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新政》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8W

《帝王新政》是由xxxx市永興中學,社會學科特級教師xx先生執教的一堂課,這一堂課從大的方向上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從學生長遠的發展著眼的深刻教學理念,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眾多優質課中,它顯得的特別與眾不同,讓人耳目一新,領略唐特風趣幽默的談吐,感受唐特儒雅質樸的人格魅力,感嘆唐特的獨樹一幟的教學模式,感悟唐特的執著探索的人生規劃。受之啟發頗深,感覺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又有了柳暗花明的的另一小徑,現將具體的學習心得寫下:

《帝王新政》評課稿

  一、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

教材,是教師為了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在教育教學中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標準的教科書,形形色色的圖書教材等印刷材料,也包括視聽教材,電子教材及其他多媒體教材等。這是目前受到普遍肯定的教材觀念。這一界定極大地豐富了教材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並賦予了教材概念以時代色彩,與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就是教科書”的.說法相去甚遠。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是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和諧發展的新課程理念之體現。在《帝王新政》的教學中,唐特很好的利用了教材,設計問題,如魏徵納柬中,得到啟示,強調與人溝通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要充分考慮說服或溝通物件的利益)這給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學生以極大的收穫。這正是用教材,而又不拘泥於教材的,從教材中提練出問題,來訓練學生的能力,以更好的走入社會,融入社會。

  二、教學中課件應如何使用。

教學手段應該為教學目的服務,要明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不牢記這一點,就無法擺正計算機輔助教學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位置。它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是用來支援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破重點、難點的,主要用來解決一些傳統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問題。現代媒體的介入應該體現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觀念,而不是教學內容數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穎。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人,課堂裡應當充滿了“情”。課堂教學中的動態交流,不僅僅是知識的流動,還有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在具體運用課件的時候,往往主要是以教師操作、演示為主。教師成了操作者,學生成了觀眾,電腦則成了一種中介工具,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常常會被忽視。教學課件所展示的教學流程過於程式化,而程式化了的教學課件無法解決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突發問題。在電腦面前,一旦學生的思維偏離課件既定的軌道,教師總會極力將其“引入”甚至“強拉”到課件既定的程式裡。教師的注意力也會不自覺地過多注意滑鼠和螢幕,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和語言的感染力,也忽視了肢體語言的提示。在我們的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代替”關係:錄音代替了範讀,屏顯代替了板書,絢麗影象的呈現、幽默的動畫播放、悅耳的音響感染代替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因此,如果僅僅是教學內容數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穎,這樣的課堂教學看起來生動活潑,實質上冰冷死板,極不利於對學生的人格、個性等人文素養的培養。課堂裡師生面對面的感情交流、教師人格力量的感染薰陶等等,是任何現代媒體難以替代的,因而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在《帝王新政》的教學中,課件再花哨,只有區區幾張,但全都圍繞教學目標,而區區幾張上的也僅是一些貞觀紀要的文字內容,讓學生反覆誦讀,極大程度上用好了材料。

  三、課堂教學應重視學法指導。

《新教學論》中教育家贊可夫提出,要把教師教學的重點,從過去單純研究如何教,而轉向研究學習的主體——學生如何學。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中外教育名家的論述都具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學生如何學。學法指導與學習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學習能力是直接影響學習效率,使學習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它也影響著學習方法,學法指導必須重視學生的能力的培養。有了學習能力,就有了從事學習活動的基本功。一個人如果只有能力而沒有好的方法,那麼實現目標就要走彎路;同樣,一個人只注意學習方法的掌握而不注意能力的培養,既使是優越的方法也不能幫助其到達理想的彼岸。能力與方法是相互作用的,能力是方法的基礎,反過來,方法的掌握又會促進能力的提高。因此,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應與能力的培養同步進行,密切結合。在《帝王新政》的教學中,唐特要求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能具體體現唐太宗治國思想的一些具體行動和舉措?並繼而介紹了快速閱讀法,接著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再實踐:再閱讀再讀書,劃書。讓學生用這一方法充分掌握了知識。在整理貞觀之治的具體內容時,一直強調結合實際,應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讓學生學會了,從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國際地位,軍事上去思考。

總而言之,教無定法,讓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四點:知識點、思維點、方法點、起情點,更加關注學生,一切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