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七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01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七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20xx年,中國家喻戶曉的皮影戲,被印尼申請為該國的文化遺產。20xx年在內蒙古流行的馬頭琴被蒙古國申報成功為該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xx年,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祭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傳統民俗被搶的訊息傳到國內,國人一片譁然,痛罵者有之,鄙夷者有之,更多的則是無奈和痛惜。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西化,很多人信奉天主教,熱戀聖誕節。然而,在崇尚洋節時,似乎已經失去了對自己文化的自覺意識。

很多中學生能熟練的用英語讀寫,卻看不懂文言文;對牛頓、培根奉若神明,對老莊、孔子卻形同路人;說起西方頭頭是道,談到老祖宗一無所知。仔細反思,究竟還有什麼傳統文化也已瀕臨失傳?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將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保護我們的文化財產,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們每個國人自己的事。我們要熟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體驗古人在詩詞裡面留給我們的意境美;我們要多聽《貴妃醉酒》,從傳統戲曲中領略民族藝術的風姿;我們要過清明節、端午節……,在節日中頷首我們民族節日文化的習俗,把它發揚光大;我們要學習儒家經典、道家理論,那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可以以此培育我們中華學子的“中國心”。

如今,國家為保護民俗文化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從20xx年起,清明、端午、中秋成為了法定節假日。央視《百家講壇》也先後推出了劉心武的《解密紅樓夢》、易中天的《品三國》、于丹的《論語》《莊子》、錢文忠的《三字經》等,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詮釋了古代文學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又有創新,深受大眾喜愛,從而帶動了國人對國學、歷史等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

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清明時節的掃墓,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時與家人的團聚,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讀孔子、學老莊更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讓我們都來學習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共同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

有,我好奇的問:“媽媽,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什麼?”媽媽笑眯眯地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多著呢!走,我帶你去瞧瞧。”我聽了,兩眼放光,興致勃勃的跟著媽媽走了。

我跟著媽媽來到集市上,只見那裡人山人海,我奇怪的問:“媽媽,我們為什麼要來這裡呢?“媽媽沒有說話,只是拉著我往前走,終於,她在一個小攤前停住了腳步。媽媽指著一本書法書說:“這個就是。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隨後,媽媽又指了指遠處的戲臺,說:“戲曲也是傳統文化噢!”

接著,媽媽又帶我看了許多東西,使我懂得了許多。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西斜,晚霞染紅了天空,媽媽微笑著說:“其實,中國傳統文化多著呢,像敦煌莫高窟裡的壁畫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都是呢!”

我和媽媽回到家,看見爸爸坐在沙發上,我立刻跑過去,對爸爸說:“爸爸,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長地說“是啊,其實傳統文化無處不在,只要你細心觀察,定會發現。”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等貼在門上,窗戶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爬到燈臺上去頭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害怕人們發現呢。等它把燈油裝到葫蘆裡的時候,葫蘆卻有個窟窿。燈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腳,連忙跳下燈臺趴在地上用舌頭去舔,那貪婪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剪紙藝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麼精彩。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裡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地道中國人,一生只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一個是可親可敬的祖國母親。

我的祖國母親,從古至今“養”成了許多“習慣”。這些習慣說的俗一點,就是她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歷時悠久,其中“祁紅”算是出名的了。鄧小平爺爺曾為它誇讚:“你們祁紅世界有名。”的話,可見祁門紅茶的名、醇、香和地道。飲祁門紅茶的人骨骼強壯,紅茶中的多酚類(綠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壞骨細胞物質的活力,可見“祁紅”是名不虛傳呀。

食品文化更是繁多,就拿各位最熟悉的粽子說吧。粽子是因為屈原的故事而流傳的。那你們知道粽子為什麼要用艾葉包嗎?告訴你們吧,因為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所以嘛,現在同學們都只能看到媽媽們準備艾葉和肉、米包粽子了。

不同的國家,服裝也不同。中國的服裝文化最早就有清淡平易、寬抱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的特點。

祖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許多,我寫一天也寫不完。不過,只要我們心中知道它,遵守這種傳統,那我們就是一名優秀的中國人!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燦亮的露珠揣著綠色的溫情,吧得一聲,醉倒在大地上。待到秋盡,那片泛黃了的綠葉禁不起思戀的重量,伴著和風,悠然舞下,陶醉地吻了露珠棲身的大地……多麼富有詩意的句子,隨之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中華智慧的經典,厚重而芬芳。但是,現在人卻少了一種正確審視觀念。人們在五顏六色,繁弦急管的娛樂中迷失了自我方向。找準方向,汲取文化營養,提升自我精神品質。

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方展,給我們文化生活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它能夠滿足人們日趨多樣的文化需求,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它是人們潛移默化的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以漢字為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以典籍為依託,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為載體。一個個方塊字,融匯著我們的古老,我們的文化。《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推出,讓我們眼前一亮。使之在各式各樣的娛樂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它們以非常單純,簡樸的方式,吸引觀眾在電視機前同步參與,在遊戲中學習知識領略漢字之美,一些書法展覽節目,讓我們瞭解文字藝術。楷行草隸各有韻味,各不相同。楷如泰山穩重,行如浮雲流水,草如龍飛鳳舞,隸如燕頭蠶尾。文字,是文化的魂。這些漢位元組目不僅豐富我們的娛樂生活,還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傳統文化,汲取精華,滋養其身。

但是,現實卻存在令人憂慮的現象。有些文化產品節消遣娛樂的名義,以荒唐,庸俗的內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體單純追求轟動效應,熱衷於捕風捉影的“新聞”炒作,不負責地傳播“緋聞軼事”。給公眾帶來精神困擾與迷惑。

