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教學後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1W

司馬光砸缸大家都知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司馬光教學後記的內容,歡迎閱讀借鑑。

司馬光教學後記

  司馬光教學後記 篇一

本單元的課文主要都是圍繞“只要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主題來編排的。《司馬光》這一課是很傳統的課文,文中講述司馬光和小朋友在花園裡玩的時候,有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裡,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沉著冷靜,用水缸旁邊的大石頭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結合低年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以及課前對我班學生的瞭解,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2個字,會寫“嚇、叫”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或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借助課文插圖學習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為了達成目標,我在教學時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自己感悟文字、理解文字。並在朗讀的過程中隨文識字,提高學生的認字能力和水平。在朗讀組織形式上,有學生個別讀,分小組競賽讀,齊讀,加上動作朗讀等,學生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當堂背誦了課文,也感悟到了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明白在緊急情況下,不能慌張,只有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整堂課我利用手勢、表情、語氣感染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引著學生完全沉浸在故事當中,隨著情節的推動,學生們一會兒體會到緊急,一會兒體會到緊張和慌亂。當課文進行到最後“落水的孩子得救了”,很多孩子長吁了一口氣,高興地笑容綻放在臉上。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故事,我在“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這裡進行了重點引讀,烘托當時緊急的氣氛。然後讓學生自學四、五兩段,找出其他小朋友和司馬光分別是怎樣做的,進行了比較,並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

能力,讓學生自己找出他們的`不同反應。學生帶著感受再讀,整節課,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好,達成了朗讀的目標。

  司馬光教學後記 篇二

司馬光的故事簡短,故事情節生動,但是故事中的多個語言訓練點要抓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練習。我問學生: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裡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這樣一個問題,班裡大部分學生能快速地說出司馬光的表現,能用自己的語言對此行為進行評價,通過比較,學生體會到了司馬光的機智、聰明。有個別學生評價人物時,顯得無言以對。這時候需要老師的分析,我通過學生的表演,讓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觀察人物。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從第三自然段中找出司馬光救小朋友的語句,並讓學生看圖模仿司馬光的動作”。低年級孩子愛動,愛表現,孩子們在表演中比較輕鬆愉快地理解了詞語和句子。緊接著,我問:他為什麼這麼用勁?學生立刻想到:他想快點把大水缸砸破,救出小朋友。對課文的理解顯得水到渠成。這樣一來,在座的小觀眾豁然開朗,呀,原來司馬光是個聰明能幹的孩子。他是個勇敢的孩子。他是個有膽量的孩子。這樣的評價脫口而出。是的,孩子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能真正把握人物,認清人物。進而我引出練習4的成語。學生能邊看圖,邊學習成語,理解成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意思。在拓展思維環節中,我問問學生,救出落進大水缸裡的小朋友,除了砸缸,還有什麼辦法,哪種辦法好?學生在一篇討論聲中一致認為書中的方法棒。理由是:快速,安全。這樣的結果是不錯,如果能提升一下水與人的關係,用人離開水,還是讓水先離開人就更好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