遍全身。

兒時,那股味道陪伴著我。後來,我因上學去了城市。沉重的學業如大山般壓著我,使我喘不過氣來。傍晚放學,我習慣性在街角處買一個煎餅,握著溫熱的煎餅,彷彿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心中多了一份堅定的力量。我知道,我一定是想念奶奶和她的煎餅了。

“孫子,瞧,我給你帶了什麼。”一句歡欣的話伴著熟悉的味道從廚房傳來。奶奶正拿著一張煎餅遞給我,“快吃,還熱乎呢。”奶奶的皺紋裡蓄滿寵愛,她坐了兩小時車趕來城裡,就為了看看我最近好嗎。

熟悉的味道從齒間傳來,我彷彿立於金黃色的麥田裡。

那一如既往的愛,一如既往的暖,是不變的情思。

流年似水,脣齒留香,不變的是那情思。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14

一朵不屈不撓的花牽動了我的情思,使我明白了永不認輸的真諦。

天空中烏雲密佈,尋不到一絲陽光的蹤影。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猶如這陰暗的天空一樣糟糕。回想起先前試卷上血淋淋的分數,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一股絕望的哀傷開始從心頭瀰漫開來。“唉,可能我註定不能成功,我還是放棄吧。”此時的我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只有無奈與屈服。

下雨了,雨絲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如我的愁思一般連綿不斷。雨水打溼了我的衣襟,我找了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來躲避這場大雨。百無聊賴之際,我開始打量起周遭的環境。忽然,一朵鮮豔的花朵進入了我的視線。鮮紅的外衣、稚嫩的花朵並不是吸引我的原因。我感興趣的是它的境遇。

那花的身旁沒有任何遮擋的東西。因而雨水可以肆無忌憚地摧殘它。一顆顆珍珠般晶瑩而碩大的雨滴打在它稚嫩的花瓣上帶來無盡的痛苦。狂風也趁火打劫,想把它連根拔起。我不禁對它產生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情思。“花呀,放棄吧。向困難低頭也許你就不用再這麼痛苦了。”花無言,只是繼續迎接著困難。它無所畏懼,昂首挺胸,它在吶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決不向困難低頭。”一滴滴雨撼動了它的花瓣,卻撼動不了它奮力拼搏的心。一陣陣狂風吹動了它的身體卻吹動不了它堅定的意志。它在用自己的行動譜唱自己的生命讚歌。

終於,困難在花的面前卻步了。風停了,雨也逃走了,太陽獎賞給堅強的.花兒一個燦爛的笑臉。看著在陽光中燦爛微笑的花朵,我驚詫極了。它一下子牽動了我的情思,一股崇敬與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它的堅強驅散了我心頭的陰雲。我決定從新振作起來,與困難搏鬥,換取成功的回眸一笑。

那朵花牽動了我的情思。它讓我對它充滿了崇敬之情和感激之情,它也還牽動了我永不認輸、頑強奮鬥之情。

永遠不變的情思作文15

冬日,醅一壺香茗,看膝上小書中蹦出巧詞美句又乘著壺口白汽飄去,聞藤椅上的老人絮絮叨叨,淺笑嫣然。

憶昔古巷巷中景。老巷子裡的風,永遠不急不緩的吹著,高高的圍牆,雕花的屋簷,歲月和風雨磨損了當年的風光。稚嫩的孩童總是和老人如影隨形。我的童年裡有奶奶,有那個時代的樸素優雅,純潔踏實。夏日的清晨,暖暖的陽光從舊窗溜入,簇擁著我。緊接著,奶奶就會邁著輕柔的步子,如她本人一般,溫柔地喚醒我。

她總是起得很早,準時讓炊煙隨太陽冉冉升起,在飯菜中傾注對我的無窮的愛,所以我總是能夠享受到清晨的第一份滿足與舒適。奶奶也會帶我去小徑散步,同我講她喜愛的花草,她那時的'生活情景。我總是不解其意,時不時撥弄花草,追追蝴蝶。

下午的時候,奶奶會去她的小菜園侍弄一會兒。我很不理解奶奶的勞苦,她卻忙得不亦樂乎。傍晚時分,奶奶會點薰香,帶著一種很熟悉親切的味道,能夠驅散夏日的蚊蟲和煩惱。此時奶奶不繼續回憶,而是給我講那些趣味盎然的典故,偶爾語重心長或者透出淡淡的惋惜,我仍不以為然。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枝頭,綠了芭蕉。比起以前的依賴,現在倒是很少團聚了。不經意間,奶奶似乎蒼老了許多,縷縷銀絲,條條皺紋,都是歲月無情地刻畫的痕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彷彿也能懂她對古樸記憶的不捨與追求,險如今對我更加的依戀,我也不願路過她的滄桑,而不為她做片刻的停留。

奶奶已經在躺椅中打著瞌睡,我像她那般輕柔地照顧兒時的我一樣,悄悄為她蓋毯子,即使我字字珠璣裡的譴字造句裡,也譜不出她那般慈祥的愛意,她對我的影響和培育,我願寄出那永遠不變的感激和愛意。

匆匆的人兒,不妨匆匆止步回望那翹首以盼的殷切目光。——後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