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舞蹈的思想和內涵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2W

道教的終極理想是“長生久視、羽化成仙”,當中包蘊著對於人生自由狀態的探索與追尋。在借鑑祭祀舞蹈、原始巫舞和世俗舞蹈的基礎上,融合道教思想理論創制和發展出的道教舞蹈,則是從藝術之維表達了道門高士對於自由仙境的嚮往與憧憬,如“醉八仙”“酒仙舞”“醉仙玩月舞”“世外酒仙臥山林”等道舞,正體現了修道之人突破世俗性禮制束縛,讓生命個體趨於自然本性的強烈願景。

道教舞蹈的思想和內涵

“酒仙舞”流傳於安徽巢湖地區,該舞蹈為獨舞,其歷史可以上溯到明代中葉,每逢農曆正月十五至二月二廟會期間表演。舞者為道門人士,著雲遊道士裝扮:衣衫破舊,腰間掛一巨型酒葫蘆,左手握一把圓形芭蕉扇。舞蹈基本動作有“跳蹲步”“仰跳步”“量地”“搞就酒”等。但是舞蹈過程中,舞者並不拘泥於既定動作,不時有隨意發揮之處,展示飲酒神仙憨痴又輕盈的身體姿態。雲遊道士藉助此舞想要傳達出在美酒迷醉中參透的生死祕密,向所有觀看舞蹈的`人言說“生死齊一,物我齊一,迷悟齊一,醒醉齊一”的終極道理,展示道門人士拋棄一切世俗牽掛,虔敬修道,終於洞見人生、宇宙真相後無限逍遙、自由的精神面貌。

“世外酒仙臥山林”舞蹈的歷史略晚於“酒仙舞”。表演此舞蹈需要在場地中央豎立八至十根長青竹,並安放一張大方桌,上面摞一張小八仙桌。幾根青竹代指“山林”,疊放一起的方桌代指山林中“高大岩石”。在道教中,“山林”是修仙證道的極佳處所。高道葛洪就曾說:“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為道者必入山林,誠欲遠彼腥羶,而即此清靜也。”該舞蹈中這些佈景、道具的設定,有效烘托出飲酒道士徜徉於山林中那種自由自在的神態。舞蹈中道士的服飾裝扮也十分講究:頭戴二儀冠,脖間纏九轉華陽巾,肩背雲笠,身著青色天衣。這些裝束皆有道經依據。表演者在青竹之間遊走,不時“醉倒”於地,旋即又騰空躍起,雙目四處張望,目光表現出醉酒後的迷離朦朧狀態。忽而又翻身上桌,仰臥於八仙桌上,手握虛杯,作飲酒狀。一會兒又在八仙桌上倒立,原地翻大筋頭,最後從桌上飛身而下。該舞蹈基本步伐為“雲龍飛”“虎下山”“鳳捲雲”“馬踢槽”“熊撲食”等,動作調轉幅度很大、氣勢磅礴,將人生的灑脫之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醉八仙”為民間道教舞蹈,自清代即開始在上海崇明縣流傳。這個舞蹈最初源於傳統武術,由八個人表演,主要表現民間傳說“八仙過海”中八位仙人的神態。最初是用於娛樂上員天官大帝,後來其宗教色彩淡化,逐漸成了娛樂社群民眾的重要形式。舞蹈時,舞者常常將碎步與撲跌動作結合在一起。如漢鍾離的代表性動作是手搖芭蕉扇,挺腹走“醉步”,並不時抖動碩大的腹部,以增加舞蹈的幽默風趣意味。張果老用“跳步”、旋轉等動作表現倒騎毛驢的喜悅,偶爾舞“倒退步”並晃動雙肩,表現在毛驢背上的不穩定感。何仙姑則通過大幅度搖擺腰肢來表現腳踩在蓮花上的輕盈身姿,同時作大甩臂動作,表現身體在半空中的飄飄飛舉。藍采和上身鬆弛,腳步踉蹌,身體隨著腳步自然搖晃。鐵柺李酣醉之態恣意暢快,英雄豪情揮灑淋漓。呂洞賓的動作多有雜技成分,舞步輕盈,並不時翻出空心筋頭,並有騰空劈腿動作亮相。曹國舅為儒者打扮,手持經卷,不時作閱讀經卷之態,他踏方步,舞步緩慢沉穩。韓湘子則舞動手中長笛,並不時翻轉撲跌,鯉魚打挺、臺旋、走絲、左右開弓等。八仙舞蹈動作表演技巧性強,還有如“跌地”“臥牙床”“鐵牛耕地”“雙肩前行”“雙肩仰行”等動作夾雜其中。整個舞蹈無音樂伴奏,展示的是道門人士掙脫世俗紅塵的羈絆,自由高蹈於世外天界的瀟灑樣態。

“醉仙玩月舞”流傳於江西銅鼓縣,每年農曆中秋時演出。舞者著紅色寬大道袍,披頭散髮。舞蹈中將酒罈夾於左肋下,不時舉雙手將酒罈移至嘴邊,作酣暢淋漓豪飲美酒的姿態。“仙人摘桃”“玄鶴捕食”“二龍戲珠”“飛虎朝月”“玉女穿梭”“左右單鞭”“陰陽踩腳”等各式各樣的動作兼具沉、活、柔、靈、散、神的特點。重要的是,該舞蹈中還夾雜一些道教雜術成分。舞者會突然從袖中變出一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為滿月之模擬。歷史上,“道人玩月”的傳說曾被多次記載。《宣室志》載一個周姓道士“攀梯取月”的故事,《酉陽雜俎》載一名道士“貼月於壁”的故事,皆為探求光明之舉。“醉仙玩月舞”將道士對月亮的賞愛藉助舞蹈表現出來,體現出得道者希望凌駕於自然規律之上,在無限廣闊的時空享受自由生活的期盼。

道教舞蹈以舞者身體塑造的動態形象展示道門人士及通道民眾信仰生活的基本樣貌,表現他們對於社會、人生的哲學思考,是道教思想理論的形象化、動態化表達形式,也深刻體現出他們的人生自由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