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班音樂教案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01K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小班音樂教案4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小班音樂遊戲活動——拔蘿蔔

一、設計理念:

《拔蘿蔔》這首音樂遊戲很特別,它是一個有人物和動物串連起來的故事。這個故事小班幼兒很喜歡聽,老公公種了個大蘿蔔,要拔拔不動,結果大家一個接一個地來一起幫忙,終於拔起了蘿蔔。故事中的語言非常簡明而又口語化,出場的角色又都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所以,整首樂曲性質鮮明,節奏清晰,富有遊戲性的特點,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因此,我設計了《拔蘿蔔》這一音樂遊戲,想讓幼兒在感知遊戲情節的同時,模仿歌曲中各個角色的行走動作,並能懂得人

多力量大的道理。

二、遊戲目標:

1、熟悉歌曲,大膽表現拔蘿蔔的動作。

2、嘗試創編角色動作,感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三、遊戲準備: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1、活動來源

在《娃娃家》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喜歡在娃娃家裡,模仿大人燒菜,模仿大人的樣子哄寶寶睡覺,樂此不疲,不過動作較單一,而且也不知道大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覺得好玩。

搖籃曲對於孩子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兒時模糊的記憶中會隱隱浮現媽媽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的情景,這情景中滲透著家人對寶寶的愛,也蘊含著搖籃曲的曲風特點,我認為這對於小班初期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

因此結合主題的核心經驗和搖籃曲的音樂要素,我預設了本次活動。

2、教材分析

《別吵,小寶寶睡了》是《娃娃家》子主題《搖籃曲》下的一首歌曲,此曲旋律輕柔、緩慢,讓人一聽就有入睡的感覺,而且旋律重複簡單,十分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另外歌曲的語詞十分親切,字字句句都滲透著家人對寶寶甜蜜濃郁的愛。

3、重難點剖析

欣賞活動,對於小班剛入園一個多月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為了讓孩子能感受到歌曲的輕柔,我採用了遊戲激趣法,引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並藉助情景性的話語,讓孩子一點一點的感知歌曲輕柔的特性。

對於活動中的第二個目標,我則通過孩子說在前,教師演在後的活動方式,分段式地讓孩子模仿大人哄寶寶睡覺的動作,並將情感目標貫穿活動的始終,使技能和情感兩者目標達到較好的結合。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輕柔。

2、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家人對寶寶的愛。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

熟悉娃娃、音樂遊戲《朋友碰一碰》

2、材料準備:

PPT,娃娃(人手一個),小床若干、沙發若干

【活動重點】初步感受歌曲的輕柔。

【活動難點】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媽媽愛娃娃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碰一碰》

(激趣,併為後面環節的切入做鋪墊)

過渡語:今天來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呢?(小娃娃)你們喜歡她嗎?我們和小娃娃一起來玩碰一碰的遊戲吧!(播放碰一碰音樂,遊戲開始)

二、欣賞歌曲

(欣賞歌曲,感知歌曲的輕柔)

1、情景感知

過渡語:娃娃有點累了,想睡覺了,可是怎麼睡也睡不著?

重點提問:

有什麼辦法能讓娃娃安靜地睡覺呢?想一想,我們睡不著的時候,媽媽是怎麼哄我們睡覺?

小結:娃娃睡不著覺,我們可以拍拍他,給他講故事,給他聽好聽的音樂哄她睡覺,我們的媽媽也是這樣哄我們睡覺的,瞧,媽媽對我們多好呀,會用這麼多辦法哄我們睡覺,真是個好媽媽!

2、欣賞歌曲

過渡語:今天媽媽帶來了一首歌,想讓娃娃聽著歌睡覺,但是我不知道,娃娃聽了這首歌,會安靜地睡覺嗎?這樣吧,孩子們,你們先幫媽媽聽一聽。

重點提問:

娃娃聽了這首歌會安靜地睡覺呢?

提升:這首歌曲輕輕柔柔的、慢悠悠地,寶寶聽著聽著就想睡覺了。

3、再次欣賞歌曲

過渡語:我們給娃娃聽聽,看看是不是聽了這首歌,娃娃就想睡覺了。

(再次播放歌曲,老師抱著娃娃邊看娃娃邊聽歌曲)

三、哄娃娃睡覺

(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媽媽愛娃娃的情感)

過渡語:娃娃在媽媽的懷裡聽了輕輕柔柔、慢悠悠的歌曲,馬上就安靜下來了,真好!

