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作文(常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味道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味道作文(常用15篇)

家鄉的味道作文1

我的家鄉在紅河州祿春縣。那裡山美水美,勤勞的人更美但我覺得最美的是家鄉的`風味小吃。由於祿春一帶大多都是哈尼族,所以我也不例外。那麼,現在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些哈尼風味吧!

竹筒雞

竹筒雞是所有哈尼風味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雞。其實做法也很簡單,就是選取??雞1只,將其解剖洗淨後,將雞肝、雞胗、冬菇、玉蘭片、火腿、蔥、姜、鹽、味精、胡椒粉、白糖、甜鹹醬、油入盆搓揉入味;將雞肝、雞胗及冬菇、玉蘭片、火腿裝入雞腹中,合攏成雞形,塞入竹筒,筒口用芭蕉葉塞緊,放火上烤2小時,取出裝盤即成。看了我對竹筒雞的簡介,你們是不是流口水了呢?

家常土豆餅

每天吃飯時間,只要你走進一戶人家,就會看到,餐桌上永遠少不了的菜,沒錯,就是它——家常土豆餅。每一家都是這樣,家常土豆餅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像零食一樣,做法也不難,我就把“真經”傳給你吧!看好嘍,土豆去皮,直接擦成絲到水裡,這樣可防止土豆變色,和麵糊是也不需要再加清水了;加1茶匙孜然,1茶匙咖哩粉,3克鹽到土豆絲裡入味;再加入麵粉、拌成均勻的糊狀,加些香蔥拌勻;熱鍋加一小勺油,攤入適量的麵糊晃勻,中火加熱3分鐘;翻轉一面。繼續加熱3分鐘。土豆餅金黃熟透就可以了。是不是覺得這麼多年的土豆都白吃了?

橄欖樹皮

熱的都介紹完了,現在讓我給你們介紹一道涼的吧,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橄—欖—樹—皮—。相信同學們聽到這個名字後一定會問:樹皮也能吃嗎?沒錯,樹皮也可以吃。這道菜是哈尼人家過年殺豬是家家必做的一道菜,如果沒有這道菜,大家一定會覺得餐桌上少了些什麼,也感覺不到吃殺豬宴的滋味,可以說它是哈尼族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幾道菜之一。

哈尼族的特色菜還有很多,如:醃芭蕉心、豆粉肉丸湯、蜂蛹醬等,如果有機會,你們一定要到祿春去找我哦!我帶你吃遍祿春的美味。

家鄉的味道作文2

我們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避風港,那便是家。家讓流浪在外的人們感到溫暖,在遇到挫折時給予我們鼓勵。家鄉的味道,是讓人永遠難忘的味道。

還記得小時候與爺爺奶奶在鄉間生活。鄉間小道是乾淨的,柔軟的泥土讓人踩上去很舒服。偶爾在道路上行走時,會發現道路旁邊有幾棵蘋果樹,就會偷偷的摘下幾顆紅彤彤的蘋果,然後滿心歡喜地走在那漫長的小路上。

摘蘋果可不是白摘,而是讓奶奶做我最愛吃的蘋果薄餅。薄餅香甜可口,我一次能吃好幾個呢。這次我就與奶奶一起動手做我最愛吃的蘋果薄餅。

先將切好的蘋果放到一個小罐子裡去,當然必須加一點蜂蜜和糖才能儲存。下來就是和麵,看著奶奶輕盈的動作,我也跟著幹起來。可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我和著和著便沒有了力氣,還差點從案板上掉下來。由於力道不夠,我揉出的麵糰並不能用來做食材。蘋果罐一開啟,便聞到那香甜的蘋果味。看著奶奶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終於將我那期待已久的蘋果薄餅做好啦。咬一口下去,香甜的蜜汁流入口中,再加上蘋果塊的香脆,真是太美味了!

家鄉的味道是甜蜜的。

但有些事總是那麼的出人意料。有一天,我們在山間玩耍,一直玩到了很晚。當明月露出,天空漆黑時,我們才往家的`方向走去。路上,我的耳中一直傳來有“沙沙”的聲音,有時還會突然從深林中驚起一片小鳥向天空中猛地飛去,發出“吱——”的慘叫聲。我與小夥伴們抱成一團,在原地不敢前進,靜靜地聽著那山間發出的長嘯。

這時,我聽見有人在大聲喊我的名字,還隱隱約約有幾個光點在叢林中閃現。我連忙大聲呼喚,接著就聽見了一陣急促的跑步聲。“爺爺!”我高聲叫道,然後一下子衝到他的懷中,放聲大哭。

家鄉的味道又是驚險的。

家鄉的味道真讓人難忘!

