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方案(合集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8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專案。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活動方案(合集14篇)

音樂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現歌曲輕鬆、幽默的情緒;

2、學習跟據歌詞內容自由編動作。

教學重點:

能用輕鬆、幽默的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相互合作,結合動作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紙帽子

活動過程:

一、欣賞“粉刷匠”的畫面,請小朋友來學一學粉刷匠刷牆的動作。

老師(頭帶紙帽子):今天有一位可敬的'人來到了這裡,你們看,是誰?(粉刷匠)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學一學粉刷匠的動作(雙手上下、左右似把刷子的飛舞)

二、欣賞歌曲

老師:聽了歌曲之後,小朋友有什麼感覺?(引導小朋友感覺輕鬆、幽默的情緒)

三、學唱歌曲

1、理解歌詞;

老師:是誰粉刷的本領強?(粉刷匠)

老師:粉刷匠要幹什麼?(把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老師:他的小鼻子變成什麼樣了?(白色、紅色、藍色……五顏六色)

2、學唱歌曲,老師示範,小朋友跟唱。

3、遊戲”粉刷匠”。

小朋友兩人一組,一人做牆,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

四、幼兒隨著音樂,唱著《粉刷匠》的歌曲走出教室。

《粉刷匠》活動反思:

在此活動中,我注重師生的互動,與小朋友之間進行著和諧愉悅的交流,看似很隨意地跟隨小朋友看看、說說、玩玩,實際上卻較好地達成了預期目標,通過與情景、遊戲的整合來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掌握整首歌曲,而不再侷限單純地從節奏練習的角度來枯燥的練習。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發現問題,最主要的是小朋友學唱的次數少,個別小朋友唱歌的積極性不高,對情景表演很感興趣,也很投入到角色中去表現,但關注點不在於歌唱活動了。

總而言之,讓小朋友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角色扮演,通過動作表述更加的加深孩子們對歌詞的理解。

音樂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繁榮校園文化,營造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

2、為學生展示個人才藝與風采搭建舞臺;

3、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欣賞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

二、活動時間:xx年12月24日——xx年12月28日

三、活動物件:全校師生

四、活動組織

組長:xx副組長:xx

組員:xxx

五、活動內容

1、校園音樂節啟動儀式:12月24日升旗儀式(藝術節節目展示)

2、一到六年級個人才藝秀展示(“小百靈”聲樂比賽、“小孔雀”舞蹈比賽、“小精靈”器樂比賽,週二、週三、週四7:30——8:30詳見附件1)

3、一到六年級班班有歌聲比賽(週五下午12:30開始,詳見附件2)

4、頒獎儀式:週五一到六年級班班有歌聲比賽以後現場頒獎。

六、具體安排略

七、活動要求

1、本屆藝術節以班級、個人為單位,組織開展內容豐富的`校園藝術活動,由教導處、少先隊統一組織實施,學校相關科組人員積極參與指導、配合。

2、各位班主任要重視此次活動,及早籌備,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展示自己,使得本屆校園藝術節真正成為學生們自己的節日,而不是極少數同學的表演與展示。

3、因演唱活動與伴奏有重大關係,因此,請班主任能及早選好歌曲,充分利用週三中午、音樂課和其他時間給予練習,使學生能發揮最佳水平。

音樂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1、初步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長短高低特徵。

2、願意用語言表達對小螞蟻的喜愛。

準備材料:小螞蟻圖片、歌曲《小螞蟻》磁帶、螞蟻頭飾

重點難點:聽音樂能夠區分聲音的`長短、高低。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1、複習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講故事“搬豆”。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引導幼兒自然進入故事情節。

3、小朋友們,他們是誰,一隻螞蟻在洞口看到了什麼?它想把豆搬到洞裡給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麼也搬不動,又來了一隻螞蟻兩人搬也搬不動,身體晃來晃去的,三隻螞蟻搬豆,輕輕一抬就搬到洞裡去了。

4、欣賞歌曲《螞蟻搬豆》。鼓勵幼兒隨音樂拍打歌曲節奏。

5、幼兒與老師一起邊拍打節奏邊唱歌曲。

6、歌曲表演結束音樂活動:請小朋友當“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兒當找到豆子的螞蟻,邊唱邊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名小朋友趕緊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

音樂活動方案 篇4

活動設計思路:

幼兒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種各樣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種。記得童年時對蒲公英就很好奇。它們看起來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絨球就會分散、如同降落傘,又似羽毛般輕盈。我們認為相比較其他的植物來說蒲公英對幼兒的吸引力會大一些。除了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之外。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科學活動的延伸。從蒲公英生長的特性來表現律動,更有利於幼兒的理解與記憶。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和感受樂曲旋律,能按老師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據已有經驗,技能,大膽創編動作。

