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臺階教學方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5W

教學目標

課文臺階教學方案

改用第三人稱複述課文。

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

瞭解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

教學重點

父親的形象特點及其意義。

通過故事情節展示人物的寫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預習:

識記字詞:凹(ao)凼(dang) 門檻

(kan) 涎(xioan)水 揩(kai) 嘎

(ga)籌(chou)劃黏(nian)尷尬

(gan ga)撬(qiao) 微不足道大庭廣眾

閱讀課文,複述故事情節。

教學設計

■匯入

同學們,我們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九億農民。關心國事大事就不能不瞭解一下中國廣大的農村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下面我們來學習一篇小說《臺階》,《臺階》一文為我們刻畫了一箇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

■整體感知

瞭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自讀課文。

瞭解故事情節。要求學生在書上圈點勾畫。

複述課文。

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改用第三人稱,抓住能表現人物主要特點的情節複述。在複述的過程中注意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要口齒清楚,內容連貫,並富於感情。複述之後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對遺漏的內容進行補充。

思考、討論、理解、瞭解人物形象。

思考題:

a.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b.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將自己的理解和疑難問題,通過四人小組討論,與同學交流。

然後進行課堂發言。

提示:

a.“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覺得自家的臺階低,望著人家高高的'臺階,羨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巨集願,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b.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積銖累寸,終於造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願得以實現,心頭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

c.父親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價: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研讀與賞析

教師導學: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下面我們思考討論一下,父親這一形象是怎樣塑造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最受感動和最能表現父親形象特點的情節,讀一讀,議一議。

思考題:

哪些情節最能表現父親的形象?父親的形象有什麼特點?

“父親坐在綠陰裡,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裡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段描寫表現了父親怎樣的心理?為什麼失去了一部分勞動能力的父親“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作者為什麼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了那麼多筆墨?為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

提示:

教師可指導學生重點研讀課文第1、2、5、12、14、20、22、25、28段,概括父親這一形象的特點。

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引發想像,答案不求統一,但要合乎情理。

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

5題,理解突出重點,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

拓展延伸

思考題:

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都是以此為出發點的。

父親”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是什麼?作者對父親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說塑造了發展中的中國農村一個農民的典型形象。他的血管裡有我們民族拼命硬幹、堅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所具備的優秀品質代表了新舊交替時期中國農民的突出特徵。同時,這一形象還告訴我們,農民創業之所以如此艱難困苦,根源在於經濟落後。億萬農民的希望在於先進的生產力,以此迅速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結束老牛拉破車的日子。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讚歎;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教師小結

這篇小說,應當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改革開放使中國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進步。但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農業生產力還相對落後。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域性。要全面實現小康,重點是農村,難點是農業,關鍵是農民。我們有責任關注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業

寫成“研討與練習”調查附近農村的經濟現狀。從農民家庭收入的角度,與改革開放之前比較,看有了哪些發展。寫一份500字的調查報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