家鄉的味道作文3

春節前,我們一家連夜趕回湖北,終於嚐到正宗的家鄉味道。

“爸爸,什麼時候才到家呀?”“快了快了,已經到夏店了。”聽爸爸這麼一說,我開心極了,興高采烈的對爸爸說:“爸爸,是不是很快就要到家了?”“Yes,itis。”“那真是太好了!”我瞬間變得精神起來,一點瞌睡都沒有了,我兩隻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直盯著窗外,想看看快到家了沒。“哇塞,爸爸你看這裡還有一些雪沒有化,真是太好了,明天可以玩雪了!”“我們一家人回來的可真是巧啊!”“是呀是呀,不僅能看到雪,還能一大家子一起吃飯,真好!”說著說著我們就開到了家。

一回到家我就立馬衝上樓,來到了我最愛最想念的.地方——奶奶的家。我拿鑰匙把房門打開了,只見奶奶一個人在廚房忙碌,我走過去想看看奶奶在做什麼,奶奶聽見有腳步聲,回過頭來一看是我,趕快跑過來,抱緊我,說:“思奕呀,我的乖孫兒回來了。”“好了奶奶,你在做什麼呢?”“我在做你最愛的藕夾呀!”“奶奶我能看著你做嗎?我也想學。”“當然可以了。”

奶奶先將蔥和姜切成末,把雞蛋打散,再把準備好的豬肉餡放進碗裡,加入蔥薑末,鹽,胡椒粉,玉米澱粉,蛋液和水,接著用筷子一個方向攪打上勁,然後將藕去皮,切成一片連一片不連的藕夾,再把乾麵粉,糯米粉,無鉛泡打粉放進碗裡,往碗里加入水,用筷子攪拌均勻,調成麵糊,往藕夾中夾入肉餡,然後把藕夾合緊,裹上面糊,鍋中油燒熱,把裹了麵糊的藕夾放入鍋裡,中小火分批慢慢炸成,炸出兩面金黃,美味的藕夾就出鍋了。

看著奶奶做的藕夾出鍋了,我不禁嚥了一口口水,奶奶見了把藕夾放進盤子裡,給我端了過來,我拿起藕夾咬了一口。“啊!這簡直是人間美味!”

奶奶做的藕夾,讓我回味無窮。啊!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4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過年的喜慶氛圍濃烈來。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每年的臘月二十八前後,膠東地區的人們都習慣蒸一些棗饅頭,取蒸蒸日上之寓意。人們經常叫它大棗餑餑。棗饅頭在春節中有重要地位,是必不可少的。

棗饅頭用途很大,可以食用,可以供佛,還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大棗饅頭又稱棗花饅頭,取早發之意。

揉麵故為重要,面可能影響的棗饅頭的賣相和食用。經常看母親揉麵。一推,一拉,沾上點水。麵糰好像在母親手裡的一個娃娃,時而伸長,時而收縮。柔完後,要醒發二十分鐘,做出來的味道更美。

到了最關鍵的一步了。將麵糰倒出後,面盆上還有餘存,總想拿來當橡皮泥捏小人,可是粒粒皆辛苦。母親有一雙巧手,總能將不討人喜歡的麵糰做成一個個美麗的事物:有普普通通的包著棗片的饅頭,也有美麗的鑲嵌著大棗的花兒,還有像生日蛋糕形狀似的一層一層的小餑餑。紅棗寓意在新的一年裡生活紅紅火火,還有驅邪祈福的.含義,是必不可少的。真是大飽眼福了。

除了棗餑餑,還有一種與它相近的麵食盾。它跟棗餑餑相似,都是面跟棗片做成的,也都是供奉佛祖。但是棗餑餑供奉在佛祖前,而盾是除夕夜裡發紙敬天地的時候供奉。擺放上兩者也有區別:棗餑餑是五個一組,三個放在下面,兩個對著壘在上面。而盾就是一對一對擺放就可以。

中國有句俗話:不蒸饅頭,要爭氣!過年蒸棗饅頭,也有爭氣的含義。蒸棗饅頭,蒸出一年的好彩頭!滿滿的都是過年的味道。象徵來年的日子會蒸蒸日上。饅頭是發麵做的,蒸的時候會發起來,所以也象徵會發財發家。

蒸棗饅頭時,可謂是口水直下三千尺了。需要二十分鐘之久,對我來說可是一種煎熬。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終於,在鑼鼓齊鳴,狂擂亂敲的響聲中,在饅頭和盾齊齊出鍋了。我卻已經是飢餓多時了。饅頭香甜,福壽臨門,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有什麼能比家鄉更好?