就一些歌唱選秀節目來說。這些節目很容易去給公眾帶來“只要歌唱的很好,就能出名”這樣的誤導。成堆的選秀節目讓公眾迷茫,使他們不能認清自我的發展方向,盲目效仿,等到認清時已後悔莫及。

認清新潮娛樂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棄兩者之糟粕,取兩者之精華,將它們有機結合在一起,轉化為精神的養料,滋養己身,提升自我素質。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安徽阜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週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哦,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媽媽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制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才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兩邊忙著,“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裡,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麵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著餡兒包進去”,外婆跟著總結道。“嗨,你怎麼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裡去了!”媽媽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為大家做的菜湯圓哦”,“哈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裡,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曾幾何時,“山寨”開始成了中國文化的代名詞,缺乏內涵的快餐式產品日益氾濫;

曾幾何時,我們習慣了互送聖誕賀卡,期待收到情人節禮物······國人聽不到,在一個遺忘的角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那是我們最後的堡壘,請敬畏我們的經典。

如今,與漢語熱席捲全球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各種西方文化被國人狼吞虎嚥,我們用荒誕的顛覆迎合流行的口味,用冷漠的嘲弄掩飾浮躁的內心。

以漢語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體系就好比一棵歷經滄海桑田的參天大樹,如果一片葉子爛了,那無關痛癢;如果樹上到處都是枯黃的葉子,那就應該反思這顆樹了。

漢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一個民族的基因和烙印,是我們區別於其他民族的身份標誌。事實上,漢語“外熱內冷”的現象只是民族傳統文化當前處境的縮影,很多情況下,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往往忽視了傳統文化在今天仍具有巨大的影響。

古人的智慧和主張會時不時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生觀和價值觀,規範著我們的行為準則。所以,我們必須堅守傳統文化的根,不然,我們靈魂堅守的土壤若被侵蝕,我們只好迷失。 由此想到了龔自珍的一句話:“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

不由得心頭一震。

這裡的“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即傳統文化。其實,傳統文化無處不在,只要你用漢語進行思考,用漢語進行寫作題,它就會悄悄地滲透進你的文字中。傳統滲透進漢語和文字的深處,兩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如果我們對傳統文化缺乏敬畏之心,任其受外來文化的衝擊卻置若罔聞的話,恐怕這就是我們國家走向沒落的第一步,拯救傳統的行動已刻不容緩。

事實雖然殘酷,但我們切不可悲觀失望,更不應失去信心。

無論我們走到何處,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面對文化踐踏,不應僅僅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憤青”這一稱號已不再屬於21世紀的我們,我們要做的還有自我反思: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文化消費者?文化良知的根一直在腳下,我們就不會因為些許風雨而荒蕪我們的精神世界。

對傳統文化心存敬畏,我們就能找到人格座標的原點,找到心靈的根,我們才能步履從容,化蛹成蝶。 傳統文化這棵樹,需要我們一同呵護。它雖然源遠流長,但依然生機勃勃,依然蘊涵著巨大的生命力,是一隻可以屢經涅槃而獲得永生的鳳凰。

所以,你不得不承認,作為炎黃子孫,這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面對戰爭的慘敗,魏源曾大聲疾呼:“師夷長技以制夷”。

如今,我們在大量吸收外來先進理念的同時,切不可本末倒置,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永葆一顆敬畏之心,守護我們的經典。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說起春節,那可是我們中國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逢春節,大家都會團圓歡聚在一起。

每年的除夕夜,我們一家都會去爺爺奶奶家過年。我們要祭神佛、祭祖先,保佑來年大家都平平安安。奶奶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有我愛吃的紅燒肉、油燜大蝦、大閘蟹、白切雞,還有一條大魚,寓意著“年年有餘”,當然也少不了湯圓和年糕了,寓意著“團團圓圓”和“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意思。真是滿滿的祝福啊!

吃好飯,我和媽媽去街上看煙花。煙花真是絢麗多彩,漂亮極了。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大傘;還有的像一條條雨絲,從天而降。真是美不勝收啊!當“噼噼啪啪”的炮竹聲響起時,我不禁想起一首詩:“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看看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我想大家一定是吃著年夜飯,看著電視吧!

除夕,讓我最歡喜的事就是爺爺給壓歲錢。壓歲錢裝在一個紅包裡,要放在枕頭下面。爺爺希望我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進步,快樂成長

正月七年級,我們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去給長輩們拜年。這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是不是又熱鬧又有趣呢?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喧鬧的鑼聲震得乾枯的枝權微微擺動,亮紅色的炮紙和對聯在瑩白色的天地間閃爍,雨後微涼潮溼的空氣在暗灰色的天空下瀰漫,一輪皎潔的明月皓然嵌入疏星漆黑的夜空……這些洋溢著中同氣息的節日具象被我們熟悉和銘記。既然如此,我們就要讓這些傳統節日在我們心中紮根。

在我心中,傳統節日是歷史的載體,會不斷的傳承下去。

黑暗腐敗的官僚政府,令剛正不阿的屈原深感羞憤絕望,懷著對昏庸君主的痛恨和無法救國的遺憾,他驕傲卻無奈地對著汨羅江發出了生命中的最後一聲嘆息。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高潔傲岸的君子,自發地向江中投放的不僅僅是粽子,還有深深的敬重和緬懷。時光荏苒,日月如梭,隨著端午節一直完好地保留下來的,還有那令人神往的歷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