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3W

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是各個老師共同探討的話題,那麼,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相關,供大家閱讀參考。

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1

  1、創設教學情境,培養濃厚閱讀興趣

國小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因此,要潛心設計教學內容,創設豐富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精心設計導語,一段符合國小生心理特徵、能抓住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其次,要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提出恰當的閱讀目標要求。如“課文講了什麼事?”“課文中最精彩的描寫是哪裡?”等,使學生有目的閱讀。但要注意到,提出的閱讀要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過淺容易引起學生浮躁;最後,可以採用靈活多樣的閱讀方式,為學生創設有吸引力的學習環境。如可以結合學生年齡和教材特點,採用朗讀競賽、分角色朗讀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為學習課文內容和養成閱讀習慣奠定良好基礎。

  2、朗讀默讀結合,掌握正確閱讀方法

在進行學生語文閱讀訓練時,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關鍵。朗讀和默讀相互結合,對於提升語文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朗讀還有利於理解字、詞、在特定語境中的特定含義和作用,有助於學生語言的積累。而默讀要求閱讀速度快,在閱讀過程中對於文章含義和作者感情進行深入思考,能讓學生在默讀中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賞、去記憶,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各種語言的法則規律、手法技巧。在教學中需要將朗讀和默讀相結合,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抒情性較強的語言以朗讀為主,敘事性較強的語言可以默讀為主;同時,在學生閱讀中,要使其掌握基本閱讀方法,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三個指導目標進行朗讀訓練,圍繞“理解——體會——吸收運用”這三個指導目標進行默讀訓練。從而使學生真正懂閱讀,會閱讀,能夠從正確閱讀中終身受益。

  3、適當鼓勵引導,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主動閱讀、熱愛閱讀、享受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養成學生在閱讀中自覺、專心思考的習慣。利希頓堡說:“讀過書的人們記得不多,是因為他們思考得太少。”可見,讀而不思等於食而不化,是沒有意義的閱讀。因此,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要專心致志,靜下心來體會文章的意境;其次,要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並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產生共鳴,這樣才能達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後,閱讀還要培養學生勤動筆的習慣,一方面可以把文章精彩優美的語句和片段摘錄下來,學以致用,在需要時參照借鑑;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在閱讀之後的感受或仿照文章的思路模式等進行習作,運用文章裡新學到的詞彙進行遣詞造句等,可以促進學生語言的儲存和積累,對於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要提高閱讀能力,僅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時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廣泛閱讀的習慣。教師要注意適當介紹符合國小生接收水平並能引起他們閱讀興趣的讀物給他們閱讀,從而使他們豐富知識,開拓思路,有所收穫。

總之,培養濃厚閱讀興趣,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掌握正確閱讀方法,對於提升國小生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努力探索閱讀指導的有效途徑,增強學生閱讀的趣味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有意識的把閱讀教學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同時進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知識水平。

  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2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具體的課文講解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靠想象力去感悟課文的中心內涵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有些東西是學生沒有見到過,如果單純地讓學生去想象,就會導致他們的腦海中很難有具體的畫面出現,久而久之,就會刺激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將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見到過的東西通過形象的畫面讓他們全面感受,當一幅幅唯美的畫面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也就很自然、很樂意地跟著教師的節奏繼續學習下去。

例如,在教學《淺水窪裡的小魚》這篇文章時,就可以藉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將電教手段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去觀看這樣一個視訊:小魚在美麗的大海中游著,然後在魚後面藏著一些詞語,讓學生認真地去看、去認讀,接著海上颳起了風暴,小魚被困在淺水窪裡的情境,接著再巧妙地引出下面要教學的內容,然後再配合相關的音樂,為學生創設真實,有效地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讓學生都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樣也利於引起他們探究知識的興趣,併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假如教學條件比較有限的話,教師也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剪紙、道具或者是實物,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情景或者模擬的情景中去學習、去感悟,進而將他們閱讀的興趣激發出來。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陶冶學生的情操

語文教學中,藉助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感受課文中所描寫的形象。在具體的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使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視、聽能力,讓學生在畫面的引導下入境動情,形象地去感知文章的內容,理智地進行思索,動情地去描繪相關的內容,逐漸提升他們的審美情感。

例如,在教學兒童詩《春姑娘》這篇文章時,為了將學生童真的心激發出來,讓他們去領悟春姑娘的美麗和勤勞的品格以及勞動創造美這一深刻的內涵,教師可以藉助於多媒體技術在“導語”設計中,選用生機盎然的畫面為教學內容,然後再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進行教學,再結合《春天在哪裡》這首兒童歌曲作為主旋律,將學生快速地帶入到一個富有動感的童話世界當中,為促使學生進一步瞭解這首兒童詩的意蘊美奠定好基礎。因此,在教學時,藉助於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形象化和直觀化的感性材料,這些都是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所不能比擬的。藉助多媒體課件教學既有和諧的圖案美,又有高雅的音樂美,動靜結合,既能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和洗禮。