有什麼能比家鄉更親?

有什麼能比家鄉的棗餑餑更美味?

家鄉的味道,在舌尖上異彩紛呈。真想一嘗再嘗,好好地品嚐家鄉的味道,品嚐家鄉棗餑餑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5

中華傳統節日之多如天上的繁星,如沙灘上的沙子,地上的石頭,數也數不清。萬節之首-春節;粽葉飄香-端午;望月思親-中秋……這些節日都匯聚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這些節日也飽含了古人崇高的思想及節操。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這些節日中揮毫潑墨“爆竹聲中一歲除”,“明月幾時有?”……

但這個節日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大腦之中,它便是“萬節之首”-春節。想必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吧!唐代詩人劉長卿,吟出“鄉新居碎切,天畔獨潸然。”的'千古佳作。過年時雖然很冷,但人們的心卻激動無比。春節,對於兒童而言實在太愉快了;對大人來說便太忙碌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可以說是春節的彩排。從這天開始人們就要陸續準備將近一個星期吃的用的,大人們通常會領著我們去買新衣服,美哉美哉!整個春節香味四溢,在大街小巷上走著都能聞到家家飯菜的撲鼻香味。三十兒,大人們便忙裡忙外準備年夜飯,進進出出灶房,酒肉飯菜擺的整整齊齊。晚上一家人齊聚一堂,互相拜年,討論自己一年的經歷。到處洋溢著幸福的味道,不亦樂乎!人人的肚皮鼓得像小鼓似的!年夜飯過後,鞭炮聲響徹雲霄,燈火通明。人們都要守歲。就連那鞭炮聲也從不間斷。

正月七年級,我們給長輩們拜年。還能領到壓歲錢!到了晚上,我跟著爸爸和爺爺,拿著蠟燭。去已逝親人的墓前,把蠟燭插進土裡,讓先人的靈魂順著燈光找到自己的家,跟我們一起過年。

正月十五到啦!他便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元宵節。他可是一個重頭戲!猜字謎,賞花燈那肯定是少不了的。晚上我們提著花燈,到街旁的店鋪猜燈謎。還可以把自己猜對的燈謎從登入上撕下來,到店中去兌換獎品。這些東西可以吃玩具或者小零食。跟我同輩的人總是要比誰猜的多!可以說整個春節我們都是在歡笑聲中度過的。

這邊是我喜歡的春節!

家鄉的味道作文6

家鄉的味道,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家鄉的味道是爺爺包的蓮菜大肉餃子。每每感到幸福時,眼前便流動著奶奶繫著圍裙,爺爺坐在沙發上,媽媽笨手笨腳,爸爸小心翼翼包餃子場面。

從我記憶時就愛吃餃子,平時愛吃,過年時更愛吃,喜歡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氣氛,在歡聲笑語之中一個個似乎還印著爺爺指紋的餃子誕生了,它們是一個個快樂和幸福的吉祥物。晶瑩潔白的餃子出鍋了,白白的,胖胖的,可愛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餃子的餡緊湊實在的抱在一起,吃起來有沙沙的顆粒感覺,那令人陶醉的滋味在我的小嘴巴里哼著小曲漫長的遊行。蓮菜的脆香拌著鮮嫩豬肉的濃香加上金黃薑末的點綴,真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家鄉的味道是藏在太奶奶親手縫製的棉襖棉褲裡。“太奶奶又給你寄來棉襖棉褲啦!”媽媽喊著。我蹦蹦跳跳地奔跑過去開啟包裹,裡面是一身嶄新的海軍藍棉襖棉褲。我抱在懷裡感覺軟軟的,暖暖的,我嗅到了太奶奶那淳樸、甜甜、太陽般的味道。我的鼻子一酸不禁流下了思念的淚水,以往那一幕幕暖心的`情景浮現在眼前。

記得每年暑假,媽媽都帶我去寶雞看望太奶奶。太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溫暖的懷抱,親切的話語如陽光明媚,溫暖。我照例在太奶奶面前站好,張開雙臂,等著太奶奶用那神奇的尺子——手,給我量尺寸。“一紮、兩紮……”太奶奶自言自語的邊量邊說。在寒風蕭瑟、冷風刺骨的冬天,夥伴們都流著鼻子,縮著脖子,而我正因為有太奶奶親手縫製的棉襖棉褲,不僅早已溫暖了我的身體,更溫暖了我的心。

