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橋教學實錄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1W

教學目標:

說不盡的橋教學實錄

1、 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

2、 增強學生利用網路等多種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3、 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意識。

4、 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欣賞橋上附著的文化及其內涵。對收集的大量材料進行歸納、分析並從中探究出有價值的內容。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確定四個探究子課題:①談橋論名;②橋與文學;③聽聽橋故事;④橋意新釋。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圍繞自己的任務,分頭展開探究,自習課上分小組整理彙報資料。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和幫助學生蒐集資訊和篩選資訊。

2、師生共同收集有紀念意義或欣賞價值的橋的圖片。

教學實錄

一、匯入

投影橋的圖片。

教師:

(“碇步橋”)

初看到這幅照片中的水上建築,不像橋,但它確是橋。它是最原始的橋,名叫“碇步橋”。青白條石砌成,高低錯落,古樸美觀。“橋面”上印下的是歲月的足跡。

(“廊橋”)

因其橋上有廊,故曰:廊橋。又因其形如蜈蚣蜿蜒于山澗之上,當地人又稱其為“蜈蚣橋”。青山綠水之間,多了一份神異。

(“八字橋”)

這張照片上的橋,色彩斑駁,陳舊破落。不過,這卻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外表雖不起眼,可它身上卻承載著我們先人聰明才智。

(“瀘定橋”)

這座橋你一定不陌生,[眾生齊說:瀘定橋] 不錯,看到“瀘定橋”,我們眼前就不由得浮現出紅軍戰士在橋上用鮮血演繹驚天動地的壯舉,讓人熱血沸騰。

(“楓 橋”)

說到“楓橋”,大家就會想起張繼的《楓橋夜泊》。大家一起來背誦《楓橋夜泊》。

學生集體背誦。

背誦得很好。楓橋也因為這首詩而添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其實,不論是古代的橋,還是現代的橋,它們不僅僅給我們帶來交通上的便利,還帶給我們美的享受。橋文化已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色鮮明,它的豐富性和綜合性為世人所驚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橋世界,一起領略橋文化魅力。

同學們課前的探究活動已經了初步的成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些成果。首先請第一組的代表給我們“談橋論名”。聽完後,請下面同學就探究彙報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小組展示探究成果

1、談橋說名

學生彙報

南京橋名析

在我們這個孕育了千年文化的東方國度,巧奪天工的驚世之作數不勝數。橋就是其中之一。我們這個小組就蒐集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橋名上千個,我們組同學在探究過程中,都感受到了它豐富的文化內涵。今天,我代表全組同學向大家彙報我們的成果,下面內容只是擷取探究報告中的一小部分——對南京橋名的分析。與大家一起學習。

首先,請大家看幾幅漫畫,談談你看到了這些圖畫想到了南京哪些橋。(展示圖片,眾人起答:四象橋、老虎橋、邁皋橋、虹橋)。

像四象橋這樣的橋名是以數字為序的來命名的,這樣的橋還有我們熟悉的三步兩橋、五龍橋等

老虎橋是以動物來命名的,此類橋還有獅子橋、鴿子橋、仙鶴橋等。說完動物就不能不談談植物,以植物來“塑造”的橋名有很多,蓮花橋就是其中之一,還有花家橋,這些橋都給人美好的印象。但像豆菜橋、瓜圃橋就很通俗了。

虹橋是大家熟悉的了,它的橋名屬於非木質“構造”的,這樣的橋在我們生活還有不少,如:白水橋、賽虹橋、寶塔橋等。

而邁皋橋(賣糕橋)、鹽倉橋、糖坊橋這一類橋名都是用飲食堆成的。

橋樑的名稱多種多樣,深入探究其中,你會覺得它們很有趣。

大中橋、中山橋、下浮橋、等是按大小方位排列的。

北門橋、板橋、四板橋之類的橋名是用“門板”搭成的。

此外橋名中還有不少古代文仁武衛的影子:文德橋、文昌橋、衛橋、武定橋都在其中。

“私家橋”則更多,有管家橋、丁家橋、裴家橋、蔡板橋……

試想每橋皆有名,在我們古老的大國,該有多少橋名啊!如果把所有橋名收集起來,編一部《中國橋名錄》,一定會洋洋大觀。當然,這些都有待我們去探究去創造。我們收集整理的其它材料,已經被編成小報,課後與大家進一步探討。

(眾生鼓掌)

