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慢課堂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揚州慢》詞前小序以洗練的語言,悽婉的音節,為讀者交待了詞作的時間。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揚州慢課堂實錄,供大家參考!

揚州慢課堂實錄

一、導語設計

800多年前,金人十萬鐵騎踐踏揚州城,留下了滿目創痍。十五年之後,一位21歲的詞人,目睹了破碎的河山,難抑心中的悲涼,於是他自度聲律,獨創詞牌,寫下了《揚州慢》這首詞。這位詞人就是姜夔,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書題)

二、作者簡介及詞題

1、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生卒年不詳。他是南宋中期向後期過渡時期的代表詞人,其詞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詞風清空峭拔,格調甚高,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屢次考進士都不中,一生未入仕途,只好往來於官宦之家,是清客幕僚一類的人物。由於他精於書畫、擅長音樂、能詩善文,具有多方面藝術才能,所以很受高階士大夫的賞識,曾自言“凡世之所謂名公巨儒,皆嘗受其知矣”。

2、再看看詞牌。“慢”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舒緩的意思。可見本詞是曲調舒緩,宜於抒情的“慢詞”;"揚州慢"一曲是姜夔首創,故詞牌即詞題;因寫劫後揚州又是慢詞,故稱"揚州慢";慢詞與長調同中有別,前者就曲調而言,讀時宜慢;後者則就字數而言,按習慣,91字以上稱為長調.

三、朗讀

1、現在我們就先來整體感知這首詞,一起來聆聽課文朗讀帶。(放範讀帶)

2、雖然聽了朗讀帶,但是:詩是要讀的,詩中的佳妙處只有靠反覆的誦讀品味才能悟得.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

3.推薦一位同學朗讀

(師小結:讀得很好,聲情並茂,透過你的朗讀我的確感受到了作者的黍離之悲)

4.全班齊讀

四、研讀序言

請同學們默讀序言部分,思考:序中都交代了什麼?

(學生:時間——冬至,夜雪初晴。地點——揚州。

詩人感情——愴然。

序對我們理解詩有什麼作用呢?能否看見詩歌的主題呢?讓學生讀P40註釋12)

師:"禾黍"是一個重要的意象,與此同類的還有麥秀.以後大家在鑑賞古詩詞的時候,看到了"黍離""麥秀"這樣的字樣時候,就要注意一下,看作者是否在表達"黍離之悲".讀詩講詩要抓住序言和註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大家今後多加註意.

五、分析課文

(過渡語)這首詞是怎樣體現的黍離之悲呢?請同學們結合詩句分小組討論。

{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那個“厭”字很妙。沒有生命的景物帶上了人的感情,生動地表現人們對戰爭的厭惡。:譭棄的城池高大的樹木至今依然厭惡談起那場罪惡的戰爭.在修辭上採用的是擬人手法,將"廢池喬木"人格化,意味著它們作為揚州浩劫的目擊者,對戰爭的恐怖,金兵的凶殘仍然記憶猶新;在表達上,不明說人而說無生命的"廢池喬木"態度,是退一步的委婉說法,連池和樹都厭惡戰爭,更不用說人了.這樣的理解更能讓讀者體會到人民對侵略戰爭的痛恨,更能體會到詞人對名都毀於戰火的痛惜之情。}

(師小結) 古人曾說: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詞人用擬人手法,抒情更加蘊藉含蓄,委婉動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這就極好的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對發動侵略戰爭的“胡人”——這裡的“胡”當指金國——的痛恨,也表達了對遭遇戰亂的人民的同情,對受戰火摧殘的河山的痛惜之情。短短八個字,寄託著如此深重的情愁,可謂言簡意豐了。後人也高度評價這幾句,說,“‘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亂傷語。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漸”字,表明詞人佇立良久,陷入悲涼之中,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而黃昏,又格外的令人惆悵。“清”修飾“角”,很特別的味道,跟“寒”、“空”用在一起,表現揚州的荒涼冷落。“寒”字,它不僅表明號角聲音在寒氣中飄蕩,而且還讓人內心湧起一股寒流。}

(師小結)作家用觸覺寫聽覺,把所聞所感交織在一起,使“黍離之悲”更為具體。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蕩"在這裡的意思是搖曳.水中橋影與月影無聲地搖曳,渲染出一種死一般的寂靜與蕭條,突出"空城"揚州,傳達出詞人極其沉痛的情懷:過去二十四橋明月夜,笑語盈盈,簫聲悠悠,如今卻已蕩然無存了.