家鄉的味道是渭南老城的古建築。味道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老城的一些建築還保留了過去年代的老縣衙、城隍廟風格。那裡有青磚碧瓦的古典式重閣樓房,古樸的大廳,撐著赤紅的柱子,一磚一瓦,蘊含著家鄉人的智慧和結晶。這些建築瀰漫著歷史的味道,文人的氣息令我自豪感油然而生。

家鄉的味道醇香而溫馨,平凡而溫暖,古樸而雅緻,它沉澱著濃濃的鄉土味、融入著深深地情與思,令我沉醉,觸動我心。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我眷戀這種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7

端午節,也是我們很多民族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風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而在我們家鄉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粽子,看賽龍舟。提到吃粽子那是沒得說,我們這的粽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粽子通常紮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粽子也分大棕小粽。粽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粽子還有特有的包粽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才有哦! 

粽子怎麼做我就不多說了,因為這是祕密。我來說說粽子是怎麼樣好吃的,怎麼的讓你回味無窮。葉子的清香滲進粽子裡,開啟粽子,香味頓時瀰漫到了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裡就已經為它陶醉了。吃到了嘴裡,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說道:“好吃,好吃,這粽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了粽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了那裡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為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裡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為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划來了,划來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慢慢的向我們這裡“移”來。不久,3我們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划著。每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說是指揮划船的人的,讓他們跟著拍劃,因為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了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了。就這樣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渡過了。

家鄉的味道作文8

說起重慶,個個都想的起火鍋。其實對於我一個在外的重慶人來說,回到重慶,來不及吃上火鍋,就一定要去吃一碗小面。

前兩年個,重慶小面算是火了,但這一火,也是搞的不倫不類的。不管再走到哪裡,好像都有重慶小面的招牌掛起,五花八門的,讓人看到都焦灼。反正我要是抱起好奇的心態,就是不帶上一份情懷,去嘗一下,也沒有一回,是讓人覺得滿意的。

外地的店家們,大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有的在小面裡面加牛肉,其實我在重慶吃小面,根本就沒有吃到過,上頭漂起兩片切牛肉的,一看都不像小面,就是牛肉拉麵。而且從價格上,外地的重慶小面和速食的重慶小面,也都比重慶的小面貴。外頭的小面,感覺佐料都沒正宗過,速食就更莫說。也是重慶的海椒面,太怪,出了重慶,就找不到那個味道。所以離家的時候,總是要帶些重慶的海椒面走,但是這樣,也帶不走小面的靈魂。

我的老家,是重慶豐都。豐都,地方不大,小面倒是隨處可見,人們也不會覺得奇怪,小面就像重慶人的魂。回豐都讀書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很幸福,到哪都吃的到小面。雖然就算你在重慶,到每家吃的小面,味道上都會有一些的不同,但大體上卻又是相似的,我想,那就是小面的靈魂,別個不曉得的店家,做不出那種靈魂,也是那些速食,替代不了的味道。

在豐都,現在的店裡頭,基本都有三種口味的小面。清湯,紅湯,胡辣殼。其中我最喜歡的都是紅湯小面。一瓢潑油辣子海椒,染紅了一碗白玉清骨湯,如柳葉細長的小面,舀入碗中,再來一小把藤藤菜的翠綠點綴面上,熱氣漫漫,像極了霧氣迷幻的`山城,看起安逸的很。吃著山城的面,找不到山城方向,迷失在味覺的衝擊之下,點燃了重慶人的熱情。

重慶,在我眼裡,其實是一個美麗的山坡坡,有長江綠水,有青山野地,也有很多人嚮往的安穩。這個地方好耍,好看,也安逸。所以,重慶的人,想家,就回來看一看。而如果你到重慶耍,可以錯過美女,錯過火鍋,但是一定不要錯過,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面,因為重慶的小面,怪,出了重慶,就不是那個味了。

家鄉的味道作文9

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我的家鄉滄州便坐落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這裡的美食品種繁多、應有盡有,只有生在滄州這片熱土,才可以盡情享用這饕餮美食。

河間的“驢肉火燒”是我的最愛。相傳當年乾隆出宮至河間,錯過了住處便留在一農家吃飯,農家便用火燒夾上精心煮制的驢肉給皇上吃,皇上吃罷連連稱讚,即興留詩一首 “河間處處毛驢旺,巧婦擀麵如紙張。做出火燒夾驢肉,一陣風來一陣香。”

