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優秀課堂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2.24W

《傷仲永》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傷仲永優秀課堂實錄 ,歡迎閱讀

傷仲永優秀課堂實錄

(老師走上講臺前,讓在座的36名學生每6人一組圍坐在一起)

師:語文會帶給我們很多很多的東西,今天要學習的《傷仲永>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東西(給每個同學發一張提前準備好的《傷仲永>及其註釋的影印件)現在請同學們先把課文默讀一遍,就讀課文內容,不看其他的。

(生默讀)

(師板書“傷仲永、王安石”,並在正中間畫了一個四臺的階梯圖) 師:好,看完的請舉手

(生全部舉手)

師:看完第一遍,看懂的、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事的同學請舉手

(沒人舉手)

師:大家互相看看有沒有舉手的?沒有。這說明只看《傷仲永》的正文,看第一遍,沒有看懂這很正常,要知道像這種文言文,看第一遍,只看正文,是看不懂的。下面就要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時候要看註釋,請拿起筆來,一邊看,一邊用筆圈點勾畫—下。 (生繼續看)

(師板書,在第一個臺階下面寫“讀第一遍”,上面寫“讀不懂”,在第二個臺階下寫“第二遍”) (10分鐘以後生全看完)

師:看了第二遍之後,感覺到基本上看明白是怎麼回事,能夠兩三句話把課文內容概括出來的,請舉手

(一少部分學生舉手)

師:同學們互相看一看,第一組舉手的多一些。好的,請放下。就是說看了第二遍之後,和第一遍相比,發生了一個變化:有一少部分同學已經基本上明白了。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同學還不太明白。那怎麼辦呢?下面,小組成員互相交流交流,你問問我,我問問你,看這篇文章寫的是個什麼事,最後,用兩三句話概括出來。

(生討論,師在小組內與學生交流,約4分鐘)

師:每組請一個同學來說—下你對這篇文章的理解。

生:課文講了金溪的貧民方仲永五歲時便可作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獲得利益,於是每天帶著仲永四處見人,不讓他學習,漸漸地,他也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師:好的,你請坐。他說得好不好,同學們?

生:(齊聲)好

(師總結這位學生回答問題“好”在哪裡,巧妙地加強學生對文章的.印象。此環節略去)

師:好,同學們,大家看黑板(指著臺階圖)剛才我們在讀第一遍的時候,同學們讀不懂;讀第二遍以後,就發生了變化——同學們的學習發生了變化(在第一遍走向第二遍臺階的方向畫一個箭頭,並寫上“變化”)那麼我們問—下,這個變化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在看第二遍的時候還看了註釋(同學們興奮地和老師一起總結)特別是這一組同學,這一看註釋,好多同學都看懂了。但是仍然有問題,於是我們又進行了什麼?

生:(同老師一起)交流討論

師:這樣又發生了變化,現在是不是多數的同學基本上都知道這個故事的內容了呢?現在,基本上明白怎麼回事的請舉手

(生全體舉手)

師:那就是說,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兩個方法…一

【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文言文的兩個方法:看註釋和交流此環節略去)

師:(在第二臺階上面寫“開始懂了”)我們讀第二遍後開始懂了。好了,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把這篇文章讀給大家聽聽。

(一位女同學站起來讀,讀到“日扳(bān)仲永”,老師打斷,讓學生糾正)

師:這裡要停一停了,有沒有註釋啊?

生:有

師:(和藹地)重新讀。

(生讀,讀到“不能稱”,師又打斷。師:“不能”什麼?對,“不能稱(chen)”

(生讀完)

師:最後一段是議論,不太好讀,但是這位同學還是讀得很流暢好了,同學們,咱們一起來讀一遍注意那幾個讀錯的字。

(生朗讀)

師:(打斷閱讀錯誤的地方,糾正“為”“乞”“卒”的讀音)這一遍我們又糾正了幾個很容易讀錯的字,由於它們是多音字,或者同學們容易受其他字的干擾,所以很容易讀錯。現在呢,同學們自己放聲地把這篇文章讀一遍,一定要放聲地讀。

(生自己放聲讀,師在第三個臺階下面寫“讀第三、四、五遍”) 師:同學們,我們這樣走了幾遍了?