同學評議

同學一:列舉分析的橋名都是我們南京的,大家很熟悉。彙報內容容易被大家接受。只是聲音稍小一點。

同學二:我覺得,剛才第一組同學的彙報,美中不足。如果能分析不同時代、不同地方、不同人給橋命名的差異,會更好些。(同學贊同)

第一組彙報同學要求發言:我剛才說過,這只是我們彙報成果的一部分,其它內容在我們的《談橋論名》的小報上,請大家課後來看。

老師:剛才第一組同學的彙報生動有趣,兩位同學的評議客觀到位。真沒有想到小小的橋名中有這麼豐富的文化內涵。難怪古代有“地以橋名”做法,意思是說有的地方,乾脆以橋名為地名。因此歷代文人墨客見到橋就吟詩抒情。下面有請第二組代表,向大家彙報你們的??橋與文學

2、橋與文學

同學彙報: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組同學將向大家展示文學中的橋。[幻燈顯示題目]

在走入正題之前,我想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座木橋兩邊鉤,橋下有水水不流,木橋下邊有人走,說話倒在橋上頭。(打一件日常的事),答對者將會得到非常精美的小禮品。

(發言)

恭喜你,答對了![發獎品,眾生笑]

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橋與詩歌”。古今中外,橋的式樣和造型可以說是多姿多彩,豐富多樣,這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無數關於橋的詩歌。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組同學受益匪淺,下面就請我組同學把這些詩歌奉獻給大家。從吳曉宇開始。

[第二組同學輪流背誦與橋有關的詩句][幻燈顯示詩句]

其實,我們還蒐集了很多關於橋的詩歌,但是以上是我們精選給大家的。

我們第三個環節是橋與對聯,下面是我們精選出的幾副對聯。

第一個是:永惠橋上的對聯,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往來之橋。請大家把它讀一遍。

第二個是眾所周知的趙州橋上的對聯:水從碧玉環中去,人在蒼龍背上行。遠遠望趙州橋,橋身倒影水中,恰似碧玉之環,河水潺潺流逝,猶如穿環而過。於是就有了水從碧玉環中去。趙州橋雄偉壯觀,橫跨水上,橋寬肩背闊,給人以穩健之感,好似蒼龍臥波。於是就有了這個下聯:人在蒼龍背上行。請大家把它讀一遍。

第三個是:石婆婆磨刀劈竹竿,萬家箍桶;範公公拖板搭浮橋,千秋太平,在這幅對聯的下聯中,用到了鎮江的幾個橋名:範公橋,拖板橋,石浮橋,千秋橋,太平橋,詞義貼切,生動形象,對仗工整,風趣別緻,寫出了箍桶婆婆和橋匠公公辛勤忙碌的勞動情景。請大家把它讀一遍。

最後一副是: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請大家把它讀—遍。

這就是我們組的綜合性學習報告,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最後,請黃天翔同學為大家演唱關於趙州橋的歌曲《小放牛》。謝謝大家!

黃天翔唱《小放牛》

(眾生熱烈鼓掌)

同學評議:

同學甲:彙報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很好。

同學乙:大家一起參與彙報,很好,但在組員朗誦詩歌時,有的同學讀得太快,我們還沒有聽清楚。

同學丙:對第二組同學的彙報,我覺得應補充與橋有關的小說或散文。

老師:你讀過與橋有關的小說或散文嗎?能給大家舉個例子嗎?

同學丙:讀過一部科幻小說《橋殤》。

老師帶頭鼓掌,眾生鼓掌。

老師:這掌聲一起送給前面幾位評議同學。我覺得第二組同學彙報形式的確很新穎,而且探究範圍十分廣泛,不僅涉及與橋有關的詩歌、對聯,而且還探究了橋謎語、橋音樂。所以這個彙報題目《橋與文學》,得改一下了。

橋,在詩人的筆下已不是沒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築物,它的身上承載著多少文人的情思。人們情不自禁地用詩文來讚頌它,關於它的故事傳說也十分豐富。下一組給我們帶來的橋故事,一定會讓你對橋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

3、聽聽橋故事

同學彙報:

有關橋的故事真是多,由於時間關係我在這裡只能給大家講一個橋故事。(幻燈顯示圖片)

蓮花橋的傳說

進香河南段與北門橋和相接處,又一座橋叫蓮花橋,以橋旁的蓮花庵得名。相傳這裡原來只有幾戶人家,既沒有橋,也沒有庵。有戶姓成的人家,只有母子二人,母親雙目失明,臥病在床,兒子成孝以揹人涉渡為生。成孝與鄰家女何蓮青梅竹馬,相愛多年,正準備成婚。不料住在附近的惡霸趙高對何蓮窺視已久,強搶了何蓮,並把成孝打得臥床不起。

