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4W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讀課文,長久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重視精讀課文的教學,對略讀課文的教學十分疏忽,平時,對略讀課文,總是輕描淡寫,囫圇吞棗,一讀帶過。孔老師的略讀課文教學,我收穫不少。孔老師對教材認真鑽研,設計與踐行了以生為主的教學活動,有效地完成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任務,體現了新課程下互動、生動、靈動的課堂。該課的教學體現了以下特點:

《青山不老》評課稿

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1、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從老人創造的奇蹟到老人身上所體現的'精神,老師設計了一個過渡性的問題,即老人在15年的種樹歲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並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現,“老人15年如一日地種樹,面對一切困難與痛苦,他不改初衷。他還是選擇種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執著的精神,緊接著追問老人為什麼要如此執著地種樹,通過默讀相關的語段,學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此基礎上,說說為什麼青山是不會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2、緊緊抓住課文的三個問題: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樣的奇蹟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的,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整個課堂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且層層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學過程清晰,流暢,重點突出。

3、利用導讀抓住三個問題:想一想這些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聯絡課文內容,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說“青山是不會老的”。孔老師抓住這3個問題,引導學生捕捉文中重要資訊,展開討論交流。來解決問題,並因勢利導地幫助學生理解含義深刻地句子。

二、注意根據學生狀況,啟發、引導、點撥學生的思維,體現順學而導,較好地實現了教師的引領作用,實現師生、生生的互動。

三、充分讓學生來感悟文字,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特別注意在學生感悟後的悟讀深化,實現學生與文字的直接交流,在文字中走幾個來回,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感悟、朗讀能力。

四、以生為主,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參與程度高,學習主動,特別表現為思維的靈動與交流的互動。

五、根據專題珍惜資源的特點,聯絡實際,深入思考,踐行實踐,體現學習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實現了學以致用的學習功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