生:第四遍

(在老師的引導下,一個學生主動起來讀了第五遍,大家都認為她讀得好。此環節略去)

師:她讀得好,好在哪裡呀?對,她讀得很流暢這個流暢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她中間沒有打磕巴,一氣呵成地讀下來了;第二,她讀的過程當中沒有讀錯的字了。同學們看一下,剛才我們讀第三遍的時候有沒有問題啊?

生:有

師:有問題,讀第四遍也有,但這個同學讀第五遍時沒有問題了,或者說基本上沒有問題了,又發生了變化(在第二臺階走向第三臺階的方向畫一個箭頭,並寫上“變化”二字)你們的學習啊,是在變化中不斷地前進的。同學們,你們說,這個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簡單:你們讀得遍數多了,是不是啊?那麼,我們從中悟出一個道理——要想把一篇文言文讀得流暢,應該怎麼辦呢?

生:(齊聲)多讀

師:我們總結—下學習文言文的規律和方法:第一,要想把文章讀懂,必須看註釋;看註釋之後仍然有問題,要進行什麼呀?——(師生齊聲)討論交流;要想把文章讀得流暢,要怎麼辦呢?——(師生齊聲)多讀,反覆讀。

師:我們現在讀了五遍了(在第四個臺階下寫“第六遍”),是不是說,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肯定還有問題,是不是啊?

生:是

師:下一步每個組提出自己的問題來,這個問題是我們組的同學經過交流討論仍然解決不了的,我們要提到全班同學面前來,讓大家來解決,看這個組提出的問題,哪個組能給解決了,那解決問題的這個組的水平就高。開始!

(生討論,約5分鐘)

生:我們的問題是——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作品,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篇文章寫出了王安石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哪個組幫著來解決?任何一個組都可以舉手(沒人舉手)這個問題就把同學們給難倒了?請這個同學把他們的問題再重複一遍

(生重複問題。有人舉手)

師:這個組能解決

生:我覺得作者寫這篇文章主要想告訴我們天生聰慧的人還是非常需要後天的教育的。

師:(轉向提問題的同學)你對他這個回答滿意不滿意?

生:應該說可以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補充?其他組的同學都沒有積極地舉手應答這個問題,說明這個問題提得具有普遍性,提到了每個同學的軟肋上。下面每個組就這個問題進行交流

(生開始討論)

師:好了,停下來哪個組要發言?

生:我認為,勤奮出天才,不管原先你多麼聰慧,你都得接受後天的教育。

師:如果不進行後天教育,人會怎麼樣?

生:人就會變得跟平常人樣,沒有什麼特點了。

師:如果是一個平常人,再不接受教育會怎麼樣?王安石有沒有那個話?你讀一讀。

生:“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師:好的,你請坐。同學們,你們說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他寫作的目的在文章當中的哪一段表達出來了?

生:最後一段

師:好,我們把最後一段一起讀一遍。 (齊讀)

師:第一組的第二個問題是王安石對方仲永是個什麼樣的態度,哪個組來回答?

生:從題目中的“傷”可以看出王安石對方仲永的同情。

師:(笑呵呵地)“傷”是什麼意思啊?

生:(齊聲)哀傷!

師:是同情嗎?

生:不是。

師:“傷”的翻譯是什麼,你再說一遍(指向剛才回答問題的同學)

生:哀傷嘆氣。

師:找到依據了嗎?請坐。同學們看,這就是閱讀理解的規律,我們不能去瞎猜,我們—定要從文章當中尋找依據,這個“傷”字就表現了王安石對方仲永的態度。一組的問題解決了,二組提問題,重複的問題不提。

生:最後一段蘊藏什麼道理?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說明理由。

師:這個問題好不好解決?你們先討論

(生討論)

師:好了,哪個組回答問題?

