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上好音樂欣賞課

來源:果殼範文吧 1.73W

在音樂欣賞課中,怎樣引導學生對欣賞曲的情感內涵和音樂表現形式整體把握,去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這是擺在我面前的大難題。每個學生都是創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給他,他絕對給你即興敲出不同的節奏,聲響,音色。這是他的潛能,他的興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現,從而得到自我肯定。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是從以下兩方面來做的。

怎樣上好音樂欣賞課

一、敲出情境。在教授《鴨子拌嘴》時,學生聽的比較模糊,我讓每位學生手裡都拿支筆在鉛筆盒上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來敲擊感受音樂表達的不同情境,想象鴨子走路、喝水、捉魚、拌嘴時所發出的不同聲響,用不同的節奏來表達不同的情節,再由小組合作商量表現群鴨戲水,吵鬧時的情景,並注意提示學生所採用的節奏與音樂表現的內容相吻合。在這樣的教學情景中,學生便能很好地理解樂曲表達的內容與情緒,並常嘗試自己去表現、創造。

二、敲出創造。在聆聽《我是人民的小騎兵》時涉及到編創不同的節奏、參與表現樂曲的練習。我採用了先教樂理知識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一般的教學只講“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這些概念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既抽象又枯燥。我從學生內心感覺出發,製造一個讓學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樂環境,從而將“拍子”的抽象概念進行化解。首先,讓學生們分辨出不同的節奏:舞蹈節奏x---x---,馬蹄聲xxxxxxxx,槍聲:嗖 0 嗖 0。其次,用碰鈴、雙響筒、小鑼來敲擊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學生得到直觀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閉眼聆聽老師發出的不同節拍的`走步聲和跑步聲,由學生用敲擊方式把聽到的模仿出來,從而完成由聲音感知到節奏感知的過渡。

為鞏固已學的概念,我把幾段風格各異的兒歌讓學生按一定節拍創編,然後敲擊出來。當他們親自感知到節拍的時值概念時,就可以將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牢牢掌握,從而靈活運用,自由創造。

想要讓國小生豎起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學會聽音樂,一個好的老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鑽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新課程下的音樂欣賞課,統籌安排欣賞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