重點提問:

1、娃娃在媽媽的懷裡,媽媽是怎麼抱娃娃睡覺的?

提升:抱的動作

小結:媽媽用這樣的動作抱著我們,可真舒服呀!

2、媽媽抱著娃娃,怎麼哄娃娃睡覺呢?(教師將孩子們的回答進行示範,也可以讓個別幼兒來嘗試哄寶寶睡覺。)

3、這首歌曲裡面也有好辦法,我們聽聽看看歌曲裡媽媽抱著寶寶是怎麼哄她睡覺的?

小結:歌曲裡的媽媽抱著寶寶,笑咪咪地看著寶寶唱著柔柔的歌,輕輕地搖著寶寶,搖呀搖,搖呀搖,寶寶甜蜜的睡著了。

4、跟著音樂模仿老師哄寶寶睡覺。(一到兩遍)

四、送娃娃回家

結束語:噓,小娃娃們都睡著了,讓我們輕輕把娃娃放在床上吧!回家嘍!

課後反思:

這是一個音樂欣賞活動。音樂旋律優美、詞語親切。由遊戲引入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每位幼兒都人手一個小娃娃,把小娃娃當成自己的小寶寶,請孩子們聽著音樂哄自己的小寶寶睡覺。剛開始孩子們什麼姿勢都有,有幾個孩子還拿著娃娃甩來甩去。我通過引導幼兒想想自己的媽媽抱著自己睡覺的樣子,讓幼兒模仿,很快幼兒就展現出媽媽對自己孩子濃濃愛意的情景。在音樂聲中幼兒能夠和著音樂拍、搖著娃娃。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達到活動目標。

結束時,請孩子們把自己的小娃娃放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有的孩子給了小娃娃一個枕頭;還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被子給小娃娃蓋好。這一切小動作都是孩子們對小娃娃關心的表現。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來源

小兔和大象音樂形象鮮明、單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便於幼兒想像與表達。並且一個輕快、活潑,一個笨重、緩慢,彼此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於幼兒對比性地感受與學習。

《兔跳》音樂為已感知過的音樂,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在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大象》音樂緩慢而沉重的特點。考慮到幼兒愛模仿,喜歡和教師一起做音樂遊戲、在遊戲中學習的特點,我們以音樂遊戲的形式開展活動。

因為9月份是小班幼兒人園分離焦慮期,支教團決定本次活動用剛升入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有情節的遊戲中,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根據音樂的變化,嘗試用適宜的方式進行表達和表現。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熟悉《小兔乖乖》的故事,會玩《小兔乖乖》的音樂遊戲。

物質準備:背景道具,小兔頭飾,娃娃桌上一部電話;一名教師扮演狼和大象。

活動過程

1.快樂的小兔子

重點引導幼兒能較合拍地和兔媽媽一起聽著音樂歡快地做動作。

2.音樂遊戲“小兔乖乖”

(1)小兔看家

重點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兔媽媽歌唱時的聲音,感受輕快與活潑的特點。

(2)狼來了

幫助幼兒分辨出狼歌唱時粗啞的聲音並做出反應。

(3)媽媽回來了

幼兒能分辨出媽媽歌唱時優美動聽的聲音並做出反應。

重點提問:“媽媽的歌聲和大灰狼的歌聲有什麼不一樣?”

3.音樂遊戲“大象做客”

(1)猜猜誰來做客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沉重而緩慢的特點,想像符合音樂特點的形象。

重點提問:“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這個朋友走路的音樂和咱們《兔跳》的音樂聽起來一樣不一樣?”“怎麼不一樣?”讓幼兒自由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

(2)大象來了

重點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大象沉重而緩慢的動作。

(3)小兔和大象做遊戲

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並用相應的動作表現出來。

最後跟隨大象到大象家做客,結束活動。

活動評析

作為音樂領域的活動,《小兔和大象》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將優秀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經典作品作為孩子們學習的內容。

近二十多年來,幼兒園教育改革強勁而快速的步伐帶來了教育教學全新的面貌——前衛與強烈的時代感、多樣化與綜合性,然而,經典卻日益遠離我們而去,甚至被人們忘卻。實際上,多少年來,真正在孩童時期對人們的心靈產生著重要影響的卻是那些真正的經典之作。