3、能與同組的夥伴協調配合,友好交流、能親密,輕柔的接觸舞伴。

舞蹈音樂:

該舞蹈表現的是蒲公英種子的傳播,生長過程。即一開始蒲公英是一個絨球的狀態,在風中搖擺。當風吹來,蒲公英種子隨風四處飄揚,落地,生長,開花、一般節奏輕鬆的音樂都可以使用。音樂的結構為ABA式。由此表現蒲公英從整體到分散再到整體的三個狀態。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錄影帶,錄影機。

2、四色絨球,每種個6個、(視本班情況而定),讓幼兒戴在手腕上,同色的為一組。

3、幼兒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種形式,並且能看懂簡單的舞蹈圖譜。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拿出盒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盒子裡面是什麼啊?

請一名幼兒將盒子開啟,拿出蒲公英。

二、指導

1、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請幼兒上來吹一吹,看看有什麼變化?

3、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影(草地上蒲公英在風中搖擺,風吹過來,蒲公英種子飄走了。)看完後請幼兒說一說用動作怎麼去表現。

4、教師將有特點的`動作提取出來,讓創編的幼兒在教師哼唱曲調的伴奏下有節奏的做動作、並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5、讓幼兒各自看一下自己絨球的顏色,明確自己所在的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體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

7、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動作結合起來表演給幼兒看。

8、教師朗誦故事,讓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師根據幼兒反應,將幼兒最喜歡的,最精彩的動作再次抽取出來,讓幼兒反覆練習,並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

10、幼兒再次完整隨音樂練習、活動結束。

音樂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的目的與意義

1通過各種音樂表演形式,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表演慾。

2增進同學間的感情交流,融洽師生和同學關係,增強集體意識。

二、活動組織形式。

(1)毛遂自薦式:學生舉手,教師隨機提名學生上臺表演。

(2)擊鼓傳花式:教師做鼓手擊鼓,學生傳“花”,接到花的'學生上臺表演,如有合作者一同上臺。

(3)主持人報幕式:主持人按照節目單順序依次報幕,學生按順序表演。

建議低年級學生採用前兩種形式,中、高年級可適當選擇第三種形式。

三、活動要求:

要求人人蔘與,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以教材內容為主,自選內容、自選表演形式自選合作伙伴、自選節目負責人、自選時間排練、自選節目主持人和學生評委。“班級音樂會”將在每學期末進行,並根據每個學生的參與、表現來評定學生的音樂考核成績。

四、活動內容:

1.節目範圍:自選或改編本學期教材內容,也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演唱形式自定,可以獨唱、小組唱、表演唱、大合唱等。

2.節目形式:吹、拉、彈、唱、跳、賞、說、誦、音樂劇、等。

3.節目人數:根據節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準備節目一個或一個以上。

五、活動安排:

1、教師方面:在開學初頒發“班級音樂會”活動方案,提前佈置任務。在學生排練過程和音樂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併為學生的排練提供物質和技術上的幫助,做好學生間的組織協調工作。

2、學生方面:

(1)演出地點可選擇音樂教室或學生所在班級。

(2)每班推選主持人1—4名。主持人除負責節目主持、撰寫主持稿外,還要負責統計本班節目的數量、內容等等。

(3)演出時邀請班主任、科任老師以及家長觀看音樂會的演出並進行評比。

(4)有條件、有能力的班級製作音樂會的錄影,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一份。可設計服裝、道具,製作節目單、邀請書,並對音樂會會場作環境佈置。

音樂活動方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幼兒感知不同音樂的節奏感,《甩蔥歌》節奏感強,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再配上孩子喜歡的小猴子動作,在遊戲中學習音樂,更加調動起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2、能主動的參與活動並嘗試做出各種小猴子的動作

3、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活動準備:《甩蔥歌》音樂一段

二、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正確把握音樂節奏並作出相應動作

三、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景

今天呀客人老師將會和大三班的小朋友來玩個好玩的遊戲,你們想不想玩,想,但是在玩之前,老師要先講一個有關於小猴子的故事,小猴子今天一個人在家特別特別的無聊,想來想去都沒事幹,所以它決定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它出了門,左看看右看看,走了一會,突然看見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它可高興了,便走上去熱情的和小白兔握握手,激動地在自己身上撓來撓去,然後它邀請小白兔和它做坐沙發的遊戲,然後他們就開心的玩了起來。

2、感知音樂並作出相應動作

你們有沒有沒事幹的時候呀?沒事幹的時候是不是特無聊,你們一般無聊的.時候會有什麼動作,孩子自己說,那麼假如現在老師就是那隻小猴子,你們仔細來看老師是怎樣表演的?