一天傍晚,成孝聽見外面有人在呼渡,出門一看,以老婦形如枯槁立於對岸,乞求他幫忙背渡。成孝雖然傷病在身,但看到老婦可憐的樣子,頓生惻隱之心,掙扎著將老婦背到對岸。老婦過河後突然口吐白沫,倒地不醒,成孝二話不說,又將老婦揹回家照顧。並跑去請郎中。但當他帶著郎中匆匆趕回時,卻發現老婦不見了,他母親奇蹟般的復明了,並且傷痛全無。母親對成孝說:“兒子啊,我們遇到活菩薩了,剛才那個老婦用手摸了我的眼睛,我就什麼都看見了,渾身的病也沒有了。”正在這時,何蓮也回來了,原來成孝背的老婦是觀世音所扮,他被成孝的善良所感動,治好了他母親的病,救出了何蓮。使成孝一家團聚,幸福生活。

人們為了報答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之心,在河邊蓋了座蓮花庵,又在庵旁修了座蓮花橋。此地因此而得名。

此類故事還有很多,如《文德橋的典故》、《鵲橋傳說》等,透過這些故事,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對勤勞善良,也看到了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組也為大家編了《橋故事》報,課後與大家再交流。

(鼓掌)

老師(作疑惑狀):我有一點不明白,剛才圖片上的橋,好像是揚州的五亭橋,怎麼變成了蓮花橋?

第三組同學回答:五亭橋過去稱為蓮花橋。

老師(作明白狀):原來如此。可以說每座古橋都是一個故事、一幅畫卷,一部歷史。可是有一天當你發現,它已經不再跨越江河或交通要道的實實在在的建築時,你還能接受嗎?讓我們一起關注橋意新釋。

4、橋意新釋

同學彙報

上來兩同學講相聲:

我們組組員收集了許多橋的新意,有的是橋的引申義,還有的是橋的比喻義,我們編成了一個相聲,希望大家在欣賞相聲的同時,能夠了解一些橋義新釋。

甲:最近可好啊?

乙:不好。

甲:WHY?你要是有什麼困難找我,要知道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

乙:既然這樣,那我就跟你比試比試,誰知道的橋多!

甲:你正好撞在我的強項上了!這個橋我知道的太多了!

乙:算了吧,你肚子裡有幾跟蔥我比誰都清楚!就你那兩下子!切----

甲:不信?你數著:趙州橋、朱雀橋、飛虹橋、邁高橋、文德橋、四象橋、包東橋(本班同學的名字)……這個南京大橋的設計師的姑媽叫什麼名字我都知道!

乙:停,我們是比誰知道的橋的新意多!你可知道心橋是什麼?

甲:心橋不就是心臟搭橋手術嗎!葉利欽就作過這樣的手術!·

乙:去你的!心橋是人與人心靈之間溝通的橋樑。你輸了,請客!!

甲:不帶的!我也來問你一個!你知道商橋是什麼意思?

乙:商橋是現代社會一大隱患,在立交橋上全是賣雜貨的小商販!讓外國人看到多不文明呀!

甲:回答錯誤,商橋是商業溝通的橋樑!

乙:哦~~~該我問你了!書橋是什麼?

甲:是以書來溝通的方式,THIS IS A PIECE OF CAKE!

乙:真不知道廉恥,問你個簡單的你就爬上房頂了!文化橋樑怎麼解釋?

甲:就是文化溝通的渠道嗎!

乙:說的好!

甲:我問你個難點的!經濟橋樑是啥?

乙:不就是搞中介的嗎!真不是個玩意!坑人害人!

甲:不知道就別講,這個經濟橋樑是指經濟上互通訊息的手段。常向我學學嘛,長知識!!

乙:誒,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你水平漸長,令我自嘆不如啊!那你還知道什麼橋?

甲:還有鵲橋!

乙:鵲橋是什麼?

甲:是傳說中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How romantic!

乙:那鵲橋是什麼樣子?

甲:我怎麼會知道?我又不是牛郎!這只是傳說中的橋!

乙:說道傳說中的橋,我還知道“奈何橋”!這是通向陰曹地府的橋樑!