驢肉火燒至今還保留著大部分原始的做法,“咔嚓”一口咬下去,先感覺到的是酥脆的火燒皮,再而是細膩順口的驢肉、鹹香燜子,就當你感覺稍稍有點膩的時候,尖椒稍帶點微辣的汁水便浮現出來,真是人間絕配!不僅如此,有的老店面還會給你加上一勺煮驢肉的濃湯,濃郁的味道使驢肉的鮮度再次大大提升。每當我品味這一人間珍品,就能感受到濃濃的肉香隨著纖維的分裂迸發出來,燜子深深積澱的油脂在此刻深深滲浸著鮮嫩的驢肉,尖椒又賦予了驢肉一股清新的味道,使人脣齒留香。

吃驢肉火燒,當然還得要有湯呀!羊腸湯,滄州的男女老少都喜歡喝。肥腸、苦腸、血腸、羊肚……在沸騰的滾湯裡上下晃動使其均勻受熱後裝入碗中,盛上熱湯就能上桌了。調味品都在桌上,可按照個人的口味自行調製,吃起來爽滑軟嫩別有一番滋味。

冬天的早晨,你走在路上經常會看到一群群人站在桌旁——那是人們在喝羊腸湯,我也經常是其中的一員。清晨人們來到路邊攤,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腸湯端上來,喝上一口一直暖到心田,立刻就會驅走冬日的寒冷。那場面,真叫一個火!

家鄉的味道,永遠包含著自己對家鄉的.那份情愫,就算遊子身在異鄉,也能感受到那熟悉的味道其中濃濃的鄉愁。家鄉的味道,就是我們腳下這片熱土的真切訴說,是我們忘不掉的兒時記憶,是我們對故鄉,也是故鄉對我們,永遠不會改變的牽掛……

家鄉的味道作文10

資深吃貨道,“任一美食,總是吃了又忘,忘了又吃,味道總不留心上,但家鄉的味道,從沒忘。”

忘不了的,是家鄉的炊煙味……

“咳咳咳……”從撲面而來的火舌中“解放”出來,臉上的熱氣果真是被涼氣衝散了不少,但還是感到火辣辣的,一邊咳嗽著,一邊還不忘記在往土灶里加把黃豆梗,再扔幾個玉米芯。可誰知道這玉米芯一扔進去,就迅速將火苗覆蓋,好一會兒,我才緩過神來,火被撲滅了!可憑我這縮手縮腳的,別說是引火起灶了,就是添把柴都難,此時小廚房裡的溫度在沒火的情況下下降了不少,可我已經是滿頭大汗,這可不是“熱”的嗎?我拿著引火的紙碗,又拿起打火機,可是就是不敢點,一點著,我就趕緊鬆手將它扔在灶裡,可就在我還驚魂未定時,那火光就一閃而過了,我也就只好坐在灶旁小凳上發愁了,此時,一個佝僂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丫頭,我來吧。”奶奶身子往前躬了躬,吃力地坐在我身邊,伸手又去拿火鉗,把灶裡沒燒完的紙碗夾了出來,熟練似乎又刻意放慢動作的點火。她也說著:“這點灶啊,不容易,我呀,也是幾十年的功夫,慢慢來。”奶奶臉上的笑容明明是如春風般和煦,但嘴裡說的這些話倒是和這炊煙味一樣樸實。火又燃起來了,又傳來家鄉的.炊煙味……

忘不了的,是家鄉的酒香味……

“幹!”遠遠近近的親戚不知一年有幾次聚在幾次散,他們知道的只是此刻,要喝的痛快,玩的開心,聚的團圓。一杯酒還沒下肚呢,就接著又來一杯,不一會兒,都就醉曛曛了。那就香味縈繞在飯桌旁,縈繞在家鄉里,不得不說,很好聞。“這麼久沒聚,你那邊怎樣?”“哈哈,你還是這麼逗!”大家的話就像喝的酒一樣,一句接一句,一杯接一杯,我當然聽不清楚他們誰在說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想說的話,說都說不完,就像酒一樣,喝都喝不盡,“幹!”家鄉的酒味又飄散出來,綿綿繞繞,像親情一樣……

家鄉的味道,總在我心上,沒忘……

家鄉的味道作文11

家鄉的味道令人懷念,我坐在村口大榕樹下,看著這美麗的家鄉,不由自主的感嘆。

一縷清涼的微風吹拂過我的臉龐,想起那段美好的童年,我和村裡的小夥伴們在大榕樹前玩,大家繞著大榕樹轉圈圈,抓人,捉迷藏。榕樹爺爺看著我們玩,一陣風颳過,榕樹的枝條隨風飄起,我當時想著那是榕樹爺爺在微笑