3、第一階段表演

老師在表演的時候走路的動作做了幾次?握手的動作做了幾次?變了幾次沙發?幼兒若沒回答出來,就在演示一遍,指導知道了這整個過程,幼兒兩人一組站好,選出誰是第一次變沙發的人,誰是第二次變沙發的人,然後跟著音樂一起來做。

4、第二階段表演

現在你們自己想出不同的無聊動作,待會表演的時候你們就展現出自己的無聊。現在兩個人中誰是第一次變沙發的人舉手,然後老師說想一想變沙發你們就變出不同的沙發好不好?兩人一組繼續表演。

5、第三階段表演

小猴子見到好朋友高興不高興,那麼他打招呼的時候除了握手激動地還可以幹嘛?擁抱、親一親,是不是?它撓自己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激動地撓別人呀?但是你們要清楚,它撓別人是為了讓別人舒服,然後能夠和自己玩,所以我們在撓別人的時候要輕輕地儘量讓別人舒服,。現在我們又要提高難度了,兩個人來當沙發,一個人來坐沙發進行表演。

五、延伸活動

今天呀我們玩了這個坐沙發的遊戲,遊戲是以小猴子展開的,那我們可不可以把小猴子換成其他的小動物,然後來進行表演呀!哦,那我們下課之後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幾人一組進行創編,表演!

六、活動反思

第一次嘗試這種形式的音樂教學,所以露洞百出,看似簡單的一節音樂遊戲活動,裡面卻蘊含著很多大學問,上課之前我只備了一個大致流程,中間的很多細節我都忽略了,比如提示語,預令要簡潔固定,老師示範的時候節奏要把握好,再者動作要有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否則讓孩子就感覺很亂,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動作等等,這節課的經驗告訴我以後備課的時候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孩子,課程的流程備好之後再仔細想想細節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進。

音樂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能區分魚遊、吃食等音樂,並用動作表現。

2、創編不同的魚遊動作。

3、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魚遊的音樂;地佈置成小河;魚網一個;小魚和魚媽媽頭飾若干。

2、表示音樂結構的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進入情境中,在歌曲《網小魚》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學做小魚遊。

師:小魚們我們一起游到小河去做遊戲吧!魚寶寶,你們已經長大了,媽媽知道你們都學會游泳了,我們一起來游泳吧!

師:剛才媽媽看到有的小魚遊得可好看了,誰願意來表演給大家看?

教師引導幼兒再次聽音樂表演小魚遊,引導幼兒表現不同的小魚遊的動作。

二、欣賞樂曲,熟悉樂曲結構。

師:寶寶們遊累了,我們休息一會兒吧!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音樂,好嗎?

師:這首音樂有幾段?為什麼?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聽聽這首音樂有幾段?(三段)

三、傾聽音樂,分辨魚遊、吃食、逃跑等音樂,根據音樂做出各種身體動作。

1、教師簡述遊戲清節:故事說的是:小魚們在河裡悠閒地游來游去,玩得真高興。肚子餓了它們就吃起了小魚蟲,忽然,捕魚人來了,小魚快快地游回家。”

2、傾聽音樂,區分音樂不同的`性質。

3、分段欣賞樂曲,引導幼兒隨著音樂做動作。

a、欣賞第一段,瞭解樂曲優美、歡快的特點。

師:這一段是小魚在幹什麼?為什麼?

b、欣賞第二段音樂,瞭解音樂斷頓的特點。

c、欣賞第三段,瞭解樂曲緊張、急促的特點。

4、完整欣賞並做動作,引導幼兒能在位置上根據音樂變化身體動作。

四、完整遊戲,幼兒會根據不同的音樂變換動作。

五、結束遊戲,自由模仿小魚游回家。

音樂活動方案 篇8

內容與要求:

1、感知秋天的季節特徵,觀察各種動植物的變化。

2、瞭解秋季人們如何收穫,樂意參加各種收穫活動,體驗豐收的喜悅。

活動名稱:

樹葉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關注自然現象的興趣。

2嘗試使用音樂符號來替代他物並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色和黃色的小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交流秋天的祕密(關注:幼兒的想象力)

1教師:深秋到了,你們在路邊發現什麼多了?

2教師:樹葉寶寶都飄落了下來,你們覺得樹葉寶寶會飄到哪裡去了呢?

師總結:樹葉寶寶飄到了這麼多地方,他們感到非常的快樂。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小黃葉和小紅葉來做客,我們用歌聲來歡迎他們好嗎!