甲:還有橡皮橋、太空橋、誠信橋、友誼橋、資訊橋、文藝橋、警民連心橋……

乙:怎麼都是一個名詞+橋啊!生活中的許多職業與物品也起著橋的作用,如電話是通訊橋、家長是孩子的成長之橋、老師是知識橋……

甲:還有許多軟體如譯橋、橋接器、陳橋五筆輸入法、象棋橋……

其實橋義新釋還很多,要靠我們在平時留心發現以及創造,以上就是我們第4組的彙報。

同學評議:

同學甲:形式很好,能吸引人,有意思。

同學乙:某某同學表演時,身體沒有站直。

同學丙:告訴了我們很多有關橋的新詞,只是表演者太緊張。

老師:謝謝上面兩位同學精彩的小品,讓我們在笑聲中再一次接受了橋文化的薰陶。也謝謝三位評議的同學。希望被評議的同學,能認真對待評議,不斷完善我們成果。

二、活動拓展

1、看圖配橋聯。

我國橋文化是如此的豐富,可惜我們課堂上的時間非常有限,不然我們可以更多瞭解大家探究的成果。探究成果喜人,不過探究過程也同樣有意思。

在探究活動過程中,我發現這麼一座小橋(投影照片),請看螢幕,橋的外形也不是很特別,這是浙江紹興的一座古橋,名曰“小江橋”,連線蕭山與北後兩個地方,橋上有一幅對聯,其中上聯是:“大善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現在我想考考大家,請你根據上聯以及這座橋的名稱和外形特點,對出下聯。請大家思考,在紙上寫寫。

學生思考、動筆。

老師巡視,請出三位同學到黑板上寫下聯。

同學甲:小江橋,橋兒小,小如草,長遍小橋南北。

同學乙:小江橋,橋底平,平如水,水分蕭山北後。

同學丙:小江橋,橋身彎,彎如弓,弓連蕭山北後。

同學丁:小江橋,橋洞圓,圓如月,月照華夏九州。

請同學看黑板,評議這四個下聯。

同學一:第一條下聯,比喻不當,小橋不像小草,外形上沒有相似點。

老師:很好。不過,我們發現第一位同學的下聯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他做到了字數與上聯相同,詞性也基本相對,這是對對子必須的要求。

同學二:第二條,雖然字數相同,詞性也相對,不過,橋底下就是水,“平如水”好像沒有必要。

老師:老師,剛才這位評議同學感覺很不錯,因為橋底在水下面,平不平,誰也不知道(眾生笑),當然,這位同學注意到了這副對聯中的頂真手法,就是前句尾字,是下句的開頭。這是一大進步。

同學三:比喻很好,對得也不錯。

老師:橋身如弓,這個弓是拉滿的弓準備射鵰的弓了。(眾生笑)不過,這裡的“連”字好像與弓關係不大,一般拉弓射箭。改為“射”?弓射蕭山北後?(作驚訝狀)(眾生笑)請大家再考慮考慮。

同學四:第二條下聯,很好,不僅字數相同,詞性相對,而且比喻也恰當。

老師:我同意這位同學的意見,這個下聯抓住了橋洞圓的特點,比作月,也有幾分雅緻。我覺得完全可以和原來的下聯比美!(幻燈顯示原來的下聯)。

眾生鼓掌。

2、給小橋命名

大大小小的橋遍及我們生活空間,其實我們校園中就有一座無名小橋(幻燈顯示小橋的'照片)。因為剛建成不久,至今還沒有正式的名稱,我想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給它起個命字。請大家參照這座小橋的照片。提醒大家,給這座小橋命名時,要考慮我們南京一中的校史、學校學風、學生的個人追求等等,名稱要有內涵的。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集體構思,然後每討論小組選出一個最佳名稱,並作簡要的說明。

同學思考、討論

同學踴躍舉手

同學甲:崇文橋 我們一中,過去又名崇文學堂,所以命為崇文橋。

同學乙:感恩橋 感謝老師對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教育之恩。(眾生鼓掌)