生:這段話講的道理就是如果一個具有天賦的人沒有經過後天的教育也會變成一個普通人,如果普通人不接受任何教育的話就會變得連普通人都不如。

師:同學們說,他的語言表達怎麼樣啊?特別地講究邏輯,非常清晰,他把兩層意思都說出來了;你即便是一個聰明的人,如果後天不接受教育,你就會變成一個平常人;如果你本來就是一個普通人,如果不接受後天的教育,就連平常人都不如。你看這意思表達得多清楚啊!同學們,語文學習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達,要表達得準確清晰,有次序(停頓)你們同意王安石這個觀點嗎,同意的舉手。

(生基本都舉手)

師:同學們,應該的,人家王安石說得對,幹嗎不同意?如果人家王安石說錯了,你不同意那有情可原。說對了不同意,那就說明你不講理。那王安石說得到底有沒有問題?多多少少可能有點問題。隨著你們年齡的增長,你們以後對王安石的觀點會有補充深化。好,三組的同學提問題。

生: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師:哪個組來解決?

生:我覺得方伸永的變化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他天資聰明;第二個階段就是他父親經常帶著他去別人家作詩,天資漸漸淡了;最後一個階段,由於沒有學習,最後泯然眾人。

師:好的,請坐。大家鼓鼓掌。

(生鼓掌)

師:這些問題都難不住我們同學,我們同學也很聰明啊,但是聰明歸聰明,還是要加強後天的學習哦!來,該你們提問題了。

生:我們組的問題是“卒(zǔ)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是什麼意思?

師:是“卒”(zú)再說一遍

(生重複)

師:剛才提的問題都是巨集觀上的,這個同學提到了字詞句解釋的問題,很好。誰來?(其他沒提問的組說他們也是這個問題)你們組也是這個問題啊?這說明這個問題有普遍性。這個“卒”是“最終”的意思,記下來,那這句話怎麼翻譯?

生:(齊聲)最終變成平常人

師:對,再看“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這是在解釋他“卒之為眾人”的原因。什麼原因呢?大家看,“則”怎麼翻譯啊?翻譯成“那是”,“那是因為他接受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所造成的呀”你看,後面有個“也”,說明這是一個判斷句。是什麼原因呀?同學們,自己完整地翻譯給自己聽。

(生各自說)

師:沒有問題了?那我要提一個問題了,我提的問題如果同學們能解決的話,我就很佩服你。你們聽,“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中的“且”是什麼意思?誰來回答?

生:我覺得“且”應該是“那麼”,“所以,不受之人,那麼他就成為眾人’

師:敢於表達是這個同學的優點。這個同學在推測“且’’是什麼意思,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沒有推測對。

生:是“所以”的意思

生:“且”是不如眾人的意思。

師:好,請坐。大家注意了,這個“且”是“尚且”的意思,是個關聯詞,它是為下文作鋪墊的。他說“如此其賢”的方仲永,“不受之人’,尚且變成了普通人,那“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固”是什麼意思呢?

生:(齊聲)本來

師:很好,同學們記下來,“固”是本來的意思。你看它就為下面作鋪墊了,那些本來就是普通人的人,如果再“不受之人”,那就連普通人都不如了。這個層次清楚了嗎?

生:(齊聲)清楚了

師:好,把最後一段再讀一遍

(生齊讀)

師:(走到黑板前,在第四個臺階上寫“解決問題”,並在第三臺階走向第四臺階的方向畫一個箭頭,寫上“變化”二字)這個環節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學們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幫著你們解決,這是不是跟前面的臺階相比,又進步了一層,又發生了變化?

生:(齊聲)是

師:對,我們上課是要發生變化的。所以,同學們以後上課要問自己“我發生變化了嗎”,如果發生變化了,很好,你進步瞭如果一問自己,哎呀,我沒發生變化,那你這節課就有問題了,你就沒有好好地學習。那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來上課主要是聽老師講嗎?

生:(齊聲)不是。

師:那主要是幹什麼呢?

生:(齊聲)自己學。

師:對,是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之下你們自己來學習。學習的主人是誰啊?

生:(齊聲)自己

師:好,懂得了這個道理,同學們的學習就能走上一個正確的道路了。這節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