2小紅葉說我的顏色是紅紅的,我和mi寶寶是好朋友,小黃葉說我的顏色是黃黃的,我和sol寶寶是好朋友,請你仔細聽一聽鋼琴媽媽和誰做好朋友?如果你聽到的.是mi寶寶請你站到小紅葉那邊去,如果你聽到的是sol寶寶請你站到小黃葉那邊去。

師生合唱歌曲《秋天》,最後彈到mi或sol音上,幼兒站到相對應的樹葉前。

3請你找一個樹葉寶寶做朋友,並向他們打個招呼。

第一遍:我們再聽聽看這是是誰的朋友來了、歌曲《秋天》,mi,mi,mi,這是誰的朋友啊(小紅葉),小紅葉和mi寶寶是好朋友,那讓我們手拉手圍個圓圈圈,一起數數有幾個好朋友。

第二遍:幼兒手拿樹葉邊飄邊唱歌曲,sol,sol,sol、、、、、、、

教師總結:今天鋼琴媽媽找來的小黃葉和小紅葉是一樣的。

4教師:請你找一個跟自己不一樣顏色的樹葉寶寶,想想你要飄到哪裡去?

幼兒回答自己飄到了哪裡。

重複一遍

三送樹葉回家(關注:幼兒遊戲的規則意識)

教師:天已經很晚了,小黃葉和小紅葉該回家了,你們準備用什麼交通工具來送他們?

教師:我們請兩位司機來送他們吧。

音樂活動方案 篇9

設計思路

偶爾讀到《大米是怎麼來的》這本圖畫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畫面介紹了大米的“誕生”過程,於是我把圖畫書推薦給了大班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幼兒對農民種大米的情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找來相關視訊給幼兒看時,他們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視訊中農民歡快勞動的場面。由此,我想到設計一個舞蹈活動,讓幼兒充分表現,進一步體驗、感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

根據圖畫書的內容和舞蹈表現的需要,我選擇了著名作曲家俞遜發創作的經典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以農民種大米過程中的心情為線索,對樂曲進行了剪輯。第一段樂曲熱情歡快:表現農民播種時的快樂、期盼: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表現農民勞作過程中的辛苦: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表現農民收穫時的喜悅。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主要設計了回憶一欣賞一想象一表現這幾個環節,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體驗農民種大米的心情,發現舞蹈創編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回憶故事內容,進一步瞭解“大米是怎麼來的”,樂意伴隨著變化的樂曲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種大米的過程,體驗農民的心情。

2.發現創編舞蹈的簡單方法,感受用舞蹈動作表現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

(1)幼兒已經閱讀過圖畫書《大米是怎麼來的》,已通過視訊等形式初步瞭解種大米的'過程。

(2)幼兒會用動作表現心情或感受等。

2.教學材料準備:

(1)將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製作成PPT。

(2)剪輯音樂《揚鞭催馬運糧忙》。

(3)幼兒裝扮用的頭巾、毛巾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梳理過程

1.這幾天你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麼?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大米是怎麼來的?種大米的過程中農民做了哪些事情,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幼兒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回答:農民做了哪些事情?農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通過幼兒的回答,教師一方面可以瞭解幼兒對大米種植過程的熟悉程度,便於梳理提煉;另一方面也為後續的舞蹈表現做了情感鋪墊。】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用PPT迴應,播放農民勞作的過程:播種一培植一收穫。

4.小結:每年春天農民都會滿懷希望地去播種,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辛苦地培植,他們要施肥、噴灑農藥、拔草,到了秋天就會迎來豐收。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辛勤地勞作,有苦也有甜。

【設計意圖:此環節看似只是回憶匯入,但實質是培養大班幼兒的傾聽、表達、梳理、提煉等能力。在幼兒回憶後教師播放PPT,呈現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更好地幫助幼兒梳理、提煉,進一步理解大米“誕生”的過程,為後面欣賞音樂與舞蹈表現打下基礎。】

二、欣賞樂曲,想象表現

1.欣賞樂曲,激發想象。

(1)第一遍欣賞:感受樂曲的變化。

①能不能用舞蹈動作把農民種大米的過程表現出來呢?跳舞需要用什麼伴奏呢(音樂)?

