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的含義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徵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衡量課堂高效,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激發的愉悅交往過程。

高效課堂的含義

  高效課堂的四個維度

課堂教學不應模式化,但教學應該策略化。在筆者看來,高效課堂要遵循一個原則,突出四個維度。

一個原則,即“學生思維在先”的原則。學生思維在先是常態,我們不排除在必要的時候,採取教師引導在先的做法。學生思維在先與新課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證學生思維在先呢?應提倡學生預習在先,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授課,這就是高效課堂的第一步。教師利用學生預習的結果上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第二步。用“解疑、強化、概括、總結”8個字可以概括,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四個維度。

解疑。教師必須明晰,學生的預習是幫助教師“找惑”,為學生解惑是教師的基本功,也是高效課堂的基本落腳點。

強化。學生經過自主學習也許會理解知識,但他們不瞭解知識的重點,即使知道了重點也未必會掌握,課堂上進行強化勢在必行。強化不是機械性的重複,而是要突出針對性、重點性,要體現變化思維。強化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課堂練習、合作討論、重點講解、等等。

概括。概括就是簡化,簡化的東西往往能突出核心,核心就是能力。概括的形式很多,如主題詞、一句話、一幅圖,等等。沒有概括的課堂很難說是高效課堂。

總結。與概括不同,總結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與層次性。因此,總結多用於一個知識單元,節概括多用於每一節課。一課可以沒有總結,但必須有概括。一個知識單元必須有總結,幫助學生完成“從厚到薄”的過程。

事實上,解疑與強化是教師的初級勞動,概括與總結是教師的高階勞動。概括與總結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的過程。另外,只有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建立起師生互動,高效課堂才會真正實現

  高效課堂的基本要素

1、 教學設計精當。準確解讀教材與學生,在能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學法指導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

2、 講授精煉高效。能抓住知識主線,做到層次分明、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講練適度,組織嚴密。做到三個精講——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三個不講——學生以掌握的內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做到精講、互動、與媒體交流(包括學生看書、練習等)有機穿插進行,力求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發揮最大效益。

3、 主體作用發揮。加強學法指導,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激勵、鼓舞和自主中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 分層教學落實。根據學生個性、認知能力、思維型別等差異,實行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化的發展。

5、 師生關係和諧。師生之間具有愉快的情感溝通和智慧交流,課堂裡充滿歡樂、微笑、輕鬆、和諧、合作和互動。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明主、平等、尊重、溫暖、理解的師生關係。教師的親和力和教學藝術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

6、 教學目標達成。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兩基”落實,當堂練習的完成率和準確率良好;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有效教學的一二三四

對學校而言,追求有效教學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為了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保持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必須在教學中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有利於”和“四項基本原則”。

  一箇中心:追求有效課堂

有效課堂是學生自主的課堂。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構建的過程,不是教師的強行填充與灌輸的過程。教師要努力將自己的教轉化成學生的學,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通過組織、引導、激勵和評價,帶領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過程。

有效課堂是關注情感的課堂。在有效課堂裡,師生之間有的是平等對話和協商、有愛交流與合作,沒有鉗制和壓抑、責罵和喝斥,應總是洋溢著動人的真情。

有效課堂是貼近生活的課堂。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處於發展的過程之中,需要感性材料作為支撐,而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則是學生學習的興趣之源。教師在課堂上應力求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背景,從生活中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用生活材料為課堂教學服務。

有效課堂是重視活動的課堂。課堂上,教師不應陶醉於個人的精彩表演與展示,而應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通過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聽一聽、看一看、議一議、試一試、嘗一嘗、練一練、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種活動方式,經歷學習過程,強化學習記憶。同時教師要能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知識與能力狀況變換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以活動貫穿整個課堂,使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

有效課堂是趣味盎然的課堂。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師要善於挖掘學習材料本生的趣味性,將知識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新穎奇特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有效課堂是充滿藝術的課堂。有效的課堂立足課堂卻不囿於課堂,基於教材卻不為之所困。在有效的課堂裡,總有引人入勝的導語、餘音嫋嫋的結語、漸入佳境的層次、一線串珠的設計、跌宕起伏的情節、娓娓動聽的講解、親切從容的教態和恰到好處的評價。

  兩個基本點:教師發展點和學生生長點

學校領導要努力尋找教師在教學中的發展點,鼓勵教師走差異發展和錯位成長之路。所謂差異發展,就是根據每個教師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專業發展規劃,不搞一刀切,不是齊步走而是有先有後、有快有慢。所謂錯位發展,就是根據多元智慧理論,幫助教師找準獨特的優勢區域,便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比如有的教師擅長作文指導,可以請他在語文組內介紹經驗,並提煉出系統的方法;有的老師熱愛寫作可以鼓勵他辦班刊、出班報;有的教師解題能力強可以請他輔導學生參加奧賽,等等。

作為任課老師,要特別注重學生的生長點,從思想道德、知識能力、個性心理等方面的成長對他們進行系統的設計,並有步驟地培育。設計學生的生長點時應注意,思想教育要潤物無聲,人格培養要藉助作品,知識傳授要堅持“一得”,能力形成要把握“習得”,三維目標要求強調過程方法,教學要求因人而異。

  三個有利於: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恰當的進行討論式教學,或改變作業與考試方法,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或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多讓學生動手實踐,或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新鮮感,等等。

有利於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要致力於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過程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要少講巧練,舉一反三,講清規矩,要開展學習指導實驗,探索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

有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習慣學習過程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良好的習慣包括認真聽講、主動學習、大膽質疑、獨立作業,等等。

  四項基本原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相觀而善、循循善誘

因材施教原則。人才及其智慧存在個體差異,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照顧個別差異,要把集體教學與個別指導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的才能與特長都能充分的發展。鼓勵冒尖,允許落後,關注全體,因人而異。比如,作業多佈置選做題,教學目標的設定與教學內容的安排都體現彈性,每一個層次的教學設計符合層次學生的學習現狀,等等。

循序漸進原則。循序漸進特別強調要有計劃性,要堅持備整冊書、設計單元教案,教學要求應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分成合理的層次,然後分層漸進。若發現缺漏則及時補救,培養學生系統學習的習慣。

相觀而善的原則。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同學間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在教學中多開展交流討論。

循循善誘原則。循循善誘是啟發式教學的精髓,他要求在課堂上教師要儘量講的少些,講在該講之處;問得少些,問在該問之處。講的少卻講得精當,問的少卻問得神妙,這才是真正的循序善誘。教學有術,誘導有法,循循善誘,效果奇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