冷月"運用通感手法,將視覺化為觸覺,"無聲"是擬人,將月人格化.

.這幾句表現出了揚州城物是人非的情景,"二十四橋仍在",但心情,感情,已是"冷月無聲",也表達出了揚州城的淒冷,同時也隱含了人們被戰爭摧殘的痛苦.}

(師小結)這三句,猶如特寫鏡頭,我們彷彿看到詞人俯首低吟的形象,感受到揚州的冷落悽清,而詞人斬不斷的愁緒,恰如寒夜中盪漾的水波和揉碎的月影,意境格外動人。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詞人想象來年春天,紅藥蓬蓬勃勃的生長起來,開出絢麗的花朵。只可惜,這樣的美麗,不知道是為誰而綻放。抒發了傷感之情。}

師:對,因為故國淒涼,物是人非而傷感痛惜。杜甫遊覽成都武侯祠也有過類似的嘆息,比如——生齊: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師:對,它們都體現出一種"寂寞開無主"的味道.花開燦爛,但卻無人欣賞,這是怎樣的一種淒涼的景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由此抒發了作者情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空城。 杜郎俊賞,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重到虛驚,難賦深情。

春風十里——薺麥青青,廢池喬木。 二十四橋明月夜——冷月無聲。

生:作者用以前揚州的繁華反襯現在揚州的荒涼。詞人大膽大量化用杜牧詩意,回憶揚州昔日的繁華,把杜郎俊賞、豆蔻詞工和青樓夢好,與風流散盡、好景難覓、深情難賦作了鮮明的對比,以之作為反襯,生動地表現了詞人對國事的憂患。而那些曾經的繁華與如今的蕭索又恰好形成了一種對比,抒發了黍離之悲。}.

六、歸結手法

1、同學們已經把詞分析得比較全面了。如果說“黍離之悲”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話。(板書:情)

那麼,這些(指生成的板書)可以用什麼字來概括呢?(生:景)

作者正是通過景抒發了情,同時正因為有這種情所以才看到這樣的景。這叫什麼手法?

(生齊答:情景交融)(師板書)

2、再看看這些景,都是親眼看到的麼?(把板書分為實景,虛景。)

(對“紅藥”質疑。生議論,一派贊成是實景,一派贊成是虛景。

師:來聽聽大家的意見。生:親眼看到的。因為二十四橋附近盛產紅藥,詞人看到了二十四橋,也看到了橋邊的紅藥。

生:我反對。因為當時是“至日”,也是“夜雪初霽”的寒冬,紅藥不可能在那時開花。所以應該是想象中的景物。

師:還有理由嗎?請結合語境思考。生:“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是虛寫。

師:對了。柳永《雨霖鈴》裡說“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紅藥是虛景)

師:寫景上用了什麼手法呢?(生齊答:虛實結合)(師板書)

師:虛景實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更好地表現了情感。

七、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賞析詞的兩種手法。抒情上情景交融,寫景上虛實結合。以後望同學們能加以運用。

八、拓展

師:我們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國憂患作為創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棄疾和陸游,想一想,它們的不同之處。

生:它們主題一樣,風格不同,感覺辛棄疾和陸游的`作品更悲壯一些。

師:說得很好。《揚州慢》的情調是衰涼而低沉的,它只是無奈的感慨、哀愁的嘆息,卻缺乏激昂亢奮的精神力量這正是詞人獨特的風格,謂之“清空”。[板書:清空]本詞即是“清空”的代表作,它的勝人之處在於:詞的情感蘊藉含蓄,少有豪壯激烈的情懷;詞的語言、意象,不是色彩鮮麗或雍容華貴的,而是偏向於淡雅素淨。

師:最後,請在《揚州慢》的音樂聲中,回讀全詞。

九、教學反思

一首看似短小的詞想講清講透並非易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用在講課上非常恰切。四十分鐘的課在課下卻不知要付出多少時間去準備,才能駕馭得了課堂。我感謝我的師傅,如果沒有他的督促,我可能也象其他人一樣隨便應付了事了。可是經過這幾日的折磨,我對於如何統觀一首詞,頓悟了一些,這就是進步,自己不去經歷,就無論如何都不會收穫的。

講完課之後,除了師傅,也沒有人評價我講的優點和不足。我突然對所謂的“人際交往”都有了些心靈的啟示。以前,我有時會覺得師傅年紀大了,也沒有多少榮譽的光環在頭上,覺得教課嘛,也都不過如此。其實不然,經過這次師傅的幾次點撥,我就想到了一個詞“高屋建瓴”。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太多。

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