②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樂曲,聽上有什麼感覺?樂曲有什麼變化,在不一樣的樂曲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

(幼兒傾聽樂曲時,教師結合樂曲的節奏以肢體動作來提示和幫助幼兒發現樂曲的變化,加深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想象。)

③小結:這段樂曲是有變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覺得這段樂曲適合用來表演這個舞蹈。第一段熱情歡快,適合表演農民充滿期盼地播種和插秧時的愉快心情;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適合表演農民辛勤勞作的場面,辛苦地施肥、噴灑農藥、拔草: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適合表演農民迎接豐收的快樂心情。

【設計意圖:第一遍欣賞樂曲只要求幼兒能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和旋律所表達的情緒,聽出樂曲有三段,樂曲有變化,並嘗試想象將樂曲與不同的勞作場面進行相應的匹配。】

(2)第二遍欣賞:藉助畫面幫助想象。

①(播放PPT)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樂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他們會是怎麼樣的心情?你打算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

②要求:邊聽邊想,可以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迴指導,觀察幼兒動作創編的情況,並提示幼兒進一步傾聽樂曲的變化。)

【設計意圖:第二遍欣賞增加播放PPT,根據樂曲的變化,PPT播放與之相匹配的場景,讓幼兒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為他們充分發揮想象搭建階梯。】

2.分段創編,探索方法。

(1)師生共同創編第一段(互動要點:用優美的肢體動作表現農民的勞作,比較舞蹈動作與平時所做的動作的區別)。

①提問:你們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現播種、插秧嗎?

②幼兒嘗試聽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播種、插秧,教師在一旁觀察、提示。

③教師請動作舒展、優美的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尋找他們的優點。

④小結:可以把生活中和想象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

(做“播種”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發現:把生活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做“插秧”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從同伴的表現中發現舞蹈動作要合著音樂才會更美。)

(2)師生共同創編第二段(互動要點:探索動作和樂曲協調一致的表現方法)。

①提問:第二段樂曲可以表現農民在幹什麼?他們做了哪些事?

②幼兒輪流嘗試表現:施肥、噴灑農藥、拔草。

(為了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三個動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請個別幼兒表現,其餘幼兒猜猜表現的是什麼動作:全體幼兒共同表現及師生對比表現等。在做完三個動作後再引導幼兒體驗農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動作來表現。)

③提問:怎麼記住這麼多的動作呢?記住了又怎麼編進這麼長的一段樂曲裡呢?

④小結:編舞蹈時如果有很多動作,可以先想一想動作的順序,如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接著幹什麼,最後幹什麼。再根據樂曲的長短決定每個動作是否要重複,這樣就能順利地合上音樂了。

【設計意圖:第二段樂曲相對較長,動作也比較多,在幼兒共同編完四個動作並達成共識後,如何將動作連起來併合進音樂裡是對幼兒新的挑戰。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共同努力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從而自然地掌握創編舞蹈的小竅門。】

(3)師生共同創編第三段(互動要點:尋找用舞蹈表現快樂的方法)。

①提問:第三段樂曲可以表現什麼?收穫時人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開心可以怎麼樣表現?

②小結:可以用快樂的表情、快樂的動作、快樂的舞步來表現開心、收穫的喜悅心情。

③幼兒嘗試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來表現。

【設計意圖:在分段創編的環節中,每一段的創編都應該有側重點,跟前兩段樂曲相比,這一段樂曲只要求幼兒表現出快樂的樣子,體現了教學的詳略,使活動輕鬆、不拖沓,但在過程中對舞蹈表現的方法還是要梳理和提煉的。】

三、裝扮表現,體驗快樂

1.教師合著樂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兒發現教師表演的精彩點。

(1)提問:我表演得怎麼樣?哪裡比較好,為什麼?

(2)小結:我在表演前都會想,用哪些動作來表現農民的勞作過程;一邊表演一邊記,即記住動作的順序;一邊表演一邊聽,聽樂曲的變化。我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農民,體驗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並用表情來告訴大家。

2.幼兒戴上頭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著樂曲再次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設計意圖:教師的表現是對幼兒所發現的創編方法的一個運用與梳理,並在此基礎上給予進一步的提升,如表情、動作連貫等。最後再讓幼兒裝扮並進行完整的表演,可滿足幼兒的需要,並真正意義上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快樂。】

音樂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採茶律動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動作的節奏感和協調性。

2、感受曲子的歡快熱烈的情緒,體會繁忙的採茶場面與氣氛。

3、知道茶葉長在茶樹上,茶葉能泡水喝。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和圖譜。

2、錄音機及採茶錄音帶。

3、茶葉及杯子。

活動重點:

幼兒通過音樂律動練習,熟悉節奏,從而瞭解曲子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設計:

1、活動匯入: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聲中入場,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幼兒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小朋友,我們一起去郊遊吧!這裡的景色可真美,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2、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看課件,懂得茶鄉有許多茶樹,知道採下的茶葉經過簡單的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利於健康,瞭解關於茶葉的'簡單知識。

(2)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曲子的內容,並隨意做出喜歡的動作。

(3)教師與幼兒一起探討採茶的方法:左手提籃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將茶葉採下來,指導幼兒放茶葉的時候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葉放在籃子外面。