夏天的夜晚格外清涼,爺爺奶奶搬起他們的小板凳,手裡拿著大葵扇,笑呵呵地走向榕樹旁,這時一群孩子突然竄了出來,爺爺奶奶開始給我們講他們的童年趣事,我們聽得可專注了,每個孩子都全神貫注地聽著,生怕錯過什麼情節一樣。深夜了,孩子們回家了,這時鄰家老人都在榕樹前與爺爺奶奶閒聊,他們聊得熱火朝天,而我則回到家裡組織小夥伴們一起去數星星,我看見了奇妙的星空。一閃一閃的星星佔據了整片星空,他們就是星空的霸主。雖然星星數不勝數這是常識,但我偏偏不相信,於是拉著小夥伴們一起數:一個,兩個。一百四十三個。不對!這個和那些數過,重來!。數不清星星就去抓星星,抓到的星星真是可愛又好看,發光的地方像個小燈籠。我們將它們放回森林裡。夏天的'蟬就像個歌手,大自然是它們的聽眾,為這些默默無聞的歌手伴奏美妙的音樂,頓時傳來孩子們一陣陣童真的笑聲。

家鄉的味道甜美的,如蜜糖般美滋滋,誰也不願去打擾這份味道。榕樹的葉子開始變成金黃,輕輕地飄落在身披金黃大衣的地面上,不久地上便有成堆的落葉。這時大榕樹就像一個沒有頭髮的禿子。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地問爸爸:大榕樹怎麼成禿子了?爸爸笑著道:樹爺爺老了,開始剪個頭髮換個造型。小夥伴踩在落葉上,發出咔擦咔擦的響聲,越踩越激烈,直到沒有響聲後,他們才心滿意足地離開,將童真留在破碎的落葉上。空氣裡飄來金桔的香味,我忍不住果園望去,只見一簇簇的葉子上長滿金黃的桔子,點綴著果樹。用手輕輕撫摸金桔,輕緩地摘下它,留下秋收的美味。

家鄉的味道是恆久的。冬姑娘來了,孩子們躲進溫暖的被窩,做著甜美的夢。窗外寒風呼嘯,有時大家一起燒烤,歡聲笑語,彌補南方沒有潔白的雪花的遺憾。夜深了,大人們伴著孩子進入甜美的夢鄉。

家鄉的味道帶著我的快樂,帶著我童年的回憶。我在大榕樹下依靠著,不久便睡進家鄉的夢。

家鄉的味道作文12

我算是個小吃貨,所以喜歡吃的東西真的有很多,有:咖哩飯、重慶小面、雞蛋仔、炒三絲、銅鑼燒等等,想讓我從中選出一種我最愛吃的東西的話,無非就是給我拋了一個大難題。但是有一種美味讓我念念不忘,那就是杭州小吃——貓耳朵。

說起我為什麼喜歡吃貓耳朵,就想起了那件事:那一年,小小的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杭州旅遊。因為媽媽是杭州人,爸爸也在那兒待過。所以他們在一路上聊了許多我聽不懂的`事情,也講了許多當地的小吃。當時我還小,記不住太多,但有一個名字令我很不解,那就是貓耳朵。那時我就想:“貓耳朵是什麼?是用什麼東西做的?難不成是用小貓的耳朵做的嗎?這真的能吃嗎?那也太血腥了吧!”想到這兒,我便嚇得不敢再想下去了。

到了杭州,我們先登上了初陽臺,再下山逛了蘇堤和白堤,然後便去遊玩了大名鼎鼎得西湖和黃龍洞。雖然景色很美,但是我們的肚子也餓了,熟悉這一帶的媽媽問我們要吃什麼,“隨便”兩個字剛想說出口,可我突然想我還沒搞明白“貓耳朵”是什麼呢!就立馬改口:“去吃貓耳朵吧!”到了餐館裡,當一碗熱騰騰的貓耳朵被端上來,我一直不解的心立馬被放了下來。哦,它原來長成這樣啊!一碗濃濃的、乳白色的高湯裡浮著好多好多白白的,酷似小貓耳朵的麵疙瘩,麵疙瘩已經被高湯燒得有點半透明瞭,被捏成了一個個小三角。半浮半沉,香氣四溢,讓我心癢癢的。哦,是誰想出的這個“貓耳朵”名字,真是名副其實啊。後來聽爸爸說,原來“貓耳朵”這個名字還是乾隆皇帝給取的呢!稍稍吹涼,我就用湯匙舀了一大勺吃。媽媽一邊在邊上提醒我不要被燙著,一邊舉著勺子來我碗裡舀了勺去吃。居然搶我的“貓耳朵”!還說:“你還小,吃不下那麼多”。不一會兒,一大碗貓耳朵就被我們瓜分掉了。雖然當時算是吃飽了,可我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還沒仔細吃過癮,貓耳朵就吃光了。