《小兔乖乖》是被人們吟頌了幾代的經典文學作品,其簡明而又跌宕起伏的情節、生動而又形象鮮明的人物、不斷重複而又富有韻律感和吟唱性的歌謠,撞擊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明晰著孩子們愛與憎的物件,增長著孩子們的智慧與勇氣,加深著孩子們的愛與親情。

《兔跳》和《大象》的樂句也都選自名家的經典名曲,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形象,使孩子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用有趣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情境與情節貫穿始終。

小班末期和中班初期的幼兒,開始對情境和情節有了明顯的關注和興趣,生動有趣、跌宕起伏的情節能夠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音樂活動《小兔和大象》正是選擇了《小兔乖乖》這樣一個經典文學作品作為貫穿活動始終的情節,使孩子們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活動熱情。而簡單形象的道具——小門、小桌和電話,兔媽媽、大灰狼、大象的頭飾,也引導著孩子們進入了故事的情節與情境。同時,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隨著情節的發展,用自己的角色與幼兒深入地互動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3、適時重現典型樂句,引導幼兒想像並建立音樂形象與典型樂句之間的聯絡。

當一段典型樂句出現時,教師提出幾個問題:“媽媽的歌聲與大灰狼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和咱們《兔跳》的音樂聽起來一樣不一樣?”“怎麼不一樣?”

上述這些問題引導著幼兒想像和思考,讓孩子們調動自己的原有經驗和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引導幼兒想像符合音樂特點的形象,而不是漫無邊際的想像。因此,教師要認真傾聽幼兒的想法,觀察他們的表達和表現,在幼兒想到一種音樂形象時,適時地再現典型樂句,引導幼兒建立音樂形象與樂句之間的聯絡,以使幼兒不斷根據樂句的音樂特點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想像和認識,並根據狼、兔子、大象三種不同的音樂形象產生不同的情感。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大灰狼和大象可以由教師扮演,也可以由大班幼兒扮演。這個活動還可以在幼兒園進行展演,班際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會使孩子們有更多的收穫。

總之,經典的作品、符合年齡特點的形式、教師的積極投入和引導技巧,是保證音樂活動高質量的重要因素。讓經典走近孩子,讓教育充滿智慧!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學習歌曲《螞蟻搬豆》。

2. 願和老師、同伴一起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3. 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 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1. 貼絨:螞蟻、豆背景圖一幅

2. 場地佈置:螞蟻的家、大球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螞蟻,提問;"這是誰呀?”(螞蟻)引入課題。

2.引導幼兒回憶上次課對螞蟻的觀察。

3.教師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對歌曲內容的回憶:小朋友,它們是誰,一隻螞蟻在洞口看到了什 麼? 它想把豆搬到洞裡給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麼也搬不動,又來了一隻螞蟻,兩隻螞蟻一起搬也搬不動,身體晃來晃去的。三隻螞蟻搬豆,輕輕一抬,搬進了洞裡。

4.老師親切為幼兒表演唱歌曲《螞蟻搬豆》,並引起幼兒表演歌曲的興趣。

5.教師運用整體教唱教會幼兒。

6.聽歌曲《螞蟻搬豆》的音樂伴奏,幼兒邊唱歌曲,並隨歌聲自己自由表演歌曲。

7.教師採納幼兒的動作進行加工,教幼兒表演。

8.音樂遊戲《螞蟻搬豆》

(1). 以遊戲方式表演唱增進幼兒唱歌的興趣及理解記憶歌詞。請一位小朋友扮演“豆子”做在椅子上,另一位幼兒扮演找豆子的小螞蟻,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個小朋友趕快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

(2).結伴歌表演。一個大球扮演大豆。一位小朋友聽音樂出場,唱歌,老師啟發幼兒用著急的表情唱歌。學會互相配合抬豆子,一起合唱“回洞請來好朋友抬著一起走”。

9.幼兒學螞蟻走路出活動室結束。

教學反思

此次備課比較充分,對遊戲環節交代也較清楚。遊戲讓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參加,讓每個小朋友都體驗到了遊戲的快樂。特別是鼓勵了那一部分平衡力相對較弱的幼兒。給予了幼兒自主遊戲的時間,重溫所做的遊戲,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每位幼兒都能邊做動作邊唱這首歌。

此次備課也有不足。沒有準備螞蟻,小豬,小兔的頭飾。師幼互動不夠。如果下次再上這一課,我會把它上得更完善,更精彩,更有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