(4)引導幼兒根據採茶的音樂,學習採茶的動作,要手到眼到,合拍表演,讓幼兒體會和感受音樂中繁忙的勞動場面和氣氛。

(5)學會律動後,教師引導幼兒即興創編動作表演,把音樂分成兩部分,第一段為去茶園的路上,第二段為採茶。

(6)出示圖譜,讓幼兒學會根據圖譜來欣賞曲子,並做出相應的律動。

(7)教師引導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動,激發幼兒對採茶律動的興趣。

3、活動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採來的茶葉送給客人,結束本次活動。

音樂活動方案 篇11

一、作品分析

這是一首嘻哈音樂,該曲有鮮明、強烈的節奏,歌曲裡幽默又特別的唱腔吸引了幼兒,孩子們都覺得音樂裡“有著一個搞笑的人’。

同時,作為嘻哈音樂,是幼兒很少接觸的新事物,對他們來說是新奇的有興趣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對音樂作品的認識,有利於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

小丑,這一特殊的角色,正好體現了幽默、搞笑、滑稽的特點,於是我選擇了訃醜的角色,藉助小丑這個角色充分去感受音樂幽默風趣的特點。而整個活動以‘‘小丑當大廚”的情境為背景,以“切菜”的脈絡貫穿其中,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並能創造出多種切菜方法。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l、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伴隨音樂學習小丑得意、走、看和選菜的動作。

2、在瞭解4/4X X XX XO/這個節奏的基礎上,伴隨音樂創編出與該節奏相匹配的切菜動作。

3、體驗當廚師進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已經用該音樂玩過找朋友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瞭解故事情節,模仿學習情節所匹配的動作。(幼兒圍圈坐)

l、在教師動作、語言的引導下初步學習基本動作。

①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看看我是誰?(教師戴上小丑的紅鼻頭)

肚子好餓呀,我要去廚房做一頓香噴噴大餐,(做得意的動作),進了廚房,我走走走走走 /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發現了我最喜歡的`菜(做指菜動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準備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②配樂,教師完整示範動作兩遍。

③幼兒完整模仿學習兩遍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初步有節奏的隨音樂做動作。

①重點練習有節奏的切的動作

②連續完整遊戲(兩遍)

第一遍遊戲: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切菜的節奏

第二遍遊戲:教師重點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在做切的動作時候的節奏

(二)用4/4X X XX XO/節奏創編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師引導下,學習用替換的方法創編片和拍的動作

①重點練習有節奏的片魚的動作,幼兒在圈上按順時針的方向移動,完整玩片魚片的遊戲(關注幼兒在移動時候的節奏和空間距離的調整,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節奏,以及片魚片的節奏。)

②重點練習有節奏的拍姜的動作,完整玩拍姜的遊戲

2、幼兒自由創編切菜的動作

①幼兒創編不同菜的切法

②教師引入魔法菜板,進一步激發孩子創編的興趣

③配樂完整遊戲三遍

3、結束

師:現在,端上我們切好的菜吧,跟著老師走,咱們炒菜去吧。(幼兒假裝端菜狀,離開)

活動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變化:高、低、左、右、前、後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數量。

音樂活動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 喜歡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相互合作的快樂。

2、 學習用動作和對唱的方式表現歌曲的雄壯、有力。

3、根據歌曲的快慢變化拍出節奏型,並根據歌詞情境,嘗試為歌曲配上襯詞。

 活動準備:

1、大圖譜一張、音樂磁帶《加油幹》

活動過程:

1、 欣賞音樂《加油幹》。

(1)初步欣賞音樂《加油幹》。提問:你在歌曲裡聽到了什麼?並說說感受。

(2)結合大圖譜再次欣賞音樂,引導幼兒嘗試在《加油幹》的重音處配上語音節奏。提問:在音樂的什麼地方,需要我們使很大的勁?用勁的時候又會說些什麼?

2、 學唱歌曲《加油幹》

(1)教師範唱歌曲《加油幹》。提問:歌曲裡是怎樣為大家加油的?