  三、品位重點句子,激發學生情感

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如果只是簡單純粹地讓學生閱讀文章,走馬觀花,教師在教學時也是平平淡淡的態度,為了教而教,學生也會平平淡淡地去讀,為了讀文章而讀文章,這樣的閱讀教學肯定是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的。古人有曰:不動筆墨不讀書。不能對名言警句熟視無睹,如果只是單純地一帶而過,單一又循規蹈矩的話,這樣的教學結果也只會更加呆板木訥,收穫平平。就算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如果學生沒有投入情感,教師在教學時也沒有投入情感的話,自然是收不到預期效果的,同樣也無法讓學生融入到文章構造的意境當中,這樣的閱讀教學肯定也不可能打動學生的心,更談不上受到薰陶了。因此,要想閱讀教學達到預期教學目的,首先需要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時刻提醒學生將一些好詞好句都摘抄下來;將一些名言警句等都摘抄下來,把讀過的一些優秀的文章寫下自己的讀後感。哪怕只是幾句,只要是當時讀書時最真實的內心感受都是可以的。當然,習慣成自然,只有學生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文本當中,並同生活實際產生必要的聯絡,那麼他們的情感也會有波動,久之,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會逐漸得以提升。

  四、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語言是學生表情達意的有效工具。理解語言,既需要學生理解語言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還要真正地體會蘊含在語言中的感情,特別是一些文章中作者沒有直接表達的、比較含蓄的情感。因此,在閱讀中感悟作品的語言,對學生來說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例如,在教學《草原》這篇文章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先播放一些讚美草原的歌曲,播放一些描繪草原景色的課件等,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都能夠入情入境,從而激起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在引導學生細讀第一段內容時,要抓住景物去品詞句,先讀出感受,然後再讀出情感,從而再去體會作者老舍先生是怎樣觸景生情的,然後把作者的感悟再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感悟。後面在描寫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情誼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去反覆閱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去感悟作品內容,既能加深他們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如何將這門藝術發揮到極致呢?這就需要教師講究一定的教學技巧,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必須以教學理論作為指導,然後再結合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地進行實踐、總結,不斷地進行完善和創新,採取一些有效的教學措施,為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做好準備,進而再為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做出貢獻。

  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3

在國小中高年級段的語文學習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國小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那在國小中高年級段的語文學習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國小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那麼如何激發國小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得出了以下幾個觀點。

  一、 如何培養閱讀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這點上深有感觸,對於國小四、五、六學段的孩子而言,他們目前注意力還達不到高度集中,看書只能是三分鐘的熱度,所以我認為先建立濃厚的閱讀興趣才是關鍵點。

(1)教授有效的閱讀方法

首先,閱讀的方法有很多,如選讀法、瀏覽法、通讀法、跳讀法、精讀法……而不同的閱讀方法適合不同的孩子。其次,確定好自己孩子的閱讀方法後選擇感興趣的讀物也是關鍵點。很多家長都會讓老師推薦書籍,但不一定是你的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如果看不感興趣的書籍就等於是在浪費時間,適得其反。選擇孩子喜歡的書才是王道。

(2)有效開展閱讀類活動

作為老師,我們應抓住現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有意義的閱讀活動。例如每週組織一次“周讀書比賽”,請孩子們上臺去朗讀,老師應抓住機會進行點評,激發孩子們的朗讀熱情。此外,還可以分組分享一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對該文章進行賞析,老師做為評委,為每組發言的孩子進行點評。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們如何去閱讀,如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類活動的開展不僅能促動全班同學的閱讀興趣,而且更能夠通過此類活動達到知識共享的目的。

(3)創造閱讀氛圍

作為國小語文老師,時刻需要營造閱讀的氛圍,在講課過程中會涉及到課外的很多故事,我們可以誘導學生的閱讀好奇心,激發閱讀興趣。但閱讀氛圍僅限於學校老師的營造是不夠的,家庭環境的影響也非常的重要。所謂“書香門第”,其實“耳濡目染”是非常有必要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點也沒錯,父母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起到表率和示範作為,而且會對學生起到指導和啟發作用。

  二、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能熟練地運用讀書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擴充套件自己的視野。”國小語文的教學目標重點不外乎也是閱讀和寫作能力,可見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那麼閱讀能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學會字、詞到句子的練習

要想更準確深入地理解文章,務必從 “字”到“詞”,再到“句子”去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勾劃出不能理解的字詞,再勾劃出整段句子去分析它的意思,想一想在整文段中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理解字詞句子非常的重要,它將決定著我們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

(2)結合教材,拓展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之前有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書,那麼看跟他們年齡不相關的書籍,也是不支援的。閱讀需要聯絡實際,選擇適合學生當前階段的書籍是關鍵。

  三、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在堅持不懈的反覆練習中養成,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沒有耐心和恆心也是不會有好的效果。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斷積累,良好的閱讀習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師應以身作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閱讀習慣,對於正在成長的國小生非常重要。現在就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閱讀習慣談以下看法:

(1)培養查閱的習慣

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放一本字典在旁邊。一旦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詞,或者不認識的字,第一時間翻字典,並在文中批註。

(2)在預習課文中培養閱讀

在每次上新課文之前,要求學生提前朗讀新課,將自己不認識的字,或者不懂的地方做好標記,便於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聽課。堅持良好的預習習慣不但能讓孩子們提前掌握部分知識,而且在上課的時候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非常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3)在閱讀中的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閱讀中遇到問題,引導學生提前做好問題筆記。

  四、 閱讀自主性的培養

在閱讀教學中,往往都是一味地注重“教”,一味地按照教學目標來完成,而忽視了閱讀教學中重要的部分是讓學生們自己去讀、去品、去體會。總之,培養國小階段的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對國小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是很有意義的,對提高國小生的思維能力和豐富學生視野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