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書籍作文五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書籍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書籍作文五篇

書籍作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叫楊瑞?遙?衲?歲,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叫“和書籍約會吧”。

同學們,每當假期來臨的時候,每當學習結束輕鬆下來時,你們最願意幹什麼呢?對了,我和你們一樣最喜歡看課外書。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叫《羊皮卷》。

每當我開心或者失望難過時,每當我得意或者失落時,我都會看一看《羊皮卷》這本書。它是爸爸送給我六歲時的生日禮物,雖然那時我認識的字還不多,可爸爸每天都會抽時間給我講裡面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

傳說,在很久以前的阿拉伯地區,有一位著名的商人,他有一個聰明能幹而且有一顆非凡愛心的僕人叫海菲,商人送給海菲10張神祕的羊皮卷,那羊皮卷濃縮猶太人千年智慧。它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能改變人的內心,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的寶藏,就看你能否去開啟它。

每當我學習上遇到困難,想要退縮時,我就會想起《羊皮卷》裡“不言放棄,堅持就會勝利”,我就會重新鼓起勇氣、戰鬥到底!

每當我貪玩說讓我再玩一會時,老爸就會念念《羊皮卷》裡“時間無價,時間無情”,我就會立刻奮筆疾書,完成作業。

“做一個有主意、善抉擇的人”,“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把握機遇,鑄就輝煌”這些語句一直激勵我要天天向上!

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書!這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書!細細品讀,你就會充滿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和它約會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書籍作文 篇2

如果我問:你讀過書嗎?那你一定會覺得我很瞧不起人,這年頭,誰還沒讀過個一兩本書?可你體驗過閱讀帶給你的喜悅嗎?你和它有過刻骨銘心的約定嗎?

在我讀過的所有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海底兩萬裡》。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的儒勒。加布裡艾爾。凡爾納,提起他,應該是婦孺皆知了吧!他可是現代科幻小說之父啊!

這本書講述了尼摩船長與其他夥伴在一起的海底之旅,雖然這些故事都很奇幻,卻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並且去努力戰勝它們,這樣才會取得成功。讀完一遍後,我深受鼓舞,於是跟這本書有了第一個約定:如果我的數學成績取得進步,就再讀它一遍。為什麼跟數學聯絡起來呢?因為這門學科的學習對我來說真是難如登天啊!我甚至想過放棄它,但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又重新振作起來。對於困難,我如果一味地選擇退縮,那就只能做那個懦弱的人,如果我去努力一下,去拼一下,去闖一下,那麼結局可能就會不一樣。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說過: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勞動就有一份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所以我最後選擇了堅持。當期末數學卷子發下來時,看著那鮮豔的分數,我不禁感慨:沒有越不過的山峰,沒有淌不過的大河,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由衷感謝這本書教給我的道理,當再次翻開扉頁,已不僅僅是履行承諾,我知道,我將跟隨尼莫船長開啟又一次的心靈之旅。

果然經典作品是常讀常新,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我感覺我們的夢想就好像是海面上的一艘小船,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我們努力向前;在波濤洶湧的時候迎難而上,可是如果在波濤洶湧的時候選擇了放棄,而並沒有堅持,那我覺得夢想就可能會被海浪捲走,很難再找回來的,即使躲過洶湧波濤,可能還有其他的危險。想想尼莫船長為了他的復仇計劃,連性命都可以不要,阿龍納斯教授為了探索船裡神祕的一切,也願意冒著危險留在這裡,支援他們的不正是一種信念、一種探索欲嗎?在我們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挫敗感,或受傷,但如果是為了安全而不讓船出海,那船不就失去了它本該有的意義嗎?於是我和這本書又有了另外一個約定:只要我能離夢想更進一步,那我將會滔滔不絕地向父母以及親人講述這本書中那激動人心的情節。我一直在堅持著,渴望那一時刻早點到來。

北宋詩人黃庭堅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高爾基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遨遊在書的海洋裡,遇見更好的自己吧!

書籍作文 篇3

淘聽音樂是人們生活裡不會改變的期待;畫是在眼中現出美好世界的一部分: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

我是第一次聽說有這樣的咖啡吧,就是說,我也是第一次置身於這樣的咖啡吧,咖啡與畫,音樂與書同在的新天地。

那塊並不顯眼的招牌就在屋沿下,推門進去立即就有穿著橙色圍裙的可愛的大男孩迎過來對你微笑。雖然你知道那是一種出於職業性的禮貌,但這微笑真誠得實在讓你覺得身心愉悅,忘了一天的疲勞和煩惱。

室內的裝修似乎有著精心的設計;綿長的水晶吊燈,不同形態的檯燈,寬敞舒適的環境,曲折寬高的牆,藤編的屏風,鐵木的書架。幾乎咖啡吧裡的每一件小品都匠心獨意,好像室內的每一件看似平常的擺設;紅的、藍的、黃的、白的,都有一個不平常的故事。