如今,我已經好久沒有去杭州了,但我心裡一直記著那一碗鮮美的貓耳朵。

家鄉的味道作文13

提起我的家鄉,鼻邊又飄來熟悉的味道,那是清甜的西瓜味。如果有人問:“你老家哪的?”我便會自豪的回答:“某某鎮某某村,西瓜之鄉啊!”

西瓜就是我家鄉的標誌。一到夏天,滿地滿地的西瓜熟了,一地都是綠油油的藤蔓。站在地頭,面對著地裡的瓜藤,我常摸不著頭腦,瓜呢?爺爺卻眯起眼睛,感嘆上兩聲:“哎呀,好瓜!”瓜究竟在哪裡呀?我瞪大眼睛順著爺爺的手指的方向使勁兒望,卻總是看不到瓜的身影。哎呀!瓜啊!你是故意躲著我藏到了藤蔓底下嗎?爺爺下地去了,我便在地邊的溝裡,便擺弄著什麼帶刺的灌木,便往地裡看,西瓜啊,西瓜,我又不是烏鴉,你躲著我幹嘛!

西瓜的.種子那麼小,轉眼就長得那麼大,這時,就是賣西瓜的時候了。家鄉把賣西瓜叫做發瓜。發瓜前,我在爺爺自行車前的橫樑上,隨著爺爺在田間轉悠,每當聽爺爺說:“這瓜好發了。”我就滿心歡喜。發瓜那天,我就坐在樹底的陰涼中,伴著蟬的聒噪,愜意地嗅著滿地溢位的西瓜味。眼前是專心忙碌著的人們:女人靈巧的手指操著剪刀把瓜蔓剪斷,叔叔伯伯們都脫了上衣,露出壯實的脊樑,笑著把瓜們一個個裝上車。渴了,敲開一個瓜,我就趕忙去幫著分一分,瓜自然是很甜的,咬一口,紅得透透的結的緻密的瓜瓤裡,就流出淡紅色的汁來。我常吃的臉上衣服上都是。

西瓜市場上,到處都是賣瓜收瓜的人們,在噪聲中,西瓜味更濃。我愛躺在三輪車的簾子上,盡情的嗅著那種甜味兒,心裡不知不覺就有什麼情感在微漾,舒服又愜意地摸著身旁圓滾滾的瓜,突然又捨不得賣了,十分愛惜地摸著它漲滿了濃綠的表皮。

到處都有人在吃瓜,似乎到處都瀰漫著清甜的西瓜味兒,甜甜蜜蜜,清清爽爽,驅走夏天那股子燥熱的氣。雞們的菜譜上也多了一道甜點:西瓜皮。看他們咯咯咯地歡喜地吃著,別提有多美了。

曾經有一個同學和我說:“西瓜是沒味的。”我便氣憤的辯解:“那是你沒遇到好瓜!”回家後,我便切開一個瓜來,專門聞了一聞,淡淡的,淡淡的,還是有一股味道的,但我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會吹來一陣濃郁的瓜香,我的家鄉是浸泡在瓜香中的啊!

我的家鄉就是西瓜味所在的地方,那清甜清甜的瓜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14

清晨的興福寺,有種令人難以捉摸的神聖感。一層薄薄的霧氣環繞寺中,到處朦朦朧朧的。一碗蕈油麵安放在紅木桌上,白茫茫的熱氣升到半空中,與晨霧交織在一起,香氣漸漸彌散開來……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這句詩便是對我家鄉常熟最好的特寫。常熟這個魚米之鄉擁有“虞山福地”的美稱,這裡山清水秀,江南的毛毛細雨潤育了常熟人民細膩溫和的性情。常熟的美食數不勝數,而令我百吃不厭的還是興福寺老麵館裡的那一碗松樹蕈油麵。

松樹蕈是常熟虞山的一種特產,虞山上遍佈松林,每到春秋季節,尤其在雨後,松樹根部便會長出許多蕈來。蕈的顏色呈淡棕色,形似打開了傘的蘑菇,但顯得更瘦長苗條,質地也略帶一點松樹的“堅韌”。採摘回來的蕈加工較為複雜,先要用鹽水浸漬,然後剝去表面一層薄薄的膜,清洗掉雜質,然後把處理好的蕈放在籠屜裡蒸熟,晾乾後放入油鍋中大火顛勺爆炒,炒出蕈油後起鍋備用。用蕈油作為“澆頭”的蕈油麵,鮮美異常,非一般菌菇可比。有客人來了,抓一把面煮熟後澆上紅湯,放入蕈油和蕈片,再加上炒酥的蔥白和蔥花,一碗正宗的`常熟松樹蕈油麵就華麗麗地上桌了!

