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管理者資訊素養培養路徑探究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9W

資訊知識是指關於資訊的理論、常識和方法。資訊知識是資訊素養的基礎,資訊知識掌握的多少直接關係到教學管理者資訊意識和資訊能力的強弱[3]。高校教學管理者需要運用多種通訊工具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這就要求教學管理者瞭解計算機系統知識、網路知識;掌握資訊處理、查詢、傳輸、評價和資訊創新的知識。熟練掌握各種資訊系統的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利用網際網路收集相關資訊時,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保護他人的智慧財產權。資訊能力是資訊素養的核心,是指人們有效利用資訊裝置和資訊資源獲取資訊、加工處理資訊以及創造新資訊的能力。高校教學管理者的資訊能力包括:①使用資訊工具的能力。會使用文字瀏覽器、搜尋引擎工具和電子郵件等現代工具的能力。②識別與處理資訊的能力。教學管理者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從外界資訊載體中提取有價值的資訊,並對資訊進行整理、篩選、重組,提高資訊的使用價值。③創造、傳遞資訊的能力。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創新,將產生的新資訊通過恰當的方式傳遞給他人,促進新知識、新思想的產生。

教學管理者資訊素養培養路徑探究論文

培養高校教學管理者資訊素養的必要性

1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

高等教育大眾化使高校教學規模迅速擴張,管理幅度和管理層級的增加,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升。教學管理過程中資訊量的快速增長,要求教學管理者充分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對資料資訊進行選擇、貯存、加工、傳輸、分析和評價,促進資訊在組織內部的橫向交流,加快資訊的縱向流動,同時也可以節約人力物力,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有利於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人類已全面進入資訊時代,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培養具有良好資訊素養的人才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高等教育需要適應資訊社會的要求,培育具有獲得資訊、使用資訊、開發資訊能力與修養的學生,即具有資訊素養的創新型人才,以增強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力。因此,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高校教學管理者必須以培養人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使命,提高自身的資訊素養[1]。

3有利於管理創新

管理者的作用是把“人”和“群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地“管理”出來。資訊是現代管理和領導決策的重要基礎,教學管理者在確定學校培養目標、編制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有大量的資訊源,將資訊與國家的相關法規以及學校的特點和時代需求相結合,將外來資訊“校本”化,學校資訊“問題化”和“物件化”,將新資訊與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融合,參考以往資訊反饋提出並調整方案,在對資訊產品多方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決策,形成目標和規劃,實現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技術方法的創新。教學管理者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實現管理創新的必要條件[4]。

4有利於全面推進教育資訊化

高校教學管理者是教育教學活動主要的組織者與實踐者,是推動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教學管理者在使用教務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時需要將資訊科技與資訊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對系統進行個性化修改與定製,實現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教學管理者需要具備快速瞭解業務資訊的能力,這要求有效的資訊獲取和知識積累。提高教學管理者的資訊素養,既是充分發揮環境效能與教學資源的需要,更是全面推進高等教育資訊化的必然要求[5]。《吉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構建統一的省級教育管理平臺、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資料中心,協調推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等院校資料中心的規劃與建設。創新執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環境。推進各級各類學校資訊化終端設施的普及與應用,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資訊網路互聯互通”[6]。高校教學管理者要提高以“知識共享”“合作研究”“協同發展”為核心的資訊素養,積極促進新資訊、新知識、新思想的產生與傳播,共同為整個地區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貢獻智慧。

高校教學管理者資訊素養的培養策略

1營造濃厚的資訊化氛圍,塑造資訊化的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是組織管理領域內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傾向,是保證組織行為的`合理性和規範性,增強組織凝聚力和持久力,推動組織成長和發展的意識形態的總和[7]。構建良好的資訊環境,塑造資訊化的組織文化,是培養和提高教學管理者資訊素養的物質基礎。成立一個設計資訊與知識管理系統的工作班子;建立資訊與知識管理系統;制訂切實可行的資訊管理與知識管理的發展規劃。在組織機構內部營造良好的資訊與知識共享氛圍,使管理者認識到資訊化對加快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性,從而做好輿論認識上的準備。

2更新教學管理觀念,加強資訊意識與資訊觀念的培養

高校資訊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對高校管理的一次再造。選擇正確的價值觀是塑造資訊社會文化的首要戰略問題。高校教學管理者應勇於接受時代的挑戰,更新教學管理觀念,樹立資訊化教學管理觀,在工作和學習中積極接受新思想和新觀念,從思想意識上主動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形成使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習慣。主動提高數字化環境下的從業能力,以適應資訊化教學。資訊環境對人的資訊意識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影響。構建良好的資訊環境是培養和提高教學管理者資訊意識的物質保障。通過配備常用軟體與足夠的計算機,保證網路暢通,使網路資訊科技廣泛地滲透到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建立安全、先進、完善的技術平臺,實現教學管理的網路化和資訊處理的智慧化[8]。

3定期開設多批次、多層次的資訊素養和資訊科技培訓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育教學管理的需求,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資訊資源和專業資訊人才,對教學管理者提供多種形式的資訊素養、資訊科技方面的培養。培訓的重點是實際操作能力,為了增強教學管理者學習的信心,實現自我認知上的解放,讓每位教學管理者定位自身的資訊素養水平。結合學校實際,採用模組式的內容培訓體系,將培訓模組分為資訊科技基本知識與新進展模組、資訊檢索能力提升與利用模組、網路操作應用模組、常用軟體使用模組、辦公自動化及各種資訊系統使用模組等,確保每位教學管理者在與自己同等水平的群體中素養得到提升。建立後期長效支援保障機制,確保教學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能及時得到資訊科技部門的幫助和指導[9]。

小結

在社會和科技資訊化、網路化、知識化和全球化的今天,資訊素養已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能力,更是學習型社會及教育終身化的必備素質。應不斷提高教學管理者的資訊素養,促進教育事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本文作者:李秀英、趙良、王丕武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