一個好的休閒咖啡吧就是這樣的,整個屋子裡沒有和你趣味不一致的東西,一切眼前的裝飾、書刊和畫都是那麼賞心悅目,隨後是令人熟悉和驚喜的發現。

隨便在屋子裡的麻布沙發上坐下來,當然,如果是我就一定會選擇鄰街的大玻璃窗下的座位了。因為坐在那裡只要稍稍斜視就能見到張揚路和嶗山東路的美麗夜景了。流金溢彩的燈和熱鬧的人群。

坐在那兒聞著讓人迷醉的咖啡香,埋頭看著自己喜歡的書。久了、累了,抬起頭來就是那些琳琅滿目,色彩繽紛的油畫,慢慢地觀賞,細細地品味,滿意了可以挑一幅買回家。坐在那兒耳中聆聽著優雅動聽的音樂,手裡端著雅緻的咖啡杯慢慢地喝上一口如此地道的咖啡,是一件多麼美妙愜意的事兒。就在這裡一直坐下去,看夠了書和畫,再安心地與友暢談。人是什麼樣的人,就愛坐什麼樣的咖啡吧,也會用什麼樣的品味來看書、賞畫、聽音樂,因為坐在那裡是那麼親切和舒服。

據說,這間如此具有文化氛圍的咖啡屋是正大文化的一種新創舉,是“第三空間咖啡吧”與“油畫家畫廊”合作的都市新景觀。

書籍作文 篇4

那是很久遠的一個故事了。故事中的主人公當時正在讀大學,在那個知青下鄉的年代,他不可避免地被轟轟駛來的命運之車送到了東北。東北的生活是相當艱苦的,那是一般人根本料想不到的。天氣是要命的冷,沒有足夠的衣物禦寒,又沒有東西吃,只能湊合著吃些樹根草皮,夜晚根本不敢睡覺。一來是那裡的野獸多,二來是怕自己睡著之後永遠都醒不過來了。人在那種情況下是很容易絕望的,甚至退化到人類最原始的狀態。很多人去偷去搶,他們看到能吃的就搶,能穿的就拿。唯獨他,默默地啃他的樹皮草根,吮他手中的雪團,最終他還是活了下來,回到了城裡。當許多年後別人追問他當時為什麼不與別人一樣時,他回答說:“我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個讀過書的人,那一大堆一大堆的書一直在我眼前晃動,它們讓我最終沒有越過那最後一道道德防線。它們時刻在提醒我,我是一個人,而不是一隻野獸。”

這個故事讓我久久無言,能夠讓一個人在最困難的境地信守道德的,居然是他曾經讀過的書!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不是不知道啊,他的選擇,也許就是在放棄生命啊!也許有些時候,書籍什麼都不是,不是陽光,不是空氣,不是麵包,不是營養品,不是智慧,不是勇氣……它只給人尊嚴,給人堅持的力量。它以它那悠遠而綿長的力量,塑造一個個健全而完整的心靈。

我一向認為,在書海遨遊過的人,至少不會泯滅所有的良知。書籍是那樣一種精靈,它總會留給我們一些讓我們為之感動、為之觸動的東西,它在不知不覺中輸給我們正義和友善,它著那份童真童稚呢?三毛為什麼在萬水千山走遍之後依然還能交出真心呢?書籍對人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即使你歷盡滄桑變幻,它也一直都在你的靈魂深處。

哈佛大學有句校訓:人無法選擇自然的故鄉,但你可以選擇心靈的故鄉,與書籍為伴,讓心靈在一次次的洗禮中得到昇華。很多年之後,你會發現,你心靈的故鄉是那麼親切和實在,你的人生是那麼美好和純潔!

書籍作文 篇5

從《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中,我聆聽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來的育兒故事,找到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爾·威特的父親有一個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學前抓起。

這位父親採取的教育方法其實也很簡單,所有的父母都能夠完全做到。作為德國鄉村的一位普通牧師,老威特一生都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但是,這位鄉村牧師卻與別人有著不一樣的思維方式。看到周圍的許多人都在虛耗自己的生命,看到周圍的男男女女都沉溺在酒色之中,他既感到悲哀也感到驚訝。他想,“這些人都沒有運用上帝賦予給他們的智慧。如果他們有著智慧的頭腦,他們的生活就會是另外一種景象。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都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從小時侯起,就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去思考,他們也就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對此,學校是應該受到責備的,但是更應該受到責備的是他們的父母親。假如他們的父母親很早就把真善美的東西教給他們,從小就培養他們對於知識的熱愛,他們今天就不至於過著這樣可憐的生活。”正是抱著這樣的家庭教育思想,老威特在兒子卡爾出生的時候就制定了一個早期家庭教育計劃。老威特有一個基本的教育主張:孩子從小就是一個會思考的動物。對於他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東西,他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如果孩子從小不能形成正確的判斷,因而養成一些不良的愛好和習慣,成年後就很難改掉了。老威特的目標是在孩子還處於可塑階段的時候,去引導和開發孩子的理智思維——“讓孩子從小會正確思考”。

