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正規化改革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4W

論文摘要:課程教學正規化,是指在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學共同體成員所秉持的信念與價值、採取的技術或形式、形成的特質與效果的總稱。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正規化改革

論文關鍵詞:課程教學正規化 體系構架 雙主體互動 社會實踐

高校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正規化改革,一是要改變以“傳授知識—接受知識”和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正規化,努力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研究、探索、協作等為特點的、師生互動的、全新的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教學正規化;二是要貫徹理論聯絡實際原則,探討如何把理論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和各種能力,全面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化成為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正規化(Pardigm)”這一概念和理論是由美國科學家哲學家庫恩提出的,他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指出:正規化“它代表著一個特殊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技術等等構成的整體……作為模型的範例,可以取代明確的規則以作為常規科學中其他謎題解答的基礎”[1]。英國學者瑪格麗特·瑪斯特曼對庫恩的正規化觀作了系統考察,並將其概括為三種類型:一是作為一種信念、一種形而上學思辨,它是哲學正規化或元正規化;二是作為一種科學習慣、一種學術傳統、一個具體的科學成就,它是社會學正規化;三是作為一種依靠本身成功示範的工具、一個解疑難的方法,它是人工正規化或構造正規化。簡言之,正規化就是一種公認的模型或模式,是研究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則的總稱。

課程教學正規化,是指在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學共同體成員所秉持的信念與價值、採取的技術或形式、形成的特質與效果的總稱。新中國成立後,對我國教育界影響最大的是前蘇聯以凱洛夫為代表的“教育學”,其中又以“三中心”(老師中心、教科書中心、課堂教學中心)和“五環節”(準備、複習舊課、教授新課、鞏固練習、佈置作業)的影響為最。就中國傳統文化課而言,形成了以理論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組織形式和以教材為主導課程資源的教學正規化,具體來說:教學模式以“理論講授”為主。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這些年來,雖然我們也嘗試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改革,但總體上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這種偏重於物件化的教學活動,忽視了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學組織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侷限於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手段比較單一。課程資源以“教材”為主,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許多學生“苦其難而不知其益”,被動痛苦學習,懶於思考,缺乏主動探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改變現狀,如何改變以“傳授知識—接受知識”和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及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正規化,努力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研究、探索、協作等為特點的、師生互動的、全新的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教學正規化,我們課程組的全體老師進行了專題調研,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內容進行新的設計和整合,完善體系構架。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精心選擇設計教學內容,講深講透,增強教學效果,是一個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導引課,通過教學,使學生對巨集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根據中國現代化建設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開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以實現“察古以觀今,彰往而知來”的宗旨,從而使學生更加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我們民族自身,更加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我們當前的國情,提高人文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理性的態度和務實的精神去繼承傳統,創造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根據這一教學目標,以“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為主線,我們提出了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精選了中國傳統文化典籍概覽、易經、儒、道、釋家思想等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重新編寫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綜合不同觀點、資訊或經驗形成新解釋的能力,基於已學知識判斷新資訊、新論點和新方法價值的能力,運用已學概論、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建構雙主體互動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是教學的客體,同時又是教學的主體。如何調動主體積極性,積極投入到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思考、和研討中去;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嘗試了互動式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如專題討論、辯論、演講等互動式教學方式,將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內化為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即要抓好兩個環節。

(1)認真設計和確定選題,指導學生完成選題。選題的確定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要切合教學內容,教學首先是要完成教學內容,不論使用哪種教學手段都是為達到教學目的而服務的。二是選擇教學中的難點、熱點或與學生切身相關的問題,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要兼顧學生的差異和任務的難易程度。既要使學生真正掌握選題中包含的新知識、新技能,同時又要給學生留下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其思辨性和創造性。在具體操作中,注意以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的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物件,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質疑、探究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究;指導學生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尋找相關的幫助及解決問題的大體思路。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互動教學氛圍。在課堂討論、辯論等組織中,教師應把自己視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不是單純的“操縱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命令者”,是幫助學生成長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手握真理的知識權威。如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主動觀察學生,認真傾聽他們的發言,注意做好“疏導、調節、過濾”工作。所謂“疏導”,包括兩層含義:首先是解除學生對課堂討論的種種疑慮,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其次是消除學生在課堂討論開始後的觀望心理,把課堂討論迅速引向高潮,如果出現“冷場”現象,就要採用“點將”的方法,讓學生骨幹打響第一炮,打破課堂的靜寂,使課堂討論順利展開。所謂“調節”就是在課堂討論進入高潮後,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調控,使學生的發言在班與班、男生與女生的比例上達到均衡。所謂“過濾”,是指教師在課堂討論結束前,對學生的各種觀點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綜合講評,對學生的各種觀點進行“過濾”、“篩選”,使學生既辯明是非、真偽、又掌握所學原理。同時,還要及時客觀地進行完成選題過程的總結,探索如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並在此過程中創造出自學、自識、自理、自獎等一整套引導和幫助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的教學組織管理新模式,培養、鍛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能力。

3.設定社會實踐教學環節,使理論密切聯絡實際。

中國傳統文化課的教學目的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在於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理解和探究,幫助學生深刻地瞭解我們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理性的態度對傳統文化進行客觀、多角度的分析。為達到這一目的,為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加感性和直接的認識,我們設定了社會實踐環節,確定了社會實踐服從和服務於課堂教學等原則,在具體形式上,打算利用“十一”、“五一”長假或寒暑假來安排社會實踐教學,深入工廠、農村、企業和街道等進行相關的社會考察、社會調查。

在實踐教學中,我們注意抓好三個環節:一是注意把社會實踐和理論學習、探究結合起來,把理論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引導學生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去探究和思考。如: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對企業文化的影響;對某地傳統文化與民俗風情的調查;中國傳統倫理與家訓,等等。二是注重對學生主體人格的培養。通過實踐教學,加強學生學習動力系統的建設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學生樹立獨立思考、獨善其身的自主精神,渴求知識、勤於學習的求知精神,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等,不斷完善健全主體人格。三是注重形成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帶著科研課題進行實踐教學,指導學生獲得第一手資料,進行實證分析、調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觀點、能夠指導實際的調研報告、論文等。

為使實踐教學取得預期效果,我們建立了相應的考評體系,要求學生的社會實踐考察報告不少於三千字,格式為符合標準的論文格式;對在社會實踐考察活動中表現特別優異的學生,在理論課考核、評優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社會實踐教學環節的設定,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模式,使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的拓展性空間,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鞏固深化所學和知識,實現知行統一。採用實踐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入社會,讓學生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生活,使學生面對社會實際自己教育自己,進而在社會實踐中真正讀懂中國傳統文化,並將其精華部分內化成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這項系統工程中各個層次如何安排,才能達到整體最優,區域性最佳,使學生既學會用理論思考和追問,並將這種思考和追問運用於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沉思和反思,指導行動,又得到最佳的能力培養,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美]托馬斯,著.金吾倫,胡新和,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57.

[2]任映紅.論“以人為本”教學新正規化的建構原則[J].溫州大學學報,2008,9.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