同學丙:書正橋(眾人大笑)[注:這位學生名為“書正”] 讀書學習,做人正派。當然也有我周書正在這所學校讀書的原因。

[眾生大笑]鼓掌

老師:確實有不少橋以人名來命名,這些人大多是有過傑出貢獻的的人。如:我們南京的中山橋。不過我相信,只要周書正同學努力,就一定會實現這一理想。

同學丁:求真橋 因為我們校訓是“求真·為民”。

同學戊:求真·為民橋 乾脆把校訓都搬上去,意思完整,橋名也響亮。

同學己:勤學橋 學生的任務是學習,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勤奮好學。

……

老師∶大家從各個不同角度給這座小橋命名,都很精彩,如果還有好的創意,課後我們再交流,我一定會把它們呈交給學校。請學校領導考慮。

三、活動延伸——展示橋照片,寫作導遊詞。

中國橋確實多,而且美,它吸引了無數遊人前來觀光,給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今天我們雖然不能撫摸到它的橋欄,也不能上去踩踩它的背脊,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圖片,和它有一個親密的接觸。請大家欣賞我們收集的南京二橋的照片。

同學看照片。

作為東道主,結合圖片,請你給外地遊客,作個導遊解說。你的導遊詞要儘量突出這座橋文化魅力,以其文化魅力吸引四方遊客;一百字以內。相信效果一定會更好,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由於時間有限,寫作導遊詞,留給大家回去繼續完成,作為下節課彙報的內容。

[提高音調]

中國的橋文化舉世無雙,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那是因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人文鼎盛。我們在為這些橋文化感到驕傲、自豪時候,別忘記把這座傳統的橋延續下去。

下課

課前:

學習這個單元的初始,關注綜合性學習內容。佈置學生回家閱讀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的課動介紹和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師生共同確定四個探究子課題:①談橋論名;②橋與文學;③聽聽橋故事;④橋意新釋。

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注意人數的平衡,實力的均衡),利用課餘時間圍繞自己的任務,分頭展開探究,自習課上分小組整理彙報資料。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和幫助學生蒐集資訊和篩選資訊。

這一過程中,師生還要共同收集有紀念意義或欣賞價值的橋的圖片。

教後:

語文綜合性學習課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各界的關注的焦點。也是教育專家和廣大一線教師積極探索的一個新領域。一年下來,隨著活動課的型別的增加,是重視綜合,還是強調語文?成了人們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課議論的核心課話。

如果把語文課上成了生物課,上成了地理課,或上成了主題班會課……語文何在?但是如果擯棄綜合,豈不是又要回到老路上?怎樣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是我在設計這節課時一直思考的問題。

上完課後,從學生的反應上看,我感覺到這節課基本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兩點體會很深:

首先是在教師拿到教材後,如何對活動內容的進行再思考、再選擇,甚至是再創造。活動課上教師好比導演,課本就如同劇本。但課本上給的活動建議一般比較寬泛(要考慮到各地區,各種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因此它不一定就是我們具體活動的最佳“劇本”。作為“導演”智慧地選擇話題,確定訓練重點,是這次活動成敗的前提。課前與同學民主交流,我們共同確定了下面四個活動子課題:①談橋論名;②橋與文學;③聽聽橋故事;④橋意新釋。這幾個話題,一方面能引起同學興趣,另一方面有其探究的深度。課上同學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對於課本上的活動指導,我們一定要做到,不脫離其宗旨,但不拘泥於其形式。

其次,在對教材的拓展上,我成功地扣住了語文知識的拓展和基本能力技能的訓練。教學語言的表述,活動內容的安排,課後作業的佈置都體現了這一點。

匯入語暗釦“橋文化”。“碇步橋”“上印下的是歲月的足跡”;“廊橋”“青山綠水之間,多了一份神異”;“八字橋”“上卻承載著我們先人聰明才智”;瀘定橋“讓人熱血沸騰”的歷史;楓橋下的“夜泊”。這些方語中都有其“文化”內涵。活動內容中四個了課題也與“文化”密切相關。在活動拓展中帶入了中國傳統語文化中的“對對子”,給學生一個初步的認知。給橋命名時,既鞏固了第一環節的總結活動“談橋論名”,也加深了對橋文化的認識。課後作業,寫導遊詞更是對語言能力的訓練。這次語文綜合活動之中處處體現語文知識的積累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由此看來“綜合性”與“語文能力”兩者之間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相反如果能把兩者有機結合,會相得益彰。

記得當初新課標培訓時,發現有這樣一種全新的課型,既高興又緊張。高興,源於語文課原來也可以上得這麼有生動;緊張,是因為發現綜合性學習也是對教師的挑戰,對教師的角色意識、知識儲備、探求新事物的能力、駕馭課堂的技巧方法等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現在看來,我們愉快地接受新課標理念的同時,緊張的心,不能有絲毫的放鬆,不僅要加強自身的積累,還要積極探索,勇於嘗試,找出更適合學生語文學習新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