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落日幻覺評課稿

來源:果殼範文吧 7.99K

曹老師執教的《落日的幻覺》是八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第四單元選編的都是一些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融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它們都是事理說明文,且都是按照邏輯順序來寫的,說明事理層次分明,步步深入,在文章中也都嫻熟地運用準確簡明、形象生動的語言,本單元的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篩選資訊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八年級語文落日幻覺評課稿

《落日的幻覺》是一篇融文學性、知識性、科學性、哲理性於一體的科普文。曹老師把教學目標定位於:

1、速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以及能提煉文章主要資訊的語句。

2、理清說明順序,品味文章準確嚴密、形象生動的語言特點。

3、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同時,根據本單元以及本文學習的要求和特點,特別是對幻覺原因解說時涉及到的一些科學方面的問題,確定了文章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說明順序,品味文章準確嚴密、形象生動的語言特點(重點)。文中對幻覺產生原因的理解和概括(難點)。

目標的制定,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精神——“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也貫徹了編者單元設計意圖——事理性說明閱讀可以培養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還可以學習正確的科學方法,閱讀中還要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尊重了教材特點——科普性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和說明事理的條理性,把準了學生學習困難這個脈。

《新課標》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一文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曹老師根據學習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

從整堂課來看,曹老師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重點突破。教師塊狀式結構的引導,學生的探究學習,渾然融為一體,為我們呈現了一堂紮實有效的課,呈現了很多的亮點:

1、匯入自然流暢,近乎完美。

且看:“在《大自然的語言》一文中,我們知道了大自然通過豐富的物候現象與人類進行交流,它像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告訴了我們許多神奇的知識。可大自然有時也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時不時和人類開一些玩笑,把不真實的一面展示給人類。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黃天祥的《落日的幻覺》,以期去感受一下美麗落日背後的真實。”教師語言優美,簡潔,一則在不知不覺中,複習了舊課,鞏固了已學內容;二則,不露痕跡地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板書字跡漂亮,匠心獨運。

在師生互動中,師生之間的對話,極為融洽。曹老師始終關注學生的反應,隨時捕捉學生回答中的精彩處,並適時加以小結、引導,讓課堂往深層次發展。讓我佩服的是,曹老師在講解對話的過程中,不慌不忙地板書知識要點,字跡端正、漂亮,讓學生看了一目瞭然,盡現了老師的魅力所在,試想:誰不喜歡有魅力的老師?讓我詫異的是,曹老師在板書造成“落日景觀”的'“原因”時,沒有跟前面的“落日景觀(幻覺)”時,別有匠心,故意不一一對應。然後讓學生上黑板來連線,

一來檢測學生是否理解了造成“落日景觀”的真正“原因”,

二來可以鞏固課堂所講的重點內容,

三來,老師順此問:“也許同學要疑問:為什麼不對著現象寫原因?你看老師是按什麼來寫的?由此引出老師的下一個問題:為什麼作者在解說原因時,沒有按照描繪的景觀逐一說明呢?”就這樣,在學生的不知不覺中,曹老師帶著大家突破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真是一箭多雕!這樣的板書,非常有創意,回想我們上課的時候,經常會讓多媒體代替了我們的講課內容,讓多媒體代替了我們的板書。而曹老師的多媒體,僅僅是起了個輔助作用。

3、尊重學生閱讀體驗,凸現學生主體地位。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體驗。”在此視野觀照下,對文字的解讀方式應是開放式的、多元化的、個性化的。

閱讀是一種對話,是文字、作者、讀者、編者之間的對話,是一種心靈對話,新的課程理念應充分關注學生對話中的體驗和感受,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這堂課上,曹老師很關注這一點。比如曹老師在引領學生“研讀課文重點段落,把握文章說明順序”時,探究產生幻覺的原因時,有這樣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把你認為最有把握的現象的原因講出來。”允許學生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一方面來談,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也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慾望。這裡充分體現了老師先進的教育理念,把學生放在課堂的第一位,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還有學生能做的事情,曹老師堅決不包辦。比如在學生交流了本文語言的形象、生動的特點之後,曹老師有這樣的引導:通過剛才的分析,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使語言形象、生動的方法?類似的細節,還有不少。而這些,無不體現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

當然,在曹老師的課堂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品味文章準確嚴密而又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這個環節時,曹老師設計了這樣三個問題:

1、作者在描繪日落景觀及解說幻覺時的語言有什麼不同?

2、你能舉例來分析一下它的形象、生動嗎(朗讀第2節,讓學生分析)?

3、你能舉例來分析它的準確、嚴密嗎?

我們可否這樣來設計:在《落日的幻覺》的教學中,在“品味文章準確嚴密而又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這個環節時,我們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給你留有深刻印象的詞語或是句子,然後讀一讀,並說一說其原因。等學生的例子找得差不多的時候,讓學生自己來歸納本文語言的特點,並細化為描繪日落景觀及解說幻覺時的語言特點,再得出說明文語言的一般特點,最好老師能引導學生,比較一下說明文中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描寫的區別。這樣的話話,一課一得,就落實得非常到位了。

另外,在“開啟探究之門”的環節,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能給最後一節‘落日變大’做一個科學、大膽的解釋嗎?”個人覺得這樣的探究題,不適合在課堂上解決,因為它需要學生去查詢相關的資料,才能做出一個合理而又科學的解釋。

誠然,瑕不掩瑜,曹老師的課,絕不因為這樣的小問題而掉價,因為它是一堂真正的紮實而有效的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