(2)幼兒結合圖譜學唱歌曲。

3、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和力度。

(1)鼓勵幼兒用拍手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快慢節奏。

(2)引導幼兒反思自己拍手的節奏。提問:音樂慢的`地方,我們拍手的速度怎樣?音樂快的地方呢?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表現動作。第5、6、7小節的動作用拍腿、拍肩和拍頭的動作來表示。

(4)幼兒邊聽音樂邊練習身體動作。

4、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1)引導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提問:除了可以用動作加油以外,還可以用什麼加油?(口號:嗬嗨)

(2)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練習。

5、活動小結。

 活動延伸:

用樂器演奏音樂《加油幹》

音樂活動方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區別兩首歌曲的不同性質(歡快的、悲傷的)。

2.通過表情、語言、動作及貼上顏色等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準備樂曲《瓦妮莎的微笑》、《二泉映月》、《花仙子》的磁帶。

2.哭和笑的花寶寶各一個。

3.高興地、悲傷地娃娃頭若干。

4.冷、暖色紙片若干及江湖。

【活動過程】

1. 組織幼兒做律動進活動室。

噓,小聲點,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祕密!昨天晚上花仙子趁我睡覺的時候派了兩名花寶寶帶著兩件神祕的禮物來到我的房間裡,他們對我說今天他們要跟我一起來,要把這兩件神祕的禮物送給小朋友們,不過這兩件神祕禮物很特殊,需要我們小朋友的小耳朵來收,先請小朋友們“收”第一位花寶寶帶來的“神祕禮物“。

2. 欣賞樂曲《瓦妮莎的微笑》第一遍,然後出示笑的花寶寶。

(1)他給小朋友們帶來的是什麼禮物呀?(一段音樂)

(2)小朋友們聽了以後有什麼樣的感受那?(幼兒自由回答)

(3)在聽音樂的時候你最想幹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這個花寶寶也和我們一起聽了這段音樂,看看這個花寶寶聽了音樂是什麼樣的心情?(高興、他高興的笑了)。

3. 欣賞音樂《瓦妮莎的微笑》第二遍,說說樂曲的演奏樂器是什麼。

(1)請小朋友們再欣賞一遍這段音樂,這次我們邊拍手邊欣賞這段樂曲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

(2)小朋友們欣賞了一遍這段高興地音樂,你們感覺他的節奏是快還是慢?(快)

4.欣賞《二泉映月》的樂曲,出示哭的花寶寶。

(1)下面請小朋友們“收”第二份神祕禮物 ,小朋友再聽聽第二份祕禮物是什麼?(音樂)

(2)你們聽了這段音樂之後有什麼感受呢?(很難過、很悲傷、很悽慘、還想哭)

(3)我們來看看花寶寶聽了音樂之後心情怎麼樣?(也很難過的哭了)

5.欣賞樂曲《二泉映月》第二遍,並隨老師一起模仿拉二胡。

(1)小朋友們再欣賞一遍這段音樂,聽聽是什麼樂器奏出來的?(二胡)

(2)這頓樂曲的節奏是快還是慢呀?(慢)

6.請小朋友們邊拍手邊對比欣賞這兩段樂曲,感受著兩段樂曲有什麼不一樣。

下面我們一起在欣賞一遍這兩段樂曲,感受一下這輛段樂曲有什麼不同。

小朋友聽了之後感覺這兩段音樂有什麼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總結:第一段樂曲是用鋼琴演奏的,節奏歡快、聽起來讓人感覺心情愉快很高興、很愉快,聽了以後還想笑還想跟著音樂一起跳舞;第二段音樂使用二胡演奏的,節奏很慢,聽起來給人一種很難過,很悲傷。很想哭的感覺)。

7.請幼兒們對比欣賞這兩段音樂並自由選擇娃娃頭表現音樂。

分別出示高興地和憂傷的娃娃頭:“看,這是什麼呀?”(娃娃頭)

下面我們邊欣賞音樂邊玩一個遊戲好不好?下朋友在欣賞音樂的.時候選一張娃娃頭表演,想一想,欣賞高興的音樂的時候選什麼樣的娃娃頭,欣賞悲傷音樂的時候選什麼養的娃娃頭。

8.請小朋友們邊欣賞邊玩遊戲:“給花寶寶找朋友”

小朋友看就這兩個花寶寶在一起玩多孤單呀,老師這還有許許多多的各種顏色的小花瓣,我們一起來做許許多多的花寶寶來陪他們一起玩好不好!

音樂活動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記住歌詞,學唱兒歌。

2、唱兒歌的同時,體會兒歌帶來的快樂。

3、通過學唱兒歌,學會如何團結合作。

教學重點:

學唱兒歌,初步感受兒歌帶來的快樂。

教學難點:

學會用輕快的節奏去唱兒歌。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大蘿蔔道具、頭飾

活動過程

一、warn-up

小朋友同教師先一起玩一個手指遊戲,讓小朋友的情緒跟著教師活躍起來。

二、播放歌曲《拔蘿蔔》

小朋友跟著教師的節奏,一起打拍子。提問小朋友,在這首歌裡你們都聽到什麼呢?(表揚)

