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公開課教學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5W

師:同學們,這節課先聽我一段說書。(學生一陣騷動,來了精神)

《陳情表》公開課教學實錄

師:(用黑板擦清脆地敲一下講臺桌面)話說當年劉備欲匡扶漢室,任用賢才,諸葛亮功蓋三分,一世英名,可是劉阿斗還是一灘扶不上牆的泥,最終做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安樂公”;想當年,曹操一代梟雄,在赤壁橫槊賦詩,高唱《短歌行》的時候,沒有想到“魏吞漢室晉吞曹,天運迴圈不可逃”,後代曹奐乖乖地禪讓了帝位。如今只有孫皓在江東苟延殘喘,司馬炎一統天下的局面指日可待。

這時,司馬炎在後宮徘徊,正在為一件事煩惱。為了減輕滅吳的壓力,他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國策,任用蜀國舊臣,籠絡人心,也藉此瓦解吳國朝臣抗擊晉國的決心。可是,竟有一個李密(生笑),膽大妄為,多次下詔仍不赴任,還寫來什麼《陳情表》。今天,我倒要看看在朝廷上他怎麼說,看他有幾個腦袋!(眾生情趣濃烈)

師:今天,我就當一次皇帝吧,你們都是李密。(眾生譁然)你們要說服我,我最後會准奏,否則我不會准許你“願乞終養”的。哪個李密先來呀?(生笑)

生:(鞠躬行禮)啟奏陛下……(生笑)

師:我是現代皇帝,(生笑)我們進行平等對話,不必行禮。

生:我因為命運不好,……(下面是大略全文翻譯,師未阻止,以疏通文字)

師:你把奏章說了一遍,說得很好。可我今天感冒(生笑),聽得不大明白。有哪位李密說的更明白、清晰些嗎?

生:皇上呀,我的命好苦!出生不久父親過世,後來母親改嫁,是我的祖母撫養了我!我從小體弱多病,九歲不能走路,是我的祖母把我拉扯大!我的家裡沒什麼人,祖母已經老邁,疾病纏身,叫誰去照顧我的祖母呢?皇上,你開恩吧,我確實不能走遠啊!(有點激動)

師:你說得挺感人的,可我不會馬上答應你。

生:皇上,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前朝有個大將夏侯??,在戰場上一隻眼珠被箭射中,他大叫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拔出箭來,然後摘下眼珠,吃下肚去。這就是中國人的“孝”吧!你也主張“以孝治天下”,我不是在按照你說的去做嗎?(生笑)

師:是呀,長期戰亂,老百姓渴望太平,有個好的社會秩序,應該提倡孝道啊。

生:如果我去做官了,就不能盡孝道,一個不孝的人,能做好官嗎?

師:你說的有道理,可這不是李密的觀點。(生笑)

師:李密呀,你們祖孫相依為命,一個恩重如山,一個孝道可嘉。我快被你說動了。(生笑)可我這個皇帝對你不好嗎?

生:不是不好。我是個地位低微的人,太守推舉我做孝廉,刺史又推舉我做秀才;你又多次下詔書,任命我為郎中、太子洗馬。你對我皇恩浩蕩,我應該去上任的。可是我祖母的病越來越重了。皇上你說我怎麼辦呀!(生笑)我進退兩難,我還是不做官了吧?

師:你口口聲聲說你祖母,你總不能不把“我”放在眼裡吧。

生:皇上,你聽我講一件事吧!戰國時有個趙太后,不把長安君送到齊國當人質。觸龍問寒問暖,用兒女之情說服了她。這樣一個犟老太婆(生笑),也能被情所動。你是個皇帝,應該有這個肚量吧!你也應該知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的道理啊!

師:我也有個故事,(生笑)戰國時有個名字叫石奢的人,楚昭王任命他做“理道”的官職,在上任的路上,有個人追殺他,石奢回頭一看,是他的父親,於是他長嘆一聲:“不侍奉父母就不孝,不效力於皇上就不忠。”於是拔劍自殺了。你李密孝情動人,可在道理上你講不通,你只好出來做官,否則你就仿效石奢吧!

(幻燈片:《韓詩外傳》卷二記載:“楚昭王使石奢為理道,有殺人者追之,則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於是刎頸而死。”)

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要殺一個孝子,讓天下人怨恨你嗎?

師:(不為所動)你要用李密的.觀點說服我。(生沉默)

生:我知道了。(生笑)我先盡孝再盡忠吧。我祖母已經九十六歲,留下的時日不多了,我服侍祖母的時間不長。我才四十四歲,等我祖母去世後,我願肝腦塗地,報答你的恩情。你就讓我服侍祖母吧!

生:我代表我的祖母謝謝你了!(生笑)

師:“先盡孝再盡忠”還是能說得過去的。我體諒你的一片孝情,也知道你的內心矛盾。可是我還有一個疑問。你曾在蜀國當過郎中和尚書郎,你現在不出來做官,是不是“忠臣不侍二主”呀?你們這些書生,不是要講究名節嗎?

生:不是的。我的奏章上已經寫了,我“少侍偽朝,歷職郎暑,本圖宦達,不矜名節”。我只求仕途通達,沒有這麼清高。

師:找得對,是這個句子。(生笑)我還有一個疑問,你可以把祖母帶在身邊照顧呀?

生:“但以劉日簿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生:我出外做官,祖母隨我長途跋涉,對她的病是雪上加霜。何況如果我公務在身,就不能一心二用呀。

師:我沒有疑問了。你和祖母相依為命,你要報答養育之恩,孝情彰顯;你對我也一片誠心,忠心可鑑。“先盡忠後盡孝”,言之有理。“願乞終養”的請求合情合理。准奏!(眾生鼓掌)

師:同學們,“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有“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法,李密雖然不是孝敬父母,可是他對祖母的感情比對父母的感情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冒著殺頭的罪名,屢次違抗聖旨,一篇《陳情表》言之鑿鑿,情理兼備,感人至深。難怪古人說“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我們對古人的“孝”也應該有個深入的認識,下面我們來看課後練習五。

(學生閱讀練習中的有關資料,教師不斷答疑)

師:我們重點看這一段。

(幻燈片: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教師重點翻譯闡釋這段文字)

師:“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忠孝兩全,是傳統美德之一,是真正的“士之孝”。可是古人往往忠孝不能兩全,而留下了很多的遺憾。李密以“先盡孝後盡忠”說服了晉武帝,體現了古代知識分子的智慧;另一方面,李密是蜀國舊臣,他認為劉禪是一個“可以齊桓”的人物,對於晉滅蜀漢是有一點不服氣的,因此他實際上也保住了自己的名節。

生:老師,我不同意保持名節的說法,李密後來還是去做官的。

師:哦,好。課後同學們可以上網或通過其它途徑找一些資料,繼續探討這個問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說法,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就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