當兒子還在啞啞學語的時候,老威特就開始教他辨認身體器官和家中的各種用具並說出他們的名稱。隨著兒子逐漸長大,他可以磕磕絆絆地上下樓梯和走路之後,老威特就讓他走出家門,讓他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新奇事物。

老威特總是鼓勵兒子不斷地提出問題。在回答兒子問題的時候,他又儘可能用一種討論的方式解釋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對於兒子提出的所有問題,他從來不會敷衍了事。他注意從小培養兒子對所有事物的分析鑑別能力。在平常同兒子的散步和談話中,老威特從來不像許多父母那樣,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對兒子說話,也不會對兒子信口瞎扯。本文來自

語言是我們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要儘早地教會孩子使用母語,能夠正確地發音和流利地表達。所有與孩子說話的大人,無論是父母還是家裡的親戚朋友,都應該注意自己的'發音和用語,以便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在這樣一種家庭教育的薰陶下,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較,卡爾不僅表現出一種超凡的理解力,而且還表現出一種少有的知識興趣。卡爾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具有非常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他對許多事物都有著精確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在使用語言方面也達到了十分熟練的程度。

卡爾的早期教育當然沒有僅僅侷限在語言和文學方面。為了使卡爾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老威特也非常注意培養兒子在藝術和科學方面的愛好。儘管他自己不是藝術家也不是科學家,但是他總是想法激起兒子對於與藝術和科學的熱情。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經常帶著兒子游覽許多地方,去參觀各地的藝術畫廊、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等。通過這種體驗方式,老威特讓兒子從中學到了活生生的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等知識。他讓兒子學會如何去發現各種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去找到各種事物的最基本的原則,如何去認清各種事物的真相。

除了這些外出的參觀活動外,老威特還利用身邊的一些生活常識,對兒子進行系統的科學教育。他特別注意調動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養成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習慣。同時他也設計出一些小小的遊戲,讓孩子可以從中瞭解和熟悉不同學科的知識。當然,他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他說“如果一開始我就告訴孩子去學習地理和物理等學科,孩子就會產生反感的心理。我儘量避免使用這一類的學科名詞,是為了不要嚇唬住孩子,也是為了增進他的自信心。”

正因為有了老威特對兒子的早期教育,卡爾在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許多知識。由於他的智力水平已經遠遠超出同齡的孩子,在還沒有滿14週歲就已經獲得了哲學博士稱號。16歲他就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同時被柏林大學聘為大學教員。

然而,我們傳統的教育理論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遲到“上學的年齡”。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我們又急於把許多的東西灌輸給孩子,於是,過多的學習不僅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而且還給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傷害。

在傳統的教育學觀念中,孩子智力的早期開發被忽略。由於不重視學前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上學之後不堪重負。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明了這樣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即孩子早期的學前教育將決定他今後一生的道路,因為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持久的。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養和開發,將會給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學的教育觀念應該是,孩子的家庭教育開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後就發展得愈好。

美國著名的醫學心理專家史迪思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從兩歲或三歲開始。“兩歲或三歲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應該抓住這個關鍵的時期進行孩子的智力教育開發。如果耽誤了幼兒的早期教育,將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父母應該做的是儘早喚醒孩子的知識興趣,因為這種興趣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在知識的遊戲中獲取健康成長的養分,而不是讓孩子在那些毫無意義的遊戲中浪費時間。”

我們總是強調不要過早地對孩子的心靈施加壓力,不要過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發育。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需要儘早的智力開發。只要我們從兩歲或三歲開始就注意培養孩子的知識興趣,讓他們的大腦得到不斷的鍛鍊,就像他們的其他身體器官在平時得到鍛鍊一樣,他們就會從早期的知識活動中得到一種快樂。當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發展之後,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得非常快樂和健康。事實上,卡爾·威特的父親早就在推行這樣的科學新發現了。在傳統教育學理論統治著整個學校教育活動的時候,這位謙恭的德國鄉村牧師就對自己的兒子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們今天逐漸認識到家庭教育必須先於學校教育,而且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實驗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這本書為所有的父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家庭早期教育的範本。

當然,我們不能放棄工作,把時間全部花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方面。不過我們做父母的只要讓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導孩子的興趣和行為,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長。做父母的只需牢記老威特所說過的一句話:“儘早教育你的孩子,但是需要你去身體力行。”

熱門標籤