那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三、欣賞音樂《拔蘿蔔》

學唱《拔蘿蔔》,跟著教師,用輕快的節奏去唱歌曲,記得把歌曲裡的每一個人物、動物都唱出來。

四、角色扮演,進一步學唱兒歌。

老師提問:

1、師:小朋友,剛剛我們在歌曲裡聽到了都有誰呢?(老爺爺,老奶奶,小黃狗,小花貓)老師請小朋友們來演一下他們好嗎?(好)

2、師:小朋友,想要把蘿蔔拔出來的話得先唱一下我們神奇的咒語哦!是什麼呢?(拔蘿蔔拔蘿蔔,嗨吆嗨吆,拔蘿蔔)

3、師: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扮演老爺爺,老爺爺先來拔蘿蔔(拔蘿蔔拔蘿蔔.嗨吆嗨吆,拔蘿蔔)小朋友們,老爺爺拔得怎麼樣了?(拔蘿蔔拔蘿蔔,嗨吆嗨吆,拔蘿蔔.嗨吆嗨吆,拔不動)

4、師:那老爺怎麼辦呢?他喊了誰來幫忙呢?(老太婆,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蔔)

5、師:再請一個小朋友扮演老奶奶,兩人一起唱咒語,結果呢?他們又喊了誰來幫忙?(拔蘿蔔拔蘿蔔。嗨吆嗨吆,拔蘿蔔。嗨吆嗨吆,拔不動。小黃狗,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蔔。)

6、請出一位小朋友演小黃狗,哎呀,這個羅拔太大了,結果……(拔蘿蔔拔蘿蔔。嗨吆嗨吆,拔蘿蔔。嗨吆嗨吆,拔不動.小花貓,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蔔。)

7、師:小花貓來了。好,讓我們大聲的把咒語給唱出來。(拔蘿蔔拔蘿蔔。嗨吆嗨吆,拔蘿蔔。嗨吆嗨吆,拔出來了)

8、師:哇!真厲害!終於拔出來了!小朋友們拔得開心嗎?(開心)最後這個大蘿蔔需要幾個人才能拔出來呢?(四個)如果自己一個人,拔得動嗎?(拔不動)拔不動你開心嗎?(不開心),如果遇到更大的蘿蔔怎麼辦呢?老師告訴你哦!我們可以請多幾個人來幫忙,對嗎!(對)嗯,我們可以請小朋友來幫忙,也可以請小動物來幫忙!

9、小結:一個人辦不到的事情,依靠大家的力量就能辦得到,人多力量大。所以我們小朋友們平時也要互相幫忙,團結合作!

四、帶領孩子學唱《拔蘿蔔》

幼兒集體和教師一起聽著音樂,唱起來!教師可以帶領小朋友一起做著拔蘿蔔的動作唱歌,讓幼兒更能感受到兒歌帶來的快樂!

五、小結,結束活動。

小班音樂活動策劃方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音樂的不同性質,並隨著音樂的變化交換動作。

2.探索散步,並用相應的表情和體態表現對打雷、下雨等天氣變化的反應。

3.遵守遊戲規則,並在散步時注意尋找合適空間,不與同伴相撞。

活動準備:

1.彩色的絨布動物。

2.音樂錄音帶.

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生活模仿動作〉。

2.複習歌曲〈瑪麗穿件紅衣裳〉。

(1)齊唱歌曲。出示彩色的絨布小動物,幼兒根據動物的名稱和相應的色彩替換歌詞並唱出來。

3.介紹遊戲內容。

“小朋友睡午覺了,睡得真香甜呀。睡醒了,和朋友們出去散步吧!玩得正高興的時候,突然,天空中烏雲滾滾,轟隆隆,轟隆隆,打雷啦,下起雨來了,小朋友們快快跑回家去。”

4.探索散步動作。

(1)“星期天,和爸爸媽媽去公園,是怎樣走路的?”“我們去秋遊,到野外看風景,又是怎樣走路的?”“這就是散步。”

(2)“大家學一學,走一走。”“我看見有一個人自己走的,有媽媽帶著孩子走的,有和朋友拉著手走的`……”

(3)教師唱散步音樂旋律,幼兒隨音樂散步,

5.聽音樂。

(1)完整傾聽。

(2)在座位上表現對音樂的感受,根據音樂的變化做相應的動作。

(3)探索和表現打雷,下雨時的心情和動作。

6.完整玩遊戲。

(1)提醒幼兒注意散步時,和朋友們保持合適距離。(處處都有好風景)

(2)反饋聽到雷聲時的驚愕表情和快快回家的各種動作。

活動結束:

表揚遵守遊戲規則,在“下雨”音樂結束時。找到座位的幼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