蕈油麵沒有太多的配料,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素面,但它卻永遠是常熟老食客們的精神寄託。有一次,我和爸媽去興福寺附近爬山,歸來時肚中早已飢腸轆轆,天空中又下起了濛濛細雨。我們找了家老麵館坐下來,不一會兒功夫,三碗熱氣騰騰的蕈油麵端上了桌。棕紅色的松樹蕈浸在麵湯表面那一層金燦燦的蕈油中,下面是鮮美的麵湯,一根根煮得恰到好處的麵條在湯中晃動,夾上一筷面,嘗幾片蕈,再來一口湯,全身的寒意都被驅散了,暖意漾開,不經意間流到我們靈魂深處。如果覺得太油膩,餐後問店主要一杯虞山白茶,賞著細雨下的江南美景,細品著白茶的清香,看著杯中茶葉的漫卷起伏,再聽上一曲《高山流水》,心中好不愜意。

每一個地方的美食都各有特色,這碗蕈油麵撩撥著我們常熟人的舌尖,更成為了常熟三千年歷史文化的點綴。除了其本身登峰造極的鮮美,還蘊藏著一種特殊的味道——家鄉味!

家鄉的味道作文15

斑駁的木桌,泛黃的天花板,幾張低矮的小凳,灶臺上是年代已久的灶鍋,這便是我家,是舌尖上的我家。

父親是河南人,最喜歡的便是那大名鼎鼎的胡辣湯了,這也造就了母親高超的廚技。每天早上起來,天還矇矇亮時,母親便開始準備早餐了,胡辣湯的精髓在幹“熬”,將洗好的海帶,豆腐皮、粉條倒入已經沸騰的澱粉糊糊裡,看著它們在鍋中旋轉跳躍,別提多有趣了,大火卯足了勁的熬。鍋裡的食材也慢慢平靜下來,最後一步便是潑辣椒油了,大火中的油滋滋的響,像極了澡堂對水溫不滿的大叔,緊接著趁油不注意猛地倒入了辣椒麵兒,頓時香味襲來。從廚房傳到了臥室,驚醒了正在熟睡的父親,他急匆匆的跑進廚房,連鞋都沒穿,看到便當裡的胡辣湯,高興的胡蹦亂跳,嘴上還說著:“老婆我愛你,也愛胡辣湯。“母親不禁嘖嘖的笑:”肉麻死了,快吃吧!“胡辣湯的香氣中洋溢著一家人幸福的笑聲。

我不喜歡吃肉,因為肉裡總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為此母親特地給我發明了一到菜,叫做黃肉,這是母親取得奇怪的名字,簡單點來說就是陳皮燉肉,味道那叫一個絕啊。菜的`樣子相當好看,金黃的陳皮上託著一塊塊鮮紅的肉,浸在鮮美的油裡,散發出迷人的香味。夾一塊兒肥瘦均勻的肉塊兒,滴著誘人的湯汁,冒著熱氣,放在舌尖,陳皮的甘甜和肉的鮮香,四溢開來,真讓人慾罷不能。往往還未出鍋時,我就惦記著偷吃了,母親總是敲敲我的頭,“你不怕燙啊?”我直勾勾的盯著鍋喃喃地說:“為了吃我可以上刀山下火海。”母親咯咯地笑了。

我跟父親總是喜歡給母親夾我們喜歡的,母親則總是看著我們笑。有次我跟父親因為給母親吃胡辣湯還是陳皮燉肉這種小事兒爭吵,誰也不肯服輸,爭搶著給母親夾菜,母親笑得更大聲了。

夕陽染著天空,呈現出五顏繽紛的顏色,歸遠的鳥兒更加有力地舞動著翅膀,屋內傳出飯菜的香氣,爭吵的聲音,筷子的碰撞聲以及爽朗的笑聲。

這邊是我家舌尖上的家,洋溢著幸福與快樂的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